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名词解释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中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特别是在人文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结构主义强调结构对于个体和事件的影响,认为事物的意义和价值是通过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结构而产生的。
以下是结构主义中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1. 结构(Structure):结构主义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指事物内部和外部的组织形式和关系,以及这些组织形式和关系所产生的规则和约束。
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对于个体和事件的意义产生深远影响。
2. 符号(Sign):符号是结构主义中用来代表和传递意义的基本单位。
符号可以是语言中的词汇、文章中的文字、音乐中的音符等,也可以是行为、动作、图像、标志等。
符号的意义是通过符号之间的关系和对比而建立的。
3. 意义(Meaning):结构主义认为意义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而是通过事物的结构和关系来产生的。
意义是通过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被赋予的,它是文化和社会共同创造和认同的。
4. 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中常用的分析工具,它指的是将事物或概念对立起来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元对立不仅包括对立的两个极端,也包括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状态或过渡状态。
通过研究二元对立的关系和转化,可以揭示事物的意义和动态。
5. 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结构主义语言学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对于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符号系统的运作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结构主义的名词解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通过对结构和符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事物的意义和价值,揭示文化和社会的运作规则和模式,为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
结构主义的概念和特点

结构主义的概念和特点本文将基于西方学者的研究,对什么是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它的方法论核心要求是什么,以及如何评价这些要求等问题作点探讨。
一、结构主义的主要特征结构主义起源于法国,后扩展至整个欧洲大陆。
但“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而是由结构主义方法联系起来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其观点“大多与一定的专门的学科有联系。
”例如,在哲学和社会学中的阿尔都塞(L.Althusser)结构主义,在历史哲学中的富科(有译为福柯,M.Foucault)的结构主义,在美学和文学评论的德里达(J.Darrida)、巴尔特(R.Barthes)结构主义,在心理分析中的拉康(can)结构主义,等等。
这些结构主义大家们虽然在理论、思想上有共同之处,但差异性也是存在的。
[②]如此性质自然给回答什么是结构主义这一问题带来很大的困难。
文学结构主义大师之一的库勒(Jonathan Culler)曾悲观地说,“以考察这术语怎样地被使用去为结构主义下定义是不可能的;(其结果)只能导致绝望。
”[③]结构主义理论家利奇(Edmund Leach)对难以下定义的原因作如此解释:“结构主义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时尚;这个术语自身现已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④]尽管如此,对结构主义有独到研究的纪本嵩(Rex Gibson)在考察诸种结构主义者的研究实践所表现的特征之后,认为注重结构、强调对结构的分析是所有结构主义者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原则。
如再进一步,这最基本的原则又可展现为五个主要特征:一,整体(Wholeness);二,关系(relationships);三,消解主体(decantring the subject);四,自调(self-regulation);五,转换(transformation)。
[⑤]关于整体结构主义者认为,注重整体是研究事物本质的唯一途径,而事物的部分或因子仅是通向研究事物本质的要素。
单独的部分之所以有其自身的意义、功能,有其自身的确定性,是因为它的所有的一切,都归属于整体,都惟其参照“整体”才能够表现出来。
结构主义

1.结构主义:狭义结构主义把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发达国家属于中心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属于外围国家,二者的生产结构有很大差别。
国际贸易的收益更多由中心国家获得。
外围发展中国家会陷入失业、外部不均衡和贸易条件的恶化的恶性循环。
广义的结构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不像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可以灵活调整的,价格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变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国家干预是有以要的。
2.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 -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
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3.贫困性循环: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昧着低购奚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 -- -低收入”恶性循环。
4.“大推进”理论:认为,资本的供给是不可分的,交通、通讯、供水、电力、学校、医院等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配套才能发挥作用。
5.“起飞”理论:罗斯托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建前提、起飞、成熟、高额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这六个阶段。
10.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试图解释19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
根据这一理论, 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
依此,我们判断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基本规律。
第九章-结构主义(幻灯片)课件

46
(一)精神分析的对象和方法
1 . 早年曾把精神分析看
做一门独立的实证科学,但后
来强调它是一门人文学科,有
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2023/10/21
47
2 . 人的欲望是一客观事 实,这一事实既不能被还原 为外界事物的可欲性,又不能 被归结为人的生理本能。
欲望是一种文化现象,没 有产生欲望的那些文化条件, 人就不会有恰当的可欲对象。
17
(七)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
1 . 把自足的平衡状态称 作共时态(synchronic), 相反的不平衡的状态是历时 态(diachronic)。
2023/10/21
18
2 . 主张把与时间有关的外 部因素从语言学对象中排除出 去,主要研究语言的共时态。
2023/10/21
19(八)能Biblioteka 和所指2023/10/21
50
2 . 镜象阶段的欲望反映 出人类的特殊性,人类欲望 与动物欲望不同之处在于,人 想要得到他人的承认。
2023/10/21
51
3. 镜象阶段的特点是主体 与客体、自我和他人在想象中的 等同。
儿童 : 镜象 = 儿童 : 母亲 (主体) :(客体)=(自我):他人
2023/10/21
2023/10/21
66
3 . 魅力和风格一样,是一 种文化氛围,它决定了一事物 所包容的要素的特殊意义。
2023/10/21
67
4 . 神话学的意义具有社会凝 聚力,它把接受它的人结合成一 个集团。
没有进化的种族,后者认为人类有共
同的起源,扩散在世界各地,由此形
成的各民族的文化有高低之分。双方
都认为现代人和原始人的区别是历史
结构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结构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结构主义心理学,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是在试图弄明白我们大脑里的那些“小东西”是怎么工作的。
就像是在拆解一个复杂的机器,看看每个零件是如何配合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门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轻松点,让大家都能明白。
1. 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1.1 意识的结构首先,结构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意识的结构。
大家可能会问,意识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感知到的各种体验,比如说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那些东西。
结构主义认为,意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而是由许多层次和成分组成的。
就像一个美味的三明治,面包、蔬菜、肉,还有酱料,每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
它们一起工作,才有了那个美味的结果。
1.2 体验的分解接下来,结构主义还强调把体验分解成最基本的元素。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把大块的体验拆分成小块。
比如,你在听音乐时,可以把它分成节奏、旋律和和声这几个部分。
就像拆解一个乐队,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的角色,缺一不可。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元素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产生丰富的体验。
就像一幅画,单独看每个颜色并不特别,但组合在一起时却能形成一幅美丽的作品。
2. 研究方法2.1 实验法结构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很有趣,主要是通过实验来观察人们的反应。
心理学家们就像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利用各种工具来测量和记录数据。
他们会设计一些小实验,看看人在特定条件下的表现。
例如,给你看一个图像,然后问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过程中,心理学家可以分析你的反应,从而理解你心里在想什么。
这就像是在玩一个游戏,谁能最快找到隐藏的宝藏,最后的结果能揭示出很多内心的小秘密。
2.2 自我观察法除了实验法,结构主义心理学家还使用自我观察法。
这个方法听起来有点像在做心理咨询,其实是让个体记录自己的内心体验和反应。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获得更直接、更真实的内心世界。
就好比是你写日记,把每天的情绪、想法都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再回头看看,真的是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名词解释结构主义

名词解释结构主义
嘿,你知道啥是结构主义不?结构主义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大拼图!每一块拼图都是一个元素,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比如说,咱看一部电影,里面的人物、情节、场景,这些不就是一块
块拼图嘛,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精彩
的故事呀!(就像漫威电影宇宙,那么多超级英雄和他们的故事线,
组合起来多有意思!)
再打个比方,音乐也是这样啊!音符就是那些小拼图,不同的音符
排列组合,就有了不同的旋律和节奏。
(像周杰伦的歌,那些独特的
旋律不就是各种音符巧妙组合的结果嘛!)
结构主义强调的就是这种整体的结构,而不是单独的元素。
它关注
的是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就好像一个团队,每个成员都
有自己的特点和能力,但只有大家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想想那些厉害的体育团队,不都是靠着队员之间默契的配合嘛!)在很多领域,结构主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呢!在文学里,它能帮助
我们分析作品的结构和意义;在社会学里,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
现象背后的结构。
你说结构主义是不是很神奇?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理解
世界的新大门!总之,结构主义可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在我
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力量!。
结构主义的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的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的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结构主义是一种社会学的理论,它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结构以及它的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如政治、社会关系、经济结构等,是社会的核心组成部分。
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这些要素是通过其给定的结构来形成的,并且可以通过分析这些结构来理解社会的变化和运作。
结构-行为(Structure-behavior):
结构-行为,也称为结构-动作,是结构主义理论下的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两个组件:给定的社会结构以及行为的结果。
结构-行为的观点认为,社会结构决定了社会中的行为。
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社会结构决定了个体行为的性质和范围。
系统结构(System structure):
系统结构是指一种系统或模式的组织结构,它定义了系统内部机制的运作方式。
系统结构的观点认为,系统的行为可以由系统中的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来解释。
这些组件,如元素,机制,过程,规则,策略等,影响着系统的行为。
变量(Variables):
变量是指可能影响研究变量的因素,通常是用来研究一组事物或活动之间的关系。
变量可以是可测量的,如数量和百分比,也可以是不可测量的,如社会地位或政治观点。
变量可以用来衡量社会
结构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探索不同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名词解释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和文化批评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思潮,对于理解人类社会、文化和知识结构的形成与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进行详细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认为,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可以通过其内部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来理解和解释。
结构主义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在的结构和语言的作用。
其中,结构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瑞士学者弗ェル舍尔的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得到了巴黎学派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推崇。
在结构主义框架下,社会、文化和知识被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各个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
结构主义通过研究系统内在的组织结构和规律,试图揭示背后的普遍原理。
例如,结构主义在人类社会研究中关注社会规则、家族关系和语言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结构主义认为,这些规则和结构在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结构主义还强调语言的重要性。
它认为,通过研究语言系统的结构、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可以深入了解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现象。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包括法国语言学家若尔热·昂雷和罗曼·雅各布森。
他们的研究对于后来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结构主义是一种以系统和内在结构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通过研究事物内部的关系和模式来理解和解释。
二、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挑战和反思,认为事物并不能通过其内在的关系和模式来彻底理解。
解构主义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揭示并挑战语言和文本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来拓展和解构传统的意义结构。
解构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提出的理论,他对西方哲学传统进行了批判性的探讨。
德里达强调语言的性质和文字的多重意义,主张破除固有的意义和结构,并认为在语言的运作中存在着无限的涵义和可能性。
解构主义的方法旨在揭示语言和文本中存在的二义性和自指性,引发了对固定和稳定意义的怀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主义概述:1、特征: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由持有共同的哲学立场的哲学家所组成的一个哲学流派,而是像现象学运动那样的一种由结构主义方法论联系起来的思潮或运动。
被称为结构主义者的可能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语言学家等等,他们研究的问题各种各样,许多人也并不认为自己是结构主义者。
这使得结构主义运动又与现象学运动不同。
结构主义思想公认的先驱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他在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成为结构主义的基本原理。
他的思想由法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森引入法国学术界,由此。
结构主义成为法国思想、学术界风靡一时。
列维-斯特劳斯首先把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观点和方法看作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普遍有效的哲学观点和方法,并把结构主义应用于人类学研究。
阿尔都塞以结构主义方法来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成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些法国思想家们试图以其所谓客观性的理论,来取代存在主义的主观性理论,从而迎合了西方以追求知识为要务的哲学传统。
2、结构主义一般原则:结构是指一事物内部各个基本因素之间的总体的相互关系的稳定模式。
它使各个基本因素构成一个整体,对内调整这些因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关系;对外则发挥其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结构是能动的,它不断利用新的外界因素来复制自身,从而使得原有的结构得到转换与更新。
结构主义力图寻找到一切事物,尤其是社会现象中的不变的结构,并以这种结构来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
“所谓结构主义的态度,就是对不变性的追求,就是对表面差异中的不变因素的探求”(列维-斯特劳斯)一切社会现象都是人的心灵的先天构造能力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构造而成的,言语、神话和亲属关系都是由人的这种先天构造能力无意识创造的。
言语语言结构神话神话心灵的先天构造能力亲属关系亲属关系A 、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就是指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整体对它的各个组成成分在逻辑上有优先的重要性。
B 、理性主义原则。
要把握事物的深层结构,只能采取“重新构造”的方法。
C 、共时性原则。
事物的性质和意义是由事物深层结构所决定的,而结构并不随着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变化,它是稳定的、封闭的和自足的。
第一节结构主义语言学一、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索绪尔(1857-1913)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年轻时在瑞士和德国求学,后来在法国高等研究学院讲授语言学,建立了语言学的法兰西学派。
1891年起在日内瓦大学任教。
从1906年起,他讲授“普通语言学”课程,其中提出了他的语言学的新观点,即人们所公认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模式。
这一时期的讲课内容,在索绪尔逝世后来由其学生加以整理,以《普通语言学教程》为名出版。
1、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索绪尔认为,语言就是由记号(或符号sign,不是code)组成的体系。
在索绪尔看来,语言中的任何一个词都是一个记号,而语言就是作为一个记号系统发挥作用的。
他把记号划分为两个组成部分:“能指”与“所指”。
能指构成了记号的物质方面:在口语中,能指就是说出来的或听得到的声音;在书面语中,能指就是字里行间的标记。
所指构成记号的思维方面,也就是记号的意义。
2、语言(language)与言语(speech):索绪尔认为,言语是个人现象,而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所说的话,而语言则是一个体系,是一个先验的结构,它决定了言语。
在人们日常以语言为媒介进行沟通的时候,语言是他们必须遵循的整体规则;言语则是单个的言说者在现实生活里所使用的系统。
3、共时性synchrony与历时性diachrony:索绪尔把语言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区别开来,强调共时性研究的重要性。
历时性是从事物发展的过程来研究一个事物,从语言来说。
历时性是研究语言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的现象,也就是语言的演化。
共时性则是从事物一个时间内的横断面来进行研究,从语言来说,就是研究语言的静态结构。
索绪尔强调,共时性研究,不管从语言学的发展,或者从研究事物结构的一般理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共时性研究则侧重于同一时间内某一语言系统中各种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研究它们同整个语言系统的关系。
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认为,人的理性有一种先验的结构,它在意识中支配人的行为,所以,一种由人类行为构成的社会现象,不管它在表面上如何,都蕴含着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支配这些现象的性质和变化。
二、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1928--)是美国语言学家。
早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语言学、数学和哲学。
后来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他的主要著作有《句法结构》(1957年)、《笛卡儿的语言学》(1966年)、《语言与思维》(1968年)和《规则与表象》(1978年)等。
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论对于结构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语言的表层结构是指语言的语法结构,而语言的深层次结构则是指语言的句法结构。
语法结构与句法结构是不同的,例如:这两个句子:(1)John is easy to please.(2)John is eager to please.相反,以下两个句子表层结构是不同的,而深层结构则是相同的:(1)John admires sincerity.(2)Sincerity is admired by John.乔姆斯基认为,各民族语言各有不同的语法规则,即不同的表层结构;但所有的民族语言却都有共同的句法规则,即共同的深层结构。
正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深层结构,各民族语言才能够相互翻译。
他认为,不同民族语言的翻译过程,就是把一种民族语言的表层结构转换成共同的深层次结构,然后再从共同的深层结构转换成另一种民族语言的表层结构的过程。
语言的深层结构形成后,就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生成一系列儿童从未听过的新句子。
例如,儿童可以从他听过的这一样一个句子:(1)The tiger ate the sheep创造或生成这样一个句子:(2)The man hit the ball。
从句子(1)转换为句子(2)是因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上,这两个句子是等价的。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语言的深层结构提供了这种转换的可能性。
因为,这两个句子的结构都是“名词短语+动词短语”。
而名词短语的结构则是“冠词+名词”;动词短语的结构是“动词+名词短语”;冠词是the,名词既可以是tiger,又可以是man;动词既可以是eat又可以是hit。
这是句子结构的构成规则。
所以,这两个句子尽管含义不同,但结构是一样的,它们表达的是一个主体作用于一个客体这层含义。
这样从一个句子自然可以转换成另一个句子。
因此,作为表达句子意义的深层结构与表达句子形式的表层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前者决定后者。
第二节结构主义人类学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1908-2009),早年就读于巴黎大学,攻读法律、哲学和心理学。
广泛地阅读过卢梭、佛洛伊德和马克思的著作。
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当了两年教师。
1934年赴巴西,任巴西圣保罗大学社会学教授。
此后转向人类学研究,并多次深入南美印地安部落进行人种学调查。
1941年旅居美国,在纽约社会调查学院任教,1944年起任法国驻美国大使馆文化参赞。
1947年回法国后先后任巴黎大学社会人类学实验室主任、巴黎人类博物馆副馆长和法兰西学院社会学教授,1973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著作:《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忧伤的热带》《结构人类学》《野性的思维》《神话集》等。
一、未驯化的思维:泰勒1871年发表《原始文化》一书,提出原始人的思维特点是“万物有灵论”。
他认为,原始人的思维是非常幼稚、非常迷信的,与现代人的思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列维—布留尔以《原始思维》一书成名。
他否定以万物有灵来概括原始人的思维特点。
他认为原始人的思维与现代人的思维一样,也是一种逻辑思维,只不过原始人的思维是以“原逻辑”为规则的思维。
而现代人的思维则是一种以普通逻辑为规则的思维。
但他同样认为,原始思维与现代思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马林诺夫斯基写过大量研究原始社会的著作,他认为,原始民族的思维方式是被生活中的基本需要所决定的。
原始思维完全服从于实用的目的。
列维-斯特劳斯反对上述人类学家的基本观点。
他批驳了原始人没有抽象思维能力的观点。
他认为,原始思维与现代思维具有同样的思维结构,这两种思维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在原始部落中也大量存在着纯粹的非功利性的和理性的思维活动。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人类--不论是原始人还是现代人--头脑中同时存在着两种状态的思维活动。
一种是未驯化状态的思维,野性的思维,也就是所谓的原始思维(所谓未驯化,是指未曾受科学的规则所驯化);另一种是驯化状态的思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科学思维。
原始人的未驯化的思维和现代人的驯化的思维的具体操作过程存在差异:首先,原始人利用感性词汇,用具体的概念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来展开推理,进行思维。
其次,原始人的思维是以尽可能简洁的方法来达到对宇宙的总体理解。
原始人和现代人遵循着同样的思维逻辑。
首先,原始人的知识系统和我们一样也是以最简单的分类体系为基础的。
其次,原始人的象征体系也是符合逻辑的。
列维-斯特劳斯考察了许多原始部落的象征体系,他发现,这些象征体系表面上看希奇古怪,不可思议,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内在的逻辑。
二、神话:一个神话,经过许多人的流传,往往会产生许多该神话的变种。
从表面上看,在这些同一神话的各种变种之间,似乎杂乱无章,没有任何内在联系,但是,以结构主义的观点一经分析,就能发现,它们之间也有着由各种故事片段的重复所构成的内在结构。
列维-斯特劳斯在《神话集》一书里,收集、整理并分析了八百多个神话传说,对它们一一进行了结构分析,在纷繁、混乱、荒诞、怪异和支离破碎的神话传说中寻找它们的内在结构,从而使它们成为条理清楚,秩序井然并可理解的东西。
他以古希腊三个著名神话为例。
第一个是卡德摩斯神话。
第二个是俄底浦斯神话。
第三个是安提戈涅神话。
这三个神话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
1、卡德摩斯神话:腓尼基国王阿革诺尔;公主欧罗巴;天神宙斯;卡德摩斯;得尔斐神庙;阿波罗;毒龙;雅典娜;忒拜】2、俄底浦斯神话:国王拉伊俄斯;伊俄卡斯忒;仆人(牧羊人);俄底浦斯;科林斯;波吕玻斯;克瑞翁;斯芬克斯;盲先知忒瑞西阿斯】3、安提戈涅神话:安提戈涅;伊斯墨涅;克瑞翁;玻吕尼克斯;厄忒俄克勒斯;阿耳戈斯国王阿德拉斯托斯】一:1、卡德摩斯寻找妹妹欧罗巴;9、俄底浦斯娶他的母亲伊俄卡斯忒;11、安提戈涅不顾禁令埋葬了她的哥哥玻吕尼克斯】二:3、武士们互相残杀;5、俄底浦斯杀死了他的父亲拉伊俄斯;10、厄忒俄克勒斯杀死了他的哥哥玻吕尼克斯】三:2、卡德摩斯杀死了毒龙;7、俄底浦斯杀死了狮身人面兽】四:4、拉布达克斯(拉伊俄斯的父亲)=瘸腿;6、拉伊俄斯(俄底浦斯的父亲)=左拐子;8、俄底浦斯=肿痛的脚】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上述神话故事有着深层结构,这就是两种对立观念的调和,即人类生长于土地,与人类生于男女血缘这两个彼此冲突的观念的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