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常见约束类型及约束反力
理论力学静力学原理

建筑力学常见问题解答1 静力学基本知识1.静力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答: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的规律。
2. 什么叫平衡力系?答: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物体总是同时受到若干个力的作用。
我们把作用于一物体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称为力系。
能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系,称为平衡力系。
3.解释下列名词:平衡、力系的平衡条件、力系的简化或力系的合成、等效力系。
答:平衡:在一般工程问题中,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称为平衡。
例如,房屋、水坝、桥梁相对于地球是保持静止的;在直线轨道上作匀速运动的火车,沿直线匀速起吊的建筑构件,它们相对于地球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些物体本身保持着平衡。
其共同特点,就是运动状态没有变化。
力系的平衡条件:讨论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时,力系所应该满足的条件,称为力系的平衡条件,这是静力学讨论的主要问题。
力系的简化或力系的合成:在讨论力系的平衡条件中,往往需要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复杂的力系,用一个与原力系作用效果相同的简单的力系来代替,使得讨论平衡条件时比较方便,这种对力系作效果相同的代换,就称为力系的简化,或称为力系的合成。
等效力系:对物体作用效果相同的力系,称为等效力系。
4. 力的定义是什么?在建筑力学中,力的作用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答: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这种作用的效果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外效应),或者使物体发生变形(内效应)。
既然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力不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受力体时必定有施力体。
在建筑力学中,力的作用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物体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相互产生的拉力或压力;一种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相互产生的吸引力,对物体来说,这吸引力就是重力。
5. 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实践证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三个要素:(1)力的大小;(2)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点。
这三个要素通常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表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强烈程度。
理论力学第一章ppt(哈工大版).

公理
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
9
公理5 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 体,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变形体(受拉力平衡)
A
刚化为刚体(仍平衡)
B
刚体(受压平衡)
B
变形体(受压不能平衡)
A
刚体的平衡条件对于变形体来说只是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
公理
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
10 10
§1-2 约束和约束力
矢来表示。
力三角形法
F2
FR
F1
FR
F2
F2
FR
A
F1
A
F1
A
公理
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
FR = F1 + F2
3
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 | F1 | = | F2 | 方向相反 F1 = –F2 作用线共线
等大,反向,共线
注意点
对于多刚体不成立
4
公理
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
说明:①对刚体来说,上面的条件是充要的
②对变形体来说,上面的条件只是必要条件(或多体中)
③二力体: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刚体叫二力体。
F1
公理
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
二力杆
注:二力体自重不计
二力构件
5
F2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作用于刚体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或去掉几个互成 平衡的力,而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说明:三力平衡必汇交 当三力平行时,在无限 远处汇交,它是一种特 殊情况。
46
画受力图应注意的问题
理论力学笔记

常见约束类型1.柔绳、铰链、胶带约束约束反力特征:沿着绳索背离被约束的物体。
2.光滑接触面约束约束反力特征:沿着约束面的公法线方向,指向被约束物体。
3.光滑圆柱铰链约束约束反力特征:作用线指向圆心,作用方向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光滑球铰链约束约束反力特征:作用线指向圆心,作用方向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属于空间约束。
5.双铰链刚杆约束约束反力特征:不受任何主动力,属于二力杆受力。
例2-3.如图所示是汽车制动机构的一部分。
司机踩到制动蹬上的力F =212N ,方向与水平面成α=45°。
当平衡时,BE 水平,AD 铅直,试求拉杆所受的力。
已知EA =24cm ,DE =6cm (点E 在铅直线DA 上),又B ,E ,D 都是光滑铰链,机构的自重不计。
解:受力图如上,分别列出x 和y 方向的力学平衡方程如下x 方向的力学平衡方程:0cos cos =--ϕαD B F F Fy 方向的力学平衡方程:0sin sin =-αϕF F D '214 =ϕ,求得:750=B F N例2-4.利用铰车绕过定滑轮B 的绳子吊起一重W =20kN 的货物,滑轮由两端铰链的水平刚杆AB 和斜刚杆BC 支持于B 点。
不计铰车的自重,试求杆AB 和BC 所受的力。
解:取滑轮B (带轴销)为研究对象,受力图见上,分别列出x 和y 方向的平衡方程如下x 方向 030sin 30cos =-+ D BC AB F F Fy 方向 030cos 30sin =-- D BC F W F上式中,20=D F kN ,联合求得6.74=BC F kN ,=AB F -54.5kN (与假设方向相反)思考题:力沿两轴分力的大小和在该两轴上的投影不一定相等,不相等情况如下图。
例2-6.一简支梁AB =d ,作用一力偶,求两支座的约束反力。
解:由于主动力为力偶,因此两支座的约束反力必然构成一个力偶来与M 平衡,故B A F F =,梁AB 的受力图见上,故d M F F B A /==。
理论力学总结

求:图示瞬时AC
A
解:动点:B点(轮子)
大动小系:v:a杆ACv?r
ve
?
方向:
va
vr
vO
ve B
O
va
vO R
(2
3 R)
2
3vO
600 C
由速度合成定理 va vr ve作出速度平行四边形 如图示。
ve va sin30 0
ωAB
1) 平移刚体的动能 —刚体各点的速度相同,用质心的速度
T=
i
1 2
mi
vi2=
1 2
(
i
mi )vC2
1 2
mvC2
平移刚体的动能相当于将刚体的质量集中在质心时质点的动能
(2) 定轴转动刚体的动能等于刚体对于定轴的转动惯量与转动角 速度平方乘积的一半
T=
1 2
J
z
2
3) 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
1 2
M1
例 :动能计算
B θ A
一 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对其中每一个质点 (汇交力系的平衡)
Fe i
Fi i
FIi
0
(i 1,2,, n)
FI
Fi e Fi i
对质点系 (一般力系的平衡)
Fie Fii FIi 0
M0 Fie M0 Fii M0 FIi 0
质心运动定理是动量定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与质点运动 微分方程形式相似。对于任意一个质点系, 无论它作什 么形式(平面运动)的运动, 质心的运动定理描述是质 点系随基点平动的运动规律。
已知:圆盘质量为M,半径为r,图示瞬时三种情 况下圆盘的,求各自的动量。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绪论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时间的改变。
静力学:主要研究受力物体平衡时作用力所应满足的条件;同时也研究物体受力的分析方法,以及力系简化的方法。
运动学:只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轨迹、速度、加速度等),而不研究引起物体运动的物理原因。
动力学: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静力学引言静力学是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的科学。
1.静力学研究的三个问题⑴物体的受力分析:分析物体(包括物体系)受哪些力,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⑵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代替一个复杂力系。
⑶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并应用这些条件解决静力学实际问题。
2.基本概念平衡:物体相对惯性参考系(如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质点:具有质量,而其形状、大小可以不计的物体。
质点系:具有一定联系的若干质点的集合。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
力: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作用效果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等效力系:对同一刚体产生相同作用效应的力系。
合力:与某力系等效的力。
平衡力系:对刚体不产生任何作用效应的力系。
共点力系: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平面汇交(共点)力系: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
空间汇交(共点)力系: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力系的分类:按作用线所在的位置,分为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按作用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共线力系、平行力系、汇交力系和任意力系。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1 静力学公理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大学理论力学__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二力矩式
X 0
M A 0
MB 0
条件是:AB两点的连线不能与 x 轴或 y 轴垂直
三力矩式
M A 0
MB 0
条件是:ABC三点不能共线
M C 0
上式有三个独立方程,只能求出三个未知数。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如图:物体受平面平行力系F1 ,
y
F2 , …, Fn的作用。
如取 x 轴与各力垂直,不论力系是否
3.1.1平衡条件
从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可得到空间力系平衡 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点的主 矩为零,即:
'
FR 0
M0 0
3.1.2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Xi 0 ,Yi 0 , Zi 0
M x( Fi ) 0, M y( Fi ) 0, M z( Fi ) 0
空间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的解析条件是:力系 中各力在直角坐标系每一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对每一坐标轴之矩的代数和为零。
解得:F 15.01kN Ax
FAy 5. 3 kN
F 17.33 kN
BC
A
D
B
E
3m
1m
2m
C
X 0,
FAx FBC cos30 0
FAy
M A(F ) 0,FBC AB sin30 P AD Q AE 0
A
M B (F ) 0,P DB Q EB FAy AB 0
距为4m。平衡荷重P3,到机中心
距离为6m。求:
P3
(1)保证起重机在满载
6m
和空载时都不致翻倒,平
衡荷重P3 为多少?
P1
P2
12m
(2)当平衡荷重P3 =180KN时,求满载时轨道A 、
工程力学约束与约束反力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详细描述
通过对机械设备的约束和反力进行分析,可 以指导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通过对机 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约束和反力进行监测和 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或损伤,并 采取相应的维修保养措施,确保机械设备的
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05
案例分析:桥梁的约束与反力
桥梁的常见约束类型
01
02
03
固定端约束
桥梁的固定端约束限制了 所有方向的位移和旋转, 使得桥梁在固定端处不能 移动或转动。
弹性约束
桥梁的弹性约束主要考虑 了材料的弹性性质,包括 弯曲和剪切变形。
流体约束
对于桥梁跨越河流、湖泊 等水域的情况,需要考虑 水流的阻力对桥梁位移和 转动的限制。
桥梁的约束反力计算
固定端约束反力
在固定端约束处,约束反力的大小和 方向由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桥梁的 位移和转动情况决定。
弹性约束反力
流体约束反力
流体约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水流的 速度、方向以及桥梁的形状、大小有 关,可以通过流体动力学的方法计算 。
弹性约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桥梁的 位移和转动的变化率有关,可以通过 弹性力学的方法计算。
总结词
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通常为零或非零, 具体取决于铰链的形式和被约束物体的 运动状态。
VS
详细描述
铰链约束通常限制了物体的某些自由度, 因此其约束反力可能为零。例如,固定在 铰链上的杆在铰链轴的方向上无法移动, 因此该方向的约束反力为零。然而,如果 物体在铰链约束下受到外力作用,则铰链 约束会产生非零的约束反力。
车辆行驶中的约束与反力分析
总结词
车辆动力学性能
详细描述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约束和反力的分析对于车辆动力学性 能的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分析轮胎与地面之间的约束和反 力,可以研究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制动性能和行驶平顺性 等。
理论力学

§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在受力图上应画出所有力,主动力和约束力(被动力) 画受力图步骤:
1、取所要研究物体为研究对象(隔离体)画出其简图
2、画出所有主动力 3、按约束性质画出所有约束(被动)力
例1-1
碾子 , 、 处光滑 A B
解:画出简图
取 AB 梁,其受力图如图 (c)
CD 杆的受力图能否画
为图(d)所示?
若这样画,梁AB 的受力 图又如何改动?
如图所示结构,画AD、BC的受力图。
P
A
C
D
RB
RC
C
B
B
P
X
P
RA
A
A
YA
RC
D
C
A
RC
D
C
C
A
FA A
B
FB B
受力图正确吗
?
FA C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 非自由体:位移受限制的物体叫非自由体。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位移起限制作用的物体. (这里的约束是名词,而不是动词)
约束力:约束对非自由体的作用力. 大小——待定
约 束 力
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 作用点——接触处
工程常见的约束 1、具有光滑接触面(线、点)的约束(光滑接触约束)
约束力:比径向轴承多一个轴向的约束反力,亦有三个正 交分力 FAx , FAy , FAz .
固定端约束
阳台,电线杆,机床的卡盘
(1)光滑面约束——法向约束力 FN
(2)柔索约束——张力 FT
(3)光滑铰链—— FAy FAx
(4)滚动支座—— 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