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一、教案名称: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第一章——葫芦丝的基本知识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基本结构。

2. 使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内容:1. 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葫芦丝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3. 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葫芦丝实物,让学生初步了解葫芦丝的外观。

二、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葫芦丝的基本结构,包括吹嘴、主管、副管、尾管等。

2. 介绍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示范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讲解葫芦丝的音阶和节奏,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演奏。

2. 分析葫芦丝乐曲,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和风格。

三、实践拓展(2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演奏葫芦丝乐曲,教师巡回指导。

2. 邀请学生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1. 复习葫芦丝的基本知识,掌握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练习演奏葫芦丝乐曲,提高演奏技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葫芦丝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演奏葫芦丝乐曲的技巧和表现力。

八、教学资源:1. 葫芦丝实物道具。

2. 葫芦丝教学教材或资料。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葫芦丝乐曲。

六、教案名称: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第二章——葫芦丝的演奏技巧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指法、吐音、滑音等。

葫芦丝教案

葫芦丝教案

葫芦丝教案活动对象活动内容活动准备活动目标葫芦丝活动成员时间第一次课葫芦丝的介绍葫芦丝了解葫芦丝的基本结构,掌握葫芦丝的演奏姿势(一)、介绍葫芦丝:1葫芦丝构造、葫芦丝主要由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份构成a主管:旋律管,开有多个按音孔。

b簧片:发声部件,安装在竹管一端。

簧舌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和长方形两种,材料以铜质为主。

c附管:辅助(合声)发音管。

常见的为一附管发一单(长)音,高音附管d葫芦:葫芦起漏斗作用,气流通过葫芦传递到主管和附管里面。

葫芦品种繁多,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形状以亚葫芦为佳。

2葫芦丝音域及分类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

通常9度以内不超过11度。

活动过程二、基本姿势、按孔部位和方法、口型、吹奏的呼吸方法、葫芦丝演奏指法。

1、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站姿和坐姿两种:①站姿。

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

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

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

目视正火线。

双肩松驰平衡。

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间隔(约十公分左右)位于身体正火线中心线。

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②坐姿。

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普通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

坐位上下要恰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地点音乐室活动对象葫芦丝活动成员时间第二次课地点音乐室活动内容葫芦丝演奏的吹奏的呼吸方法、葫芦丝演奏指法。

活动准备举动目标葫芦丝葫芦丝基本发音练:(5 6 7 1 2 3 5 6)练曲。

1、演奏中呼吸方法一般可归纳为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混合式呼吸法)。

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

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气息较深,呼气时也容易控制。

2、练基本音开第三孔为“do”即筒音作“5”C大调指法表(筒音做5 )低音5低音6低音7 1 2 3 4 5 6活动过程第七孔●●●●●●●●○第六孔●●●●●●⊙○○第五孔●●●●●○○○○第四孔●●●●○○○○○第三孔●●●○○○○○○第二孔●●○○○○○○○第一孔●○○○○○○○○说明:●表示“闭”○表示“开”⊙表示“开半孔”3、作业布置:1、练呼吸方法2、练基本音3、熟练指法举动工具葫芦丝举动成员时间第三次课地点音乐室举动内容葫芦丝演奏指法。

葫芦丝教案第1课《初学葫芦丝》

葫芦丝教案第1课《初学葫芦丝》

葫芦丝教案第1课《初学葫芦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葫芦丝教材第1章《葫芦丝入门》,详细内容包括葫芦丝的基本结构、演奏姿势、吹奏方法、音阶练习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葫芦丝的基本结构和演奏姿势。

2. 学会正确的吹奏方法,能吹奏简单的音阶。

3.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吹奏方法的掌握、音阶的熟练演奏。

教学重点:葫芦丝的基本结构、演奏姿势、正确的吹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葫芦丝、多媒体设备、谱架。

学具:葫芦丝、乐谱、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葫芦丝演奏的优美音乐,引发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介绍葫芦丝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并熟悉乐器;讲解演奏姿势,强调正确姿势的重要性;详细讲解吹奏方法,包括呼吸、口型、指法等。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吹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吹奏方法,并对照教材进行模仿练习。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吹奏音阶,教师逐一指导,纠正错误,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吹奏方法。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简单的音阶练习题,学生现场吹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葫芦丝的基本结构2. 演奏姿势3. 吹奏方法4. 音阶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吹奏音阶《小星星》。

2. 答案:音阶吹奏正确,节奏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葫芦丝的基本结构和吹奏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音阶吹奏时存在困难,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自主练习葫芦丝,可以尝试吹奏简单的歌曲,提高演奏水平;了解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增加对民族乐器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吹奏方法的掌握、音阶的熟练演奏。

2. 教学过程:讲解、示范、练习、互动环节。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难度和答案的准确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学生掌握情况的分析和课后拓展的建议。

一、吹奏方法的掌握1. 呼吸:采用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内收。

葫芦丝第一节课教案

葫芦丝第一节课教案

葫芦丝第一节课教案
以下是一份葫芦丝第一节课的教案,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

2. 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指法。

3. 能够演奏简单的葫芦丝曲目。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指法。

2. 难点:能够流畅地演奏简单的葫芦丝曲目。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葫芦丝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介绍葫芦丝的历史和特点。

2. 认识葫芦丝的构造:
(1)展示葫芦丝的构造图,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2)介绍葫芦丝的吹奏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习基本指法:
(1)讲解葫芦丝的指法表,让学生了解每个音对应的指法。

(2)进行指法练习,让学生逐渐熟悉指法。

4. 练习简单曲目:
(1)选择一首简单的葫芦丝曲目,如《小星星》。

(2)分小节进行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每个音的吹奏方法。

(3)引导学生进行合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5.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葫芦丝的基本指法和
简单曲目演奏方法,布置课后练习。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葫芦丝。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葫芦丝初学教案

葫芦丝初学教案

葫芦丝初学教案教案标题:葫芦丝初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葫芦丝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1. 葫芦丝的基本知识:a. 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b. 葫芦丝的构造和组成部分。

c. 葫芦丝的音域和音色特点。

2. 葫芦丝的演奏技巧:a. 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和手指位置。

b. 学习基本的吹奏技巧,如吹气力度和吹气节奏的控制。

c. 学习基本的指法和音阶演奏。

3. 葫芦丝的曲目演奏:a. 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葫芦丝曲目,如《茉莉花》、《小放牛》等。

b.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和演奏,逐渐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1. 导入: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引发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2. 讲解葫芦丝的构造和组成部分,带领学生认识葫芦丝的各个部分。

3. 演示正确的吹奏姿势和手指位置,学生模仿练习。

4. 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吹奏技巧,如吹气力度和吹气节奏的控制。

第二课:1. 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的吹奏姿势和手指位置是否正确。

2. 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指法和音阶演奏,通过简单的练习提高指法灵活度。

3. 学习一首简单的葫芦丝曲目,如《茉莉花》。

分解曲目,逐节教学。

第三课:1. 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的指法和音阶演奏是否准确。

2. 学习另一首简单的葫芦丝曲目,如《小放牛》。

分解曲目,逐节教学。

3. 引导学生练习两首曲目的连续演奏,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第四课:1. 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2. 学习一首稍复杂的葫芦丝曲目,如《二泉映月》。

分解曲目,逐节教学。

3. 引导学生练习曲目的连续演奏,注重音乐的感知和表达。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吹奏姿势和手指位置是否正确。

2. 检查学生的指法和音阶演奏是否准确。

3. 评估学生对曲目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葫芦丝演奏比赛或校内音乐表演活动。

《葫芦丝第一课》课件.

《葫芦丝第一课》课件.

《葫芦丝第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葫芦丝基础教程》的第一章内容,详细涵盖葫芦丝的基本结构、演奏姿势、发音方法及基础音阶的吹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结构及其演奏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奏姿势,熟练吹奏基础音阶。

3. 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息控制、指法熟练度。

教学重点:演奏姿势、基本音阶的吹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葫芦丝、示范用葫芦丝、教学PPT。

学具:每人一支葫芦丝、乐谱、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葫芦丝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葫芦丝的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介绍葫芦丝的基本结构、演奏姿势,讲解发音方法。

3. 实践操作:a. 示范演奏基础音阶,让学生跟随模仿。

b. 指导学生正确演奏姿势,纠正指法和气息问题。

c. 进行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吹奏技巧。

4. 例题讲解:以一首简单曲目为例,讲解指法和节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吹奏练习曲目,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葫芦丝基本结构及演奏姿势图解。

2. 基础音阶指法表。

3. 练习曲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吹奏《小星星》。

答案:见课后附件。

2. 复习演奏姿势、基础音阶指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a. 推荐学生观看葫芦丝演奏视频,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b.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民族乐队,提升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2. 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学设计。

3.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的详细程度。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解析(1)教学难点:气息控制、指法熟练度。

解析:气息控制是葫芦丝演奏中的核心技巧,直接影响音色和音准。

指法熟练度则关系到演奏的流畅性和音乐表达的完整性。

(2)教学重点:演奏姿势、基本音阶的吹奏。

葫芦丝精品教案第1课《初学葫芦丝》

葫芦丝精品教案第1课《初学葫芦丝》

葫芦丝精品教案第1课《初学葫芦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葫芦丝基础教程》第一章,内容包括葫芦丝的基本结构、演奏姿势、发音方法及基础音阶的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基本结构,掌握演奏姿势和发音方法。

2. 学会演奏基础音阶,并能简单地进行旋律演奏。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阶演奏的连贯性与音准。

教学重点:演奏姿势、发音方法及基础音阶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葫芦丝、教材、教学课件、音响设备。

学生准备:葫芦丝、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葫芦丝演奏的优美旋律,让学生初步感受葫芦丝的音乐魅力。

2. 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葫芦丝的基本结构、演奏姿势、发音方法,并示范演奏基础音阶。

3. 示范与练习(10分钟)示例:教师示范演奏《小星星》,学生跟随练习。

随堂练习:学生两人一组,相互纠正演奏姿势和音准。

4.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自由提问,教师解答疑问,并进行个别指导。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葫芦丝基本结构2. 演奏姿势与发音方法3. 基础音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练演奏基础音阶;(2)练习演奏《小星星》。

2. 答案:(1)音阶演奏:要求连贯、音准;(2)《小星星》演奏:要求节奏准确、音色优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个别问题进行课后辅导。

2. 拓展延伸:(1)了解葫芦丝的历史及发展;(2)欣赏更多葫芦丝演奏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音阶演奏的连贯性与音准;2. 教学重点:演奏姿势、发音方法及基础音阶的掌握;3. 互动环节:学生自由提问,教师解答疑问;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难度及答案的准确性。

一、音阶演奏的连贯性与音准1. 连贯性:要求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注意手指的灵活运用,避免出现音断现象。

葫芦丝第一课时教案

葫芦丝第一课时教案

葫芦丝第一课时教案第一篇:葫芦丝第一课时教案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案—第一节课教学对象:无基础的高一学生教学课时:一课时(星期三校本课)教学准备:葫芦丝、书、谱架子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葫芦丝,培养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建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合作意识。

(2)通过示范、模拟等方法,迅速掌握基本呼吸方法及演奏站姿。

(3)学生了解葫芦丝以及它的构造,掌握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姿势、口型,吹奏的呼吸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葫芦丝的构造,学会演奏姿势并掌握基本呼吸方法。

教学过程:一、初听导入学生聆听教师演奏一首《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认真感受葫芦丝的独特,提高对葫芦丝这个乐器的兴趣,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用心。

二、新课教学 1.简介葫芦丝(1)出示葫芦丝图片、以及构造片的幻灯片。

(2)介绍葫芦丝,还有构造和发音原理。

教师:观察一下自己手中的葫芦丝,看看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叫什么名字呀?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这学期就是学习手上拿的这个乐器—葫芦丝,是流行与滇西等傣族地区的一种乐器,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民间歌手一般都是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

葫芦丝的构造比较特殊,材料全天然,纯手工制作。

它是由葫芦、主管、簧片、附管组成,主管开有7个孔,音域3 5 6 7 1 2 3 4 5 6附管持续....发一个音。

葫芦丝发音优美,亲切,略带鼻音,善于表现细腻的感情。

(3)吹奏葫芦丝应该注意卫生。

可准备干净的手帕,用后及时擦洗。

提醒学生不要交换使用葫芦丝,以防“病从口入”。

2.学习吹奏葫芦丝的姿势以及按孔的手形教师:手持葫芦丝的时候便于演奏,手形要求尤为重要。

应避免这几种姿势:倒腕式、机翼式、孔雀开屏式。

注意演奏的时候两个食指不要依附在附管上面,这样会影响演奏的灵巧和美观。

演奏一般都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强调无声)学生练习手形。

教师:吹奏的时候可采用站姿、坐姿两种,不论哪种姿势,身体都要保持自然端正,与身体的夹角保持40度左右,肩放松,上臂自然下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案
—第一节课
教学对象:无基础的高一学生
教学课时:一课时(星期三校本课)
教学准备:葫芦丝、书、谱架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葫芦丝,培养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建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合作意识。

(2)通过示范、模拟等方法,迅速掌握基本呼吸方法及演奏站姿。

(3)学生了解葫芦丝以及它的构造,掌握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姿势、口型,吹奏的呼吸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葫芦丝的构造,学会演奏姿势并掌握基本呼吸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听导入
学生聆听教师演奏一首《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认真感受葫芦丝的独特,提高对葫芦丝这个乐器的兴趣,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用心。

二、新课教学
1.简介葫芦丝
(1)出示葫芦丝图片、以及构造片
的幻灯片。

(2)介绍葫芦丝,还有构造和发音
原理。

教师:观察一下自己手中的葫芦丝,看看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叫什么名字呀?
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这学期就是学习手上拿的这个乐器—葫芦丝,是流行与滇西等傣族地区的一种乐器,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民间歌手一般都是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

葫芦丝的构造比较特殊,材料全天然,纯手工制作。

它是由葫芦、主管、
簧片、附管组成,主管开有7个孔,音域3. 5 6 7
...1 2 3 4 5 6附管持续发一个音。

葫芦丝发音优美,亲切,略带鼻音,善于表现细腻的感情。

(3)吹奏葫芦丝应该注意卫生。

可准备干净的手帕,用后及时
擦洗。

提醒学生不要交换使用葫芦丝,以防“病从口入”。

2.学习吹奏葫芦丝的姿势以及按孔的手形
教师:手持葫芦丝的时候便于演奏,手形要求尤为重要。

应避免这几种姿势:倒腕式、机翼式、孔雀开屏式。

注意演奏的时候两个食
指不要依附在附管上面,这样会影响演奏的灵巧和美观。

演奏一般都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强调无声)学生练习手形。

教师:吹奏的时候可采用站姿、坐姿两种,不论哪种姿势,身体都要保持自然端正,与身体的夹角保持40度左右,肩放松,上臂自然下垂。

手指手腕放松,手指不可抬得太高。

学生进行训练,好的同学可以做示范。

双唇放松并有控制的含住吹口,学生再按要求进行练习。

3.吹奏的呼吸方法
教师:刚刚同学听到老师在上课开始吹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我们在演奏出美妙的音色的同时,还必须学会吹奏的呼吸方法。

吹奏葫芦丝的低音是气流要强,吹奏高音的时候只能缓吹,如果用气太猛的话,会损坏簧片素质毫无乐音感。

吹奏时气流的强弱不能,也能获得不同的音高,如3. 5.这两个音,在之后的课程中我们也会遇到。

同学们练习的时候要把气息控制好。

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人们常用的呼吸方法有三种: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由于葫芦丝采用的是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在换气时用口鼻同时吸气以口为主,呼出的时候要控制气息,是气流均衡。

一口气先吹奏10—15秒,练习后吹奏20—30。

学生开始练习气息,然后进行缓吹的练习,吹奏干净的筒音
三、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