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开、菱形及复式交分道岔地检查方法带现用图解
单开、菱形及复式交分道岔地检查方法带现用图解33752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一、普通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编号检查地点说明1 尖轨前顺坡终点S基2 尖轨尖端S尖3 尖轨中部S尖中4 尖轨跟端直股S跟直5 尖轨跟端曲股S跟曲导曲线起点处6 尖轨跟端后直股S直(前)距跟端1.5米7 导曲线前部S导曲(前)距导曲线起点3米8 导曲线中部S导曲(中)9 直股中部S直(中)10 直股后部S直(后)11 导曲线后部S导曲(后)距导曲线终点4米12 辙叉曲股前S叉曲(前)13 辙叉曲股中S叉曲(中)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14 辙叉曲股后S叉曲(后)15 辙叉直股后S叉直(后)16 辙叉直股中S叉直(中)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17 辙叉直股前S叉直(前)二、道岔上轨距加宽递减三、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标记设置示意图菱形道岔检查方法菱形道岔的检查除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容要求除外,还必须检查前后锐角辙叉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以及叉心中的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钝角辙叉前、后半部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和叉心中的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
编号检查地点说明1前锐角辙叉叉后端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2 叉心中3 叉前端4钝角辙叉前半部叉后端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5 前半部叉心中6 后半部叉心中7 后半部叉后端8后锐角辙叉叉前端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9 叉心中10 叉后端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一、交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
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二、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围划分:(见下图)三、检查水平时的基准股确定:(见下图)当基准股高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正“+”;反之,当基准股低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负“—”。
序号检查地点测点实际轨距尺寸水平备注9号12号测点9 121 甲股前锐角辙叉跟S1 1435 1435 H1 02 甲股前锐角辙叉中S2143591-48143591-48××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3 甲股前尖轨距顺坡终点S3 1435 1435 H2 09#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273mm12#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170mm五、复式交发分道岔开口、支距、动程、矢距、正矢等项目的检查位置:甲、乙两股导曲线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点向为导曲线后部。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复式交分道岔铺设主要是根据地理环境、位置减少占地,降低站场造价,可以减少咽喉区长度和站场长度,减少运营费用,相对提高运输效率,减少道岔组数,设备维修量也相对减少。
但是在结构上复式交分道岔较复杂,由菱形交叉的2组锐角辙岔、2组可动心轨钝角辙岔,8根尖轨、4根可动心轨、4根导曲线和4根护轨组成,而且在检查及维修中较困难。
在日常作业中,不少班组作业负责人对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掌握不多,尤其年轻工班长层人员对交分道岔掌握的更少,甚至对交分道岔的前后锐角部位都分不清楚,导致作业时对各级检查发现的超限处所不能准确定位,对作业组织及劳动效率造成极大的浪费。
由于对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存在问题,本人就对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共同交流检查方法,以确保证今后对复式交分道岔的及维修提供便利条件。
全面检查复式交分道岔几何尺寸状态,发现病害状况,即时处理,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首要前提。
交分道岔保持状态良好首先是几何尺寸符合要求,需做好如下检查:首先检查几何尺寸中的轨距、水平(包括三角坑)是保证车辆顺利通过的关键尺寸,需用道尺按从头至尾的顺序检查;道尺的检查位置《修规》的附表上只有检查名称,没有具体位置,致使实际操作时,难以把握标准。
经过核查资料只有道尺放置位置准确,所测轨距、水平数据才有标准,才能正确反映轨道的实际质量状态;其次复式交分道岔导曲线半径小、长度短,保持其位置的正确、方向的圆顺,也决定着列车能否平顺通过。
导曲线的位置、圆顺度是按支距的偏差检查;最后检查各主要组成部位的伤损及零配件情况。
一、交分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站在交分道岔岔跟端面向车站、分左右(简单来说左手方向为甲股,右手方向为乙股)、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
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交分道岔检查的前、后锐角辙叉方向确定,与甲乙股方向相同,始端为前锐辙叉,末端为后锐角辙叉。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资料讲解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一、 交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
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 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二、 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范围划分: (见下图)三、检查水平时的基准股确定: (见下图)确定基准股当基准股高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正“ + ;反之,当基准股低于非基准股时, 水平为负“一。
靠近车站靠近车站前 端后 端甲股 乙股四、复式交分道岔轨距水平检查的顺序及地点五、复式交发分道岔开口、支距、动程、矢距、正矢等项目的检查位置:甲、乙两股导曲线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点向为导曲线后部。
在前后两锐角辙叉的跟端,分别量取其后开口的中点;于该两中点之间拉一弦线(即长轴线)为基准线,以短轴与该弦线的交点为支距原点0,分别量取甲股导曲线前后部及乙股导曲线前、后部各支距点的支距,如下图所P60AT12号餃就■ I K ■■.1 ・ I I I *・・!■" 1 I I ■■■■■■IL I I {JP60AT12号复交道岔irBaniiiiiBBaiiiiiiiianiiiiiiiii六、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及其记录表1、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应根据现场检查的实际地点正确点对应到记录表上填写。
2、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表(见附表)线路工技师实作:1题:检查复式交分道岔考核准备:1、设备准备:9号或12号复式交分道岔1组2、工、量、刃、卡具准备3、其它准备:配合人员2人考核内容及要求:技术要求:符合《线路修理规则》和《工务安全规则》中的有关要求。
操作程序的规定:⑴准备作业:⑵设备检查:⑶病害圈画。
考核时限:准备时间5分钟。
操作时间:9号复式交分道岔检查65分钟,12号复式交分道岔检查70分钟。
线路工技师实作:2题:检查普通单开道岔考核准备:4、设备准备:9号或12号复式交分道岔1组5、工、量、刃、卡具准备6、其它准备:配合人员2人。
单开、菱形及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带图解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一、普通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
三、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标记设置示意图
菱形道岔检查方法
菱形道岔的检查除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内容要求除外,还必须检查前后锐角辙叉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以及叉心中的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钝角辙叉前、后半部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和叉心中的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
注:乙股检查地点比照甲股进行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一、交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
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
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二、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范围划分:(见下图)
三、检查水平时的基准股确定:(见下图)
当基准股高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正“+”;反之,当基准股低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负“—”。
五、复式交发分道岔开口、支距、动程、矢距、正矢等项目的检查位置:
甲、乙两股导曲线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点向为导曲线后部。
在前后两锐角辙叉的跟端,分别量取其后开口的中点;于该两中点之间
拉一弦线(即长轴线)为基准线,以短轴与该弦线的交点为支距原点0,分别量取甲股导曲线前后部及乙股导曲线前、后部各支距点的支距,如下图所
六、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及其记录表
1、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应根据现场检查的实际地点正确点对应到记录表上填写。
2、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表(见附表)。
复交道岔的检查方法

复交道岔的检查方法
一、交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
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
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二、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范围划分:(见下图)
三、检查水平时的基准股确定:(见下图)
当基准股高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正“+”;反之,当基准股低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负“—”。
四、复式交分道岔轨距水平检查的顺序及地点
38 乙股前锐角辙叉中S22 1435
91-48
1435
91-48
××
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
处
39 乙股前锐角辙叉跟S21 1435 1435 H15 0
五、复交道岔与支距的检查
甲、乙两股导曲线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点向为导曲线后部。
在前后两锐角辙叉的跟端,分别量取其后开口的中点;于该两中点之间拉一弦线(即长轴线)为基准线,以短轴与该弦线的交点为支距原点0,分别量取甲股导曲线前后部及乙股导曲线前、后部各支距点的支距。
六、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及其记录表
1、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应根据现场检查的实际地点正确点对应到记录表上填写。
2、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表(见附表)。
复式交分道岔检查及整治

第七节交分道岔•-X交分道岔的构造类型•复式交分道岔的构造,是由两组双转辙器、两组锐角辙叉及护轨、两组钝角辙叉和全套岔枕所构成。
复式交分道岔的号码是以其锐角辙叉的号数为特征表示的。
复式交分道?/一组复式交分道岔的作用相当于两组对向铺设的单开道岔。
但却具有道岔长度短,开通进路多及两个主要行车方向为直线等优点。
因而适用于地面狭窄而又繁忙的站场内使用。
1.复式交分道岔按其钝角辙叉的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固定型钝角辙叉与可动心轨型钝角辙叉两种。
(1)固定型钝角辙叉由于这种固定型钝角辙叉存在着较长的“有害空间”,号码越大,未被防护的有害空间越长,行车越不安全,故宜用8号及以下的道岔。
(2)可动心轨型钝角辙叉它的特点是心轨摆动贴靠弯折基本轨。
可以消灭“有害空间”,避免发生脱轨。
目前9号以上的交分道岔都属于这种类型。
二、交分道岔主要尺寸及总布置图• 复式交分道岔主要尺寸、轨距及各部间隔表(mm)世I ••衣复式交分道岔各部分轨距表(mm)9号复式交分道岔菱形中轴的尺寸,如图所示。
工线一3 交分道岔楡査记^164开本)工銭一3交分通岔检査记示CS勺呼一.道牛吕申号•(1)检査和校正道尺轨距尺应符合标准,水平正反方咼误差值木得大Imm o•(2)检査轨距扣水平俭査点见下图。
工线维一3表格式俭査,依“先轨距后水平”和顺序,将与部定标准误差值记入记录簿中。
•3)圈划超限处所。
检査完后,对轨距、水平超限处所在现场进行圈划。
•(4)注明消除日期。
对不良处所整修后,由作业负责人在检査记录簿中“其它及临修日期”样内注明消除日期并签名。
•三.交分道岔导曲线支距 • 复式交分道岔导曲线应保持圆顺,故按支距计算确定。
导曲线支距计算公式以菱形长轴的中点为坐标原点,每隔2m 设一支距点。
终点支距位置,一般多在尖轨跟端。
各点支距 计算如图所示。
起点支距:v 0 = |U 交分道岔的养护维修根据交分道岔构造复杂、各部尺寸要求严细等特点,应做到熟悉设备.经常检査、认真分析、措施有效。
复式交分道岔检查

长春工务段
CHANGCHUN GONGWUDUAN
2020年3月21日星期六
23
交分道岔轨距检查顺序及位置
长春工务段
CHANGCHUN GONGWUDUAN
➢ 检查尺序:第五尺 ➢ 检查地点:甲股前双转辙器尖轨中 ➢ 具体位置:开通直股时在直尖轨刨切起点处测量,开通曲股时在曲尖轨
刨切起点处测量
2020年3月21日星期六
长春工务段
CHANGCHUN GONGWUDUAN
2020年3月21日星期六
29
交分道岔轨距检查顺序及位置
➢ 检查尺序:第十一尺 ➢ 检查地点:甲股钝角辙叉导曲线中 ➢ 具体位置:在钝角辙叉中部对应的导曲线上量取
长春工务段
CHANGCHUN GONGWUDUAN
2020年3月21日星期六
30
交分道岔轨距检查顺序及位置
2020年3月21日星期六
3
交分道岔简介
长春工务段
CHANGCHUN GONGWUDUAN
➢ 单式交分道岔是指在两条轨道交叉地点,列车只能一侧转线的交分道岔。
2020年3月21日星期六
4
交分道岔简介
长春工务段
CHANGCHUN GONGWUDUAN
➢ 复式交分道岔是指在两条轨道交叉地点,列车能向两侧转线的交分道岔。
CHANGCHUN GONGWUDUAN
➢ 直向股道以甲(左)股线路的左股及乙(右)股线路的左股作为整组道岔水平 基准股 ,水平基准股高为正,反之为负。
甲股基准股
乙股基准股
2020年3月21日星期六
15
交分道岔水平基准股的确定
长春工务段
CHANGCHUN GONGWUDUAN
单开菱形及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带图解

普通单开道岔检、普通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
二、道岔上轨距加宽递减
三、50kg/m 钢轨12号单开道岔标记设置示意图
菱形道岔检查方法
菱形道岔的检查除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内容要求除外,还必须检查前后锐角辙叉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以及叉心中的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钝角辙叉前、后半部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和叉心中的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
菱形道岔轨距检查地点
注:乙股检查地点比照甲股进行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一、交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
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
以该端左侧
(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二、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范围划分:(见下图)
三、检查水平时的基准股确定:(见下图)
当基准股高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正“ +”;反之,当基准股低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负
a »
四、复式交分道岔轨距水平检查的顺序及地点
五、复式交发分道岔开口、支距、动程、矢距、正矢等项目的检查位置:
甲、乙两股导曲线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点
向为导曲线后部。
在前后两锐角辙叉的跟端,分别量取其后开口的中点;于该两中点之间
拉一弦线(即长轴线)为基准线,以短轴与该弦线的交点为支距原点0,分别量取甲股导曲线前后部及乙股导曲线前、后部各支距点的支距,如下图所
六、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及其记录表
1、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应根据现场检查的实际地点正确点对应到记
录表上填写。
2、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表(见附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
一、普通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
编
号检查地点说明
1 尖轨前顺坡终点S基
2 尖轨尖端S尖
3 尖轨中部S尖中
4 尖轨跟端直股S跟直
5 尖轨跟端曲股S跟曲导曲线起点处
6 尖轨跟端后直股S直(前)距跟端1.5米
7 导曲线前部S导曲(前)距导曲线起点3米
8 导曲线中部S导曲(中)
9 直股中部S直(中)
10 直股后部S直(后)
11 导曲线后部S导曲(后)距导曲线终点4米
12 辙叉曲股前S叉曲(前)
13 辙叉曲股中S叉曲(中)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
14 辙叉曲股后S叉曲(后)
15 辙叉直股后S叉直(后)
16 辙叉直股中S叉直(中)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
17 辙叉直股前S叉直(前)
二、道岔上轨距加宽递减
三、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标记设置示意图
菱形道岔检查方法
菱形道岔的检查除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容要求除外,还必须检查前后锐角辙叉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以及叉心中的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钝角辙叉前、后半部的
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和叉心中的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
编
号
检查地点说明
1
前锐角辙叉叉后端
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
2 叉心中
3 叉前端
4
钝角辙叉前半部叉后端
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
5 前半部叉心中
6 后半部叉心中
7 后半部叉后端
8
后锐角辙叉叉前端
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
9 叉心中
10 叉后端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一、交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
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
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二、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围划分:(见下图)
三、检查水平时的基准股确定:(见下图)
当基准股高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正“+”;反之,当基准股低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负“—”。
序号检查地点
测
点
实际轨距尺
寸
水平
备注
9号12号
测
点
9 12
1 甲股前锐角辙
叉跟
S1 1435 1435 H1 0
2 甲股前锐角辙
叉中
S2
1435
91-48
1435
91-48
××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
3 甲股前尖轨距
顺坡终点
S3 1435 1435 H2 0
9#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273mm
12#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170mm
五、复式交发分道岔开口、支距、动程、矢距、正矢等项目的检查位置:
甲、乙两股导曲线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点向为导曲线后部。
在前后两锐角辙叉的跟端,分别量取其后开口的中点;于该两中点之间
拉一弦线(即长轴线)为基准线,以短轴与该弦线的交点为支距原点0,分别量取甲股导曲线前后部及乙股导曲线前、后部各支距点的支距,如下图所
六、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及其记录表
1、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应根据现场检查的实际地点正确点对应到记录表上填写。
2、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表(见附表)
检查日期
前锐角辙叉前双转辙器钝角辙叉后双转辙器后锐角辙叉
叉
后
端
叉
心
中
查
照
间
隔
护
背
距
离
顺
坡
终
点
尖
轨
尖
尖
轨
中
尖轨跟可动心短
中
轴
导
曲
线
中
曲
中
外
矢
可动心尖轨跟尖
轨
中
尖
轨
尖
顺
坡
终
点
查
照
间
隔
护
背
距
离
叉
心
中
叉
后
端
直
股
曲
股
跟
端
中
间
由
间
跟
端
直
股
曲
股
甲股轨距
水平××××××××××乙股轨距×
水平×××××××××××其他及临时补
修日期
甲股轨距
水平××××××××××乙股轨距×
水平×××××××××××其他及临时补
修日期
部位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