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1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②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失败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 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 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 对付与停滞腐朽……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 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 物。” ──马克思《中国纪事》 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 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 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 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因此,它的出现 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3
材料三: 1846年 ——1850 年,两广地区水、旱、虫 直接原因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探究太平天国的兴起原因
外国侵略
激化
地 主 阶 级
矛盾 爆发
激化
农 民 阶 级
自然灾害
2、准备 —创立拜上帝会
(1)特点: 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 的民间宗教相结合。 (2)拜上帝会与基督教的关系 改造与利用
民主革命:
近代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
新旧民主革命
旧民 主主 义革 命 新民 主革 命 时间 领导阶级 革命任务 革命目标 事件 (1840 资产阶级 反侵略 资本主 太平天国义和团 -1919) 农民阶级 反封建 义社会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919 无产阶级 反帝反 -1949) 封
社会主 义社会
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总结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总结中国的近代史被许多重大事件所塑造,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总结。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分水岭,是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碰撞的象征。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并将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中国开始意识到必须改革现行体制,以应对外部压力。
二、太平天国运动(1850-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该运动由洪秀全领导,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并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
尽管太平天国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政治改革的步伐,为晚清政府的变法奠定了基础。
三、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是晚清政府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危机的推动下进行的政治改革尝试。
这次变法意图强化国家实力、整顿政府机构和加强教育,但最终因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失败。
戊戌变法表明中国的现代化改革需要面对严峻的挑战,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过程。
四、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它彻底终结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该革命推动了中国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为中国的民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的成功意味着近代中国开始逐步走出旧体制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国家制度。
五、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起源于学生抗议巴黎和约的活动。
这场运动加强了国内对于民主和科学的追求,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自尊心。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革命和解放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推翻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权,并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一、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②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准备:(1)组织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借此发动组织群众。
(2)理论准备: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撰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号召群众起来推翻清朝统治。
(3)实践活动: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组织拜上帝会,发展会员,并逐步形成了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六人的领导核心。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2)东乡称王: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
(3)永安建制:1851年秋,太平军攻占永安。
整顿建制,分封王爵(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初步建立政权。
(4)定都天京:1853年初,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三、《天朝田亩制度》:(1)颁布: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2)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②规定土地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与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③规定产品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加之当时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作保证,因此,根本无法实施。
太平天国运动高考知识点总结

太平天国运动高考知识点总结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是高考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高考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太平天国运动高考必考知识点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的激化,因为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农民阶级与列强侵略正面强烈冲突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还是清政府及地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当时支配他们之间关系的仍然是封建和封建生产关系。
2.洪秀全组织、发动起义的准备工作洪秀全将西方__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统治来号召农民起来斗争,它不同与基督__是农民起义的工具,这也说明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达到目的。
3.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今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九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诸王,并由东王节制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永安突围后,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1953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与此,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
1853年,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开始了北伐,他们攻入了天津地区,但由于孤军深入,供应不足,最终失败。
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
它深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太平天国西征和天京突围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作 用
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④揭开了近代中国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
局限: 农民阶级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探究问题 :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 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谢
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这场运动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C )
A.封建统治腐败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D.自然灾害严重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在1851年,而第二次鸦片
战争爆发是在1856年。
2.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与清朝对峙局面
的历史事件是
(C)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一种平等、平均思想,与此相符
的应是《天朝田亩制度》。
4.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 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 ) A.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未看到太平天国的军事失误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抓住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决 定的,韦石之变及北伐失利只是其必然之中的偶然现象, 材料的错误在于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故选A项。
A.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C.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D.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E.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F.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G.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H.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 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太平天国运动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帮助大家梳理本科目重点,把握知识框架。
下面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之太平天国运动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太平天国运动1.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一方面是税负加重;另一方面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解体。
2.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3.《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它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进步性: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局限性: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并未付诸实施。
4.《资政新篇》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它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5.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6.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7.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第一,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具体表现为:①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③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第二,太平天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三,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第四,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列举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

列举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一、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抗争史实展现了中国人民对外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不满。
这场起义由洪秀全领导,发起于1851年,历时14年。
太平天国军队通过激烈的战斗,在南方地区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天国政权。
这场起义失败后,中央政府实施了针对天国军队的镇压行动。
二、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是一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团体,成员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地主等。
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9世纪末,他们表示强烈的反对洋人的情绪,最终对外国侵略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行动。
这场抗争让西方列强感受到了来自中国人民的强烈抵抗。
三、辛亥革命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旧制度的彻底颠覆。
这场抗争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以武昌起义为爆发点,继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民国,揭开了中国百年振兴的序幕。
四、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在这场抗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在这场抗争中,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强盛提出了强烈的诉求。
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文化运动,更是一场民族觉醒的运动,它激励了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总结回顾:以上列举的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外来侵略和封建统治的不满。
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每一场抗争都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进行的英勇抗争。
这些历史事件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毅力,更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闪耀的一页。
这些抗争不仅是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权益而进行的斗争,更是对国家命运负责的表现。
通过了解和记载这些抗争史实,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和不屈意志。
希望我们能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性质: 太平天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
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 意义: 1.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并且提出了中 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2、太平天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太平天国颁布天朝 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太平天国革命沉重地冲 击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 了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出现。 3、太平天国深远的影响和激动人心的革命精神,在中国近 代史上起了伟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带头的作用。 4、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 6、具有世界意义,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 解放运动
发展历程
► 前期发展 ►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
帝教”。 ► 1847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广州跟随美国美南浸信 会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圣经》 。 ► 1849年,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 开结为异姓兄弟,并称东、西、南、北、翼五王。
►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会众万人在
金田村“恭祝万寿”起义,是为金田起义。洪秀全 称天王,建立“太平天国”。
北伐西征
•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
• • •
在此,随即展开北伐及西征。 1853年5月洪秀全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 2万多太平军将士北伐。北伐军因孤军深入,后援 不继,最终在1855年全军覆没。 1853年秋,翼王石达开奉命出镇安庆,节制西征。 1854年西征军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军抵抗,湘 军反攻至九江附近。
重要人物简介
洪秀全(1814年1月11日—1864年6月1日), 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 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道光年间屡应科举 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 创立拜上帝会,主张建 立远古“天下为公” 的盛世。 杨秀清(1821年或1823年-1856年),原 名嗣龙,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 一,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后 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被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⑷后期防御战 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破江南大营 ——进攻上海——安庆失守——天京失陷1864
4、失败原因: ⑴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作为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自由散漫,争权夺利, 奢侈腐化。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 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却建设天国。”〗 ⑵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产品分配: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③目的: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④评价: 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具有革命性:(反封建性)要求废除封建地 主土地所有制. 具有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的性质;挫伤农 民生产积极. 具有落后性: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 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 畴;废除商品经济. 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战争).
3.最能够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战争最高峰的 史实是 A.建立了天京政权 B.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提出了《资政新篇》 D.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 4、《天朝田亩制度》在中国行不通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失败 B、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势力的阻挠 D、未触及封建经济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 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 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 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 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 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 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 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 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 背景 西征 东征 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 大营围困天京 推翻清朝统治 巩固天京大 断清财源 本营 充实自己 1853年 1853年 1856年
目的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意义
林凤祥、 李开芳 失败
牵制、保证
赖汉英、 石达开 胜利
巩固
秦日纲、 石达开 胜利
解除
其兴也勃焉!
发 展 形 势
其亡也忽焉!
材料2:近代中国曾流行这样的话语: “农民昔日
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 亩之课而不足”。
1、背景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根本原因) (重要原因)
⑴ 阶级矛盾的激化
⑵外国侵略 民族矛盾尖锐 ⑶自然灾害严重
(直接原因)
⑷洪秀全的组织发动:创立拜上帝教
①目的:推翻清朝统治 ②思想特点: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 想、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相结合 ③组织建设: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 ④领导核心: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 石达开
1《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公有和绝对平均主义的 理想社会之所以是一种空想,主要是因为
A
A.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实现平均分 配是不可能的 B.当时军事斗争紧张,不具备实施该理想的社会 客观条件 C.农民领袖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决心 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使其理想社会失去了实施 的可能性
⑶军事上:全盛
能力提升: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比较
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文件
相 同 点
具有反封建性
都因主客观条件未实现
不同点: ①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不同: 《天》:小农经济; 《资》:发展工商业、资本主义经济 ②发展趋势: 《天》违背客观规律,具有落后性; 《资》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步方向,符合中 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 ③所有制角度: 《天》废除私有制,绝对平均; 《资》保护私有财产,承认私有制
⑶《资政新篇》
①目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
②内容:
政治: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法治、民主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建立新式学堂 外交:自由通商,平等往来,不准干涉中国内政
③评价: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 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要求。 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5、历史功绩: ⑴反封建:沉重打击了 清朝统治,加速了清王 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⑵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 地化的企图 ⑶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⑷与世界其他地区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者。 6、启示: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 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太平天国前期(1851—1856) ⑴胜利进军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兴起标志 (1851年) 初建政权
与清对峙
(1853年)
⑵《天朝田亩制度》
①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 ②内容: A、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 平均分配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和欧洲革命》一文
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付给英国的赔款,
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白银 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 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捐税更重更难负 担,此外又加上了新捐税。”
④群众基础: 《天》基础广泛是革命纲领 《资》基础缺乏,未反映农民阶级的要求
1、太平天国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阶级矛盾激化
C 自然灾害严重
B外国经济侵略加深
A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2、《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 ) A、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C 、天下人都是兄弟姐妹 D、天下共享天父大福
7、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⑴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⑵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政新篇》 ⑶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⑷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⑸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⑹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 部分。 造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 半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顶点
时间:年 爆发
金田起义
1851
1853
1856
1859
1862
天京陷落
1864
3、太平天国后期形势 (1856—1864) ⑴天京变乱 :1856年 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性质: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内乱 ③概况: ④影响:由盛转衰,军事上由攻转守
⑵重建领导核心:
陈玉成(英王)李秀成(忠王) 洪仁玕(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