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葛根芩连汤在中医肛肠科中临床应用

葛根芩连汤在中医肛肠科中临床应用

葛根芩连汤在中医肛肠科中临床应用【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肛肠科中采取葛根芩连汤治疗后产生的实际价值意义。

方法:本次在我院收入的慢性肛窦炎患者中选取了研究对象,共40例,均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入院。

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其中1/2患者采取西药治疗,纳入对照组;另外1/2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葛根芩连汤治疗,纳入观察组。

对两组治疗后实际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加入葛根芩连汤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中医肛肠科中实施葛根芩连汤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中医肛肠科;总有效率;分析肛肠科是专门研究治疗便秘、肛裂、肛门脓肿、肛乳头肥大等为主的科室。

肛肠是指肛门、直肠。

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意思是指在肛门、肛管、大肠上各种疾病均称为肛肠病。

对于肛肠疾病应该及时进行检查,治疗,避免病情严重化发展。

此次研究则分析在中医肛肠科中采取葛根芩连汤治疗后产生的实际价值意义。

主要内容见下文: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在我院收入的慢性肛窦炎患者中选取了研究对象,共40例,均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入院。

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其中1/2患者采取西药治疗,纳入对照组;另外1/2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葛根芩连汤治疗,纳入观察组。

对照组男女比例11:9,年龄范围:30至68岁,平均年龄:42.22±4.39岁。

观察组男女比例12:8,年龄范围:31至69岁,平均年龄:42.25±4.40岁。

纳入标准:①均知晓,并同意,②通过相关检查均为慢性肛窦炎。

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史,②精神异常,沟通障碍,③配合度较低,④中途退出,⑤肝肾脏损坏类合并疾病。

将两组之间的上述一般资料数据进行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入葛根芩连汤治疗。

1.2.1西药治疗给予对照组地塞米松(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469)、庆大霉素(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643)、灭滴灵(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376)治疗。

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临床成效探究

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临床成效探究

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临床成效探究摘要]目的:将葛根芩连汤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我院于2018年12月份至2019年6月份期间,共收治3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6例,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葛根芩连汤,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并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h血糖值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h血糖值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可有效稳定糖尿病患者病情,以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葛根芩连汤;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临床疗效糖尿病为临床中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该病主要特征为人体内血糖值异常升高。

引发糖尿病的因素较为复杂,遗传、错误的生活、饮食方式、精神刺激等因素均可引发该病,其典型临床症状为食欲增加、四肢无力、体型消瘦、多尿等。

就目前来看,糖尿病尚无根治手段,只可通过降糖药物、胰岛素泵等常规干预措施,以稳定其自身病情[1]。

如患者病情较重,或病情控制不当,往往会合并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不仅加剧了总体治疗难度,更是对其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临床务必要采用合理、科学且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提升总体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为例(收治时间:2018.12-2019.6,收治例数:32),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

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8:4,平均年龄、病程分别为(54.31±10.69)岁与(2.27±1.03)年,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9:3,平均年龄、病程分别为(54.03±10.76)岁与(2.31±0.97)年。

通过进一步临床检查,将患有糖尿病并发症、肿瘤、遗传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排除,两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未见明显差距(P>0.05)。

葛根芩连汤饮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葛根芩连汤饮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葛根芩连汤饮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葛根芩连汤饮片进行护理治疗。

方法:本文主要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通过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例。

其中,医护人员通过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盐酸二甲双胍片药物进行护理治疗,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葛根芩连汤饮片药物进行护理治疗,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葛根芩连汤饮片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效果明显优于盐酸二甲双胍片,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患者;葛根芩连汤饮片;盐酸二甲双胍片;临床疗效0.引言近些年来,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渐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患病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为了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需要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合理的控制。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如何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主要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90例患者进行分组的方式来对控制血糖药物效果进行分析。

其中,医护人员通过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盐酸二甲双胍片药物进行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葛根芩连汤饮片药物进行护理治疗,通过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

具体研究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主要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47例,女性患者有43例,患者年龄在41~7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5.23±3.52)岁,患病时间在1~12年。

葛根芩连汤的研究进展

葛根芩连汤的研究进展

[ 6 ] 索朗 , 齐云, 吴彬 , 等. 藤茶抗炎 、 镇痛作用 研究 [ J ] . 中国民
族 民间医药杂志 , 2 0 0 2, ( 5 6 ) : 1 7 2—1 7 4 .
[ 7 ] 钟正贤, 周桂芬 , 陈学芬 , 等. 藤茶 总黄酮药理作用的实验研
究[ J ]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 0 0 4 , 1 1 ( 4 ) : 2 2 4 — 2 2 5 .
[ 8 ] 钟正 贤, 覃洁萍 , 周桂芬 , 等. 广西瑶族藤茶中双氢杨梅树皮
素的药理研究 [ J . 中国民族 医药杂志 , 1 9 9 8 , 4 ( 3 ): 4 2—4 4 .
葛根芩 连 汤 的研 究进展 术
施 晓伟 , 刘 文 , 王 群, 陈大业 5 5 0 0 0 2 ) ( 贵阳 中医学院 , 贵 州贵 阳
椎病 ; ( 1 2 ) 皮肤科病证 : 白塞综合征 : ( 1 3 ) 耳鼻喉科病证 : 慢性 化脓性 鼻 突窦炎 , 萎缩性 鼻炎 , 急性扁桃 体炎 ; ( 1 4 ) 口腔科
病证 : 口腔 溃 疡 , 慢性 唇炎 , 神经性舌 炎, 舌痿 , 牙痛 。
关键词 : 葛根芩连汤 ; 方剂; 疾疾 ; 临床效 果
更泻 , 消化 道 肿 瘤 所 致 腹 泻 , 溃疡性结肠炎 , 放射性 直肠炎 , 急 性 出血 性 坏 死性 小 肠 炎 , 大肠癌 , 急 性 非 感 染性 腹 泻 , 急性 胃
肠炎, 慢性 乙型病毒性肝 炎腹泻 , 酒精性肝病 ; ( 2 ) 内分泌 系统疾病 : 糖尿病 , 糖尿 病性 腹泻 , 糖尿病 胃轻瘫 ; ( 3 ) 呼吸 系统疾
编者按 : 葛根芩连 汤出 自著名的 中医古籍、 张仲景所著 的《 伤寒论》 。 目前临床上 已用于以下 1 4类病 症 的治疗 , 包括 : ( 1 ) 消化 系统疾病 : 细菌性 痢痰 , 病毒性肠 炎,慢性结肠炎 , 放射 性结肠 炎 , 上 消化道 出血 , 伪膜性肠 炎, 肠 易激综合征 , 五

仝小林教授应用大剂量葛根芩连汤治疗直肠炎经验

仝小林教授应用大剂量葛根芩连汤治疗直肠炎经验

仝小林教授应用大剂量葛根芩连汤治疗直肠炎经验仝小林教授应用大剂量葛根芩连汤治疗直肠炎经验葛根芩连汤为《伤寒论》治疗协热利的方剂,仝小林教授临床善用此方治疗肠道湿热的病证,临床辨治以症为靶,以证为基,以病为参,3者有机结合,扩大经方的运用。

笔者以仝小林教授治疗直肠炎为例,通过解析临床运用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等方剂治疗直肠炎的经验,阐述仝小林教授“症一证一病”结合的辨治策略,并从剂量上阐释重剂起沉疴的意义。

1.病案资料梁某,男性,19岁。

2009年9月11日初诊。

主诉:腹痛、腹泻1个月。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伴有脓血便。

人院查便常规黏液(++++),便潜血(0B)(+),脓细胞(+),红细胞(++)。

肠镜示:直肠出血、炎症。

诊断为直肠炎,给予消炎药治疗(具体不详),服用14 d,诸症未缓解,自行停药,求诊中医。

查看前中医治疗方以清热解毒之金银花、穿心莲、败酱草等为主,服用10剂,未缓解,今日求诊。

刻症:腹痛欲便、腹泻,里急后重,大便10余次,d,脓血便,伴有大量黏液,腰骶部疼痛。

纳食可,眠安。

小便正常。

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中医诊断:痢疾,肠道湿热证。

西医诊断:直肠炎。

处方:葛根30g,黄芩60g,黄连60g,炙甘草30g,炒白术30g,白芍60g,黄芪30g,白头翁30g,白矾9g,生姜3片。

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09年9月25日复诊,服上方14剂,腹痛消失,脓血便消失,大便3~4次/d。

处方:上方加木香15g。

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继续服用14剂,来诊,腹痛、腹泻已愈.大便1-2次/d,便常规查均为阴性。

纳眠正常,小便正常。

2.诊治体会患者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主诉来诊,诊断为“直肠炎”,诊断明确,主症明确,腹痛为里急后重,见黄厚腻苔,本方证是由湿热塞滞肠中,气血失调所致。

湿热蕴结肠道,搏结气血,酿为脓血,而为脓血便;湿热阻滞肠道气机、灼炼肠道,则见腹痛、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等俱为湿热内蕴之象。

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再认识

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再认识

用阿胶,如补肺阿胶散由生脉散合阿胶加味而成,宁肺汤由四君子合生脉合四物汤加阿胶等组合而成,九仙散亦用了人参、阿胶补益肺气。

2 气阳气阴不足,宜培土生金临床使用培土生金法制方时有二种情况:第一是直接补土法,因脾为肺之母,补土能生金,土虚则肺无所依,终必至虚,此类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加味理中汤、甘草干姜汤等等。

第二是脾肺双补或补脾方中加入引经药而成。

如参苓白术散,在四君子汤加入运湿药补脾胃基础上,配伍了桔梗,其目的在于载药上浮,引药以益肺气,从而加强了补肺生津功效。

沙参麦冬汤也是在滋养肺胃之阴的同时,加白扁豆、甘草护中土,更以桑叶轻浮之性引药入肺,而达到培土生金之效。

此类方剂的核心部分在于补益脾土以求土旺生金。

一般认为。

气阳虚重在补脾,气津伤多以补胃,但两者都属于补土生金的范围。

在具体运用培土生金法时,我们还应注意不可以单纯地补而不泻。

一方面,由于古素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肺虚证多与脾虚证并存,为子病及母的表现,及时的运湿化痰,对畅利肺气,助肺宣降而保肺非常重要,因此在许多补土生金方中都有运湿化痰药,如六君子汤中有陈皮、半夏化痰湿;理中化痰丸中有半夏燥湿化痰,以及加味理中汤中亦合用了半夏、茯苓、橘红等以化痰止咳。

另一方面,肺虚有邪者,也应结合祛邪,如白虎汤中,用石膏、知母清泄邪火,配用粳米、甘草助肺胃之津复。

竹叶石膏汤中,用竹叶、石膏清泄余热,用麦冬、人参、粳米、甘草益气护中,生津保肺,以及麦门冬汤中,也臣佐以半夏,和胃降逆,两者相反相成而达其效。

3 阴阳亏损,多求之于肾肾为元阴元阳之脏,肺病之阴阳亏损多会累及肾阴和肾阳,反之,肾之阴阳亏损也会累及肺之气血阴阳,因此对于补肺方中,凡是阴阳亏损的,多以补肾或肺肾双补为核心。

在制方中,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温肾阳多助肺气之摄纳,以求肺气通调。

如人参胡桃汤中及杏仁煎中,方中胡桃温肾益精纳气,用治肺之喘嗽日久,肺气不足之证,再如人参蛤蚧散中,配伍蛤蚧,温肾纳气,助肺宣降,用治上盛下虚之咳喘痰涎证。

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肠道湿热证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肠道湿热证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肠道湿热证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肠道湿热证是肠道感染性腹泻的常见证候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胀、口渴、恶心等症状。

加味葛根芩连汤是一种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肠道湿热证的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以加味葛根芩连汤的治疗效果为主线,观察其在肠道湿热证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中的疗效。

加味葛根芩连汤的组成为葛根、黄芩、连翘、泽泻、车前子、茯苓和生姜。

其中葛根具有清热解毒、解表和祛湿的功效;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连翘能泻热散结、解毒消肿;泽泻可清热利湿、通便利水;车前子具有通利水湿、清热解毒的作用;茯苓能健脾利湿、益气安神;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暖中降逆的功效。

这些药物组合在一起,能够清热化湿、排除病邪,调和脾胃,从而改善肠道湿热证的症状。

本研究选取符合肠道湿热证急性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给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温、病程和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腹泻次数和腹痛程度在治疗后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同时,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组患者的病程也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加味葛根芩连汤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

综上所述,加味葛根芩连汤可以有效治疗肠道湿热证急性感染性腹泻,并且疗效显著。

其主要通过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的作用,促进湿热病邪的排出,改善肠道湿热证的临床症状。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限制也较多,因此需要在后续的大样本临床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加味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加减葛根芩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

加减葛根芩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0月上第20卷第28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作者简介:刘世忠(1972.11—),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胃肠道疾病诊疗加减葛根芩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刘世忠(康乐县康丰乡卫生院中西医诊断室,甘肃 临夏 731500)【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讨加减葛根芩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时段内接收的86例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综合征患者展开研究,并利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观察对比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效果上,治疗前两组患者腹痛、腹泻、大便稀症状积分数据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腹痛、腹泻、大便稀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腹痛、腹泻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

炎症反应指标治疗上,用药前两组患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脑肠肽5-羟色胺(5-HT)间无显著差异,P >0.05;用药治疗后,研究组5-HT、IL-10、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

药物疗效上,研究组43例患者治疗有效率95.34%,药物不良反应发生2例,发生率4.65%,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2.32%;对照组43例患者治疗有效率76.74%,药物不良反应发生8例,发生率18.6%,患者复发6例,复发率13.9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加减葛根芹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所取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性反应,药物安全性高。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脾胃湿热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6-5249(2022)28-0098-04肠易激综合征作为当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当前导致疾病发生具体原因临床还没有彻底明确,肠易激综合征一般可以分成腹泻型、便秘型与混合型等类别,其中以腹泻型比较多见,当患有疾病后,患者会出现腹泻、腹痛与排便次数增加等症状,会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级硕士伤寒论论文论文题目: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进展姓名:张金超学号:20110931024专业:中医临床基础学院:基础医学院2011年12月8日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进展张金超(20110931024)摘要:葛根芩连汤来源于《伤寒论》,原方用于治疗桂枝汤证误下,导致表邪入里化热,热邪下迫大肠所致下利不止。

本方既能清热止利,又能散表邪而退热,现常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过敏性紫癜、急性脑梗塞、痤疮、黄带的治疗。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急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过敏性紫癜;急性脑梗塞;痤疮;黄带葛根芩连汤是经典古方之一,来源于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第34 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芩连汤的组成为: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用于治疗桂枝汤证误下,导致表邪入里化热,热邪下迫大肠所致下利不止。

葛根辛凉,既可解散肌表之邪,又能升津液、起阴气而止利;黄芩、黄连苦寒,清里热、厚肠胃、坚阴止利;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

四药相配,既能清热止利,又能散表邪而退热,为表里双解之利,但以清里热为主要作用。

葛根芩连汤药味较少,作用明确,是中医药的经典方剂,也是临床常用的方剂。

本文将其近5年来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急性肠炎周仕昌[1]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15g,黄连3g,黄芩6g,金银花10g,木香6g,茯苓10g,马齿苋10g,扁豆衣10g,荷叶10g,法半夏8g,竹茹8g)治疗急性肠炎120例,12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72例,女48例;年龄15~78岁。

患者均于夏秋季节发病,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每日腹泻3次以上,伴恶心呕吐,心烦口渴,小便短赤等,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

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5个/HP,可见红细胞;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120例患者均有效,其中治愈102例(85.00%),有效18例(15.00%)。

龙洁儿等[2]将2006年5月~2008年8月门诊、急诊及住院的急性肠炎湿热型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2组起病6小时~4天,均有饮食不洁病史,以腹泻为主,大便呈水样便或稀烂便,泻下急迫,色黄浊,多则每天20余次,少则每天7~8次,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濡或脉滑数。

治疗组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处方:葛根、救必应各30g,黄芩、车前草、槟榔各15g,黄连10g,甘草1g,每天1剂顿服,三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予思密达每次1包,每天3次,三天为一疗程。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2.2%。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 溃疡性结肠炎张士军[3]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

治疗组治以清热利湿,理气健脾,疏风清热,予葛根芩连汤、香连丸合桑菊饮加减治疗。

处方:葛根20g,黄芩、黄连各15g,甘草6g,木香12g,桑叶12g,菊花、杏仁、连翘、桔梗、芦苇、薄荷、白术各10g。

加减:湿重于热者加厚朴、陈皮、苍术燥湿宽中,挟食滞者加神曲、麦芽、山楂以消食化滞;身热加金银花、蒲公英、贯众;便血者加仙鹤草、茜草、白及;夏季盛暑之时发生泄泻,证见泻下如水,自汗面垢,烦渴尿赤,可加藿香、香薷、扁豆衣、荷叶以清暑化湿;脘痛甚加延胡索、枳壳、乌药、白芍药。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

对照组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每次0.2g,2次/d,症状缓解后,每次减为0.1g,2次/d。

两组均以28d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d,共观察3个疗程统计疗效,治疗期间不再给予任何相关药物。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王家华[4]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

西药组: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每次1g,每日1次;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mg加生理盐水100mL,作保留灌肠,每日1次。

中药组:在西药组用药的基础上口服加味葛根芩连汤(葛根30g,黄芩15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30g,薏苡仁30g,木香9g,藿香9g,黄连12g,冬瓜仁30g,甘草6g,每日1剂,分3次口服),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两组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中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故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3 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溃疡于彦芳[5]选择门诊病例感染幽门螺旋菌性胃炎、溃疡各100例接受中药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旋菌。

病例选择:一月内没有接受过链制剂或抗菌素治疗,未服用过非幽体类消炎药或皮质激素,有消化道症状,胃镜证实有胃炎、溃疡者,没有严重的心、肺、肝、肾损害者,符合中医证型的。

所有病例具有上腹疼痛病史不同程度的具有胀饱、呢逆、口臭、恶心、大便改变、反酸、烧心等症状。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观察组。

两组各100例。

治疗组、对照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明显的疗效。

对慢性胃炎、溃疡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对幽门螺旋菌的清除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4 慢性结肠炎齐国有等[6]应用葛根芩连汤为主治疗慢性结肠炎106例,治法清热解毒,固肠止泻,药用葛根、黄芩、黄连、白头翁、黄柏、秦皮、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等,对慢性结肠炎有治愈或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总有效率为99.06%。

说明葛根芩连汤可以用于慢性结肠炎的治疗。

5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晓村[7]将61例湿热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加服葛根芩连汤合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汤剂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湿热证候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BUN、Scr及24h尿蛋白定量等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治疗后FBG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故葛根芩连汤合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能延缓湿热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可靠的疗效。

仝小林教授[8]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及血糖水平,选用不同剂量的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湿热蕴脾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其应用葛根芩连汤辨证施治治疗糖尿病时,在糖尿病重症期,如临床症状明显,血糖持续居高不下的情况用量宜大葛根30~120g,黄连30~60g,黄芩15~45g,汤剂荡之;血糖控制稳定期用量宜小,葛根15~30g,黄连9~15g,黄芩9~15g,甚至可做丸剂缓图。

采取中病即减的方法,根据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辅助参考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

在大剂量峻急猛攻,直挫病势,截断、控制病情以后,待病势缓解,如血糖控制平稳,适时调整用药剂量甚至改丸药以稳定病情。

当然,组方配比关系的改变,治疗方向亦随之改变。

6 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肠炎是由于盆腔、腹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大面积、大剂量照射治疗造成肠功能紊乱、肠粘膜水肿及渗出,常表现为腹泻、腹部阵发性痉挛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粘液血便,伴里急后重等症状,属于中医“泄泻”等范畴。

魏开建[9]将2003年6月~2005年11月入院诊断为放射性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氟哌酸,每次2粒,每日3次;思密达,每次1包,每日3次。

治疗组给予葛根芩连汤治疗。

药物组成:葛根15g,黄芩9g,黄连9g,甘草3g。

水煎服,日1剂,2次分服。

均以2周为1个疗程。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临床治愈的病例中可以发现,治疗组的临床治愈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故葛根芩连汤可以用于放射性肠炎的治疗。

7 轮状病毒肠炎孙小琴[10]等收集17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大便镜检为水样或有少许黏液,外周血象正常,大便检测轮状病毒均为阳性。

随机分为两组。

中药组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药用葛根10~15g,黄芩炭5~8g,黄连3g,车前子5g,茯苓10g,麦冬10g,芦根15g,荆芥炭5~8g,焦三仙各10g,焦白术5g,枳壳5g。

呕吐者加用生姜3片。

水浓缩成100mL,分3次口服,日1剂。

西药组用蒙脱石散每次1/2包~1包,1日3次;整肠生或妈咪爱口服。

观察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2.9%。

西药组总有效率82.3%。

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伍向滨[11]将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且中医辨证为湿热泄泻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58例。

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每腹泻一次给服ORS液50~100ml,视其脱水程度调整补液量,并视患儿病情予以静脉补液、补钾、纠酸,有伴随症状者予对症处理。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9g,甘草3g,黄芩6g,黄连6g。

发热者加用柴胡6g、金银花5g;腹痛者加炒白芍6g;里急后重者加木香3g;呕吐者加半夏5g;大便酸臭者加山楂、神曲、麦芽各6g;湿重者加薏苡仁9g。

每日1剂,水煎服,100ml早晚分服。

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西药结合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葛根芩连汤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8 急性脑梗塞徐进友等[12]通过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合五苓散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 -二聚体(D-D)和中医证候的影响,验证其治疗急性脑梗塞湿热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口服或鼻饲葛根芩连汤加味,药用:葛根30g,黄连5g,黄芩20g,炙甘草5g,猪苓12g,茯苓12g,泽泻20g,白术12g,桂枝8g;对照组予降颅压、降纤、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剂、脑保护剂等西药。

然后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FIB、D-D的水平,观察中风急性期始发状态的证候分布以及治疗前后中风证候量化分值的改变。

结果:①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②治疗组治疗后FIB、D-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③治疗组治疗后中风症状明显好转且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5)。

表明葛根芩连汤合五苓散加减可减轻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强机体纤溶活性,使急性脑梗塞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得到改善。

9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过敏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的血管炎,属于中医“血证、肌衄、葡萄疫、发癍”等范畴,于影[13]将17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7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