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常用辅助线-(1)
初中几何辅助线大全(很详细哦)

初中几何辅助线—克胜秘籍等腰三角形1、作底边上的高,构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这就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2、作一腰上的高;3 、过底边的一个端点作底边的垂线,与另一腰的延长线相交,构成直角三角形。
梯形1、垂直于平行边2、垂直于下底,延长上底作一腰的平行线3、平行于两条斜边4、作两条垂直于下底的垂线5、延长两条斜边做成一个三角形菱形1、连接两对角2、做高平行四边形1、垂直于平行边2、作对角线——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3、做高——形内形外都要注意矩形1、对角线2、作垂线很简单。
无论什么题目,第一位应该考虑到题目要求,比如AB=AC+BD、、、、这类的就就是想办法作出另一条AB等长的线段,再证全等说明AC+BD=另一条AB,就好了。
还有一些关于平方的考虑勾股,A字形等。
三角形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垂线段相等)。
也可将图对折瞧,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瞧。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解几何题时如何画辅助线?①见中点引中位线,见中线延长一倍在几何题中,如果给出中点或中线,可以考虑过中点作中位线或把中线延长一倍来解决相关问题。
②在比例线段证明中,常作平行线。
作平行线时往往就是保留结论中的一个比,然后通过一个中间比与结论中的另一个比联系起来。
③对于梯形问题,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1、过上底的两端点向下底作垂线2、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腰的平行线3、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对角线的平行线4、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5、过上底一端点与一腰中点的直线与下底的延长线相交6、作梯形的中位线7、延长两腰使之相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
梯形里面作高线,平移一腰试试瞧。
平行移动对角线,补成三角形常见。
证相似,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
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很关键。
2020年上海中考数学几何辅助线大全(很详细版本57页)

初中几何辅助线—克胜秘籍等腰三角形1. 作底边上的高,构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2. 作一腰上的高;3 .过底边的一个端点作底边的垂线,与另一腰的延长线相交,构成直角三角形。
梯形1. 垂直于平行边2. 垂直于下底,延长上底作一腰的平行线3. 平行于两条斜边4. 作两条垂直于下底的垂线5. 延长两条斜边做成一个三角形菱形1. 连接两对角2. 做高平行四边形1. 垂直于平行边2. 作对角线——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3. 做高——形内形外都要注意矩形1. 对角线2. 作垂线很简单。
无论什么题目,第一位应该考虑到题目要求,比如AB=AC+BD....这类的就是想办法作出另一条AB等长的线段,再证全等说明AC+BD=另一条AB,就好了。
还有一些关于平方的考虑勾股,A字形等。
三角形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垂线段相等)。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解几何题时如何画辅助线?①见中点引中位线,见中线延长一倍在几何题中,如果给出中点或中线,可以考虑过中点作中位线或把中线延长一倍来解决相关问题。
②在比例线段证明中,常作平行线。
作平行线时往往是保留结论中的一个比,然后通过一个中间比与结论中的另一个比联系起来。
③对于梯形问题,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1、过上底的两端点向下底作垂线2、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腰的平行线3、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对角线的平行线4、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5、过上底一端点和一腰中点的直线与下底的延长线相交6、作梯形的中位线7、延长两腰使之相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
梯形里面作高线,平移一腰试试看。
平行移动对角线,补成三角形常见。
证相似,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
平行四边形几何辅助线专题详解

平行四边形几何辅助线专题详解1 平行四边形知识框架{分类讨论思想{动态讨论{1个点的移动2个点的移动高的位置的讨论{过点作下(上)侧边的高过点作右(左)侧边的高求平行四边形第4个点的坐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利用面积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构造中位线{连接法{连接两中点知一中点,取另一中点知两中点,构双中位线倍长法{倍长垂直于角平分线的线段倍长线段 方法1 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动态讨论{1个点的移动2个点的移动高的位置的讨论{过点作下(上)侧边的高过点作右(左)侧边的高求平行四边形第4点坐标一、动态讨论解题技巧:点在线段的不同位置,也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1)1个点的移动如下图,1个点C 在直线AB 上移动,会出现3种情况:①在线段AB 左侧;②在线段AB 当中;③在线段AB 右侧,具体见例1.(2)2个点的移动如下图,2个点C、D在线段AB上移动(C、D两点在AB中),会出现2种情况:①点C在点D的左侧;②点C在点D的右侧,具体见例2.例1.▱ABCD的内角∠BCD的平分线CE交射线DA于点E,若AE=3,DE=4,求▱ABCD的周长。
例2.在▱ABCD中,AD=8,AE平分∠BAD交BC于点E,DF平分∠ADC交BC于点F,且EF=2,求AB的长。
二、高的位置的讨论解题技巧:在平行四边形中作高,会出现2种情况:①在图形内;②在图形外。
(1)过点作下(上)侧边的高如下图,过点A作▱ABCD下侧的边CD上的高AE。
因▱ABCD倾斜方向的变化,高会存在两种情况,具体见例1(2)过点右(左)侧边的高如下图,过点B作▱ABCD的右侧边AD上的高AE。
因▱ABCD倾斜大小的变化,高会存在两种情况,具体见例2上述两种情况实质是同一种情况经过翻折后得到的,为同一种情况。
例1.在面积为15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垂直于直线BC于点E,若AB=5,BC=6,求CE的值。
例2.在▱ABCD中,AD=BD=4,BE是AD边上的高,∠EBD=30°,求△ABD的面积。
几何证明题辅助线经典方法

几何证明题辅助线经典方法
引言
几何证明题是数学中常见的题型,也是学生们认识几何图形、发现几何规律的重要手段。
辅助线是解决几何证明题时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将介绍几种经典的辅助线方法。
方法一:画垂直平分线
对于某些几何图形中的线段,我们可以通过画垂直平分线来辅助证明。
垂直平分线将线段分成两等分,从而在几何证明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方法二:画过顶点的高
在证明三角形相等或等腰三角形时,辅助线中的高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通过画一条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我们可以将几何图形转化为更容易处理的形式,从而证明所需结论。
方法三:画过顶点的中位线
在证明平行四边形或矩形时,辅助线中的中位线是一种常见的
方法。
通过画一条从顶点到对边中点的线段,我们可以将问题简化,并且利用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所需结论。
方法四:画三角形的内切圆
在证明三角形的某些性质时,画三角形的内切圆是一种常见的
辅助线方法。
内切圆与三角形的各边均相切,通过利用内切圆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有关三角形的一些重要结论。
方法五:画过顶点的角平分线
在证明两角相等或证明某些三角形相似时,画过顶点的角平分
线是一种常见的辅助线方法。
通过将角细分为两等分,我们可以得
到有关角度的一些重要关系,从而得到所需结论。
结论
辅助线方法在解决几何证明题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上介绍
的几种经典辅助线方法仅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并结合具体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几何证明题,提高数学水平。
2020春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四边形中常用辅助线专题训练(共43张PPT)

(2)作 AH⊥BD 于点 H,由题意知∠AGB=60°,
∠ABG=45°,∴△ABH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GH 为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AB=1,
∴AH=BH=
2 2
,HG=
6 6
,∴BG=
2 2
+
6 6
.
14.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 上有两点E,F满足BE=DF,连接AE,AF, CE,CF,如图所示. (1)求证:△ABE≌△ADF; (2)试判断四边形AECF的形状, 并说明理由.
8.如图,点E,F,G,H分别在矩形ABCD的 边AB,BC,CD,DA(不包括端点)上运动,且 满足AE=CG,AH=CF. (1)求证:△AEH≌△CGF; (2)试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请探究四边形EFGH的周长一半与矩形 ABCD一条对角线长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
14.证明:(1)∵正方形ABCD,∴AB=AD, ∴∠ABD=∠ADB,∴∠ABE=∠ADF,可证 △ABE≌△ADF(SAS);
(2)连接AC,四边形AECF是菱形. 理由:∵正方形ABCD,∴OA=OC, OB=OD,AC⊥EF,∴OB+BE=OD+DF, 即OE=OF,∵OA=OC,OE=O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C⊥EF, ∴四边形AECF是菱形.
八年级数学(下)——测试卷(二十四)
四边形中常用辅助线专题训练
一、平行四边形有关的辅助线作法 1.如图,已知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 线AC的中点,四边形OCDE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OE与AD互相平分.
1.证明:连结AE、OD, 因为四边形OCDE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OC∥DE,OC=DE,因为O是AC的中点 ,所以AO∥ED,AO=ED,所以四边形 AODE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与OE互相平分 .
102条作几何辅助线的规律,以后再也不怕了!

102条作几何辅助线的规律,以后再也不怕了!几何中,同学们最头疼的就是做辅助线了,所以,今天数姐整理了做辅助线的102条规律,从此,再也不怕了!规律1.如果平面上有n(n≥2)个点,其中任何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每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可以画出n(n-1)条.规律2.平面上的n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n(n+1)+1〕个部分.规律3.如果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那么在这个图形中共有线段的条数为n(n-1)条.规律4.线段(或延长线)上任一点分线段为两段,这两条线段的中点的距离等于线段长的一半.规律5.有公共端点的n条射线所构成的交点的个数一共有n(n-1)个.规律6.如果平面内有n条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则可构成小于平角的角共有2n(n-1)个.规律7.如果平面内有n条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则可构成n(n-1)对对顶角.规律8.平面上若有n(n≥3)个点,任意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过任意三点作三角形一共可作出n(n-1)(n-2)个.规律9.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90°.规律10.平面上有n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为n(n-1)个.规律11.互为补角中较小角的余角等于这两个互为补角的角的差的一半.规律12.当两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规律13.已知AB∥DE,如图⑴~⑹,规律如下:规律14.成“8”字形的两个三角形的一对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等于另两个内角和的一半.规律15.在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证明线段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结论中出现的线段在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再利用三边关系定理及不等式性质证题.注意: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证题时,常通过引辅助线,把求证的量(或与求证有关的量)移到同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去然后再证题.规律16.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与一个外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锐角,等于第三个内角的一半.规律17.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等于90o加上第三个内角的一半.规律18.三角形的两个外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锐角等于90o减去第三个内角的一半.规律19.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高线和角平分线,它们所夹的角等于三角形另外两个角差(的绝对值)的一半.注意:同学们在学习几何时,可以把自己证完的题进行适当变换,从而使自己通过解一道题掌握一类题,提高自己举一反三、灵活应变的能力.规律20.在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证明角的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求证的大角在某个三角形外角的位置上,小角处在内角的位置上,再利用外角定理证题.规律21.有角平分线时常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规律22.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常加倍延长此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规律23.在三角形中有中线时,常加倍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规律24.截长补短作辅助线的方法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这两种方法统称截长补短法.当已知或求证中涉及到线段a、b、c、d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用此种方法:①a>b②a±b = c③a±b = c±d规律25.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步骤:①观察要证线段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然后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初中几何辅助线大全(很详细哦)

初中几何辅助线大全(很详细哦)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几何辅助线大全(很详细哦))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几何辅助线大全(很详细哦)的全部内容。
初中几何辅助线—克胜秘籍等腰三角形1. 作底边上的高,构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2。
作一腰上的高;3 .过底边的一个端点作底边的垂线,与另一腰的延长线相交,构成直角三角形。
梯形1. 垂直于平行边2。
垂直于下底,延长上底作一腰的平行线3。
平行于两条斜边4。
作两条垂直于下底的垂线5。
延长两条斜边做成一个三角形菱形1. 连接两对角 2。
做高平行四边形1. 垂直于平行边2. 作对角线—-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3. 做高—-形内形外都要注意矩形1。
对角线 2. 作垂线很简单.无论什么题目,第一位应该考虑到题目要求,比如AB=AC+BD。
.。
这类的就是想办法作出另一条AB等长的线段,再证全等说明AC+BD=另一条AB,就好了。
还有一些关于平方的考虑勾股,A字形等.三角形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垂线段相等)。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解几何题时如何画辅助线?①见中点引中位线,见中线延长一倍在几何题中,如果给出中点或中线,可以考虑过中点作中位线或把中线延长一倍来解决相关问题。
②在比例线段证明中,常作平行线。
作平行线时往往是保留结论中的一个比,然后通过一个中间比与结论中的另一个比联系起来.③对于梯形问题,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1、过上底的两端点向下底作垂线2、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腰的平行线3、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对角线的平行线4、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5、过上底一端点和一腰中点的直线与下底的延长线相交6、作梯形的中位线7、延长两腰使之相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
四边形辅助线的经典例题

四边形辅助线的经典例题1.问题描述在几何学中,我们通常使用辅助线来帮助解决问题,特别是在研究四边形时。
本文将介绍一些经典的四边形辅助线例题,并提供解答和解题思路。
2.题目一题目描述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 BC D中,连结A C和B D的交点为P。
证明:四边形AB CD是平行四边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P=CP。
A_______B||||D__|_______|__C解答和解题思路解答设四边形AB CD为平行四边形,即AB∥CD,AD∥B C。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A PC与△CP D相似(共边、共角、共角),因此我们有:A P/P C=AC/C D=AB/BC同理,△AP B与△B CP相似,可得:A P/P B=AB/B C=AC/CD由上述两个等式可知:A P/P C=AP/P B即A P=CP,得证。
解题思路在证明这个结论时,我们需要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通过观察和推理,我们可以发现△A P C与△C PD相似,△A PB与△B CP相似。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A P=CP的结论。
3.题目二题目描述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 BC D中,连结A C和B D的交点为P。
证明:当且仅当四边形AB 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时,四边形AB CD为矩形。
A_______B||||D__|_______|__C解答和解题思路解答设四边形AB CD的对角线AC和B D相交于P点。
先证明四边形A BC D 是矩形的充分条件是A P=CP且B P=DP。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 BC D是矩形,则A B∥C D且AD∥B C。
根据平行线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A D/D C=AP/P C(1)A B/B C=BP/P D(2)由(1)式得到A P/PC=A D/DC,即AP/P C=A D/B D,再结合(2)式得到:A P/P C=AD/B D=AB/BD=AB/B C即A P/PC=A B/BC,从而得到AP=C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类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常见辅助线,供借鉴:
第一类:连结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两个全等三角形。
例1如左下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F E ,在对角线AC 上,且CF AE =,请你以F 为一个端点,和图中已标明字母的某一点连成一条新线段,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条线段相等(只需证明一条线段即可)
⑴连结BF ⑵DE BF =
⑶证明:连结DF DB ,,设AC DB ,交于点O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OB DO OC AO ==, ∵FC AE = ∴FC OC AE AO -=- 即OF OE =
∴四边形EBFD 为平行四边形 ∴DE BF =
图2图1
E C
A
A
B
第二类:平移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梯形。
例2如右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如果12=AC , 10=BD ,m AB =,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1<<m
B 222<<m
C 1210<<m
D 65<<m
解:将线段DB 沿DC 方向平移,使得CE DB =,BE DC =,则有四边形CDBE 为平行四边形,∵在ACE ∆中, 12=AC ,10==BD CE ,m AB AE 22==
∴101221012+<<-m ,即2222<<m 解得111<<m 故选A
第三类:过一边两端点作对边的垂线,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矩形和直角三角形问题。
例3已知:如左下图3,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求证:222222DA CD BC AB BD AC +++=+
证明:过D A ,分别作BC AE ⊥于点E ,BC DF ⊥的延长线于点F
∴BC BE BC AB BE BC BE AB CE AE AC ⋅-+=-+-=+=2)(22222222 CF BC BC CD CF BC CF CD BF DF BD ⋅++=++-=+=2)()(22222222 则BE BC CF BC DA CD BC AB BD AC ⋅-⋅++++=+222
22222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AB ∥CD 且CD AB =,BC AD = ∴DCF ABC ∠=∠ ∵090=∠=∠DFC AEB
∴DCF ABE ∆≅∆ ∴CF BE =
∴222222DA CD BC AB BD AC +++=+
图4图3K
C F B B
第四类:延长一边中点与顶点连线,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
例4:已知:如右上图4,在正方形ABCD 中,F E ,分别是CD 、DA 的中点,BE 与CF 交于P 点,求证:AB AP =
证明:延长CF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K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AB ∥CD 且CD AB =,AD CD =,090=∠=∠=∠D BCD BAD
∴K ∠=∠1 又∵090=∠=∠DAK D ,AF DF = ∴CDF ∆≌KAF ∆ ∴AB CD AK == ∵AD DF CD CE 21,21==
∴DF CE = ∵090=∠=∠D BCD ∴BCE ∆≌CDF ∆ ∴21∠=∠
∵09031=∠+∠ ∴09032=∠+∠ ∴090=∠CPB ,则0
90=∠KPB ∴AB AP =
第五类:延长一边上一点与一顶点连线,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
例5如左下图5,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为边CD 上任一点,请你在该图基础上,适当添加辅助线找出两对相似三角形。
解:延长AE 与BC 的延长线相交于F ,则有
AED ∆∽FEC ∆,FAB ∆∽FEC ∆,AED ∆∽FAB ∆
图6图5D B B F
第六类:把对角线交点与一边中点连结,构造三角形中位线
例6已知:如右上图6,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N AN =,BC BE 3
1=
,NE 交BD 于F ,求BD BF :
解:连结AC 交BD 于点O ,连结ON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2
,BD OD OB OC OA =
== ∵BN AN = ∴ON ∥BC 21且BC ON 21= ∴FO
BF ON BE = ∵BC BE 31= ∴3:2:=ON BE ∴3
2=FO BF ∴52=BO BF ∴5:1:=BD BF 综上所述,平行四边形中常添加辅助线是:连对角线,平移对角线,延长一边中点与顶点连线等,这样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或特殊三角形)、矩形(梯形)等图形,为证明解决问题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