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仙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一【清代】蒲松龄
[全译白话聊斋志异]_(清)蒲松龄
![[全译白话聊斋志异]_(清)蒲松龄](https://img.taocdn.com/s3/m/9fddbf03c77da26925c5b0d2.png)
[全译白话聊斋志异]_(清)蒲松龄[全译白话聊斋志异].(清)蒲松龄.文字版_百度文库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百度文库首页 | 手机文库 | 注册 | 登录新闻网页贴吧知道 MP3 图片视频百科文库帮助全部 DOC PDF PPT XLS TXT百度文库 > 文学作品下载收藏分享加入文辑[全译白话聊斋志异].(清)蒲松龄.文字版 [全译白话聊斋志异].(清)蒲松龄.文字版 [全译白话聊斋志异].(清)蒲松龄.文字版<<隐藏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财富值。
如何获取财富值?大小: 4.6MB所需财富值: 0喜欢此文档的人还喜欢1826人阅读聊斋志异(白话版) 11523人阅读聊斋志异_白话文 957人阅读《聊斋志异》白话简写版 4753人阅读聊斋志异 877人阅读聊斋志异白话简写版文库书店等你来逛点击进入书店 prevnext当前文档信息5.0已有179人评价浏览:7778次下载:1302次贡献时间:2011-04-29贡献者: xgz6151 满腹经纶十级文档关键词文档关键词暂无收录此文档的文辑爱与痛的边缘创建者:紫晶缘静静收藏量:16 更多相关推荐文档蒲松龄5人评 2页观音译5人评 4页[社会契约论].卢梭.文字...2人评 232页[金粉世家].张恨水.文字...6人评 1613页[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尼采...20人评 113页更多同分类热门文档【电子书必备】《火爆妖夫.... 12045人评 913页【电子书必备】《当沧海已成... 9800人评 181页暴君,本宫来自现代!9808人评 1544页前妻不回家:老婆,为夫错了8903人评 242页说好不相爱:以婚之名7999人评 175页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文库投诉吧反馈。
©2011 Baidu使用百度前必读文库协议春宴?首发安妮宝贝酝酿五年之作,惊艳上市。
先于纸书发售,文库书店带你抢先进入春宴的世界抢先预读。
蒲松龄的小故事简短

【关于蒲松龄的故事】1、蒲松龄由奇闻异事写成《聊斋志异》康熙初年的一个盛夏,在山东淄川东城的满井庄大路口上,每天当金鸡唱晓,炊烟四起之后,经常可以看到在路旁一棵大树底下,三十多岁的蒲松龄粗布短衫坐在芦席上,身边放着一个装满浓茶的大瓶子,那茶瓶小口大肚,瓶边放有四五只粗瓷大碗和一包当地出产的烟丝。
每当有行人路过的时候,蒲松龄就站起身来,热情地邀对方坐下,喝茶休息。
蒲松龄有个规矩,喝茶不收茶钱,喝茶人只要讲一讲自己的所见所闻。
于是来往行人都喜欢在这个茶摊歇脚聊天,说着各种奇闻异事,讲得口渴了,蒲松龄马上又献上一碗茶,让人润润嗓子继续把故事讲完。
有一个白发苍苍的驼背老人,见多识广,蒲松龄对他彬彬有礼,毕恭毕敬地请老人讲他所知道的奇闻异事,老人一边喝着茶一边抽着烟,说了个“马骥飘海到罗刹国”的故事,蒲松龄听得入神,回去就写了“花面相迎、世情如鬼”的《罗刹海市》。
他就这样搜集一篇写一篇,日积月累,终于写成了容纳百川的《聊斋志异》。
有一天,一个身背包袱的中年人风尘仆仆地来到茶摊前,蒲松龄请他坐下,一边倒上浓茶,一边笑着说:“你得讲个故事给我听听。
”中年人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茶,说:“我给你讲个茶的故事吧。
”于是中年人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来。
说杭州灵隐寺有个和尚,以善于烹茶而遐迩闻名,他所用的茶具都十分精致,收藏的名茶也很多,而且分出好几个等次。
烹献哪一等级的茶,常常根据来客身份的高低而定,最上等的名茶,如果不是贵客或善于品茶的知己,他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的。
有一天,寺里来了一位大官,和尚恭恭敬敬地迎上去行礼,然后拿出好茶,亲自汲泉烹茶,献给大官品饮,满以为能得到大官的一番赞誉。
谁知大官只喝茶一句话也没说,和尚非常疑惑,又拿出了家里最上等的名茶沏好给大官奉上,茶快喝完了,那大官还是没有一句称赞的话。
和尚急得再也等不下去了,鞠躬问道:“大人觉得这茶怎么样?”大官拿起茶杯拱了拱手说:“很烫!”蒲松龄一听哈哈大笑,说:“刚才一位客人说了一个鸽子的故事。
《聊斋志异》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原文及翻译《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这部作品以其神怪、奇幻、恐怖、悬疑的故事情节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以下是《聊斋志异》中一些经典故事的原文及翻译。
一、《画皮》原文:太原王子晋,字玉箫,雅好琴棋,博涉经史。
有日在书斋抚琴,忽闻窗外有人哭泣之声,出视之,乃一美貌女子也。
女子自称曰:“吾姓杨,名玉环,逃难至此,望君救命。
”玉箫见其可怜,遂纳之以为妾。
翻译:太原的王子晋,字玉箫,喜欢弹琴下棋,广泛涉猎经史书籍。
有一天在书斋里弹琴,突然听到窗外有人哭泣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是一位美丽的女子。
女子自称姓杨,名玉环,逃难到这个地方,请求玉箫救她一命。
玉箫见她可怜,便收留她作为自己的妾室。
二、《聂小倩》原文:临安府富阳县民某,偶行溪谷,见一女子坐古墓旁,容色绝世。
某近之,女子曰:“我聂小倩,葬于此墓。
今日有缘,得以相见。
”遂与某结为夫妇。
后某死,小倩亦失踪。
翻译:临安府富阳县的某个百姓,偶然走到一条溪谷里,看见一位女子坐在古墓旁边,容貌美丽无双。
这个百姓走近她,女子说:“我是聂小倩,埋葬在这个墓里。
今天我们有缘,得以相见。
”于是就和这个百姓结为夫妻。
后来这个百姓死了,聂小倩也失踪了。
三、《促织》原文:陕西西安府某官,性好斗促织。
一日,其子误将促织投入火中,官怒,将子打伤。
子逃至山洞,遇一老人,老人赠以神促织。
子归家,官令其斗促织,神促织大胜。
官悦,从此与子修好。
翻译:陕西西安府的一个官员,喜欢斗蟋蟀。
有一天,他的儿子不小心将蟋蟀扔进了火里,官员生气,把儿子打伤了。
儿子逃跑到一个山洞里,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送给他一只神奇的蟋蟀。
儿子回到家,官员让他斗蟋蟀,神奇的蟋蟀大获全胜。
官员高兴,从此和儿子和好如初。
以上是《聊斋志异》中三个经典故事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求,请随时告诉我。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21年第36期作家名片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济南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清代文学家、短篇小说家。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他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之后屡试不第,71岁时才成为贡生,平时以教书、幕僚为生。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
内容介绍《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内容丰富,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描写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如《莲香》《小谢》《连城》《宦娘》等,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二是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对读书人的摧残,如《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描写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王士祯为其题诗曰:“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精段选读一贾奉雉(节选)贾奉雉,平凉人。
才名冠一时,而试辄不售。
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郎姓,风格洒然,谈言微中。
因邀俱归,出课艺就正。
郎读罢,不甚称许,曰:“足下文,小试取第一则有馀,闱场取榜尾则不足。
”贾曰:“奈何?”郎曰:“天下事,仰而跂之①则难,俯而就之②甚易,此何须鄙人言哉!”遂指一二人、一二篇以为标准,大率贾所鄙弃而不屑道者。
闻之,笑曰:“学者立言,贵乎不朽,即味列八珍,当使天下不以为奢耳③。
《聊斋志异》原文

《聊斋志异》原文《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者: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本文仅摘选部分章节展示。
卷一·自序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
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
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
闻则命笔,遂以成编。
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
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睫在眼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
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
展如之人,得勿向我胡卢耶?然五爷衢头,或涉滥听;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
放纵之言,有未可概以人废者。
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偏袒入室,药膏如钱,圆粘乳际。
寤而松生,果符墨志。
且也,少羸多病,长命不犹。
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
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吾前身耶?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聊斋志异》蒲松龄笔下的神鬼故事集

《聊斋志异》蒲松龄笔下的神鬼故事集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一)科场失意提起蒲松龄,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的代表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蒲家庄(今山东淄博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享年76岁。
蒲松龄出生之时,正赶上明末清初鼎革之际,兵荒马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知识分子的追求目标——科举却没有丝毫的改变。
蒲松龄的家族在淄川算得上是书香世家。
明朝万历年间,全县食饩的秀才共八人,蒲氏家族就占了六人。
高祖蒲世广是廪生,曾祖蒲继芳是庠生,到了祖父蒲生讷这一代,由于没有考中秀才,家道开始衰落。
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请不起教师,蒲松龄兄弟们的教育,一直由父亲蒲槃承担。
顺治十五年(1658),19岁的蒲松龄第一次参加了县府道考试,以三个第一名考中了秀才。
他的文章甚至得到了淄川县知县、山东学政等人的赞赏。
此时的蒲松龄可谓志得意满,对前途充满着希望,今后的一切功名似乎都唾手可得。
谁知,造化弄人,这次赞赏是蒲松龄在科场中第一次获得的殊荣,却也是最后一次。
此后,蒲松龄连连参加乡试,每次都铩羽而归,直至知天命之年,在其夫人的劝说下才终止了这种既无谓又无望的拼搏。
(二)《聊斋志异》的成书其实,早在少年时代,蒲松龄就“每于无人处时,私以古文自效”,流露出对文学的喜爱和天赋。
据学者研究,《聊斋志异》共有六次成书过程。
第一次成书约在康熙三年至康熙八年(1664—1669),即蒲松龄25岁至30岁之间。
此时,蒲松龄与挚友张笃庆有唱和诗,张笃庆《和留仙韵》有“君自神仙客”,“司空博物本风流”,“君自黄初闻正始”等句。
蒲松龄既然以“神仙客”、仙人黄初平、博物司空张华而闻名于同人之中,可以断定,以他“少负异才”且“雅爱搜神”“喜人谈鬼”的品性,当时应该写有相当数量的篇目,且已有写成一部专书的计划。
此外,由这些称誉可知,蒲松龄所记这些搜神、谈鬼之篇,一开始就被视为可与“张华《博物志》”(《博物志》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由西晋张华编撰)并列之作,这体现了时人对蒲氏《聊斋志异》(不管当时书名是否为《聊斋志异》)的评价。
蒲松龄《聊斋志异》

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聊斋志异》1蒲松龄《聊斋志异》武技蒲松龄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
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
”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僧问:“汝益乎?”曰:“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
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
”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
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
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
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
”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
”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
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
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
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鄙:粗俗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要:求取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易:轻视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适:到……去5.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吾少林出也。
《聊斋志异之云翠仙》原文及译文

《聊斋志异之云翠仙》原文及译文《聊斋志异之云翠仙》原文及译文引导语:《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聊斋志异之云翠仙》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梁有才,故晋人,流寓于济作小负贩,无妻子田产。
从村人登岱。
当四月交,香侣杂沓,又有优婆夷、塞,率男子以百十,杂跪神座下,视香炷为度,名曰:“跪香”。
才视众中有女郎,年十七八而美,悦之。
诈为香客,近女郎跪,又伪为膝困无力状,故以手据女郎足。
女回首似嗔,膝行而远之。
才亦膝行而近之,少间又据之。
女郎觉,遽起,不跪,出门去。
才亦起,亦出履其迹,不知其往,心无望,怏怏而行。
途中见女郎从媪,似为女也母者,才趋之。
媪女行且语,媪云:“汝能参礼娘娘,大好事!汝又无弟妹,但获娘娘冥加护,护汝得快婿。
但能相孝顺,都不必贵公子、富王孙也。
”才窃喜,渐渍诘媪;媪自言为云氏,小女名翠仙,其出也。
家西山四十里。
才曰:“山路?,母如此蹜蹜,妹如此纤纤,何能便至?”曰:“日已晚,将寄舅家宿耳。
”才曰:“适言相婿,不以贫嫌,不以贱鄙,我又未婚,颇当母意否?”媪以问女,女不应;媪数问,女曰:“渠寡福,又荡无行,轻薄之心,还易翻覆。
儿不能为遢伎儿作妇。
”才闻,朴诚自表,切矢皦日。
媪喜,竟诺之。
女不乐,勃然而已。
母又强拍咻之。
才殷勤,手于橐,觅山兜二,舁媪及女,己步从,若为仆。
过隘,辄诃兜夫不得颠摇,意良殷。
俄抵村舍,便邀才同入舅家。
舅出翁,妗出媪也。
云兄之嫂之,谓:“才吾婿。
日适良,不须别择,便取今夕。
”舅亦喜,出酒肴饵才。
既,严妆翠仙出,拂榻促眠。
女曰:“我固知郎不义,迫母命,漫相随。
郎若人也,当不须忧偕活。
”才唯唯听受。
明日早起,母谓才:“宜先去,我以女继至。
”才归,扫户闼,媪果送女至。
入视室中,虚无有,便云:“似此何能自给?老身速归,当小助汝辛苦。
”遂去。
次日,即有男女数辈,各携服食器具,布一室满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这才知道他原来的命令仆人并未执行,便把仆人喊来痛打一顿,命令他马上给乞丐送酒肉来,还要把酒烫热。仆人心中暗恨乞丐,到了夜里,仆人放把火把偏房烧了,故意喊:“失火了!快救火呀!”高玉
成赶紧起来一看,偏房已变成一片瓦砾,惋惜地说:“唉,这下乞丐完了。”赶快督促大家把火救灭。这时,大家才见乞丐躺在火堆里,正呼呼大睡,鼾声如雷。大家把他推醒,乞丐睁眼一看,故作惊讶说:
注释
•
据《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
•
[1]金城:古郡县名“金城”者甚多,难以确指。又,金陵(今南京)也 称金城。
•
[2]饴(sì四):通“饲”,施饭,喂食。
•
[3]耳舍,正门两旁的屋舍。
•
[4]饷:用食物款待。疏食:粗饭。
•
[5]汤饼,汤煮的面食;面条。
•
[6]贪饕(tāo 掏):极端贪食。
•
[7]步履:行走。
令,陈九就替高玉成猜点数,每猜必准,高玉成很惊奇。高玉成知道他不是凡人,常求他显显本事,陈九推辞说自己没什么本事。
•
有一天,陈九说:“我想走了,过去受你的大恩,今天我设小宴请你,你可别带旁人去呀。”高玉成说:“咱们在一起相处得好好的,怎么忽然想走?你身上一个钱也没有,我哪能去叨扰你呢。”陈九很坚决
地说:“一杯酒能花几个钱!”高玉成说:“上哪里去呢?”陈九回答说:“去你后花园。”这时正是严冬季节,高玉成怕花园亭子里冷,陈九说:“不碍事。”高玉成就跟他到了园子里。一进园子,猛觉气
•
[36]月光如洗:月光非常光洁。
•
[37]盍(hé何):何不。
•
[38]砧,捣衣石。
•
[39]虚所:无人的地方。
•
[40]切责:责备。切,责。
•
[41]笼:蒸笼。
译文
•
高玉成是大户人家的子弟,住在金城的广里。他擅长针灸,不论病人穷富都给治。
•
有一天来了个乞丐,小腿上长着烂疮,躺在路边上,腿上又是脓又是血,臭不可闻。居民们怕他死了,每天给他送点吃的。高玉成见了,可怜他,派人把他扶到家来,安顿在偏房里。仆人们嫌他臭,捂着鼻子
•
[15]为令:为酒令。
•
[16]呼采:掷骰为戏,在投掷的同时呼喊掷出个好的彩头。采,通“彩”,彩头。
•
[17]雉卢:“雉”和“卢”都是博戏取胜的彩色。
•
[18]作剧;作戏;这里指作幻术。
•
[19]薄设:设薄酒。备酒筵的谦词。
•
[20]杖头空虚:犹言手头空空,无钱买酒。晋人阮修,常步行,拐杖头 上挂一百文铜钱,到酒店就买酒独酌。见《晋书·阮修传》。后人因称买酒 钱为“杖头钱”。
• 高觉云渐低,身落园中,则景物大非,归与妻子言,共相骇异。视衣上着杵处,异红如锦,有奇香。早起,从陈言,裹粮入山。大雾障天,茫茫然 不辨径路。蹑荒急奔,忽失足,堕云窟 中,觉深不可测;而身幸不损。定醒良久,仰见云气如笼[41]。乃自叹曰:“仙人令我逃避,大数终不能免,何时出此窟耶!”又坐移时,见深处隐隐有光,遂起而渐入,则别有天地。有 三老方对奕,见高至,亦不顾问,棋不辍。高蹲而观焉。局终,敛子入盒,方问客何得至此。高言:“迷堕失路。”老者曰:“此非人间,不宜久淹。我送君归。”乃导至窟下,觉云气拥 之以升,遂履平地。见山中树叶深黄,萧萧木落[42],似是秋杪[43]。大惊曰:“我以冬来,何变暮秋?”奔赴家中,妻子尽惊,相聚而泣,高讶问之,妻曰:“君去三年不返,皆以为异 物矣[44]。”高曰:“异哉,才顷刻耳。”于腰中出其粮粮,已若灰烬。相与诧异。妻曰:“君行后,我梦二人皂衣闪带[45],似谇赋者[46],汹汹然入室张顾,曰:‘彼何往?’我诃之曰: ‘彼已外出。尔即官差,何得入闺闼中!’二人乃出,且行且语云‘怪事怪事’而去。”乃悟己所遇者,仙也;妻所梦者,鬼也。高每对客,衷杵衣于内[47],满座皆闻其香,非麝非兰, 着汗弥盛。
•
[25] 鸜鹆(qú-yù渠玉):鸟名,即八哥。
•
[26]朝阳丹凤:凤凰。语出《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 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丹凤,首翼赤色的鸾鸟称“丹鸟”或“丹凤”。
•
[27]青鸾,传说中的神鸟,赤色为“凤”,青色为“鸾”。黄鹤:传说 中神仙所骑的鹤。
•
[28]珍错:山珍海错,指珍异肴馔。
聊斋故事
丐仙 聊斋志异 卷一
清代 蒲松龄
原文
• 高玉成,故家子,居金城之广里[1]。善针灸,不择贫富辄医之。里中来一丐者,胫有废疮,卧于道,脓血狼藉,臭不可近。居人恐其死,日一饴之[2]。高见而怜焉,遣人扶归,置于耳舍 [3]。家人恶其臭,掩鼻遥立。高出艾亲为之灸,日饷以疏食[4]。数日,丐者索汤饼[5]。仆人怒诃之。高闻,即命仆赐以汤饼。未几,又乞酒肉。仆走告日:“乞人可笑之甚!方其卧于 道 也,日求一餐不可得;今三饭犹嫌粗粝,既与汤饼,又乞酒肉。此等贪饕[6],只宜仍弃之道上耳!”高问其疮,曰:“痴渐脱落,似能步履[7],顾假咿嗄作呻楚状。”高曰:“所费几何! 即以酒食馈之,待其健,或不吾仇也。”仆伪诺之,而竟不与;且与诸曹偶语[8],共笑主人痴。次日,高亲诣视丐,丐跛而起,谢曰:“蒙君高义,生死人而肉白骨,惠深覆载[9]。但新瘥 未健,妄思馋嚼耳。”高知前命不行,呼仆痛答之,立命持酒炙饵丐者[10]。仆衔之[11],夜分,纵火焚耳舍,乃故呼号。高起视,舍已烬,叹曰:“丐者休矣!”督众救灭。见丐者酣卧 火中,齁声雷动。唤之起,故惊曰:“屋何往?”群始惊其异。高弥重之[12],卧以客舍,衣以新衣,日与同坐处。问其姓名,自言:“陈九。”居数日,容益光泽,言论多风格[13]。又 善手谈[14],高与对局,辄败;乃日从之学,颇得其奥秘。如此半年,丐者不言 去,高亦一时少之不乐也。即有贵客来,亦必偕之同饮。或掷骰为令[15],陈每代高呼采[16],雉卢无不如意 [17]。高大奇之。每求作剧[18],辄辞不知。一日,语高曰:“我欲告别。向受君惠且深,今薄设相邀[19],勿以人从也。”高曰:“相得甚欢,何遽诀绝?且君杖头 空虚[20],亦不放烦作 东道主[21]。”陈固邀之曰:“杯酒耳,亦无所费。”高曰:“何处?”答云:“园中。”时方严冬,高虑园亭苦寒。陈固言:“不妨。”乃从如园中。觉气候顿暖,似三月初。又至亭中, 益暖。异鸟成群,乱哢清咮[22],仿佛暮春时。亭中几案,皆镶以瑙玉[23]。
仆人说:“痂快掉了,好像可以走路了。我看他是故意呻吟,装着喊痛。”高玉成说:“唉,给他酒肉能花几个钱?等他恢复了健康,总不会忌恨我们。”仆人假意答应,却不照办,还跟伙伴一起笑主人傻。
第二天,高玉成亲自去看乞丐,乞丐一瘸一拐地站起来,感谢他道:“承蒙先生你的大恩大德,就像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我真是感激不尽。只是我的疮刚痊愈,还没完全康复,想吃点好的解馋。”高玉
•
[29]受斗许:能容一斗多酒。斗,古代酒器。
•
[30]翩跹(xiān 仙):轻盈飘逸。
•
[31]仙仙:也作“仙仙”,形容舞姿飞扬。《诗·小雅·宾之初筵》:“屡舞仙仙。”
•
[32]酣际Hale Waihona Puke 酒兴最浓的时候。酣,浓、盛。•
[33]金钿:金宝制成的首饰。
•
[34]嫋嫋:同“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
[35]绕梁,《列子·汤问》:古时一位歌者,歌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后因以“余音绕梁”形容使人经久不忘的优美歌声。
远远地站着。高玉成拿出艾草点着,亲自给他针灸,天天供他饭菜。过了几天,乞丐馋了,要吃汤煮的面食,仆人怒骂了他一顿。高玉成知道了,就打发仆人给他面食。没过多久,乞丐又要酒肉,仆人跑来说:
“这个要饭的太可笑了!原先在路上躺着的时候,一天连一顿饭也吃不上。现在可好,一天三顿吃着,还嫌不够;给了汤饼又要酒肉,这么贪吃,就该把他扔回大路上去!”高玉成问仆人,他的疮怎么样了,
• 见有高门,口圆如井,人则光明似昼。阶路皆苍石砌成,滑洁无纤翳。有大树一株,高数丈;上开赤花,大如莲,纷坛满树。下一女子,捣绛红之衣于砧[38]上,艳丽无双。高木立晴停, 竟忘行步。女子见之,怒曰:“何处狂郎,妄来此处!”辄以杵投之,中其背。陈急曳于虚所[39],切责之[40]。高被杵,酒亦顿醒,殊觉汗愧。乃从陈出,有白云接于足下。陈曰:“从 此别矣。有所嘱,慎志勿忘:君寿不永,明日速避西山中,当可免。”高欲挽之,反身竟去。
• 有一水晶屏,莹澈可鉴:中有花树摇曳,开落不一;又有白禽似雪,往来句辀于其上[24]。以手抚之,殊无一物。高愕然良久。坐,见鸜鹆栖架上[25],呼曰:“茶来!”俄见朝阳丹凤[26], 衔一赤玉盘,上有玻璃琖二,盛香茗,伸颈屹立。饮已,置盏其中,凤衔之,振翼而去。鸜鹆又呼曰:“酒来!”即有青鸾黄鹤[27],翩翩自日中来,衔壶衔杯,纷置案上。顷之,则诸鸟 进馔,往来无停翅;珍错杂陈[28],瞬息满案,肴香酒冽,都非常品。陈见高饮甚豪,乃曰:“君宏量,是得大爵。”鸜鹆又呼曰:“取大爵来!”忽见日边熌熌,有巨蝶攫鹦鹉杯,受斗 许[29],翔集案间。高视蝶大子雁,两翼绰约,文采灿丽,亟加赞叹。陈唤曰:“蝶子劝酒!”蝶展然一飞,化为丽人,绣衣翩跹[30],前而进酒。陈曰:“不可无以佐觞。”女乃仙仙而 舞[31]。舞到酣际[32],足离于地者尺余,辄仰折其首,直与足齐,倒翻身而起立,身未尝着于尘埃。且歌曰:“连翩笑语踏芳丛,低亚花枝拂面红。曲折不知金钿落[33],更随 蝴蝶过篱 东。”余音嫋嫋[34],不啻绕梁[35]。高大喜,拉与同饮。陈命之坐,亦饮之酒。高酒后,心摇意动,遽起狎抱。视之,则变为夜叉,睛突于眥,牙出于喙,黑肉凹凸,怪恶不可状。高惊 释手,伏几战栗。陈以箬击其 喙,诃曰:“速去!”随击而化,又为蝴蝶,飘然飏去。高惊定,辞出。见月色如洗[36],漫语陈曰:“君旨酒嘉肴,来自空中,君家当在天上。盍携故人一 游[37]?”陈曰:“可。”即与携手跃起。遂觉身在空冥,渐与天近。
•
席上,陈九见高玉成酒量很大,说:“您是海量,得用大杯。”鸜鹆又叫:“大杯伺侯!”忽然,太阳边上光点闪闪,有一只大蝴蝶扇动翅膀用脚抓着刻了鹦鹉花样的酒杯向园中飞来,酒杯装了有一斗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