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公开课教(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公开课教案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众兴实小刘厚宝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和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背诵4、5自然段。
(2)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和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3)学习文章“琴声”和“心声”交替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1)抓关键词“双目失明”“卖艺度日”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阿炳生活的坎坷,补充资料了解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及对光明的向往,从而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为体会乐曲做铺垫。
(2)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乐曲《二泉映月》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其中想象画面体会阿炳的内心情感、感受乐曲《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从“《二泉映月》是一首怎样的曲子?阿炳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切入,也可以从方中描写二泉映月美景的词语入手,以重点句“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为突破口,理解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感受《二泉映月》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内涵。
语言文字训练点:1.“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2.描述《二泉映月》的第5自然段。
资料补充:了解阿炳生平经历的资料;乐曲《二泉映月》;小泽征尔崇拜阿炳崇拜《二泉映月》说的话。
需学习的表达方法:学习“琴声”和“心声”交替出现再现《二泉映月》的内容和意境、表达情感的方法。
可以进行的练笔或拓展阅读:选择场景想象描写阿炳卖艺的情景;拓展阅读《月光曲》。
预习作业:1.熟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通过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查找资料,了解阿炳。
13.找出文中描写“月”、“泉”和描写《二泉映月》的四字词语,找出文中带“听”的句子多读几遍。
找到文中描写曲子的段落多读几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1.播放《二泉映月》曲子,学生谈谈听后的简单感受。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公开课教案资料讲解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众兴实小刘厚宝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和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背诵4、5自然段。
(2)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和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3)学习文章“琴声”和“心声”交替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1)抓关键词“双目失明”“卖艺度日”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阿炳生活的坎坷,补充资料了解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及对光明的向往,从而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为体会乐曲做铺垫。
(2)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乐曲《二泉映月》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其中想象画面体会阿炳的内心情感、感受乐曲《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从“《二泉映月》是一首怎样的曲子?阿炳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切入,也可以从方中描写二泉映月美景的词语入手,以重点句“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为突破口,理解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感受《二泉映月》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内涵。
语言文字训练点:1.“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2.描述《二泉映月》的第5自然段。
资料补充:了解阿炳生平经历的资料;乐曲《二泉映月》;小泽征尔崇拜阿炳崇拜《二泉映月》说的话。
需学习的表达方法:学习“琴声”和“心声”交替出现再现《二泉映月》的内容和意境、表达情感的方法。
可以进行的练笔或拓展阅读:选择场景想象描写阿炳卖艺的情景;拓展阅读《月光曲》。
预习作业:1.熟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通过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查找资料,了解阿炳。
3.找出文中描写“月”、“泉”和描写《二泉映月》的四字词语,找出文中带“听”的句子多读几遍。
找到文中描写曲子的段落多读几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1.播放《二泉映月》曲子,学生谈谈听后的简单感受。
202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最新5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是壶知道美丽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最新5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泉映月》教学案篇一小学音乐校本教案音乐欣赏《二泉映月》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乐曲了解民族乐器二胡的主要特点,知道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分为:古代音乐、民族器乐曲、民歌、戏曲曲艺音乐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族器乐曲。
请学生例举一些中国的民族乐器的名称。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二胡的重要的民族乐曲,请讨论后例举中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或二胡名曲。
导入课题——《二泉映月》。
二、作者介绍1. 华彦钧小名阿炳(解释:炳是光明显著的意思。
正好与阿炳的显示情况相反)1893年出生——1950年去世(1893年与我国伟人毛泽东同年出生)。
2. 阿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灌录个人专辑录音带和唱片的民间艺人。
3. 介绍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主要作品三、作品介绍:首先,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惨境遇,正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一幅缩影,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与同情。
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民族的气度和精神,令人佩服。
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
其次,它的旋律发展,使用了中国民间的乐句首尾衔接,同音承递的旋法,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二泉映月》教案(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能正确认读本课10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运用“饱经沧桑、泯灭、萦绕、跌宕、不朽”等词语。
3、通过描绘时间的词语,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整体把握课文得知要内容。
4、能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描写的月夜景色和《二泉映月》琴曲意境等句段所传递出的情感。
感受阿炳创作的艰辛,学习他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二泉映月》,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王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4、了解曲名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板书课题:二泉映月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阿炳生世。
1、同学们,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二泉映月》,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
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师:上述问题,只要通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就很容易解决。
2、同学们,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3、课前,王老师要求大家听听《二泉映月》的曲子,并收集有关阿炳生世的资料。
现在谁来说说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
三、精读1~4节,了解创作背景。
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呢?请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读1~4节,要把这四小节读正确、读通顺。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二泉映月---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二泉映月—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二泉映月》的背景知识和音乐特点;
2.掌握课文的词语、句式和语调;
3.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的美感,理解《二泉映月》的情感表达;
2.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投影仪;
2.音乐播放器;
3.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让学生观看一段表演李双双演奏古筝的视频,然后询问学生对音乐有何感受,并章节引出《二泉映月》。
2. 欣赏音乐,感受美感
播放《二泉映月》音乐,让学生闭目倾听,感受音乐,记录自己的感受。
然后开放眼睛,用不同的词语和形象来描述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学习字词语言特点
1.出示《二泉映月》,学生齐读课文,注意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板书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词语,让学生掌握新词的发音和意义;
3.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语言的运用特点,如反复、对句、排
比、对仗等。
4. 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分组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朗读课文,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调感。
5. 鉴赏诗歌,剖析情感
通过课文分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二泉映月》的情感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6. 课后作业
让学生回家复习课文,并写一篇关于自己的音乐感悟。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和鉴赏了《二泉映月》这首经典音乐作品,更好地掌握了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苏教版语文小五下《二泉映月》教案

苏教版语文小五下《二泉映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胡琴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理解《二泉映月》的内涵和特点。
2.能够清晰、准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3.理解文章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的表达意义,掌握一些语言和修辞手法。
4.分析民族音乐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之间的联系和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胡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理解雅俗共赏、古今共存、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内涵。
3.掌握故事情节、情感渲染和语言表达。
三、教学准备1.准备胡琴,了解其制作原理和演奏方法。
2.收集有关“胡琴”的图片、资料和音乐片段。
3.整理好课文及相关辅导资料。
4.提前预习课文,准备欣赏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展示胡琴图片和声音,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胡琴,能否分辨出它与其他乐器的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了解胡琴,进而了解我们的文化和历史。
2.学习课文(30分钟)1.师生一起阅读课文,了解情节。
2.分角色模仿朗读。
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故事情节和语言表达的情感和美感。
3.分段讲解,探究文章的词语和句式运用。
4.练习朗读,欣赏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到古曲的文化气息和思乡之情。
3.欣赏音乐片段(20分钟)1.放置胡琴演奏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聆听胡琴的独特音色,理解其美学价值。
2.让学生分析音乐和课文、景观之间的联系和共生关系。
让学生理解民族音乐与人文、自然景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4.练习胡琴(20分钟)1.老师向学生演示胡琴的演奏方法,让学生感受胡琴的唯美和神秘,鼓励学习弹奏胡琴。
2.按学生分组让他们进行胡琴练习,鼓励他们兴趣,并讲解具体技巧和注意事项。
5.反思总结(10分钟)1.让学生自我评价今天课堂学习成果,梳理自己今天的收获和不足的地方。
2.鼓励学生探究胡琴文化和古曲艺术的精神内涵,在课外练习胡琴,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
五、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朗读、胡琴演奏和自我评价,形成多元评价体系。
2.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和练习表现。
3.通过期中和期末答卷,考查学生对课文和音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公开课设计)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

苏教版语文(yǔwén)五年级下册第10课《二泉映月》1课时教学(jiāo xué)设计课题《二泉映月》单元第三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强”。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体会环境描写对描写人物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
难点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结合资料,导入新课1.大家喜欢听音乐吗?为什么(喜欢,音乐能放松我们的心情,能……)2.播放《二泉映月》,生倾听。
师: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时,曾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他说:“听这首曲子,应该跪下来听。
”那么,这首曲子是谁创作的呢?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让我们走进课文《二泉映月》。
(板书课题:9.二泉映月)学生齐读课学生说一说音乐的好处。
听音乐。
齐读课题。
谈话,听音乐放松心情,加深思考引入课堂。
同时,内容与本课内容有关。
也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
题。
二泉映月介绍:二泉映月原是一首二胡独奏曲。
惠山二泉是阿炳双目失明之前常去玩赏的地方。
在他双目失明之后,将想象中的美丽景色及饱尝的人间心酸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全部寄托在他演奏的这首二胡曲中,可是眼前一片漆黑,他再也不能目睹旧时的一切,伤感苍凉的情调也侵透在乐曲中。
所以,《二泉映月》优美而悲哀。
又带着一丝痛苦、愤怒的情绪。
3.介绍阿炳:阿炳(1893—1950),本名叫华彦钧,民间艺人,江苏无锡人。
幼年随师父学音乐,能演奏多种民间乐器。
中年后双目失明,以沿街卖唱和演奏乐器为生。
师承和发展了江南民间音乐,创作出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图》,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名曲。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二泉映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二泉映月1. 教学内容简介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与写作》课本中的第三单元《赏析诗文》第一课——《二泉映月》。
此课教学要点为掌握古诗欣赏技巧,理解诗歌表述的意境,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爱好;2.掌握用意象和比喻描述自然景色的表达方法;3.掌握理解、朗读及背诵《二泉映月》的技巧。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2.培养学生感受美、并表达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审美、欣赏、评议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感;2.培养学生以感悟美为快乐的情感。
3.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二泉映月》中的意境;2.掌握用意象和比喻描述自然景色的表达方法;3.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教学难点1.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2.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4. 教学具体过程(1)导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古诗《二泉映月》。
老师想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对月亮的印象,谁能描述一下自己心中月亮的形状和颜色?(2)讲解介绍课文作者许叔微,及其偏爱自然风光的爱好。
然后具体讲解《二泉映月》中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请同学们出声朗读古诗。
(3)感悟请同学们朗读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然后安静地闭上眼睛,认真地体会一下这句话,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4)朗诵请同学们分组朗诵《二泉映月》。
(5)反思请同学们思考:自己对于古诗的理解和欣赏有哪些不足之处?对于今后的古诗学习中,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6)延伸请同学们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加以背诵和讲解。
5. 教学方法(1)启发法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对月亮的印象,引发学生对于自然的情感。
(2)课件法使用图片或课件演示来展示自然风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诗歌的表现手法。
(3)体验法请同学们通过朗读诗歌,感悟其中的意境和情感,亲身体验诗歌的美。
6.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背诵《二泉映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众兴实小厚宝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和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背诵4、5自然段。
(2)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和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3)学习文章“琴声”和“心声”交替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1)抓关键词“双目失明”“卖艺度日”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阿炳生活的坎坷,补充资料了解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及对光明的向往,从而走进阿炳的心世界,为体会乐曲做铺垫。
(2)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乐曲《二泉映月》的涵,并能熟读成诵。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其中想象画面体会阿炳的心情感、感受乐曲《二泉映月》的丰富涵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从“《二泉映月》是一首怎样的曲子?阿炳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切入,也可以从方中描写二泉映月美景的词语入手,以重点句“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为突破口,理解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感受《二泉映月》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涵。
语言文字训练点:1.“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2.描述《二泉映月》的第5自然段。
资料补充:了解阿炳生平经历的资料;乐曲《二泉映月》;小泽征尔崇拜阿炳崇拜《二泉映月》说的话。
需学习的表达方法:学习“琴声”和“心声”交替出现再现《二泉映月》的容和意境、表达情感的方法。
可以进行的练笔或拓展阅读:选择场景想象描写阿炳卖艺的情景;拓展阅读《月光曲》。
预习作业:1.熟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通过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查找资料,了解阿炳。
3.找出文中描写“月”、“泉”和描写《二泉映月》的四字词语,找出文中带“听”的句子多读几遍。
找到文中描写曲子的段落多读几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1.播放《二泉映月》曲子,学生谈谈听后的简单感受。
师:如此精美的二胡曲,想不想知道是谁演奏的?这首曲子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就用心来感受一部音乐—二胡曲《二泉映月》,板书课题。
2.简介阿丙二、了解阿炳坎坷的经历,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时的心情。
1、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呢。
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月”、“泉”和描写《二泉映月》的四字词语,找出文中带“听”的句子多读几遍。
找到文中描写曲子的段落多读几遍。
课件展示树木葱茏藤萝摇曳一泓清泉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淙淙流水蜿蜒而来交流;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景色美)2、如此美的景色对阿炳意味着什么?(请听)(再次播放乐曲)师读第三自然段交流:(1)阿丙无心欣赏美景,(课文中哪段具体描写二泉的美景,读句子)似乎在诉说他的苦难人生(阿丙有什么样的苦难人生?指名说说)(2)有哪些词语可以体现阿丙的人生苦难?板书:双目失明饱经风霜卖艺度日坎坷预设一:双目失明:双目失明对一个人的打击是多大呀?从此,他再也看不见——(出示美景图片)过渡:在风景如画的美景中,人们常常看到一位身着长裳,头戴礼帽,身背胡琴,沿街卖艺的人,他就是阿丙。
预设二:卖艺度日(1):阿炳生活的年代据我们现在已经有六七十年了,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是遥远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
(3)出示: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是怎样艰难地行走在卖艺的路上;也许,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中午,拉着二胡的阿炳,突然晕倒在地上,事情将会怎样发展;也许,在卖艺的路上,阿炳不小心撞上了一摊水果,你又将看到什么?也许,一个粗鲁的大汉硬拉着阿炳去给汉奸唱堂会,但是,阿炳他……(4)学生选择一个画面想象、描写。
(5)虽然阿丙生活穷困,遭受疾病折磨,但他有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没有!)有没有忘记对光明的向往?(没有!)有没有放弃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没有!)(出示第三自然段:请女声读前两句,男声读后两句)师:是啊,又是一个中秋夜,阿丙在邻家少年的年久搀扶下,来到了二泉。
他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6)齐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7)真的是泉水在叹息,在哭泣,在倾诉,在呐喊?(不,是阿丙,是师父,是穷苦的人民)(8)那么,阿丙为而叹息阿丙为而哭泣阿丙为而倾诉阿丙为而呐喊(10)再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师:就这样,听着,听着,阿丙的心颤抖起来。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了!3、再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学生闭眼静听问:此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此环节可作机动,可到第二课时讲)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用“——”划出表示琴声特点的句子,用“”划出表现琴声所抒发的丰富涵的句子。
出示:“起初——”A、琴、心:“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人生道路。
”四句。
(让生读后,评说:)a.琴声犹如泉声一直流进我们的心田。
b.琴声表达了阿炳的绵绵思念。
c.泉声记录了阿炳的人生之路。
d.泉声映照出阿炳童年的记忆优美的景色,慈祥的师父、苦难的记忆都随着这琴声流淌出来,我们可以真切的读出四个字,那就是:爱、恨、情、仇。
(出示指读)B、琴、心:“随着……无限向往。
”四句(让生读后,评说:)一位哲人说过:“真实才是最美的”这琴声就是阿炳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出示指读)C、琴、心:“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的月光。
”四句 (让生读后,评说:)爱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幸福,一种希望。
想想看,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博大的“爱心”?阿丙用琴声告诉人们,他爱……,他爱……,他爱……,他爱……,他爱……(出示指读)(2)配乐齐背第五段,融入情景。
5、走近阿炳,感受其精神(课文最后一段):(1)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喜爱(2)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小泽征尔的故事补充资料:1978年,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英乐团的首席指挥,他指挥演奏了《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想一想:他要跪拜阿炳的什么精神?师:充满苦难人生的人太多了,度过凄惨人生的人太多了,但是有些人被苦难压倒了,在凄惨中潦倒了,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小泽征尔跪的,小泽征尔跪的是对命运抗争,对光明向往的这种不屈的精神!(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这是一首千古绝唱,它曾在美国获得世界十大音乐经典作品之一的殊荣,还荣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我们应该自豪地说,阿炳是一位在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走向世界的一个民族音乐家。
2、淙淙的泉水声,引发阿炳的琴声,阿炳的琴声倾诉着他的心声。
此时此刻,你想对已经离开我们的阿炳说点什么吗?五、作业:1.背诵文中描写《二泉映月》的部分。
2.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听写: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享有盛誉美丽富饶二、回顾课文,检查背诵。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用“——”划出表示琴声特点的句子,用“”划出表现琴声所抒发的丰富涵的句子。
出示:“起初——”A、琴、心:“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人生道路。
”四句。
(让生读后,评说:)a.琴声犹如泉声一直流进我们的心田。
b.琴声表达了阿炳的绵绵思念。
c.泉声记录了阿炳的人生之路。
d.泉声映照出阿炳童年的记忆优美的景色,慈祥的师父、苦难的记忆都随着这琴声流淌出来,我们可以真切的读出四个字,那就是:爱、恨、情、仇。
(出示指读)B、琴、心:“随着……无限向往。
”四句(让生读后,评说:)一位哲人说过:“真实才是最美的”这琴声就是阿炳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出示指读)C、琴、心:“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的月光。
”四句 (让生读后,评说:)爱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幸福,一种希望。
想想看,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博大的“爱心”?(出示指读)(2)配乐齐背第五段,融入情景。
5、走近阿炳,感受其精神(课文最后一段):(1)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喜爱(2)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小泽征尔的故事补充资料:1978年,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英乐团的首席指挥,他指挥演奏了《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想一想:他要跪拜阿炳的什么精神?师:充满苦难人生的人太多了,度过凄惨人生的人太多了,但是有些人被苦难压倒了,在凄惨中潦倒了,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小泽征尔跪的,小泽征尔跪的是对命运抗争,对光明向往的这种不屈的精神!1.《二泉映月》和阿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指读课文。
3.背诵课文4、5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的表达手法。
1.检查生字词:突出多音字:强2.课文围绕《二泉映月》写了哪方面容?一(1—2)小阿丙来到二泉边赏月听泉的情景二(3—4)瞎子阿丙再次来到二泉边听泉水淙淙,产生新的感悟三(5—6)阿丙听着泉水声,激情难以抑制,创作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四、补充阅读《月光曲》。
1.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是什么?读读有关的句子。
2.找出描写《月光曲》的段落读读,你感受到了什么?3.欣赏钢琴曲《月光曲》,再美读描写《月光曲》的段落并背诵积累。
五、作业:搜集、阅读《蓝色的多瑙河》或其它描述名家名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