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的调试

循环流化床的调试
循环流化床的调试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调试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是近年来发展应用于电力、化工生产的新型煤清洁燃烧技术。CFB锅炉效率与一般煤粉炉相当,负荷调节性能好,煤种适应性强,可稳定燃用低热值、低挥发份、低灰熔点、高硫份、高灰份的煤种。尤其是在炉内流化低温(850~900 ℃)燃烧过程中,通过添加适量脱硫剂(石灰石粉)和分级供风燃烧,同时实现炉内脱硫和抑制NO X生成量,使排烟SO2和NO X的含量大大减少,减轻了燃用高硫煤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有效缓解电力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同时可一并解决常规煤粉炉发电机组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燃用低挥发份无烟煤和高灰份劣质烟煤时,锅炉燃烧不稳定,燃烧效率低;燃用低灰熔点煤时,炉内易出现结渣和难以适应煤种变化;调节负荷能力差等问题。此外,CFB锅炉其工艺流程和设备都相对简单,易于操作,运行成本也相对较低,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清洁燃烧技术之一。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巴基斯坦拉克拉电站3×220 t/h CFB锅炉、四川内江高坝电厂1×410 t/h CFB锅炉、宁波中华纸业自备电厂2×220 t/h CFB锅炉、重庆爱溪电厂1×220 t/h CFB锅炉、宁波镇海炼化第二热电站2×220 t/h CFB锅炉等数十台、不同容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调试工作。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殊性,就此谈一些个人观点和体会。

1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冷态试验

CFB锅炉的冷态试验是CFB锅炉调试中相当重要的阶段,它为将来锅炉的启动、燃烧调整、参数控制及负荷调节提供可靠数据,这样不仅能减

少操作上的失误,提高判断上的准确度,还将大大提高调试质量和缩短调试时间。

冷态试验包括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布风板空板阻力试验、料层阻力试验、床料平整程度检查和临界化速度的确定,对于采用选择性冷渣器的CFB锅炉,还包括选择性冷渣器的布风板和料层阻力试验。

1.1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

不仅对大型燃煤电站锅炉,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这项试验也相当重要。试验的目的在于求出流量修正系数,用于修正风量测量表计,为运行和调试人员计算入炉风量提供参考,它的特殊一面是当某一料层高度下的临界流化风速确定后,此时的风量值将作为唯一标准,而不是以风机调节执行机构的开度为依据。今后运行时,运行人员可待辅机运转平稳后,直接将风量增加到此工况下对应的临界流化风速,既省时又准确。具体试验方法是:首先根据现场风管的实际情况装设临时测孔(今后也可使用);再根据各测量装置所在管道的尺寸,确定测点数量和位置;用便携式电子微压计测量各工况下各测点的风速;采用等截面平均方法确定各工况下的实际风量;经与风量测量装置测得的风量比较,计算出风量修正系数。

1.2布风板空板阻力试验和料层阻力试验

布风板空板阻力试验的前提是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及修正工作已完成和各流化风帽已逐一清通,这对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布风板空板阻力试验的方法是:是风机全程调节范围内,选取几个不同开度,在维持炉膛压力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测量每一开度下布风板下风

箱的风压,以此作为曲线的纵坐标,风机风量作为横坐标,绘制布风板阻力特性曲线。

锅炉每次冷床启动前,最好做一次空板阻力试验,绘出阻力特性曲线,并与第一次的特性曲线进行比较,以判断风帽是否堵塞,如果相差较大,表明部分风帽有堵塞,应用压缩空气逐一疏通。在CFB锅炉的运行中,因启动前未做空板阻力试验并进行比较,而未清理风帽,启动投料后,部分区域未流化,引起床面结焦的事例彼彼皆是,因此应引起运行人员的高度重视。

料层阻力试验的方法与空板阻力试验方法大致相同。试验结果用于在运行中根据床压的高低,判断床内物料的多少。

1.3床料平整程度的检查

此项试验是通过在布风板上加装一定厚度的床料,启动风机使床料完全流化,然后采用突停风机方式,当风机停后,床面应平整如镜,说明整个床料达到流化状态后,各点的流化速度几乎一致,同时也证明风室内各处的风压几乎一致。若发现床面不平,应检查风帽是否堵塞及床上是否有超过允许范围的大物料。

该项试验必须打开炉膛下部入孔,才能进行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运行时,可以结合布风板空板阻力特性曲线,判断风帽的堵塞情况。

1.4临界流化风速的确定

在床上加装不同厚度的床料,开启一次风机,使不同厚度的床料均达到临界流化状态,记录此时的一次风量、风机调节挡板开度及风机电流,

并以此为依据,在运行中保证一次风量大于临界流化风量,可以大大减少运行人员操作中的盲目性,同时也为锅炉的安全运行提供准确的依据。 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分系统调试

2.1耐火耐磨材料的养护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烧区下部、旋风分离器内壁、管道燃烧器、冷渣器内等多处敷设耐火耐磨材料,养护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其中的水份析出,更重要的是通过严格升温、升压速度,使其中的钢化纤维相互渗透,形成致密性结构,从而达到耐火耐磨的要求。由于耐火耐磨材料分布广,因此采用单独、分阶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养护。

一般而言,管道燃烧器和渣器首先单独进行养护,采用小油枪、液化气或木柴作为燃料(木柴因不易控制温升,一般不用),装设临时燃烧设备及安全隔离措施,严格按照耐火耐磨材料厂家的要求,一次性使管道燃烧器和冷渣器内的耐火耐磨材料达到烧结温度(一般在500℃)。

本体养护(包括炉膛、分离器、回料器等)分低、中、高温三个阶段进行,低温养护达到110 ℃左右,中温养护达到500 ℃(烧结温度),高温养护达到800 ℃。低、中温养护用管道燃烧器或床枪进行加热,由于耐火耐磨材料在中温养护前还不能经受飞灰的强烈磨损,因此布风板上是没有床料的,这就引起烟气路短,直接从回料器排走,从而使旋风分离器入口温度达不到烧结温度,在多台锅炉的调试中多次出现这一问题,尽管也尝试过封住回料器等方法,但旋风分离器入口温度还是只能达到450 ℃左右。后来,通过严格控制首次加入的床料的来源和尺寸,加床料运行一

段时间后停炉检查旋风分离器,发现其内的耐磨材料完好无损,说明当初的措施是必要和适宜的。高温养护在投煤后进行,一般不再控制温升。

2.2化学清洗

化学清洗的目的是除去锅炉蒸发受热内表面的杂质及附着物,并形成保护膜。清洗方法普遍采用盐酸循环清洗工艺。清洗范围主要有:炉前给水管、省煤器、汽包、下降管、下联箱和水冷壁管。由于盐酸循环清洗要求的温度不高(一般70 ℃),不需锅炉点火,因此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安排在耐火耐磨材料的养护之前或之后进行。

2.3蒸汽吹管及蒸汽严密性试验和安全门校验

蒸汽吹管的目的是清除蒸汽管道中的焊渣和其他杂质,保证汽轮机安全运行。吹洗的范围包括:过热器、主蒸汽管道;主蒸汽母管;汽机杂项管道。吹洗方法采用蓄能降压吹洗法。

蒸汽吹管一般在耐火耐磨材料的中温养护后进行,吹管期间锅炉全烧油,床面上可以铺一定高度的床料,这主要是防止一次风穿透能力过强,而使排烟热损失增大;另一方面,床料也可吸收一定的热量,使床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有利于床下受热面的吸热良好。为保证吹洗效果,按“启规”的要求,吹管期间安排一次12 h以上停炉冷却。吹管合格后,升压进行蒸汽严密性试验和安全门校验工作。

3空负荷试验和带负荷试验

3.1首次冲转及电气并网试验

锅炉按照冷态启动曲线进行升温、升压,当温度、压力达到汽轮机冲转参数后,配合汽轮机专业进行冲转、定速工作,此时仍以油为主要燃料,在汽轮机试验完成后,进行发电机的首次并网和电气试验。

3.2锅炉带负荷试验

锅炉具备带负荷条件后,要进行煤的试投工作,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的投入是相当缓慢的过程,首先要提高床温,达到投煤允许的温度。实践表明,由Foster Wheeler提出的“90s脉冲投煤法”是行之有效的,其具体方法是:当床温达到允许的温度时,启动第一台给煤机以相当于20%~25%MCR时煤量的速度,运行90 s,然后停90 s,此为一次脉冲。一次脉冲后,必须确认床温至少升高7℃,氧量下降后,才能进行第二次脉冲。经过2~3次脉冲后,可让给煤机在最低速度下连续运行,以后根据需要,投入其余给煤机。该投煤方法不仅在Foster Wheeler制造的锅炉上使用,而且其它不同容量的CFB锅炉上也进行了尝试,确实是实用和有效的,特别是在启动初期可以有效防止燃煤爆燃,避免床料结焦。当床温达到800 ℃左右时,说明投煤已成功,可以停止油枪。投煤稳定后,再进行如下热态试验。

3.3回料器调整试验

回料系统由旋风分离器、落灰管、J阀组成,J阀是形成炉膛与分离器间的密封,是实现将分离器分离下来的灰粒送回炉膛的关键部件。为满足运行控制的需要,回料管道布置有多个压力测点,在J阀上设有多个充气喷嘴,所有喷嘴的充气量都可以分别调节,供回料系统进行调整。

试验的方法是根据灰温的高低和灰管的差压(反映回料器的料位),调节回料器各点的充气量,以确保回料器的安全、稳定运行。一般在充气量调节好后,不再进行调整,但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个别充气管处流化不良(流量减小或波动幅度较大)可适当开大该处流化风,正常后再调成与其它同类管风量一致。运行中,保持高压风压50 KPa(多余的可排入一次风系统)和各充气喷嘴的风量正常,回料器工作基本上没有问题。

3.4一、二次风分配比例调整

一、二次风分配比例对燃料在炉膛内不同高度区域的燃烧率以及固体粒子沿炉高的分布情况有影响,因此,它对床层和悬浮段燃烧室分布有调节作用,同时对NO X的生成有影响,选择较合理的过剩空气系数。同时变换一、二次风比,对锅炉主要运行参数及热效率、NO X的排放进行测试,确定最佳的一、二次风比,此外,还必须对上、下二次风比进行调整,实现燃料的分级燃烧。

3.5燃烧空气量调整试验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过量空气系数可改善燃烧效率,但过量空气系数1.15后继续增加时燃烧效率几乎不变,过量空气系数很高时,将导致床温下降,CO浓度升高,总的燃烧效率略有下降,经验表明,维持炉膛出口氧量在3%~10%范围内,燃烧效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可以在3、4个不同炉膛出口氧量下测量锅炉主要运行参数及热效率,找出一个运行稳定、且燃烧效率最高的燃烧过量空气系数。

3.6石灰石系统的调整

锅炉运行所需石灰石量由燃料中的硫含量、要求的SO 2排放标准,燃料的进料速度、床温及石灰石质量和尺寸决定。石灰石尺寸是一个容易忽视但又影响很大的关键参数,要求在150~300 μm范围内,太粗则将导致石灰石耗量增加、底灰增加、分级燃烧效率降低;太细因停留时间短导致飞灰量增加。石灰石加入量由石灰石旋转给料机的转速控制,通过尾部烟道的在线SO 2信号实现自动调节。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因其具有燃烧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广、烟气中有害气体排放浓度低、负荷调节范围大、灰渣可综合利用等优点,在当今日益严峻的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要求下,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已商品化,正在向大型化发展。 1.1 独特的燃烧机理 固体粒子经与气体或液体接触而转变为类似流体状态的过程,称为流化过程。流化过程用于燃料燃烧,即为流化燃烧,其炉子称为流化床

锅炉。流化理论用于燃烧始于上世纪20年代,40年代以后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和冶金工业。 流化燃烧是一种介于层状燃烧与悬浮燃烧之间的燃烧方式。煤预先经破碎加工成一定大小的颗粒(一般为<8mm)而置于布风板上,其厚度约在350~500mm左右,空气则通过布风板由下向上吹送。当空气以较低的气流速度通过料层时,煤粒在布风板上静止不动,料层厚度不变,这一阶段称为固定床。这正是煤在层燃炉中的状态,气流的推力小于煤粒重力,气流穿过煤粒间隙,煤粒之间无相对运动。当气流速度增大并达到某一较高值时,气流对煤粒的推力恰好等于煤粒的重力,煤粒开始飘浮移动,料层高度略有增长。如气流速度继续增大,煤粒间的空隙加大,料层膨胀增高,所有的煤粒、灰渣纷乱混杂,上下翻腾不已,颗粒和气流之间的相对运动十分强烈。这种处于沸腾状态的料床,称为流化床。这种燃烧方式即为流化燃烧。当风速继续增大并超过一定限度时,稳定的沸腾工况就被破坏,颗粒将全部随气流飞走。物料的这种运动形式叫做气力输送,这正是煤粉在煤粉炉中随气流悬浮燃烧的情景。

1.2 锅炉热效率较高 由于循环床内气—固间有强烈的炉内循环扰动,强化了炉内传热和传质过程,使刚进入床内的新鲜燃料颗粒在瞬间即被加热到炉膛温度(≈850℃),并且燃烧和传热过程沿炉膛高度基本可在恒温下进行,因而延长了燃烧反应时间。燃料通过分离器多次循环回到炉内,更延长了颗粒的停留和反应时间,减少了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从而使循环床锅炉可以达到88~95%的燃烧效率,可与煤粉锅炉相媲美。 1.3 运行稳定,操作简单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粒度一般小于10mm,因此与煤粉锅炉相比,燃料的制备破碎系统大为简化。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系统的转动设备少,主要有给煤机、冷渣器和风机,较煤粉炉省去了复杂的制粉、送粉等系统设备,较链条炉省去了故障频繁的炉排部分,给燃烧系统稳定运行创造了条件。

循环流化床讲解

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原理 (一)循环流化床的工作原理 1.流化态过程 当流体向上流过颗粒床层时,其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流速较低时,颗粒静止不动,流体只在颗粒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当流速增加到某一速度之后,颗粒不再由分布板所支持,而全部由流体的摩擦力所承托。此时,对于单个颗粒来讲,它不再依靠与其他邻近颗粒的接触而维持它的空间位置,相反的,在失去了以前的机械支撑后,每个颗粒可在床层中自由运动;就整个床层而言,具有了许多类似流体的性质。这种状态就被称为流态化。颗粒床层从静止转变为流态化时的最低速度,称为临界流化速度。 快速流态化流体动力特性的形成对循环流化床是至关重要的。 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 高温炉膛的燃料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以沸腾悬浮状态(流态化)进行燃烧,由气流带出炉膛的固体物料在气固分离装置中被收集并通过返料装置送回炉膛。一次风由床底部引人以决定流化速度,二次风由给煤口上部送人,以确保煤粒在悬浮段充分燃烧。炉内热交换主要通过悬浮段周围的膜式水冷壁进行。 (二)流化床燃烧设备的主要类型 流化床操作起初主要应用在化工领域,本世纪60年代开始,流化床被用于煤的燃烧。并且很快成为三种主要燃烧方式之一,即固定床燃烧、流化床燃烧和悬浮燃烧。流化床燃烧

过程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大推动了流态化学科的发展。目前流化床燃烧已成为流态化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并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 流化床燃烧设备按流体动力特性可分为鼓泡流化床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按工作条件又可分为常压和增压流化床锅炉。这样流化床燃烧锅炉可分为常压鼓泡流化床锅炉、常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增压鼓泡流化床锅炉和增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中前三类已得到工业应用,增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在工业示范阶段。 循环流化床又可分为有和没有外部热交换器两大类。(如图a和b) (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 1.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工作条件 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 循环流化床锅炉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炉膛(快速流化床)、气固物料分离设备、固体物料再循环设备和外置热交换器(有些循环流化床锅炉没有该设备)等组成,上述部分形成了一个固体物料循环回路。第二部分为对流烟道,布置有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与常规火炬燃烧锅炉相近。 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的基本特点如下: (1)燃料适应性广,几乎可燃烧一切煤种;(2)低污染燃烧,脱硫效率高达90% (3)燃烧热强度大,炉膛体积比一般常规锅炉小得多;(4)床内传热系数高,可减少受热面的金属磨损,使受热面布置紧凑;(5)负荷调节性能好、范围大(30%-100%),低负荷下稳定燃烧特性好;(6)灰渣可综合利用;(7)循环流化床锅炉电耗比煤粉炉小10%;(8)只需将煤破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装置计算书编辑版

一、喷水量的计算(热平衡法) 参数查表: 144℃: ρ(烟气)=0.86112Kg/m 3; C p(烟气)=0.25808Kcal/Kg ·℃ 78℃: ρ(烟气)=1.0259Kg/m 3; C p(烟气)=0.25368Kcal/Kg ·℃ 144℃:C 灰=0.19696Kcal/Kg ·℃ 78℃: C 灰=0.19102Kcal/Kg ·℃;C 灰泥,石膏=0.2Kcal/Kg ·℃ C Ca(OH)2=0.246Kcal/Kg ·℃ 1.带入热量: Q 烟气, Q 灰,Q Ca(OH)2,Q 水 M 烟气 =ρ 烟气 ·V 烟=510453.286112.0??510112.2?=(Kg/hr ) Q 烟气=C P ·M ·t 5510489.7814410112.225808.0?=???=(Kcal/hr) M 灰253105694.4810453.2108.19?=???=-(Kg/hr ) Q 灰=C 灰?M 灰?t =52103775.1144105694.4819696.0?=???(Kcal /hr) Q Ca(OH)2=C Ca(OH)2?M ?20=20246.02)(??OH Ca M 当 Ca/S=1.3, SO 2浓度为3500mg/m 3时 Kg M OH Ca 244.151810743.185 .06410453.21035003532 )(=???????=-- ∴Q Ca(OH)2=76.746920244.1518246.0=??(Kcal/hr) Q 水=cmt=χχ20201=??(Kcal/hr) 其中χ为喷水量 2.带出热量:Q 灰3,Q 烟气,Q 灰2,Q 蒸汽,Q 散热 M 灰3=M Ca(OH)2=1518.244Kg ; Q 灰3=Q Ca(OH)2=7469.76(Kcal/hr) Q 烟气=cmt=551079.417810112.225368.0?=???(Kcal/hr); Q 灰2=264.7576810785694.482.02=???(Kcal/hr) Q 蒸汽=630.5χ(Kcal/Kg ) 热损失以3%计: Q 散=(Q 烟气+Q 灰) 03.0?03.0)103775.110489.78(55??+?= 3.系统热平衡计算: Q in =Q out ,即: 03 .0)103775.110489.78(5.630264.757681079.4176.74692076.7469103775.110489.785 5 5 55??+?+++?+=++?+?χχ ∴χ=5.72(t/hr)

循环流化床的调试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调试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是近年来发展应用于电力、化工生产的新型煤清洁燃烧技术。CFB锅炉效率与一般煤粉炉相当,负荷调节性能好,煤种适应性强,可稳定燃用低热值、低挥发份、低灰熔点、高硫份、高灰份的煤种。尤其是在炉内流化低温(850~900 ℃)燃烧过程中,通过添加适量脱硫剂(石灰石粉)和分级供风燃烧,同时实现炉内脱硫和抑制NO X生成量,使排烟SO2和NO X的含量大大减少,减轻了燃用高硫煤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有效缓解电力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同时可一并解决常规煤粉炉发电机组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燃用低挥发份无烟煤和高灰份劣质烟煤时,锅炉燃烧不稳定,燃烧效率低;燃用低灰熔点煤时,炉内易出现结渣和难以适应煤种变化;调节负荷能力差等问题。此外,CFB锅炉其工艺流程和设备都相对简单,易于操作,运行成本也相对较低,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清洁燃烧技术之一。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巴基斯坦拉克拉电站3×220 t/h CFB锅炉、四川内江高坝电厂1×410 t/h CFB锅炉、宁波中华纸业自备电厂2×220 t/h CFB锅炉、重庆爱溪电厂1×220 t/h CFB锅炉、宁波镇海炼化第二热电站2×220 t/h CFB锅炉等数十台、不同容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调试工作。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殊性,就此谈一些个人观点和体会。 1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冷态试验 CFB锅炉的冷态试验是CFB锅炉调试中相当重要的阶段,它为将来锅炉的启动、燃烧调整、参数控制及负荷调节提供可靠数据,这样不仅能减

少操作上的失误,提高判断上的准确度,还将大大提高调试质量和缩短调试时间。

冷态试验包括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布风板空板阻力试验、料层阻力试验、床料平整程度检查和临界化速度的确定,对于采用选择性冷渣器的CFB锅炉,还包括选择性冷渣器的布风板和料层阻力试验。 1.1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 不仅对大型燃煤电站锅炉,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这项试验也相当重要。试验的目的在于求出流量修正系数,用于修正风量测量表计,为运行和调试人员计算入炉风量提供参考,它的特殊一面是当某一料层高度下的临界流化风速确定后,此时的风量值将作为唯一标准,而不是以风机调节执行机构的开度为依据。今后运行时,运行人员可待辅机运转平稳后,直接将风量增加到此工况下对应的临界流化风速,既省时又准确。具体试验方法是:首先根据现场风管的实际情况装设临时测孔(今后也可使用);再根据各测量装置所在管道的尺寸,确定测点数量和位置;用便携式电子微压计测量各工况下各测点的风速;采用等截面平均方法确定各工况下的实际风量;经与风量测量装置测得的风量比较,计算出风量修正系数。 1.2布风板空板阻力试验和料层阻力试验 布风板空板阻力试验的前提是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及修正工作已完成和各流化风帽已逐一清通,这对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循环流化床锅炉岗位操作法

循环流化床锅炉岗位操作法 1.岗位任务 本岗位负责循环流化床锅炉及附属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调节、控制锅炉的运行参数,确保锅炉供汽质量,作好本锅炉及辅机设备运行的原始记录,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2.管辖围 本岗位负责循环流化床锅炉及附属设备的运行、维护、生产现场卫生的清扫,所用仪器、工具、原始记录的管理。 3.工艺流程叙述 煤从煤仓落至给煤机,经螺旋片进入炉膛燃烧,燃烧所需空气由鼓风机经布风板送入,燃烧后的炉渣经落渣管排出,高温烟气在炉膛燃烧后经过分离器、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换热再进布袋除尘器,然后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入大气。 4.设计特性和设备说明 4.1设计说明 JG-15/3.82-M型锅炉在炉膛外设有物料高温旋风分离器将物料分离,通过返料风将物料返回炉膛。 4.2设计煤质 4.2.1 JG-15/3.82-M 4.2.1.1 按二类无烟煤设计 4.2.1.2设计煤质分析如下:

碳C y= 氢H r= 氧O r= 氮N r= 硫S r= 灰分A r= 水分W r= 挥发性V r= 发热值Q dw r = 4.2.1.3煤质颗粒度要求:0-10mm(其中0-1.0mm不大于40%) 4.3锅炉主要参数如下: 5.锅炉的点火启动 5.1点火前的检查 5.1.1检查各压力表应干净清晰,刻度上应划红线指示工作压力,要有良好的照明,压力表应经校验合格,检查后方能投入运行。 5.1.2水位计应在投运转态,汽阀和水阀须处打开的位置,放水阀应关闭,照明良好,水位计上应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的明显标志。 5.1.3各安全阀应按规定的压力进行校验,弹簧安全阀要有提升手柄和防止随便拧动调整螺钉的装置。 5.1.4检查所有放水阀、排污阀是否拧得动,检查后应把它关闭,排污总阀、疏水阀应开启,开启减温器进出水阀,使减温器进入调节状态。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流化床的建立及稳床措施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流化床的建立及稳床措施浙江洁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吴国勋、余绍华、傅伟根、杨锋 【摘要】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技术要求高,建立和稳定流化床是两个关键点,只有做好恰当的流化床设计和配置合理的输送设备,才可保证脱硫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床体 1、简介 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技术是较为先进的运用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该法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主要采用干态的消石灰粉作为吸收剂,通过吸收剂的多次再循环,延长吸收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以达到高效脱硫的目的,其脱硫效率可根据业主要求从60%到95%。该法主要应用于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已运行的单塔处理烟气量可适用于6MW~300MW机组锅炉,是目前干法、半干法等类脱硫技术中单塔处理能力最大、在相对较低的Ca/S摩尔比下达到脱硫效率最高、脱硫综 合效益最优越的一种方法。 该工艺已经在世界上10多个国 家的20多个工程成功运用;最大业 绩项目烟气量达到了1000000Nm3/h, 最高脱硫率98%以上,烟尘排放浓度 30mg/Nm3以下,并有两炉一塔、三炉 一塔等多台锅炉合用一套脱硫设备 的业绩经验,有30余套布袋除尘器的业绩经验,特别是在奥地利Thesis热电厂300MW机组的应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干法处理烟气量最大的典范之作;在中国先后被用于210MW,300MW,50MW 燃煤机组的烟气脱硫。 但是很多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项目由于未能建立稳定的床体,导致项目的失败,不能按原有计划完成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在此讨论一下关于“循

环流化床半干法工艺流化床的建立及稳定措施”的相关问题。 2、循环流化床脱硫物理学理论 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内建立的流化床使脱硫灰颗粒之间发生激烈碰撞,使颗粒表面生成物的固形物外壳被破坏,里面未反应的新鲜颗粒暴露出来继续参加反应,从而客观上起到了加快反应速度、干燥速度以及大幅度提高吸收剂利用率的作用。另外由于高浓度密相循环的形成,塔内传热、传质过程被强化,反应效率、反应速度都被大幅度提高,而且脱硫灰中含有大量未反应吸收剂,所以塔内实际钙硫比远远大于表观钙硫比。 而建立稳定的流化床,就需要有分布均匀的流场和一定高度的床料。可见该技术的重点是:1、建立稳定的流化床;2、建立连续循环的脱硫灰输送系统。而这两个基本项的控制技术就成为了整个脱硫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循环流化床的动力学特性。 脱硫循环流化床充分利用了固体颗粒的流化特性,采用的气固流化状态为快速流态化(Fast Fluidization)。快速流态化现象即细颗粒在高气速下发生聚集并因而具有较高滑落速度的气固流动现象,相应的流化床称为循环流化床。 当向上运动的流体对固体颗粒产生的曳力等于颗粒重力时,床层开始流化。 如不考虑流体和颗粒与床壁之间的摩擦力,根据静力分析,可得出下式,并通过式(2-1a 、1b)可以预测颗粒的最小流化速度。 ()12 12 3221R c g d c c u d e r p r p f mf p mf -??? ? ????-+= μρρρ=μ ρ (2-1a) ()2 3μρρρg d Ar r p r p -= (2-1b) 式中: c 1=33.7,c 2=0.0408 mf e R ——对应于mf u 的颗粒雷诺数; p ρ ——颗粒密度,kg/m 3; r ρ ——流体密度,kg/m 3;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运行方案

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准备及试运行方案 编制:张会勇 审核:张进平 批准:张会勇 河南得胜锅炉安装有限公司

目录 序:分部试运转 一:锅炉漏风试验 二:烘炉 三:煮炉 四:锅炉冷态模拟实验 五:锅炉首次点火启动 六:蒸汽严密性试验 七:安全阀调整 八:试运行 九:运行中监视与调整 十:试运行期间注意事项

序:分部试运转 1、锅炉机组在整套启动以前,必须完成锅炉设备各系统的分部试运和调整试验工作。 2、按照《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规定,各辅助设备试运转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A、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管路等均应全部施工完毕,施工记录及资料应齐全。其中,设备的精平和几何精度经检验合格;润滑、液压、冷却、水、气(汽)、电气(仪器)控制等附属装置均应按系统检验完毕,并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 B、需要的能源、介质、材料、工机具、检测仪器、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具等,均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 C、对大型、复杂和精密设备,应编制试运转方案或试运转操作规程。 3、设备试运转应包括下列内容和步骤: A、应按规范规定机械与各系统联合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 B、应按说明书规定的空负荷试验的工作规范和操作程序,试验各运动机构的启动。启动时间间隔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变速换向、停机、制动和安全连锁等动作,均应正确、灵敏、可靠。其中持续运转时间和短断续运转时间无规定时,应按各类设备安装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C、空负荷试运转中,应进行下列检查并记录: ①技术文件要求测量的轴承振动和轴的窜动不应超过规定。 ②齿轮副、链条与链轮啮合应平稳,无不正常的噪音和磨损。

③传动皮带不应打滑,平皮带跑偏量不应超过规定。 ④一般滑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3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0℃;滚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40℃,最高温度不应超过80℃;导轨温升不应超过1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00℃。 ⑤油箱油温最高不得超过60℃。 ⑥润滑、液压、气(汽)动等各辅助系统的工作应正常,无渗漏现象。 ⑦各种仪表应工作正常。 ⑧有必要和有条件时, 可进行噪音测量, 并应符合规定。 4、设备分部运转还应按各专业验收规范进行。 5、分部试运转还应按照“锅炉安装通用工艺辅机篇”执行。

解析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可行性

解析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可行性 发表时间:2019-10-12T11:11:01.613Z 来源:《云南电业》2019年4期作者:赵亮 [导读] 近几年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使得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国家也针对各个领域企业的排污、排烟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排放标准。 山西京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朔州市 0327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使得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国家也针对各个领域企业的排污、排烟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排放标准。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超低排放;改造;可行性 进入新时期后,环保理念与节能理念正在实现全方位的深入,尤其是针对化工领域而言。锅炉循环流化床本身包含了复杂性较高的锅炉内在结构,其在运行时将会排放相对较高的烟尘和其他类型污染物。在当前状况下,电力企业及其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引进超低排放的模式用来全面改造现有的锅炉装置,进而将全面减排与节能的根本理念渗透在锅炉运行的整个流程中。与传统运行模式相比,建立于超低排放前提下的全新运行模式体现为更高层次的环保实效性,针对此项节能举措有必要致力于全面推广。 一、超低排放改造具备的可行性 通常来讲,循环流化床锅炉将会排出相对较多的烟尘和其他污染物,对于人体健康增添了威胁性,同时也无益于保障最根本的环境洁净度。通过运用超低排放改造的手段与措施,电力企业针对自身现有的流化床装置着手进行改造,从源头上杜绝较高污染带来的威胁性,确保其符合当前绿色化工的宗旨与目标。实质上,传统模式的流化床系统存在较大可能将会排放过高的污染物,其中典型性的污染成分包含二氧化硫、烟尘与氮氧化物等。因此在全面施行超低排放改造时,应当确保限制于每立方米40毫克以内的二氧化硫排出量、每立方米20毫克的烟尘总量以及每立方米180毫克以内的氮氧化物总量。 我厂设有330MW机组的大型循环流化床系统,具体在改造时,关键集中于布袋除尘、湿法脱硫以及尿素脱硝等措施。与此同时,技术人员还能运用在线监测模式来随时测查锅炉排放量。在某个时间段,锅炉排放如果超出了最大限度,那么对此就要着手进行适度的调控。对于在线监测仪将其设计为粉尘监测装置,运用改造与升级的方式来优化其现有的监测精度。 二、脱硫部分改造 第一,石灰石注入点改造。本次石灰石技术改造结合福斯特惠勒循环流化床锅炉固有特点、紧凑式旋风分离器及炉膛出口的高宽比、炉内喷钙脱硫技术进行石灰石注入点的改造工作,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应注重合理布置并选择炉膛喷射的具体位置。一般情况下,炉膛石灰石注入点主要有以下4种位置:①给煤管给入,当石灰粉进入炉膛内部后,无法与烟气充分混合,致使给煤管给入普遍存在脱硫效果不佳的现象;②二次风中给入,由于二次风压较低且穿透力较差,使得运行工程中经常会出现石灰粉与烟气混合不充分的现象;③独立开口,在石灰粉进入炉膛后,混合扩散性较差,有改造时间长、破坏原有耐火材料的缺点;④返料器侧面中部人孔给入,有利于提高石灰石细粉利用率、缩短原有炉内喷钙固硫时间、提高石灰石在炉内与二氧化硫混合接触能力,该改造需要有合适的位置和温度,具有投料后反应时间长、效果滞后的缺点。 第二,锅炉密相区设置蒸汽喷枪改造,为了防止由断煤偏烧引起的二氧化硫超标排放的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应在锅炉密集区增设蒸汽喷枪,且每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应配置3个蒸汽喷枪并将这3支蒸汽喷枪分别设置在锅炉密集区的左墙、右墙、后墙的中部,且每支蒸汽喷枪应满足出力为5t/h、蒸汽参数为P=1.15MP、T=315℃等基本条件,导致二氧化硫超标排放的主要原因为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给煤机断煤是的锅炉内部的布风板煤炭无法均匀分布,从而导致锅炉密相区温度呈现出混乱状态。因此,本次改造将通过在锅炉密相区上部设置蒸汽喷枪的方式来提高锅炉密相区的脱硫的稳定性,在断煤等锅炉非正常运行状态下,紧急投入蒸汽喷枪,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不会突升,避免硫化物排放超标。因此,在改造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炉膛石灰石注入点的位置非常关键。此外,在选择石灰石注入点温度区域时应以835℃~850℃为宜。在本次改造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从分离器的中部人孔注入的方式,且通过将原有石灰石输送管线易磨损弯头全部更换为新型耐磨弯头的方式,提高石灰石输送管线的稳定性,同时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出现故障的概率。 三、脱硝部分改造 脱硝系统主要的工作原理为:氨水在运输到指定位置时通过氨水卸载泵注入将氨水注入到氨水储存罐,然后通过氨水输送泵将氨水输送到指定的计量混合系统。与此同时,储存在稀释水储罐中的稀释水也会通过输送泵输送到计量混合系统,根据系统实时反馈出的具体情况,氨水与稀释水会在计量混合系统内进行充分混合,氨水在经过稀释后会进入喷射系统,并通过喷嘴与压缩空气进行混合,当稀释后的氨水完全雾化后将会借助喷嘴喷入锅炉炉膛内,而这时雾化的氨水会与烟气中的NOX发生化学反应,并在合适的温度下将有害气体还原成氮气和水。 我厂将在本次改造过程中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在锅炉正常运行状态下,检查炉膛及尾部受热面是否存在漏风现象,若是存在应及时将锅炉漏风得具体部位以及情况详细记录,并在检查结束后对出现漏风现象的部位进行全面补漏工作,以减轻锅炉漏风现象。减少锅炉漏风有利于降低锅炉的排烟热损失,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锅炉燃烧热效率,减少锅炉的烟气量、降低反应区过剩空气系数、提高喷氨区的烟气温度,使得脱硝系统的脱硝效率可以达到相关设计值并起到有效抑制氨逃逸率的作用。 此外,在改造脱硝系统的过程中采取以下四种有效措施对脱硝烟系统进行优化:第一,控制合理的锅炉燃烧空气系数。过剩空气系数越大,燃烧形成的氮氧化物会受到空气系数的影响,当过剩空气系数增加时燃烧形成的氮氧化物浓度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应在充分保证锅炉安全运行、不影响煤的燃尽、不影响脱硫系统运行前提下采用“低氧燃烧”的工艺技术,使得锅炉满负荷运行时可有效将省煤器入口的烟气含氧量控制在4.2%左右,使得脱硝前的浓度NOX低于设计值,则脱硝后的NOX浓度小于50mg/Nm3。第二,控制二次风比例。CFB的燃烧风比是影响NOX排放浓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锅炉燃烧中应重点关注CFB的燃烧风比,在锅炉启动过程的后期逐步提高二次风比例,控制脱硝前的NOX排放浓度。第三,控制脱硝氨氮摩尔比。选取合适的氨氮摩尔比以保证NOX脱除率和氨逃逸率符合重要技术指标,当氨氮摩尔比超过2时会增加氨逃逸率,严重影响到了脱硝效率。因此在脱硝烟系统运行中应将氨氮摩尔比控制在1.5,最大时不超过2.0。第四,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岳光溪)

循环流化床技术发展与应用 岳光溪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摘要: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我国燃煤污染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采取引进和自我开发两条路线,完全掌握了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在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上已经完成了首台135MWe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示范工程。引进的3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进入示范实施阶段。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已在中国中小热电和发电厂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中国积累的设计运行经验对世界上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今后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极为重要的方向,是大型燃煤电站污染控制最具竞争力的技术。我国已经具备开发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能力,在政府支持下可以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扭转过去反复引进的被动局面。 前言 能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问题。我国是缺油,但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大国。石油天然气对我国是战略资源,要尽量减少直接燃用。目前一次能源消耗中煤炭占65%,在可预见的若干年内还会维持这个趋势。可见发展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燃煤技术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循环流化床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具有许多其它燃烧方式所没有的优点: 1)由于循环流化床属于低温燃烧,因此氮氧化物排放远低于煤粉炉,仅为120ppm左右。并可实现燃烧中直接脱硫,脱硫效率高且技术设备简单和经济,其脱硫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远低于煤粉炉加FGD,是目前我国在经济上可承受的燃煤污染控制技术; 2)燃料适应性广且燃烧效率高,特别适合于低热值劣质煤; 3)排出的灰渣活性好,易于实现综合利用。 4)负荷调节范围大,负荷可降到满负荷的30%左右。 因此,在我国目前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煤种变化较大和电厂负荷调节范围较大的情况下,循环流化床成为发电厂和热电厂优选的技术之一。我国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来自于自主开发、国外引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三个主要来源。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数量和单台容量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现有近千台35~460t/h 循环流化床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在运行、安 106.78t/h,见图1;参数从中压、次高压、高压发 展到超高压,单台容量已经发展到670t/h,见图2。 截至2003年,投运台数已有700多台。单炉最大 容量为465t/h,发电量150MWE。近三年,我国 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迅速,100MWe以上循环流 化床锅炉订货量达到近80台,100MWe以下循环 流化床锅炉订货超过200台。今后,随着环保标 准的提高,供热及电力市场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 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

半干法脱硫技术介绍

半干法脱硫技术介绍 一、概述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是八十年代末德国鲁奇(LURGI)公司开发的一种新的半干法脱硫工艺,这种工艺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以干态消石灰粉Ca(OH)2作为吸收剂,通过吸收剂的多次再循环,在脱硫塔内延长吸收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以达到高效脱硫的目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吸收剂的利用率。通过化学反应,可有效除去烟气中的SO2、SO3、HF与HCL等酸性气体,脱硫终产物脱硫渣是一种自由流动的干粉混合物,无二次污染,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综合利用。该工艺主要应用于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单塔处理烟气量可适用于蒸发量75t/h~1025t/h之间的锅炉,SO2脱除率可达到90%~98%,是目前干法、半干法等类脱硫技术中单塔处理能力最大、脱硫综合效益最优越的一种方法。 二、CFB半干法脱硫系统工艺原理 Ca(OH)2+ SO2= CaSO3 + H2O Ca(OH)2+ 2HF= CaF2 +2H2O Ca(OH)2+ SO3= CaSO4 + H2O Ca(OH)2+ 2HCl= CaCl2 + 2H2O CaSO3+ 1/2O2= CaSO4 三、流程图 四、CFB半干法脱硫工艺系统组成 1. 脱硫剂制备系统 2. 脱硫塔系统 3. 除尘器系统 4. 工艺水系统 5. 烟气系统

6. 脱硫灰再循环系统 7. 脱硫灰外排系统 8. 电控系统 五、CFB半干法脱硫工艺技术特点 1. 脱硫塔内烟气和脱硫剂反应充分,停留时间长,脱硫剂循环利用率高; 2. 脱硫塔内无转动部件和易损件,整个装置免维护; 3. 脱硫剂和脱硫渣均为干态,系统设备不会产生粘结、堵塞和腐蚀等现象; 4. 燃烧煤种变化时,无需增加任何设备,仅增加脱硫剂就可满足脱硫效率; 5. 在保证SO2脱除率高的同时,脱硫后烟气露点低,设备和烟道无需做任何防腐措施; 6. 脱硫系统适应锅炉负荷变化范围广,可达锅炉负荷的30%~110%; 7. 脱硫系统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 8. 脱硫系统能耗低、无废水排放; 9. 投资、运行及维护成本低。

循环流化床

名词解释 1、床料:流化床锅炉启动前,铺设在布风板上的一定厚度和一定粒度的固体颗粒,称作床料,也称点火底料。床料一般由燃煤、灰渣、石灰石粉等组成,静止床料层厚度一般为350-600mm 。 2、物料: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在炉膛及循环系统(循环灰分离器、立管、送灰器等)内燃烧或载热的固体颗粒,称为物料。它不仅包含床料成分,还包括新给入的燃料、脱硫剂、经循环灰分离器返送回来的颗粒以及燃料燃烧生成的灰渣等。 3、流化态:这种由于固体颗粒群与气体(或液体)接触时,固体颗粒转变成类似流体的状态称为流态化。 4、床层阻力特性:所谓流化床床层阻力特性,就是指流化气体通过料层的压降p ?与按床截面计算的冷态流化速度u 0之间的关系,即所谓压降--流速特性曲线。 5、料层阻力:指燃烧空气通过布风板上的料层时的压力损失。 6、燃料筛分:燃料筛分是指燃料颗粒粒径大小的分布范围。如果颗粒粒径粗细范围较大,即筛分较宽,就称作宽筛分;颗粒粒径粗细范围较小,就称作窄筛分。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是宽筛分。 7、物料循环倍率:由循环灰分离器捕捉下来并返送回炉内的物料量(循环物料量)与新给入的燃料量之比,即B G R h =其中R--物料循环 倍率;G h --循环物料量,即经循环灰分离器返送回炉内的物料量,kg/h ;B--新给入的燃料量或燃煤量,kg/h 。用来反映物料循环的量化程度。

8、临界流化速度:将床料从固定床状态转变为流化状态(或鼓泡床状态)时,按布风板通流面积计算的空气流速称为临界流化速度u mf,即所谓的最小流化速度,它是流化床操作的最低气流速度,是描述循环流化床的基本参数之一。 9、燃料份额:指炉内每一燃烧区域中燃料燃烧量占燃料总燃烧量的比例,一般可用燃料在各燃烧区域内所释放的热量占燃料总发热量的百分比表示。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主要发生在密相区和稀相区,炉膛内这两个燃烧区域的燃烧份额之和接近于1.密相区燃烧份额是一个重要参数。 10、颗粒终端速度:固体颗粒在静止空气中作初速度为零的自由落体运动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下降速度逐渐增大,速度越大,阻力也就越大。当速度增加到某一数值时,颗粒受到的阻力、重力和浮力将达到平衡,也即空气对颗粒的阻力等于颗粒的浮重(重力与浮力之差)时,颗粒将以等速度向下运动,这个速度称为颗粒的终端速度(或终端沉降速度、自由沉降速度),用u t表示,单位为m/s。颗粒终端速度与临界流化速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实际上,颗粒终端速度也可以理解为当上升气流的速度大到恰好能将固体颗粒浮起并维持静止不动时的气流速度。 11、夹带:夹带一般是指在单一颗粒或多组分系统中,气流从床层中携带走固体颗粒的现象。 12、堆积密度:将固体颗粒不加任何约束地自然堆放时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颗粒的堆积密度,用ρd来表示,单位为kg/m3。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教程文件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 1 锅炉启动调试 1.1 锅炉调试重要性 锅炉启动调试是全面检验主机及其配套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生产准备工作的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今后锅炉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程序。通过启动调试应达到如下目的:检验锅炉、辅机、控制系统等设备的安装质量;确保管道内表面清洁、管道内无杂物;初步了解锅炉和主要辅机等设备的运行特性;检验锅炉控制系统、保护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初步检验锅炉和辅机满负荷运行能力;发现锅炉和辅机等存在的重要缺陷,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也培训了有关运行人员对设备性能的了解及运行的初步调整,为试生产和商业运行打好基础。 1.2 锅炉整体启动前的准备 锅炉整体启动试运前,应已完成各系统主要设备的分部调试外,还须完成锅炉的水压试验,烘炉,冷态空气动力特性试验,清洗锅炉本体,蒸汽管道吹扫,锅炉点火试验,锅炉安全阀整定,辅机联锁保护试验,锅炉主保护试验等主要工作。冷态启动前,通常按调试大纲、运行规程及锅炉使用说明书,对锅炉本体及其汽水系统、烟风系统、燃烧系统,有关的辅机、热控、化学水处理设备以及现场环境等进行全面检查,以满足 锅炉安全启动条件。 2 水压试验程序 2.1 介绍 水压试验是对安装完毕的锅炉承压部件进行冷态检验,目的是检查锅炉承压部件的严密性,以确保锅炉今后的安全、经济运行。 在所有受压件安装完毕之后,除那些在化学清洗需拆除外,锅炉应以设计压力的 1.25~1.5倍进行初始水压试验。根据安全的要求,受压部件检修后的水压试验通常在正常的工作压力或设计压力下进行。 锅炉的汽水系统、过热器和省煤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压力为锅筒工作压力的1.25倍;再热器则以再热器出口压力的1.5倍单独进行水压试验。如果锅炉在再热器进口没有安装截止阀,这些进口应该用盲法兰隔断。 水压试验程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条件和设施,初次水压试验程序必须符合锅炉法规的技术要求。通常应遵守下列基本程序: 2.2 准备工作 1) 在向水冷壁和过热器开始充水前,应确认所有汽包和集箱中的外来物质都已清除。关闭所有疏水阀。充水时,打开所有常用的放气阀(例如过热器连接管道放气阀、省煤器连接管道放气阀、汽包放气阀)。 2) 在进行高于正常工作压力的水压试验前,所有安全阀均应按照有关制造商的要求装上堵板。如果水压试验在等于或低于正常工作压力下进行,则只需关闭安全阀本身就够了。请参阅安全阀制造商的说明书。 2.3 充水 1) 通过一只适当的出口接头(例如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的疏水管或排气管)给过热器充水,直到所有部件都充满水,并溢流入汽包为止。 2) 当水溢流入汽包时,即停止通过过热器出口接头的充水,关闭过热器的充水和排气管接

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心筒的技术改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74365593.html, 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心筒的技术改造 作者:贾启河包云鹏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2期 摘要:针对内蒙古京海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循环流化床锅炉A中心筒脱落更换等问题,对影响它们的因素进行了技术分析。在此基础上,为锅炉更换了新型中心筒。 中图分类号:T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京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台330MW国产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是由东方锅炉厂生产,型号为DG1177/17.4-II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亚临界参数,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紧身封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悬吊结构、炉顶设密封罩壳。配备300MW级亚临界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直接空冷式汽轮机发电机组,#1锅炉2010年9月投产。锅炉炉膛出口设置三个汽冷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分离锅炉出口外循环床料,将外循环物料中较大的颗粒分离送入炉膛进行再次燃烧。分离器中心筒由直段及锥段两部分构成,中心筒总高6650mm,直段φ4149×12mm,直段上部由12块扇形分段组成高2400mm,锥顶 φ4970×12mm、高1348mm,中心筒材料为RA253MA。中心筒以锥段(最上部)为固定段, 通过穿过直段上部每块扇形(中心线)六个卡板与锥段连接,从而使中心筒固定在分离器外壳上。 锅炉自投产以来中心筒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2012年4月16日#1炉B级检修期间,在对A旋风分离器中心筒碳化部位割孔检查,发现整个中心筒直段全部脱落,仅剩下1块直段上部扇形板靠卡板固定在锥段上,坠落到分离器下部直段中心筒变形严重。我公司与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联系,由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处出方案,我公司根据方案对#1锅炉A中心筒进行更换及技术改造。 原因分析 采用焊接固定支撑使筒体膨胀受限,造成固定部分向内卷曲变形,形如西瓜皮,由于金属热胀冷缩,密封浇注料及隔热填充物受挤压形成缝隙,形成新的通道,造成了烟气直接短路,部分烟气未经分离(未通过中心筒)直接进入尾部烟道,整个分离器的效果降低,并且形成的通道更加剧中心筒受热变形,使进入烟道的可燃物增多,经常在烟道再燃烧,过热蒸汽超温严重,灰含碳量增加,锅炉的安全经济性不能得到保障。 3新中心筒简介

循环流化床锅炉基础知识

循环流化床锅炉基础知识 第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部分 1.循环流化床锅炉部分 1.1.流化态定义, 答:当流体向上流过颗粒床层时,其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流速较低时,颗粒静止不动,流体只在颗粒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当流速增加到某一速度之后,颗粒不再由布风板所支持,而全部由流体的摩擦力所承托,此时,每个颗粒可在床层中自由运动,就整个床层而言,具有了许多类似流体的性质。这种状态就被称之为流态化。 当固体颗粒群与气体或液体接触时,使固体颗粒转变成类似流体的状态。 1.2.什么是起始流化态点, 答:当气体流速刚刚达到临界风速时,床层内只有乳化相,当流化速度增加时在乳化相中固体颗粒和气体的比例一直保持在开始流化那个临界状态,就称之为起始流化态。 1.3.什么是临界流化速度, 答:颗粒床层从静止状态转变为流态化时的最低速度,称之为临界流化速度。 1.4.什么是空隙率, 答:床层内气固两相中气相所占的体积份额。 空隙率:ε= V / ( V+ V) ; aa b 其中:V---气体体积;V---颗粒所占体积。 a b 1.5.循环流化床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流化容器、布风装置、物料、旋风分离和回料装置。 1.6.流化床锅炉的分类,

答:流化床燃烧锅炉可分为:常压鼓泡流化床锅炉、常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增压 鼓泡流化床锅炉和增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1.7.流化床燃烧过程的特点, 答:(1)流化床本身是一个蓄热容量很大的热源,有利于燃料的迅速着火和燃烧; (2)床内燃料与空气相对运动强烈,混合良好,燃烧速度极快; (3)由于床内煤粒燃烧反应异常强烈,煤粒燃烧的实际化学反应过程的温度按 普通方法所测得的床层平均温度高得多; (4)煤粒在床内有较长的停留时间; (5)流化床燃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减少大气污染,满足环保要求。 1.8.流化床中碳粒燃烧的机理, 答:碳的燃烧过程是一种具有复杂物理化学过程的多相燃烧,主要是碳在空气 中被氧化生成CO和CO,以及CO又被碳还原的两个反应过程,通常称为一次反应 和二次反应。一22 次反应是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氧从周围空间扩散到碳表面,并生成CO及CO 的反应。 2 C + O=CO+ 408860 J/g?mol 2 2 2C + O=2CO + 246447 J/g?mol 2 二次反应是在温度大于1200,1300?时,碳粒表面产生的CO又被还原为CO,其 反应为: 2 CO+ C = 2CO,162414 J/g?mol 。 2 1.9.流化床内传热的三种基本形式, 答:(1)床层内的有效传热; (2)颗粒与气体的传热; (3)床层与埋管受热面的传热。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降低运行成本探讨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降低运行成本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活性灰与脱硫灰混合制浆的实验叙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阐述了活性灰与脱硫灰混合制浆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关键字循环硫化床;脱硫;活性灰;脱硫灰;混合制浆 The Running cost reducing of Circulating Fluid Bed-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YANG JianMingMA LiMin Panzhihua Steel City Groap Cooperation Branch Office617023 Abstract Throng the mixed pulping expriment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FGD residues,and analyzinng the expriment results,the article expatiates the feasibility and affordability of mixed pulping expriment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FGD residues. Keywords circulating fluidbed;desulfurization;activated carbon;FGD residues; mixed pulping 0 引言 环境保护在当下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理念和政策,又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制度和技术,已广受世人关注[1]。近年来我国SO2排放量逐年上升,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烟气脱硫是控制SO2排放最有效的手段[2]。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工艺,具有系统简单、造价低、维护费用低、脱硫效率高等优点,是我国应用最多的半干法脱硫技术。攀钢钒有限公司烧结机脱硫系统也是采用此技术进行脱硫,工艺流程如图1。 图1 脱硫工艺流程图 烟气通过脱硫塔底部的文丘里管的加速,进入循环流化床,物料在循环流化床里,气固两相由于气流的作用,产生激烈的湍动与混合,充分接触,不断反应后的脱硫产物和未反应的脱硫剂,经旋风分离器回收装置回收,返回脱硫塔内继续循环利用。脱硫后的烟气经布袋除尘器净化后排出大气。

循环流化床锅炉扬火操作.

3#炉压火扬火操作 压火操作: 1、停烧垃圾,通知垃圾临工打扫卫生,为减少压火时漏风,尽量不要将入炉绞笼垃圾走空,保证入炉口密封以减少冷风漏进炉内; 2、入炉绞笼停运后,将绞笼两侧检查孔门关闭并扣好; 3、控制料层高度、风室静压及一次风机出口压头在11.2KP~11.5KP,一次风机转速控制在1260~1280转/分; 4、根据床温、氧量的变化趋势减少或停运二次风机运行,减少引风量,引风转速约600~650转/分,并检查锅炉大联锁在投入位置; 5、适当加大给煤量,待床温上升到880~900℃时,停31#、32#皮带给煤机运行,并关闭皮带给煤机出口闸板门,待平均床温下降到5~10℃时,氧量下降到15%以上时,拉掉引风机主开关,相应一次风机及返料风机联锁动作,并将其开关复位至停止位置。放尽返料灰,关闭所有进出口风门挡板,尽量减少漏风; 6、与母管解列后,开启集汽集箱疏水门,若集箱压力高于工作压力,适当打开向空排汽门,维持较高余压,控制好汽包水位略高于正常水位; 7、停止进水后,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并闭连排、加药各阀门,并通知化水、输煤各值班人员。 扬火操作: 1、通知化水、输煤值班人员,3#炉准备启动扬火; 2、专一指派炉运人员检查31#、31#皮带给煤机,打开31#、32#皮带给煤机出口闸板门,短时间试转31#、32#皮带给煤机运行及下煤情况,并检查清扫机运行情况; 3、开启集汽集箱疏水、连排、加药各阀门;

4、开启引风机、一次风机冷却风扇,合上引风机主开关、变频器,开启引风机进口挡板。合上一次风机主开关、变频器,开启一次风机进口挡板,打开一次风主风道流化风门,直接输入引风开度60%~65%,引风转速控制在600~650转/分.直接输入一次风机开度84%~86%,一次风机转速在1280~1300转/分,进行充分流化后可适当减小一次风转速但不得低于1250转/分; 5、同时启动31#、32#皮带给煤机,将给煤开度调到20%~25%左右,根据床温、氧量变化趋势调整给煤量及一次风量、引风量。密切注意锅炉水位变化,维持汽包水位正常; 6、若床温上升,氧量下降,视床温上升趋势,略减少给煤量,将氧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待床温上升到780~800℃时投运返料风机运行,若床温下降较快,短时间停运返料风机,待床温稳定后再投运返料风机,并观察返料温度变化; 7、若床温下降较快,加大给煤后仍未有上升趋势,氧量并未变化仍然较高,此时停止给煤,关闭主风道流化风门,相应调整一次风量及引风量,降低料层高度,必要时打开密相区人孔门,观察流化状态,并相应做流化试验。若流化良好,则启动油泵,投点火油枪肋燃,若流化不良并有焦块出现,则进行相应汇报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