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及血气检查--血液样本的处理.
血液样品预处理的标准操作

血液样品预处理的标准操作血液样品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实验环节,它关系到后续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进行血液样品预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样品预处理的标准操作。
一、实验前准备1.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包括血液收集管、离心管、离心机、移液器、试剂和清洗盘等。
2. 将仪器和材料清洗干净,消毒处理。
3. 确认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材料已经全部准备齐全,试剂应按照规定比例稀释好,避免浪费。
4. 准备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二、采集样品1. 预先准备好采集用的血液收集管,不同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血液收集管。
2. 注射针头应当充分消毒,依次采集血液样品。
采集时应遵循无菌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使血液受到污染。
3. 采集血液后,将血液收集管轻轻颠倒,使血液与血凝素均匀混合。
三、离心处理1. 打开离心机,选择适当的离心参数,将血液收集管中的血液离心5-10分钟,使血凝素被离心到管壁上。
离心结束后应检查离心管底部没有留下任何可见的红色沉淀。
2. 用移液器吸取离心好的血浆,转移到干净的离心管内。
四、样品保存1. 将离心管盖好,标注好样品的编号、日期、时间等信息。
存放在-20℃以下冰箱内进行保存。
2. 如需运输至其他实验室,请使用干冰保存,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融化。
五、实验后的处理1. 实验结束后,清洗和消毒实验室设备和仪器。
2. 丢弃废弃液和废弃材料,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3. 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并保存实验记录。
总之,血液样品预处理是实验分析的重要一环,必须按照标准化的步骤进行操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操作中,必须掌握正确的技巧,遵循规范的无菌操作,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避免出现误差。
同时,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和消毒实验室设备和仪器,遵照规定的程序处理废弃液和废弃材料,以保证实验的安全和环保。
化验室血液处理流程

化验室血液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化验室血液处理流程:①采集准备:根据检测需求,使用无菌采血管,按照标准程序从患者体内采集血液样本,确保样本标识清晰无误。
②样本运送:采集后的血液样本需及时并妥善运送至实验室,保持适宜温度,避免震荡,确保样本完整性。
③接收登记:实验室接收样本后,进行严格核对,包括患者信息、医生医嘱及样本状态,随后在系统中登记入库。
④预处理:根据检测项目需求,可能需要对血液进行预处理,如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或按需进行稀释、浓缩等。
⑤分配与标记:将预处理后的样本分配至不同的检测项目,确保每个检测项目对应正确的样本,并重新标记试管。
⑥检测操作:技术人员依据标准操作规程,使用自动化或手动仪器进行各项血液检测,如生化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⑦结果审核:检测完成后,由专业人员对结果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录入实验室信息系统,异常结果需复核。
⑧报告出具:审核无误的结果生成检验报告,包含患者信息、检测项目、结果数值及参考范围,必要时附上医生解读。
⑨质量控制:全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控、定期参加室间质评,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电解质检测与血气分析

第十一章电解质检测与血气分析人体内存在的液体称为体液(bodyfluid)。
体液中有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与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有机物统称为电解质。
葡萄糖、尿素等不能解离的有机物称为非电解质。
体液以细胞膜为界,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细胞内液(intracellulerfluid,ICF)和细胞外液(extracellulerfluid,ECF)。
细胞外液因其存在部分不同,又可分为血浆和细胞间液,后者包括淋巴液。
各部位体液之间处于动态平衡,其内的水与电解质也处于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很易受外界或机体内部因素的影响,导致破坏出现代谢紊乱,即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钠、钾、氯代谢和检验氯和钠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阴阳离子。
体内Na+约有50%分布于细胞外液,约40%存在于骨骼,约10%存在于细胞内。
机体通过膳食及食盐形式摄入氯和钠,成人每日需要量5-9g,一般是摄入体内NaCL的量大于其需要量,所以,一般情况下,人体不会缺钠缺氯。
Na+、CL-主要从肾排出,肾排钠量与食入量保持平衡。
肾对保持体内钠的含量起有很重要的作用。
当无钠摄入时,肾排钠减少,甚至可以不排钠,而让钠保留于体内,以维持体内钠的平衡。
钠的摄入与排出往往伴随有氯的出入,钠与氯还有少部分以出汗形式丢失。
体液中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K+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
Na+有65%-71%是可交换的,其中85%存在于细胞外液,15%在细胞内液。
用同位素标记Na+的实验证明,Na+既能透过细胞膜,还可通过主动转运机制,即细胞上存在的钠钾泵将Na+从细胞内泵出到细胞外,使细胞内的Na+保持在低水平。
人体中K+约90%是可交换的,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液。
体液中细胞外液的Na+浓度高于细胞内液,K+是细胞内液高于细胞外液。
一、体液电解质及其生理功用血浆中主要电解质有Na+、Cl-、K+。
细胞间液是血浆的超滤液,其电解质成分和浓度与血浆极为相似,不同之处是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细胞间液不含或仅含少量的蛋白质,由于蛋白质是大分子量物质,不易通过细胞膜,故血浆蛋白含量高于细胞间液。
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的指导,以确保高质量的血液检测结果。
样本采集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1. 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2. 确保采集工具(如针头和收集管)是干净和消毒过的。
3. 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通常是患者的上臂)。
4. 用一次性酒精棉球清洁采集部位。
5. 用采集工具在清洁的部位穿刺皮肤,使血液流入收集管中。
6. 采集足够数量的血液样本。
7. 在收集管中加入所需的抗凝剂或其它试剂(根据具体检测需求而定)。
8. 小心地取出采集工具,注意不要触及任何其他物品。
9. 堵塞收集管的入口,确保血液不外溢。
10. 轻轻搅动收集管,使抗凝剂或试剂与血液充分混合。
11. 完成采集后,在采集部位上贴上创口贴。
样本处理得到血液样本后,应按照以下步骤处理样本:1. 将收集到的血液样本放置在标有患者信息的标签或中。
2. 确保标签上的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包括患者姓名、样本采集日期和时间。
3. 将标有信息的样本放入适当的样本袋或盒中,以防止污染或泄漏。
4. 将样本尽快送往实验室或相应的检测机构。
5. 在送样前,确保样本袋或盒上有正确的送样标签,并填写相关的送样单据。
6. 如果有必要,确保在特殊情况下采取适当的储存和运输措施。
注意事项在进行血液样本采集和处理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 遵守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手套和避免任何可能的接触。
2. 确保采集工具和是干净和消毒过的,以避免交叉感染。
3. 严格按照标签上的信息进行记录,以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保持标本的完整性,避免污染、破裂或泄漏。
5. 遵循实验室或检测机构的标准操作程序和指南。
6. 根据特定的检测要求,选择适当的抗凝剂、添加剂或试剂。
以上是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的基本指导,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实验室技术人员。
血液样品预处理的标准操作

血液样品预处理的标准操作血液样品预处理的标准操作一、目的规范色谱分析中血液样品预处理的操作。
二、职责1. 实验室分析测试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2. 对于每一项具体的研究课题,具体的操作步骤应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并由实验室分析测试人员严格实施。
3.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对本规程的修订。
三、血液样品预处理的标准操作1. 实验仪器与设备的准备试管一般采用有盖子和刻度的尖底试管,要求密封性好,编号清楚准确,并摆放整齐。
EP管一般采用的规格有1ml、、2 ml。
要求密封性好,编号清楚准确,并摆放整齐。
移液器要求定量准确,重复性好。
其它涡流混合器、离心机、真空泵、烧杯、量筒、记号笔、试管架、标签纸等。
2. 样品的均匀化将装有血浆(血清)样品的EP管放置在冰箱冷藏室内,缓慢解冻为血浆(血清)溶液。
然后取出放置至室温,置涡流混合器上混匀或往复振摇亦可到达均匀的目的。
3. 液-液提取提取溶剂的准备常用的溶剂有乙酸乙酯,乙醚,环己烷等。
提取溶剂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溶剂的混合溶液,目的是调整提取溶液的剂性,既保证待测样品被充分萃取进入提取溶剂,同时又有很好的选择性。
根据待测样品的需要用移液器(移液枪)定量吸取血浆(血清)至试管中。
必要时调整血浆(血清)溶液的pH值,根据待测样品的性质加入酸、碱或缓冲溶液,然后涡旋混匀。
用移液器定量吸取提取溶液至装有血浆(血清)的试管中,盖好试管塞。
溶液的混匀涡流混匀将试管置于涡流混合器上进行旋涡,并保证样品溶液旋涡充分混匀,旋涡时间一般为2-3分钟。
样品的离心将试管置于离心机中,分离过程中一般采用4000r/min。
离心之前注意要平衡,加速时应注意缓慢逐步加速,以防加速过快试管炸裂,离心时间一般为10分钟。
离心分离后试管中样品分为上下两层,用移液器吸取上层有机相,转移至另一试管中。
溶剂的挥发自然挥发将样品溶液放置在室温下挥发,有时还可适当加热,加速溶液挥发。
氮气吹干氮气流能防止发生氧化,为了加快挥散速度,将样品溶液置于氮气流下吹干。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血气分析是检验血气成分的重要方法,它能反映病人细胞各机能
的工作状态。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大致如下:
(1)采血:将病人末梢采血,取得3-5 ml的采血,压紧采血帽,夹紧采血管。
(2)样本处理:将样本摇匀,稀释,并与血气分析器试剂接触。
(3)注射样本:将摇匀之后的样本稀释液用量称管控制注射量进
入血气分析器样本槽中。
(4)分析结果:将血液分析出来的气体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判断
出正常值范围。
2 注意事项
血气分析在医疗实践中是重要的方法,但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血
气分析操作中,应严格注意以下几点:
(1)采血时,病人的情况要求要准确,采血管要保持干净,以确
保采血安全;
(2)采血完成后,立即对样本进行摇匀,并保持室温;
(3)在注射样本前,要确保测量仪表及附属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4)采用合格的试剂,试剂使用有效期内,前一次使用结果正常的;
(5)分析结果要及时记录,一次性检测多项指标时,可记录下分
析每项指标的实际情况和正常值比对,方便复查和 Doc的分析的结果。
以上就是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广大医护人员
提供参考和科普作用。
在操作血气分析仪器时,应该是心态专注,全
程安全,以最佳质量给病人好的治疗方案。
血液样本处理方法

血液样本处理方法
血液样本处理方法是指在实验室中对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加工
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化验、检测、分析等操作。
血液样本处理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液样本处理的步骤通常包括血液采集、样本保存、离心、分离血浆、血清等操作。
血液采集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采血器具,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血液污染。
在样本保存阶段,要注意合理的保存时间和温度条件,以免样本变质或者失去有效性。
离心是将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操作,将红细胞和白细胞等固体成分与血浆分离开来。
分离血浆和血清是为了分别得到两种不同的液态样本,以便进行不同的实验操作。
分离血浆是将离心后液态上层分离出来,其中包含着血浆蛋白、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成分。
分离血清是在离心的基础上,将血浆中的凝集素、纤维蛋白原等成分减少,以便进行后续的酶免疫测定等操作。
总之,血液样本处理方法是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它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实验操作中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和操作步骤,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1 -。
化学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血液标本的采集

化学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的采集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重要的步骤之一。
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前,必须进行严密的准备工作,如消毒、手套穿戴、材料准备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过程。
一、采集工具采集血液标本的主要工具包括针头、注射器、采血针、采血管、止血贴、酒精棉球等。
针头一般使用22G或23G,采血管选择不同规格和类型的管子,依据需要使用。
采血过程中,由于针头刺入人体,因此一定要注意消毒和穿戴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二、采集步骤1. 安全操作操作人员和病人的安全是采集血液标本的首要任务。
操作人员应穿戴手术手套、口罩和护目镜,并对采血针和采血过程进行消毒,以预防交叉感染。
在采血前检查针头是否完好,病人是否有出血倾向等情况。
2. 选择采血部位选择采血部位需要根据需要采集的血液量和血液类型进行选择。
一般采用肘窝或手腕部位,因为这两个部位的血管比较丰富,容易取得足量血液样本。
3. 皮肤消毒皮肤消毒是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步骤。
首先应清洗双手,然后使用酒精棉球消毒采血部位,至少3次反复擦拭,使皮肤表面充分消毒。
4. 采血采血需要使用采血器具,如采血针或注射器,将血液引入采血管中。
采血过程中,针头必须插入血管内,以避免针头插入其他组织造成疼痛和不适。
当血液流入采血管中时,需要分别采集不同血液标本,如全血、血清和血浆等。
如果采集的是全血,则采血管需要加入抗凝剂,以防止血液凝固。
血清和血浆的采集需要将血液标本转移到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分离。
5. 止血采血后需要使用止血贴,使血液停止流出。
同时检查采血部位是否出现瘀血和肿胀等情况,如有则及时处理。
三、血液标本处理血液标本处理分为制备和保存两个部分。
1. 制备想要获得高质量的血液标本样品,制备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制备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分离,使血清或血浆与细胞分离。
离心后,将血清或血浆转移至相应的管子中,可以进行保存或使用。
同时,也可以将采集的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进行分离,以获取特定的细胞样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管并加入水作为平衡,但不必精确平衡。
2. 离心参数:选“Normal”即可,15800转/分,90秒; 3. 在每一次离心之前应确保转子以位于转子架底部。因此每 一次离心前,应用手轻按转子,确保其位于底部。否则可 能造成转子破碎。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血液样本的处理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一、全血采集
采血→拔掉针头,将血注入绿头管(肝素管)→上下颠倒
混匀→用1mL注射器,吸取最少200ul 的全血 →小心的拔
掉针头,赶走注射器内气泡→盖好针头后备用。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注意事项:
1. 采血后应立刻进行测试(5分钟内),采血超过1小时的检
体应废弃。 2. 只能用锂肝素当抗凝剂。 3. 检体最少需求量是125ul。但为预防气泡进到试剂片内,应 最少充满200ul。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二、血清样本制备
1. 使用针筒采血后,将针头拿下来,尽快将血液装到红头管
或血清分离管中;
2. 让管子静置至少20分钟,以确定血液已完整的凝固; 3. 使用高速离心机(12000-16000rpm)离心120秒钟; 4. 尽快处理血清样本,如在4小时内不能进行分析,应将样 本冷藏在2-8℃;如在48小时内不能分析,应将样本冷冻 在-18℃。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三、血浆样本制备
1. 采好的血液尽快装到绿头约30秒以达混合。
2. 使用高速离心机(12000-16000rpm)离心90~120秒钟,立 即将血浆样本吸出。放入样本杯中。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四、离心机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