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阅读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小学五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对象是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通常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___,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要找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类型进行: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可以在文章标题、首段中或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说明方法是指文章或段落中所使用的说明手段。
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要了解这些方法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进行分析判断。
在阅读文章中,要注意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和特征,以及文章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1.文章中讲述了什么事件?本文介绍了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的事件,以及这一事件对于了解火星和地球的过去和未来的重要意义。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第二段先介绍了登陆火星的困难性,然后解释了这种困难的原因,最后给出了专家们对火星的绰号。
这样的安排可以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火星探测的难度和挑战。
3、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本文主要采用了说明方法,通过介绍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登陆,说明了火星探测的重要性和难度,并解释了登陆火星的困难和原因。
4.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词语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a.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b.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c.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
d.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答案:b。
删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原句意思仍然清晰明了。
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

篇一: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简述“勇气”号火星车为什么被科学家称为机器人“地质学家”?3、“勇气”号的“大脑”、“颈”、“头”和_百度作业帮“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简述“勇气”号火星车为什么被科学家称为机器人“地质学家”?3、“勇气”号的“大脑”、“颈”、“头”和“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简述“勇气”号火星车为什么被科学家称为机器人“地质学家”?3、“勇气”号的“大脑”、“颈”、“头”和“眼睛”各有什么特点?4、“勇气”号的“手臂”有哪些功能?5、第7段列举数字有什么用?…… oochfovp3128 2014-07-02 “勇气号”火星车是人类遣往火星的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手臂”可灵活地伸展、弯曲、转动,带有多种工具“眼睛”是一对全景照相机,可环顾四周不能:“如能不辱使命,那将”,表明这是设想的情况,因为“勇气”号刚刚登陆,能否不辱使命还有证实,去掉的意思不严密... 你大爷tpo 2014-07-02 “勇气号”火星车是人类遣往火星的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手臂”可灵活地伸展、弯曲、转动,带有多种工具“眼睛”是一对全景照相机,可环顾四周不能:“如能不辱使命,那将”,表明这是设想的情况,因为“勇气”号刚刚登陆,能否不辱使命还有证实,去掉的意思不严密篇二: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篇三: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篇四: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 2014-10-26 你想问什么? “勇气”号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千克.它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约2000万条指令的计算机,不过与人类大脑位置不同,计算机在火星车身体内部. 所谓“颈”和“头”是火星车上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距火星车轮子底部高度约为1.4米,上面装有一对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作为“眼睛”.两台相机高度与人眼高度差不多,有了它们,火星车能像站在火星表面的人一样环视四周. 当“勇气”号发现值得探测的目标,它会以6个轮子当腿,运动至目标面前,然后伸“手”进行考察.火星车的“手臂”具有与人肩、肘和腕关节类似的结构,能够灵活地伸展、弯曲和转动.上面带有多种工具. 工具之一是显微镜成像仪,能像地质学家手中的放大镜一样,以几百微米的超近距离对火星岩石纹理进行审视.另外还有穆斯鲍尔分光计和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计,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岩石构成.还有一个相当于地质学家常用的小锤子的工具,能在火星岩石上打出直径45毫米、深约5毫米的洞,为研究岩石内部提供方便. “勇气”号依靠餐桌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在理想情况下每天最多可在火星上漫步20米,它的观测预计持续90个火星日(相当于地球上的92天). 这台火星车科学仪器的负责人、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斯奎尔斯认为,“勇气”号将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上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他说:我认为这是人类在火星探测方面向前迈出的一大步篇五: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1.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勇气号是迄今人类前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以移动的,自动化的用来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大型实验室2四到七段3.为什么人类还要坚持对火星的科学探索 1.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寻找有价值的探测目标3.用选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4.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4.甲: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具体形象的写出勇气号寻找探测目标时视野广阔,动作灵活的特点乙:“走上前去对岩石敲敲打打”具体形象的写出勇气好像地质学家一样严谨、有条理5.孩子们有想象力,借此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精神;因为探测宇宙需要勇气,与要有无畏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
2024高考Ⅱ语文答案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说明叶桃的性格活泼多变”分析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可知,此处是说明陈千里感到叶桃的工作重要并且神秘。
B.“表明她很适应南京休闲的日常生活”分析错误,根据原文“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可知,叶桃喜欢城南茶食铺的橘红糕和酥糖,以及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是为了给党组织送情报。
14.二者都通过礼贤下士的举措来达成目的。魏文侯礼遇段干木,使秦军不敢进犯;汉高祖的太子恭敬厚待四皓,消除了汉高祖更换太子的想法。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对这句话,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理解。
首先,“科学无国界”强调的是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展现的是一种开放态度。而材料一中火箭的各级分离、飞船的对接、鹰号的着陆等细节,突显了人类首次登月的伟大成就和技术复杂性。材料二介绍了中国“嫦娥四号”探月任务的计划和进展。材料三则聚焦于“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实施,特别是“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的探测成果。整体来看,文章通过对比历史与现状,展示了人类在探月领域的不断探索和进步。这种探索精神,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无国界”的;
②从句子深层含义分析:根据原文“这些信件延续了先前的思想碰撞。现在他才理解,写那些信她多少冒了一点风险”可知,“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是因为叶桃思想上更早觉悟,先于陈千里参加革命,通过文中对叶桃与陈千里交往的描写,结合原文“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可知,“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是指叶桃引导陈千里走上了革命道路;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阅读答案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阅读答案《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阅读答案1⑴20xx年1月4日,带着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千年梦想,“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多的飞行,成功登陆火星。
这对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⑵火星是地球外侧的比邻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器登陆火星远比登陆月球艰难得多。
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制动火箭可以引导登月舱准确地进行软着陆;而火星大气的密度虽然远远低于地球大气的密度,但仍可使登陆舱在着陆的数秒钟内烧毁。
同时,火星风能把登陆舱吹离目的地。
因此,航天专家们给火星起了个绰号叫“死亡行星”,意指探测火星非常艰难,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⑶美国科学家总结了四十多年来国际上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并汲取了多次登陆失败的教训,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案,终于使“勇气”号成功登陆。
⑷“勇气”号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器。
其实,它就是一台车式机器人,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公斤,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
它有自己的大脑、颈、头、眼睛和手臂。
⑸“勇气”号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20xx万条指令的计算机。
不过,与人类不同的是,它的大脑并不在头部,而在腹部。
所谓“颈”和“头”,是指“勇气”号上部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上面有一对“眼睛”——其实是两台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
(甲)两台相机的高度与人眼高度差不多,使“勇气”号能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寻找有价值的探测目标。
(乙)当发现值得探测的岩石等目标时,“勇气”号会像地质学家一样,走上前去对岩石敲敲打打,搜集数据,然后向下一个目标前进,因此科学家们亲切地称其为“野外地质学家”。
部编版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天问一号”》(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天问一号”》(含答案)5月15日,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的预选着陆区,这标志着中国星际探测征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成功登陆火星后,中国的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将在一个星期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始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
这也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并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和媒体纷纷表示祝贺和赞叹。
___通过社交媒体向中国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
___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___表示,中国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整个着陆过程中,“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连度降至米/小时。
虽然此前中国已有月球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完成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
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只有地球大气的1%左右,环境比月球表面更复杂。
同时,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因此地球对“天问一号”可能遭遇的险情来不及做任何处置。
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
这个过程需要融合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
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
此外,他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需要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
___“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___表示,这项任务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中国团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终于成功着陆火星,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四〕〔5分〕天问一号胜利着陆火星〔节选〕“未知9分钟”要想平稳地降落到火星表面,就要让高速奔驰的天问一号慢下来。
超音速降落伞的开伞是减速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天问一号在运用降落伞时要保证在超音速、低密度、低动压下打开,而这个过程存在开伞困难且不稳定等问题。
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天问一号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将下降速度减掉90%左右,这个过程需要克服高温顺姿态偏差。
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当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通过反推发动机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
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察器在缓冲机构的爱护下抵达火星表面。
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它在火星的软着陆显得相当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比月球表面环境更繁复;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经受“未知9分钟”。
银色“冲锋衣”天问一号能够胜利着陆火星,靠的就是身上那件细心研制的银色“冲锋衣”。
天问一号在向火星靠近的飞行轨道里要经受多次温度循环改变。
其中,最高温达100摄氏度,最低温达零下120摄氏度,这样一个温差巨大的环境对它内部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极大。
此外,空间的高真空特使得其在面对太阳的持续辐照下无法像飞机那样通过热对流或热传导传递热量,因此其向阳表面的温度会持续上升,造成与背阳面的巨大温差。
这种工况导致着陆巡察器内部温度严峻不平衡,使得天问一号内部的“五脏六腑”有的处于寒冷环境,有的处于高温环境,更不要说外部空间里持续不断的高能紫外线与电离辐射对其外表的损耗损伤了。
因此,天间一号需要要穿上特制的“冲锋衣”,它的学名为“低汲取一低发射热控涂层”。
高考语文考试试卷的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材料】近日,我国科学家在火星探测任务中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火星车巡视探测。
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我国科学家在火星探测任务中取得的重大突破。
答案:我国科学家在火星探测任务中成功实现了火星车巡视探测。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
答案: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勤奋付出:航天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血,不断攻克技术难关。
2. 不懈努力:面对重重困难,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勇攀科技高峰。
3. 团结协作:在科研过程中,航天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共同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小题3】从文章中找出一句体现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精神的句子,并分析其意义。
答案:一句体现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精神的句子是:“面对重重困难,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勇攀科技高峰。
”这句话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古诗文阅读【阅读材料】(一)唐诗【小题1】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_______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_______3.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___________答案:1.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二)宋词【小题2】请将下列词牌名补充完整。
1. 满江红2. 水调歌头3. 望江南答案:1. 满江红2. 水调歌头3. 望江南(三)文言文【小题3】请翻译下列句子。
甲: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答案:甲: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_《宇宙中地球》单元综合检测2

《宇宙中地球》单元综合检测2一、单项选择题从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过去了近400年,现在天文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时刻到来。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大行星行列,太阳系九大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八颗。
阅读材料,完成1—2题。
1.行星与恒星的最大区别在于( )A.质量大小B.发光强度C.密度大小D.有无卫星2.材料中所提的天体系统从级别上看包括几个层次( )A.1个B.2个C.3个D.4个3.2005年10月6—10日,地球穿越天龙座流星群的轨道。
我国乃至北半球各地都可用肉眼观测到少见的天龙座流星雨,各地最佳观测时间是在日落后40分钟至深夜24时,而天龙座流星雨极盛期出现在北京时间10月8日23时前后。
图中各点能观测到流星雨极盛时期的是( )A.①B.②C.③D.④我国已启动“嫦娥登月计划”,将于2007年发射一颗名为“嫦娥一号”的月球探测卫星,在月球表面上空200千米的高度进行环绕。
然后再分别发射两颗“嫦娥”系列卫星,进一步实行卫星登陆。
卫星发射场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据此完成4—5题。
4.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地月系C.银河系D.总星系5.卫星发射场选在西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B.纬度低,获得较大的初速度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高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虽然我们相信宇宙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
据此完成6—7题。
6.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火星B.土星C.木星D.天王星7.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有( )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B.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C.使地球表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明显增多D.使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9.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野外宿营时,夜间同学们用摄像机长时间对准天空某区域,拍摄了图像(如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⑴2004年1月4日,带着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千年梦想,“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多的飞行,成功登陆火星。
这对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⑵火星是地球外侧的比邻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器登陆火星远比登陆月球艰难得多。
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制动火箭可以引导登月舱准确地进行软着陆;而火星大气的密度虽然远远低于地球大气的密度,但仍可使登陆舱在着陆的数秒钟内烧毁。
同时,火星风能把登陆舱吹离目的地。
因此,航天专家们给火星起了个绰号叫“死亡行星”,意指探测火星非常艰难,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⑶美国科学家总结了四十多年来国际上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并汲取了多次登陆失败的教训,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案,终于使“勇气”号成功登陆。
⑷“勇气”号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器。
其实,它就是一台车式机器人,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公斤,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
它有自己的大脑、颈、头、眼睛和手臂。
⑸“勇气”号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2000万条指令的计算机。
不过,与人类不同的是,它的大脑并不在头部,而在腹部。
所谓“颈”和“头”,是指“勇气”号上部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上面有一对“眼睛”——其实是两台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
(甲)两台相机的高度与人眼高度差不多,使“勇气”号能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寻找有价值的探测目标。
(乙)当发现值得探测的岩石等目标时,“勇气”号会像地质学家一样,走上前去对岩石敲敲打打,搜集数据,然后向下一个目标前进,因此科学家们亲切地称其为“野外地质学家”。
⑹“勇气”号配备了野外科学考查所需的“全套武装”,其中包括全息摄像机和显微镜成像仪。
“勇气”号上有多台高清晰度摄像机,可以拍摄高分辨率的火星地表和天空影像。
而显微镜成像仪就像地质学家手中的放大镜一样,能以几百微米的超近距离对火星岩石纹理进行审视。
探测器还配备了一个相当于地质学家常用的小锤子式工具,能对岩石内部进行采样研究。
另外还有一些先进仪器,可用来对岩石构造做进一步分析。
⑺“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拥有一套独特的通讯系统。
借助这套系统,“勇气”号可以直接与地球控制中心交流信息。
⑻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勇气”号也将围绕此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它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用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二是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
⑼“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不过,这条探索之路仍是漫长而艰难的。
尽管在这条道路上随时都可能遭受挫折,但是人类绝不会停止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
目前,航天专家们正计划在发射无人探测器的基础上,选派航天员登陆火星,对这颗神秘而美丽的红色星球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索与研究。
1.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
(3分) 2.第4段到第7段主要说明了“勇气”号哪几个方面的特点?(3分) 3.既然火星被称为“死亡行星”,登陆非常困难,为什么人类还要坚持对火星的科学探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写出四点理由。
(4分) 4.形象、生动是这篇科普短文的语言特点之一,请你以第⑸段中画线的(甲)(乙)两个句子中的一个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2分) 5.“勇气”号这一名称是从参加火星探测器命名比赛的一万份美国小学生作文中挑选出来的,中选文章的作者是一名9岁的小女孩。
人们为什么把火星探测器命名这样神圣的使命交给孩子们呢?为什么“勇气”号这一命名能够中选呢?谈谈你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
(3分)《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答案1.“勇气”号探测器是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移动、自动化的、用来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大型实验器。
(意思对即可)2.结构、装备及其功能3.①了解火星及其演化过程;②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与未来;③探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④探索火星上是否有水;⑤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一扇希望之门;⑥探索太空奥秘是人类的千年梦想。
(答出其中四点,意思对即可)4.(甲)句:“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形象地写出了“勇
气”号寻找目标时视野广阔、动作灵活的特点,饶有兴趣。
(意思对即可)(乙)句:用“敲敲打打”、“搜集”、“前进”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勇气”号工作时像地质学家一样科学严谨、有条不紊,语言生动有趣。
(意思对即可)5.孩子代表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孩子具有丰富的想像力;为了激发孩子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为了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
(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第二问体现了对科学探索精神的考查。
答案是:因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需要勇气,需要有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
(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