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度
现代大学与科学2019尔雅答案100分

现代大学与科学2019尔雅答案100分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大学萌芽的时代背景1()修道院放弃了教育功能,开始转向一种隐居的生活。
CA、十世纪B、十一世纪C、十二世纪D、十三世纪2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化城市具有的特点的是()。
ACDA、司法自治B、追求自由C、行政自治D、自身防御体系3下列选项属于大学的衡量标准的是()。
ABCDA、组织专门性的学科和学院B、规定考试的科目和课程C、从事规定的教学内容D、雇用稳定的师资力量并颁发社会公认的文凭和学位4亚里士多德在下列哪些领域具有较大贡献()。
BCDA、天文学B、物理学5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对6城市的繁荣与外来人口的多少无关。
()X7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实际上是教师的行会。
()X人文主义对大学的影响1“学术自由”是指()有研究和教学的自由。
DA、教授B、学生C、大学内所有人D、教师和学生2荷兰的莱顿大学成立于()。
CA、1475年B、1775年C、1575年D、1675年3()以后,大学开始民族化。
B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4修道院中的“七艺”包括几何和()。
ABCDA、文法B、逻辑与算术C、天文与音乐D、修辞5真理是人们经过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属于现代的真理观。
()对6哈勒大学与哥廷根大学均是由教会或私人承办的。
()X欧洲的教育发展1德国最早的国立的王国大学是()。
CA、莱顿大学B、哥廷根大学C、哈勒大学D、柏林大学2第一个提出“国兴科教”战略的国家是()。
DA、中国B、日本C、法国D、德国3下列()属于托马西乌斯担任哈勒大学校长时所做的贡献。
ABCDA、打破经验哲学和神学的垄断地位,将哲学从神学中独立出来B、用德文授课C、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实际有用的知识D、将自然科学引入课堂4源生型的现代化国家走的是“科教兴国”之路。
浅析柏林大学的办学方针及其影响

浅析柏林大学的办学方针及其影响19世纪的德国高等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为1810年根据威廉·冯·洪堡的教学思想创建的柏林大学。
其“崇尚求真” “科研与教学结合”、“学术自由”的办学方针不仅对德国的教育事业及其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柏林大学办学方针(一)崇尚求知,致力于知识的探讨。
洪堡认为为科学服务,即为增进人的知识服务是人发展的最高阶段。
但洪堡这里提出的“知识”并不是专门化、实用化的科学知识,而是一种“纯粹的科学”、“一种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
洪堡曾说:“大学真正的成绩应该在于它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当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从而也就是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思想上的完善。
”从这里可以约略看出洪堡心目中大学培养的是一种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要达到这个目的,大学就必须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精神,体现学术自由,这也是下文将要论述的观点思想基础。
(一)崇尚求知,致力于知识的探讨。
洪堡认为为科学服务,即为增进人的知识服务是人发展的最高阶段。
但洪堡这里提出的“知识”并不是专门化、实用化的科学知识,而是一种“纯粹的科学”、“一种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
洪堡曾说:“大学真正的成绩应该在于它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当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从而也就是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思想上的完善。
”从这里可以约略看出洪堡心目中大学培养的是一种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要达到这个目的,大学就必须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精神,体现学术自由,这也是下文将要论述的观点思想基础。
为了鼓励学生进行高深研究,柏林大学重视习明纳方法,即高年级学生或优秀学生可以在教授的指导下,组成小组研究高深科学课题。
此举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研究风气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学术自由。
这是柏林大学办学方针里最为核心的一点。
大学理念与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理念与现代大学制度李少华(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摘 要:理念是制度的先导,制度是理念的保障。
只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制度。
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是指大学的针对性、质量观、国际化和以人为本。
先进的大学制度体现在自主自治、开放性、服务性和质量评鉴。
关键词:大学理念;现代大学;制度;变革;创新收稿日期:2005204201作者简介:李少华(1965— ),女,北京大学哲学系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提早实现,引发了诸多需要改革的现实问题。
其中,改革传统的大学制度是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问题。
邓小平曾经指出:“制度更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只有旧制度改革了,新制度产生了,才能一变百变、一通百通,才能保持政策的连续、持久,保持行动的统一、协调,从而减少弯路、避免重复,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1]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理清和理解大学制度的内涵和要义,这就牵涉到教育理念问题。
理念是人们在从事活动时所坚守的信念和价值观以及所依据的行为准则。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持有的教育思想观念。
理念是观念形态的存在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是大学理念演进的历史,也是大学教育制度变革的历史。
建立具有先进性的大学制度,就是要以制度的形式去维护和体现先进的大学理念,从而影响和导引大学发展的变革与实践。
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的先导。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活动。
从现代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最经典的大学理念是德国洪堡倡导的学术自由、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和教学与科研统一。
其中,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教育理念引导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现代大学的发展进程。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大学理想(念)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则是次要的。
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活动被消解,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的生命的,而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
洪堡大学思想及其对现代大学制度意义

洪堡的大学思想及其对现代大学制度的意义摘要:威廉·冯·洪堡是19世纪初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德国“现代大学之父”,其在19世纪初期提出并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大学理念,在德国以至整个世界的大学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对现代大学制度有着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洪堡大学思想现代大学制度教学原则中图分类号:g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17-01 洪堡是当时德国很有地位、十分有影响的政治家和语言学家。
他和施莱尔玛赫、费希特一起,根据新人文主义观念对普鲁士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拟制了创办大学的详细计划,是世界上有名的柏林大学的缔造者,在创办大学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大学思想,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洪堡的大学思想的内容洪堡的大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提出的关于高校办学原则、制度理念以及对大学与国家关系的论述中,并且这些原则之间是相通的。
1.1 学术自由的原则学术自由有两层涵义,一是教学自由,一是学习自由。
洪堡指出:“国家不应把大学看成是高等古典语文学校或高等专科学校。
总的来说,国家决不应指望大学同政府的眼前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却应相信大学若能完成他们的真正使命,则不仅能为政府眼前的任务服务,还会使大学在学术上不断地提高,并且使人力物力得以发挥更大的功用。
”在大学与国家的关系角度层面,洪堡一方面认为,国家的职能仅在于保护国人、抵御外侮,国家唯一的职能是提供对外安全和保障国内安全;另一方面他又指出:“个人的发展是重要的,但个人不仅有权而且有义务在改造周围世界方面有所作为。
”“个人教育要求必须与社会结合起来,与整个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
”1.2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洪堡认为:“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大学学生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学’,大学生须要独立地去从事‘研究’,至于大学教授的工作,则在于引导学生‘研究’的兴趣,再进一步去指导、帮助学生去做‘研究’工作”。
大学理念在西方的发展及其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

大 学 理 念 在 西 方 的发 展 及 其 对 当今 高 等 教 育 的启 示社 会科 学 学院 ,江 苏 南京 20 9 ) 1 04
【 摘 要 】大学理念是大学发展远景与方 向的指导原则,是对大学的精神、使命、宗 旨、功 能与价值观等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在西方从纽曼到洪堡再到范 海斯,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 与服务相结合 的大学理念。本文透过分析 西方大学理念 的形成与发展 ,力求从中获取对 当今高等教育的有益启示 ,从而有助于提
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 关键词 】大学理念;发展;高等教育
社会 在进 步 ,大学 也在 发展 中不断调 整 自己肩负 的任 务。 然而 ,大 学在 追求教育产业 化的过程 中却变 得越来越功利化 、 庸俗化 ,忘记 了自己的理念 与使命 。今天要 改变中国高等 教育 的 困境 ,创 建 世 界 一 流 大 学 ,我 们 就 必 须 重 塑 大 学 之 魂 ,践 行 现 代 大 学 的 理念 。 大 学 理 念 的 内涵 什 么是 大学 理念 呢 ?不 同的 学者有 不 同 的观 点。韩 延 明 教授认为大学理念 就是人们对那 些综合性 、多 学科 、全 日制普 通高等学校 的理性 认识、理想追求及 其所形成 的教育观念和哲 学观点 。王冀 生教授 认为大学理念 是人们对大学 的本质 及其办 学规律的一种哲学 思考 体系 ,其核心 主要是回答大 学是做什么 的、什么是大学 、怎样 办大学和办一 个什 么样 的大 学这 样几个 基 本 的理 论 和 实 践 问题 ,是 人 们 对 大 学 总 的 看 法 。① 者 刘 亚 学 敏认为,大学理念是人才 培养模式 、大学 内部制度 以及 课程观 等微观层面的思想指南 ,具有强烈而敏锐 的时代气息 ,这也是 大学的社会地位逐渐中心化的根本 原因。② 根 据 以上 不 同学 者 的观 点 可 以看 出 : 大 学 理 念 是 大 学 发 展 远 景 与 方 向 的 指 导 原 则 , 是 对 大 学 的精 神 、 使 命 、宗 旨 、 功 能 与 价值 观 等 基 本 思 想 的概 括 性 论 述 ,包 括 对 大 学 的 理 性 认 识 及 其 所 持 的大 学 思 想观 念 和 哲 学 观 点 。 二 、大学理念在西方的发展 美 国 当代著 名 教育家 克拉 克 ・ 尔说 : “ 科 任何 地 方 的大 学 ,都 无 法 超 过 英 国 尽 量 为 本 科 生 考 虑 、德 国 尽 量 为 研 究 生 和 研 究人员 考虑 、美 国尽 可 能为 公众考 虑 的 目标 。 ”事 实上 , 英 、德 、美 的大学理念恰恰反 映了西方对大学本质 及其办学规 律的认识所经历 的一个不断文化觉醒和理念 创新的过程 。 ( )英 国 的 大 学理 念 一 英 国 的大 学 理念 深 受 纽 曼大 学 理 念 的影 响 。1 世纪 初 叶 工 业 9 革命兴起以后,古典人文主义受到了来 自正在迅速发展 中的 自然 科 学 的强 烈挑 战 。面对 这个 挑 战 ,毕业 于 牛 津 大学 的红 衣 主 教 纽 曼在担任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期间发表 了一系列著名的演讲 , 后来整理 出版时定名为 《 大学的理 想》。@ 在这本书中他认 为大 学的主要 目的是教学,大学是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 ,是一切知 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 的高级保护力量 。 英 国 纽 曼 大 学 理 念 对 当 今 高 等 教 育 的 意 义 在 于 倡 导 科 研 的 同 时 更 加 重 视 教 学 ,重 视 考 虑 大 学 为何 而 设 、 为 谁 而 设 的 问 题 。同时 ,提高 自由教育在大 学教育 中的地位 。 ( )德 国 的大 学 理 念 二 德 国 的 大 学 理 念 以威 廉 ・ ・ 堡 的 大 学 理 念 为 开 端 。 他 冯 洪 的大学理念对 德 国乃至世 界都产生 了深刻 的影 响。 以 “ 洪堡 思 想 ”为理念创 建 了柏林大 学是德国近代高等教 育近代化形成 的 标 志 。洪 堡 所 代 表 的 是 德 国经 典 大 学 的理 念 , 尤 其 是 他 把 科 研 引入大学 ,拓展 了大学 的职 能,使德 国高等教育进 入 了全盛 时 期 。同时威廉 ・冯 ・ 洪堡在 1 1 年创办柏林大 学时鲜 明地提 出 80 了 “自 由的 教学 与 研 究 相 统 一 ”的 崭 新 理 念 。 德 国大 学理 念对 当今高等 教育的意义在于 以下两个方面 :
“德国现代大学之父”——威廉

“德国现代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环球人物/ 思享者/ 2016-01-12 : 重塑大学的定义——教育家——威廉·冯·洪堡人物简介:威廉·冯·洪堡(1767年—1835年):出生于德国波兹坦,著名教育改革者、语言学者及外交官。
1810年以普鲁士文化和教育司司长的身份创立柏林大学,提出“教研合一”的主张,实施教育改革,被称为“德国现代大学之父”。
柏林洪堡大学校徽距今206年前,普鲁士文化和教育司司长威廉·冯·洪堡创建柏林大学。
不同于传统大学将传授知识作为首要任务,柏林大学在成立时便确立了教学与科研一体,重点进行科学研究的原则,成为世界近代大学的典范。
德国历史学家拉普说:“通过洪堡的改革,高等学校获得了基本上至今仍然行之有效的形式和内容。
他建立的柏林大学,成为了德国大学的范例。
”洪堡在普鲁士王国最艰难的时刻进行大学改革,将其教育理念和科学思想推广至整个德意志地区,对后世的教育者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他又被称为“德国现代大学之父”。
贵族出身的改革者1767年6月,洪堡出生于波茨坦。
他的父亲曾在军队中供职,担任过宫廷侍卫官,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朋友圈中的人。
母亲是大富豪之女,家境富裕,思想前卫,自幼深受启蒙运动思想的熏陶,日后把进步思想灌输给了洪堡和其弟弟亚历山大。
这样一个既拥有社会特权和富足财力,又未受落后的普鲁士保守意识腐蚀的贵族家庭,对洪堡日后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岁时,洪堡的父亲去世。
母亲格外重视对洪堡的教育,先后有数位启蒙运动中的著名学者担任过他的家庭教师。
他的第一位家庭教师克里斯蒂安·孔特,就是后来启蒙主义教育学的重要代表。
1787年,20岁的洪堡进入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大学学习法律,一学期后又转到了哥廷根大学,那里是18世纪后期德意志地区教学质量最高、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
德国教学改革成功案例

德国教学改革成功案例德国教育制度一直以来都备受国际瞩目,其教学改革也是引领全球的典范。
下面是十个德国教学改革成功案例,详细介绍了德国教育制度中的一些重要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1. 教育分级制度:德国教育制度实行分级制度,分为小学、中学和高中三个阶段。
这种分级制度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2. 学习动态评估:德国引入了学习动态评估制度,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这种评估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3. 基于问题的学习:德国教育制度鼓励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4. 实践教学:德国教育制度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种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科技教育:德国教育制度重视科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学生通过科技实验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6. 多元化教育:德国教育制度注重多元化教育,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学生可以选择艺术、体育、音乐等非传统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培养自己的专长。
7. 倡导性别平等:德国教育制度倡导性别平等,注重消除性别差异对教育的影响。
学校鼓励男女学生平等参与课堂活动和社交活动,提高性别平等意识。
8. 教师培训与发展:德国教育制度注重教师培训与发展,提供丰富的培训机会和资源支持。
教师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9. 学生参与决策:德国教育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决策,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学校设立学生议会,让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0. 社区教育合作:德国教育制度注重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现代大学理念及启示

现代大学理念及启示张玉玲山东科技大学跟中国其它大学一样正处在历史的转型期,现代大学理念的讨论和确定,对我校的长远发展及其目标的最终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一、学术自由乃是现代大学理念的核心学术自由,是19世纪德国现代大学倡导的核心理念,是著名洪堡五原则之一,由此创造了德国大学和民族世纪的辉煌。
蔡元培早年曾留学德国,深受其影响,他在主持北大所推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宗旨,也曾创造北京大学的辉煌,至今中国教育界学者同仁仍对其备加推崇。
学术自由是学者在不受学术以外的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理智地决定自己的研究、教学、学习计划和事务的权利,学术自由对于学者来说,就是一种自由、自主、自觉的权利,即确保学术人员在进行学术活动时忠实于他们自己的探究,而不依赖外在政治的、哲学的、宗教的或认识论的意见和信念,保证学者们不受限制地表达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所发现的真理。
因此,学术自由从本质上讲,能够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激励学者的学术创新。
学术创新的活动,本身就是思想创新、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过程,时至今日,上述种种形式创新仍然是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最强音、主旋律,高等教育在其中起着社会良知、思想库的作用,发挥着批判、前瞻功能。
因此,综观世界各国的大学,不管是以注重绅士博雅教育的英国牛津、剑桥大学,还是以培养专门研究人才而著称的德国柏林大学,或是以服务社会、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为特点的美国哈佛、耶鲁大学,无不以学术自由和学校自治为核心的理念,进而推动学校以教学和科研为归旨的最终实现。
不仅世界各国现代大学发展昌盛离不开学者的自由、自主、自觉的权利。
同样,纵观两千余年中国大学精神史,中国大学精神凡能士(学)人自主则盛,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宋代理学兴起,1917年至1946年中国大学学人相对自主的精神创造都可以成为这一方面的例证;自然,凡不能保证学人自主(不管政治、经济、军事),大学精神则必衰无疑,当士(学)人依附于封建君主越紧密,科举越盛行,功名思想淹没了士(学)人的自觉意识,都可能成为大学精神衰微的直接动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自由(自由是个人发展和科学精神基础;研究 和教学自由)
• 寂寞(与独立、自由相联系;自由是必需的, 寂寞是有益的;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 点为依据)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十九世纪德国大学的成就
一位德国教授在1900年说:“在宗教领域以及艺 术的许多领域,其他民族也许胜过我们。而德国精神 在本世纪的科学领域却凯歌高奏,胜过其他任何国家。 科学是我们的荣誉,而科学的场所便是德国的大学。”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启蒙运动与大学革新
• 注重新知识 哈勒大学(1694)和格廷根大学(1737)
是启蒙运动的产物,注重自然科学、古典学、 政治学、政商学(Kameralistik)。面向社会。 • 倡导理性和学术自由。
格廷根大学哲学院章程(1737年):
所有教授,只要不涉及损害宗教、国家就道德的 学说,都应该享有教学和思想自由这种责任攸关的权 利;关于课程中使用的教材及讨论的各家学说,应该 由他们自己选择决定。
学者 • 1821-1900:德国在物理学方面的发明超过英法两国的
总和
1901-1925年诺贝尔奖统计: •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总计31人,其中德国人10人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总计22人,其中德国人9人 • 诺贝尔生物奖获得者总计23人,其中德国人5人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理念与制度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 学的理念与制度
2020/11/23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导言
• 科学中心(汤浅光朝)
– 1540-1610 意大利 – 1660-1730 英国 – 1770-1830 法国 – 1810-1920 德国 – 1920- 美国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洪堡的大学思想
• 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不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行职业性的训练。
• 大学的核心是科学(学术),而科学就意味着探索,永 无止境的探索和研究。教师和学生都是为了科学而 共同处于大学之中,进行学术的探索。
• 科学活动是一种精神的和自由的活动,大学教师和 学生都应当享有这种自由。
研究所
• 研究所是19世纪德国大学的基层研究和 教学单位,拥有必要的人员、设备如实 验室、资料室、教室等,有较大的独立 性。在自然科学中称Institut,在人文和 社会科学中称Seminar,在医学中称 Klinik。
• 研究所起源与发展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研究所
柏林大学古典语文学的研究所章程: • 为在古典研究方面已具备基础知识的人,提供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大学的危机与改革
• 柏林大学的建立 18世纪末,德国有大学45所,约6000大学
生,平均每所大学的学生仅有120-150。在18、 19世纪之交,一半德国大学停办。
1807年拿破仑击败普鲁士,首都柏林被法 国军队占领,普鲁士失去了一半的国土,以及 7所大学,特别是哈勒大学。
• 获得教授资格者,便可以进行教学和研究,但他并没 有职位,有教授职位空缺时,他可去应聘。所以被称 为“编外讲师”或“私人讲师”。
• 他可以投入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和讲课,也 许每周讲两或三门他最感兴趣的课。由于这些课程通 常都比较深,不宜作为考试的内容,所以它照例只能 吸引很有限的学生,他们对这些专门的课有比较深的 和真正的兴趣(Hermann Weyl) 。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研究至上
• 在现代,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拥有那么多思想学 校和学术学校,也没有一个国家能自夸开创并进行这 么多巨大事业,而他们需要大量训练有素人员的合作 和集体努力。总之,大学制度不仅教授知识,而且首 先教授研究。这是它的骄傲,也是它的声誉的基础。
(Merz:《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学术自由
• 学习自由作为制度 在德国大学中学习,全以学习自由原则为基础。除
了对修业时间有一定规定外,几乎一切事情全在个人, 没有必听的课程和中期性考试。每学期选什么课,全 由自己决定,而且听课与否全在自己。
Hermann Weyl: 一旦被大学录取,他可自己选择 去上什么课。在以后的几年里,他无须参加口头或笔 头的考试。他可以自己选择老师并挑选他想听的课程、 想参加的实习和讨论班。通常,他有一到两次机会变 更大学。
• 学术是纯学术,与应用无关,大学应不受外在因素 的干扰。寂寞是大学组织的根本原则之一。
• 国家有义务扶持这种学术活动,但不能介入。国家 的任何介入都是有害的。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大学理念
• 教养(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是为了外在 的目标;人文主义)
• 科学(永无穷尽的探索;以哲学为基础的整体; 自为目的)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启蒙运动与大学
• 大学改革的趋势
在启蒙运动精神的支配下,实用的知识和 专门人才的培养受到重视。德国以法国为榜样, 建立许多实用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如柏林采矿 学校(1770)、兽医学校(1790)、建筑学校 (1799)、艺术学校(1796)。
普鲁士教育主管人说:“应该取消大学, 只保留人文中学和培养医生、法官等专门学院 即可”。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学术自由
• 美国教育家Stanley Hall说: “德国大学是当今地球上最自由的地方。所有曾经
支配人类生活的旧的信仰法则和形式,都在此受到质 疑,每一种想法都能都得到尝试,以便得到一种新的、 更深入的、更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思想的激荡中,累 累的果实是完全自由的最好回报”。(Paulsen, S.287) • 蔡元培: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研究所
• 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基础 • 作为教学与科研统一的组织基础 • 研究所是19世纪德国大学的一项重大结
构性变化。这种集研究和教学于一身的 组织被Ben-David认为是19世纪德国大学 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编外讲师
• 从1816年开始在柏林实行“大学教授资格”制度 (Habilitation)。即博士学位的获得者还需进行大约 两年的科学研究,作出新的研究成果,提交一篇教授 论文。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衰落中的大学
• 十五和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运动, 古典语言和文学进入大学。
• 宗教改革。路德1517年10月31日贴出《九十五 条论纲》。大学介入宗教纷争。
• 民族国家及专制主义国家由此兴起。大学服从 于国家的统治。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衰落中的大学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大学的危机与改革
• 柏林大学的建立 1807年8月哈勒大学校长带领部分教授晋谒
国王,提出在柏林建立新的大学。国王说:国 家应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物质上的损失。
计划与关于大学理念的讨论。施莱尔马赫、 费希特等众多学者参与。 • 洪堡1808年10月被任命为内政部文化教育司司 长。1909年7月,他拿出了建立柏林大学的方 案。1810年5月,洪堡奏请大学9月正式开学。 但他6月已经辞职。
德意志帝政时代,是世界著名的开明专制的国,他 的大学何等自由!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3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 数学的核心课程是些系统的高深课程,每门课都覆盖 很广的领域,它们形成了数学教育的脊梁骨。这类课 程在美国的学院里是不可能有的,因为它们太高深了; 甚至在美国的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中也没有这些课程, 因为这里的学生们过分专注于某个它们计划研究的主 题。(Hermann Weyl, 1885-1955)
导言
• 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
– 研究性。科学研究活动、研究人才的培养。 – 学术自由。教师教学的自由、学生学习的自
由、探索未知的自由。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1348:布拉格大学 1365:维也纳大学 1386:海德堡大学
中世纪的 德国大学
1388:科隆大学 1392:爱尔福特大学 1409:莱比锡大学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洪堡的大学思想
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6) 出生于贵族家庭,12岁丧父, 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20 岁入奥德河畔法兰克福大 学学习法律,一学期后转 入格廷根大学。1791年在 柏林法院实习,1791年在 家钻研古典文化。1802-08 担任普鲁士驻罗马教廷公 使。
法国人Ferdinand Lot在其《法国的高等教育》 (1892)中说:“德国在一切领域(没有例外)的科 学统治权,今天已被所有的人所认识。德国在科学上 的优势正如英国在商业与海上的优势一样,也许还更 强些”。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十九世纪德国大学的成就
德国19世纪的科学成就(Ben-David) • 1820-1919:40%的医学发明由德国学者作出的 • 1820-1914:生理学方面65%的有创见的论文来自德国
现代大学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 度
编外讲师
• 法国人库森《关于普鲁士等德意志数邦公共教 育状况的报告》(1832)认为,德国大学主要 驱动力量在于编外讲师,他们是一支不断创新、 甚至过分追求创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