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教案: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初中地理教案: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初中地理教案: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掌握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能够分析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观察和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工业布局的变化及其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介绍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如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

分析我国工业现状,如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

2. 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市场、劳动力等。

政策因素:国家政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2. 教学难点:分析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解释工业布局的变化及其原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

3. 小组讨论法:讨论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兴趣。

提问:“你们认为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 讲解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讲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如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

分析我国工业现状,如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

3. 讲解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讲解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如上海、广东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查和分析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工业发展历程、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具体地区工业发展优势和劣势的分析能力。

4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4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4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分布的不均衡会影响到国家的整体经济结构、资源配置和就业情况等,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实现工业的均衡发展。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市场需求等。

在资源条件方面,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这些地区往往会成为工业的重要集聚区。

同时,交通条件也是影响工业分布的重要因素,交通便利的地区通常会吸引更多的工业投资和企业落户。

此外,市场需求也会影响工业的分布,一些人口密集的地区通常也会成为工业的重要集聚区。

在中国,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东部地区是我国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沿海地区,包括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这些地区拥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吸引了大量的工业投资。

中部地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西部地区是我国工业的潜力区域,包括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份,这些地区拥有较多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工业的均衡发展。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工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增加投资,促进工业发展。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和营商环境,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同时,政府还可以引导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工业发展升级。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税收激励等方式来扶持工业企业,促进工业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需要通过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实现工业的均衡发展。

只有实现工业的均衡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工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的工业分布与发展课件

中国的工业分布与发展课件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特区
经济开放区
二、中国主要的工业地带
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地带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三、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
1、在全国的地位: 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2、有利条件
煤、石油、铁、森林资源 丰富; 便利的交通; 工业基础好,有大批熟练 工人; 市场广阔
3、制约因素
水资源严重不足
4、工业中心: 5、发展方向:
京津唐工业基地
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提高竞争力
1、在我国的地位:
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 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2、主要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飞机、造船、 石化、纺织、电子
3、有利条件:
科技力量雄厚;发达的水 陆交通;农业基础好;国 际、国内市场广阔;与国 际接轨紧密
3、制约因素
能源枯竭、水源不足; 工业产品老化; 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4、工业中心: 5、发展方向:
今后仍应发挥其作为重工 业基地的优势;调整产业 结构;加强技术改造;提 高管理水平;适当限制某 些耗能大工业的发展
1、特点: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
2、有利条件
煤、铁、石油、海盐等资 源丰富; 有便利的铁路、高速公路、 航空和近海运输; 雄厚的科技力量
4、制约条件: 5、工业中心: 4、发展方向:
能源、矿产、土地、运 力紧张
面向国际市场,发展耗能 少、轻型、高精尖产品的 自主创新产品
1、在全国地位: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轻工业和出口加工工业 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初中地理教案: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初中地理教案: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初中地理教案: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掌握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学会分析工业布局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工业发展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提高对工业布局的关注度。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工业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介绍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如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

分析我国工业的优势和不足,如产业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

2. 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矿产资源、水文、气候等。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等。

政策因素:国家政策、地方政策等。

3. 工业布局的意义分析工业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如资源优势发挥、产业链完善等。

探讨工业布局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如产业园区、绿色发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工业布局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分析工业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探讨工业布局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分析我国工业分布图,直观了解工业布局特点。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工业布局案例,深入探讨其合理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介绍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

分析我国工业的优势和不足。

2. 第二课时: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讲解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因素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工业布局的特点。

3. 第三课时:工业布局的意义分析工业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探讨工业布局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4.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家乡工业发展的资料,分析其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组织课堂分享,交流各自成果,共同探讨家乡工业发展的方向。

初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初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初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和生产的经济效应。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分布。

1. 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集中在沿海地区。

3..四个工业基地特点: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

4.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

该产业特点:a.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b.科技投入的含量大c.产品更新换代快5.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及地区差异:特点: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地区差异: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

内地地区: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国防军工有密切联系的产业整体归纳:1、国家政策(1).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2).我国民族政策是: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3).我国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2、节日: 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 6月25日 ;世界水日:3月22日。

中国水周:3月22日至28日3、秦淮一线的地理意义:(1)相当于我国一月份平均气温0摄氏度的等温线(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3)相当于我国年降水800mm等降水量线(4)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河流无冰期和有冰期的分界线(6)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7)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即水稻和小麦主产区分界线(8)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初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不同的地理区域(1)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把地理区域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人教新课标版PPT课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人教新课标版PPT课件

和 类产业, 发展起来的。
是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其
高新 技术 产业
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其分布特点是: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
3、地理位置不同,类型不同:沿海地区侧重

、内地则侧重于
产业。
、 。
; 、沿边地区发
工业 概述
1、工业:从自然界获取 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
2、工业的地位:国民经济的 3、工业的分类。
产业。
重工业:提供
资料;轻工业:
资料。
的部门。
1、我国工业分布大势。(1)
线附近,工业中心密集。
(2)黄河流域为重要的
工业带。上游 ;中游 和 ;下游 。
工 业 的 分 布 与 发
工 (3)
沿线形成了以
辽中南工业发展与本地资 源有何关系?
工业布局靠近原料产地
自主探究2
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 1、 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 , 2、 广阔的消费市场 , 3、 雄厚的科技力量 。
本区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 是: 能源不足、矿产资源贫乏 。
解决本区能源不足的办法 是:建设核电站、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中考链接:
(2010年潍坊)1、上海市我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其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 件是( B)
A、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B、有便利的水陆交通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C、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D、人口稀少、交通闭塞
(2010年济宁)2、我国较大的工业区,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 B )
A、集中在西部内陆 B、集中在沿海地区 C、集中在边境地区 D、沿海与内地均衡发展
等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带。
业 的
(4)
地区集中了

中国工业分布与发展课件

中国工业分布与发展课件
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西部地区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推动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工业分布
重工业和农业为主

东北地区拥有雄厚的重工业基础 和发达的农业,主导产业包括钢 铁、机械、石油化工、农业等。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

东北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和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 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 级。
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案例
华为公司的研发创新
阿里巴巴的数字化转型
阿里巴巴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实现 了从电商向综合型科技公司的转型。
华为作为中国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通过 持续的研发创新,实现了从跟随者到领导者 的跨越。
中国高铁的自主研发
中国高铁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 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 展。
05
中国工业未来发展趋势 与展望
中国工业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工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如 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 阔的市场和资源。
挑战
同时,中国工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劳 动力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加剧等,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 升级,提高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展望
未来中国工业将进一步向中高端迈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经 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49-1978)
01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基础薄弱,国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
略,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 转型升级,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同时,也为全 球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新材料产业是指以新材料为基础的产业,包括高性能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生 物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 重要意义。
德国工业4.0的实施,促进了德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 德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为全球工业发展提供了新 的思路和方向。
中国制造20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国家战略,旨在推动 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该战略主 要通过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兴产业,提高制造业 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生态破坏
过度开采和工业生产对自 然生态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导致土地荒漠化、生物多 样性减少等问题。
技术创新的挑战
技术更新换代
0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工业技术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企业
需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以保持竞争力。
创新人才
02
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满足工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
求。
知识产权保护
引进高层次人才
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 创新创业。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发挥创造力和创 业精神。
06
工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德国工业4.
德国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国家战略,旨在推动德国 工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该战略主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工 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 ,新材料产业将继续成为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复习课)
【学习目标】
1、认识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把握我国工业的分布,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重点、难点)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与分布。

【学习重点】
把握我国工业的分布。

【学习难点】
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工业与我们)
自主探究一:阅读P108-110页,回答以下题:
1、工业是对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3、工业分为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和以提供为主的轻工业。

自主探究二:思考下列产品哪些属于重工业产品,哪些属于轻工业产品?
①机床②棉布③汽油④煤炭⑤钢材
⑥面包⑦电视⑧汽车⑨纸张⑩饮料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工业的分布)
合作探究一:哪组看图更仔细?
1、从图上看,我国工业中心的分布有何明显的特点?
沿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
沿河:黄河流域(能源开发带)
沿江:长江沿线(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长三角: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沿海:辽中南: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基地
珠三角: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2、哪几条铁路干线上的工业中心最多最密集?
(京广、京沪、哈大等)
3、长江沿线有哪些主要的工业中心?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4、沿海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基地?
(长三角、辽中南、京津唐、珠三角)
合作探究二:哪组分析更深入?
1、工业分布受哪些条件的制约?
讨论并明确:
交通条件:方便的交通可以为原料、燃料、产品的输送提供便利。

所以很多工业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我国工业沿江、沿海、沿交通线分布的大势也说明
了这一点。

资源条件:所有的工业布局几乎都有所反映,很多工业中心都选择就近资源配置较好的地方。

市场条件:当市场需求量足够大时,有的工业也会布局在市场所在地周围,利用各种交通方式来完成原料和燃料的输送。

其它条件:有时在工业布局时还考虑到其它各方面的条件。

比如历史基础、技术力量、资金、国防安全、生产的经济效益等等。

2、讨论P108-110活动题:
第一题:
①辽中南地区有哪些主要资源?
(煤炭、石油、铁矿等)
②辽中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工业?
(煤炭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石化工业等)
③联系资源和工业的分布状况,分析该区发展成为主要工业区的优越条件
是什么?
条件分析: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辽中南工业区的资源配置相当好,该区有我国最大的铁矿(鞍山、本溪),东北最大的油田(辽东湾、盘锦)、还有大煤矿(抚顺、阜新)。

此外铁路(京哈、哈大、沈丹线)密集并有沿海港口。

因此矿产资源丰富
....是它的优越条件。

......,交通便利
发展条件:资源条件、交通条件
特点:我国北方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第二题:
①上海有哪些主要工业?与辽中南工业区相比有什么不同?
(纺织、食品、电子、煤炭、钢铁、石化工业等)、(轻重工业都很发达)
②上海附近有没有发展钢铁工业所必需的铁、煤等资源?
(没有)
③上海运输煤铁主要利用什么运输方式?
(铁路、水路)
④思考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条件?
(交通、市场)
条件分析:上海附近虽没有煤、铁资源,但它却发挥该地区的交通优势,靠便利的铁路和海上运输从外面引进资源。

此外,从市场的角度分析,该区工业城市密集,机械工业发达,对钢铁需求量大,销售市场广阔。

发展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
特点: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主要工业:钢铁、机械、化学、纺织、电子、有色金属等工业——轻重工业都很发达,是全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

合作探究三:哪组看书更仔细?
1、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具有“高、精、尖”的特点。

2、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有什么特点?
①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②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③产品更新换代快。

3、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有什么特点?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4、不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何不同的开发重点?
——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开发以贸易导向型的产业;
——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课堂练习】
1、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重工业的是()
A.食品工业
B.家具制造业
C.纺织工业
D.钢铁工业
2、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________,呈现出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3、连线题
沪宁杭地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读图判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C两工业区都分布有钢铁工业,但建立的基础不同。

A工业区建立钢铁工业的基础是__________;
C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