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护浇注,连铸坯质量,新技术
《连续铸钢操作与控制》课程标准

《连续铸钢操作与控制》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连续铸钢操作与控制》是培养冶金行业从事连铸技术工作的必修课。
课程以连续铸钢生产的全过程为工作对象,面向的主要岗位包括大包浇注、中包浇注、连铸主控、连铸切割、铸坯质检等,主要培养学生在充分掌握连铸理论的前提下,能对主要岗位进行正确操作,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连铸生产复杂问题,能够进行连铸坯质量控制、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以及具有连铸技术创新与应用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成长为有能力的连铸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连续铸钢生产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与特点;(2)掌握连续铸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工艺过程;(3)掌握主要设备的结构与原理等,能画出设备简图;(4)掌握主要设备的性能,并能说明主要设备的特点;(5)掌握连续铸钢生产技术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掌握连铸机分类的有关知识,具有选择机型能力;(7)掌握铸坯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8)掌握和计算浇铸温度、拉坯速度、冷却制度等参数;(9)掌握连铸生产时各参数对铸坯质量影响;(10)掌握和总结影响铸坯质量的因素;(11)掌握连续铸钢生产技术新技术、新工艺。
(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识别和选用连铸常用耐火材料能力;(2)具有识别和选用连铸常用功能材料能力;(3)具有连铸计算机仿真操作能力;(4)具有检查和使用连铸设备和使用工器具能力;(5)具有连铸开浇前的准备工作能力;(6)能进行连铸开浇能力;(7)具有控制二冷强度、拉坯矫直以及脱锭工作能力;(8)具有连铸坯切割以及停浇操作能力;(9)具有铸坯精整能力;(10)具有分析铸坯缺陷的特征,并根据缺陷分析原因能力;(11)具有分析生产事故的特征,分析原因并解决能力;(12)具有根据生产要求对工艺过程进行调整,并能分析相关工艺规程能力。
连续铸钢新技术问答

1 合金钢的凝固特性与普通碳钢有哪些不同?合金钢的凝固特性与普通碳钢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金钢中合有活泼元素。
如不锈钢中含有Cr、Al、Ti等元素,这些元素易与氧和氮发生反应,生成高熔点的化合物,悬浮于钢被中,既影响了钢液的可浇性,又给铸坯质量带来一些危害。
(2)凝固温度区间发生变化。
合金元素会使钢的固相线和液相线温度区间发生变化,合金元素含量较高时,温度区间会发生较大变化,选择钢液过热度、确定二冷制度时要给予充分考虑。
(3)形成凝固组织。
合金元素及其含量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凝固组织,有些元素会使铸坯裂纹倾向增加。
(4)物理性能发生变化。
合金元素会使钢的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等物理特性发生变化。
一般合金钢的导热系数比碳钢小,而凝固收缩量比碳钢大。
(5)钢的高温性能发生变化。
合金元素会使钢的高温性能发生变化,对钢的热延性曲线有重要影响。
因此,二冷区冷却强度及配水制度要根据所浇钢种实测的脆性温度范围确定。
(6)裂纹的敏感性。
裂纹的敏感性取决于所浇的钢种,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2 合金钢连铸工艺有哪些特点?合金钢连铸工艺与碳钢相比有以下特点:(1)根据所浇钢种的需要,对钢液的纯净度、成分和浇注温度,尤其是对微量元素含量的控制,都要求达到规定值。
为此,特殊钢连铸必须配备炉外精炼设备。
(2)结晶器应采用高频率、小振幅的振动。
(3)选用性能良好的保护渣和全过程的保护浇注,保证铸坯质量。
(4)最好使用大容量、深熔池、砌有挡墙(坝)的中间罐,充分发挥中间罐的冶金功能。
(5)应选用合适的耐火材料,以减少消耗和提高钢的纯净度。
(6)采用结晶器器面自动控制,减少液面波动。
3 凝固沟的危害是什么?凝固沟在结晶器内钢液液面起伏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液面上升时,不但振痕间距增加,振痕深度增加,而且还产生弯月面的溢流,形成凝固沟。
冷轧薄板表面的主要缺陷是裂缝,裂缝来源于结晶器保护渣、夹杂物和氩气气泡被裹在凝固沟的下方。
连铸新技术

( 4) 结晶器保护渣技术 高效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应具有低粘度、低结晶温度、
低软化及熔融温度, 合适的碱度及较快的熔化速度。日本 学者提出, 不宜经常加CaF2 和Na2O 等助熔剂来降低其粘 度和熔融温度, 否则会引起尖晶石等高熔点物质析出, 破坏 (pòhuài)熔渣的玻璃性, 使润滑条件恶化。可适当加入Li2O、 MgO、BaO、K2O 等助熔剂, 对降低保护渣粘度和软化温 度, 抑制晶体析出、增大保护渣消耗量具有一定作用。
精品文档
(3) 结晶器坯壳生长的均匀性 结晶器内初生坯壳不均匀, 会导致铸坯表面纵裂或凹陷, 严 重时会造成拉漏。坯壳生长的均匀性决定于钢的化学成分。 合适(héshì)的结晶器设计、结晶器锥度、保护渣及液面稳定 性。
(4) 结晶器内钢液流动控制钢水在结晶器内运动决定于浸入式 水口倾角大小和插入深度。根据模型试验, 认为板坯结晶器 的水口倾角为15°~25°, 插入深度125±25 mm 可得到良 好的表面质量。
增加钢水在中间包平均停留时间, 使夹杂物有充分时间上浮。 中间包向大容量, 深熔池方向发展, 中包容量可达80 t, 深2 m。 改变钢水在中包内的流动路径和方向, 消除死区, 活跃熔池, 缩短 夹杂物上浮距离。
精品文档
(3) 中间包覆盖渣 常用的覆盖剂有: 碳化稻壳, 中性渣(CaO/SiO2= 0.9-
精品文档
3 防止连铸坯缺陷, 提高铸坯质量技术
3.1 防止连铸坯表面缺陷技术 铸坯表面缺陷主要表现(biǎoxiàn)为: 表面夹渣、表面纵、
横裂纹、角裂、星状裂纹。采取办法: (1) 结晶器液面控制( 同前) 。 (2) 结晶器振动, 为减小钢坯振痕深度, 可采用高频率( 最高可
达400 次/min) 和小振幅( 2~3mm) 的液压驱动振动装置。 使频率和振幅率超过了80%以上时, 再提高连铸机产量 就必须提高拉速。提高拉速的关键在于确保结晶器均匀 的坯壳厚度、液相穴的长度和铸坯的冷却强度。因此, 采 用(cǎiyòng)以下新技术。
连铸坯的缺陷与控制技术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引言 (3)1 连铸坯的形状质量控制 (4)1.1鼓肚变形 (4)1.1.1 鼓肚产生的原因 (4)1.1.2 采取的措施 (4)1.2菱形变形(脱方) (4)1.2.1 脱方成因 (5)1.2.2 减少脱方的措施 (5)1.3圆铸坯变形 (6)1.3.1 椭圆形变形 (6)1.3.2 不规则变形 (6)2 连铸坯的表面质量控制 (7)2.1振动痕迹 (7)2.2表面裂纹 (7)2.2.1 表面纵裂纹 (7)2.2.2 表面横裂纹 (8)2.3表面夹渣 (10)2.3.1 表面夹渣形成的原因 (10)2.3.2 解决表面夹渣的方法[5] (11)2.4保护渣性能对连铸圆坯表面质量的影响[7] (11)3 连铸坯的内部质量控制 (13)3.1连铸坯的中心裂纹 (13)3.1.1内部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3)3.2连铸坯的内部夹杂物 (14)3.2.1夹杂物的分类 (15)3.2.2 夹杂物的来源[9] (15)3.2.3 连铸坯中夹杂物的控制方法[10] (16)结论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摘要连铸坯质量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
从广义来说所谓的连铸坯质量是得到严格产品所允许范围以内,叫合格产品。
连铸坯质量是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的:1. 连铸坯的外观形状:是指连铸坯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与结晶器内腔尺寸和表面状态及冷却的均匀程度有关。
2. 连铸坯的表面质量:主要是指连铸坯表面是否存在裂纹,夹渣等缺陷。
连铸坯这些表面缺陷主要是钢液在结晶器内坯壳形成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与浇注温度,拉坯速度,保护渣性能,浸入式水口的设计,结晶式的内腔形状,水缝均匀情况,结晶器振动以及结晶器液面的稳定因素有关。
3. 连铸坯的内部质量:是指连铸坯是否具有正确的凝固结构,以及裂纹,偏析,疏松等缺陷程度。
二冷区冷却水的合理分配,支撑系统的严格对中是保证铸坯质量的关键。
连铸工作中的改进方案和总结

连铸工作中的改进方案和总结。
一、连铸工作中的改进方案1.技术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连铸新技术不断涌现,比如气体加热控制、多级同步振动控制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连铸的效率和质量,在连铸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生产流程细化为了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连铸的生产流程需要进行细化。
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细化,可以避免操作不当的情况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机械设备改进连铸机械设备的改进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比如,通过采用先进的轻质材料、合理布局,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重量和体积,从而降低机械设备的能耗,提高连铸设备的运行效率。
4.人员培训人员培训是连铸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质量意识,可以采用工作班组培训、技能大赛等方式进行人员培训,并根据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连铸工作中的总结1.高品质的原材料在连铸工作中,高品质的原材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因此,在原材料采购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纯度高的原材料。
2.加强管理和监控为了确保连铸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通过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并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用先进技术提升质量为了确保连铸生产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必须使用先进技术。
只有掌握了先进技术,才能不断提升连铸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4.确保生产安全安全是连铸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必须严格遵守生产规程,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安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设备的安全保障。
连铸工作中的改进方案和总结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
通过不断探索和发展,连铸技术和生产工艺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为实现精准制造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连铸坯质量

侧固液相界面捕捉,在内弧侧距表
面约10mm处,有一夹杂物集聚带。 大型夹杂物多集中于内弧侧
1/5~1/4厚度处。
直结晶器+2~3m垂直段:注流冲击 是对称的,液相内夹杂物得到上浮, 同时夹杂物分布也比较均匀。见右 图和下页图
1 弧形连铸机 2 直结晶器的弧形连铸机 3 立式连铸机
连铸机机型对大型夹杂物的影响
30 30
CaO- SiO2-Al2O3
Al2O3 ,Al2O3〃SiO2 Al2O3-MnO-CaO,Al2O3
⑵ 如何分析夹杂物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①夹杂物的形态和组成。塑性夹杂和球形不变形夹杂对钢性能的影响 不同,沿轧制方向伸长的塑性夹杂使钢横向力学性能恶化。MnS夹杂 能变形,FeO和MnO夹杂能稍变形,SiO2 和Al2O3 夹杂不变形。FeS、 FeO熔点低使钢产生热脆,MnS熔点高改善钢的热脆。 ②夹杂物的大小和聚集状态。夹杂物会使钢材产生分层,夹杂物越大, 影响越大。但即使存在着小的夹杂物聚集,也可能使钢材分层。
③ 预防及消除方法: — 结晶器铜板表面最好镀铬或 镀镍,减少铜的渗透; — 适当控制钢中残余元素,如 ω[Cu] <0.20%; — 降低钢中硫含量,并控制合 适的[Mn]/[S]比大于40; — 控制钢中Al、N含量,选择合 适的二冷制度。
⑸ 皮下气泡与气孔
① 缺陷特征:在铸坯皮下存在的直径约1mm,长约10mm,沿柱状晶生 长方向分布的气泡称为皮下气泡。若裸露于铸坯表面的气泡称为表面气 泡;小而密集的小孔叫皮下针孔。
①连铸时钢液凝固速度快,夹杂物集聚长大机会少→尺寸较小,不易从 钢液中上浮。
②连铸过程中多了中间包装臵,钢液与大气、熔渣、耐材接触时间长易
炼钢连铸工艺流程的介绍

连铸工艺流程介绍将高温钢水浇注到一个个的钢锭模内,而是将高温钢水连续不断地浇到一个或几个用强制水冷带有“活底”(叫引锭头)的铜模内(叫结晶器),钢水很快与“活底”凝结在一起,待钢水凝固成一定厚度的坯壳后,就从铜模的下端拉出“活底”,这样已凝固成一定厚度的铸坯就会连续地从水冷结晶器内被拉出来,在二次冷却区继续喷水冷却。
带有液芯的铸坯,一边走一边凝固,直到完全凝固。
待铸坯完全凝固后,用氧气切割机或剪切机把铸坯切成一定尺寸的钢坯。
这种把高温钢水直接浇注成钢坯的新工艺,就叫连续铸钢。
【导读】:转炉生产出来的钢水经过精炼炉精炼以后,需要将钢水铸造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钢坯。
连铸工段就是将精炼后的钢水连续铸造成钢坯的生产工序,主要设备包括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拉矫机等。
本专题将详细介绍转炉(以及电炉)炼钢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要求等信息。
由于时间的仓促和编辑水平有限,专题中难免出现遗漏或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连铸的目的: 将钢水铸造成钢坯。
将装有精炼好钢水的钢包运至回转台,回转台转动到浇注位置后,将钢水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再由水口将钢水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
结晶器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之一,它使铸件成形并迅速凝固结晶。
拉矫机与结晶振动装置共同作用,将结晶器内的铸件拉出,经冷却、电磁搅拌后,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板坯。
连铸钢水的准备一、连铸钢水的温度要求:钢水温度过高的危害:①出结晶器坯壳薄,容易漏钢;②耐火材料侵蚀加快,易导致铸流失控,降低浇铸安全性;③增加非金属夹杂,影响板坯内在质量;④铸坯柱状晶发达;⑤中心偏析加重,易产生中心线裂纹。
钢水温度过低的危害:①容易发生水口堵塞,浇铸中断;②连铸表面容易产生结疱、夹渣、裂纹等缺陷;③非金属夹杂不易上浮,影响铸坯内在质量。
二、钢水在钢包中的温度控制:根据冶炼钢种严格控制出钢温度,使其在较窄的范围内变化;其次,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从出钢、钢包中、钢包运送途中及进入中间包的整个过程中的温降。
连铸的生产工艺流程

连铸的生产工艺流程:将装有精炼好钢水的钢包运至回转台,回转台转动到浇注位置后,将钢水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再由水口将钢水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
结晶器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之一,它使铸件成形并迅速凝固结晶。
拉矫机与结晶振动装置共同作用,将结晶器内的铸件拉出,经冷却、电磁搅拌后,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板坯。
连铸钢水的准备一、连铸钢水的温度要求:钢水温度过高的危害:①出结晶器坯壳薄,容易漏钢;②耐火材料侵蚀加快,易导致铸流失控,降低浇铸安全性;③增加非金属夹杂,影响板坯内在质量;④铸坯柱状晶发达;⑤中心偏析加重,易产生中心线裂纹。
钢水温度过低的危害:①容易发生水口堵塞,浇铸中断;②连铸表面容易产生结疱、夹渣、裂纹等缺陷;③非金属夹杂不易上浮,影响铸坯内在质量。
二、钢水在钢包中的温度控制:根据冶炼钢种严格控制出钢温度,使其在较窄的范围内变化;其次,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从出钢、钢包中、钢包运送途中及进入中间包的整个过程中的温降。
实际生产中需采取在钢包内调整钢水温度的措施:1)钢包吹氩调温2)加废钢调温3)在钢包中加热钢水技术4)钢水包的保温中间包钢水温度的控制一、浇铸温度的确定浇铸温度是指中间包内的钢水温度,通常一炉钢水需在中间包内测温3次,即开浇后5min、浇铸中期和浇铸结束前5min,而这3次温度的平均值被视为平均浇铸温度。
浇铸温度的确定可由下式表示(也称目标浇铸温度):T=TL+△T 。
二、液相线温度:即开始凝固的温度,就是确定浇铸温度的基础。
推荐一个计算公式:T=1536-{78[%C]+7.6[%Si]+4.9[%Mn]+34[%P]+30[%S]+5.0[%Cu]+3.1[% Ni]+1.3[%Cr]+3.6[%Al]+2.0[%Mo]+2.0[%V]+18[%Ti]}三、钢水过热度的确定钢水过热度主要是根据铸坯的质量要求和浇铸性能来确定。
钢种类别过热度非合金结构钢10-20℃铝镇静深冲钢15-25℃高碳、低合金钢5-15℃四、出钢温度的确定钢水从出钢到进入中间包经历5个温降过程:△T总=△T1+△T2+△T3+△T4+△T5△T1出钢过程的温降;△T2出完钢钢水在运输和静置期间的温降(1.0~1.5℃/min);△T3钢包精炼过程的温降(6~10℃/min);△T4精炼后钢水在静置和运往连铸平台的温降(5~1.2℃/min);△T5钢水从钢包注入中间包的温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浇注的两个部分
• 保护浇注分为钢包到中间包和中间包到结 晶器两个部分。
盛钢桶(钢包)到中间罐(中间包)的保护
钢包到中间包之间采用铝—碳质长水口保护钢 流,在开始阶段钢包上直接加长水口所起到的 保护效果,有时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水口没 有套正,在大包水口与长水口之间有缝隙,空 气从缝隙中源源不断的被抽入水口中,使钢水 中的[O]和[N]含量增加,针对这一情况,采取 了在大包水口与长水口接缝处采用氩气保护, 并在长水口内加密封圈,使大包水口与长水口 接触的更紧密,保护效果明显增加。
铸坯纯净度主要决定于钢水进入结晶器之前处理过 程。也就是说要把钢水搞“干净”些,必须在钢水 进入结晶器之前各工序下功夫,如选择合适的炉外 精炼、中间包冶金、保护浇注等 铸坯的表面缺陷主要决定于钢水在结晶器的凝固过 程。它是与结晶器坯壳形成、结晶器液面波动、浸 入式水口设计、保护渣性能等因素有关的。必须控 制影响表面质量各参数在目标值以内,以生产无缺 陷铸坯,这是热送和直接轧制的前提 铸坯的内部缺陷主要决定于在二次冷却区铸坯冷却 过程和铸坯支撑系统。合理的二次冷却水分布、支 承辊的对中、防止铸坯鼓肚等是提高铸坯内部质量 的前提
2. 保护浇注的方法
气体保护法。目前常用氩气、氮气作为保护气 体,因其对于钢液是惰性气体,它与钢液中的 活泼元素(如Al、Ti、Si、Mn)不发生化学反 应;作为钢包→中间包或中间包→结晶器的保 护气体,保护气体中的[O2]<1%,才能有 效地防止二次氧化,起到保护作用。
液体保护剂。液体保护剂可分为三类:矿物油、 植物油和合成油。合成油一般是矿物油的混合物。 小方坯连铸机敞开浇注的结晶器目前广泛使用菜 籽油作润滑保护剂。油流到结晶器四周的铜壁并 附着其上形成油膜,当油膜与高温坯壳接触就裂 解,油挥发成含CH化合物的还原性气体,在弯月 面起防止空气二次氧化的作用,同时有碳沉积在 铜壁上,当结晶器向下运动时,油或碳被挤入到 坯壳与结晶器壁之间起润滑作用
第二部分 连铸坯质量
大纲
连铸坯质量的含义 提高连铸钢种的纯净度的措施 提高连铸坯表面质量的措施
一. 连铸坯质量的含义
最终产品质量决定于所供给的铸坯质量。从广义 来说,所谓连铸坯质量是指得到合格产品所允许 的铸坯缺陷严重程度。它的含义是: ―铸坯纯净度(夹杂物数量、形态、分布、气 体等)。 ―铸坯表面缺陷(裂纹、夹渣、气孔等)。 ―铸坯内部缺陷(裂纹、偏析、夹杂等)。
一、 提高连铸机生产率
1.1 提高连铸机作业率 目前在钢铁工业发达国家, 现代化大型板坯连铸 机的作业率已达90%以上, 方坯连铸机的作业率 也在90%以上, 有的甚至达到了95%。
提高连铸机作业率的措施: ( 1 ) 提高连浇炉数。国外钢厂板坯连浇炉数在 1500炉以上, 方坯在1000 炉以上。 ( 2 ) 提高结晶器的使用寿命。在日本结晶器寿命 由200~300 炉提高到1 000~3 000 炉。 ( 3 ) 结晶器下部钢板采用多层电镀、先镀Ni 再镀 磷化物和Cr, 并改变镀层范围和厚度。 ( 4 ) 改变结晶器冷却槽的形状和间隔, 铜板表面弯 月面附近温度可降到100 ℃左右, 寿命大大提高。
3. 保护浇注对提高铸坯质量的作用
大包,中间包的钢水注流采用长水口和浸入式 水口进行密封保护,有效的隔绝了钢水与大气 的接触,减少了高温钢水的吸氧,减少了钢中 氧氮的含量及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提高了铸 坯内部质量 中包内钢水加覆盖剂,减少了钢水裸漏,防止 钢水与空气接触,减少热辐射,吸收上浮来的 夹杂物,提高了钢水的纯净度
从工艺操作上,应采取以下措施: (1)无渣出钢:转炉采用挡渣球,电炉采用偏心炉 底出钢,防止出钢渣大量下到钢包。 (2)钢包精炼:根据钢种选择合适的精炼方法,以 均匀温度、微调成分、降低氧含量、去除气体夹杂 物等。 (3)无氧化浇注:钢水经钢包处理后,钢中总氧含 量可由130ppm下降到20ppm以下。如钢包→中间包 注流不保护或保护不良,则中间包钢水中总氧量又 上升到60~100ppm范围,恢复到炉外精炼前的水平, 使炉外精炼的效果前功尽弃。
三. 提高连铸坯表面质量的措施
铸坯表面缺陷主要是指夹渣、裂纹等。如 表面缺陷严重。在热加工之前必须进行精 整,否则会影响金属收得率和成本。生产 表面无缺陷铸坯是热送热装的前提条件 铸坯表面缺陷形状各异,形成原因是复杂 的。从总体上说,铸坯表面缺陷主要受结 晶器钢水凝固过程的控制
(1)结晶器液面的稳定性:钢液面波动会引起坯壳生 长的不均匀,渣子也会被卷入坯壳。选择灵敏可靠 的液面控制系统,保证液面波动在允许范围内,是 非常重要的 (2)结晶器振动:铸坯表面薄弱点是弯月面坯壳形成 的“振动痕迹”。振痕对表面质量的危害是:1)振 痕波谷处是横裂纹的发源地,2)波谷处是气泡、渣 粒聚集区。为此,采用高频率小振幅的结晶器振动 机构,可以减少振痕深度。
结晶器内加入保护渣,除了保证结晶器润 滑,隔绝空气与钢水接触,防止二次氧化, 利于钢水液面保温,更重要的是可以吸收 并溶解结晶器内上浮的夹杂物,提高铸坯 纯净度,均匀填充结晶器壁与坯壳之间的 气隙,使凝固传热趋于均匀,有利用坯壳 均匀生成,防止铸坯变形及产生裂纹
4. 采用保护浇注的效果
①铸坯的检验合格率提高。
四.提高连铸坯内部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铸坯内部质量是指低倍结构、成分偏析、 中心疏松、中心偏析和裂纹等。铸坯经过 热加工后,有的缺陷可以消失、有的变形、 有的则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对产品性能 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铸坯内部缺陷的产生,涉及到铸坯凝固传 热、传质和应力的作用,生成机理是极其 复杂的。但总的来说,铸坯内部缺陷是受 二次冷却区铸坯凝固过程控制的
二. 提高连铸钢种的纯净度的措施
纯净度是指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形 态和分布。要根据钢种和产品质量,把钢 中夹杂物降到所要求的水平,应从以下五 方面着手: ―尽可能降低钢中[O]含量。 ―防止钢水与空气作用。 ―减少钢水与耐火材料的相互作用。 ―减少渣子卷入钢水内。 ―改善流动促进钢水中夹杂物上浮
可保多炉连浇。
(11) 提高辊子使用寿命, 如在锻造辊上焊接耐磨性 CrB 型材料, 或使用衬套式复合辊。在板坯机上 可使弯弧部分的辊子寿命达到6 000~9 000 炉, 水平部分辊子寿命达1.2 万~2.8 万炉。 (12) 缩短非浇注时间, 如: 上装引锭杆; 铸机采用整 体快速更换; 采用各种自动检测装置, 提高自动化 控制水平, 加强铸机设备维护。
1.2 提高连铸机拉速技术
现代化小方坯连铸机拉速已达4.0~5.0
连铸连轧新技术
第三讲 保护浇注,连铸坯质量,连铸连轧新技术
第一部分 保护浇注
大纲
保护浇注的定义 保护浇注的方法 保护浇注对提高铸坯质量的作用 采用保护浇注的效果
1. 保护浇注的定义
保护浇注是对连续铸钢过程中裸露于空气 中的钢液采取保护,以避免钢液被空气二 次氧化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措施 钢液被二次氧化的区段包括从钢包→中间 包→结晶器过程,对其全面实施保护浇注, 实质上即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浇注,故 又称无氧化浇注
( 5) 将板坯连铸结晶器厚度改为33 mm~40 mm 冷却水缝宽为5 mm, 冷却水流速达9 m/s 以上, 防止粘接性漏钢。 ( 6) 漏钢预报技术, 将多个热电偶埋设在铜板内, 使之形成网络布置, 根据各个热电偶测得的温 度变化进行预报, 拉漏率在0.4%以下。 ( 7) 异钢种接浇技术。在结晶器内插金属连接件 并放入隔层材料, 防止钢液成分混合。缩短连 铸辅助作业时间, 提高金属收得率。
• 每种方法都有其固有的优缺点,但都有利 于改善钢的洁净度,具有防止钢水飞溅、 减少辐射热和改善劳动条件的作用。其中 保护管式(长水口)与中间罐浸入式水口类似, 由于它操作简便,费用较低,因而受到世 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应用甚广
中间包到结晶器的保护
• 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浸入式水口保护渣浇注(图2a)。 对小断面铸坯由于使用浸入式水口的困难,可使 用气体保护(图2b、c)。但使用密封罩后,对观察 结晶器液面、捞取液面上的浮渣、处理钢流的各 种异常现象等均感不便。20世纪70年代末期,康 卡斯特(CON(2AST)公司发明了用液氮保护的康 斯帕尔法(CONSPAL—Concast Surface Protection Air Liquide),适合于多流及小方坯浇 注,但因气流运动时有空气卷入,使保护气氛中 含氧量偏高,故保护效果欠佳。上述各种保护型 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适当组合应用
(中心偏析和中心 疏松。为此采用钢水低过热度浇注、电磁搅拌等技 术都是有效的扩大等轴晶区的办法。 (2)合理的二次冷却制度:在二次冷却区铸坯表面温 度分布均匀,在矫直点表面温度大于900℃,尽可 能不带液芯矫直。为此采用计算机控制二次冷却水 量分布、气一水喷雾冷却等。
(3)控制二次冷却区铸坯受力与变形:在二次 冷却区凝固壳的受力与变形是产生裂纹的 根源。为此采用多点弯曲矫直、对弧准确、 辊缝对中、压缩浇铸技术等。 (4)控制液相穴钢水流动,以促进夹杂物上浮 和改善其分布。如结晶器采用电磁搅拌技 术、改进浸入式水口设计等。
第三部分 连铸连轧新技术
连铸新技术主要体现在: 连铸机的高生产率( 作业率、拉 速、设备可靠) 连铸坯的质量( 铸坯洁净度、铸 坯表面缺陷、铸坯内部缺陷)
②采用保护浇注铸坯表面夹渣缺陷减少。 ③采用保护浇注后铸坯振痕较浅,振痕间距规 则,没有“V”型振痕。 ④保护浇注采用预熔型保护渣做润滑剂,熔融 的保护渣导入结晶器壁与初生坯壳的间隙,改 善了传热,坯壳凝固,生长均匀,铸坯脱方, 鼓肚,纵向凹陷等形状缺陷产生率降低。
• 连铸保护浇注的推广应用是一项系统性工 作,应充分考虑,保护浇注的方式,中包 及水口的烘烤制度,钢水温度制度,耐材 及保护渣的选择等等,使保护效果达到最 佳,为生产纯净钢,开发品种钢生产高附 加值产品创造条件。
(8) 钢包、中间包和浇注水口的快速更换技术, 各 国尤其对快速更换中间包浸入式水口已获成功, 更换时间1~2 min, 最快的仅使钢流断流3 s。 (9) 中间包热态循环使用技术, 日本达450 次。 (10) 防止浸入式水口堵塞, 塞棒和浸入式水口吹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