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生鲜电商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
《2024年新零售模式下生鲜电商末端配送优化研究》范文

《新零售模式下生鲜电商末端配送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转变,新零售模式逐渐成为零售行业的重要趋势。
生鲜电商作为新零售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末端配送环节的优化对于提升消费者体验、保证商品质量以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新零售模式下生鲜电商末端配送的优化问题,通过分析现状、探讨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生鲜电商企业提供参考。
二、生鲜电商末端配送现状分析1. 配送模式多样化目前,生鲜电商末端配送模式主要包括众包配送、自有配送、第三方配送等。
众包配送模式利用社会资源,成本较低,但配送质量难以保证;自有配送模式能够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第三方配送模式则介于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成本控制能力。
2. 配送问题突出尽管配送模式多样化,但生鲜电商在末端配送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如配送时效性差、商品损耗率高、配送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三、生鲜电商末端配送优化策略1. 智能调度系统优化通过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对订单进行合理分配和调度,提高配送效率。
该系统能够根据订单信息、配送人员位置、交通状况等因素,自动规划最优配送路线,减少配送时间和成本。
同时,智能调度系统还能实时监控配送过程,确保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2. 冷链物流技术应用冷链物流技术是保证生鲜商品质量的关键。
通过采用先进的冷藏技术和设备,如冷藏车、冷藏箱等,确保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得到控制。
此外,还可以引入物联网技术,对冷链物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率和安全性。
3. 人员管理与培训配送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因此,企业应加强对配送人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
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配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4. 多元化配送模式融合针对不同的配送需求和场景,采用多元化的配送模式。
=浅析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模式问题

=浅析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模式问题摘要:随着生鲜电商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最后一公里”配送所蕴含的商业价值越来越明显。
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对于生鲜电商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顾客满意度十分关键。
本文以京东商城为例,分析其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一、京东商城生鲜电商的自建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是目前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瓶颈,尤其是对时效要求较高的生鲜食品的配送,更加需要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方面解决实效、成本等问题,提高配送效率、增加消费者满意度[1]。
京东商城是网商采用自建物流配送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典型代表,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建立了五大物流中心,全国主要城市都配有仓储和配送中心[2]。
京东生鲜的仓库实行上平条形码对应货架条形码的管理模式,将货品摆放在货架上通过PDA扫描记录货位,上架时理货员的效率大大提升。
在扫描完集合单的批次号后不需要寻找货位,系统会根据订单商品的货位优化出一条最优路线。
这些商品在分单复核区再由工作人员复核并按照每单进行分拣打包,分拣完成后直接运送到仓库所管辖区域的各个配送站点。
从用户下单到出库,时间不超过两小时,为生鲜的配送节约了时间。
自建物流不仅缩短了生鲜的供应链流程,为生鲜的保鲜问题上争取了时间,还大大缩减了运营成本。
生鲜商品从厂商生产基地直接到京东库房,再到配送站,最后送达客户,只经过三个环节,时效性大大提升总成本大大降低,用户得到最大的实惠[3]。
二、京东商城生鲜“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1.人员和运输成本较高京东自建物流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快递员、保管员和客服人数达到近5万,一线员工的工资待遇好,标配五险一金,保险齐全,补贴多达十余项。
加之京东一直主打生鲜产品,要求配送时效快,防止生鲜产品腐败变质需要大笔资金提高冷链技术,保证生鲜质量。
B2C生鲜电商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结论与展望

B2C生鲜电商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结论与展望1.1 结论B2C电商飞速发展,其影响力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它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网购的普及所表现的那么简单。
它不但改变了人们的购物观念,颠覆了旧有的生活方式,从B2C电商的角度来看,这对他们的线上销售和线下物流等各个层面的旧有模式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B2C电商的竞争已经不简单的以产品品质和价格为竞争的主要因素,人们也不仅仅会因为价格便宜而购买商品。
尤其是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服务和配送的及时性、产品的品质、订单的可追索性、等等都将成为其服务质量的困扰甚至成为障碍。
因此冷链宅配的高成本和经营生鲜产品的电商普遍不盈利的现状是促进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驱动因素。
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订单的增长、取消和修改变得容易。
需求量的高弹性要求前端物流配送的柔性要强,成本可控性也要高。
因此现有的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生鲜电商宅配物流的特殊需求。
例如,宅配物流的核心问题在哪里、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针对不同生鲜电商的物流宅配解决方案有哪些、等等问题,需要从整体研究的方向进行研究和讨论,并结合现有的成功和失败案例需求最佳解决方案。
尤其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前提下,以北上广为代表的大城市所面临的最后一公里冷链宅配的困扰和解决模式的探讨,未来将是其他城市借鉴的方向。
本论文在研究了冷链、冷链宅配和最后一公里等概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对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物流发展模式、新动向、策略和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生鲜电商的宅配物流服务的整合和提升是它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主要源泉。
(2)生鲜产品电商平台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关注度最高。
它的服务优劣程度,直接影响了消费者是否会二次消费的决定因素。
(3)系统分析了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等模式的利弊及适用范围,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论证了他们的有效性。
(4)对不同类型生鲜电商企业建议根据企业的物流配送要求,建议小型生鲜电商选择第三方物流+终端配送外包的方式。
B2C生鲜电商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

B2C生鲜电商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说明:此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2013年开始,生鲜电商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以2012年为例,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农副产品价值总额为2.45万亿。
与其对应的是,进入电商流通领域的200亿元即1% 左右。
而对生鲜食品超过300%的增速反映了市场的巨大潜力。
新生鲜垂直电商的数量爆发式增长,同时,几大垂直电商开始铺开生鲜产品全国范围销售渠道的拓展,最后还有沃尔玛、永辉超市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企业涉足电商领域,由此形成了我国生鲜电商三大类型。
与实体平台不同,电商平台相对较轻,模块化程度高,社会化程度高,加之当前经济转型,社会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被称为电商最后蓝海的生鲜电商领域。
农业上游的种植企业、中游的流通企业、下游的分销企业纷纷涉足生鲜电商经销模式。
我国涉农电商平台已经有3万家,农产品电商平台3000家。
但是,与生鲜电商市场巨大的潜力和较高的毛利率对应的却是较低的实际盈利水平: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大约有1%实现盈利,4%持平,88% 略亏,7%巨亏。
其症结在于:全程冷链物流难以保证,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冷链配送,是冷链断点;配送成本高,生鲜电商产品的损耗一般10~30%,造成平均每单的物流成本达到40元。
因此,可以总结出,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合理性是所有生鲜电商解决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关键所在。
在这种背景下,非常有必要对我国B2C生鲜电商企业的配送模式的组合选择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企业不同特性制定合理的配送模式选择策略,以期实现物流成本的控制和利润最大化。
本文首先分析了B2C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现状,运用比较的分析方法,归纳出了现有生鲜电商冷链最后一公里宅配面临的问题和原因。
其次,依据现有的B2C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从模式分类,影响要素,如产品属性、服务水平、企业经营类型等方面阐述各个模式的不同及优劣方面比较。
B2C生鲜电商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背景和意义及研究内容和方法

B2C生鲜电商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背景和意义及研究内容和方法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特别是海量数据和云端计算等领域获得重大突破的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已经逐渐取代传统、老旧的商业模式,成为新主流。
这几年,国内电子商务的交易流水增长势头异常迅猛,始终保持在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率(7%-9%)的两到三倍。
其中互联网零售市场,特别是面向顾客的电商企业业绩攀升尤为突出。
2012年,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交易额达到了13110亿元人民币,折合2070亿美元,已经迎头赶上美国的同期数据2255亿美元。
而到了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5万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越美国稳居全球头号电子商务大国之位。
尽管发展如此迅速,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仍旧还有极大的潜力尚待发掘。
伴随着实体购物等传统消费方式的逐渐萎缩,新兴的商务交易模式――B2C电子商务模式会持续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其未来发展和增长的前景还有更大的空间。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消费升级的内生需求在不断扩大;网购市场的不断渗透,和90后有网购习惯的新一代家庭单位的形成;国家对电商和农业产业的政策扶持等等原因伴推动B2C电商生鲜市场迈向发展的新时代。
根据国内网站对中国物流业所做的预测分析,预计冷链配送复合增长速率能够达到80%—120%,2015年全国冷链配送的规模能够达到四十亿元,相应的冷藏车、冷库市场会超过三百六十亿元的规模。
2012-2025年,中国冷链食品需求将从2.0亿吨增长到4.5亿吨,年复合增速18.8%,其中2012-2015年增速30.8%,2015-2025年增速15.4%。
但今年三月在广州召开的国内专营农业生鲜产品的电商论坛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当下国内几千家生鲜产品电商企业中1%可以盈利,4%收支基本平衡,88%小额亏损,7%巨额亏损。
之所以国内生鲜电商绝大多数还处在亏损或者不能盈利的局面。
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以某东为例2

一、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一)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过去十年间,中国电子商务经历了显著增长,其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7.8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超过42万亿元,展示了4.36倍的增长。
这一时期内,电子商务成为中国重要的消费形式,伴随着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生鲜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的兴起。
电子商务已广泛渗透到零售、产业、服务等多个领域,不仅促进了消费扩大,还推动了物流、支付、互联网金融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在2023年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其中,网上零售额显著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7.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6.06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6%。
这反映了电子商务在国内消费市场中的日益重要作用和消费者对在线购物需求的持续增长。
如下表1-1,表1-2所示:表1-1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走势表年份数字零售市场规模(亿元)从业人员数量(百万)主要发展趋势和业态2012131001700- 2016280003200移动端购物、跨境电商、智能物流2019650004800社交电商、智能供应链、绿色物流2021超过13万6530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202418万8000虚拟试衣技术、生态圈闭环、同城达配送【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现状走势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表1-2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走势表【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现状走势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二)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表1-3 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表【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现状走势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电子商务物流作为电商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现状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效率和消费者满意度。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增长,物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特别是“最后一公里”配送,作为连接电子商务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最终环节,其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成为衡量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优劣的关键指标。
B2C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

B2C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探究一、现状分析目前,B2C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主要依靠于两种模式:自有配送与第三方配送。
自有配送模式是指电商企业自主组建配送团队,利用内部资源进行配送。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对配送环节的全程掌控,提高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
但是,自有配送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配送成本高、遮盖范围有限、配送效率不高等。
第三方配送模式是指电商企业与物流公司、配送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将配送环节交由专业物流服务商来完成。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具备更宽广的配送范围和更高的配送效率,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生鲜食品配送。
然而,第三方配送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品质控制难度高、配送成本上升、配送时效不稳定等。
二、问题解决1. 提高自有配送模式的运营效率对于自有配送模式,提高运营效率是关键。
起首,B2C生鲜电商应建立强大的仓储配送能力,包括增加冷链储存设施、优化仓储管理系统等。
其次,通过合理规划配送路线、提高配送员素养和使用智能化配送工具,降低配送成本和配送时间。
同时,建立完善的订单管理系统,提供准确的配送时间和跟踪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2. 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对于第三方配送模式,B2C生鲜电商应加强与物流公司的合作,共同解决生鲜食品配送中的问题。
起首,建立全面的品质控制体系,确保生鲜食品能够在配送过程中保持新颖和完整。
此外,加强对物流公司的监督和管理,提高配送时效和配送质量。
同时,通过与物流公司合作,共同开发配送技术和产品,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创新探究除了提高运营效率和加强合作外,创新探究也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的重要途径。
1. 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配送路线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的订单和配送数据,应用大数据技术推算最佳配送路线和配送资源配置方案。
这样可以缩减配送距离和时间,提高配送效率。
同时,大数据技术也可以提供实时的配送数据,援助企业监控配送过程,准时调整配送规划。
2. 探究共享物流平台共享经济观点的兴起为解决配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选择研究

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选择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生鲜电商行业也逐渐崛起,成为了当前电商行业的一大热点。
生鲜电商的崛起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便利的购物体验,也为生鲜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一直是困扰着生鲜电商行业的一个难题。
在当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成为了生鲜电商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市场现状分析当前,生鲜电商市场竞争激烈,各家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断进行创新和尝试。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配送服务成为了生鲜电商企业的重中之重。
而“最后一公里”配送,即从仓库到用户手中的配送,对生鲜电商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由于生鲜产品具有时效性和易腐性,对配送要求极高,因此“最后一公里”配送成为了生鲜电商企业的重要环节。
当前生鲜电商企业主要的配送模式包括自建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配送两种方式。
自建物流配送相对成本较高,但对配送时效和服务质量有更好的控制;而第三方物流配送成本相对较低,但难以保证配送的时效和服务质量。
1. 成本生鲜电商企业在选择“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成本。
自建物流配送模式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配送网络、购置车辆和人员培训等;而第三方物流配送相对成本较低,可以大大节约生鲜电商企业的运营成本。
2. 时效时效是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生鲜产品来说更是如此。
自建物流配送模式可以更好地控制配送时效,提高配送效率,保证生鲜产品的新鲜度;而第三方物流配送往往无法保证时效,很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3. 服务质量生鲜电商企业注重服务质量,包括配送过程中的服务态度、产品包装、配送时效等方面。
自建物流配送模式可以更好地控制配送环节中的各个环节,提高服务质量;而第三方物流配送则很难保证服务质量,因为物流公司并不完全受生鲜电商企业的控制。
1. 自建物流配送模式自建物流配送模式是生鲜电商企业自己搭建配送团队和配送网络,全面掌控配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论文题目论文英文题目作者:XXXX导师:XXXX北京交通大学2022年4月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北京交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提供阅览服务,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学校可以为存在馆际合作关系的兄弟高校用户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和交换服务。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学校代码:10004 密级:公开北京交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论文题目B2C生鲜电商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论文英文题目"The last kilometer" of B2C electricity supplier FreshCold Chain Distribution Model作者姓名:XXXX 学号:XXXX导师姓名:XXXX 职称:XXXX专业学位类别:XXXX 学位级别:硕士北京交通大学2022年4月致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摘要摘要2013年开始,生鲜电商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以2012年为例,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农副产品价值总额为2.45万亿。
与其对应的是,进入电商流通领域的200亿元即1% 左右。
而对生鲜食品超过300%的增速反映了市场的巨大潜力。
新生鲜垂直电商的数量爆发式增长,同时,几大垂直电商开始铺开生鲜产品全国范围销售渠道的拓展,最后还有沃尔玛、永辉超市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企业涉足电商领域,由此形成了我国生鲜电商三大类型。
与实体平台不同,电商平台相对较轻,模块化程度高,社会化程度高,加之当前经济转型,社会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被称为电商最后蓝海的生鲜电商领域。
农业上游的种植企业、中游的流通企业、下游的分销企业纷纷涉足生鲜电商经销模式。
我国涉农电商平台已经有3万家,农产品电商平台3000家。
但是,与生鲜电商市场巨大的潜力和较高的毛利率对应的却是较低的实际盈利水平: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大约有1%实现盈利,4%持平,88% 略亏,7%巨亏。
其症结在于:全程冷链物流难以保证,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冷链配送,是冷链断点;配送成本高,生鲜电商产品的损耗一般10~30%,造成平均每单的物流成本达到40元。
因此,可以总结出,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合理性是所有生鲜电商解决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关键所在。
在这种背景下,非常有必要对我国B2C生鲜电商企业的配送模式的组合选择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企业不同特性制定合理的配送模式选择策略,以期实现物流成本的控制和利润最大化。
本文首先分析了B2C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现状,运用比较的分析方法,归纳出了现有生鲜电商冷链最后一公里宅配面临的问题和原因。
其次,依据现有的B2C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从模式分类,影响要素,如产品属性、服务水平、企业经营类型等方面阐述各个模式的不同及优劣方面比较。
然后,再根据技术性选择和管理模式性选择两个角度,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法,并结合电商新配送模式的现状,做出针对B2C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策略和模式选择的方法。
最后,总结出不足之处和研究中待解决的其他问题。
关键词:生鲜电商,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北京交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ABSTRACTSince the year 2013, the companies running fresh fruits & vegetables through E-commerce are facing a rapid business growth. For example in year of 2012, the total value of the agricultural sideline products’ circulation in China market was 2.45 trillion RMB. There was about 20 billion which was circulated in E-Commerce field, which occupied only one percent of the total value. Comparing this minor percentage, the demand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creased by 300% reflected the huge gap between them. New E-commerce companie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increasing, the existing E-commerce companies are expanding their product range to agricultural sideline products, as well as traditional off line supermarkets getting started for online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les channel, there three types formed current Chinese E-commerce companies involving fresh fruits & vegetables business. There are about 30000 E-commerce companies selling fresh fruits & vegetables, and one out of ten are runn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clusively.On the contrary to the increasingly rocketing demand, the profitability of each individual company is comparatively low. There are total 40000 E-commerce companies sell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only 1% is making profit; 4% is even; 88% is having profits slightly under expanse; and 7% is facing drastic losses. The main two reasons behind this are: the Cold Chain home delivery service could not be fully implemented to the destination which affects the consuming experience; current models of the Cold Chain home delivery is with a high cost value, if adding the attrition loss, ranging from 10% to 30% of the value, the logistics costs of the last mile home delivery Cold Chain service will be 40RMB each order. The conclusion will be choosing the most effective model of the last mile home delivery Cold Chain service is the key to increase the profits and improve consumers’ satisfactory results.Under this circumstances, there is a need to study existing home delivery models with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E-commerce companies requirements, and try to work out a new model of home delivery.Firstly, the research analyzed on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urrently delivery models, and concluded the issues facing and possible reasons behind.Secondly, it studied current home delivery models for general products, not only fresh北京交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A B S T R A C Tgoods, with different stakeholders’ point of view,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Thirdly, it works out a suggestion on mixing self-running home delivery with the 3rd party home delivery models, and utilized the new deliveries’ methods. Each company could choose the best solutions which matching with their sales operations and maximizing their profits.Finally, it stated the details need more research and make it customer-friendly.KEYWORDS:E-commerce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delivery; Home delivery models目录致谢 (II)摘要 (III)ABSTRACT (IV)目录 (VI)1 引言 (1)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2)1.2研究内容和方法 (3)1.2.1研究内容 (3)1.2.2研究方法 (3)1.3论文逻辑结构 (4)1.4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5)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6)2.1冷链与冷链物流 (6)2.1.1 冷链 (6)2.1.2 冷链物流 (7)2.2B2C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概念 (8)2.2.1概念 (8)2.2.2国内外冷链发展现状 (9)2.2.3 B2C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与联系 (10)2.3文献综述 (11)2.3.1 冷链物流 (11)2.3.2最后一公里 (11)2.3.3 冷链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12)2.3.4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3)3 B2C电子商务下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问题及原因 (14)3.1B2C电子商务下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分析调查 (14)3.1.1我国线上生鲜产品需求结构分析 (14)3.1.2 冷链物流量分析 (16)3.1.3 B2C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现有配送模式类型理论 (17)3.1.4 我国B2C电商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现有模式分类 (19)3.2现有配送存在问题总结 (22)3.2.1成本高居不下 (22)3.2.2 冷链宅配服务水平较低 (22)3.2.3 冷链最后一公里基础设施不健全 (22)3.2.4 配送模式单一 (23)3.3存在问题的原因 (24)3.3.1产品难以标准化且损耗高 (24)3.3.2 无法做到全品类管理 (24)3.3.3 物流成本高昂 (24)3.3.4 生鲜食品配送质量要求高 (24)4 B2C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分析 (25)4.1 “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选择的影响要素分析 (25)4.1.1 产品属性 (25)4.1.2 服务水平 (26)4.1.3电商企业角度 (28)4.1.4社会资源运用角度 (28)4.2 现有成熟配送模式、成因和适用情况分析 (29)4.2.1 电商自建的物流宅配最后一公里模式 (29)4.2.2 与便利店合作 (30)4.2.3 专门的物流门店 (30)4.2.4 共同配送 (30)4.2.5 自助收货系统 (31)4.3现有B2C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新模式分析 (32)4.3.1 达达配送 (32)4.3.2 云鸟同城配送网络 (33)4.3.3 菜鸟驿站 (34)5 B2C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选择 (36)5.1 冷链配送自营物流模式 (36)5.2 冷链配送共同配送模式 (37)5.3 小型生鲜电商适用的社区冷链模式 (38)6 生鲜电商浙江遂昌土猪肉案例分析 (39)6.1生鲜电商案例 (39)6.2案例分析 (39)7结论与展望 (40)7.1 结论 (40)7.2展望 (41)参考文献 (42)1 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特别是海量数据和云端计算等领域获得重大突破的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已经逐渐取代传统、老旧的商业模式,成为新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