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历史学科限时训练(8.28)
浙江省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资治通鉴》这部编年体通史的编纂?A. 唐太宗B. 宋仁宗C. 明成祖D. 清康熙2、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其主要目的是什么?A. 扩大中央政府的权力B. 减轻农民负担C. 鼓励商业发展D.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3、题干:以下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A、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C、修建长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D、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4、题干:以下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政治清明,官吏廉洁B、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C、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D、对外扩张,疆域扩大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在哪一时期开始应用于航海?A、东汉时期B、唐朝时期C、宋朝时期D、明朝时期6、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统一货币B、统一度量衡C、推行郡县制D、统一文字为草书7、中国古代哲学中,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A. 孔子B. 孙子C. 庄子D. 老子8、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9、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 10、以下哪项不是《天工开物》所记载的内容?A. 冶铁技术B. 水利工程C. 农业耕作D. 天文历法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黄巾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李自成起义D、太平天国起义12、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克北京城,推翻了明朝统治,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A、1642年B、1643年C、1644年D、1645年13、以下哪位人物被称为“历史之父”?A. 希罗多德B. 埃拉斯谟C. 乔治·威尔斯D. 马克·吐温14、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A. 罗马帝国灭亡B. 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大帝征服欧洲C. 托马斯·阿奎那创立经院哲学D. 诺曼征服英格兰15、以下哪个朝代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北京?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16、下列哪项不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设立内阁B. 实施八股取士C. 设立锦衣卫D. 实行地方分权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请简述1840年-1842年期间,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夏朝实行禅让制,商朝实行分封制。
B、商朝实行宗法制,周朝实行世袭制。
C、夏商两朝实行禅让制,周朝实行分封制。
D、夏朝实行禅让制,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
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A、各国君主积极支持学术研究。
B、封建领主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
C、社会大变革时期思想自由发展。
D、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实施的政策?A. 实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焚书坑儒D. 推行分封制4、在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哪一项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活字印刷术5、下列哪一项改革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的确立?A. 商鞅变法B. 王安石变法C. 北魏孝文帝改革D. 明朝张居正改革6、明朝建立者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其中不包括:A. 废除宰相制度B. 设立锦衣卫C. 建立内阁D.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7、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而实施的政策?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焚书坑儒D. 推行科举制度8、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使纸张得以广泛使用。
B. 造纸术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C. 在宋代之前,丝绸一直是主要书写材料。
D. 中国的造纸技术直到明朝才传播到欧洲。
9、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 10、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A. 实行推恩令B. 推行科举制度C. 建立丞相制度D. 废除诸侯国11、下列哪一项是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标准文字?A. 金文B. 大篆C. 小篆D. 隶书12、汉武帝时期采取的哪项措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推行郡县制B. 实施推恩令C. 设立刺史制度D. 实行科举考试1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夏朝建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C. 夏朝的统治中心在河南登封D. 夏朝的建立时间为公元前2070年2、下列关于商朝历史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B. 武王伐纣,商朝灭亡C. 周武王建立西周,商朝迁都洛阳D. 商汤建立西周,周武王灭商3、题干: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 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为了寻找新的香料来源C.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与亚洲的贸易往来更加困难D.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非洲的殖民扩张4、题干:以下关于《权利法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B.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C.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使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D.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宪政国家5、题干:在春秋时期,以下哪个国家最先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社会改革,这一改革被称为“初税亩”?A. 齐国B. 晋国C. 宋国D. 吴国6、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西汉建立C. 东汉建立D. 魏晋南北朝时期7、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皇帝拥有最高权力,实行三公九卿制B、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推行“焚书坑儒”,统一思想,强化中央集权D、设立御史台,加强对官员的监督8、下列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B、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C、推行法治,重视法律建设D、提倡节俭,减轻百姓负担9、以下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 10、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起点?A. 明末清初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1、题干: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和市场C. 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自给自足D. 洋务运动的推动12、题干:20世纪初,中国发生了一场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A. 新文化运动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北洋军阀统治1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国共第一次合作D. 抗日战争胜利14、在以下哪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A. 大革命时期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1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C.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政权D.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 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和旧道德C.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D.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明朝的灭亡B. 清朝的建立C. 鸦片战争的爆发D.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以下哪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提倡白话文D. 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3、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 郡县制的实行B. 儒家思想的提出C. 秦始皇统一六国D.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A. 隋朝的建立B. 唐朝的灭亡C. 宋朝的建立D. 明朝的灭亡5、题干: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的描述,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而引发的B. 鸦片战争是中国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第一次较量C.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D. 鸦片战争是由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英国无法进行贸易6、题干:以下关于戊戌变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B. 戊戌变法的目标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C. 戊戌变法由于受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而失败D. 戊戌变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等7、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说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土地兼并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繁荣B. 土地私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特征C. 分田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D. 土地公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8、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抗日战争9、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欧洲新航路开辟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 10、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仁政”思想的是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庄子11、题干:以下关于《南京条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B. 列强开始在中国设立租界C. 确立了列强在中国领土的“势力范围”D.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2、题干: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错误的是:A.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带来了民族觉醒和民族复兴的希望D. 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3、下列哪一项是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的重要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14、明朝时期,哪一位皇帝设立了东厂这一特务机构?A. 明太祖朱元璋B. 明成祖朱棣C. 明宣宗朱瞻基D. 明英宗朱祁镇15、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势力增强B. 晋文公、齐桓公、楚庄王先后成为霸主C. 诸侯争霸导致了周朝的灭亡D.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加速了奴隶社会的瓦解16、以下关于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推广的历史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 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B. 封建土地制度逐渐确立C. 农民阶级的反抗加剧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背景材料: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限时训练3人民版-人民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某某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限时训练3人民版1.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曾说:有一群社会贵族精英,他们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这里说的“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而实现了“换掉了”目的的历史事件是( )A.国王与议会之间爆发内战B.处死国王成立某某国C.“光荣革命”D.承认美利坚民族独立2.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
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
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
这表明罗马法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保障平益,实现社会公平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X行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3.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4.英国人普遍认为沃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 )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成为了枢密大臣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5.有人把英国的近代政体称为“虚位国家元首制”,表现在( )A.《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王权B.国王逐步退出内阁,“统而不治”C.首相实际上是国家元首D.首相拥有立法创议权6.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维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
2024年部编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部编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 商朝B. 夏朝C. 周朝D. 秦朝2、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确立?A. 分封制实施B. 井田制改革C. 商鞅变法D. 王安石变法3、题干:下列关于商朝建立的历史事件,表述错误的是:A.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B. 商朝都城最初在亳C. 商朝后期迁都多次,可能是由于水患D. 商朝实行的是奴隶制国家4、题干:以下关于西周时期的历史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 实行分封制,诸侯国成为周王的直属领地B. 设立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 出现了“井田制”,土地国有,分配给贵族D. 西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达到了鼎盛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 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张得以普及。
B. 东汉时期的蔡伦对原有技术进行了改革,使造纸技术更加成熟。
C. 造纸术最早出现在唐朝,并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
D. 宋代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同时也改进了造纸技术。
6、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受到了严重损害。
D. 鸦片战争使中国完全丧失了领土主权,进入了全面殖民统治时期。
7、题干:以下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分工明确,相互牵制B. 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C. 法律统一,实行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威严D. 设立皇帝制,皇权至上,地方官员对皇帝负责8、题干:以下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政治清明,官吏廉洁B. 军事扩张,疆域扩大C. 经济繁荣,文化发展D. 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史上的重大发明,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B、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C、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D、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2、以下关于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的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南昌起义D、抗日战争胜利3、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业经济政策?A. 均田制B. 租庸调制C. 两税法D. 府兵制4、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A. 孔子B. 荀子C. 贾谊D. 汉武帝5、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设立三公九卿,形成中央官制C、实行郡县制,加强地方行政管理D、推行法家思想,严格法律制度6、以下关于唐朝科举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科举制是唐朝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B、科举制分为进士、举人、解元三级C、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科举制使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7、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A. 孙中山B. 康有为C. 梁启超D. 蔡元培8、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束?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抗日战争胜利9、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关键因素,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王政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焚书坑儒,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D、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为中央集权提供物质基础11、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事件,不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A. 梁启超创办《时务报》B. 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禁C. 洋务运动的兴起D.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13、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小麦为辅。
高一历史上学期限时训练6人民版-人民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某某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限时训练6人民版1.“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
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材料的观点来看,“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的事件是( )A.1688年的光荣革命B.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C.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D.责任制内阁的形成2.“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亨利·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
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
”材料体现了英国代议制的特征是( )A.首相决定内阁的存留B.国王不得否决内阁提案C.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D.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3.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
“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A.君主制和议会制B.君主制和某某制C.立宪制和某某制D.立宪制和议会制4..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这说明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C.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5. 下列说法中,最能反映《十二铜表法》历史地位的是A.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C.镌刻发表在十二块铜板上D.适用X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6.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下面符合材料所表达含义的是()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7.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限时训练(8月28日)
1.伸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具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为仰留文化。
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是
A.青铜器
B.彩绘陶器 C、铁制农具 D.唐三彩
2.黄帝陵和炎帝陵是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
这主要是因为
A.炎帝和黄帝创新了青铜技术
B.炎帝和黄帝被共尊为华夏始祖
C.炎帝、黄帝通过禅让制当上部落联盟首领
D.陵园山水环绕,林木葱郁,风景优美
3.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6 000年至4 000年。
由此可知,考古学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A.氏族公社取代原始人群
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
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
D.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
4.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多种有定规律的刻画符号。
类似的符号还普遍出现在河北、甘肃等地。
这些符号()
A.具有记事、传递信息的作用
B.表明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C.是商周甲骨文的范式
D.是原始人类无意义的涂鸦
5.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距今约5 000年的良渚聚落群中既有普通建筑,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既有埋葬一般人的墓地,也有贵族专用墓地。
这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的水平较高
B.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C.已形成君主专制国家
D.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
6.在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时间较早的遗址内除了大型房舍外,鲜少有其他类型的建筑。
但是,时间较晚的遗址内除了大型房舍外,还分散着数量不等的小型建筑,而且时间越晚,这种小型建筑的数量越多。
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原始社会解体
B.私有财产制萌芽
C.族长权威萎缩
D.财产公有制强化
7.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时间约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 900年。
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
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形成了特权阶层。
据此可知,当时()
A.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B.社会开始产生贫富差别
C.进入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D.传统农耕经济相对发达
8.据记载,夏朝中央官吏有六卿、水官等,地方官吏有“九牧”。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监狱称为“夏台”。
上述材料表明()
A.夏朝已经有了国家权力机构
B.夏朝已出现了中央集权制度
C.夏朝已出现分封制和宗法制
D.夏朝已经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9.据记载,夏朝初年,夏王令九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
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
从此,九鼎象征着九州,夏王亦顺应“天命”,成为天下共主,九州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这表明()
A.九鼎象征王权高度集中
B.夏王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C.夏王权威渐趋强化
D.夏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10.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居住在山洞里,即“穴居”,而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居民却能过着定居的生活。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制造房屋 B.能够掘井引水
C.原始农耕经济得到发展 D.自然环境的变化
11.史前史上限不断前移,内容不断丰富得益于()
A.考古资料的发掘 B.古本文献的考订
C.神话传说采用 D.口述史料引入
12.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
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制礼器等。
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
A.表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B.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C.说明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 D.标志着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诞生
1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14.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文化代表有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
这些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和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这可以用来说明( )
A.世界各区域文明中我国最早 B.中华文明具有多源性特点
C.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D.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