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诗序
柳宗元《愚溪诗序》赏析

【导语】柳宗元《愚溪诗序》是⾼中语⽂的重要古⽂,也是⾼考语⽂的热门考点,为了让⾼中学⽣更好的进⾏柳宗元《愚溪诗序》的复习。
⽆忧考整理了柳宗元《愚溪诗序》赏析,供参考学习。
柳宗元《愚溪诗序》赏析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他的《⼋愚诗》所写的序。
《⼋愚诗》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以后,为了排遣他淤积在⼼中的愤懑不平⽽写的⼀组寄情于⼭⽔的诗。
《⼋愚诗》已经亡佚。
⼀般说来,序有两种,⼀种是书序,⼀种是别序。
书序⼀般⽤来陈述著作者的旨趣,多放在篇⾸。
别序⼀般⽤来为朋友赠别。
《愚溪诗序》是书序,是柳宗元陈述他写作《⼋愚诗》的旨趣的。
愚溪本来叫冉溪。
为什么叫冉溪呢?有⼈说姓冉的曾经住在这⾥,以姓得名,所以叫冉溪;⼜有⼈说溪⽔能染⾊,所以叫染溪。
总之,不论叫它冉溪还是叫它染溪,都是有缘由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给溪⽔改名呢?据说“⼟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
意思是说,当地⼈对于究竟是冉溪,还是染溪,争论不休,所以不能不改。
但是,为什么要改叫愚溪呢?因为“予以愚触罪,谪潇⽔上。
爱是溪,⼊⼆三⾥,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今予家是溪,⽽名莫能定……故更之为愚溪”。
“予以愚触罪”,意思是我因糊涂触犯了刑律得了罪。
“谪潇⽔上”,意思是被贬在潇⽔这个地⽅。
“得其尤绝者家焉”,意思是寻得⼀处风景极佳的地⽅安了家。
这⾥的“家”字是动词,安家、住下的意思。
“愚公⾕”,在现在⼭东临淄西。
“今予家是溪,⽽名莫能定”,“故更之为愚溪”,意思是说,现在我住在这溪边,不知道起⼀个什么名字好,鉴于古代有愚公⾕,所以便改溪名为愚溪。
其实,愚公并不愚,他所以⾃称为愚公,不过是对⿊暗政治的*。
同样,改溪名为愚溪,也是对⿊暗政治的*。
不仅于此,“予以愚触罪”,就更是对⿊暗政治的*了。
“以愚触罪”,这本⾝就是⼀种讽刺!⾔外之意就是说,聪明⼈是不会去⼲那种所谓的犯罪的傻事的。
触罪之后,不仅要连累到妻⼦⼉⼥,⽽且连⾃⼰居住的地⽅,都要受到连累,这是⼀种多⼤的不公平!这还不是对⿊暗政治的*吗? 更有甚者,连“愚溪之上”的⼩丘,丘东北六⼗步的泉,泉合流屈曲⽽南的沟,负⼟累⽯塞其隘的池,池东的堂,堂南的亭,池中的岛……虽然“嘉⽊异⽯错置,皆⼭⽔之奇者”,也⼀概以愚字命名,称之为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岛。
高中语文文言文《愚溪诗序》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愚溪诗序》赏析高中语文《愚溪诗序》这篇文言文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作者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愚溪诗序》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文学赏析第一段叙述愚溪的地形位置以及它的名字之由来。
前者的笔墨十分简约,十三字,仅只说有条小溪位于灌水北面,向东流入潇水。
后者首先引述了两种传说。
一种说,这条小溪由于冉姓人家曾居于此,故名“冉溪”,一种说,由于它具有染东西的功能,故名“染溪”。
然后笔锋一转,正面叙述作者所以命名它为愚溪的道理。
由于他因瓜而获罪,因罪面遭贬,因贬面爱此溪,又因爱此溪而择其风景绝佳处筑室而居。
进而联想到古代有个“愚公谷”,如今作者居家于此溪之上,而当地土居对于它的名字则莫衷一是,作者才不得已而为之,素性更名为“愚溪”。
此段文字乃扣题之笔,所以作者才不吝笔墨,详加叙述。
古有“愚谷”,今有“愚溪”,均以人愚而得名。
一谷,一溪,一古一今,皆以愚名,遥相对应—作者以此申明自己以愚命溪并非杜撰。
所以此笔绝非赘文闲墨,更非故作高深掉书袋;惟因有了这一笔才使文章显得跌宕有致,耐人玩味。
从章法上看,这一节的收尾解决了篇首的两个“或曰”的争端,这样题目中的“愚溪”二字就交代完满了。
第二段以愚溪为中心,写出“八愚”的名字。
这一段前面全用叙事,“为愚”重复了七次,很容易产生单调重复的感觉,但作者的叙述,采用有详有略,或连或断的处理方法,消去了重复乏味,反而重复有趣。
本来这一节叙述插不进抒情和议论,而结尾却说:“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表明所谓“八愚”却大有美景、不可忽视。
“以予故,咸以愚辱焉”说明称之为愚,是名实不符,是对山水的侮辱。
由水受辱的根源是“以予故”,这三个字中酸辛多多。
所以,这一节结尾几句表面是为“愚溪”等鸣不平,实际是为自己抒愤慰。
从章法上说是“扬”溪,为下面的“抑”起波洲。
第三段忽起一大跌宕。
先是设问自答,说明“水”(自然包括溪水)虽为智者所喜爱,但却可以“辱而愚之”的原因:适类于余。
中考文言文《愚溪诗序》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愚溪诗序》全文详细翻译愚溪诗序作者:柳宗元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人潇水。
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
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
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
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
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为愚溪。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齗齗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
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作为积蓄,称它为愚泉。
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
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
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
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
池子中央是愚岛。
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
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文本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
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所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
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
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古诗愚溪诗序翻译赏析

古诗愚溪诗序翻译赏析《愚溪诗序》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是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
全文用一“愚”字钩引贯穿,点次成章。
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写叙述冉溪改为愚溪的原因。
第三段是写以愚名溪的理由。
第四段是写愚的种类和性质。
第五段是写愚者的乐趣。
最后一段是归结作《八愚诗》的缘由。
【原文】灌水1之阳2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3。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4,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5,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6者家7焉。
古有愚公谷8,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9,不可以不更10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11,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12也。
合流屈曲而南13,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14,塞其隘15,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16,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17焉。
夫水,智者乐18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19多坻石20,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21浅狭,蛟龙不屑22,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23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24,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25,睿26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27而违于理,悖28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29万类30,清莹31秀澈32,锵鸣金石3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34,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35自慰,漱涤36万物,牢笼37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38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39,超鸿蒙40,混希夷41,寂寥而莫我知也42。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释】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愚溪诗序》古文赏析

《愚溪诗序》古文赏析【作品介绍】《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
全文共六段,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写溪以及溪附近的丘、泉、沟、池、堂、亭、岛等,被命名为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的原因。
第三段是写以愚名溪的理由。
第四段是写愚的种类和性质。
第五段是写愚者的乐趣。
最后一段是归结作《八愚诗》的缘由。
【原文】愚溪诗序作者:[唐]柳宗元灌水之阳[1],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2]。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3],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4],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
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5]。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
又峻急,多坻石[6],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7],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8]”,睿而为愚者也[9]。
皆不得为真愚。
今余遭有道[10],而违于理,悖于事[11],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12],清莹秀澈,锵鸣金石[1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14],牢笼百态[15],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16],混希夷[17],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注释】[1]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愚溪诗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愚溪诗序》原文、译文及赏析《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
从“予以愚触罪”,到“以愚辞歌愚溪”,充分表达了一个遭受重重打击的正直士大夫的愤世嫉俗之情,同时,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也进行了有力的控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愚溪诗序》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愚溪诗序唐代: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译文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
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
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
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
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
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为愚溪。
愚溪诗序翻译注释

愚溪诗序翻译注释(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愚溪诗序翻译注释创作背景: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之感、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发泄。
写景文言文 课外

写景文言文 课外1.《愚溪诗序》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易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
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2. 《石井瀑布》郦道元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
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俗谓是山为礕头山①。
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
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②之音,惊川聒谷,漰渀之势,状同洪河③。
北流入阳水。
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后因王事,复出海岱,郭金紫惠④同石井,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羁心。
但恨此水时有通塞耳。
3. 《新城游北山记》晁补之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
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①仅可步。
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
篁筱②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
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糜鹿不可接。
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③,如蜗鼠缭绕④,乃得出。
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
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
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⑤,声切切不已。
二三子不得寐。
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
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漱涤万物”,“超鸿蒙,混希夷”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柳宗元心目中,世间万物多蒙污垢,其 美丑常被掩盖,他要洗涤万物之尘垢,还 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使美丑贤愚毕现,所 以要“漱涤万物”; “超鸿蒙,混希夷” 指超越田地尘世,融入虚幻玄妙的境界. 作者如此来写正说明现实社会的“无 道”,让人难以久居,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李泽厚《美的历程》
• 在这批“文以载道”的倡导者们身上,边已
经潜藏和酝酿着一种深刻矛盾。……皇帝并 不那么英明,仕途也并不那么顺利,天下也 并不那么太平,所以,就在他们强调“文以 载道”的同时,便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和走向 与此恰好相反的另一种倾向,即所谓“独善 其身”,退出或躲避这种种争夺倾轧,结果 就成了既关心政治、热衷仕途而又不感兴趣 或不得不退出和躲藏它这样一种矛盾双重 性。……柳宗元诗文中那种愤激与超脱的结 合……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的统一体。
满纸__言, 愤世 一把__泪。 忧时
作者自称愚,
谁解其中味?
柳宗元敢于向世人宣告自己“以文墨自慰, 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的独特人 生追求,以至于想凭着老庄神游太空的洒脱与 豪迈,悠然超越于尘世,与茫茫宇宙万物融为 一体,寂然无声,寥然无形。 这“愚”已是超脱人境的大智大慧了。
这种念头是否等同于道家的“无为而治”, 是否意味着柳宗元开始向往归隐的生活? 柳宗元的“愚”成了他不同流俗、桀骜不驯 的代名词。永贞革新的失败留给他的不是深深的 悔恨,而是对黑暗现实的不屈斗争。“愚”字就 是他借正话反说的手法向龌龊政治投掷的一把反 抗利剑。 因此,“愚”字真意则在于抒郁结于胸的不 平之气,发挥文学作品的社会批判功能,继承自 屈原、司马迁以来“不平则鸣”的创作传统。
总结一词多意: 乐
• 夫水,智者乐业( • 乐而不能去也(
) )
•夫水,智者乐业( 爱好、喜好,动词,yà o) •乐而不能去也(快乐、高兴,动词,lè )
总结一词多意: 名
• 名之以其能( • 而名莫能定(
) )
•名之以其能(命名,动词) •而名莫能定(名称,名词)
总结一词多意: 居
• 或曰:冉氏尝居也( • 得泉焉,又买居之(
( ) • 溪虽莫利于世( • 莫我知也( • 莫我若也( • 寂寥而莫我知也( •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 今予家(于)是溪(
)
) ) ) )
)
文言句式
• 皆山水之奇者(判断句) • 夫水,智者乐也(判断句) •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
(判断句) • 溪虽莫利于世(介宾结构后置句) • 莫我知也(宾语前置) • 莫我若也(宾语前置) • 寂寥而莫我知也(宾语前置) •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被动句) • 今予家(于)是溪(省略句)
总结一词多意: 为
•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 •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 • 愚池之东,为愚塘( ) • 智而为愚者也( ) • 皆不得为真愚( ) • 故凡为愚者( )
总结一词多意: 为
•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叫做,动词 ) •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筑成,动词 ) • 愚池之东,为愚塘(是,动词 ) • 智而为愚者也(假装,动词) • 皆不得为真愚(算作,动词) • 故凡为愚者(称作,动词)
抢答人物
他出生于唐代。 他是一个文学家。 他字子厚,山西河东人。 他曾参与政治改革,后失败被贬。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韩愈齐名,共同倡导古文革新运动。 他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柳宗元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作品有: 《小石潭记》 《黔之驴》 《江雪》
他的代表作还有:传记文有 《童区寄传》、《捕蛇者说》、 《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 有《永州八记》;寓言散文有 《三戒》;著有《柳河东集》。
第四段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 来衬托自己的 “愚”? 古:宁武子:智而为愚
愚人
颜子 : 睿而为愚 今:予:违于理悖于世
大智若愚
大勇若愚
作者通过用典对比说明了宁武子的 愚是在国家政治混乱不清明的时候,自己 的愚确实 因为显示政治的“有道”.颜子 不违老师的教导如愚,而自己 的愚却是因 为“违于理,悖于事”,看起来作者是在说 天子英明,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事实上 “有道”“违于理,悖于事”是正话反说, 心情是悲愤沉痛的,自己称“愚”实际上 反称社会的黑暗,坚定自己不与黑暗势力 同流合污的决心.
善鉴万类
愚溪 莫利于世
清莹秀澈
铿鸣金石 漱涤万物
愚人 不合于时
牢笼百态
无所避之
柳宗元遭贬后怎样表白自己的生活态 度的?
柳宗元遭贬后,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 而后系寄情于山水,遂自己高洁的人 格无怨无悔,通过为溪 等自然之景命名 “愚”来自嘲自慰,宣泄心中的抑郁,愤 满,进而批判了不合理社会压抑人才的 现象.
第五段一反前几段贬愚溪的语气来写它 “善鉴万类,清莹秀澈……”,作者这样写 用意何在? 愚溪虽愚,但它“善鉴万物”,即能鉴照万 物;“清莹秀澈”即清洁光亮,秀丽清 澈;“锵鸣金石”指水声铿锵鸣金,有金石 般的声音.可见愚溪是美的,可以给人 美 的享受.以此类推,我虽“遭有道”而被贬, 但我的美也是无法否定的,写溪实际上是 写自己 ,作者以文墨自慰,摹写物志,求 其 似而已.
“言 3 愚说 溪说、 ”作试 的者用 概 原命 括 因名 的 ? 语
.
的少的容 2 景个,人 物以找的、 ?“出,这 愚文有些 愚 ”中形 字 命共容 有 名多景 形
.
了 1 多、 少找 个出 “文 愚中 ”共 字用
诵 读 全 文 , 思 考 :
第一段交代愚溪在哪里?名字是怎么来 的? 1)愚溪的地理位置:灌水之阳,东流 于潇水。 2)古今得名的原因:古名“冉溪”说, 是因有冉氏尝居此,“故姓是溪为冉 溪”;古名“染溪”说,是因为“可以 染也”,所以“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 溪”。现在“予以愚触罪”,并“爱是 溪”“近愚家是溪”,典故中还有“愚 公谷”之说,所以更之为愚溪
总结词类活用
• 东流入潇水(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往东 • • • • • • • •
北) 合流屈曲而南(方位名词作动词,向南流) 今予家是溪(名词动用,安家、住家、住下) 得其尤绝者家焉(名词动用,安家) 东流入潇水( )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 ) 合流屈曲而南( ) 今予家是溪( ) 得其尤绝者家焉( )
授课人:游晓轩
“序”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一种 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可 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序”也叫“书 序”。 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 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 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滕王阁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 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 《送东阳马生序》 。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 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八愚”的总 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诗序》命名。 只是,当年柳氏写的《八愚诗》早已佚失, 而这篇序却一直传诵。除了篇末一句,这 篇序也可以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的一 例来看待。它和柳宗元著名的《永州八记》 一样,是借山水来抒发胸中的抑郁,把叙 事,议论,抒情揉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 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在柳州的刻意之 作。
自读课文
自读提示:
1、解决生字词; 2、疏通句义。
读准下列红色字的音:
冉氏常居也 (rǎn) n) 犹龂龂然 (yí 遂负土累石 (lěi) 智者乐也 (yào) ) 幽邃浅狭 (suì ng) 宁武子 (nì 锵鸣金石 (qiāng) 谪潇水上 (zhé) 不可以不更也(gēng) 塞其隘 (sāi) ) 又峻急多坻石(chí 蛟龙不屑 (xiè) 有悖于事 (bèi) 漱涤万物 (shù)
鉴赏要点
托物兴辞,寓意深远。 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写景善于布 局,叙事井然有序,全文的“愚”为线索, 写景,叙事有条理。
古文观止评论此文:通篇就 一“愚”字点次成文,借愚溪自 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 行事亦宛然。前后关合照应,异 趣沓来,描写最为出色。
五岭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皆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 )
•或曰:冉氏尝居也(居住,动词) •得泉焉,又买居之(积蓄、储存,动词)
总结一词多意: 类
• 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
)
•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类似、好像,动词)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种类,名词)
永贞变革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宦官专权,藩镇割 据,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生产破坏严重, 民不聊生。柳宗元对这种社会现实极为不满, 于公元805年,即唐顺宗永贞元年,积极参加 王叔文领导的“永贞变革”,并成为这一运 动的中坚人物。 他们革除弊政,打击权奸,触犯了宦官 和官僚贵族利益,在宦官和官僚贵族的联合 反扑下,只维持了146天便失败了。唐顺宗被 迫让位给太子宪宗李纯,宪宗李纯上台后, 杀了王叔文,逼死王伾,柳宗元也被贬为永 州司马。
第三段 愚溪之愚表现在那些方面? 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峻急多坻石,不可以入舟
幽邃浅狭,不能兴云雨 无以利世,适类于予
溪本无所谓智愚,作者为什么要说它愚?
作者说它愚并不是它真的像人一 样有感觉,而是因为它“适类于予”, 我就是因为“愚”才被贬的.由此可以 看出作者既是“愚”溪,更是“愚”己, 是正话反说,是愤激之语.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的理解“愚”字? 作者无论是称溪为“愚”,还是 成自己为“愚”,实际上都是正话反 说,目的在于揭露社会的黑暗,结尾段 的 “善鉴万类”等语就是似贬实褒 的最好证明
联系作者当时的境遇,柳宗元的“愚”的 深意是什么?
愚 不谙机巧、不随流俗、见险不 能止、身陷困境而不知戒慎的“愚笨 者”形象。
第二段
作者曾作“八愚诗”。文中八愚之景是 哪八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