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合集下载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一、背景介绍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危害因素,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下会对矿工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引发职业病。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与健康,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煤矿粉尘检测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煤矿粉尘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矿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包括井下和地面作业。

三、检测方法1. 粉尘采样方法1.1 井下采样:采用便携式粉尘采样器,在矿井不同工作区域进行定点采样。

1.2 地面采样:采用固定式粉尘采样器,根据煤矿不同区域设置定点进行采样。

2. 检测仪器和设备2.1 粉尘采样器: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粉尘采样器,具备准确、可靠、稳定的特点。

2.2 粉尘分析仪: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粉尘分析仪,能够对粉尘样品进行准确测量和分析。

3. 检测频率和地点3.1 井下检测:根据矿井不同工作区域的粉尘暴露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测频率和地点。

3.2 地面检测:根据煤矿不同区域的粉尘暴露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测频率和地点。

四、检测结果评价与处理1. 检测结果评价1.1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1.2 根据评价结果,判断粉尘暴露情况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处理措施2.1 若粉尘暴露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通风、增加湿度等。

2.2 针对超标的工作区域,应及时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粉尘浓度降至安全范围内。

五、记录与报告1. 记录1.1 检测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检测数据和结果。

1.2 记录内容包括检测日期、地点、检测仪器型号、采样点位、检测结果等。

2. 报告2.1 检测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报告。

2.2 报告内容包括检测结果、评价、处理措施等。

六、培训与交流1. 培训1.1 煤矿粉尘检测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检测方法和仪器的操作。

1.2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

2. 交流2.1 建立煤矿粉尘检测人员的交流平台,定期组织交流会议,分享经验和技术。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一、背景介绍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危害因素之一,对矿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和健康,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的煤矿粉尘检测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粉尘检测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目的和范围煤矿粉尘检测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煤矿作业环境中粉尘浓度的准确测量和控制,以保障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包括地下煤矿和露天煤矿。

三、责任和义务1.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煤矿粉尘检测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2. 煤矿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3. 检测人员应当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准确测量煤矿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并及时向企业管理层报告结果。

4. 煤矿企业应当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四、检测方法和设备1. 煤矿粉尘的检测应当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和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常用的粉尘检测方法包括重量法、光学法和电学法等,煤矿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 煤矿粉尘检测设备应当具备相应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五、检测频率和标准1. 煤矿粉尘的检测频率应当根据煤矿作业环境的特点和粉尘产生的情况确定,一般不得低于每月一次。

2. 煤矿粉尘的检测标准应当参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确保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3.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粉尘检测结果的记录和报告制度,确保检测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六、控制措施和管理要求1. 根据粉尘检测结果,煤矿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通风、湿法喷雾、个人防护措施等,确保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煤矿作业环境的管理制度,包括粉尘防爆、清洁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3. 煤矿企业应当定期对煤矿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七、培训和宣传1. 煤矿企业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粉尘检测和控制方面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一、背景介绍煤矿粉尘是矿井中的一种常见危害因素,对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提高煤矿生产环境质量,建立和完善煤矿粉尘检测制度至关重要。

二、目的和范围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的煤矿粉尘检测制度,以确保矿井内粉尘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减少矿工职业病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检测标准和方法1. 粉尘浓度标准:a. 矿井工作面:粉尘浓度不得超过每立方米3毫克。

b. 矿井巷道和通风巷道:粉尘浓度不得超过每立方米2毫克。

c. 矿井井下其他区域:粉尘浓度不得超过每立方米1毫克。

2. 粉尘检测方法:a. 采用颗粒物质量浓度法进行粉尘检测。

b. 使用粉尘监测仪器,如激光粒度分析仪、电动沉降仪等。

c. 检测点位需合理布置,覆盖矿井各个关键区域。

四、检测频率和记录1. 粉尘检测频率:a. 矿井工作面:每班次至少进行一次粉尘检测。

b. 矿井巷道和通风巷道:每班次至少进行一次粉尘检测。

c. 矿井井下其他区域:每周进行一次粉尘检测。

2. 检测记录:a. 检测结果需详细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检测仪器型号、粉尘浓度等信息。

b. 检测记录要按照规定保存,至少保存两年以上。

五、粉尘超标处理措施1. 一旦发现粉尘浓度超标,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停止相关作业,疏散人员至安全区域。

b. 寻找超标原因,如设备故障、通风不畅等,及时进行处理。

c. 加强通风设备运行,增强排风能力。

d. 加大湿法降尘装置的使用,减少粉尘扬尘。

e. 对超标区域进行清理和喷洒降尘剂。

2. 超标处理结果需记录,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粉尘浓度恢复到安全标准范围内。

六、培训和宣传1. 矿工应定期接受粉尘防治培训,了解粉尘危害和防护措施。

2. 矿工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眼镜等。

3. 定期组织粉尘防治宣传活动,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七、责任和监督1. 煤矿企业应设立粉尘防治责任人,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一、背景介绍煤矿粉尘是煤矿作业中产生的一种常见的危害因素,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下会对矿工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职业病。

为了保障矿工的健康与安全,煤矿粉尘检测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粉尘检测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检测目的煤矿粉尘检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监测煤矿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及时发现和控制粉尘污染,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

通过粉尘检测,可以评估煤矿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暴露水平,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粉尘对矿工的危害。

三、检测方法1. 采样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现场采样可以使用静态采样器、动态采样器等设备,根据煤矿作业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和频率应根据煤矿作业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2. 分析方法:采用重量法、光学法、色谱法等方法对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分析。

分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测内容1. 粉尘浓度检测:对煤矿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浓度进行定期检测。

根据国家标准,煤矿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超过限值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粉尘成分检测:对粉尘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了解煤矿作业环境中粉尘的组成情况,为制定粉尘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 粉尘颗粒大小检测:通过粉尘颗粒大小分布的检测,了解煤矿作业环境中粉尘颗粒的大小范围,为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提供参考。

五、检测频率根据煤矿作业环境的特点和粉尘暴露情况,制定合理的检测频率。

一般来说,煤矿粉尘检测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对于粉尘浓度较高的作业环境,检测频率可以适当增加。

六、检测结果分析与处理1. 检测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煤矿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暴露情况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分析结果应包括粉尘浓度、成分和颗粒大小等方面的数据,并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

2. 处理措施制定: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粉尘控制措施。

包括改进工艺、增加通风设备、提供个体防护装备等方面的措施,以减少矿工的粉尘暴露风险。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一、引言煤矿粉尘是煤矿作业中的重要安全隐患之一,对矿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煤矿作业环境的安全与健康,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煤矿粉尘检测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详细描述煤矿粉尘检测制度的相关要求和流程。

二、检测目的煤矿粉尘检测的目的是评估矿井作业环境中粉尘浓度的水平,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护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煤矿粉尘超标问题,确保煤矿作业环境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三、检测方法1. 采样点的选择:根据矿井的特点和布局,合理选择采样点,确保全面覆盖矿井作业区域。

采样点应包括矿井的主要通风流路、工作面、巷道等关键位置。

2. 采样设备的准备:准备好符合国家标准的粉尘采样器和采样管,确保采样设备的完好和准确性。

3. 采样方法:按照国家标准要求,采用定点采样和定时采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粉尘采样。

采样时间和频率应根据矿井的特点和作业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4. 采样数据的处理:将采集到的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得到粉尘浓度的数据。

实验室应具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测标准煤矿粉尘的检测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目前,我国煤矿粉尘的限值标准为:总粉尘不得超过3mg/m³,呼吸性粉尘不得超过1.5mg/m³。

检测结果应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判断煤矿作业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五、检测结果的处理1. 检测结果的解读: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检测报告,对粉尘浓度的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

判断煤矿作业环境中粉尘的浓度是否超标,以及超标的程度和范围。

2. 结果的通报与记录:将检测结果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同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归档。

通报内容应包括检测时间、地点、采样点位、粉尘浓度数据等相关信息。

3. 处理措施的制定: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调整通风系统、加强个体防护、优化作业工艺等方面的措施。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引言概述: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危害因素,对矿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良好状态,煤矿粉尘检测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煤矿粉尘检测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检测目标1.1 粉尘浓度检测:通过测量煤矿工作面和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评估矿工暴露于粉尘中的风险。

1.2 粉尘成份检测:分析煤矿粉尘中的主要成份,了解粉尘来源和特点,为粉尘控制提供依据。

1.3 粉尘颗粒大小检测:测量煤矿粉尘中的颗粒大小分布,评估其对矿工呼吸系统的危害程度。

二、检测方法2.1 采样方法:采用空气采样装置,将煤矿工作面和周围环境空气中的粉尘进行采样,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2 分析方法:采用分量法、光学法、电子显微镜等不同的分析方法,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粉尘浓度、成份和颗粒大小的分析。

2.3 检测设备:使用粉尘检测仪器和设备,如颗粒计数器、质量分析仪等,进行自动或者手动的检测和记录。

三、检测频率3.1 定期检测:按照像关法规和标准规定,制定煤矿粉尘检测的定期计划,对工作面和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粉尘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2 不定期检测:在特殊情况下,如煤矿开采方式、工作面突出等发生变化时,进行不定期的粉尘检测,及时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3 突发事件检测:在煤矿发生事故、火灾等突发事件后,对事故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粉尘检测,评估影响范围和后果,为事故调查和处理提供依据。

四、检测结果处理4.1 数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粉尘浓度、成份和颗粒大小的数据,评估煤矿粉尘危害程度和控制效果。

4.2 报告编制:根据检测结果,编制粉尘检测报告,包括检测方法、结果分析和建议措施等内容,为煤矿管理部门和矿工提供参考。

4.3 结果公示:将检测结果公示在煤矿内部或者相关网站上,提高矿工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促进煤矿安全管理的改进。

五、制度监督与改进5.1 监督机构:建立煤矿粉尘检测的监督机构,负责检测过程的监管和结果的审核,确保检测的公正和准确。

粉尘测定、化验制度(3篇)

粉尘测定、化验制度(3篇)

粉尘测定、化验制度1、井下所有侧尘点每半月测定一次,地面扬尘点每月测定一次。

测尘工作由通风科负责。

2、矿井粉尘的测定按煤业公司粉尘浓度测定方法实施细则进行。

3、测尘人员及时进行整理测定数据、填写侧尘记录,测尘报表每半月向矿长、矿总工程师以及通风科报送一次,每月向公司生产部报一次。

4、测尘人员必须认真进行矿井粉尘浓度的测定工作,对煤尘危害严重的高产尘点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新开拓水平、采区应进行一次煤尘爆炸性试验,测定煤尘爆炸指数及分散度。

6、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工作面每季度测定____次,其他工作面每半年测定____次。

每个采样工种应分____个班次连续进行采样,____个班次内至少采集____个有效样品。

7、每半年测定一次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分散度。

在变更工作面时应测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____个。

(五)巷道冲洗、刷白制度1.巷道冲尘范围包括:巷帮、顶冲尘;巷道底板积煤、积尘清理;责任范围内风筒、设备、管路、电缆等表面积尘擦拭。

2.矿井主要进风大巷、运输石门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刷白,要用石灰、白水泥等不燃性材料,刷白要均匀。

3.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每月由责任单位至少清扫一次,要有记录。

如果积尘超过规定,随时冲尘或清扫。

4.采面及其外50m范围内必须班班进行冲洗;距工作面50-l00m 内的进回风巷每天冲洗一次;l00m之外的进回风巷每10d冲洗一次,要有记录。

如果积尘超过规定,随时冲尘或清扫。

5.掘进头外50m范围内的巷道必须每班冲洗;距掘进头50-l00m 的巷道每天冲洗一次;距掘进头100m之外的掘进巷道每10d冲洗一次,要有记录。

6.对于炮掘面,放炮前后必须对距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及煤(岩)帮进行冲洗、洒水,要有记录可查。

7.运煤系统的转载、卸载点前后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随时进行冲洗;其它巷道的冲洗周期由矿总工程师确定。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一、背景介绍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危(wei)险因素之一,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煤矿粉尘环境下会对矿工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引起煤矿灾害事故。

为了保障矿工的健康与安全,煤矿粉尘检测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煤矿粉尘检测制度的相关内容,以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粉尘浓度的监测与控制。

二、煤矿粉尘检测目的1. 确保矿工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通过监测煤矿粉尘浓度,及时发现超标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矿工的工作环境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2. 预防职业性疾病的发生:粉尘是导致职业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粉尘浓度的监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减少矿工职业性疾病的发生率。

3. 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粉尘浓度的监测与控制有助于减少粉尘对设备的腐蚀、磨损,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三、煤矿粉尘检测制度的内容1. 粉尘监测设备的选择与安装:(1) 根据煤矿的特点和生产环境,选择适合的粉尘监测设备,如激光粒度分析仪、光散射式粉尘浓度监测仪等。

(2) 粉尘监测设备的安装位置应覆盖煤矿各个关键区域,如井下巷道、矿井口、矿井内部等,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粉尘监测频率与方法:(1) 根据煤矿的生产情况和工作区域的不同,制定合理的粉尘监测频率,确保监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 采用抽样监测方法,通过取样分析的方式,获得粉尘浓度数据。

3. 粉尘浓度标准与评价:(1)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煤矿粉尘浓度的标准,确保煤矿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2) 对粉尘浓度数据进行评价与分析,及时发现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粉尘控制措施的制定与执行:(1) 根据粉尘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粉尘控制措施,如增加通风设备、加强湿法喷淋等。

(2) 落实粉尘控制措施的责任人与执行情况,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的全面性。

5. 粉尘检测数据的记录与报告:(1) 对粉尘监测数据进行及时记录,建立完整的档案,便于后期数据分析和查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粉尘检测制度
1、煤矿各级领导要将防尘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生产工作时,测尘工作包括在内。

2、测尘管理人员要对全矿粉尘检测工作负责。

3、井下作业场所的总粉尘,每月测定2次,呼吸性粉尘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它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

4、经常监督、检查测尘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定期分析粉尘浓度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如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应及时采取有效降尘措施。

6、要加强粉尘浓度数据技术档案管理。

7、测尘员严格执行测尘规程、操作熟练、记录详细,粉尘浓度要准确无误。

对弄虚作假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8、测尘报表格式应统一,填写正规,及时上报。

9、测尘员在测尘的同时应监督井下防尘情况,发现违章作业,测尘员有权先行停止作业,后报主管矿长处理。

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