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的对比与

合集下载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It is the meaning of a message that is transferred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and the transfer is accomplished by analyzing and then reconstructing semantic relationships.”1 “Translation can therefore be defined as the operation by which the relevant signification of linguistic signs is determined through reference to a meaning as formulated in a message, which is then fully reconstructed in the signs of another language.”2 1、2. Delisle, J. Translation: An Interpretive Approach[M]. Eng. trans, by Logan. P & Creery. M.,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1980: 3;52
翻译中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要意义 Nhomakorabea就保留原文句法与译文体现原作精神的问题,傅雷也有精辟的论述:“假如破坏本国文字的结构与特性,就能传达异国文字的特性而获得原作的精神,那么翻译真是太容易了。不幸那种理论非但是刻船求剑,而且结果是削足就履,两败俱伤。” 1
01
怒安. 傅雷谈翻译[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
关于英汉语言的比喻
陈安定:英语句子好比“一串珍珠”,而汉语句子则像“一盘大小各异的珍珠,散落玉盘,闪闪发光,灿烂夺目。”1

英汉语言对比PPT课件

英汉语言对比PPT课件
合”( parataxis)为特点,它由于没有词形
变化、定语从句和独立主格,连接词和介 词也比英语少得多,所以往往用隐性连贯 方法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句子外形比较 松散、自由,注重以神摄形。对策:许多 词可以用汉语的动词来翻译;连接词有时 可以不译;介词短语、定语从句和独立主 格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译为短语或分句。
8
A more realistic approach towar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is tha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is concept says that a nation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n item if it can produce it more efficiently than alternative products.
例如,牛津大学在校学生数比明尼苏达州立 大学要少多了,也穷多了。牛津的在校学生数 无论现在还是过去都比多伦多大学少。
我们也认识到越来越需要使某些经济部门实 行工业化。
We also realize the growing necessity to industrialize certai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英、汉语言对比
2010.3
英、汉语言的差异
1.英语的词汇有形态变化,例如动词有人称、 时态、语态、情态和语气以及非谓语的变化 (不定式,分词),名词有格和数的变化,形 容词和副词有级的变化,许多词汇还有因为添 加前后缀引起的词义的变化等等。英语通过词 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采的语言关系 和逻辑关系。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它主要 靠词语、词序及暗含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 言意义。 主要对策:翻译英语的形态变化时, 汉语一般用加词或者变换说法的办法来表示。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语音、语法、语义还是语用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这些差异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注意到这些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在语音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发音方式显然不同。

英语语音重音明显,音调跳跃大,说话方式较为生动,而汉语则是音调平稳,声调调值不强烈。

这使得在英语中,强调和重要的信息能够通过重音和语调来表达,而在汉语中往往需要通过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排列来表达。

在语音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应该是音调的问题,以免造成语义的混淆和误解。

在语法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语法结构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突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强调语句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则重视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英语倾向于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汉语则有许多较为复杂的句式,例如长句和嵌套句。

此外,英文使用较为丰富的时态和语态,以表达不同时态和语态下的意思,汉语则采用了六个基本的时态和一个语态,语法相对较简单。

境外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被“主谓宾”和“时间状语位置在前”等语法要点所迷惑,在写作中常常出现字句不通或串行翻译等问题。

在语义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所指对象和词汇含义也有差异。

英语中有许多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使得词汇的选择更为灵活,而汉语中则以单音多义较为突出,同一字或短语有多种词义,含义较为丰富。

此外,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两个语言中词语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需要特别注意译文的意义和意义的区别。

在语用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应用和使用场合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注重言辞优美、主题鲜明和说理严密,而汉语则更注重文章的整体效果和表达的情感色彩。

英语中常常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反问等,表达言简意赅的文字效果,而汉语则通过语言的细节表现情感。

此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正式与非正式、文学性与口语性等语用差异也需要特别注意到。

总之,中英两个语言存在各种差异,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需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尽可能避免在翻译、写作等方面产生误解和沟通障碍。

英汉语言系统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言系统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系统对⽐与翻译英汉语⾔系统对⽐与翻译⼀、被动与主动(⼀)英语多⽤被动式原因1、施事的原因。

2、句法的要求。

(1)为了使句⼦承上启下、前后连贯、便于衔接。

(2)为了使句⼦平衡。

(3)修辞的考虑。

(4)⽂体的需要。

(⼆)汉英多主动式原因1、汉语被动式的使⽤受到限制。

2、使⽤受事主语(Receptor subject)导致⼤量的“当然被动句”。

3、当不需要或不可能说出施事者的时候,汉语可以采⽤⽆主句或主语省略句来保持句⼦的主动形式。

4、当施事者难以指明时,汉语还可以采⽤通称(generic person)或泛称作主语。

5、当不便使⽤被动式时,汉语可采⽤某些转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

(1)处置式(即“把字式”或“将字式”)(2)“为……所”式。

(3)“是……的”式。

(4)“……的是”(5)“……加以/予以”式。

⼆、物称与⼈称(Impersonal vs Personal )(⼀)、英语常⽤⾮⼈称,主语汉语常⽤⼈称主语1、⽤抽象名词或⽆⽣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

2⽤⾮⼈称代词“it”作主语。

代词“it”除了⽤来代替除⼈以外的⽣物或事物之外还⼴泛⽤作填补词expletive。

(⼆)英语常⽤被动式,采⽤物称表达法:汉语常⽤主动式,采⽤⼈称、泛称或隐称表达法。

三、静态与动态(Static vs. Dynamic)1、名词化倾向是英语的特征之⼀2、名词作为施事者对动词的替代3、名词构成标题式短语对形容词的替代4、名词优势引起的介词优势5、动词的弱化6、形容词副词对动词的替代7、动词连⽤是汉语的常态8、动词可以充当汉语的任何句⼦成份9、汉语句⼦中的动词可重复重叠⼀、被动与主动(Passive vs.Active) 被动语态在英语⾥是⼀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在某些⽂体中,使⽤被动句⼏乎成了⼀种表达习惯。

Baker 指出:“被动句促成了物称倾向,物称倾向也滋长了被动句”。

(⼀)英语多⽤被动式原因1、施事的原因。

⼈们表达思想的时候,通常使⽤主动句。

英汉语言对比实验总结汇报

英汉语言对比实验总结汇报

英汉语言对比实验总结汇报
在英汉语言对比实验中,我们团队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发音等方面的差异,对英汉语言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比较。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总结汇报。

首先,在语法方面,我们发现英语的语法结构较为规范和严谨,句子结构相对固定。

而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灵活,句子的顺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另外,英语中有时态、语态等语法要素的变化,而汉语则通过词语的使用来表达时间、主语、动作等概念。

其次,在词汇方面,英语词汇量较大,词汇种类繁多。

英语中往往会使用多义词和同义词来丰富表达,使得语言更加丰富多样。

而汉语则更注重词语的精准和准确,通常用具体的词语来表达意思,避免歧义。

此外,在发音方面,英语的发音规则相对统一,语音重音规律性强。

而汉语的发音相对复杂,存在四声、儿化音等独特的音韵特征。

因此,对于非母语人士来说,学习汉语发音可能会更具挑战性。

另外,我们还发现英汉语言之间存在一些文化差异。

英语包含了大量的习语、成语和文化引用,而汉语中则包含了大量的成语和文化典故。

这些差异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英汉语言的语法、词汇、发音以及文化等
方面的差异,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和特色。

这将对我们的语言教学和翻译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和共同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沟通。

同时,对于学习英语和汉语的人来说,了解两种语言的对比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种语言。

《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主要依靠语境和语序来表达意义。
汉语句子结构以主题+谓语为核心,强调主题的突出和语序的自然。
汉语中常用主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执行者,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汉语中常用动词来表达具体动作,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
01
02
03
04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多用被动语态,汉语多用主动语态;
例如,“一”在英语中是“one”,在汉语中是“一”;“二”在英语中是“two”,在汉语中是“二”。
数字词汇对比
例如,“东”在英语中是“east”,在汉语中是“东”;“西”在英语中是“west”,在汉语中是“西”。
方位词汇对比
CHAPTER
04
语法对比
英语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包括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等。
01
02
04
03
CHAPTER
02
英汉语言概述
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主要依靠显性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和意义。
英语中常用被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
英语句子结构以主语+谓语为核心,通过丰富的时态、语态和词形变化来表达动作的时间、方式和状态。
英语中常用名词化手段来表达抽象概念,使语言更加客观、正式。
CHAPTER
06
文化背景与语言对比
英语文化背景概述
01
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起源于欧洲,后传播至全球。英语文化背景涵盖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历史、社会制度等。
英语文化特点
02
英语文化强调个人主义、竞争和自我实现,鼓励创新、冒险和自我表达。在英语文化中,礼貌和得体非常重要,人们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中英文不同于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语法、句式、口音等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微小的变化。

以下是英汉语言的十大差异。

一、语序不同中文有固定的主谓宾语的语序,而英文却可以根据需要变换其语序。

例如:•中文:我吃苹果。

•英文:I eat an apple. 或 An apple I eat.在英文中,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前面,而在中文中则是后面。

二、冠词英文有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而中文则没有冠词。

例如:•英文:The cat is playing with a ball.•中文:猫正在玩球。

三、动词变化英文的动词变化比较复杂,包括时态、语态、人称等方面的变化。

而中文的动词则没有这么多的变化。

例如:•英文:I am eating.•中文:我正在吃。

四、数词英文的数词有单复数之分,而中文则没有。

例如:•英文:There are five cats.•中文:有五只猫。

五、名词性格英文的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而中文的名词则没有这种区别。

例如:•英文: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glass.•中文:杯子里有些水。

六、代词英文的代词种类较多,包括主、宾、物主等。

而中文的代词比较简单。

例如:•英文:He gave me his book.•中文:他把他的书给了我。

七、词汇用法两种语言的词汇用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英文:He is interested in music.•中文:他对音乐很感兴趣。

八、语气两种语言的语气表达方式也有一些差异。

例如:•英文:Could you help me, please?•中文:请你能帮助我吗?九、拟声词中文的拟声词较多,而英文则相对较少。

例如:•中文:咕咚(水声)•英文:drip(滴水声)十、表达感情中文在表达感情时比较直白,而英文则更为委婉。

例如:•中文:我爱你。

•英文:I love you. 或者 I adore you.总的来说,中英文之间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不同特点。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英汉语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因此在语言结构、词汇选择、语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

下面本人将就英汉语言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

一、语言结构英语和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

英语是一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具有词序比较固定,语法逻辑的特点。

主语、谓语、宾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通过句子中的语法成分可以明显地判断句子的含义。

而汉语则是一种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语言结构比较自由,汉语的语序较为灵活。

汉语的句子结构中并没有固定的主谓宾的顺序,而是通过词语的位置和语言的语气来表达句子的含义。

二、语法特点英语和汉语在语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英语的语法比汉语的语法要严格很多。

英语的语法是非常固定的,而且语法规则也非常复杂。

英语有几百种时态、语态、语气和句型,同时有不少的语法问题依赖于音韵规则,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这些规则。

而汉语则比英语要简单很多,因为汉语语法比较自由,主要是通过词语的位置和语气来表达句子的含义。

三、词汇差异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差异也比较明显。

英语是一种词汇量较大,并且词义非常丰富的语言。

英语的词汇来源广泛,包括拉丁语、希腊语、日耳曼语等多种语言,因此英语具有很高的词汇量。

另外,英语的词性变化和词义变化也非常复杂。

而汉语词汇则相对比较简单,但是随着中文的不断发展,现代汉语词汇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汉字构成的词汇,而是新增了拼音、外来词等元素,使得汉语的词汇量不断扩大。

四、文化差异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也不相同。

英语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包括英美文化、希腊、罗马文化等。

英语中的很多词汇和语法都反映了这种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而汉语则是东方文化的代表,阴阳五行、道家思想、儒家理论等在汉语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因此,在学习英语和汉语的过程中,也需要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总之,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语言,它们的语法、词汇、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孩哭得心都快碎了,当我问及他时,他说饿极了, 男孩哭得心都快碎了,当我问及他时,他说饿极了,有 两天没吃了。 两天没吃了。 diffusive
Features of English as a Compact Language
句子主次分明,层次清楚,前呼后拥,严密规范, 句子主次分明,层次清楚,前呼后拥,严密规范,句式呈 聚集型” “聚集型” (compactness)。 。 结构严谨,通常由名词性短语和动词性短语构成 主语不可 结构严谨 通常由名词性短语和动词性短语构成;主语不可 通常由名词性短语和动词性短语构成 或缺,谓语动词是句子的中心,两者协调一致提纲挈领, 或缺,谓语动词是句子的中心,两者协调一致提纲挈领, 聚集各种关系网络。 聚集各种关系网络。 英语句子先把主要信息以“ 英语句子先把主要信息以“主、谓、宾(表)”的语法主 干形式突出地表达出来,尔后再运用动词不定式、 干形式突出地表达出来,尔后再运用动词不定式、分词短 语、从句、独立结构或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现次要信息或用 从句、 连词、介词来衔接。 连词、介词来衔接。
Feature of English as a Synthetic Language
英语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 英语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采的语言关系和逻 辑关系。 辑关系。 形 态 变 化 包 括 性 (gender) 、 数 (number) 、 格 (case) 、 时 (tense) 、 体 (aspect)、 语态 语气(mood) 、 比较级 、 语态(voice) 、 语气 (degree of comparison) 、 人 称 (person) 、 词 性 (parts of speech)。 Feature of Chinese as an Analytic Language 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主要靠词语、 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主要靠词语、词序及暗含逻辑关系 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 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
Feature of Chinese as a paratactic Language 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 形式连接手段, 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 连贯(covert coherence), 连贯 , 注重逻辑事理顺序, 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 功能、意义, 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 形。
汉语的意合法往往采用 以下手段:语序;反复、 以下手段:语序;反复、 排比、对偶、对照等; 排比、对偶、对照等;紧 缩句; 缩句;四字格
Features of Chinese as a Diffusive Language
汉语主谓结构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 汉语主谓结构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 因而句式呈“流散型” 因而句式呈“流散型”(diffusiveness)。
汉语的主语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可有可无。 汉语的主语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可有可无。谓语也复杂 多样,可以是动词 名词或形容词可以是一个动词, 可以是动词、 多样 可以是动词、名词或形容词可以是一个动词,也可 以是多个动词,还可以没动词;可以是一个单词, 以是多个动词,还可以没动词;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 以是多个词组。 以是多个词组。 汉语句式松散,句与句之间缺少连接成分, 汉语句式松散,句与句之间缺少连接成分,所表现的信 息往往从语法外形上主次不分,善用流水句, 息往往从语法外形上主次不分,善用流水句,常常把主 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区别暗含在短句的并列之中。 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区别暗含在短句的并列之中。
Synthetic vs. Analytic 综合与分析
They told me that by the end of the year they would have been working together for thirty years. synthetic 他们告诉我, 他们告诉我,到(那年)年底,他们在一起 那年)年底, 工作就有三十年了。 工作就有三十年了。 analytic
Compact vs. Diffusive 聚集与流散
The boy, 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said, when I spoke to him, that he was very hungry because 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compact
hypotactic
Feature of English as a hypotactic Language 英语造句常用各种 形式手段连接词、 形式手段连接词、 分句或从句, 语、分句或从句, 注重显性接应 (overt cohesion), , 注重句子形式, 注重句子形式, 注重结构完整, 注重结构完整, 注重以形显义。 注重以形显义。 英语句中的形合手 段:关系词和连 接词、介词、其 他连接手段,广 泛使用代词,以 及 替 补 词 it 和 there等等。 等等。 等等
1.听到他这样讲话,我差点笑出来了。 听到他这样讲话,我差点笑出来了。 听到他这样讲话 I could have laughed to hear him talk like this. 2. The mountains began to throw their long blue shadows over the valley. 群山开始向山谷投下一道道蔚蓝色长影。 群山开始向山谷投下一道道蔚蓝色长影。 3. 李教授原打算在这干一辈子的,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 李教授原打算在这干一辈子的, 去了深圳。 去了深圳。 Professor Li had planned to work here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but now he has been to Shenzhen for reasons.
世上最美的,莫过于从泪水中挣脱出来的那个微 笑– Here’s nothing more beautiful than a smile that struggles through tear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ere’s nothing more beautiful than a smile through tears
形合和意合 综合性语与分析性语 紧凑与松散
英 汉 语 言 对 比
物称与人称 被动与主动 静态与动态 替换与重复 抽象与具体 间接与直接 繁复与简单
Hypotactic vs. Paratactic 形合与意合
孟子曰: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我所欲也; 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玛丽没有被邀请去参加宴会,心里很难受。 玛丽没有被邀请去参加宴会,心里很难受。 玛丽没有被邀请去参加宴会 Mary felt sad not to have been invited to the banquet. 2.许多房子 , 盖着琉璃瓦, 曲曲折折, 无数的朱 许多房子, 盖着琉璃瓦 , 曲曲折折 , 许多房子 红栏杆。 红栏杆。 Many houses were roofed with glazed tiles and set within winding red balustrades.
Indirect vs Direct
(间接与直接)
The wider use of such devices as euphemism, understatement, litotes, indirect negation, periphrasis, as well as the impersonal style and abstract diction makes English more indirect than Chinese.
Stative vs. Dynamic 动态与静态
English makes more use of nouns, adjectives, and prepositions; as a result, it is is more static. Conversely, Chinese often employs verbs,adverbs, verbal phrases, repetition and redumplication of verbs; accordingly, it is more dynamic. Let’s compare some English sentences with
paratactic Mencius said, “ I like fish and I also like bear’s paws. If I cannot have the two together, I will let the fish go and take the bear’s paws. In a similar way, I like life, and I also like righteousness. If I cannot have the two together, I will give up my life to preserve righteousness.”
英汉语言的对比与翻译
日常生活中的Chinese English
你也许见识过各种小资小清新的签名档, 各种英语美文佳句,但是你注意到了吗? 通常情况下,双语版的英文都极其不靠 谱:
我喜欢淡淡地思念一个人 I like the subtle longing for a friend I like it when I'm a bit missing someone.
试比较以下的英汉句子: 试比较以下的英汉句子: 1.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跑得了和尚, 跑得了和尚 跑不了庙。
Even if the monk can run away, his temple cannot run with him. 2.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谦虚使人进步,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Modesty helps one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4.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da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