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公寓 宿舍摄影作品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2019年3月2日经全体代表大会通过)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经过紧张筹备,于2019年3月2日顺利召开。
大会听取并审议了陈洪校长代表学校所作的题为《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坚定不移推进特色鲜明、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新扬工建设》的工作报告,听取并审议了郭秀国同志所作的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夏德洋同志代表学校第四届工会委员会所作的题为《围绕中心履职能服务大局促发展》的工会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教代会提案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学校工会经审工作报告等。
大会增补了一名工会委员会委员,同时进行了会员民主评家。
本次会议是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全力开启建设特色鲜明、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新扬工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本次会议达到了总结工作、发扬民主、明确任务、再鼓干劲的目的,为顺利完成2019年度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大会认为,陈洪校长所作的学校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准确到位,部署工作任务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大会认为,一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关心指导和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高质量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迈上了新台阶,学校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扎实推进、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学校社会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大会认为,在过去的一年里,校工会委员会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从服务发展大局,积极参与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着力保障教职工权益、提升教职工素质,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为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
大会强调,2019年是全面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攻坚之年。
面对新形势,学校必须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高水平专业建设为抓手,加强“区园企校”融合,坚持特色办学,强化创新引领,全面深化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内涵核心指标,为实现第三次党代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星期五
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A(1) 1-C101 6-11,/ 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A(1) 1-C101 6-11,/
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A(1) 1-A102 6-18,/ 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A(1) 1-A102 6-18,/
第 1 页 2019年09月01日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期:17-18-1
班级:1702应用化工
课程
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A(1)[考试] 周课时[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查] 周课时[2]
入学军训[考查] 周课时[25]
基础Ⅰ[考查] 周课时[2]
体育与健康Ⅰ[考查] 周课时[2]
类别 学时 学分 上课教师 A 98.0 6.0 李淑丽, A 30.0 2.0 周文轩, S 50.0 2.0 钟爱民, A 26.0 1.5 孙虹, A 27.0 1.5 田琦,
节次
1上午 2 3
星期一 大学英语Ⅰ 1-C312 6-17,/
星期二 高等数学Ⅰ 1-C101 6-17,/ 高等数学Ⅰ 1-C101 6-17,/ 体育与健康Ⅰ 1-A506 6-18/
4
大学英语Ⅰ 1-C312 6-17,/
体育与健康Ⅰ 1-A506 6-18/
5
6下午 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A(1) 1-C101
学生班级课表
课程 高等数学Ⅰ[考试] 周课时[4] 大学英语Ⅰ[考试] 周课时[4] 大学语文Ⅰ[考查] 周课时[2] 军事理论[考查] 周课时[3] 大学第一课[考查] 周课时[25]
类别 学时 学分 上课教师 A 52.0 3.0 朱荣华, A 54.0 3.5 陈果, A 24.0 2.0 刘昱, A 36.0 2.5 卜春艳, S 25.0 1.0 钟爱民,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简介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简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简介1、专业名称:应用化工技术。
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学院重点专业。
2、培养规格:全日制三年制专科3、职业面向及就业形势:大中型化工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一线的运行操作、工艺管理、技术研发、技术改造、安全管理、产品营销及企业管理等工作岗位。
拥有长期就业基地和订单培养单位,如:中石化扬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金陵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
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4、主要课程:基础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技术基础》等。
专业课程:《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选择与操作》、《化工产品合成》、《无机化工生产运行与操控》、《有机化工生产运行与操控》、《化工工艺初级设计》、《化工安全技术》等。
5、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化学综合实训》、《化工单元过程实训》、《产品合成实训》、《化工技术综合实训》、《化工仿真实训》、《工厂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
校内实训室资产2000多万元,拥有石油与化工行业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实训基地。
6、主要师资本专业教师共计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硕士以上学历60%,双师比例85%以上。
7、获取证书⑴全国英语应用能力三级(A)证书,力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⑵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一级证书,鼓励二级;⑶化工总控工中级证书,鼓励获得其他化工类职业技能证书(如塑料注塑工等);⑷鼓励获得全国AUTOCAD中级证书;⑸毕业证书。
8、继续教育途径专接本: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办,面向在校生,学生从第三学年开始参加“专接本”的学习,学制两年,修业年限在专科学制年限基础上延长一年,毕业时符合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专升本: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办,面向应、往届专科毕业生及校外同等专科学历人员,学制2.5年,毕业时符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
专转本:在专科二年级学生中选拔,每年4月或5月全省统考,达线后转至本三院校的三年级学习,学制两年。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坐落在西南大学城的扬子津科教园区,校园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郁,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于2004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扬州化工学校、扬州建筑工程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原扬州化工学校始建于1978年,隶属于江苏省石油化学工业厅;原扬州建筑工程学校始建于1981年,隶属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两校于1999年划归江苏省教育厅直管。
学校培养以三年制为主的全日制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和建筑类(含核电建筑)为主线,机械、电子、经管、人文社科类专业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共设置六大类44个专业,是苏中地区最大的工科类高等职业院校,也是扬州地区第一一所示范性建设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占地46.45万平方米,是一所园林化、数字化、生态型的校园,建有图文信息大楼、基础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大学生活动中心、后勤服务中心、体育馆、体育场以及学生宿舍等建筑,各类建筑总面积30万平方米。
校区生活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建有千兆宽带校园网和无线宽带网,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795台。
各类教学仪器设备价值7235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超过9000元。
图书馆文献种类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门类,馆藏体系逐渐完整,结构日趋合理,适应了我校的办学需要。
学校现有教职工500余人,校内专兼职教师450人,拥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首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人。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32.4%,其中教授10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52.6%;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75%;建立了一支169人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支能力较强、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学校建有化工、建工、电气等31个校内实训基地,拥有145个校外实训基地。
全国高职院校排名及学校名称

山东24
279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3★
内蒙古6
280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
江苏31
281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3★
湖南15
282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3★
浙江21
283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3★
江苏32
284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3★
河南23
285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3★
浙江22
286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5★
安徽1
20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5★
湖南2
21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5★
辽宁1
22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5★
重庆2
23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5★
四川3
24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5★
浙江3
25威海职业学院
5★
山东3
26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5★
广东4
27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5★
辽宁2
28滨州职业学院
5★
山东4
29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7
270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4★
湖北16
271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4★
江苏28
271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4★
湖北17
273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
河南21
273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
江苏29
275焦作大学
4★
河南22
275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4★
江苏30
277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
浙江20
278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扬州化工学校和扬州

序言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扬州化工学校和扬州建筑工程学校。
原扬州化工学校始建于1978年,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隶属于原江苏省石油化学工业厅。
原扬州建筑工程学校始建于1981年,隶属于原国家核工业部。
两校于1999年划归江苏省教育厅直管,2003年筹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7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两校合并办学,启用现校名。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成为区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基地。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品牌特色战略、开放发展战略和管理创优战略,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中文名称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英文名称为“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缩写为“YPI”。
学校域名是:http://。
第三条学校法定住所为江苏省扬州市华扬西路 199号。
学校可根据办学需要设置分校区。
第四条学校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主管部门是江苏省教育厅。
学校举办者和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任免学校负责人,依法为学校提供办学经费和资源支持,保障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学校依据法律和学校章程独立自主办学,并依法对学校进行监管和考核。
因教育发展需要,经审批机关批准,学校可以分立、合并、更名及终止。
第五条学校为实施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享有教学、科研、行政及财务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六条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七条学校崇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民主治校、人际和谐的风气,营造环境宽松、学术自由的氛围,弘扬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良好校风。
石油化工技术《情境9 农药除草醚的合成教案(3)》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一、加成卤化1.卤素与不饱和烃加成在加成卤化反响中,由于氟的活泼性太高,反响剧烈且易发生副反响,无实用意义。
碘与烯烃的加成是一个可逆反响,生成的二碘化物不仅收率低,而且性质也不稳定,故很少应用。
因此,在卤素与烯烃的加成反响中,只有氯与溴的加成应用比拟普遍。
卤素与烯烃的加成,按反响历程的不同可分为亲电加成和自由基加成两类。
〔1〕卤素的亲电加成卤化卤素对双键的加成反响,一般经过两步,首先卤素向双键作亲电进攻,形成过度态π-配合物,然后再催化剂〔FeCl 3〕作用下,生成卤代烃。
CH 2=CH2 Cl 2→CH 2ClCH 2Cl2卤素的自由基加成卤化卤素在光、热或引发剂〔如与有机过氧化物、偶氮二异丁腈等〕存在下,可与不饱和烃发生加成反响,其反响历程按自由基机进行。
60~70℃ClCH=CCl 2Cl 2,hv Cl 2CHCCl 3-HCl Cl 2C=CCl 22、卤化氢的加成卤化①卤化氢的亲电加成卤化卤化氢与双键的亲电加成也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质子对分子进行亲电攻,行车一个碳正例子中间体,然后卤负离子与之结合,形成加成产物。
反响中参加AlCl 3或FeCl 3等催化剂,可加快反响速率。
(CH 3)C=CH 2HCl(CH 3)3CCl CH 3NO 225℃CH 3CH 3HCl Cl②卤化氢的游离基加成卤化在光和引发剂作用下,溴化氢和烯烃的加成属于游离基加成反响。
其定位主要受到双键极化方向、位阻效应和游离基的稳定性因素的影响,一般为反马尔科夫尼柯夫规那么。
3、次卤酸与烯烃的加成次卤酸与烯烃的加成属于亲电加成,定位规律符合马氏规那么。
4、N-卤代酰胺与烯烃的加成在酸催化下,N-卤代酰胺与烯烃加成可制得α-卤醇。
反响历程类似于卤素与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响,卤正离子由N-卤代酰胺提供,负离子来自溶剂。
反响如下:C=C+C--CH Br RCNHBr O酸OH +RCONH 25、卤代烷与烯烃的加成 在路易斯酸存在下,叔卤代烷可对烯烃双键进行亲电进攻,得到卤代烷与烯烃的加成产物。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澳会计专业专科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情况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澳会计专业专科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情况我院从2006年起,积极探索高职院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有效吸纳国外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全面优化专业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
基本完成“引进”与“嫁接”、“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相融合,初步构建高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中澳会计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基本情况从2006年开始,我院与澳大利亚西南科技和继续教育学院(简称为澳大利亚西南泰福学院)合作举办会计电算化专业专科层次的教育合作(2013年更名为会计),经过十年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升的实践,积极构建具有典范作用、引领高职领域中外合作办学方向的先进模式。
基础数据1:中澳合作项目开展基本情况:补充说明:各类升本75人(23%)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我院人才培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进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培养和管理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高职层次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中澳合作《会计》专业是我院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培养适应国际就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拓展我院国际交流领域的第一个合作办学项目。
本专业旨在与国际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接轨,培养通晓国际财务规则与惯年级 项目名称 注册数 (人) 就业率 2006 中澳会计电算化项目 44 100% 2007 中澳会计电算化项目 56 100% 2008 中澳会计电算化项目 36 100% 2009 中澳会计电算化项目 57 98% 2010 中澳会计电算化项目 52 98% 2011 中澳会计电算化项目 22 98% 2012 中澳会计电算化项目 11 98% 2013 中澳会计项目 22 98% 2014 中澳会计项目 17 98% 2015 中澳会计项目 12 小计 329 99%例,具有国际理论与实务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项目管理:建立独具特色的“一站式“项目化管理体系1.机构管理:学院设有院长主管的国际交流学院(现更名为海外教育学院)归口管理合作办学项目,建立有特色化的项目管理体系,修订颁发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条例,形成了科学的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