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公司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处理,根据上级职业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公司实际,本着“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制定本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

1、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分工

我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如下:

总指挥:***

副总指挥:***

现场协调 :***

联络员:***

运输员:***

物资员:***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企业管理部(办公室)。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①职责

指挥领导小组:

a、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组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演练;

c、检查督促做好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物资、器械、防护用品等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部:

a、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职业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b、组织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c、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情况,并向友邻单位通报危害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d、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②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公司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现场协调员:及时稳妥地疏散现场人员,正确快速地引导救护车辆。

通讯联络员:快速将事故情况向总指挥汇报,及时联络

救援人员,车辆和物资。

运输员:以最快的速度安全地运送伤员和救援物资,及时投入救援、抢险。

物资员:负责组织救援物资及时足量到位

2、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

公司各职能部门、车间和全体员工,都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应急救援队伍是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是当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对被救援对象实施全方位的救援。

①治安队:由保安室人员组成。

负责人:保卫室队长。

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员工疏散。

②消防队:由各车间义务消防员组成。

负责人:保安室队长。

担负灭火、疏散可燃物料。

③抢险抢修队:由公司各车间班组组成。

负责人:各车间主任。

担负抢险抢修、现场清理工作。

④医疗救护队:由各车间班组长组成。

负责人:办公室主任。

担负现场抢救受伤的人员。

3、发生职业病时的处置

公司有可能发生的意外职业病危害事故有:

①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可因车间及岗位防护设施损坏、物料泄露、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人员位及时巡查及早发现,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而引发小范围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②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虽能及时发现,但职业病危害事故较难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范围或更严重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a、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生产部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

b、生产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c、指挥部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通知专业对口科室迅速向上级公安、劳动、保险、环保、卫生等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

d、指挥部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e、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工作小组:

Ⅰ、在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的指挥下,组成由保卫、生产技术、人力资源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Ⅱ、组成由维修班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4、公司(厂)救援信号主要是用电话报警联络。

公司报警电话:

消防火警电话: 119

医疗急救中心: 120

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项目部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依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矿山安全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煤矿所属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各种职业病危害危险因素引发或可能引发各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一、职业危害事故分析 (一)粉尘危害 粉尘包括煤尘、岩尘、水泥尘等。其中煤尘、岩尘、水泥尘可导致接触人员罹患尘肺病,同时煤尘有强爆炸危险性。 1.采掘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如凿岩、爆破、运输、转载中皆可产生大量粉尘。 2. 在井上皮带运输、转载过程中过程可产生大量粉尘。 (二)有毒有害气体危害 井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导致接触人员窒息、急性或慢性中毒,并且甲烷还具有爆炸危险。 1.甲烷涌出主要来源是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及采空区、地质破碎带涌出。 2.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井下爆破、煤炭自燃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 3.硫化氢主要来源是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水解、氧化、自燃及老空积水涌出。

(三)高温危害 由于受地质、气象条件及设备运转发热等影响,有些场所如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采掘工作面、室内场所及其它温度异常地点温度可能会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工作人员身体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四)噪音危害 噪音主要产生于矿井主通风机、压风机房、主井绞车房、局部通风机、带式输送机等设备工作时。噪音超过一定数值后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从业人员听力、情绪及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 二、防治职业危害事故措施 (一)预防尘肺病及煤尘爆炸措施 1.加强防尘工作的领导。各部门明确分工,落实防尘措施。 2.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粉尘的危害。 3.井下作业场所的定点总粉尘及呼尘浓度要每月测定两次。个体呼吸性粉尘采掘面每三个月测定一次,其他地点每六个月测定一次。粉尘分散度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每六个月测定一次,变更工作地点时要测定一次。 4.设置完善齐全的防尘供水管路,保证防尘水量充足,水质清洁,各防尘地点水压充足。 5.煤层掘进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必须安设净化水幕,水幕覆盖全断面,雾化效果良好;必须采用湿式打眼、煤层短壁注水,放炮前后必须洒水、冲洗巷帮;转载点和卸载点必须安设完善的喷雾装置并实现自动化;按照规定定期冲刷巷道。 6.岩石掘进工作面巷道必须安设净化水幕,水幕覆盖全断面,雾化效果良好;必须采用湿式打眼、煤层短壁注水;放炮时实现自动喷雾降尘,放炮前后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 表4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代码检索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代码范围生产性粉尘FC1~FC14 化学毒物金属及其化合物HX1~HX16 类金属及其化合物HX17~HX21 刺激性气体HX22~HX30 窒息性气体HX31~HX35 酸、碱HX36~HX40 有机溶剂HX41~HX53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HX54~HX65 酚、醇、醚类化合物HX66~HX73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HX74~HX82 油类、合成树脂HX83~HX93 农药及药物HX94~HX103 其他HX104~HX113 物理性因素WL1~WL9 生物性因素SW1~SW5 表5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 代码粉尘 FC1 矽尘FC2 煤尘(游离SiO2含量<10%) FC3 石墨尘FC4 炭黑尘 FC5 石棉尘FC6 滑石尘 FC7 水泥尘(游离SiO2含量<10%)FC8 云母尘 FC9 陶瓷尘FC10 铝尘(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FC11 电焊烟尘FC12 铸造粉尘 FC13 棉尘FC14 其他粉尘 代码化学毒物 HX1 铅及其化合物(不含四乙基铅)HX2 汞及其化合物 HX3 锰及其化合物HX4 镉及其化合物 HX5 铍及其化合物HX6 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 HX7 钡及其化合物HX8 钒及其化合物 HX9 铀及其化合物HX10 铬及其化合物 HX11 镍及其化物(不含羰基镍)HX12 四乙基铅 HX13 羰基镍HX14 氧化锌

HX15 有机锡HX16 磷及其化合物(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除外) HX17 磷化锌HX18 磷化铝 HX19 氰化钠、氰化钾HX20 砷及其化合物(不含砷化氢)HX21 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 HX22 甲醛 HX23 氮氧化合物HX24 碳酰氯(光气) HX25 二氧化硫HX26 氨气 HX27 氯气HX28 硫酸二甲酯 HX29 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 HX30 一甲胺 HX31 硫化氢HX32 磷化氢(膦) HX33 一氧化碳HX34 砷化三氢(胂) HX35 氰化氢HX36 氟化氢 HX37 硫酸HX38 硝酸 HX39 盐酸HX40 氢氧化钠 HX41 苯HX42 甲苯 HX43 二甲苯HX44 正己烷 HX45 汽油HX46 二硫化碳 HX47 二氯乙烷HX48 三氯甲烷(氯仿) HX49 氯乙烯HX50 氯丙烯 HX51 三氯乙烯HX52 氯丁二烯 HX53 四氯化碳HX54 苯胺 HX55 N-甲基苯胺HX56 N-异丙基苯胺 HX57 对硝基苯胺HX58 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 HX59 二苯胺HX60 二甲基苯胺 HX61 联苯胺HX62 硝基苯 HX63 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 HX64 二硝基甲苯 HX65 三硝基甲苯HX66 苯酚 HX67 对苯二酚HX68 多氯酚(含五氯酚) HX69 硫氯酚HX70 甲醇 HX71 乙醇HX72 醚类化合物 HX73 氯甲醚HX74 多氯联苯 HX75 氯化萘HX76 多氯萘 HX77 醌HX78 蒽醌 HX79 吖啶HX80 菲 HX81 荧光素HX82 荧光增白剂 HX83 油彩HX84 柴油 HX85 煤油HX86 蒽油

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

中建市政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提高公司应对突发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在 发生突发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企业的稳定发 展,为平安奥运做贡献,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北京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职 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法 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项目工地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健 全各级应急响应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协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 抢险队伍建设、预案演练,确保应急救援的及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降低负面影响。 1.4 事故分级 为有效处置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 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重大(Ⅰ级)、较大(Ⅱ级)、一般 (Ⅲ级)三个级别。 1.4.1 重大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Ⅰ级)一次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 或死亡5人以上; 1.4.2 较大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Ⅱ级)一次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 50人以下,或死亡5人以下; 1.4.3 一般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Ⅲ级)一次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无死亡。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中建市政公司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 成。 2.1.1 指挥部职责 (1)研究制定、修订公司应对职业病危害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2)负责指挥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具体应对工作,指导、检查公司 各部门、项目部开展较大、一般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的应对工作; (3)分析总结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年 度工作计划; (4)承办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2.1.2 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其职责 (1)总指挥 总指挥由公司主管职业卫生的领导担任。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 部的领导工作,对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应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 (2)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由公司分管职业卫生的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主要负责公司职业病 防治应急指挥部的统筹协调工作。受总指挥委托,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 现场处置的协调工作。监督检查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 2.1.3 办事机构及其职责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公司 综合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综合办公室部门经理担任。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

AQ/T 4269-201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发表时间:2015-04-22 来源:职业卫生网浏览次数:12187 评论:0 顶:0 踩: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报告编写格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用人单位日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物品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6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 189(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T 19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3 术语和定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occupational hazards monitoring 对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采样、测定、测量和分析计算。 4基本要求 4.1检测工作应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开展检测工作的机构应取得计量认证,并依法取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 4.2评价监测、日常定期检测、监督监测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4.3异常工况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应注明检测时工作场所的生产状况。 4.4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测量)时,应使用防爆型采样(测量)设备。

职业危害应急预案

职业危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避免或减轻职业危害事件造成的损害,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公司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山东凯艾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所属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劳动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职业危害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危险性分析 施工现场作业,施工人员可能会受到如下职业伤害: ①尘肺:开孔、祛毛边、打磨等产生的粉尘可能引发矽肺病; ②声:液压机、光氧机等产生的噪声可能引发噪声聋病; ③高温:夏季工作可能引发中暑; 3应急处置工作原则 山东凯艾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贯彻“以人为本、统一领导、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技、实事求是”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对职业危害进行防治,防止事故扩大。 4应急预案控制程序 4.1定点医院检查和救治 山东凯艾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联系距离工地较近的城市医院进行救治。 4.2检测 根据职业危害事件危害因素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建立职业病危害事件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件,依照本预案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 4.3报告和存档 1、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力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职业危害事件及其隐患,有权向应急领导小组及上级单位举报,不得对职业危害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2、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3、各部门发现职业危害事件,应在1小时内向山东凯艾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安办、总务部报告。安办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山东凯艾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领导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随时报告势态进展情况。 4、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ISO45001-2018) 一、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职业病防治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三、范围 本制度适用与公司内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1、硫化氢 危害:窒息性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气管周围炎,意识障碍等;重者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出现肺水肿、心机损害、心脏衰竭;眼部刺激引起结膜炎和角膜损害;高浓度(1000mg/m3以上)吸入可发生猝死。应急处理:脱去污染接触者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硫化氢接触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及时输氧,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虑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防化学品手

套;工作现场严禁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2、汽油 危害:高浓度吸入汽油蒸汽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出现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较长时间接触引起灼伤,个别发生急性皮炎;慢性中毒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中毒性脑病、肾脏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应急处理:脱去污染接触者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高浓度时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手套。 3、液化气 危害:吸入有毒,有麻醉作用;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慢;液化气发生泄漏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低温,有冻伤皮肤的危险。 应急处理:液化气中毒,立即将病人救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并要注意保暖;病人呼吸停止,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皮肤冻伤者,先用温水洗浴再外涂冻伤软膏,最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防护措施:生产过程密封,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高浓度环境中,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的防护手套;工作现场避免高浓度吸入,进罐、限制空间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4、一氧化碳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告知书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告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应定期委托依法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我中心已与2004年12月取得江苏省卫生厅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资质编号:苏卫职技服〔2004〕第0002号。用人单位委托我中心开展相应检测与评价工作时,应仔细阅读下列内容: 一、请用人单位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告知书”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委托书”正反两面打印于一张A4纸,认真填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委托书”,并加盖单位公章后送至我中心职业病防治组(卫生局一楼西侧,昆山市职业病防治联合工作办公室),我中心将根据受委托时间等具体情况安排现场检测时间,并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二、委托的检测项目及检测点可按照A方式或B方式确定: A方式:检测项目及检测点由我中心按照相关规范确定,用人单位应向我中心如实提供生产工艺流程和原辅材料等,必要时我中心需到用人单位生产现场进行识别。 B方式:检测项目及检测点由用人单位确定,我中心只对委托项目进行检测,如因检测项目及检测点的错误而未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或导致职业病相关事件(纠纷),我中心不承担责任。 三、对于我中心无能力检测的委托项目,用人单位可委托其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相应工作,也可委托我中心进行现场采样,样品由我中心委外检验,并由检验机构的出具检测报告书。 四、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检测费用。 五、在开展现场检测采样时,用人单位应给予必要的协助,并确保现场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六、我中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并于现场检测采样工作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出具符合规范的检测报告书。 七、用人单位应将检测结果公示,并告知劳动者。 八、我中心按照上级要求,将检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录入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网络直报系统,并告知昆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联系人:姜荣明、杜成 联系电话:57383181 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〇九年一月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docx

精品文档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 序 岗位人数接触 部门(工段)危害来源 号时间 1制造部喷砂工岗4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粉尘与噪音危害因素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 铝尘(铝、 氧化铝、 除尘系统口罩、耳塞铝合金粉 尘)、噪音 2制造部粘碳岗8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粉尘与噪音 其他粉 口罩、耳塞尘、噪声 3制造部磨配组装 8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岗 4制造部冲压岗20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 5制造部冲碳条岗1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粉尘与噪音 其他粉 口罩、耳塞尘、噪声 6制造部检包岗5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

序 部门(工段)岗位人数接触 危害来源危害因素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 号时间 7制造部光饰清洗 18设备运行噪音噪声耳塞岗 8制造部加工中心 28设备运行噪音噪声耳塞岗 9制造部磨床岗28设备运行噪音噪声耳塞10制造部电火花岗28设备运行噪音噪声耳塞11制造部线切割岗4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12制造部机加岗4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

序 部门(工段)岗位人数接触 危害来源危害因素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 号时间 13制造部磨削岗2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14制造部钳工岗4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 15制造部中间环机 12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加岗 渗碳岗 一氧化 16制造部(连续38设备运行时使用辅料产与噪音废气处理系统口罩、耳塞 碳、噪声 炉) 17制造部锻压岗24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粉尘与噪音 其他粉 废气处理系统口罩、耳塞尘、噪声 18制造部冲压岗8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

序 部门(工段)号 19制造部20制造部21制造部22制造部23制造部 岗位人数 接触 危害来源 时间 热前机加 28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粉尘与噪音 岗 去毛刺作 28设备运行时使用辅料与噪音 业位 超声波清 28设备运行时使用辅料与噪音 洗岗 渗碳岗 (渗碳48设备运行时使用辅料与噪音 炉) 渗氮岗28设备运行时使用辅料与噪音 精品文档 危害因素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 其他粉 口罩、耳塞 尘、噪声 氢氧化 口罩、耳塞 钠、噪声 一氧化 口罩、耳塞 碳、噪声 氨气、噪 口罩、耳塞 废气处理系统 声 一氧化 碳、甲醇、口罩、耳塞 噪音 其他粉 24制造部压淬岗8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粉尘与噪音废气处理系统口罩、耳塞 尘、噪音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送审稿)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送审稿)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同时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目前尚无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用人单位编制预案缺乏纲领性导则指导,故制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是可行且必要的,该导则具有较强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指导我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技术需求,为职能部门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内容,保护劳动者健康,特制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本标准由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江西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起草制定。 2、起草单位情况和主要编制过程 2.1起草单位情况 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是经省编办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领域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制修订工作;承担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监控预警技术研究;承

担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技术鉴定与分析工作;承担安全生产检测、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工作;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发与推广;开展安全评价与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为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中心现有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实验室两个—江西省非矿山安全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和江西省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江西省工业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还承担江西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2.2主要编制过程 1、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在起草前期调研了大量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赴多家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企业调研,且对用人单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基础上制定的。对需要补充完善的内容和条款进行了深入推敲。 2、2017年1~3月,起草了标准草案,并组织专家召开研讨会。 3、2017年4月,列入省质监局2017年第一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4、2017年5月~2018年8月,组织江西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及相关专家进一步研究、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根据专家和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了送审稿。 二、编制原则 1. 原则性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样板

附件1 封面: XX单位XX年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 (第次) 报告编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章)

封面内页 技术服务机构声明 1. XX机构是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许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本着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技术服务事项的原则,承诺对检测结果负责,并对委托单位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保密。 2. 本次检测是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7 号)第二十条规定对用人单位委托范围内存在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开展检测前调查、样品采集、和各项检测工作,保证调查全面、检测数据真实。 3. 本报告检测结果仅对被测地点、对象及当时情况有效。 4. 本报告涂改无效,未经本机构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摘用或更改本报告,复印件未加盖本机构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5. 本次检测结果等未经本机构同意不得用于广告及商品宣传。 6. 委托方如对本报告检测结果有疑问,请于报告签发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 7. 本报告无检测人员、签发人签名,或者存在涂改,或者未加盖 本机构公章或部分复制等均视为无效。

封二 XX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项目组成员名单 封三 (本页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彩色影印件)

正文: 一、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二、委托范围和检测时间: 1. 委托范围: 2. 委托时间:年月日 3. 检测时间:年月日 三、主要原、辅材料、畐庐品和产品调查: 样表主要原辅料及产品表 四、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建议采用方框图) 五、车间平面和主要设备布置简介 1. 车间平面布置

例表车间平面布置情况一览表 2. 主要设备布置 例表主要设备一览表 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调查 例表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一览表 七、检测条件 1. 检测时气象条件描述: 2. 检测时生产状态描述: 3. 采样/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 例表米样/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一览表 4. 检测布点: 例表检测点设置情况一览表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程序及内容: 演练时间:2014年5月11日9:00-9:40 演练地点:打砂平台 9:00矿长杜芝伟(兼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所有参加演练人员就位,车辆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就绪。 9:01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执行! 9:02下达演练开始的指令 打砂平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现在开始 二、模拟事故情景 打砂平台噪声2014年5月11日9时05分因噪声超限,发生头痛、耳鸣、惊慌职业危害事故,当班在该工作时的1名员工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该工作时带班班长立即向该矿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报告,职业卫生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接到报告后下达人员撤离无噪声区域,并向职业卫生主要负责人报告,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的管理规定,立即向县安监、公安环保、晴隆县人民医院和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9:07该工作班长立即向职业卫生办公室报告: 打砂平台工作时发生噪声职业危害事故,1名员工出现不同

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请赶快组织救援。 9:09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通知打砂平台工作人员马上撤离至无噪声区域。 9:10 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向主要负责人报告,打砂平台工作时发生噪声职业危害事故,1名员工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请指示 9:11 主要负责人:杜昌鹏命令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通知打砂平台工作人员到职业卫生办公室集结。 9:13主要负责人到职业卫生办公室后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9:15主要负责人:杜昌鹏发布两道命令: 1、立即启动救援预案,响应级别为三级。 2、命令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分别向打砂平台工作人员下达救援命令。 9:17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 打砂平台工作人员,我是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现在打砂平台工作时发生噪声职业危害事故,1名员工出现不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请赶快组织抢救。 9:19打砂班组组长沈鑫带领4名队员,应急增援。 9:21主要负责人:杜昌鹏向晴隆县人民医院报告主要负责人杜昌鹏:晴隆县人民医院吗?我碧痕镇牛栏冲三砂石场发生1名员工噪声职业危害事故,症状表现为头痛、耳鸣、惊慌等,我砂石场正将1名人员送至贵医院,请做好接诊准

职业病应急预案

目录 1 总则 (3) 1.1 编制目的 (3) 1.2 编制依据 (3) 1.3 适用范围 (3) 1.4应急预案体系 (3) 1.5应急工作原则 (4) 2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5) 2.1粉尘 (5) 2.2噪声 (5) 2.3有毒有害气体 (5) 2.4高温 (6)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6) 3.1 应急组织体系 (6) 3.2指挥机构与职责 (7) 3.2.1应急救援总指挥职责 (8) 3.2.2应急副总指挥职责 (8) 3.2.3六个救援组职责 (9) 3.3应急职能部门职责 (9) 4 预防与预警 (13) 4.1危险源监控 (13) 4.2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13)

4.2.1综合防尘措施 (13) 4.2.2噪音防护措施 (13) 4.2.3高温防护措施 (14) 4.2.4有毒有害气体防护措施 (14) 4.3 预警行动 (14) 4.4 信息报告与处置 (15) 4.4.1信息报告 (15) 4.4.2处置措施 (15) 4.4.3事故报告内容 (15) 5 应急响应 (16) 5.1 响应分级 (16) 5.2 基本应急程序 (17) 5.2.1 五级应急响应 (17) 5.2.2 应急行动 (18) 5.2.3 事态控制与评估 (24) 5.3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25) 5.3.1现场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5) 5.4应急结束与后期处置 (26) 5.4.1应急结束条件 (26) 5.4.2应急结束程序 (26) 5.4.3现场清理恢复程序 (26) 5.4.4善后处置及恢复生产 (27)

5.4.5事故调查程序 (28) 5.4.6救援工作总结程序 (28) 5.4.7 保险 (28) 6 信息发布 (28) 7 保障措施 (29) 7.1 经费保障 (29) 7.2 其他保障 (29) 8 培训与演练 (29) 8.1培训 (29) 8.2演练 (30) 9奖惩 (30) 9.1奖励 (30) 9.2惩处 (30) 10 附则 (31) 10.1制定与解释 (31) 10.2应急预案实施 (31)

2019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19年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 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职业病防治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三、范围 本制度适用与公司内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1、硫化氢 危害:窒息性气体,是一种强烈神经毒物,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气管周围炎,意识障碍等;重者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出现肺水肿、心机损害、心脏衰竭;眼部刺激引起结膜炎和角膜损害;高浓度(1000mg/m3以上)吸入可发生猝死。 应急处理:脱去污染接触者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硫化氢接触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及时输氧,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虑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防化学品手套;工作现场严禁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2、汽油 危害:高浓度吸入汽油蒸汽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出现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较长时间接触引起灼伤,个别发生急性皮炎;慢性中毒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中毒性脑病、肾脏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应急处理:脱去污染接触者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高浓度时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手套。 3、液化气 危害:吸入有毒,有麻醉作用;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慢;液化气发生泄漏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低温,有冻伤皮肤的危险。 应急处理:液化气中毒,立即将病人救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并要注意保暖;病人呼吸停止,需立即进行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规范项目部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三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3、《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 4、《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 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105号); 7、《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5号)。

三、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体系 项目部设置应急反应的三级机构(见图1)。 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指挥部和各专业组组成,下设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技术支持与风险评估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各专业组组长由公司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抽调本部门专业人员组成,各专业组负责处理职责范围内的应急事务。 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指挥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环保部,启动本预案时,以指挥中心为基础,由指挥部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日常工作由安全环保部兼管。 公司应急组织机构、人员构成及联系电话见附表1。

急组织机构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1.1、指挥部职责 (1)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2)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3)组织划定事故现场范围,实施必要的道路管制及其他强制性措施; (4)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汇报抢险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5)负责人员的疏散和工程抢险、抢修和物资供应的现场指挥; (6)负责组织各类救援专业队伍及时开展工作。 1.2、总指挥职责 (1)接到事故或险情报告,立即赶赴现场,并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当地政府报告,按照上级指示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预案,统一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和单位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

6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有限公司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拟稿人:职务: 审核人:职务: 批准人:职务: 批准日期:年月日公布日期:年月日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用人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组织应急处理、病人救治、财产保护的程序、方法和措施,有利于及时控制事态,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急措施、人员撤离路线和疏散方法、财产保护对策、事故报告途径和方式、预警设施、应急防护用品及使用指南、医疗救护等内容。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职业性中毒、高温中暑、冻伤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二、应急组织机构 1.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XXX(董事长) 副组长:XXX(总经理) XXX(职务) XXX(职务) 组员:XXX(职务) XXX(职务) XXX(职务) 职责: (1)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指挥、协调整体应急反应行动。 (3)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组织机构进行联络。 (4)监督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2.应急救援行动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XXX

职责: (1)一旦发生事故,小组成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听从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抢救人员,避免事故扩大化,减少事故损失。 3.应急通讯联络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职责:确保领导小组与各应急小组间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 4.应急医疗救护组 组长:电话: 组员: 职责:负责营救、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清点事故在场人员数,核实人员受伤情况。 5.治安维护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XXX

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职业病应急预案样本

集团公司 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

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 1.0 目的 1.1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职业危害因素;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维持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 1.2 为保证公司在预防、控制和人员发生职业病时,各环节能够得到统一指挥。 2.0 编制依据及原则 2.1 编制依据 2.1.1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第260号令》、《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2.2 编制原则 2.2.1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2.2 遵循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专业应急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3.0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各种职业病的预防和救治: 3.1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3.2 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3 职业性化学中毒。 3.4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3.5 本预案符合《国强五金安全生产总应急预案》。 4.0 本公司职业危害分析 4.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山东国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山东省乐陵市挺进西路518号,厂区周边为居民区域、厂区、公路等。占地面积12万m2,建筑面积8万 m2,职工总数1660人,是一家独资企业。单位生产车间7.5万 m2。现有电镀生产线六条,喷涂线两条,压铸机18台,冲压机床34台,制氮机退火炉一套,压延机三条,煤气炉两台,还有抛光、研磨机等设备。 4.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本企业是生产建筑五金配件的企业, 企业存在生产品种多、加工生产工艺环节多等特点;涉及到危化品、剧毒品、电镀、高温、噪音、机械伤害、抛光粉尘、有害气体等危险源。这些危险源蕴含着一定的危险因素。 5.0 组织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副组长: 应急小组成员:各部门、系统主要负责人。 5.2 各系统生产线在本范围内要组成职业病防治应急小组。 5.3 编制、审核《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 5.4 制定与职业病防治相关的预防措施纠正措施,并落实执行。 5.5 监督各部门、系统生产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 5.6 在人员发生职业病时,负责组织救治及善后工作。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规范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制定本预案。 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机构 1、本公司设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其组成如下: 组长:为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为分管职业卫生的负责人 成员: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下设办公室, 设于部门。 2、本公司各车间设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其组成如下: 组长: 成员: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机构的职责 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负

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二、事故报告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公司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 三、事故处理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公司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一)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二)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 (三)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四)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五)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六)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 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 (七)落实卫生等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

中建市政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公司应对突发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在 发生突发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企业的稳定发 展,为平安奥运做贡献,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北京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职 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法 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项目工地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健 全各级应急响应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协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抢 险队伍建设、预案演练,确保应急救援的及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财产 损失,降低负面影响。 1.4 事故分级 为有效处置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 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重大(Ⅰ级)、较大(Ⅱ级)、一般(Ⅲ 级)三个级别. 1。4.1 重大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Ⅰ级)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病50 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1。4。2 较大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Ⅱ级)一次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 人以下,或死亡 5 人以下; 1.4。3一般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Ⅲ级)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病 10 人以下,无死亡。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中建市政公司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 成。 2.1.1 指挥部职责 (1)研究制定、修订公司应对职业病危害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2) 负责指挥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具体应对工作,指导、检查公司各 部门、项目部开展较大、一般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的应对工作; (3)分析总结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 工作计划; (4)承办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2.1.2 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其职责 (1)总指挥 总指挥由公司主管职业卫生的领导担任。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 部的领导工作,对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应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 (2)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由公司分管职业卫生的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公 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主要负责公司职业病防 治应急指挥部的统筹协调工作。受总指挥委托,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现 场处置的协调工作.监督检查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 2。1。3 办事机构及其职责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公司综 合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综合办公室部门经理担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