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建议的SiteMasterFile

WHO建议的SiteMasterFile
WHO建议的SiteMasterFile

Guidelines for drafting a Site Master File (SMF)

A Site Master File for each manufacturing site listed in a product dossier, must be submitted t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P/EDM/QSM, 20 Ave Appia, 1211 Geneva, 27 Switzerland. Mark the envelope: For attention: Mrs. C. Doucelin (Prequalification).

A site master file should be succinct and, as far as possible, not exceed 25 A4 pages.

A site master file is a document prepared by the manufacturer containing specific and factual GMP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duction and/or control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carried out at the named site and any closely integrated operations at adjacent and nearby buildings. If only part of a pharmaceutical operation is carried out on the site, the site master file need describe only those operations, e.g., analysis, packaging.

Layout of the SMF:

Front page

In the header: Name and address of the applicant (repeated on each page)

Document number

Effective date

A bird view of the manufacturing site (photo)

Date

Stamped: MASTER COPY CONTROLLED/UNCONTROLLED COPY

Table of contents

Generate by WinWord

Approval page signed and dated by person(s):

Prepared by

Reviewed by

Approved by

Distribution of copies

Change control

Structure of the SMF

1. General information

1.1 Brief information on the firm (including name and address), relation to other sites, and, in particular, any information relevant to understanding the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Name and Address Responsibility Drug Master File Number

Drugs 'R' Ltd. 111 First Avenue City 1, Country A Manufacturing, packaging, labeling, testing, storage, distribution (for FPPs intended for the requalification market)

N/A

Testy Inc.

789 High Road City 2, Country A testing of the API (particle size testing only)

N/A

1.2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 as licensed by the national authority

The above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have a valid Manufacturing License (MfgL), No. ……….., issued by the national DRA and valid until ……………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he following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Tablets

Hard capsules

Oral solutions, and so on.

In addition, the contract testing facility also has a valid Establishment License.

1.3 Any other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 carried out on the site

Only pharmaceutical finished products (FPPs) are manufactured on the site.

1.4 Name and exact address of the site, including telephone, fax, and 24-hour telephone numbers Registered office and factory:

Drugs ‘R’ Ltd.

111 First Avenue

City 1, Country A

Phone:

Fax:

E-mail:

Contact

person(s):

24-hour telephone numbers:

Testy Inc.

789 High Road

City 2, Country A

Phone:

Fax:

E-mail:

1.5 Type of products manufactured on the site, and information about any specifically toxic or hazardous substances handled, mentioning the way they are manufactured (in dedicated facilities or on a campaign basis)

Except the QC laboratory, specifically toxic, hazardous or sensitizing APIs ?like for instance beta-lactams, cytotoxic or contraceptive hormones? are not handled on the site.

Poisons and narcotics are kept in locked safes. Organic solvents as well as medical and utility gases are stored in separate areas outside the buildings, respectively.

1.6 Short description of the site (size, location, and immediate environment and other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 on the site)

Infrastructure such as roads, power and municipal drinking water supply are good and reliable. A map of the factory area is copied into the SMF below, which shows surrounding industries and indicate sources of potential sources of pollution, e.g., from the dominant direction of the wind.

The buildings and other facilities inside the site are numbered and identified in the map.

Short description of the buildings: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Material, personnel movements and technological order

Source: Dr. Adriaan J. Van Zyl Starting material stores

Packaging material stores

Capsule and tablet manufacturing plant

Utility building (HVAC system, water purification, steam boiler, compressed air, etc.)

Source: Dr. Adriaan J. Van Zyl 1.7 Number of employees and workers engaged in:

Production :

Quality control :

Storage :

Other (e.g., security) :

Distribution :

Total :

1.8 Use of outside scientific, analytical, or other technical assistance in relation to manufacture and analysis

Testy Inc., 789 High Road, City 2, Country A: Testing the particle size of APIs.

1.9 Short description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QM) system of the firm responsible for manufacture.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quality policy of the company (with reference to the Quality Manu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QM [briefly, e.g., audit programs, approval of starting and primary packing material suppliers, FPP batch release, document control (in particular SOPs)]

Head of QM

QA manager

QC manager

QA system organization chart

From this part on, please refer always to the relevant SOP(s) and declare responsibilities.

2. Personnel

2.1 Organization chart showing the arrangements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cluding produ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See diagram under 1.9

2.2 Qualifications, experience,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key personnel.

Head of Production

Head of QM

Authorized person

Persons with delegated functions (but not responsibilities)

2.3 Outline of arrangements for basic and in-service training and how records are maintained Organization plan of identified training needs, in particular GMP introduction and reinforcement/upgrading, job related skills, in-house and external training, etc.

Evaluation (open ended question tests, score ranges for fail/pass, trainees opin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2.4 Health requirements for personnel engaged in production

Medical examination prior to and during employment.

2.5 Personnel hygiene requirements, including clothing.

Describe briefly change room procedures in relation to rest room and laundry room procedures. Describe procedures with protective clothing, shoes, hand shoes, etc.

State rules on eating, drinking, smoking, chewing gum or tobacco, etc.

3. Premises and equipment Premises

3.1 Simple plan or description of manufacturing areas with indication of scale (architectural or engineering drawings not required)

Attach layout of the plant.

3.2 Nature of construction and finishes.

Describe wall construction, nature of finishes, floors, ceilings, doors and windows, lighting, piping and drainage system(s).

3.3 Brief description of ventilation systems. More details should be given for critical areas with potential risks of airborne contamination (schematic drawings of the systems are desirable). Classification of the rooms us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terile products should be mentioned.

Outline the HVAC system, areas with different classes of air, pressure differential principles to prevent cross-contamination, dedicated air handling units (AHUs), forced ventilation systems, etc.

3.4 Special areas for the handling of highly toxic, hazardous, and sensitizing materials.

Such materials are handled only in the QC laboratory. Solids are neutralized and collected in separate containers. Extracted gases from the fume hood are neutralized and scrubbed before they are allowed to exit in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3.5 Brief description of water systems (schematic drawings of the systems are desirable), including sanitation.

Source of raw water, storage tanks, preparation of purified water and its distribu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material), capacity/day, sanitation procedures should be described.

3.6 Description of planne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program for premises and of the recording system. Critical activities of the annual planne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program for premises should be summarized.

Equipment

3.7 Brief description of major equipment used in production and control laboratories (a list of equipment is not required).

Major pieces of equipment used in:

Capsule plant

Tablet plant

Packing plant

QC laboratory

3.8 Description of planne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programs for equipment and of the recording system.

The annual planne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program for equipment should be summarized in accordance with machine/instrument manufacturers’ requirements.

3.9 Qual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including the recording system. Arrangements for computerized systems validation.

Refer to the Validation Master Plan (VMP) and outline qualification, calibration and revalidation as well as cleaning validation schedules/annual plans.

Sanitation

3.10 Availability of written specifications and procedures for cleaning manufacturing areas and equipment

Summarize facility cleaning and sanitization strategy, schedules and documentation with an illustrative list (examples) of SOPs and log books.

4. Documentation

4.1 Arrangements for the preparation, revi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ecessary documentation for manufacture

Master documents (directly related to product and process quality).

Batch manufacturing and quality records are controlled documents [design (title, number, version, date, signature, etc.), preparation, review, approval, reproduction, entry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destruction, and so on).

4.2 Any other documentation related to product quality that is not mentioned elsewhere (e.g., microbiological controls on air and water)

Validation protocols, records, job descriptions, contracts with suppliers and customers, etc.

5. Production

5.1 Brief description of production operations using, wherever possible, flow sheets and charts specifying important parameters.

E.g., general steps in capsule filling and in tableting, including packing, and indicating equipment and critical in-process control parameters regularly measured.

5.2 Arrangements for the handling of starting materials,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bulk and finished products, including sampling, quarantine, release, and storage

Purchasing procedures (approval of suppliers of APIs, excipients and primary packing materials), material requisition procedures from stores to manufacturing plant and vice versa,including sampling, quarantine, release, and storage.

5.3 Arrangements for the handling of rejected materials and products.

Procedures for rejected starting materials and FPPs.

5.4 Brief description of general policy for process validation.

Refer to parts of VMP on(analytical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validation.

6. Quality control

6.1 Descrip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nd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department. Procedures for the release of finished products.

Refer to the Quality Manual cited under1.9 and summarize batch release procedures (review of BMR, IPC and QC data, final approval by Authorized person or QA/QC manager.

7. Contract manufacture and analysis

7.1 Description of the way in which the GMP compliance of the contract accepter is assessed

Only the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s contracted to Testy Inc. The contract accepter is authorized and inspected by the national DRA to perform X-ray diffraction testing. We also audit the laboratory of Testy Inc (every two years). The Authorized Person of Drugs ‘R’ Ltd.

Reviews the certificates of analysis of Testy Inc. before releasing the batches concerned.

8. Distribution, complaints, and product recall

8.1 Arrangements and recording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The distribution records are readily available to the Authorized Person, and they contain sufficient information on wholesalers and directly supplied customers (including, for exported products, those who have received samples for clinical tests and medical samples) to permit an effective recall.

8.2 Arrangements for the handling of complaints and product recalls

Complaints about marketed FPPs are examined according to SOP No. …, the causes of quality defects investigated, and appropriate measures taken in respect of the defective products to prevent recurrence.

9. Self-inspection

9.1 Short description of the self-inspection system

Written instructions for self-inspection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provide a minimum and uniform standard of requirements. These include GMP requirements covering all the items listed under 8.2 in the WHO-GMP.

Self-inspections are conducted every six (6) months. The management of Drugs ‘R’ Ltd. Always evaluates both the self-inspection report and the corrective actions, as necessary.

THE MAIN POINTS AGAIN

1.Keep the SMF short (NMT 25 pages).

2.Reference should be made to the document, which describes the Quality Policy and System of the

Company. The Quality Manager must be independent from the Production manager.

3.Document that premises have been designed, constructed and maintained to prevent contamination

and cross-contamination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4.Describe the validation policy of the Company in the VMP (DQ, IQ, OQ and PQ of equipment

(systems) including utilities and analytical instruments) and outline essential steps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validation and cleaning validation.

Reference: GMP: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 908, 2003, Annex 4.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main principle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365-86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食品安全5大要点 1.保持清洁 拿食物前先用肥皂洗手,食物制备过程中也要经常洗手 便后请用肥皂洗手 食物制备过程中,要清洗操作台面并保持餐厨用具的清洁 防止昆虫、老鼠及其它有害生物进入厨房接近食物 2.生熟分开 生鲜肉类、禽类和海产类食物要与其它食物分开 加工处理生鲜食物要用单独的器具,如刀、案

板和其他用具 生熟食物要用不同器皿分开存放,不要生熟混放 3.完全煮熟 食物,尤其是肉、禽、蛋类和海产品要完全煮熟 炖汤、炖菜要煮沸,食物中心温度至少应达到70℃:肉和禽类食物要煮透,不能带血丝;最好使用食物温度计 菜肴再次加热要热透 炸,烤和烘制食物时不要过度烹调.以免产生有害物质 4.食物要保存在安全温度下 熟食不要在室温下存放超过2小时 熟食和易腐败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 热食在食用前温度应保持在60℃以上 即便在冰箱中,食物也不能储存过久

技术转移管理规程(完整资料).doc

制定技术转移管理规程,规范药品从研发单位或原生产商转移至本公司的管理程序,以确保技术转移管理符合GMP要求。 2 范围 所有转移至本公司生产的新产品。 3 职责 技术研发部、质量部、生产部、工程设备部、物管部有关人员严格执行以下程序。 4 内容

4.1药品技术转移是指将药品的知识、技术以及相关联的产品和工艺过程从研发部或持有药品注册证生产企业转移至本公司生产的过程。药品技术转移的内容包括:生产工艺、中控项目、原辅料和成品标准、检验方法及其它与产品质量相关联的技术、知识。 4.1.1转移方:技术研发部或另一生产企业。 4.1.2接收方:公司的生产系统包括生产部、质量部、物管部、工程设备部(如适用)。 4.2技术转移的范围包括:首次转移——产品从研发阶段转入生产阶段;二次转移——已上市产品在不同生产企业间的相互转移。 4.3人员及职责 4.3.1药品技术转移一般实行项目管理,应由转移方和接收方共同组建药品技术转移项目组,项目负责人应由接收方担任。转移小组的构成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 4.3.1.1技术研发部或另一生产企业(转移方) 4.3.1.2生产部门(转移方、接收方) 4.3.1.3 质量部门(转移方、接收方) 4.3.1.4物管部(转移方、接收方) 4.3.1.5工程设备部(如适用)(转移方、接收方) 4.3.2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一般由接收方质量管理部门的资深人员担任。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4.3.2.1代表接收方与转移方签订技术转移合同; 4.3.2.2组成项目组,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

4.3.2.3领导项目组,从总体上把握整个项目的进展和预算控制; 4.3.2.4负责转移方提供所有技术资料、样品、原辅料(必要时)的接收; 4.3.2.5负责将整个项目分为若干子项目,分配给相关人员,并监督执行; 4.3.2.6协调并跟踪各子项目进程,必要时向转移方提出技术培训的要求; 4.3.2.7负责技术评估/风险评估报告、技术转移方案与报告的批准。 4.3.3转移方,应由该药品的研发者作为项目组成员。必要时,药品研发中负责处方、工艺、质量研究的人员均应加入项目组,以确保药品开发过程中信息的完全转移。转移方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4.3.3.1提供所有的技术资料,如原辅料生产商和质量标准、处方、生产方法、中间控制标准、成品质量标准、包装材料质量标准、稳定性数据、药品与包材相容性实验数据等等; 4.3.3.2提供样品、原辅料、包装材料(必要时); 4.3.3.3提供技术支持,必要时提供技术培训; 4.3.3.4参与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风险评估,特别是对需要进行变更的内容进行评估; 4.3.3.5负责起草技术转移方案,如分析方法转移、处方和工艺的转移等等,与接收方一起完成3批工艺验证且数据稳定,如不稳定继续协助接收方验证产品。 4.3.3.6 工艺设备转移(必要时);

食品安全学要点

1.食品污染的分类:按性质分-微生物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寄生虫污染。按来源分-原料、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消费污染; 2.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通过摄入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病原)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3.沙门氏菌中毒食品:家畜肉、蛋类、家禽肉(分宰前和宰后污染)奶类及制品且感染的机会较多、水禽及其蛋类带菌率较高;3.沙门氏菌预防:防止其污染食品,控制其生长繁殖、低温储存,加热以彻底杀灭病原菌存,放4h以上的熟食及剩饭菜食用前应回锅 4.四种大肠杆菌:1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产生引起腹泻的肠毒素,出现霍乱样的急性肠胃炎症,主侵婴幼儿和旅游者;2侵袭型(EIEC):菌体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出现细菌性痢疾症状,主侵少儿与成人:3肠致病型(EHEC):不产肠毒素,侵袭点是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4肠出血型(EPEC):主要血型是O157:H7,可产生致贺样毒素,有极强的致病性,临床症状是出血性结肠炎,主侵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1急性肠胃炎:只要由ETEC和EPEC引起,潜伏期10-15h,腹泻4-5次每天,发热38-42度,不造成出血,3-5天即好;2急性菌痢型:主要由EIEC引起,潜伏期48-72h,血便、浓黏液血便、腹痛、发热;3出血性肠炎:主要由EHEC引起,潜伏期3-4天,剧烈腹痛腹泻,先水便后血便,死亡率3-5%,病程10天左右。 5.预防:同沙门氏菌 6.黄曲霉毒素(AFT)毒性:急性毒性(肝坏死、肝出血等,有剧毒性)、致癌毒性(最强的化学致癌物,主要是肝癌)、致突变性(胚胎早期死亡,后代出现畸形和先天性缺陷),且是毒性和天致癌物最强的天然污染物,其中B1存量最大、毒性最强,M1为其代谢产物、毒性次之,二者的致癌性已被确认; 7.黄曲霉产毒条件:最低相对湿度80%、最适宜温度25-32度; 8.黄曲霉污染食品:B1花生及制品、玉米、棉子、一些坚果类和饲料中,M1常存牛奶和牛奶制品,花生、花生油和玉米中的AFB1的污染最严重,大米、小麦和豆类污染最轻; 9.预防:降低温度湿度,捡出霉变颗粒、反复搓洗水冲(可去除50-88%) 10.甲型肝炎病毒(HAV):用污染的水浇灌可致蔬菜携带而感染人类,有较强存活率;预防:有病发区水域尽量不食用贝类食品,生产人员定期检查、对病人的接触物严格消毒及饮水卫生、保护水源;11.阮病毒:疑似疯牛病的病因,是一种感染性蛋白质粒子、不含核酸,有自我复制能力,会将正常蛋白变为病毒蛋白且可导致细胞死亡、脑内神经空泡变性(海绵状),有较强抵抗力、136度方可杀死 12.BSE与VCJD关系:大量数据显示有关、但无有力实验证据,有关的依据-流行病学上有高度的时空吻合性,动物学实验上二者的感染因子、潜伏期、临床及病毒蛋白在脑组织的分布一致,BSE可通过消化道感染非人类灵长类动物;13.预防(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1禁此讲患病动物的骨肉等职位饲料;2消灭感染源、焚烧深坑填埋,加强检疫、阻断传播途径;3加强管理、建立VCJD监控;4禁此进口疯牛病国家以牛为原料制成的食品、饲料;14.口蹄疫病毒及预防:途径:可通过唾液、粪便、乳、尿、精液和呼出的气体向外界排出病毒,污染的饲料、圈舍、水等可间接污染,人通过接触或饮食发生感染。仅在动物中传播,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流行最猛烈,预防-一旦发现立即捕杀,消毒、封锁、隔离一段时间;染病畜立即销毁焚烧深坑填埋,同批畜当日全部宰完、处理后出厂;与病畜有关的场所、用具、工作人员衣物等彻底消毒。15.有毒有害因子: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植物红细胞凝集素、致甲状腺肿素、抗维生素因子、苷类和酮类 16.农药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收获说允许的间隔天数(期间不允许收获)17.LD50(半数致死量):即致死中量,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要的剂量18.ADI每日允许摄入量:保证人类一生中如果每日摄入该剂量也不会引起毒害(包括下一代)19.生物放大:不易降解的化合物,在高位营养级的浓度比低位营养级的浓度大很多20.农药来源:施药后对农产品或作物的直接污染;从污染环境中对农药的吸收;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加工储运过程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完整

3 定义 3.1 检验方法验证:证明采用的方法适用于相应检测要求。 3.2 检验方法确认:证明使用法定方法在目前实验室条件下是否能获得可靠结果,是否适用于相应的检测工作。在本质上和验证一样,但不一定是验证项目的全部。 3.3 药典方法:经过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药典收载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3.4 法定方法:法定方法包括药典方法、国标方法等。 3.5 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3.6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3.7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 3.8 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试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 3.9 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 3.10 专属性:是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质的特性。 3.11 检测限:是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检出的最低量。 3.12 定量限:是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 3.13 线性:是指在设计围,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成正比关系的程度。3.14 围:是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浓度或量的区间。 3.15 耐用性:是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4 职责 4.1 标准验证岗 4.1.1 提升现行质量标准工作时,对研究后确定的标准草案进行检验方法验证工作,以确保检验方法的适用性、科学性。 4.1.2 对技术部移交的新品质量标准草案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方法适用性、科学性。 4.1.3 对技术部移交的新品应研究建立设备清洁验证残留物检验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

食品安全工作汇报要点

食品安全工作汇报要点 食品安全工作汇报要点 各位领导:去年以来,我们在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和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顺利完成了全年各项食品安全工作目标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一、政府组织工作与保障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2007年,我市根据工作实际,将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调整并改名为食品安全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先后召开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200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推进会、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会等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市领导多次到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视察、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分管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多次亲自带队到集贸市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超市、饭店督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了解食品安全状况,有力推动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二)落实监管责任,完善保障机制。市政府于2007年初与各乡镇、各部门签定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各乡镇与行政村、各监管执法部门分别与管理相对人签定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及各环节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市政府对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综合目

标考评内容。同时,制定出台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和标准,将责任 制和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监管部门,形成了一级 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正常 有效开展,市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给市食品安全会员会办公室拨付经费5万元,确保了全市食品安 全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进一步健全监管制度,我市制定了《富锦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富锦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富锦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逐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推进局面。(三)注重协调配合,深化专项整治。2007年,市食品安全委员 会各成员单位和各镇政府认真履行职能,齐抓共管,扎实开展食 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豆制品行业得到规范。 实行豆制品统一生产、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品牌,有力地 促进了豆制品质量的提高,既解决了小作坊的整治问题,又保证 了豆制品质量的安全。二是放心肉工程实施重起色。制定了全市 生猪定点屠宰实施方案,在城区增设屠宰场,并与林牧、工商等 部门联合开展肉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有力规范了全市肉类 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三是源头治理保证农产品安全。重视种植养 殖等环节的投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并出 台了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工作实施方案,从源头防范影 响农产品安全的现象发生。四是联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 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印发后,各镇、各部门积极响应;通过联合

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食品安全工作要点一、坚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长效工作机制一是要进一步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分段负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对乡镇政府以及部门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二要积极探索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组织保障机制、综合协调、督促考核以及责任挂帮包保机制等。三是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件)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提高依法处置突发安全事故(件)的能力。四是突出重点,加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及城乡结合部监管工作力度。二、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强化各环节的监管(一)强化种植养殖环节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大农产品源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管好农兽药市场,杜绝高毒高残留农兽药经营使用。开展产地产品监测,建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追溯制度。加强农贸市场管理,开展好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检验检测,杜绝药物残留超标产品上市销售。(二)严格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坚决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黑窝点和非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整治小企业、小作坊,坚决取缔无证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建立健全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小作坊安全监管措施到位,责任到人。抓好重点食品质量监督检查,确保质量安全。进一步规范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县城屠宰点要完善设施、设备和管理,力争尽快达标。各乡镇要加强屠宰点的管理,落实屠宰上市畜禽的安全检测工作。(三)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流通秩序。坚决取缔食品无证照经营,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全面推行对食品经营主体的信用分类监管。对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质量有问题的食品严禁上市销售,建立和完善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消费者维权工作,依法处置市场纠纷。继续加大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景点、食品批发超市、集贸市尝车站、学校等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努力营造食品放心消费良好环境。(四)严把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关。继续加强餐饮企业安全管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监管有关法律法规,推行餐饮业建立进货台帐、加工记录和留样制度,全面推进村居自办宴席申报登记备案检查制度。县城餐饮及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达100%。学校食堂和县城餐饮经营单位原料进货索证索票率达100%。(五)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要巩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积极组织开展以粮油、肉、豆制品、水产品、饮用水、儿童食品及消费者投诉较多的品种为重点品种,以城乡结合部、边远农村、学校及其周边环境为重点区域,以制假售假、无照经营、滥用添加剂和非食用原料等违法生产经营活动为重点整治对象,以重大节日、重要活动为重点时段组织开展联合专项整治活动。三、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要深入开展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监管,坚决打击各种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监管工作,做好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工作,规范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病例报告工作,加强特殊药品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药品、保健品广告行为,严肃查处超范围经营及非法行医行为。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食品药品安全的氛围要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加大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要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典型案例,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五、继续巩固和深化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进一步巩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要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工作制度和机制,实现县乡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全覆盖,确保村(居)民食品安全。要按照县人民政府《习水县食品药品安全包保责任制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加强职能部门对包保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的指导、督促和协调,促进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推行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习水县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

技术转移标准管理规程完整

1.目的 建立一个技术转移的标准管理规程,规技术转移的相关过程。 2. 围 牵扯到技术转移的相关过程。 3.责任人 质量管理部、生产技术部、QA部、QC部、仓储部、财务部、注册部相关负责人。 4. 容 4.1 定义 药品技术转移是指将药品的知识、技术以及相关联的产品和工艺过程从研发方或持有方转移到接收方的过程。 4.2 应用围 技术转移应用的围包括 首次转移:产品从研发阶段转入生产阶段,企业委托严 二次转移:已上市产品转移到公司 4.3 实施流程 4.3.1 建立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 由转移方(研发单位或部门/原生产商)和接收方共同组建药品技术转移项目 组,项目负责人应由接收方担任。交接负责人为注册部,转移小组的人员构成 还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 方面: ◆研发部门(转移方) ◆生产部门(转移方/接收方) ◆质量部门(转移方/接收方) ◆物资管理部门(转移方/接收方) ◆工程部(如适用)(转移方/接收方)。 4.3.2 建立项目计划和进度表 转移过程中首先由项目负责人建立进度表和各项转移任务的职责;协调并跟踪 项目的进程。 4.3.3 技术文件准备和传递 项目负责人应与转移方(研发单位或部门或原生产厂)联系获取必需要的文件

资料和样品以及帮助,包括: ●注册文件中的化学、生产和工艺控制部门 ●原料供应商和标准 ●产品和药品包装样品 ●对产品和/或生产工艺、产品检验的技术培训。 4.3.4 变更控制 转移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启动工厂的产品变更控制,并进行法规符合性评估以及差距分析。 4.3.5 转移项目 转移项目过程中质量管理、生产技术及物料管理部门需获取的相关信息分别 为: 质量部门 ●转移方(研发单位或部门/原生产厂)和接收方之间的生产合同技术容; ●原辅料、包装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控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分析方法验证或分析方法转移以及稳定性研究方案。 生产部门 ●生产处方、生产规程及工艺流程图 ●制备工艺验证方案; ●图纸(如冲模、铝塑板图纸)建立批号、有效期的表示方法; ●包装设计和样品试机;设备和系统能力和资格确认; ●设施及公用系统能力和资格确认。 物料管理部 ●原辅料供应商信息、审批; ●包装材料供应商信息、审批; ●准备用于试机的包装材料样品。 4.3.6 验证 验证作为技术转移一部门,接收方在技术转移开始阶段就应该着手考虑验证。 技术转移验证应考虑以下方面: 4.3.6.1 系统确认(例如设备、设施、通用工程、自控、计算机) 接收方应比较转移过来的工艺过程所需要的设备、设施与目前具备的设 备、设施间的差异。确定是否需要新购置或改造现有设备设施。对购置或 改造现有设备设施进行系统或单元水平评估,如果属于对质量体系直接影 响或关键系统就应该进行安装、运行、性能确认。 4.3.6.2 清洁验证 质量管理部和生产技术部负责理解所转移工艺过程的清洁知识(清洁方 法、清洁溶剂、残留物质等)。并评价所转移工艺过程的清洁要否影 响目前清洁验证状态,如果确认对当前清洁验证系统状态有影响则应进行 清洁验证。 4.3.6.3 分析方法验证

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的实施方案

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x及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按照x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要求,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现就x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如下方案: 一、加强源头治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一)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 (1)加强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源头监管,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2)重点抓好农药、瘦肉精、兽药经营使用、生猪屠宰、水产品禁用药物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和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活动; (3)加大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产品和重点时段的专项执法检查力度,确保产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4)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强化“三品”认证,强化证后监管,督促“三品”生产经营主体依法健全生产经营档案,规范使用包装标识; (5)开展对重点食用农产品的联合治理和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治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做好规模化养殖场废水及粪便废弃物清运无害化处理;

(6)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任务,加强时鲜蔬菜瓜果农残定性抽检和粮食及制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 (7)严格落实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加强生猪宰前检验检疫。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准出和质量安全追溯试点; (8)强化农产品收储运环节的管理,严厉查处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在没有销售前的贮藏、运输过程中非法使用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水产局、市粮食局、市商务局、市环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食品生产经营监管 (9)全面规范食品相关许可,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准入管理。加强过程监管。在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面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受权人制度,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工作,实行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 (10)加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督促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等制度,加大对不合格食品处置情况的监督检查; (11)继续推行转基因食品专柜(专区)销售; (12)强化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和风险管控,严格进口食品准入,加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进口商的监督管理;

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及转移管理制度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及转移管理制度规程

————————————————————————————————作者:————————————————————————————————日期:

文件名称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及转移 管理规程 文件编号QB-WI/10-020-00 版本号00 页码 制定人制定日期2017.03.16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管理部门质量部分发部门总经理□技术部□质量部□生产部□管理者代表□ 商务部□销售部□行政部□仓库□序号修订原因及目的修订内容 01 文件新建/

1. 目的 规范实验室理化分析方法验证、确认、转移和文件管理的过程,使其管理符合GMP 和ChP2015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理化分析方法验证、确认、转移和文件管理。 3. 引用/参考文件 ChP2015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 USP 1225 ICH Q2 《验证与确认控制程序》 《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4. 职责 4.1 理化QC 负责实验室相关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确认、转移方案和验证报告的编制与实施以及此过程中涉及到的文件记录的管理。 4.2 QA 负责审核分析方法验证方案和报告并对验证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4.3 质量部经理 负责审批分析方法验证方案和报告,并提供相关资源保证验证顺利实施。 5. 程序 5.1 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及实施适用情况 项 目 适用范围 目的 发起时机 方法验证 1.采用新的检验方法; 证明采用的方法适用 1.建立质量标准时; 文件名称 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及转移管 理规程 文件编号 QB-WI/10-020-00 版 本 号 00 页 码

预防食物中毒食品安全五大要点.doc

预防食物中毒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保持清洁 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还要洗手。便后洗手。 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 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为什么? 多数微生物不会引起疾病,但泥土和水中以及动物和人体身上常常可找到许多危险的微生物。手上、抹布和尤其是切肉板等用具上可携带这些微生物,稍经接触即可污染食物并造成食源性疾病。 生熟分开 生的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 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 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为什么? 生的食物,尤其是肉、禽和海产食品及其汁水,可含有危险的微生物,在准备和储存食物时可能会污染其他食物。 做熟 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 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肉类和禽类的汁

水要变 清,而不能是淡红色的。最好使用温度计。 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为什么? 适当烹调可杀死几乎所有危险的微生物。研究表明,烹调食物达到70℃的温度可有助于确保安全食用。需要特别注意的食物包括肉馅、烤肉、大块的肉和整只禽类。 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 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 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温度(60℃以上)。 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 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为什么? 如果以室温储存食品,微生物可迅速繁殖。当温度保持在5℃以下或60℃以上,可使微生物生长速度减慢或停止。有些危险的微生物在5℃以下仍能生长。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使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以保安全。 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 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如果要生食。

2018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正文

庐阳经济开发区(林店街道)2018年食品 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部署 和要求,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升辖区食品药品安全总体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结合庐阳经济开发区(街道)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 1.贯彻执行《合肥市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办法》,强化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四有”(有责任、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保障措施,配齐食品安全“四员”协管队伍,落实“四员”保障经费。(党政办、食安办) 2.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和考核制度,签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对社居委和相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行考核,督促落实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18年度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等相关任务。(党政办、食安办) 3.落实“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扎实组织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等示范创建工作,做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绩效评估等工作。(食安办、各社居委) 4.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队伍建设,开展监管人员培训,提升监管人员能力和水平。(食安办、各社居委) 5.有效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经费财政预算,继续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加强民生工程食品快检室后期运行维护,健全基层快检体系。(财务部、林店食药监所、城乡统筹部、食安办)

二、开展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行动 6.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和保护,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责任单位:(城乡统筹部、城市管理部) 7. 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监管,加强兽药安全管理,加大科学 种养技术培训力度,指导农户依法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兽药、化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实用农产品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屠宰病死猪、制售假劣农资案件等违法违规行为。(城乡统筹部负责、食安办配合) 8.深入推进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集中治理违规使用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农兽药残留超标突出问题。严格执行定点屠宰制度,严格查处私屠滥宰行为。屠宰后动物废弃物、病死畜禽等按要求处置,严厉查处注水、屠宰、销售病死畜禽、未经检疫合格的食用动物及其产品等违法行为。(城乡统筹部、林店食药监所负责、食安办配合) 9.加强食品(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监管,严格实行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督促食品(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对不合格产品、违法销售行为信息及时公示,并向监管部门报告。(林店食药监所、城乡统筹部负责,食安办配合) 10.健全完善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体系,提升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能力。加强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健全收运企业准入机制和评价体系,强化餐厨废弃食用油脂加工及处置去向监管。严格依法查处餐厨废弃物以“地沟油”等形式回流餐桌的案件。(城市管理部负责,食安办配合)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题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夏季家中的案板、刀具要想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需要怎么处理?(A) A.用沸水浇烫 B.用流动水冲洗 C.用碱水刷洗 D.用洗洁精刷洗 2.关于户外采食野菜正确的说法是(D)。 A.所有野菜都可以放心食用 B.野菜虽清香鲜嫩,并非所有野菜均能食用,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 C.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马路两旁生长的野菜可以食用 D.有些野菜含有剧毒,食用后,轻者会感到闷、胀、呕吐,重者还会危及生命,吃前要小心辨别。 3.以下食用色素中属于天然色素的是(B)。 A.苋菜红 B.姜黄素 C.柠檬黄 D.靛蓝 4.下列哪两种食物在短时间内可以同食?(B) A.菠菜与豆腐 B.红薯与猪肉 C.海鲜与啤酒 D.牛乳与巧克力 5.霉变甘蔗中毒是指食用了保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常发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初春 季节。霉变甘蔗中的甘蔗节菱孢霉,产生的毒素主要损害人体的(B)。 A.消化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 C.呼吸系统 D.内分泌系统 6.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C)。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长期多食鸡蛋会导致胆固醇偏高 B.空腹不宜饮茶 C.死鳝鱼、死甲鱼、死螃蟹只要做熟了还是能吃的 D.关节炎患者不宜吃海鲜时喝啤酒 8.生豆角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为防止吃豆角时发生食 物中毒,最好采用()烹饪。(D) A.低温短时间 B.低温长时间 C.高温短时间 D.高温长时间 9.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对产品的要求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B)。 A.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

技术转移管理规程

1 目的 制定技术转移管理规程,规范药品从研发单位或原生产商转移至本公司的管理程序,以确保技术转移管理符合GMP要求。 2 范围 所有转移至本公司生产的新产品。 3 职责 技术研发部、质量部、生产部、工程设备部、物管部有关人员严格执行以下程序。 4 内容 4.1药品技术转移是指将药品的知识、技术以及相关联的产品和工艺过程从研发部或持有药品注册证生产企业转移至本公司生产的过程。药品技术转移的内容包括:生产工艺、中控项目、原辅料和成品标准、检验方法及其它与产品质量相关联的技术、知识。 4.1.1转移方:技术研发部或另一生产企业。 4.1.2接收方:公司的生产系统包括生产部、质量部、物管部、工程设备部(如适用)。 4.2技术转移的范围包括:首次转移——产品从研发阶段转入生产阶段;二次转移——已上市产品在不同生产企业间的相互转移。

4.3人员及职责 4.3.1药品技术转移一般实行项目管理,应由转移方和接收方共同组建药品技术转移项目组,项目负责人应由接收方担任。转移小组的构成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 4.3.1.1技术研发部或另一生产企业(转移方) 4.3.1.2生产部门(转移方、接收方) 4.3.1.3质量部门(转移方、接收方) 4.3.1.4物管部(转移方、接收方) 4.3.1.5工程设备部(如适用)(转移方、接收方) 4.3.2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一般由接收方质量管理部门的资深人员担任。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4.3.2.1代表接收方与转移方签订技术转移合同; 4.3.2.2组成项目组,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 4.3.2.3领导项目组,从总体上把握整个项目的进展和预算控制; 4.3.2.4负责转移方提供所有技术资料、样品、原辅料(必要时)的接收; 4.3.2.5负责将整个项目分为若干子项目,分配给相关人员,并监督执行; 4.3.2.6协调并跟踪各子项目进程,必要时向转移方提出技术培训的要求; 4.3.2.7负责技术评估/风险评估报告、技术转移方案与报告的批准。 4.3.3转移方,应由该药品的研发者作为项目组成员。必要时,药品研发中负责处方、工艺、质量研究的人员均应加入项目组,以确保药品开发过程中信息的完全转移。转移方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4.3.3.1提供所有的技术资料,如原辅料生产商和质量标准、处方、生产方法、中间控制标准、成品质量标准、包装材料质量标准、稳定性数据、药品与包材相容性实验数据等等; 4.3.3.2提供样品、原辅料、包装材料(必要时); 4.3.3.3提供技术支持,必要时提供技术培训; 4.3.3.4参与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风险评估,特别是对需要进行变更的内容进行评估;4.3.3.5负责起草技术转移方案,如分析方法转移、处方和工艺的转移等等,与接收方一起完成3批工艺验证且数据稳定,如不稳定继续协助接收方验证产品。 4.3.3.6工艺设备转移(必要时); 4.3.3.7提供相关产品的药品注册资料(必要时)。 4.3.4接收方

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编号:_____ 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5 页

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进一步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督促学校食堂完善制度,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加大监管力度,全力防控学校食堂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学校食堂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大学校食堂日常监管力度。督促学校食堂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原料采购、索证索票、清洗消毒、人员管理、食品加工、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实现学校食堂监督检查全覆盖,对于曾发生过食物中毒、受过行政处罚、在监督抽检中发现过不合格样品,以及量化分级等级较低的学校食堂,要加大检查频次,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进行查处。 (二)开展重点时段食品安全大检查。春季及秋季新学期开学前,要求学校食堂按照《关于印发江苏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指南的通知》要求,进行自查自改。开学后,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应涵盖制度落实、设施布局、环境卫生、过程控制、台帐资料、应急处置等方面,对假期后食品仓库是否及时清理、餐用具是否重新清洗消毒、新进工作人员是否取得有效健康证等进行重点检查。同时要对各学校执行米、面、肉、油等大宗食品集中招标采购、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检测等工作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针对检查情况,督促整改到位,并于开学后三周内上报检查情况。 (三)继续推进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在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的基础上,督促学校加大投入、提档升级、强化管理等措施,提高学校 第 2 页共 5 页

2019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9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为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紧紧围绕“五个更加”,深入贯彻 落实全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工商局今年食品安全工作总体部署及要 求和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食品安全城市的任务目标,突出专项整治,在更加高效加强食 品市场监管中树立执法权威,有力维护流通环节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切实保障消费者消费 安全。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继续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食品安 全专项整治,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全面完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各项任务指标:确保全 市商尝超市、集贸市场内的食品经营户持证照率达到100%;确保全年完成快速检测4224 个批次食品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20xx年底前全市完成3500户食品经营者落实食品电子监管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重点 要按照《关于印发全区工商系统20xx年实施民生计划切实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 管工作方案的通知》(宁工商消字〔20xx年流通环节食品快速检测工作计划表》(附件1)的安排,认真开展食品快速检测,确保全年完成快速检测4224个批次食品的目标任务, 每个检测箱(基层工商所)每季度检测不得少于32个批次。县(市)分局要做好登记统 计和留底存档工作,做到有据可查和规范管理。要进一步指导、督促大型农贸市尝大型超 市尽快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监测站,严把食品质量入市关,依法严格食品质量检测信息 发布纪律,凡未经市局批准不得发布食品质量抽样检测的不良信息。 (四)着力抓好清真食品监督管理,努力维护清真食品市场秩序。重点抓好清真食品 市场监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市推行清真食品市场监管两项制度的实施意见》(银工商食字〔20xx年内在每个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至少创建一个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创建目标。对人口密集、规模大、经济繁荣的城镇社区,鼓励创建多个食品安全示范店,充分发 挥示范店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规范经营行为、保障食品质量消费安全的示范引导作用, 切实促进和维护食品市场消费安全。要继续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创建力度,强化规 范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店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广 大农村消费者创造一个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 (七)着力抓好推行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按照自治区工 商局《关于落实20xx年食品电子监管目标任务的通知》安排,年底前要完成3500户食品 经营者落实食品电子监管的工作目标,食品批发户(含批发、配送企业及本地生产企业批 发部)安装、运行食品电子监管“一票通”覆盖率100%,大中型商尝超市使用电子终端查询机覆盖率100%。各局要加大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的推行力度,积极与当地电信部门加强业务联系,定期开展对基层巡查人员食品电子监管软件操作运用及监管信息录入技能的培训

家庭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点

家庭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点 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食用不安全的食品而患病,还有许多人因此丧失生命。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怎样才是正确的食品操作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强调食品安全的5个要素,并提出: 安全第一步:保持清洁 病菌广泛存在于泥土、水、动物和人体中。手、抹布、厨具,尤其是案板,都携带病菌。食物与之稍有接触,就可能被污染,从而致病。因此,我们要做到: ●洗手是保持清洁的重要步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手。它不但接触干净的东西,同时也接触肮脏的东西,这些活动均可造成手的污染。洗手可以去掉手上大部分病菌。有实验证明,85%的病菌可经流水洗手去掉,经用肥皂水搓洗可去掉95%的病菌。 很多人洗手方式不正确,在洗手时往往不用肥皂或只洗手的一部分。洗手时,应注意手指尖、指甲、大拇指、手腕和手指之间。用热水和肥皂洗手有助于消除油脂、细菌和污垢。无自来水时,可用桶和壶倒水来洗手。 ●清洗餐具时,必须要明确“清洁”和“消毒”的区别,“清洁”是物理地清除污垢和食物残渣的过程。“消毒”是消毒或杀死细菌的过程。清洁用具最好不要使用海绵,而使用布、毛巾等清洁用具。我们还可以将5ml家用漂白剂与750ml水混合成消毒液,用于餐具、台面、抹布的消毒。 ●一般来说,在备制食物时应清洗餐具,以免细菌的生长。特别要注意用于吃饭、饮水和烹饪而又接触了生食物和嘴的餐具。准备好食物后,别忘了消毒接触了生肉、海鲜等的案板和餐具;以及清洗、干燥清洁设备,以防细菌滋生。餐后应将剩余食物刮到垃圾桶中;用热水和清洁剂一起清洗餐具,用干净布或刷子清除食物残渣及油腻;用干净热水冲洗餐具;用开水和消毒液消毒餐具;以及将盘子和炊具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或用干净的干布擦干。 ●有些动物(老鼠、小鼠、鸟、蟑螂、苍蝇及其它昆虫)也会将病菌带到食物和厨房台面上。宠物(狗、猫、鸟等)的爪子、毛皮、羽毛携带细菌。我们可能无法确保厨房完全没有动物的进入。在这种情况下,做饭前要清洗并消毒处理厨房台面和厨具;将食物盖好或存于密封容器中;盖严垃圾桶盖、定期清除垃圾。 安全第二步:生熟分开 生的食物,特别是肉类、禽、海产食品及其汁水,可能含有病菌,在备制和存放食物时可能会污染其他食物。因此,生熟分开不仅仅是在烹饪过程中,而是在整个食物备制过程的所有环节,包括宰杀过程,都应保持生熟分开。所以,这一环节我们应当注意: ●购物时,保持生的肉、禽和海产等食品与其它食品分开。 ●在冰箱中,生的肉、禽和海产应存放在熟食或即食食物的下面,以免交叉污染。 ●食物应存放在带盖的器皿中,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触。浸泡过生肉的水不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80414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编写:xxxxx 审核:xxxxx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食品安全5大要点 1.保持清洁 拿食物前先用肥皂洗手,食物制备过程中也 要经常洗手 便后请用肥皂洗手 食物制备过程中,要清洗操作台面并保持餐 厨用具的清洁 防止昆虫、老鼠及其它有害生物进入厨房接 近食物 2.生熟分开

生鲜肉类、禽类和海产类食物要与其它食物分开 加工处理生鲜食物要用单独的器具,如刀、案板和其他用具 生熟食物要用不同器皿分开存放,不要生熟混放 3.完全煮熟 食物,尤其是肉、禽、蛋类和海产品要完全煮熟 炖汤、炖菜要煮沸,食物中心温度至少应达到70℃:肉和禽类食物要煮透,不能带血丝;最好使用食物温度计 菜肴再次加热要热透 炸,烤和烘制食物时不要过度烹调.以免产生有害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