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LIFT盆底重建手术要点及技巧探讨

合集下载

全骨盆重建护理

全骨盆重建护理

全盆重建手术护理常规女性由于分娩,年龄的增加以及绝经,盆底支持结构会发生损伤及功能障碍,因而发生盆腔器官的脱垂。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医学的发展现以采取新技术-----prolift全盆重建术来治疗盆腔器官脱垂。

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病人年龄均偏高,对手术多有恐惧、焦虑的表现,应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特点,着重强调本手术具有简单、微创性的优点及良好的预后;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多关心、多交流,让病人了解负性情绪可加重心血管负担致原有疾患加重、降低免疫功能而不利于手术;教会病人有意识地使用放松术;术前晚按医嘱口服安定,保证睡眠质量。

2)阴道准备脱出部位有溃疡的病人每日碘伏抹洗阴道后用红霉素软膏和欧维婷涂抹患处,并还纳脱出部位,直至溃疡面愈合。

术前3 d 1:5000高锰酸钾坐浴或阴道冲洗,2次/日。

3)饮食及肠道准备①饮食:术前3 d给予少渣饮食,术前1 d流质,晚上10:00后禁食。

②肠道排空: 术前1 d午餐后3小时口服和爽137.15克,7PM辉力118ML纳肛,导泻,伴有糖尿病病人改服番泻叶泡茶,术晨清洁灌肠。

4)皮肤准备①保持外阴清洁、干燥;②术前1d洗澡,特别是上至耻骨联合以上10cm左右,下至肛门以下5cm,包括腹股沟,外阴和大腿内侧的上1/3;③术前1d及手术当天各阴道冲洗1次,由于老年人阴道黏膜萎缩,操作时动作要轻柔。

5)安全护理由于病人的年龄偏高,多伴有内科疾病,应积极控制原发病;肠道准备时预防摔倒的意外,注意营养及电解质的补充。

2、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观察术后按麻醉方式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持续心电监护2 h后,继续观察生命体征。

2)观察阴道及创面流血观察阴道及创面流血的量、性质,术后24 h~48 h取出阴道塞纱。

3)饮食与活动术后6 h进流质,术后1 d半流食,肛门排气后进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鼓励多喝水。

术后根据麻醉要求予平卧6 h,必要时给予弹力绷带绑双下肢6 h,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6 h后协助病人2 h翻身按摩1次,24 h可床边活动,48 h下床行走。

盆底重建术prolife的围手术期护理-文档资料

盆底重建术prolife的围手术期护理-文档资料

盆底重建术prolife 的围手术期护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al disease ,PFD) 又称盆底缺陷,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 (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e e , 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 POP 等,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40% 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传统的手术方式为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 后壁修补术等。

这些手术多是将薄弱的组织加固,并不能真正提高对抗腹压的强度,因此术后复发率较高[1] 。

近年来,随着对盆底解剖修复和重建的新概念、新技术的提出和发展,盆底修补及重建手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疗效也在不断提高。

我院自2010 年3 月份以来已成功开展了44 例Prolift 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44例,均为II 度以上的子宫脱垂合并中、重度阴道前/后壁脱垂,其中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11 例,年龄分布在49-79 岁,平均53±7.8 岁。

7例合并其他慢性疾病( 5 例高血压, 2 例糖尿病),绝经后患者22例;4例脱垂脏器局部擦伤或破溃者均在术前经治疗控制感染后手术。

1.2 手术方法1.2.144 例患者均行Prolift 全盆底重建术,其中同时行阴式全子宫切除者12 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同时行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 术)。

手术应用的补片为不可吸收的聚烯网片(Gynemesh为美国强生公司生产),两根弧形探针、导引器、导管、导丝及隧器等。

1.3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3.5 h,平均2.2 h ;住院天数6〜10 d,平均住院8 d ;术后2〜4 d拔除尿管,顺利排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经1-24 月随访,44 例患者 2 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及时发现并治疗后痊愈。

盆底重建术1

盆底重建术1

盆底重建手术方式
Clark等在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 果中报道60%的复发发生在经手术治疗的 原脱垂部位。使用新技术、新术式的主要 目的是为了降低传统术式术后复发率,借 鉴于外科疝修补术替代材料的使用和人工 合成吊带对尿失禁治疗的成功,美国 FDA2004年批准在盆底重建术中使用网片。

盆底重建手术的术前准备
阴式子宫全切术
注意事项 一)子宫牵出困难 原因:1、子宫及附件周围有炎症粘连,子宫体不能自子宫
直肠窝牵出。 2、子宫体过大,牵出子宫和钳夹附件困难时,外处
理子宫骶韧带、主韧带及子宫血管后,自子宫颈开始,将 子宫切开成两半。 二)、子宫附件切除 三)、阴道狭窄 四)、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壁膨出者,则于膨出的阴道前壁作 三角形切口,尖端在尿道处口下,底在宫颈外口上膀胱附 着处稍下方,深达阴道粘膜下间隙。
九、缝合阴道粘膜
阴道前壁修补术
阴道后壁修补术
手术步骤:基本同膀胱膨出修补术,所增加步骤 为
一、阴道切口 二、游离尿道旁组织 三、缝合尿道处筋膜 注意事项 一、膀胱损伤 二、输尿管损伤 三、出血 四、感染
阴式子宫全切术
一、病变子宫不宜超过三个月妊娠大小,且不能有粘连 二、麻醉 以持续性硬膜外麻醉为宜,必要时可全麻。 三、手术步骤 1、取膀胱截石位 2、导尿在麻醉下作双合诊检查,明确子宫大小、位置及有无粘连 3、用丝线将小阴唇固定于在阴唇外侧皮肤上,以便充分暴露手术野。 4、以鼠齿钳夹持子宫颈前唇,向下牵引,于宫颈两侧结缔内注入催产
失败及复发后的处理
6、合成材料 7、子宫托
谢谢!
盆底重建手术注意事项
术后:及时妇科检查,早期发现及处理网 片排异。积极处理内外科合并症如:糖尿 病、高血压、咳嗽、便秘等。围手术期应 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女性盆腔器官膨出疾病全盆底修复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女性盆腔器官膨出疾病全盆底修复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女性盆腔器官膨出疾病全盆底修复重建术的手术配合刘佳;蔡立春;周演铃【摘要】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intraoperative nursing of the prolift of pelivic organ prolaspe. Methods :25 cas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P retrospective summary with care. Results : 25 patients 50 min average operation time , median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20 - 50 ml. Conclusion : Not only m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disease,the surgical nurses also have skilled nursing technique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reduce surgical complications.%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器官膨出疾病全盆底修复重建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25例盆腔器官膨出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50 ml.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不但要熟悉疾病的特点,还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技术,从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1(008)017【总页数】2页(P136-137)【关键词】盆腔器官膨出疾病;盆底修复术;手术配合;女性【作者】刘佳;蔡立春;周演铃【作者单位】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又称为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表现为子宫、阴道穹窿脱垂等盆底器官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工作和社会活动[1]。

改良式prolift前盆重建术46例围术期的护理

改良式prolift前盆重建术46例围术期的护理

改良式prolift前盆重建术46例围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生物网片(prolift)前盆重建术最佳护理程序和护理措施。

方法:分析46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实施改良式prolift前盆重建术的护理资料。

结果:4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prolift ;前盆重建术;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864-02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也叫做盆底支持组织松驰或盆底缺陷,表现形式是压力性尿失禁(SUI)及盆腔器官脱垂(POP)等伴随着妇产科医疗技术的提高及剖宫差手术的增加,因产伤导致的PFD的发生率逐渐下降,但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增加,PFD的发生率却逐渐上升,尤其为前壁脱垂[1]。

盆底重建手术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近年来随着对盆底解剖研究认识的深入,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修补材料的发明应用,盆底修补和重建手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高[2~3],现将我科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收入的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行改良式prolift前盆重建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对我院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收入的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46例,年龄46岁-72岁,绝经时间为1年-23年,怀孕次数为1次-9次,分娩次数为1次-6次,病程为2.8年-14.3年,平均病程为7.9年。

2方法使用聚丙烯材料Gynemesh,参考Prolift全盆重建术的基本原理及手术路径,对46例患者行改良prolift前盆重建术治疗,术后阴道内置入凡士林引流条并留置尿管48h。

3护理3.1术前护理3.1.1心理护理:盆底损伤和功能退化造成的盆底功能障碍日益严重影响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4~5]。

许多患者对治疗方法不了解,担心治疗效果。

同时人工合成网片费用较高,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现代盆底重建手术之PROLIFT手术-妇产科课件

现代盆底重建手术之PROLIFT手术-妇产科课件
Stage III
中度 重度
POP‐Q, 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
麻醉方法
根据外科医生的喜爱,可以选择:
全身麻醉 区域麻醉
患者体位
切石位
臀部稍稍露出手术台边缘
大腿弯曲与台面接近90度并外展
手术前推荐
阴道消毒准备
剃去或剪去耻骨和外阴的毛发 肠道准备或手术前灌肠 用合适的消毒剂清洁整个手术区域
5、 A-PROLIFT (不保留子宫)
6、 A-PROLIFT (保留子宫)
7、 P-PROLIFT+(不保留子宫)
8、 P-PROLIFT+(保留子宫)
一、GYNECARE
™ PROLIFT
盆底修复系统
GYNECARE PROLIFT* 植入物
前部植入物
后部植入物
整体植入物
GYNECARE PROLIFT 植入物特点
网片调整
• 导管留下后,阴道切口首先被缝合,然后进行网片调整
• 网片调整要使阴道达到最大深度 • 阴道延展后,将手置于网片与导管连接处拔除导管,将网片翼留在原位
六、GYNECARE PROLIFT™ 盆底修复系统
手术小结
PROLIFT手术的关键步骤
分离、切开 再分离
穿刺、固定 调整、恢复
手术关键之一 分离-手术切入点 三步曲
三、GYNECARE PROLIFT™ 盆底修复系统
前部修补的手术步骤
分离阴道膀胱间隙
保留子宫或以前子宫已切除者,阴道前壁作纵切口,长
3-5cm,切口上端距膀胱颈下1cm,下端到子宫颈或阴
道疤痕上1cm;同时作子宫切除时尽可能不补充纵切口 向上分离到距尿道外口3-4cm,向侧方分离到膀胱侧窝

Prolift手术要点与技巧

Prolift手术要点与技巧
处理:
1、膀胱注水寻找裂口。 2、术中用速尿判断输尿管是否损伤。 3、即时修补,保留导尿1-2周 4、是否置入同侧输尿管插管?
预防:
膀胱空虚、注水及剪水技术寻找正确间隙
术中穿刺入膀胱
现象:尿液从切口或导管中流出、血尿
前片浅支穿刺时发生
处理:
1、术中间歇观察尿管尿液颜色 2、膀胱镜或宫腔镜确认未伤及输尿管 3、术中用速尿判断输尿管是否损伤。 4、重新穿刺 5、保留导尿1-2周
于坐骨棘附近。
–不需修剪阴道壁,术后回缩,保持阴道壁
原有厚度。
–手术方式灵活多样
保持阴道全长、全宽、全厚,恢复阴道功能形状
11
盆底手术的体位与术野
• 可调节脚架 • 过界截石位 • 无菌区最大化 • 有效控制穿刺杆
12
辨认膀胱颈—勿伤尿道韧带
再次手术患者阴道前壁缩短
盆底筋膜层注水—“变胖不变白”
闭孔内筋膜 肛提肌弓腱 盆筋膜弓腱
宫骶韧带 子宫主韧带 直肠侧韧带
耻骨宫颈韧带
Ⅰ级支持:主、骶韧带 Ⅱ级支持:盆筋膜弓腱及阴道直肠旁筋膜 Ⅲ级支持:盆膈及上下筋膜
宫骶韧带 主韧带
盆筋膜弓腱
耻骨宫颈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带
坐骨棘
PROLIFT* 前、后、全片植入后
盆底重建操作技术的原则
–寻找缺损空间使植入物均匀覆盖。 –无张力、平铺置入 –网带缝合在阴道近段(宫颈低位),固定
盖片
• 容易进入直肠旁间隙
后支穿刺要点
1、触及坚韧、条索状的骶棘韧带 2、垂直进针、感知穿刺针头 3、水平位刺破骶棘韧带 4、导线引出——偷偷摸摸
确认穿过骶棘韧带
1、神龙见首不见尾 2、导管出处底部坚硬 3、导管出处位于坐骨棘连线后方

Prolift全盆修补手术在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术中配合

Prolift全盆修补手术在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术中配合
l 两侧 同法操 作。 E, 利用Po f rlt i穿刺 导杆 自右侧 闭孔膜上方 及下方切 口
穿入 , 经阴道侧壁 引出, 出导杆 芯 , 管 内置入 网带 回收装置。 退 塑料 沿各
塑料管置入补片各翼, 先不予拉紧, 号丝线缝合固定前路补缘, / 用4 用l
0 可吸收 线连 续交锁缝 合阴道前壁 粘膜层 。
患者的 感觉 , 出适 当的调整 固定 , 作 以利术者作 出准确判断 , 到降低 达
当的疏导 工作 , 以减少 紧张 、 恐惧心 理 。 了解患者 的身体 状况 , 有否 既
往病 史 , 别是 了解髋 、 、 特 膝 腿有 否疾 患 、 手术 史 , 进行 综 合评 估 。 并
122 手 术器械 及材 料准 备 .. 套 ,rlt po f i 全盆 底修复 系统 l 。 套 阴式 器械 1 、 石体 位 铺 巾l 套 截
盆底血 管、 神经受损 伤的机会 , 高手术成功 率和减 少并 发症 。 提 参考文献
[】洪莉 , 1 许学先 , 李彦博 . rl t P oi 全盆底修 补对 阴道穹窿膨 出的疗效… . f
现 代 妇 科 进 展 2 0 ,7:3 ~ 1 6 0 8 1 14 . 3
12 3 麻醉 方式 ..
全盆重建 手术 1例 , 将手术 方法阐述 如下 。 2 现
妇女 , 多数是 体弱多病 , 尽量减 少手 术创伤 。 用聚丙烯补 片行全盆 需 应 重建术治疗 中、 重度盆腔 器官脱犁 此术式是一种经阴道的微创手术 , ,
不进腹腔 , 对肠道干扰少 , 适用于 中、 度的盆腔器官脱垂 , 重 改善 了 多 很 体弱患者的生活质量 , 梁华茂等报道[ 2 1 添加补片的盆底重建手术对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张力吊带尿道悬吊术
(经闭孔、经耻骨后悬吊)
全盆重建的目标
减轻症状
恢复正常盆腔解剖结构
纠正泌尿道、肠道、性功能功能障碍
获得远期疗效
GYNECARE PROLIFT* 骨盆底修复系统
导杆/套管/回收装置
Prolift Gynemesh 整体修复植入物
Prolift Gynemesh 前部修复植入物
膀胱阴道间隙分离— “乘虚而入”
脱垂患者的筋膜缺损 空间。 钝性分离没有阻力。 牵拉球囊确认膀胱被 推移。 辨认闭孔内侧角、坐 骨棘。 可能导致膀胱裂伤。
中线处到达耻骨联 合后缘 两边到达坐骨棘
前片浅支引出——“勿伤膀胱”
皮肤上穿刺点:尿道口平面摸到耻骨下支 粗隆外1cm处 穿刺针稍水平弧度向内直进针 突破盆底筋膜:白线上距离耻骨弓下缘1cm 贴皮固定导管 观察尿液颜色
耻骨宫颈韧带
盆底整体理论:肌肉力量通过筋膜、韧带起作用
——修复受损筋膜、韧带为盆底重建核心 ——每一受损部分均应当得到修复
盆筋膜弓腱
耻骨联合 耻骨联合 耻骨子宫韧带 盆筋膜弓腱 耻骨子宫韧带 阴道 筋膜 筋膜 盆底肌 盆底肌 骶韧带 骶韧带 骶骨
盆底肌
阴道
盆底解剖 整体理论 盆底解剖 整体理论
盆底肌
浅表吊带切口处
1 cm
2 cm
深部吊带切口处
放置套管(针尖与指尖不分离!)
第一个穿刺针进入时 要在针上抹点水 穿刺针抽出后要递引 导丝 同侧的引导丝出来后 要用血管钳夹在巾单 上
前片深支引出—“高位吊顶”
辨认坐骨棘 手指引导轻松推压,手指,坐骨棘及穿刺针 尖,三点合一 导杆柄向内旋转90度 突破盆底筋膜:白线上距离坐骨棘1cm 贴皮固定导管
盆底解剖
第一水平:顶端支持,由宫骶韧带-主韧带复合体 垂直支持子宫、阴道上1/3,是盆底最为主要的 支持力量;I级支持
第二水平:水平支持,由耻骨宫颈筋膜附着于两 侧腱弓形成白线和直肠阴道筋膜肛提肌中线,水 平支持膀胱、阴道上2/3和直肠;II级支持 第三水平:远端支持,耻骨宫颈筋膜体和直肠阴 道筋膜远端延伸融合于会阴体,支持尿道远端。
Stage II 54%
Stage IV 36%
Stage III 11%
中度
重度
1. Slieker-ten Hove MCPh, et al. Int Urogynecol J Pelvic Floor Dysfunct. 2009;20:1037-1045. 2. Data on file. Ethicon Women’s Health & Urology. Somerville, NJ, USA. 3. Tan JS, et al. Int Urogynecol J Pelvic Floor Dysfunct. 2005;16:203-209.
减少感染 确定平铺
固定网片、确定平铺
后壁分离技巧——三钳一线
宫颈骶韧带水平, 阴道后壁最低点 保证足够的阴道壁 覆盖网片
分离阴道直肠间隙
锐行分离阴 道直肠间隙
见到黄色脂 肪 钝性分离阴 道直肠间隙 扪及坐骨棘
体表解剖标志/切口位置
阴部内血管和神经束的终末支
臀部后方切口位置
3cm
3cm
依据间隙大小裁减网片——“量体裁衣”
注意膀胱颈与宫颈的距离 再次手术患者前后距离通常缩短 一般5厘米,不需裁剪 出管引带技巧
出管引带技巧
固定网片、冲洗、平铺
缝合时应距离网片边 缘至少6.5mm 一针定位膀胱颈 二针固定子宫颈
缝合时用4号丝线, 胖园针 冲洗器自制: 20ml空针将套管 的上方剪去即可
后支穿刺要点
触及坚韧、条索状的骶 棘韧带 垂直进针、感知穿刺针、 突破
确认穿过骶棘韧带
后 片 固 定 平 铺
后壁缝合要保证足够的阴道壁厚度
全盆底重建手术
全盆底重建手术
骨盆的骨性范围
前:耻骨联 合下缘 后:尾骨尖 侧:耻骨降 支、坐骨升 支、坐骨结 节
耻骨
髂骨
尾骨
坐骨棘
耻骨上、下支 坐骨 坐骨结节 坐骨支
盆底解剖
外层:浅层筋膜和肌肉 中层: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 一层薄肌肉组成。 内层即为盆膈,是骨盆最坚韧的一层,由肛提 肌及筋膜组成,它是维持盆底支持结构的主要 成分,在盆底肌肉中,肛提肌起着最为主要的 支持作用
Prolift Gynemesh 后部修复植入物
盆底重建操作技术的原则
无张力置入
尽量分离缺损空间使植入物覆盖范围广。
网带缝合在阴道道壁,术后会回缩,保持阴道
壁有一定厚度。 手术方式灵活多样
盆底重建手术技巧
盆底筋膜层注水——“变胖不变白” 分离阴道壁全层——“剪水技术” 膀胱、直肠阴道间隙—— “乘虚而入” 清楚辨别坐骨棘——“高位吊顶” 手指引导穿刺针——“保护患者” 依据间隙大小裁减网片——“量体裁衣” 平铺网片——“被套与棉絮”
Integral Theory (Petros and Ulmsten 1990) Integral Theory (Petros and Ulmsten 1990)
基于解剖与功能新概念的盆底修复术

采用植入替代材料

尽量保留盆底器官的解
剖与功能重建术 切除部分器官的盆底重 建
强调 --精确的解剖缺陷定位 针对 --缺陷进行特异性修复 注重 --解剖结构修复与功能重建
PROLIFT盆底重建
手术要点及技巧探讨
周婷
盆底功能障碍是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新高发 疾病
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
发病率约为40%,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盆腔器官脱垂(POP) 压力性尿失禁(SUI) 女性性功能障碍(FSD) 大便失禁(FI)
传统的子宫阴道脱垂手术方法

宫颈截除术(1859, Huquer) 阴式子宫切除术(1861,Chopp ins)
阴道封闭术(1877,LeFort)
曼彻斯特手术(1888,Donald) 子宫圆韧带悬吊术(1896, Wertheim & Vineburg) 阴道前后壁修补(1914,Kelly & Drum) 骶棘韧带悬吊术(1967, Richter) 阴道穹窿骶骨固定术(1962, Lane) 主、骶韧带缩短术 会阴修补术
辨认膀胱颈—勿伤尿道韧带
手术时, 置Foley’s 导尿管, 确定膀胱 颈的位置 , 不需台上 接尿袋, 用血管钳 夹闭放在 腹部
盆底筋膜层注水—“变胖不变白”
注水时用 20ml空针, 针头斜面比 较好 阴道表皮不 应有“风团 样”痕迹
分离阴道壁全层——“剪水技术”
如果出血过多, 你的分离可能过浅。 为避免不必要的 损伤或产生错误的 分离平面 不 要让锐性分离 的剪刀离开术者的 视线。



子宫脱垂
盆底障碍是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新高发疾病
2979例 45-80岁调查 75%的女性患有盆腔器官脱垂

症状性脱垂分布( POP-Q 分度)2,3
症状性脱垂约占半数:

中度脱垂占54% (POP-Q II) 中度或重度脱垂11% (POP-Q III) 重脱垂度 36% (POP-Q IV)


切除器官和阴道组织,进一步加重损害;

影响功能,术后阴道狭窄、短缩、不适和疼痛。
全盆底重建手术
采用多翼形状的软质网片, 准确通向各解剖标
志,将盆底完整托起,又称定位导航性手术
盆底结构的正常解剖
骨性盆腔Bony pelvic 神经肌肉系统Neuromuscular system 韧带和筋膜Ligaments and fascia
在过去的150年中曾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存 在 的 问 题
传统手术疗效有限,治愈率低,复发率高
在美国,80岁时约11%妇女需接受盆底修复手术 多在术后 3-5 年复发,
29%需要第二次手术,
14% 需要第三次手术。 占普通妇科手术40%~60%。
为 什 么
理论与技术缺陷
治标未治本—未恢复正常解剖生理结构 仅是表面的修补,未能修复撕裂的盆壁支持结构, 尤其是顶端缺陷,穹窿部脱垂;
III级支持
Delancey’s 3 levels of pelvic connective tissue (support)
盆腔支持组织的3层结构
DeLancey J et al. Am J Obstet Gynecol 1992; 166: 1717
膀胱及筋膜 膀胱侧韧带及上动脉
耻骨联合
耻骨膀胱韧带
Ⅰ级支持: 主骶韧带联合 起作用
Ⅱ级支持:
盆筋膜弓腱
闭孔内筋膜 肛提肌弓腱 盆筋膜弓腱 宫骶韧带 宫颈及筋膜 子宫主韧带 直肠阴道膈 直肠侧韧带
吊床理论 尿道床垫:盆内筋膜、阴道前壁
耻骨宫颈韧带
床架床脚:盆筋膜弓腱、肛提肌
宫骶韧带
主韧带
盆筋膜弓腱
Ⅰ级支持:主、骶韧带 Ⅱ级支持:盆筋膜弓腱及阴道直肠旁筋膜 Ⅲ级支持:盆膈及上下筋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