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看心理

合集下载

解读身体语言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

解读身体语言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

解读身体语言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身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交流方式,通过观察对方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我们可以了解到对方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解读身体语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人际交往和商务场合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身体语言中最直接、最容易观察到的部分。

人的脸部表情可以反映出丰富的情感和内心状态。

例如,眉头紧蹙可以表示担忧或疑虑,微笑则代表愉悦和友好。

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出对方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好地与对方进行交流和沟通。

二、姿态与动作人的姿态和动作也能够传递出丰富的信息。

姿态的开放或封闭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自信程度和态度。

例如,挺直腰杆和双臂张开的姿势表明自信和开放,而低头垂肩则表示消极和不自信。

此外,手势的运用也是身体语言中重要的一部分。

例如,握手可以表达友好和信任,敲桌子则显示不耐烦和紧张。

通过观察对方的姿态与动作,我们可以洞察到其内心的情感表达和态度倾向。

三、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身体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观察对方的眼神,我们可以读懂对方的思维和情感。

例如,眼神游离不定可以表明紧张或不诚实,眼神直视则表示自信和真诚。

眼神交流是人际交往中互相理解和建立连接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洞察对方内心的窗口之一。

四、言语语调言语语调也是身体语言中重要的一环。

说话的语速、声音的高低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等,都能传递出对方的情感和内心状态。

例如,声音低沉可以表示自信和认真,声音尖锐则表明紧张或愤怒。

通过仔细聆听对方的言语语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回应对方的表达。

通过解读身体语言,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身体语言的解读是一门学问,需要通过观察和实践进行培养和提高。

此外,在解读身体语言时,也要考虑到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影响,避免产生误解和偏见。

综上所述,解读身体语言对于理解他人、改善人际关系和有效沟通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面部表情、姿态与动作、眼神交流和言语语调,我们可以更好地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增进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从肢体语言看心理活动

从肢体语言看心理活动
如何通过肢体语言看心理活动
孩子在没有会说话之前就学会了肢体语言,有的是向父母或周围环境中学会,有的是自己发明,通过大人们的反应而习得。但是有多少父母解读了这些语言呢?
经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100,声调占38/100,另外的55/100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孩子在学会说话之前就完全用非语言表达自己,而且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骗性。
人类学家观察发现,人与人之间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常因彼此间情感的亲疏不同,而不自觉地保持不同的距离:最亲密的人,彼此间可以接近到0.5米;有私交的朋友间,彼此可以接近到0.5~1.25米;一般公共场所的陌生人之间沟通时,彼此间的距离,通常维持在三米以上。孩子跟大人的距离同样有说服力,此种因情感亲疏而表现的人际间距离的变化,在心理学上称为人际距离。显然,人际距离的变化,是由双方当事人沟通时,在肢体语言上的一种情感性的表示;彼此熟悉者,就亲近一点,彼此陌生时,就保持距离。如一方企图向对方接近,对方将自觉地后退,仍然维持相当的距离。孩子主动靠近你,他就是要表达,你很安全,很想靠近你。
鼓掌表示兴奋,
顿足代表生气,
搓手表示焦虑,
垂头代表沮丧, 摊手表示无, 捶胸代表痛苦……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面部表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当事人以此等肢体活动表达情绪,别人也可由之辨识出当事人用其肢体所表达的心境。
与人际距离相似的另一现象,是个人空间。个人为了保持其心理上的安全感受,会不自觉地与别人保持相当距离,甚至企图在其周围划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希望别人侵入,防卫外人侵入其个人空间时带来不安的情绪。读者可注意观察此种人的情绪变化;如有陌生人要求坐在孩子的旁边,他就会感到不安,甚至起而离去;如有他熟悉的人到来,他会热情招呼对方,主动靠近,而且他会因此而感到高兴。

身体语言的心理学解读

身体语言的心理学解读

身体语言的心理学解读在人类社交交流中,身体语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通过言语交流,我们还通过身体姿势、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向他人传递信息。

这些身体语言的细微变化往往揭示了我们内心真正的情感和意图。

本文将探讨身体语言的心理学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人以及自己的情感状态。

第一部分:肢体姿势的解读肢体姿势是身体语言中最直观、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姿势,我们可以判断其自信、紧张、放松等情感状态。

例如,当一个人站立时,如果他站得笔直,胸部微微挺起,双臂放松自然,这表明他对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有信心;而如果一个人的姿势低垂,背部微弓,双臂交叉,这表明他可能感到紧张或不自信。

第二部分:面部表情的解读面部表情是身体语言中最富有情感表达力的部分。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焦虑等情绪状态。

例如,当一个人微笑时,他往往传递出友好和积极的情感;而皱眉和紧闭嘴唇则表明他可能感到不满或者不耐烦。

第三部分:眼神交流的解读眼神交流是身体语言中最直接、最具感染力的方式之一。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神,我们可以窥探到他们的情感、动机以及意图。

例如,当一个人注视着你的眼睛,眼神坚定而专注,这表明他对你的兴趣或者关注;而避开目光或者频繁转移目光则可能表示他不愿面对或者逃避。

第四部分:手势和动作的解读手势和动作是身体语言中最直接、最有力的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手势和动作,我们可以判断他们的情感、意图以及态度。

例如,当一个人高举双手,掌心向外,这表明他对某件事情持开放和友好的态度;而双手握拳、收缩身体则可能表示他感到紧张或不安。

第五部分:声音和语调的解读声音和语调也是身体语言中重要的表达方式。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声音和语调,我们可以判断他们的情感状态、信心以及意图。

例如,当一个人说话声音洪亮、语调平稳,这表明他自信、决断;而声音颤抖、语气低弱则可能表示他感到紧张或不自信。

结论身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交流方式,可以揭示出人们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意图。

肢体语言的心理秘密

肢体语言的心理秘密
• 表达钟情旳肢体语言-昂首挺胸,英气勃勃, 无所畏惧,气度非凡,豪迈雄健,整齐麻 利,温文尔雅。梳头发,擦脸油,擦皮鞋, 洗脸,刷牙,戴领带,弹灰尘,换衣服频 频微笑,健谈。默默旳看着对方
• 表达隐忍旳肢体语言-用手摘线头或衣缝, 头朝下,眼睛盯着地板,抠树皮,抠桌子, 抠袖口,包,指甲等
会说话旳肢体语言
• 象征性肢体语言-点头,摇头等 • 表达厌烦旳肢体语言-捂耳朵,交头接耳,打瞌睡,
用手支撑着头,低头看书看报,跷二郎腿,双臂 交叉,眼睛盯着别处用手指敲桌子,跺脚 • 求爱旳肢体语言-肌肉微张,站姿笔直,神采奕奕, 皮肤通红或胀白。男:拢拢头发,扣好衣服,伸 伸领带,拉拉裤子。女:抚弄头发,把脸上旳头 发弄到两边去。位置:相向而坐,身体朝向对方, 看着对方旳脸,向对方倾靠,手臂围成一种圈, 脚交叉
背,或者用眼睛盯着说话者周围旳东西 • 埃及人旳问好动作像敬礼 • 某些非洲民族会面时,相互拥抱,把面颊贴在一

国际肢体语言
• 拉丁美洲肢体语言: • 将手朝下一挥,在阿根廷,乌拉圭,委内
瑞拉表达嘿,好样旳。而在秘鲁表达,啊 呀,我弄错啦。在智利,表达,瞧,出什 么事了?
南美印第安人部落图托和保罗罗人交谈时, 眼睛要朝四面八方看,若是在公共场合下 讲故事,讲话者要盯着屋角
国际肢体语言
• 东方人-两个食指推向外眼角 • 自己-用食指或拇指指着自己旳胸部 • 谄媚,拍马屁,讨好-鼻子尖上捻动一下拳
头 • 希望成功,祝你好运-一只手或两只手旳食
指与中指交叉 • 上帝保佑,免遭厄运-画十字:右手五指并
拢,前额,胸,左肩,右肩,然后,双手 手指交叉或合成掌
国际肢体语言
• 顺从,无威胁,礼貌,诚恳-手心向上 • 权威,反感-手心向下 • 迫使对方屈服-手握成拳,食指伸出 • 优越感-双手放在裤子口袋里,露出拇指 • 防卫-怀抱上臂,同步拇指朝上 • 嘲弄-用拇指指人 • 赞扬-翘大拇指 • 不,坏,不喜欢,死亡-双拇指向下

肢体语言的心理秘密

肢体语言的心理秘密

练习优雅体态1、站如松2、坐如钟3、如风你是否记住他人的表情变化如《笑傲江湖》里有一段,令狐冲与任盈盈的一部面部表情交流的。

瞳孔可以通过收缩或放大来表达心情。

如:光线太暗,瞳孔就会打开,已接受更好的光线。

同时,扩大瞳孔还意味着兴趣和欣愉情感的存在,因此,一些男女间的约会大都会安排在弱一些的光线下,因为这样可以促使双方的瞳孔扩大,更加生动地传达出内心的活动。

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讲,这样还可以更有效地增进相互间的感情。

嘴唇嘴唇闭拢表示和谐宁静、端庄自然。

嘴唇半开或全开则是表示疑问,奇怪,有点惊讶。

嘴唇全开一般表示惊骇。

双唇紧闭,抿在一起动作多表现人的意志坚定,反映出此人已经决定去做某事。

笑捧腹大笑的人多是心胸开阔的。

当别人取得成就以后,他们有的可能只是真心的祝愿,而很少产生嫉妒的心理。

在别人犯了错误后,他们一样会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和谅解。

他们比较幽默感,总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他们所带来的快乐,他们不势力眼,不嫌贫爱富,欺软怕硬,一般为人比较正直。

经常悄悄微笑的人除了性格比较内向、害羞以外,还有一种性格特征就是他们的心思非常慎密,而且头脑异常冷静,在什么时候都能让自己跳出所在的圈子以外,作为一个局外人来冷眼观察事情的发生、进展情况,这样可以更有利于自己作出各种决定。

他们很善于隐藏自己,轻易不会将内心真实的想法透露给别人。

小心翼翼地偷着笑的人他们大多是内向型的人,性格中的传统、保守的成分占了很多,而与此同时,他们在为人处事又会显得腼腆,但是对他人的要求往往很高,如果达不到要求,常常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不过他们和朋友却是可以患难与共的。

看到别人笑的时候也笑的人,这样的人是乐观而又开朗的,情绪化比较强,对待生活比较积极,通常不会被苦难吓倒。

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

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

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
答:行为心理学中的肢体语言解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肢体语言解读:
1. 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感兴趣或产生好感时,他们通常会注视对方,瞳孔可能会放大。

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话感到怀疑或不满,他们可能会斜眼看人。

2. 手和手臂:手和手臂的姿势可以传达出很多信息。

例如,如果一个人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这可能表示他们不同意或者不接受你的观点。

如果一个人用手触摸脸部或颈部,这可能表示他们对你所说的话感到焦虑或不安。

3. 躯干:当一个人感到舒适和自信时,他们会站得笔直,胸部高昂;反之,当一个人感到紧张或不安时,他们的身体可能会弯曲,肩膀下垂。

4. 脚:脚部的动作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情感。

如果一个人不停地移动脚步或者踩踏地板,这可能表示他们很紧张或者不安。

需要注意的是,肢体语言解读不是绝对可靠的,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和表达方式。

因此,在解读他人的肢体语言时,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

心理学:读心术?了解这些肢体语言,轻松看透他人内心

心理学:读心术?了解这些肢体语言,轻松看透他人内心

心理学:读心术?了解这些肢体语言,轻松看透他人内心企鹅号《木木瞎扯》05-17 10:54除了面部表情和头部姿势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外,我们也可以从他身体做出的相关反应来揣测他的内心想法,这篇文章将从身体部分来介绍如何通过肢体语言读取他人想法。

(1)肩部姿势肩膀动作往往难以控制,因此是我们识别他人心理的一个有力的工具,a.耸肩:表明了无奈、内心的不安、遗憾或恐怖。

在生活中,我们在与他人交谈时,对方偶尔会做出耸肩的动作,这大多数其实是表明了对方的无奈或内心的不安。

b.使劲张开双臂:说明有决心和责任感,或者在给自己打气;c.双肩向前挺出:暗示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很大;d.双肩向后:表示不满或愤怒。

(2)手部姿势很多人都会有些手上的小习惯,却不知道这些习惯往往会泄露我们的想法。

a.轻揉耳朵:对当前话题不感兴趣,不想再听你说下去了。

在和他人谈及某一话题时,若对方做出了轻揉耳朵这个动作,你可能需要结束这次对话或者换一个话题了,这个动作表明对方已经对当前对话感到不耐烦了。

b.手指触摸脖子:对你说的持怀疑或不同意态度;c.轻轻抚摸下巴:说明对方在考虑做决定,内心正在进行斗争;进行商业谈判或者讨价还价时,对方出现了这个动作,表明对方已经在最终决定阶段了,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再进一步“劝说”一下,就能达成想要的结果。

d.用手挡住嘴:说明对方想隐藏内心真实想法。

用手挡住嘴常常是为了掩饰自己做出的下意识的动作。

惊喜时可能会捂嘴,惊恐时可能会捂嘴,难过时也可能会捂嘴。

e.张开怀抱,摊开手掌:表示坦诚相待;f.搓手掌:对某些事物抱有期待,而且这种期待是充满自信的;g.手臂交叉:做出防御姿势,增加自身安全感。

交叉双臂是一个自我防范性质很强的一个姿势,特别是交叉手臂于胸前时,可以极大地增加安全感。

结语:上面就是常见的肢体语言和心理状态的关系,不一定适用所有环境,但可以作为你猜测他人内心的起点。

了解这些肢体语言,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轻松了解对方想法。

肢体语言的心理学秘密

肢体语言的心理学秘密

肢体语言的心理学秘密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100,声调占38/100,另外的55/100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而且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骗性.1、边说边笑:这种人与你交谈时你会觉得非常轻松愉快。

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从不苛刻,很注意“知足常乐”,富有人情味。

感情专一,对友情、亲情特别珍惜。

人缘较好,喜爱平静的生活。

2、掰手指节:这种人习惯于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咯嗒咯嗒地响。

他们通常精力旺盛,非常健谈,喜欢钻“牛角尖”。

对事业、工作环境比较挑剔,如果是他喜欢干的事,他会不计任何代价而踏实努力地去干。

3、腿脚抖动:这类人总是喜欢用脚或脚尖使整个腿部抖动;最明显的表现是自私,很少考虑别人,凡事从利己出发,对别人很吝啬,对自己却很知足。

但是很善于思考,能经常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4、拍打头部:这个动作是表示懊悔和自我谴责。

这种人对人苛刻,但对事业有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

他们一般心直口快,为人真诚,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人,但守不住秘密5、摆弄饰物:这种人多为女性,一般都比较内向,不轻易使感情外露。

她们的另一个特点是做事认真踏实,大凡有座谈会、晚会或舞会,人们都散了,但最后收拾打扫会场的总是她们。

6、耸肩摊手:这种动作是表示自己无所谓。

这类人大都为人热情,而且诚恳,富有想象力,会创造生活,也会享受生活,他们追求的最大幸福是生活在和睦、舒畅的环境中。

7、抹嘴捏鼻:习惯于抹嘴捏鼻的人,大都喜欢捉弄别人,却又不敢“敢做敢当”,爱好哗众取宠。

这种人最终是被人支配的人,别人要他做什么,他就可能做什么,购物时常拿不定主意。

8、常常低头:慎重派。

讨厌过分激烈、轻浮的事,孜孜勤劳,交朋友也很慎重。

9、托腮:服务精神旺盛,讨厌错误的事情,工作时对松懈型的合作对象会很反感。

10、两手腕交叉:对事情保持着独特的看法,常给人冷漠的感觉,属于易吃亏型的人,稍微有些自我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肢体语言看心理
一、通过寒暄了解对方
寒暄是人们相见开始时最常用的方式,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如果仔细观察,仍然有助于了解对方:
1.表情
眼睛柔和地注视对方,笑容自然放松的人内心从容自信;眼睛大睁直视对方,表情夸张的人有表现欲;目光躲闪、口中忙不迭地问好的人有自卑倾向;目光游离、表情僵硬的人比较傲慢。

2.握手的力度
握手短促有力的人热情而自信,握手轻飘飘的人心不在焉或缺乏自信,不断地摇晃手臂的人有恭维对方的心理。

3.手掌的湿度
若对方的手掌潮湿,说明对方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心理上处于不平衡状态。

二、通过视线了解对方
人类从外界得来的信息,有70%来自眼睛。

眼睛也最有表现力,有道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因此观察对方的视线有助于了解对方:
1.视线柔和自然的人内心从容自信。

2.视线不停乱动的人心不在焉,或者喜欢算计,善于察言观色。

3.眼睛惊恐,不断被对方表情左右的人有自卑感,没有主见,或急于讨好对方。

4.微微低头、视线向上望着对方的人可能有敬畏的心理,抬头向下望着对方则表示傲慢。

5.大睁眼睛直视对方的人如果不是充满敌意,则多半精力充沛,或控制欲强。

三、通过言谈了解对方
1.语速
说话一直慢条斯理,突然变得快速急促,往往是因为心中感到不安或恐惧,想迅速把事情说出来以得到解脱。

同样的,一直能言善辩,突然变得吞吞吐吐或者一直说话不得要领,突然间滔滔不绝等情况,都要引起注意。

2.音调
一个人在表达反对意见时,为在气势上压制对方,往往会提高音调;人在激动时,无论是高兴还是生气,也常提高音调。

相反,人们在平静、颓丧、沉思时,往往降低音调。

3.节奏
有自信、心地坦荡、性格乐观的人,说话必然富有节奏感。

相反,如果一个人说话经常张口结舌、语无伦次,则多半是缺乏自信或心中有鬼。

如果一个人说话有板有眼,说明他对所谈事情清楚明白,立场坚定,不怕对方反驳;相反,匆匆忙忙想要结束谈话,或支支吾吾、语气暧昧的人,多半不愿承担责任,处世圆滑。

四、通过行为举止了解对方
行为举止是一个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有助于了解他的习惯和性格等特征。

(1)手姿
手是最容易表现人的习惯的部位。

比如有的人喜欢有意无意地玩弄领带、钢笔、挖鼻、抚弄头发、掰关节等,双手总是忙个不停,这样的人不安稳,欠成熟;笑时用手掩住嘴的人有女人气;手势过多过大的人表现欲强,或者思维活跃,急于表达。

(2)坐姿
坐下时两膝靠拢的人,比较内敛拘谨;双腿叉开的人不拘小节;喜欢跷起“二郎腿”的人,控制欲比较强,希望获得优越感;习惯将脚神经质般不停晃动、前伸、翘起的人,比较喜欢
引人注意,表达自己“对此事不在意”。

(3)站姿
哈着腰、弓着背望着对方,一个“刘罗锅”似的人,缺乏自信和主见,急于讨好对方;喜欢双手提着包垂在身前,像个侍者一样笔直地站着的人,多半自以为形象不错,而且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4)行姿
走路快、步幅大的人一般是急性子;走路东张西望、慌里慌张的人可能喜欢算计;走路磨磨蹭蹭、总喜欢靠着墙角走路的人是沉默的内向者,或者有自卑倾向;喜欢把手插到裤袋里的人希望引起别人注意。

总之,从非言语的行为中观察一个人,这是我们了解他人的基本功夫。

花同样的时间,善于观察的人总会比别人得到更多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