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螺控制技术

合集下载

查灭钉螺技术资料

查灭钉螺技术资料

9.1
29.9
100
50.5 39.2 10.3 49.5
100
32.3 41.2 26.5 67.7
100
60.6 30.8
8.6
39.4
100
2021/7/13
16
2、秋季
➢优点 · 气候——适宜钉螺活动
· 繁殖——钉螺数量增加
· 螺数——土表钉螺亦多
· 水位——明显下降
➢缺点 · 草多——效力低
·两个螺段间的无螺区≤30米,为1个螺段
无螺区>30米,为2个螺段 ·从有螺段最远点各延伸15米为有螺段长度;若延伸段不足15 米,则按实际长度延伸 ·孤立螺点的长度按30m计算。
· 实际有螺段长度=有螺段机械框数×5=(4+2+3)×5=45m
· 计算有螺段长度=实际有螺段+ 30m = 45m + 30m = 75m
2021/7/13
23
查螺资料整理
1、查螺框数 · 机械框=7+4+2+3+4=20
2、查螺面积 · 长度=(机械框—1)×5=(20—1)×5=19×5=95m · 宽度=1.5m; · 面积=长×宽=95×1.5=142.5m2
2021/7/13
24
3、有螺面积
·以系统抽样和环境抽查结果计算
?坳 2
植被 种类
1
宽度 经 (m) 度
1.5 —
纬框 度别
机 —

日期:200 年 月 日
查螺及有螺框记录
8、9、10、11
14、15、16
8 10
12 14
16
环境类型:河流=1;沟渠=2;水田=3;塘堰=4;旱地=5;江滩=6;洲滩=7;湖滩=8;其它=9 植被种类:杂草=1;芦苇=2;树林=3;水稻=4;其它=5

浙江查灭残存钉螺技术方案-浙江血吸虫病防治中心

浙江查灭残存钉螺技术方案-浙江血吸虫病防治中心

浙江省查治血吸虫病技术方案(修订稿)浙江省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但目前部分地区尚有残存钉螺,输入性传染源时有发现,存在着血吸虫病重新流行的威胁。

为巩固血防成果,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方案(2007年修订版)》,结合我省血吸虫病防治现状,特修订本方案。

1 查病对象1.1 内源性传染源当年查到钉螺自然村,对6岁以上人群和全部放养的牛、羊、猪等家畜普查1次;连年查到钉螺的村,每3年普查1次;查到感染性钉螺的村每年普查1次,连续3年;其他地区应结合门诊和各种体检开展传染源监测。

1.2 外源性传染源1.2.1 范围有残存钉螺分布的乡(镇、街道);历史血吸虫病流行乡(镇、街道);其他有条件的地区。

1.2.2 对象来自或往返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等省份尚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和疫情回升县人群及家畜,重点是渔民、船民、水产养殖、学生等人员,从疫区抗洪抢险归来人员等。

2 血清学检查2.1 人群血清学检查采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乳胶微球免疫层析试验(D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根据情况任选1种。

2.1.1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基本原理:可溶性血吸虫虫卵抗原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致敏。

致敏红细胞表面吸附的抗原与待检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相结合,使红细胞被动地凝集起来,肉眼可见。

操作方法:①在“V”型微量血凝反应板的第1孔中加生理盐水100μl,第2、3孔中各加25μl;②第1孔中加待检血清25μl,混匀后吸出25μl加入第2孔中,在第2孔中混匀后吸出25μl 加入第3孔中,混匀后弃去25μl,此时第1、2、3孔中的血清稀释度依次为1:5、1:10、1:20;③第2、第3孔各加致敏红细胞悬液25μl,将反应板放在振荡器上振荡1 min,室温下静置45 min,观察反应结果。

结果判断:①阴性反应:红细胞全部下沉在凹底部,形成紧密的圆点,周围整齐清晰;②阳性反应:待检者血清以1:10稀释度出现凝集反应为阳性起点。

湖沼型地区钉螺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湖沼型地区钉螺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 志 2 0 1 5 年l 0月第 2 6 卷第 5 期
C h i n JV e c t o r B i o l &C o n t r o l , O c t o b e r 2 0 1 5 , Vo 1 . 2 6 , N o . 5

・5 3 7 ・

述 ・
D O I : 1 0 . 1 1 8 5 3  ̄ . i s s n . 1 0 0 3 . 4 6 9 2 . 2 0 1 5 . 0 5 . 0 3 3
Re c e n t a dv a nc e s i n c o n t r o l t e c hn i q ue s o n Onc o me l a ni a hu pe n s i s i n l a ke a nd m ar s hl a n d r e g i o ns
t h e e c o n 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e n d e mi c a r e a s .On c o me l a n i a h u p e si n s s n a i l i s u n i q u e i n t e r me d i a t e h o s t o f S c h i s t o s o ma
j a p o n i c u m a s w e l l a s p o s t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i n l f u e n c e o n s c h i s t o s o mi a s i s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 Ma n y s t u d i e s h a v e b e e n c o n d u c t e d f o r

2014年查灭钉螺技术

2014年查灭钉螺技术
查灭钉螺技术
南湖区中心医院 盛 震 2015年4月
查螺灭螺

一、钉螺的形态和结构: 钉螺:螺壳和软体二部分组成。呈褐色,外壳 圆锥形,像小螺丝钉得名,长度一般不超过1 厘米,宽度不超过4毫米。
是二栖类动物。

钉螺形态结构



1、螺旋:有6-8旋,旋转方 向从左到右,右旋。顶端尖 而盲,称壳顶,向下依次为 核旋、核后旋、体前旋及体 旋。 2、纵肋,直棱或直梁:是 外表的纵行凸纹,但山区钉 螺并无显著的纵肋。 3、厣: 为封闭壳口的小盖, 呈半透明,卵圆形,上有旋 纹,附于螺足的背石。
有螺面积计算
有螺面积以系统抽样和环境抽查结果计算: 该条块在系统抽样有螺段中,故只根据系统抽样调查 结果来计算有螺面积。该条块系统抽样调查结果2段 有螺,但两有螺段之间的距离仅10m,应视为连续有 螺。 实际有螺段长度=有螺段机械框数×5 =(4+2+3)×5=45m 根据有螺面积计算方法,计算有螺段长度以实际有螺 段向两端各延伸20m。 计算有螺段长度=45+20+20=95m 有螺面积=长×宽=95m2≈100m2 本条块开头的30m一段没查到有钉螺,但考虑到可能 存在查漏,应全环境统计有螺,有螺面积=查螺面积 =110m2。
有螺面积计算
1、河道、沟渠、塘壁等线状环境,以实际有螺段向两端各延 伸20m为长度,宽度为环境的高度,高度以1.5m为限。一 般以1.0m计算。 (1)很大的沟渠应同时计算两壁和底部面积: 有螺面积=长×(左壁高+右壁高+底宽) (2)连续多处有螺,其间距虽大于40m,应作连续有螺, 有螺段两端各延伸20m为长度: 2、稻田:仅在田壁或进出水口查到钉螺,只计算田壁并向田 中间延伸1m为有螺面积: 有螺面积=田宽×1或(田壁高+1) 3、长度不到40m的沟渠,面积不到100m2的草地、宅基、天 井、坟墩等环境,即使只查到1只钉螺,应全部计算为有 螺面积。 4、有螺面积=长×宽

洞庭湖区水利血防工程控制钉螺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洞庭湖区水利血防工程控制钉螺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康 乡 ,中洲 东西 干渠 硬化 灭螺 工程 ( 中洲渠 硬化 工 程) 分布 在 岳 阳县 中洲 乡 , 君 山垸 跃 进渠 硬化 灭 螺工 程( 跃 进 渠 硬化 工程 ) 分 布在 君 山区柳 林 洲 镇 , 大 坪 低 排渠 硬化 水利 灭螺 工程 ( 大 坪渠硬 化 工程 ) 分布 在
【 关键词】 洞庭 湖区 水利血防工程 钉 螺 涵闸 机理
综合评价
钉螺 是 日本血 吸虫 的唯一 中间宿 主 ,洞 庭湖 区 工程 作 为研究 试 点 。 各 试点 分 布 : 白石港 水利 血 防工
现 有钉 螺 分布 面积 1 7 0 0余 k m , 其中9 8 . 0 %分布 在 程 ( 白石 港工 程 ) 分 布 在株 洲 市 城 区 , 砣 江水 利 血 防 湖泊、 河( 江) 流 的堤外草 滩 。 为根 治水患 、 控 制钉螺 , 工程( 沱 江工 程 ) 分 布 在南 县 砣 江 , 华 容 河水 利 血 防 洞庭 湖 区实施 了大量 的水利 血 防工程 治理措 施 。 以 工 程 ( 华 容河 工程 ) 分 布在 华 容 县 华容 河 , 黄 土 包 河
的效 果 ,对 控 制 血 吸 虫 病 的 流行 起 到 了重 要 的 作 分 布在澧 县 梦溪镇 ,西 闸 中层 引水 涵 闸改 造 防螺 工 用[ 1 - 2 ] 。但水 利 工程 建设 、 水 资源 开发 利用 也 可 引起 程 ( 西 闸 防螺 工 程 ) 分 布在 君 山区 柳林 洲 镇 , 东 闸沉 钉 螺扩 散∞ 。 为 系统地 评价 当前 洞庭 湖区各 类水 利 螺池 涵 闸改造 防 螺工程 ( 东 闸 防螺工 程 ) 分 布 在君 山
《 湖南水利水电) 2 o l s年第 3 期
刘世奇 李以义 2 李志军 蔡凯平 2

血吸虫病防治控制钉螺孳生繁殖和扩散蔓延查螺工作方案

血吸虫病防治控制钉螺孳生繁殖和扩散蔓延查螺工作方案

血吸虫病防治控制钉螺孳生繁殖和扩散蔓延查螺工作方案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螺螨(主要是钉螺)是该病的中间宿主。

为了控制和预防血吸虫病的传播,需要制定一项针对钉螺孳生繁殖和扩散蔓延的查螺工作方案。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方案:1. 建立钉螺监测体系:建立和完善钉螺监测体系,包括定期对可能滋生钉螺的水源进行调查和检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钉螺的孳生繁殖。

2. 加强并普及钉螺防治知识:通过宣传教育、健康教育等渠道,向公众普及钉螺的防治知识。

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接触感染水源。

3. 加强钉螺综合治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钉螺综合治理。

采用物理方法,如清理和疏通水道、修复水源,以减少钉螺滋生的环境。

采用化学方法,如使用杀螺剂对疫区水源进行治理,以降低钉螺的密度。

采用生物方法,如引入天敌鱼类、桡足类动物等,对钉螺进行控制。

4. 定期监测治理效果:建立针对钉螺繁殖和扩散的定期监测机制,评估和监测治理效果。

定期对疫区进行检测,在发现钉螺密度上升或者治理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5.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开展钉螺的防治工作。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交流经验和技术,加强对钉螺孳生繁殖和扩散控制的研究。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同时也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而中间宿主之一就是钉螺。

钉螺孳生繁殖和扩散蔓延是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须针对钉螺进行查螺工作,以防止血吸虫病的进一步扩散。

首先,钉螺孳生的环境调查和监测工作是防治控制血吸虫病的基础。

定期对潜在的钉螺滋生水源,如湖泊、河流、池塘等进行调查和监测,掌握钉螺的分布范围和密度。

这些监测工作可以通过人工采集钉螺样本,或者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等,进行远程监测。

江滩钉螺控制方法与效果探讨

江滩钉螺控制方法与效果探讨

江滩钉螺控制方法与效果探讨
“江滩钉螺:努力实现控制及优化效果”

江滩钉螺是一种盐污染的主要带害动物,是困扰东江、南江和硕放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六省的一种潮汐生态系统危害生物。

江滩钉螺
发育繁殖能力强,其节肢结构复杂,生命力极强,可作为水生植物的
害虫,和某些水生动植物的食物,可致使河水中经济动物数量减少。

为了控制江滩钉螺的生长发育,各省市政府均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控制
措施。

其主要包括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

首先,在生物控制方面,通过人工引入自然天敌或手工释放特定种群,使江滩钉螺狩猎物量减少,且不伤害经济性水生动物。

其次,采用物理控制,主要是防止江滩钉螺滋生繁殖,比如采用捕捞、捞取、除除除等手段,来彻底清除江滩钉螺,确保河流水质的安全。

再者,采用化学防治法,就是运用毒药或含咪唑等有毒有害物质阻止
江滩钉螺繁殖,增加捕获效率,提高江滩钉螺的控制效率。

由以上所述,江滩钉螺的控制方法对减少其潮汐生态破坏有重要作用,政府各级应加强对江滩钉螺的检测,并积极开展有效的控制措施,确
保水资源的经济化利用和潮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查灭残存钉螺技术方案-浙江血吸虫病防治中心

浙江查灭残存钉螺技术方案-浙江血吸虫病防治中心

浙江省查灭残存钉螺技术方案(修订稿)我省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但部分县还有残存钉螺,存在着血吸虫病重新流行的潜在因素。

为消灭残存钉螺,巩固血防成果,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方案(二○○七修订版)》,结合当前我省残存钉螺分布现状,特修订本方案。

1调查钉螺1.1 查螺时间春季查螺为3月初至4月底,要集中力量,全面查螺。

秋季查螺为9月初至10月底,查螺重点为春季漏查及查螺不全的环境,村庄周围等复杂环境,以及当年灭螺和巩固性灭螺环境。

1.2 查螺范围 3年内查出钉螺的行政村,每年春季普查1次; 3~9年未查出钉螺的行政村,每3年春季普查1次;10年以上未查出钉螺的村,每5年春季普查1次。

非流行村分期分批由近及远地进行螺情调查。

历史有螺村应查环境为适宜钉螺孳生的各类环境,包括历史有螺环境和历史无螺环境。

非流行村的查螺重点为村庄周围及水系,特别是与历史螺区毗邻的地区及历史有螺水系下游。

1.3 查螺方法1.3.1 方法历史有螺村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框距5m,环境抽查2框,复杂环境采用全面细查法。

历史无螺乡村采用系统抽样调查法,框距10m。

每框面积0.1m2,查螺时间2min~3min,每人每天查螺100~150框。

1.3.2 查螺队以乡(或村)为单位组织专业队查螺。

挑选工作认真负责又经查螺培训的中青年为查螺员,根据查螺任务的轻重,组织若干个查螺组,每小组3人。

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并带班查螺。

1.3.3 现场查螺查螺时要随时做好记录,每一条块记录内容有编号、小地名、环境类别、环境长度及宽度、查螺框数,最后统计查螺面积。

如查到钉螺,要将钉螺装入钉螺袋,在袋上记录乡名、村名、编号、小地名、环境类别、日期及首先查到钉螺者,带回实验室解剖,并建好螺点卡。

有条件的地区,对有螺环境可采用GPS定位和面积测量。

1.4 钉螺感染情况及死活的检查方法1.4.1 检查螺数查到的钉螺应全部检查,螺点钉螺较多时,每个螺点至少检查1 000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宝(即石灰氮、氰氨化氮) 宁夏大荣集团有限公司出品,适合喷粉。 对斑马鱼LC50为140.7mg/L。实验室荣宝80mg/L浸泡钉 螺2天后,钉螺死亡率为90%; 喷洒荣宝30g/m2 天d后,钉螺死亡率为100%; 现场自然沟渠中荣宝50mg/L浸泡钉螺7天后钉螺死亡 率为97.18%; 荣宝30g/m2喷洒和喷粉15天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 74.15%和81.11%。现场观察对植物(单叶)有明显毒 性。
烟酰苯胺
在25℃室内浸杀时,钉螺接触药液24h的LC50为 0.275mg/L;0.4mg/L浸杀48h钉螺死亡率为100%。 现场0.4mg/L浸杀24、48h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7%和100%; 现场1.0g/m2喷洒后30天钉螺死亡率为87~100%。 杀螺作用不受阳光及土壤的影响。 小鼠口服烟酰苯胺的急性毒性LD50为1850mg/kg;对兔皮 肤和眼刺激性试验反应极小;在超过现场杀螺浓度5000倍 的情况下,妊娠鼠活胎率不受影响;Ames法未见明显致 突变作用。鲢鱼96h的LC50为127mg/L,鳙鱼96h的LC50为 113.3mg/L。 该药杀螺活性高,对鱼类毒性低,但水溶性差,成本较 大,钉螺接触后离水上爬。
钉螺控制技术
江苏省血防研究所血吸虫病室 黄轶昕 huang_yixin@
主要内容 药物灭螺 生态灭螺(环境改造) 物理灭螺 生物灭螺 植物灭螺 防螺(扩散)技术
一、药物灭螺
定义:药物灭螺是利用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包括 化学杀螺剂和植物杀螺剂),通过适当的方式杀灭钉 螺的方法。 特点:省时省力、见效快、可反复使用、价格低廉。 使用目的: 降低感染性钉螺密度或消除感染性钉螺。 降低山丘、水网和垸内环境的钉螺密度,压缩钉 螺面积(需反复使用) 。 提高或巩固环境改造灭螺的效果。
浸螺杀 : 50%浸螺杀可溶性粉剂由25%硫酸烟酰苯胺、25%硫酸铜 加载体而成。 室内1mg/L浸杀48h、72h钉螺死亡率分别为73.3%和 100%;48h和72h的LC50分别为0.214mg/L和0.137mg/L。 现场1mg/L浸杀3d和5d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0%和 100%; 现场喷洒2g/m2后3、5、7、15d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39.6%、41.4%、72.2%和82.5%。 对小鼠急性毒性:灌胃48h的LD50为363.08mg/kg;对家 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对鲤鱼苗、鲢鱼苗和草鱼苗72h 的LC50分别为1.64mg/L、3.55mg/L和2.44mg/L 。 本品在提高杀螺效果的同时,增加了对鱼类的毒性,同 时也增加对植物的毒性。
氨水:在含氨量0.084%的水中,3天后钉螺死亡率为 25%,7天死亡率为100%;现场用0.9~3.6%氨水浸湿 有螺泥堆,覆盖无螺土1市寸以上,打紧封闭,3天后 钉螺死亡率88~100%。
硫酸铜:硫酸铜能影响钉螺的琥珀酸氧化酶。以 4g/m2喷粉钉螺死亡率可达90%。工业品对钉螺 LC90为50mg/L。对人畜毒性中等;对植物易产生 药害;对鲤鱼TLm(48h)为0.55mg/L,泥鳅为 5.6mg/L。
区域覆盖:按照钉螺分布单元,成片覆盖有螺区, 灭螺区域越大,灭螺效果越能持久。 河岸灭螺范围通常自水线扩大至最高水位线; 一般沟渠则包括沟底及两壁(边); 田块则为隔埂所围区域; 山涧溪流则需扩大至山洪淹没处; 单元性较强的有螺环境需全部覆盖; 江湖洲滩灭螺范围较大,施药时按区域进行。
反复杀灭:感染性钉螺环境和计划消除钉螺的环境要 多频次反复实施药物灭螺,每遍间隔1~2周,近年有螺 环境也需复灭巩固。 安全用药:严格药品管理制度;准确掌握剂量和使用 方法;施药人员要穿戴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药液, 施药后用肥皂水清洗身体暴露部位;及时回收药品包 装袋,施药器具不在养殖水域清洗(防止污染)。
(二)药物灭螺原则
全 面 规 划 : 根据钉螺分布及环境 特点进行全面规 划,因地制宜选用灭螺药物、施药方法及施药器 先近后远:优先杀灭靠近村庄、人畜接触频繁的易 感环境钉螺。 先上游后下游:山区灭螺要循水系,先上游、后下 游;内陆水网地区也要按照灌溉渠系进行。 先低后高或先高后低:江湖洲滩地区药物灭螺要考 虑水位和滩面影响。
硼镁石粉 实验室撒粉施药后3 、7、15 d的LC50分别为228.19、34.89、 12.47 g/m2,80、100 g/m2 剂量组于15 d钉螺死亡率达 100%。江滩和山区现场撒粉200g/m2后180d和210d,钉螺死 亡率分别为达100%和85.82% 。苏中高沙土地区则杀螺效果 很低。试验表明对鱼类为低毒,对植物和土壤有毒害作用。 研究表明:具有灭螺作用的硼镁石中砷含量远高于其它矿 石,其中灭螺灵1号砷含量为水方硼石的33 倍,西藏改孜硼 镁石的砷含量为水方硼石的67倍,已超过国家土壤砷含量标 准。西藏苷孜硼镁石与灭螺灵1号浸出液的灭螺效果比其它 几种硼镁石粉好,浸出液中砷含量也超过国家饮水卫生标 准。研究认为硼镁石粉灭螺作用与砷有关。施药现场土壤残 留量检测表明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样品。 砷的释放条件:酸性环境。
(一)灭螺药物
基本要求:高效、低毒(对非靶生物无害)、稳定、 价廉(费用效果良好)、使用方便。 代表药物:石灰氮(1913)、硫酸铜(1920)、五氯 酚钠(1946~1953)、氯硝柳胺、血防67(1967)、尿 素、烟酰苯胺(1980)、浸螺杀(烟酰苯胺硫酸 盐)、溴乙酰胺(198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贝螺 杀、杀螺胺乙醇胺盐)、沙蚕毒素类、四聚乙醛、密 达、密达利、荣宝/荣芽、硼矿石粉、巴豆、茶子饼、 麻风树籽
杀螟丹:室温25±1℃,浸杀钉螺48h的LC50为0.4834mg/L; 以0.5、1.0、2.0mg/L浸杀72h钉螺死亡率为83.3~100%;以 0.5、1.0、2.0g/m2喷洒7天后,钉螺死亡率为76.7~86.7%; 现场沟渠水温24~27℃,杀螟丹1.0、2.0mg/L浸杀24~72h, 钉螺校正死亡率为87.5~97.6%和89.7%~100%;现场喷洒 2.0g/m2后3d、7d、15d钉螺校正死亡率为92.9~94.3%。对人 畜毒性中等。 对鲤鱼TLm(48h)为1.5mg/L。对蜜蜂有中等毒性,无持效 性。对鸟类低毒。对家蚕毒性较高。浓度高时对水稻有药 害;高温时十字花科蔬菜幼苗对药剂敏感。
(三)工作规范
制定计划 各级血防机构根据防治规划要求制订年度药物灭螺工 作计划(方案),并对下一级制订的实施方案进行指导、 审核;明确当年各地灭螺的范围、方法、时间、地点、人 员培训和资金安排等。 组织实施 组织灭螺专业队, 灭螺前进行钉螺分布特点、药物特 性、灭螺方法、操作要点、灭螺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培训, 应尽量保持灭螺人员的相对稳定;实施灭螺前须发布公 告。灭螺同时做好相关记录(灭螺环境记录表);灭螺现 场须有专业人员指导。 灭螺药的管理 应有专门的仓库,保存在干燥、安全的环境;应有专 人保管,有药物入库及领用记录;药物领用数量与实际药 物灭螺面积符合;每年定期对药物库存情况进行清理,防 止药物过期造成浪费;回收药袋。
氯烟复合药
将烟酰苯胺和氯硝柳胺按1:1 的比例复配后( 简称氯烟复 合药) 。 在室温23- 25℃和现场8-19℃条件下, 采用0.4 mg / L氯烟 复合药室内和现场浸泡48 h, 钉螺死亡率分别为100%和 97. 0%。采用0. 4 g/ m2氯烟复合药 室内和现场喷洒48 h, 钉螺死亡率分别为100%和81. 1%。 钉螺接触氯烟复合药的上爬率比接触烟酰苯胺下降 了72. 1%。 按每万平方米灭螺的费用计算,氯烟复合药的费用比氯 硝柳胺下降77. 6%。而且同样药量氯烟复合药的灭螺面积 是氯硝柳胺的5 倍。其增效比值( SR) 为2. 09, 共毒系数 ( CTC ) 为172。
沙蚕毒素类仿生农药 包括杀虫双、杀虫环、杀螟丹、杀虫丁等。 杀虫双:以20mg/L浓度浸杀72h,或30mg/L浸杀48h, 钉螺死亡率均可达100%。室内喷洒5g/m2,48h和72h 钉螺死亡率分别达96.6%和100%;喷洒10g/m2,24h钉 螺死亡率即可达100%。现场喷洒5~10g/m2后7天,钉 螺死亡率为87.3~100%;沿边药浸5g/m,48h和72h钉 螺死亡率分别达96.1%~99.8%。
荣芽 为透明液体,系荣宝下游产品。 实验室50mg/L浸泡钉螺2天后,钉螺死亡率为100%; 喷洒荣芽12.5g/m2 1天后,钉螺死亡率为100%; 现场自然沟渠中荣芽50mg/L浸泡7天后钉螺死亡率为 100%;荣芽12g/m2现场喷洒15天后,钉螺死亡率为 88.06%。 现场观察对植物(单叶)有明显毒性。
氯硝柳胺剂型改进及作用 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将氯硝柳胺制成乙醇胺盐增加了溶解度,提高药效; 25%氯硝柳胺悬浮剂: 提高药物悬浮率,便于喷洒; 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 便于喷洒、防止钉螺上爬; 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 改变常规使用方法,适合水源缺乏地区、一般不要清 障、节约用工、便于组织、便于质量管理、有一定滞效
尿素(CH4NO2) 实验条件下 8g/m2可致钉螺100%死亡。 现场喷洒30g/m2,2天钉螺死亡率达90%。 晴天喷洒后加盖塑料膜,膜内温度可高达56℃,试验3小 时钉螺死亡率可达98%。 在鱼塘岸边喷洒100g/m2,对鱼无影响,50mg/L溶液中小 鱼未发生死亡。 现场浸杀试验平均水温为28.8℃时,120、160mg/L浓度第 3天钉螺死亡率为50%和51.7%,18天钉螺死亡率达100%, 同时珍珠蚌死亡率分别为30%和68%;在平均水温为32 ℃ 时,90~120mg/L浓度组均有蚌死亡,钉螺2天后死亡率为 91.7~100%。 灭螺有效的尿素浓度和水温可致蚌死亡。
杀虫丁 :以0.625mg/L和1.25mg/L进行现场沟渠浸杀, 48h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8%和100%;以1.25 g/m2和 2.5g/m2进行现场喷洒,喷药后3天钉螺死亡率分别为 86.7%和98.8%。 现场应用剂量:浸杀灭螺为2.0mg/L,喷洒灭螺为 2.0g/m2。施药温度宜在20℃以上,以25~30℃最好。 土壤含水量在25~45%,其喷洒用水量为 1000~500ml/m2,含水量高有利于提高灭螺效果。 对鱼类毒性较大,对蚕剧毒,对植物无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