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重建手术治疗新进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的最新应用进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的最新应用进展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目前临床最常见的女性疾病,其的出现与妊娠、分娩时盆底损伤有直接关系,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后,患者会表现出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产生影响,同时还会造成患者生理与心理负担。
因此,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来讲,尽早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非常有必要。
目前,临床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主要采用康复治疗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就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最新进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出现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盆底支持组织薄弱,导致盆腔内的脏器出现移位,引起器官功能异常,使患者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1]。
PFD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中,发病率可达30%左右。
临床以往在PFD治疗中多采用保守治疗或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针对阴道或是腹部开展盆底重建术,或是实施抗尿失禁手术,术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据随访统计,PFD手术后约有45%左右的患者会在术后12周出现新的症状,如排尿不尽、排尿困难等;保守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或是盆底康复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或是不耐受手术者[2]。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实践表明,康复治疗用于PFD治疗中,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本文就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展开研究,现阐述如下。
1.康复治疗在PFD中的理论知识探究正常的盆底功能为保持肌肉、结缔组织、神经的完整性与相互作用性。
其中肛提肌属于盆底支持中最主要的作用,其由三部分组成,即耻尾肌、髂尾肌、坐尾肌,且多数为一类肌纤维,少数为二类肌纤维[3]。
其中一类肌纤维主要施行控尿机制,其可以维持静息条件下的支撑功能,当其肌力下降,则会出现POP、漏尿;二类肌纤维是保持动态环境中的盆底支持,当其肌力下降时,会降低探尿能力与性功能[4]。
中老年女性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阴道壁的组织胶原含量,会使肛提肌增宽,左右两侧的直肠肌不对称,使耻尾肌变薄,盆底肌的横截面减少,导致盆底、尿道的肌肉松弛,降低收缩能力,减弱盆腔的支持功能,引发PFD。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应用网片添加的盆底重建术治疗分析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应用网片添加的盆底重建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应用网片添加的盆底重建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子宫切除术后再发阴道脱垂的25例患者采用聚丙烯网片进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结果25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10 min,其中每张补片放置时间平均为1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0 ml,术后恢复良好,住院时间平均为5.5天。
结论网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具有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脱垂;网片子宫切除术后部分患者会发生阴道穹窿脱垂,据报道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的发生率为 1.8%[1],重度子宫脱垂行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脱垂发生率高达11.6%[2]。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阴道脱垂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收治25例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患者采用网片添加的盆底重建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收治25例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患者采用网片添加的盆底重建术治疗。
年龄最小20岁,最大66岁,平均58.3岁,合并尿失禁18例,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糖尿病5例。
其中经阴道行子宫切除术后18例,经腹子宫切除术后7例。
1.2 方法1.2.1 术前评估阴道穹窿脱垂的分期标准根据Q-tip实验将脱垂分为4度:1度为穹窿下降达坐骨棘水平;2度为穹窿下降超过坐骨棘水平但未达到阴道外口;3度为穹窿下降到阴道外口;4度穹窿下降已超过阴道外口。
根据此标准,本组中2度5例,3度12例,4度8例。
1.2.2 术前准备术前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等检查,盆腔超声检查排除双附件及盆腔病变。
术前1 d行阴道和肠道准备。
1.2.3 材料与器械国内改进设计的阴道穿隧器,美国巴德公司提供的Marlex 补片(单丝聚丙烯网片)。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现状及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0, 10(4), 595-598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0.104093Status and Progress of PostpartumPelvic Floor FunctionalRehabilitationNing Wang, Rong Jing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Received: Apr. 4th, 2020; accepted: Apr. 19th, 2020; published: Apr. 26th, 2020Abstract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In this paper, by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materials, various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methods to as-sist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recovery are described,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medical workers o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o help puerpera in the early postpartum prevention and away from FPFD.Keywords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covery, Pregnancy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Kegel Motion,Biofeedback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现状及进展王宁,景蓉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延安收稿日期:2020年4月4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19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26日摘要盆底康复是产后康复治疗的重要问题。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盆底重建的进展

修 复子宫切 除术 后损伤 的女性 盆底第一 水平支 持组
织结 构 , 预防或减 少 术后 盆 底 功能 障 碍性 疾病 为 目 的。 目前 , 此术式 只在少 数学者 中开展 , 且仍处 于探 索之 中 。对 其与单 纯子 宫切除术 在预 防子宫切 除术
手术方 法 : 腹 腔镜 下 行 子 宫次 全 或 全切 除 ①
术 后缝 合 阴道 断端 ( 子 宫全 切 除术 时 ) ②不 吸 收 行 ;
线沿两 侧子 宫骶骨 韧 带 、 直肠 阴道 隔 和 阴道后 壁 或 子宫颈 阴道 部 ( 子 宫 次 全切 除 术 保 留宫 颈 时 ) 行 行 荷 包缝 合 , 短子 宫骶 骨 韧带 ; 缩 ③将 子 宫颈 ( 阴道 或
( 东 省 佛 山 市 南海 人 民医 院 妇 科 , 山 广 佛 58 0 ) 22 0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4 R 1 . 2
文 献标 识 : A
文章 编 号 :0 9— 6 4 2 1 ) 6— 5 4— 3 10 6 0 ( 0 0 0 0 6 0
随着子 宫切 除术 的广泛 应 用 , 医源性 因素 作 为 盆腔器 官脱垂 ( e i ognpo pe P P 的 致病 因 pl c r rl s , O ) v a a
・
5 4・ 6
主垦丝
型盘查
生 旦箜 ! 鲞筮 6期 C iJ i I u , n 21 ,o 1. o6 h Mn n Sr J e 00 V1 0 N . n v g u .
・
文 献 综 述
・
腹 腔镜 下 子 宫 切除 术 中 盆底 重 建 的进 展
张 秀清① 综 述 黄 浩 审校
1 腹 腔 镜 下 子 宫 切 除 术 中 子 宫 骶 骨 韧 带 缩 短 固 定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过去现在与将来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过去现在与将来【摘要】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是指治疗女性泌尿系统和盆底器官相关疾病的专科领域。
该领域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女性生活质量以及保障妇女的健康。
历史上,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经历了逐步完善的发展,现代技术也为其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常见疾病包括尿失禁、阴道脱垂等,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和技术创新。
这一领域对妇女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保障更多女性的健康。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为妇女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妇科泌尿学, 盆底重建外科, 历史发展, 技术创新, 妇女健康, 未来发展, 研究意义, 研究现状, 常见疾病, 重要性, 发展趋势, 应用。
1. 引言1.1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定义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女性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盆底器官的相关疾病与治疗技术。
在这个学科领域中,医生将运用各种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帮助患者解决妇科泌尿系统和盆底器官的疾病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的疾病和治疗方法种类繁多。
在这个学科中,医生可能会处理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尿道感染、阴道炎症等多种疾病。
该学科还涉及到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1.2 研究意义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是妇科学和泌尿系统疾病领域的交叉学科,是近年来妇科学与泌尿科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它旨在研究女性泌尿系统及盆底功能障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为妇女性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
研究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具有重要的意义。
女性泌尿系统及盆底功能障碍是妇科学和泌尿科学领域中常见的问题,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研究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不仅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改善妇女生活。
盆底重建手术治疗新进展

目
CONTENCT
录
• 盆底重建手术概述 • 盆底重建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盆底重建手术的新技术与方法 • 盆底重建手术的临床效果与评价 • 盆底重建手术的未来展望 • 盆底重建手术典型病例分享
01
盆底重建手术概述
盆底结构与功能
盆底结构
盆底主要由骨骼、肌肉、韧带和神经组成,具有支撑术后患者能够较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如行走、坐 立等。
减少并发症
通过盆底重建手术,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 生率。
中长期临床效果
预防复发
盆底重建手术能够有效地预防 疾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
改善生活质量
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 改善,包括性功能、排尿功能 等。
降低再手术率
盆底重建手术降低了患者再次 手术的风险。
康复工程与个体化康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结合康复工程 技术和个体化康复方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和生 活质量的提高。
06
盆底重建手术典型病例分享
病例一:复杂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治疗
01
02
03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较大,存在多胎 生育史,长期患有盆腔器 官脱垂,严重影响生活质 量。
手术方法
采用腹腔镜下盆底重建手 术,通过盆底修复网片加 固盆底结构,恢复盆底功 能。
治疗效果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盆底 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得到显著提高。
病例二:压力性尿失禁的盆底重建手术
患者情况
中年女性,因生产导致压 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日 常生活和工作。
手术方法
采用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 术,通过吊带将尿道中段 悬吊于耻骨后间隙,增强 尿道括约肌力量。
治疗效果
盆底重建手术治疗新进展概要

盆底器官膨出(POP)
• 随着人口老龄化,POP发病率
TAH或TVH术后阴道穹窿膨出发生率2-45%
- Flynn BJ, et al. Curr Opin Urol,2002
正常妇女一生POP的发生率11%。
- Olsen AL, et al. Obstet Gynecol,1997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骶棘韧带固定术并发症 (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 SSLF)
阴部内动脉和直肠周围的血管损伤,可发生瞬 间大出血1500-5000ml。 处理: 局部压迫,结扎止血; 动脉栓塞; 开腹髂内动脉结扎。 国外已逾千例,近年有报道SSLF后增加SUI和 膀胱膨出的发生率
辅助器械手术时间约20-30min,出血约 30ml; 阴道手术后恢复快,“Day surgery”; 术后无性交困难。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骶棘韧带固定术缺点 (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 SSLF)
骶棘韧带周围: 直肠 坐骨神经 阴部内动脉 阴部神经 骶前血管丛 有血管和神经损伤和 直肠周围血肿的可能。 术后复发率2033%。
子宫后壁人造创面替 代宫骶韧带的缝合点, 术后阴道轴向比宫骶 韧带悬吊更趋生理。 无需补片,无补片的 排异和侵蚀问题。 手术操作简单。 缺点是不宜妊娠。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子宫骶骨固定术术后随诊
两名年龄36及39岁已育妇女,宫颈均无延长 子宫脱垂(II度重) 阴道前壁膨出(中度) 阴道后壁膨出(轻度) 术中出血为50ml vs 80ml; 手术时间为40min和50min; 均无术后病率发生。随诊9、7个月无下移, 性生活调查评分比术前明显提高。
植入材料在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1年第13卷第1期• 39 •综述植人材料在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进展艾方方,王世军*基金项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青年培育基金(项目编号:QNPY 20200I 3)作者单位: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妇产科作者简介:艾方方,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博士研究生,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通妇科、妇科肿瘤、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通信作者,E -mail :wsj 9188@ 126. com【文章编号丨 1674M 020 (202 丨)014)39^06【关键词】植入材料;盆腔器官脱垂;盆底重建【中图分类号]R 711. 59【文献标志码】Ad o i :10. 3969/j . is s n . 1674^020. 2021.01. 10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 P F D )是由于盆底损伤、缺陷及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一系 列疾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 P O P )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 1) 等111。
PFD 虽非致命性的疾病,但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
据资料显示,女性P F D 的患病率为23.7% [2]。
到80岁时,女性一生中因P O P 或S U I 而行手术治疗的 概率为20% [3],因复发或其他原因再次手术率约为30% [4]。
传统的盆底修复手术通常采用自体组织修补来治疗POP ,但由于脱垂的组织力量薄弱而临床复发率较高[5)。
基于POP 的发生类似于特殊部位疝的原理,并 借鉴外科疝修补术的经验,近年来,合成材料补片在盆 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6]。
I 级证据表明,经 阴道前壁网片植入其解剖学成功率高[7]。
但是,网片相 关并发症如网片暴露、侵蚀、网片挛缩、疼痛及性交痛等 问题也时有发生,临床处理棘手[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底器官膨出(POP)
• 随着人口老龄化,POP发病率
TAH或TVH术后阴道穹窿膨出发生率2-45%
- Flynn BJ, et al. Curr Opin Urol,2002
正常妇女一生POP的发生率11%。
- Olsen AL, et al. Obstet Gynecol,1997
有预测:30年后POP的发生率增加1倍。
保留子宫盆底修复新术式优点
术后阴道维持正常轴向,保留阴道功能 更趋生理状态; 保留子宫在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增加了性 生活满意度; 效果相对持久可靠。
保留子宫的脱垂术式选择适应证
无不规则阴道出血和绝经后阴道出 血病史; 宫颈防癌检查正常及无宫颈溃疡; 无子宫病变。
骶骨固定术(Sacrak colpopexy)
以子宫脱垂和阴道穹窿膨出以及肠膨出 、道格拉斯窝疝形成为特征。
经典手术: — 曼氏手术; — 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 阴道闭合术。
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脱垂必要性?
Bonney在1934年就强调子宫在生殖器官膨出中 只是一个被动角色
这一观念并未被真正理解 子宫切除术是治疗 子宫脱垂的主要手术方式
循证医学理论资料证明(2003年ICS年会)
SUI治疗原则
“压力性”尿失禁患 者 分 度
轻、中度“SUI” 中、重度 “SUI” 尿动力学检查后 手术治疗
Kegel盆底肌锻炼 等非手术治疗
后盆腔组织缺陷
主要指直肠膨出和会阴体组织的缺陷
阴道后壁修补术 肛提肌缝合术 加用补片的阴道后壁修补术
中盆腔组织缺陷
子宫切除时,子宫重度脱垂;
盆底支持明显松弛,子宫切除后阴道顶端可 牵引至阴道口或以外;
盆腔器官膨出
盆腔器官膨出的定量分期法 国际上50%的文献中应用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 等杂志必用分度。
Pelvic Organ Prolaps Quantitation (POP-Q)
辅助器械手术时间约20-30min,出血约 30ml; 阴道手术后恢复快,“Day surgery”; 术后无性交困难。
骶棘韧带固定术缺点 (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 SSLF)
骶棘韧带周围: 直肠 坐骨神经 阴部内动脉 阴部神经 骶前血管丛 有血管和神经损伤和 直肠周围血肿的可能。 术后复发率2033%。
- Luber KM, et al. Am J Obstet Gynecol,2001
盆底横切面
前盆腔组织缺陷
主要是指阴道前壁的膨出,同时合并或不合并 尿道及膀胱膨出。 前膀胱膨出:膨出发生在阴道下段,与压力性尿 失禁发生相关; 治疗:前壁修补术+吊带术 后膀胱膨出:膨出发生在阴道上段,与排尿困难 发生有关。 治疗:前壁修补术 两种类型膨出常同时存在
子宫脱垂病因
宫骶韧带和主韧带复 合体完整性的缺失 盆隔的虚弱
子宫的位置下移 单纯子宫切除术对盆底修 复改善已证实无任何意义
TAH/TVH后阴道穹窿膨出
多发生在术后2-13年; 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2%-43% 差异的相素:
术前子宫切除的适应证 术者手术技巧 术后是否休息等
TVH需同时盆底重建指征:
子宫骶骨固定术并发症的预防
分离暴露时注意骶前区的骶中动静脉 和输尿管及肠管,防止损伤。 关闭缝合打开的后腹膜,防止术后疝 的形成。
骶棘韧带固定术 (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 SSLF)
又称Richter procedure Sederl于1958年首次使用SSLF治疗子宫切 除术后的阴道穹窿膨出。 骶棘韧带走行于尾骨肌内,从坐骨棘向后延 伸到骶骨。 辅助Deschamps针和 Capio缝合器使缝合 更简便。 阴道途径 开腹途径
限制了该术式的广泛应用
子宫骶骨固定术改进
子宫后壁人造创面替 代宫骶韧带的缝合点, 术后阴道轴向比宫骶 韧带悬吊更趋生理。 无需补片,无补片的 排异和侵蚀问题。 手术操作简单。 缺点是不宜妊娠。
子宫骶骨固定术术后随诊
பைடு நூலகம்
两名年龄36及39岁已育妇女,宫颈均无延长 子宫脱垂(II度重) 阴道前壁膨出(中度) 阴道后壁膨出(轻度) 术中出血为50ml vs 80ml; 手术时间为40min和50min; 均无术后病率发生。随诊9、7个月无下移, 性生活调查评分比术前明显提高。
骶棘韧带固定术并发症 (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 SSLF)
重度脱垂的子宫修复重点
子宫解剖复位 即使子宫切除术 同时进行阴道穹窿的解剖复位
盆底修复的新术式
目的 :固定在某个骨性或韧带结构上。
— 骶骨固定术(Sacrak
colpopexy)
— 骶棘韧带固定术(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 SSLF)
— 经阴道后路悬吊带术 (Posterior IVS procedure)
骶棘韧带固定术
(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 SSLF)
TVH后
通过阴道后壁切口达到直肠阴道间 隙及骶棘韧带
阴道残端固定于此韧带,如阴道顶 端宽可双侧SSLF
阴道位于肛提肌板 上的水平轴向
骶棘韧带固定术优点 (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 SSLF)
Arthure 首先 1957 年报道子宫骶骨固 定术; 保留子宫者把补片固定在双宫骶韧带 和骶骨前棘间韧带; 子宫切除者把补片固定在阴道残端和 骶骨前棘间韧带。
开腹途径 腹腔镜途径
手术示意图
骶骨固定术(Sacrak colpopexy)
补片的固定导致的功能问题
补片的侵蚀(erosion)问题
盆底重建手术治疗新进展
普通妇科组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又称盆底缺陷 (Pelvic Floor Defects) 盆底支持组织松弛 (Relaxation of Pelvic Supports)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 (Pelvic Organ Prolaps, 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