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含氧官能团测定方法.doc

合集下载

煤热解及氧化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演化

煤热解及氧化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演化

煤热解及氧化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演化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其利用和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煤的高效、洁净转化利用是控制和减轻利用过程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煤微观结构的差异导致不同煤种的开采、利用有着较大的差异,在煤的微观结构中含氧官能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研究煤转化和燃烧利用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演化规律对揭示煤热解氧化机理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基于煤分子结构官能团模型和FG-DVC模型,利用FTIR和TG-FTIR技术将煤热反应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和宏观产物特性相结合研究了在煤热解和氧化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演化规律,以及含氧官能团对煤热反应的影响和发生的基团反应。

首先基于FTIR表征手段,利用分峰拟合的方法依据Lamber-Beer定律研究了褐煤、烟煤、贫煤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煤中含氧官能团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含氧官能团的赋存状态以及含量分布随着煤阶的提升种类减少且含量降低,通过比较不同煤种的结构参数可以发现煤化过程是个脱氧、聚碳、去氢的过程。

其次研究了在热解和氧化过程煤中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变化规律,发现主要含氧官能团的稳定性由强到弱:C-O>C=O>-OH>COOH,在500℃以上除少量羟基存在其余有机含氧官能团接近完全转化。

另外在煤热反应过程中C=O和COOH会作为过渡态中间产物而出现短暂增多,该现象在氧化过程中更为明显。

最后利用TG-FTIR研究了煤热解氧化过程中含氧气体的释放规律,结合微观含氧官能团的演化规律推断出煤热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基团反应。

结果表明:CO<sub>2</sub>、H<sub>2</sub>O以及CO的释放特性可以较好地解释COOH、OH、以及C=O的演化规律。

并利用TG积分法和DSC热流法分别分段计算了煤热反应的特征温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发现含氧官能团主要影响煤热反应的低温段,由于含氧官能团活性较强且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因此低阶煤热解氧化对应特征温度和活化能均低于高阶煤。

傅里叶红外光谱煤

傅里叶红外光谱煤

傅里叶红外光谱煤1.引言1.1 概述煤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煤的高效利用和绿色燃烧成为了煤炭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傅里叶红外光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析技术,它能够精确测定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

该技术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辐射下吸收和散射的光谱信息,进而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在煤炭研究中,傅里叶红外光谱被广泛应用于煤的组成分析、功能官能团的检测、燃烧特性的评估以及煤质量的判别等方面。

本文将首先介绍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其在煤炭研究中的意义和优势。

随后,我们将详细讨论煤的特性以及常用的煤分析方法。

通过对煤样品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可以获取到其化学组分、结构特征以及功能官能团等信息,从而为煤炭的高效利用和绿色燃烧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我们将总结傅里叶红外光谱在煤炭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并展望未来该技术在煤炭领域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傅里叶红外光谱在煤炭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为煤的高效利用和绿色燃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优化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本文将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接下来将对这三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在引言部分,首先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概述,即傅里叶红外光谱煤。

然后,通过介绍文章的结构,给读者一个整体的了解,让读者知道本文的框架和内容安排。

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研究傅里叶红外光谱在煤炭分析中的应用,探索其潜在的研究前景和价值。

在正文部分,将首先介绍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详细解释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包括样品的光谱特性、光谱数据的获取和分析等。

然后,探讨傅里叶红外光谱在煤炭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煤中有机结构的表征、煤的品质评估、煤的分类等方面。

煤官能团表征

煤官能团表征

煤官能团表征
煤的官能团表征主要涉及含氮官能团、含硫官能团和含氧官能团。

其中,含氧官能团是煤中含量仅次于碳和氢的元素,对煤的结构和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活性含氧官能团有甲氧基、羧基、羟基和羰基。

其中,甲氧基只存在于泥炭和褐煤中,且数量较少。

羧基在泥炭和褐煤中存在,也是褐煤的特征,但在碳含量大于78%的烟煤中,羧基已基本消失。

羟基在烟煤中数量较多,是烟煤的特征集团,且大部分为酚羟基。

羰基在煤中的含量较少。

非活性含氧官能团则有醚基、芳香环中的含氮杂环等。

含硫官能团的形式基本与含氧官能团相似,主要以硫醚、噻吩和少量硫醇的形势存在。

噻吩的化学和热稳定性高,而硫醚不稳定,容易裂解生成硫化氢。

含氮官能团主要以不易反应的杂环形势存在,还有桥键或NH2官能团形势存在。

在热解中,一部分生成氨,一部分形成吡啶类,而绝大部分残留在焦炭中。

随着近代仪器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能谱、核磁共振谱等被应用到煤的官能团表征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化学专家。

1。

煤工业分析原理

煤工业分析原理

煤工业分析原理
煤工业分析原理主要涉及煤炭的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质分析。

一、化学成分分析
煤炭是一种复杂的碳质燃料,其化学成分影响其燃烧性能和利用价值。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高温氧化法:将煤样在高温下与浓氢氧化钠或浓硫酸反应,使有机质完全氧化为无机酸,然后通过酸碱滴定或仪器分析,确定煤中的碳、氢、氧含量。

2. 气化法:将煤样在高温下与空气或氧气气化,生成煤气,经过分析仪器测定,确定煤中元素的含量。

3. 光谱法:利用光谱学分析技术,通过煤样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或荧光光谱等,判断煤中含氧官能团、含硫官能团、含氮官能团、芳香环等的存在和含量。

4. 矿物学分析:煤炭中的无机物主要存在于有机质的孔隙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化学试剂法分析,可以确定煤中的无机物组分。

二、物理性质分析
煤炭的物理性质可以反映出其结构特征和燃烧性能。

常见的物理性质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吸附法:利用氮气吸附测定煤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表征煤的孔隙分布情况和孔隙容积。

2. 密度测定法:通过测定煤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煤的密度,可用于判断煤的块度和结构紧密度。

3. 硬度测定法:通过测定煤的硬度,如切割硬度、抗压强度等,评价煤的物理强度和抗磨性能。

4. 粒度分析法:利用特定粒度的筛网或仪器分析,测定煤的颗粒大小和粒度分布,对煤的粉化性能和适用性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煤工业分析原理涵盖了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质分析两个方面,可以全面了解煤炭的组成和性能特点,为煤炭的选矿、燃烧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煤官能团的表征方法概述

煤官能团的表征方法概述

煤官能团的表征方法概述缪宇龙;姚楠;李小年【摘要】介绍了煤官能团的表征方法,对化学分析法、红外光谱法、程序升温脱附(TPD)、X射线电子能谱(XPS)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在煤官能团表征中的原理及应用作了简要的分析比较,为煤炭自燃因素的分析及煤微观结构的综合研究提供方法参考.【期刊名称】《浙江化工》【年(卷),期】2015(046)001【总页数】4页(P43-45,48)【关键词】高官能团;化学滴定;仪器分析【作者】缪宇龙;姚楠;李小年【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工业催化研究所,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杭州310032;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工业催化研究所,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杭州310032;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工业催化研究所,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杭州310032【正文语种】中文在煤自燃的过程中,活性官能团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为自燃反应提供了重要的活性位点,并为自燃的发生积蓄热量。

要研究官能团在煤自燃中的作用机理及影响规律,首先就要对煤的官能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表征。

在早期的研究中,煤的官能团大多采用化学方法表征,根据各类官能团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质的差别,利用化学滴定方法进行鉴别及含量测定。

随着近代仪器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仪器分析法如红外光谱、X射线电子能谱、核磁共振谱等被应用到煤官能团表征上,逐渐取代化学分析方法,在煤官能团的表征测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化学分析方法在煤官能团测定的应用上逐渐被淘汰,但其以针对性强、定量分析简单等优点,在分析某些特定官能团的应用中,仍具有较大的作用。

从化学分析角度来说,煤中主要的含氧官能团都能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利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测定,但由于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是对羧基和总酸性基团的测定方法。

羧基在煤中属于强酸性基团,其测定方法是钙离子交换法[1]。

超声波辅助法测定煤及其衍生物中酸性含氧官能团的研究

超声波辅助法测定煤及其衍生物中酸性含氧官能团的研究
是: 超声 波作用温度 5 0℃和作 用时 间 4 i , 0m n 恒温水 浴 9 5℃下 加热反应 4h 。 关键 词 超 声波 , , 煤 含氧 官能 团 , 子交换 离
文章 编号 :0 5 9 9 2 1 ) 0 — 0 0 0 中圈分 类号 :Q 3 文献标 识码 : 10 ~ 5 8(0 2 一 4 0 2 — 4 T 53 A
磨、 筛分至粒度 2 0目, 0 使用前经 8 0℃真空干燥 2 。 4h
能 , 进水 浴反应 , 促 对传 统 的含氧官 能 团测 定化 学分
析 法 进 行 了 改进 。
表 1 煤样 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工业分析 / %
A d C 3 2 8. 4 6 2.7 6 84. 09 62. 90 H 5. 65 5. 01
m lLH l 准 溶 液 ;% 酚 酞 指 示 剂 ;. 2 o/ o / C 标 1的 0 15m lL
B (H a O ) 溶液 ;. 5m lLC (c 0 2 o/ a A ) 溶液 。实验所用试
剂均为化学纯 。
基金 项 目 :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重 点项 目(o 2 9 6 0 ) 国家 自然科学基 金项 目(o 28 6 0 ) N .0307 ; N . 0 7 0 1
元素分析 / %
N 1 4 .4 2.11 S 0.5 5 3.7 5 0 8.2 7 2 6.23
1 十 '
T , T/ 1
1/ L 3
SF X LT
9. 34 1 4.6 0
5.5 2 1 0.8 3
0. 7 1 73 0. 5 8 95
传统 的氢氧化 钡 和 乙酸 钙 阳离 子交 换法 一直被

煤显微组分表面含氧官能团的XPS分析

煤显微组分表面含氧官能团的XPS分析
本研究对同一煤中手选出的镜质组和惰质组样品进?了xps测试对比分析同一煤中镜质组和惰质组表面元素组成及co官能团存在形式的异同以?好地?解镜质组和惰质组所表现出的?同的物?化学及物?化学性质
第2 9卷第 3期
VO .9 12 No. 3
文章编 号 :10-522 1)30 9-4 0 806(000 ・480
h n —ik d ma eas wi ih r p rf.Difrn f m rvo s tde ,o y e u cin l a e n a d pc e c r l t hg e ui h y fee t r o p e iu s is x g n fn t ai h s b e u o t y
段 旭 琴 王 祖 讷 ,
( . 京 科 技 大 学 土 木 与 环 境工 程 学 院 ,北 京 , 10 8 ;2中 国矿 业 大 学 化学 与环 境 工 程 学 院 , 北京 , 10 8 ) 1 北 003 . 00 3

要:氧原子作为煤 中最丰富的杂原子,C O官能团的形态对煤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为了研究煤岩显微组分 的 .
d tr n db e o u in a d c lu ai n o sXP p c a I s o a a b n o y e , t e o i o e n e e mi e y r s lt n ac lt f o o Cl S s e t . t h ws t r o , x g n al t f t g n a d r h t c il n r mi e a r e c e c l o o e t c r l. s , 0H, O一 COO— n i ema n f r so x g n a d n r l et h mi a mp n n si ma e a s Alo - a h c n - , a d S O2a i m f y e ; n r o o c b n e i s i e f r so C rC. C— a d COO‘ T ev ti i a i h rc n e t f C o H a r a o x s t m fC— o H, O, n t nh o . h i n t h sh g e o tn rC— t n r e o C— h i e t i . h h n l y r x lc n e t o i i i e m o e t a h to e t i . e e a e m o e - n d n r n t T e p e o i h d o y o tn s fv t n t a r n t a f i ri t T r r r 0一a i e c r er h n n e h COO。 n i e t i . o a x g n c n a n d g o p i i i i v n m u h mo e T ec n l so si i s d e i ri t P l o y e o t i e r u v t n t i e e c r . h o cu i n t s t y a n n e r n r e s n h u r u e u o n e s n i g t esr cu ea dp o e t f o 1 s f l r d rt d tu t r n r p r o a . f u a n h y c

煤的分子官能团

煤的分子官能团

煤的分子官能团然而,如何正确解析煤的分子结构也是极为重要的。

煤的分子官能团包括:1、芳香族官能团:包括芳香环、芳极化双键、三芳胺基及其它极性官能团。

2、非芳香族官能团:包括烷烃基、醇基、脂肪酸、氨基和羧基等无机或有机官能团。

3、其他官能团:包括滴水离子、羟基团、硫磺基等其它含氧化合物官能团。

由煤分子中这三大官能团所构成的分子结构,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会对煤的导热性、燃烧性、抗氧化性和其它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做出不同的贡献。

1、芳香族官能团:芳香族官能团主要在芳香环结构中,其可分别有单、双环和多环结构,由苯、杂环氮及其它极性官能团(例如:羟基团、醇基等)构成。

芳香族结构有反应性和导电性,可以影响煤的导热性和吸水性,促进煤中热胶溶解,从而影响用煤的分解后代谢。

2、非芳香族官能团:非芳香族官能团主要是烷烃、醇、脂肪酸、氨基和羧基的有机和无机官能团,其中烷烃基官能团结构复杂,烷烃能影响煤的沸点、密度、热值和导热性;醇基也可以飘散在煤气中,是重要组分。

3、其他官能团:除上述官能团外,煤中还有大量其它成分,包括滴水离子、羟基团、硫磺基等其它含氧化合物官能团。

这些官能团有时可以与煤中其它高等温度聚合物以非化学方式发生反应。

举例来说,硫磺基官能团可以在煤燃烧时形成硫氧化烃,这是煤的热气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总之,煤的分子结构主要构成由三大官能团:芳香族、非芳香族和其它含氧化合物官能团,组成。

这些官能团在不同压力、温度条件下会对煤的导热性、燃烧性、抗氧化性和其它物理化学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用煤的分解后代谢行为,因而在有关煤的利用方面,正确解析煤的分子结构也是极为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中含氧官能团测定方法1.碳和氢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碳含量(Cr)随煤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泥炭的Cr为50~60%;褐煤为60~77%;烟煤为74~92%;无烟煤为90~98%.在煤化程度相同的煤中,丝质组的Cr最高,镜质组次之,稳定组最低.氢中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腐泥煤的氢含量(HR)比腐植煤高,一般在6%以上,有时达11%,这是由于形成腐泥煤的低等生物富含氢.在腐植煤中,稳定组的HR最高,镜质组次之,丝质组最低.随煤化程度升高,它们的HR均逐渐减少.2.氮煤中的氮,主要是由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转化而来.人们认为煤中的氮通常都是有机氮,其中有一些是杂环形的.煤中的NR通常约为0.8~1.8%,但也随煤公程度的升高而略有下降.我国弱粘结煤和不粘结烟煤的NR多低于1%,可能是在泥炭化阶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作用,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氧化分解,故NR普遍较低.3.氧氧是煤中主要元素之一,氧在煤中存在的总量和形态直接影响着煤的性质煤的元素组成煤的组成以有机质为主体,构成有机高分子的主要是碳、氢、氧、氮等元素。

煤中存在的元素有数十种之多,但通常所指的煤的元素组成主要是五种元素、即碳、氢、氧、氮和硫。

在煤中含量很少,种类繁多的其他元素,一般不作为煤的元素组成,而只当作煤中伴生元素或微量元素。

一、煤中的碳一般认为,煤是由带脂肪侧链的大芳环和稠环所组成的。

这些稠环的骨架是由碳元素构成的。

因此,碳元素是组成煤的有机高分子的最主要元素。

同时,煤中还存在着少量的无机碳,主要来自碳酸盐类矿物,如石灰岩和方解石等。

碳含量随煤化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我国泥炭中干燥无灰基碳含量为55~62%;成为褐煤以后碳含量就增加到60~76.5%;烟煤的碳含量为77~92.7%;一直到高变质的无烟煤,碳含量为88.98%。

个别煤化度更高的无烟煤,其碳含量多在90%以上,如北京、四望峰等地的无烟煤,碳含量高达95~98%。

因此,整个成煤过程,也可以说是增碳过程。

二、煤中的氢氢是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

除有机氢外,在煤的矿物质中也含有少量的无机氢。

它主要存在于矿物质的结晶水中,如高岭土(Al203·2Si02·2H2O)、石膏(CaS04·2H20 )等都含有结晶水。

在煤的整个变质过程中,随着煤化度的加深,氢含量逐渐减少,煤化度低的煤,氢含量大;煤化度高的煤,氢含量小。

总的规律是氢含量随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尤其在无烟煤阶段就尤为明显。

当碳含量由92%增至98%时,氢含量则由2.1%降到1%以下。

通常是碳含量在80~86%之间时,氢含量最高。

即在烟煤的气煤、气肥煤段,氢含量能高达6. 5%。

在碳含量为65~80%的褐煤和长焰煤段,氢含量多数小于6%。

但变化趋势仍是随着碳含量的增大而氢含量减小。

三、煤中的氧氧是煤中第三个重要的组成元素。

它以有机和无机两种状态存在。

有机氧主要存在于含氧官能团,如羧基(--COOH),羟基(--OH)和甲氧基(--OCH3)等中;无机氧主要存在于煤中水分、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和氧化物中等。

煤中有机氧随煤化度的加深而减少,甚至趋于消失。

褐煤在干燥无灰基碳含量小于70%时,其氧含量可高达20%以上。

烟煤碳含量在85%附近时,氧含量几乎都小于10%。

当无烟煤碳含量在92%以上时,其氧含量都降至5%以下。

四、煤中的氮煤中的氮含量比较少,一般约为0.5~3.0%。

氮是煤中唯一的完全以有机状态存在的元素。

煤中有机氯化物被认为是比较稳定的杂环和复杂的非环结构的化合物,其原生物可能是动、植物脂肪。

植物中的植物碱、叶绿素和其他组织的环状结构中都含有氮,而且相当稳定,在煤化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成为煤中保留的氮化物。

以蛋白质形态存在的氮,仅在泥炭和褐煤中发现,在烟煤很少,几乎没有发现。

煤中氮含量随煤的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减少。

它与氢含量的关系是,随氢含量的增高而增大。

五、煤中的硫煤中的硫分是有害杂质,它能使钢铁热脆、设备腐蚀、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SO2)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

所以,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煤中含硫量的多少,似与煤化度的深浅没有明显的关系,无论是变质程度高的煤或变质程度低的煤,都存在着有机硫或多或少的煤。

煤中硫分的多少与成煤时的古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在内陆环境或滨海三角训平原环境下形成的和在海陆相交替沉积的煤层或浅海相沉积的煤层,煤中的硫含量就比较高,且大部分为有机硫。

根据煤中硫的赋存形态,一般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

各种形态的硫分的总和称为全硫分。

所谓有机硫,是指与煤的有机结构相结合的硫。

有机硫主要来自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和微生物的蛋白质。

煤中无机硫主要来自矿物质中各种含硫化合物,一般又分为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两种,有时也有微量的单质硫。

硫化物硫主要以黄铁矿为主,其次为白铁矿、磁铁矿((Fe7S8)、闪锌矿(ZnS)、方铅矿(PbS)等。

硫酸盐硫主要以石膏(CaSO4·2H20)为主,也有少量的绿矾(FeSO4·7H 20 )等。

煤质化验设备一:煤质化验设备/煤质化验方法/煤质化验知识/煤炭化验设备技术问题解答1.挥发分的含义?对挥发分的测定有何技术要求?答:煤的挥发分是指煤样在900±10℃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7min,由煤中有机物分解出来的气体和液体(呈蒸汽状态)的产物。

挥发分的测定是一项规范性很强的试验,其测定的结果完全取决于所规定的试验条件,所以在测定燃煤挥发分时,对测定的技术要求很严。

具体如下:技术要求:(1)高温炉内温度应严格控制在900±10℃的范围内,当放进试样后,炉温应在5min内恢复到900±10℃。

(2)加热时间的计时应用秒表,即当试样一送入高温炉的高温区开始计时,到试样离开高温炉为止,这一操作过程应准确为7min。

否则,试样做报废处理。

(3)测定时应用专用的坩埚。

当坩埚在炉内灼烧时应避免坩埚与坩埚之间、坩埚与高温炉壁的直接接触。

(4)在测定时,如坩埚或坩埚盖上聚有黑烟时,试验也做报废处理。

2.三节炉测碳氢时应该特别注意什么?说明原理、设备?答:原理:第一节电炉起加热燃烧样品的作用,第二节电炉用来燃烧氧化试验热解后未氧化的产物,第三节电炉用来补充燃烧整个燃烧过程,在密闭通氧下进行。

设备:瓷舟,磨口塞,带脚玻璃管。

注意事项如下:(1)在燃烧过程中,必须满足能够使试样完全燃烧的条件,无论在燃烧过程中要经历多少反应,最终都能使样品中的碳和氢定量的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2)必须清除干扰反应的产物,使燃烧反应后,只有纯净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吸收装置。

(3)必须选择适当的吸收剂,使二氧化碳和水能定量的被吸收;同时也要维持一定的气体流速,使吸收反应有充裕的时间得以进行,气体流速同时也是保证完全燃烧的必要条件。

3.测碳、氢有哪些元素干扰测定?怎样排除?答:燃烧生成的SO2、NO2、Cl2会干扰测定,排除SO2用PbSO4在600℃下与其作用形成PbSO4而被除去,Cl2用金属? 银在200℃左右与其作用生产AgCl而被除去,金属银在高于500℃的条件下能与SO2?? 作用形成Ag2SO4而被除去,NO2用粒状MnO2与其作用形成Mn(NO3)2而被除去。

4.用艾氏剂法测定煤中全硫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用艾氏剂法测定煤中全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必须在通风下进行半熔,否则煤粒燃烧不完全而使部分硫不能转化为二氧化硫;(2)沉淀剂BaCl2必须过量;(3)在用水抽提、洗涤时,要求溶液体积不宜过大,以免影响测定结果;(4)注意调节溶液酸度,使CO32-转为CO2逸出;(5)在洗涤过程中,每次吸入蒸馏水前,应将洗液都滤干,这样洗涤效果好;(6)在灼烧前不得残留滤纸,高温炉也应通风;(7)灼烧后的BaSO4在干燥器中冷却后,及时称量;(8)必须做空白试验。

5.燃料煤发热量的含义是什么?答:燃料的发热量是指单位重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其单位是J/g或MJ/kg。

对煤炭发热量测定室有何要求?答:(1)热量室应作为发热量测定专用室,室内不得进行其它试验工作;(2)室内应配备窗帘,避免阳光直射;(3)每次测定温度变化不超过1℃为宜;冬夏室温差以不超过15~30℃为宜。

因此,有条件者应配制空调设备;(4)测定发热量时,室内应避免强力通风及热源辐射,总之,为了减少环境条件对发热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发热量测定室应尽可能地保持室温的相对恒定。

在室温尚未恒定的时候不得进行发热量的测定。

6.在氧弹充氧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答:(1)首先应检查氧气压力表是否完好、灵敏,指示的压力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安全。

(2)在氧弹充氧时,必须使压力缓慢上升,直至所规定的压力后再维持0.5—1min。

(3)在使用氧气时不得接触油脂。

(4)氧弹充氧应按规定压力进行,充氧压力不得偏低或过高。

7.在一次发热量测定后,发现燃烧皿内有未燃尽煤样,试分析是何原因?答:可能原因为:(1)充氧压力不足,或氧弹漏气;(2)煤质太差,挥发分太低;(3)充氧速度太快或燃烧皿位置不正,使试样溅出;(4)点火丝埋入煤粉较深;(5)试样含水量过大或煤粉太粗。

8.燃烧皿内点不上火是何原因?答:原因为:(1)点火开关或调节旋钮接触不良;(2)点火丝与电极脱落;(3)点火丝与燃烧皿或燃烧皿与另一电极接触造成短路;(4)点火丝与试样接触不良;(5)充氧压力偏低;(6)试样含水量过高,挥发分过低,试样颗粒太大;(7)氧弹漏气。

9.使用天平有何注意事项?如何使用?答:使用:任何天平必须首先调零(有的天平要看水平)。

然后可以称量。

使用后必须使砝码回位。

有电源时必须停电。

注意事项:(1)在同一试样的测定工作中必须用同一台天平,同一套砝码测定;(2)在同一试样测定的几次称量过程中,不得多次调零。

(3)所称物体质量不得超过天平最高载重量的1/2。

(4)不能在天平上称量过冷或过热的物体。

(5)被称物体不得与称盘直接接触。

有潮解性,挥发性得物质必须在有盖的容器内,有腐蚀性的物质应放在密封容器内盛重。

(6)称量时,被称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均应置于称盘中心。

(7)旋转制动旋钮时,应缓慢均调,时天平梁平稳地启动或制动,如指针仍在摆动时,应待指针将近中心零点时制动。

(8)向天平称盘中加上或取下物品时,再加减法码或开关天平玻璃门时,必须先将天平制动。

(9)在加物品或加减砝码后,必须将各门完全关闭后,再启动天平读取读数。

(10)往盘中加砝码时,应按一定的次序。

(11)应用镊子夹取砝码,不得用手拿取。

(12)每台天平有固定的砝码,整套砝码不得拆散又用于另一台天平。

(13)防止阳光直射天平,用完天平后应及时罩上防尘罩。

(14)天平内应保持清洁,应用软毛刷或绸布拂拭灰尘或洒落的试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