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1
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新课程岳麓版教材必修Ⅰ第四单元第二课。
由于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因而时代也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新的任务即在反封建的同时反对列强的侵略。
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又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线索之一,故本课地位比较重要。
本课第一目“金田起义”,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发展。
第二目“天国兴衰”,概述了太平天国的鼎盛、《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姿政新篇》、太平天国的失败及其影响。
串联本课教材知识的主要线索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兴衰的过程、运动的失败及其意义。
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学生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再加上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较多,且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
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理念。
高中教材除了对基本史实的叙述外,增加了理性分析的力度,理论性较强,所以应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深化和扩展,总结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程度。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课标的要求,确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历史功绩确定依据: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由盛而衰---走向失败是本课的基本线索,理清线索,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框架;而《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的思想结晶并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即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确定依据:高一学生正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强,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缺乏完整的的分析和理解。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使阶级矛盾激化思想基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结合) 2、兴起: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同清朝对峙3、发展(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北伐(推翻清王朝):失败原因孤军深入,供给困难;意义深入清朝统治中心,牵制清大量兵力西征(巩固天京):先是遇曾国藩湘军失利,后石达开在鄱阳湖打败湘军东征 (断绝清朝财源);攻破江北、江南大营4、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5、防御战: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取得三河镇大捷在上海遭到英法联军的袭击,退守苏州,安庆陷落6、失败:标志天京陷落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与联系 (不用背,看明白即可,掌握红字) 答:相同点:①都是以反封建为目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地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中国几千年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资政新篇》是洪仁�\为振兴天国而写,以使更好的反抗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更是对封建秩序猛烈冲击。
②两者都不能或没有付诸实施。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具有空想性,同时发展小农经济与当时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不适应的,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资政新篇》是洪仁�\在香港游历的经验总结与农民战争没有任何渊源,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因此没有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同时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已经解体,但过程极其缓慢,还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资金、劳动力等条件,紧张的军事斗争也是两者未能实施的重要客观原因。
不同点:①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治国方案,经过天京事变的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作 用
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④揭开了近代中国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
局限: 农民阶级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探究问题 :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 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谢
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这场运动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C )
A.封建统治腐败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D.自然灾害严重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在1851年,而第二次鸦片
战争爆发是在1856年。
2.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与清朝对峙局面
的历史事件是
(C)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一种平等、平均思想,与此相符
的应是《天朝田亩制度》。
4.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 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 ) A.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未看到太平天国的军事失误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抓住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决 定的,韦石之变及北伐失利只是其必然之中的偶然现象, 材料的错误在于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故选A项。
A.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C.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D.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E.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F.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G.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H.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 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高一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高一阶段的历史知识繁多,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点也比较多。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的激化,因为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农民阶级与列强侵略正面强烈冲突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还是清政府及地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当时支配他们之间关系的仍然是封建和封建生产关系。
2.洪秀全组织、发动起义的准备工作洪秀全将西方____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统治来号召农民起来斗争,它不同与基督____是农民起义的工具,这也说明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达到目的。
3.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今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九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诸王,并由东王节制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永安突围后,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1953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与此,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
1853年,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开始了北伐,他们攻入了天津地区,但由于孤军深入,供应不足,最终失败。
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
它深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太平天国西征和天京突围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2.了解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3.了解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2.洪秀全及其太平天国思想3.红巾起义及其影响4.反清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2. 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1.洪秀全的王朝构想2.杨秀清的改革措施3.太平天国军队的组织和作战方式4.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的新政权和社会制度3. 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太平天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影响2.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3.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和举例子的方式介绍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
2.图片展示:通过PPT或资料图片向学生展示太平天国建立的新政权以及社会制度。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就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方面进行小组讨论,展开历史思考和历史思维。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
2.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3.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
教学难点1.太平天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太平天国的思想、组织和作战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民众的反抗情绪和对清朝的不满,引出太平天国的兴起。
2. 正文(35分钟)1.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洪秀全及其太平天国思想–红巾起义及其影响–反清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2.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洪秀全的王朝构想–杨秀清的改革措施–太平天国军队的组织和作战方式–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的新政权和社会制度3.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太平天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3. 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就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方面进行讨论。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说课稿)《太平天国运动》一、教材简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一课。
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它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历史重任,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对以后的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突出。
二、教学目标定位(一)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理解《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的积极性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前后经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历史比较的学习法。
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让学生学会列表归纳法。
通过对历史文献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1、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2、《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评价。
3、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难点分析:1、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主要侧重《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2、认识农民阶级阶级局限性;三、教法简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图片和历史材料,运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材料近距离地触摸历史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
教学模式:创设情景——师生互动探究——结论与评价,这一模式主要特点是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手段,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一百多年过去了,天国的大厦已经倾倒。
高一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6、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 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 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金田起义
C、定都天京
B、永安建制
D、天京变乱
7.天京事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严重的局限性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B、洪秀全腐化变质 D、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8 .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 案是
A.《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
B .《四洲志》
D.《资政新篇》
9 .在下列哪一战役中,英法侵略军开始撕下“中立” 的伪装,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A.三河镇战役 C、上海战役 B.安庆之战 D.天京保卫战
目的: 改革内政,建设国家
政治 内 容 以法治国…
经济 发展工商业… 《 资 文教 设立新式学堂… 政 新 评 价 篇 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义的设想。 》 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 不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符合农民的 要求
结果:
未能实行 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进 军 天 京
天王府模型
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
北 伐 形 势 图
(农民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 但“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产品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 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 空想。
三、天国悲剧
1、转折——天京变乱(1856年)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重点)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第1课

第1课&nbsp;太平天国运动
第1 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经济侵略加深
C、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2、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①永安建制②创立拜上帝会③金田起义④定都天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3、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洪秀全称“天王”
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
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4、太平军北伐失败的原因是()
①孤军深人,给养不足②遭到清军的重兵围攻③北伐军不适应北方严冬④北方群众难以接受拜上帝教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1853年太平军西征,主要是为了()
A、推翻清朝统治
B、充实太平天国经济力量
C、断绝清政府财
D、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6、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为突出的是()
A、建立了与封建王朝对峙的政权
B、担负起反对外侵略的任务
C、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空前
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7、《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现小农土地私有制
C、生产、生活统归圣库
D、实行产品的平均分配
8、促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期的军事行动,不包括()
A、北伐军深入清朝统治中心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第二学期,学校开始上晚自习,我和唱戏的女同学商量好,提前半小时去学校。仲夏的傍晚,喝罢汤,吃了西瓜。爷爷坐在门口的躺椅上纳凉,旁边小凳子上的收音机准时播放着评书《岳父 传》。刘兰芳演播的评书铿锵嘹亮,情感饱满,刚劲有力,干练中透着豪迈。爷爷听得津津有味。我平时也很喜欢听评书,过后还会和爷爷一起讨论评书中的内容。
二
唱戏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光有热情是不够的,首先要记住戏词。那个时候录音机没有普及,收音机里的秦腔戏定时播放。最简单实用的办法就是用本子抄戏词。可这戏本从哪里来?说来也巧, 我们班的郭美娥同学也喜欢唱戏,她的姐姐是县剧团的演员。于是我从她那里借来一本《三滴血》戏词的小册子。有空就抄几页,不管是唱词、对白还是动作,我都一字不漏照抄不误,为的是前后连贯, 浑然一体。asia gaming平台
我恨不得把所有的戏词一次抄完,但有学习任务,有作业,时间也不允许,也担心被父母发现,受到批评பைடு நூலகம்美娥热情大方,不仅指导我唱戏,而且还配合我演戏。可能受她姐姐熏陶,她不但会扮演 不同的角色,生末净旦丑,栩栩如生。而且很快入戏,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有时候一句唱腔、一个动作我要重复好多遍,她不知疲倦地示范和纠正。在她这只“领头羊”的积极 带动下,我们班大部分女生都喜欢唱秦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