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表

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表
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表

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表

1

2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护士是白衣天使,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因此要重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工作总结,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今天给大家为您整理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范文篇一 护理部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和关心下,围绕“中医医院管理年考核评价”为工作目标,不断完善护理绩效考核细则,积极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加强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标准等,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3、制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和护理质控计划,并组织实施。 4、制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 5、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6、院、科二级质控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护理部组织院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一次,平时随机抽查,并把质控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每月做好质控小结,加强环节质量管理。 7、科室质控组织每半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

每月进行一次质控小结,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8、加强全院护理质量监控工作,院质控组织每季召开质控专题会议,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分析,总结、交流经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9、加强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工作,检查督促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 10、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11、建立护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各科室护士长每月对本科室护理人员考核评价一次,护理部每月对护士长考核评价一次。 12、加强护理信息管理。各科室认真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掌握全院护理动态,注重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总结,注重质量内涵建设,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13、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达标情况: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100%;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100%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6)病区管理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护理质量存在问题及改进

护理质量存在问题及改 进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护理质量存在问题及改进是护理管理的永恒的主题和核心,也是护理部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质量不断改善和在较高水平的有效保证,通过管理年,加强护理质量,使护理质量控制加、规范、有效、可操作。几年来通过护理部不断摸索,寻找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途径,从了解服务质量的现状、到确立改进应达到的目的、寻求改进的办法并有效落实,最终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等几个环节。 我院护理部自2007年以来了促进全院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了由兼职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络[1],每月按照护理质量指标的各项标准检查,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控制和持续改进。同时2008年对全院各护理单元护理质控检查标准依管理年要求进行重新修订,包括基础护理检查标准;药品、物品检查标准;护理文件书写检查标准;检查标准;四室(室、供应室、急诊室、血透室)检查标准,收到良好效果。 1存在问题 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1)护理部人员配备不足,全面质量控制不能做实、做细,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追踪,护理部无专职人员负责质量控制,影响监督检查力度和效果。(2)护理部检查结果未与经济挂钩,奖罚不分明,力度不够,同时护理人员的、参与控制的积极性不高,影响质控工作的落实。(3)科室护士长是质量控制的关键人物,护士长是从优秀护士中选拔出来的,上任未接受过量管理培训,对质量管理流程不熟悉,同时由于科室护理人员缺编,每日忙于日常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4)检查人员组成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相互检查会存在留面子,走过场、流于形式等情况,或检查者存在私心较重,对他科严查,对本科放松,有

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2016.4护理部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个别护士对职责背诵不流利。 2、个别护士不了解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 3、操作输液消毒不规范,戴无菌手套离治疗桌近。 4、使用过的输液器,输液瓶存放在治疗室。 5、办公室办公桌乱。 6、卫生间卫生差。 7、床单位不清洁,有污迹。 8、个别病人无床头卡。 9、治疗室注射器使用后无及时处理。 二、整改措施: 1、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求责任人及时整改。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科室定期组织低年资护士学习岗位职责、核心制度。要求护士应全面掌握,调动护士的学习气氛,护士长、护理部不定时下科室抽考,不断巩固,加深记忆。 2、科室组织操作技术的训练,不断抽考,增强护士的心理素质。使护士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规程。 3、护士长加强监督和指导卫生员搞好本科室的环境卫生工作,要求工友见脏就擦拭。 4、加强护士的责任心,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人的床单位整齐,清洁,发现污迹应及时更换。 5、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瓶应存放在处置室,不能再回流到治疗室。使用过的注射器应及时处理。 6、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保持科室的整齐,清洁,执行医嘱护士应对新

入院病人及时办理护理一览表和床头卡,出院时应及时收回床头卡。 2016、4特一级护理、病房管理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床单脏无及时更换。 2、被套口,枕套口无背门。 3、床头柜,床头物品多,乱,无及时清洁。 4、床头卡无及时挂上或填项目不够完整。 5、出院未及时收回床头卡。 二、整改措施: 1、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各科护士长及责任护士,要求其马上整改。 2、各班次各司其责,认真把工作做好,如医嘱班应及时把床头卡项目填写完整后及时挂上,出院时收回床头卡。 3、加强病房管理,强调晨晚间护理,护士应与病人或家属沟通,讲解保持病室整洁和病区安静的重要性,让病人家属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基础护理。 4、保持各病区,清洁,卫生,舒适。 2016、4二、三级护理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床旁桌有灰尘。 2、棉被口朝门。 3、床头柜,床单位,物品多、乱。 二、整改措施: 1、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责任人和责任科室护士长,要求立即整改。 2、加强工友的工作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把病区的卫生搞好。 3、加强护士做好晨晚间的护理,保持床单位,整齐,清洁,棉被口,枕套口应背口。

2018年4月护理质控检查反馈表

2018年4月份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表 1.本月按要求对全院各科室进行护理质量考评一次,各项护理质控指标合格率达到100%。详见下表: 2.检查存在问题:

分级护理质量: 产前区:22床(118249)使用硫酸镁前未检查膝反射,使用后未观察尿量。产后一区:39床(118226)未知晓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 产后二区:705床(92875)床头护理级别及饮食种类与医嘱不一致。 2.危重患者: 产前区:提问1名护士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回答基本正确。 产后一区:61床(118079)停氧后输氧管未放置好掉落在地上。 产后二区:724床(98906)术后患者未使用床栏,未向患者宣教防跌倒知识。 3.消毒隔离质量: 产前区:医疗废物登记本未交接记录。 产房:治疗巾未更换;治疗车污物杯血迹多。 产后一区:托盘内使用的棉签、利器未及时分类处理。 产后二区:开启的消毒液未注明时间;开启的棉签过期未丢弃。 4.急救物品管理质量:

1.分级护理质量: 儿科一区:34床(95106)床头护理级别与医嘱不一致。 儿科二区:(107126)未知晓责任护士21床床单元凌乱。2.危重患者: 儿科一区:44床(82035)家属未知晓监护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儿科二区:提问护士患者八知道回答不全。 3.消毒隔离质量: 儿科一区:开启的棉签未注明时间;开启的无菌液扎有针头。儿科二区:开启的棉球未注明时间。 4.急救物品管理质量: 儿科一区:抢救室氧气装置管道接口未密封好。 儿科二区:未发现问题。

3.主要存在问题原因: 病区环境管理欠到位,床头柜物品摆放凌乱;病房走廊放置监护仪;冰箱质控员未每周质控;雾化药品未及时整理;治疗车、轮椅欠清洁。 分级护理制度执行欠到位,床头卡、一览表护理级别与医嘱不符;病人未知晓用氧、饮食、监护仪、药物注意事项;氧管管理欠到位;床单位护理欠到位。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落实不到位,住院患者首次评估单、坠床/跌倒风险护理评估单、深静脉血栓评估、输血记录单、危重患者风险评估表、健康教育单、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评估记录不全;护理记录单记录有涂改及记录不全,护理记录单提前记录;体温单项目记录漏项、提前记录。 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欠到位,护士接液体未戴口罩;无菌物品打开未注明开启时间;医疗垃圾未及时处理并分类放置;医疗垃圾登记本未按要求及时交接并记录。 急救物品管理欠到位,急救药品交接登记本护士交接未选择项目、交班者提前签名;封条脱落。急救盒内#气管导管过期。 给药质量与查对制度管理不到位,输液卡记录不全;高危药品未专盒专放、药柜欠清洁;用药目的告知不到位。危重患者管理欠到位,提问护士抢救仪器操作流程、专科应急预案回答不全。 健康教育质量:病人不知晓术后饮食种类、药物名称,不知晓主管医生、护士。 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术后患者不知晓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护士对优护目标、内涵、科室开展时间掌握不全。 母乳喂养管理质量:术后早接触、早吸吮落实不到位;护士对产后乳汁分泌不足原因、按需哺乳重要性回答不全;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不到位。 护理人本位查房落实有待于加强;护理台账未及时完善。 4.整改措施 各科室强调使用过的物品及时清洁整理归位放置,督促护士及时清洁治疗车、轮椅,保持清洁备用状态,保持病区环境整齐干净。 加强分级护理质量管理,责任护士动态调整床头、一览表护理级别与医嘱相一致;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及时巡视病房,氧管脱落及时处置,并做好专科知识宣教及指导。 月27日18:00进行全院业务培训: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质量控制,并反馈2017年护理文书及3月份护理夜查房护理文书检查存在问题并整改;各科强调护士规范填写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单、体温单,填写后检查有无遗漏,有无签名,确保填写完整真实。 认真按消毒隔离质量考核标准落实各项工作,护士操作做好个人防护;做好垃圾分类,医疗垃圾交接及时记录;无菌物品开启应注明启用时间;各科落实专人管理,定期检查。 加强对急救物品的管理,认真填写急救药品交接登记本,并做好交接,检查封条完好。产房分管药品管理人员定期检查,保证急救盒内药品、物品在效期内。护长做好监督。 严格执行给药查对制度,配液及执行输液时认真核对并按要求签名,注明时间;告知病人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加强各区域的药品管理,药柜保持清洁,高危药品专盒专放。

2020年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2016.4护理部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个别护士对职责背诵不流利。 2、个别护士不了解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 3、操作输液消毒不规范,戴无菌手套离治疗桌近。 4、使用过的输液器,输液瓶存放在治疗室。 5、办公室办公桌乱。 6、卫生间卫生差。 7、床单位不清洁,有污迹。 8、个别病人无床头卡。 9、治疗室注射器使用后无及时处理。 二、整改措施: 1、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求责任人及时整改。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科室定期组织低年资护士学习岗位职责、核心制度。要求护士应全面掌握,调动护士的学习气氛,护士长、护理部不定时下科室抽考,不断巩固,加深记忆。 2、科室组织操作技术的训练,不断抽考,增强护士的心理素质。使护士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规程。 3、护士长加强监督和指导卫生员搞好本科室的环境卫生工作,要求工友见脏就擦拭。

4、加强护士的责任心,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人的床单位整齐,清洁,发现污迹应及时更换。 5、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瓶应存放在处置室,不能再回流到治疗室。使用过的注射器应及时处理。 6、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保持科室的整齐,清洁,执行医嘱护士应对新入院病人及时办理护理一览表和床头卡,出院时应及时收回床头卡。 2016、4特一级护理、病房管理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床单脏无及时更换。 2、被套口,枕套口无背门。 3、床头柜,床头物品多,乱,无及时清洁。 4、床头卡无及时挂上或填项目不够完整。 5、出院未及时收回床头卡。 二、整改措施: 1、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各科护士长及责任护士,要求其马上整改。 2、各班次各司其责,认真把工作做好,如医嘱班应及时把床头卡项目填写完整后及时挂上,出院时收回床头卡。 3、加强病房管理,强调晨晚间护理,护士应与病人或家属沟通,讲解保持病室整洁和病区安静的重要性,让病人家属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基础护理。 4、保持各病区,清洁,卫生,舒适。 2016、4二、三级护理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床旁桌有灰尘。

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评价整改

2008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 3月4日至26日,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5个护理单元的工作从16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20份,平均满意度87.13%,发放患者满意护士调查表20份,评出2名患者最满意的护士。基础护理合格率9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3%,常用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三基理论考核合格率96.3%,患者最满意的护士:杨欣、杨萍萍 好的方面:1、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2个科室为98%。2、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3、消毒隔离、抢救室工作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4、整体环境比以前有改善。 存在问题:1、新招聘护士对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整体护理及急救知识掌握不全。2、护理标识(床头卡、健康教育处方)不全。3、重点护理工作流程落实不到位。4、护理文件书写的及时性未做到。5、实习护生劳动纪律较差。4、病区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整改措施:1、在护士长例会上详细反馈此次检查结果,明确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2、制定下发《2007年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内容》,重点落实护理工作流程,护士长带头模范执行,加强监督检查考核。3、组织专场安全教育讲课,明确护理标识的重要性,要求各科护理标识统一、齐全。4、对护理文件书写的限时性给予明确要求:当班完成,特殊情况完成时间不超过24小时。5、召开新来院护士专题会议,总结前期工作,指出存在问题,对以后工作提出要求,对本次“三基”考核不及格护士进行补考。6、对满意度高的护士提出表扬,对有明显缺陷的科室找护士长谈话。 护理部 2008年3月29日

2008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 6月17日至25日,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5个护理单元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好的方面:1、病人普遍反应用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2、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3、消毒隔离、抢救室工作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4、整体环境比以前有改善。4、新上岗护理人员病人满意度较高。 二、存在问题:1、各科输液卡落实不到位。2、配药室存在无关人员进出现象。3、重点护理工作流程落实不到位。4、护理文件书写的及时性未做到。5、实习护生劳动纪律较差。4、病区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三、整改措施:1、在护士长例会上详细反馈此次检查结果,明确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2、妇产科带头落实输液卡的问题,重点落实护理工作流程,护士长带头模范执行,加强监督检查考核。3、重点区域限制人员进出。4、对护理文件书写的限时性给予明确要求:当班完成,特殊情况完成时间不超过24小时。5、召开实习生专题会议,总结前期工作,指出存在问题,对以后工作提出要求。6、对满意度高的护士提出表扬,对有明显缺陷的科室找护士长谈话。 护理部 二00八年六月三十日

2018年4月护理质控检查反馈表

2018年4月护理质控检查反馈表

2018年4月份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表 1.本月按要求对全院各科室进行护理质量考评一次,各 项护理质控指标合格率达到100%。详见下表: 项目科室 病区 管理 分级 护理 护理 文书 消毒 隔离 急救 物品 危重 病人 给药质 量与查 对制度 围手 术期 护理 护理 安全 优质 护理 服务 母乳 喂养 管理 护士 满意 度 患者 满意 度标准分 100分 标准100 分 标准分 100分 标准分 100分 标准分 100分 标准 100分 标准 100分 标准 100分 标准分 100分 标准 100分 标准 100分 合格分 ≥90分 合格率 100% 合格分 ≥80分 合格率 ≥90% 合格分≥ 80分 合格率≥ 95% 合格分 ≥95分 灭菌合格 率100% 合格分 ≥95分 合格率 100% 合格分 ≥80分 合格率 90% 合格分≥ 95分 合格率 100% 合格分 ≥80分 合格率 90% 合格分 ≥90分 覆盖率 100% 合格分 ≥90分 合格率 95% 合格 分≥ 80分 满意度 ≥90% 满意度 ≥90%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得分 妇科99 99 99 99 100 99 99 99 99100100% 98.3% 外科99 99 99 98 100 99 99 99 100100100 100% 97.6% 产前区99 99 99 99 99 100 99 10099100 90.3% 97.8% 产后一区99 99100 99 100 9999 99 999999 产后二区9999999899999910010010099 产房989999 儿科一区99991009899999910099100 99.6% 93.6% 儿科二区9998999910099999910099 儿童康复科99999999100100999910099 93.5% 98.5% 新生儿科98999999100100% 急诊注射室999999 100% 100% 手术室99 99 99 90% 98.9% 供应室98100% 96.4% 平均分9998.7 99.1 99 99.4 99.8 9999.5 99.199.399.1 96.5% 97.2% 2

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年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作者:————————————————————————————————日期:

2015年1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护理安全管理 一、存在在问题: 1、个别护士进行危重病人交接班时,回答不完善。 2、查纸质病历里医嘱核对签名出现字迹潦草。 3、病房里发现家属私带生活电器。 二、原因分析: 1、护士未重视临床交接班。 2、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 3、医院配套设施不够给患者带来不便。 三、整改措施: 1、给予批评教育,强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意识到交接班的重要性。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对于护理书写护士字迹必须清晰、端正。 3、耐心告知病人及家属该行为会带来安全隐患,争取家属的配合。 四、效果评价: 1、个人表示接受批评,今后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近段时间无再出现类似现象。 3、家属表示理解,并配合病区的管理工作。 急救护理管理 一、存在问题: 1、仪器表面不清洁。 2、使用后仪器未及时归位 3、使用后用物无及时整理,未清洁消毒。 4、仪器导线乱未整理。

5、抢救物品使用不熟悉。 6、不熟悉抢救流程 7、停电时抢救物品(仪器)使用应急预案回答不完整。 二、原因分析: 1、仪器表面无清洁。 2、使用后仪器未及时整理归位 3、使用后用物无及时整理处置。 4、抢救结束后仪器无及时整理。 5、护士对业务不够熟练。 三、整改措施: 将上述问题反馈给予各科护士长及各责任护士,马上给予整改 1、仪器表面保持清洁。 2、使用后仪器及时归位 3、使用后用物及时整理,清洁消毒。 4、仪器导线乱整理整齐。 5、熟悉掌握抢救物品使用。 6、熟悉掌握抢救流程 7、熟悉掌握停电时抢救物品(仪器)使用应急预案 四、效果评价: 1、仪器表面清洁。 2、使用后仪器及时归位 3、使用后用物及时整理,清洁消毒。 4、仪器导线及时整理整齐。 5、护士能熟悉抢救物品使用。 6、护士熟悉掌握抢救流程 7、护士熟悉掌握停电时抢救物品(仪器)使用应急预案。

2016年11月份护理高质量检查结果反馈

2016年11月份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反馈(一)护理文件组 1、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单 活动日期:2016.11.11 检查人员:王利茹、王雪 检查内容10月检查中存在的重点问题: 1、体温单皮试未登记(5个科室) 2、交接班报告护士长未及时批阅、签字(4个科室) 3、自理能力评估单数值评分处画“√”,未评分(3个科室) 4、医嘱单皮试结果未登记(2个科室) 5、护理评估单、记录单内容不全(3个科室) 6、无自理能力评估表(2个科室) 本月检查重点: 1、体温单:重点查录入是否及时,与病情是否相符,皮试有无登记 2、医嘱单:皮试是否双签字,是否按要求进行查对,皮试结果登记是否及时 3、护理记录单:记录是否及时,完整 4、护理评估单:评估项目是否齐全,是否建立连续评估记录 5、交接班报告:入院患者是否有入科方式,护士长是否及时批阅、签字 6、危重护理记录单:记录是否规范 存在问题体温单: 1、体温单数值与三册单不符(内分泌二) 2、体温单皮试未记录(呼吸肾内科、妇二科、妇一科、普外科) 3、皮试名称记录不全(神外) 医嘱单: 1、皮试结果未注明(呼吸肾内科) 交接班报告: 1、交接班报告有涂改(内分泌一)

2、交接班报告护士长未及时批阅签字(心内科、普外科) 护理评估单 1、护理评估单评估不全(综合病房、消化科、呼吸肾内科、感染科、精神科、妇一科、心胸外科、肿瘤外科、骨二科、骨一科、普外科) 2、护理评估单有涂改(高干病房) 护理记录单: 1、护理记录单记录不全(妇二科) 其他: 1、“危重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未评估(神经外科、泌尿外科) 与上 月存在问题比 11月份与10月份存在问题比 2 4 6 8 10 12 14 11月份 10月份 检查时间 科室数 护理评估单评估不全、记录不全体温单皮试未记录 交接班报告护士长未及时批阅签字自理能力评估单未评分医嘱单皮试结果未登记无自理能力评估表 体温单数值与三册单不符 “危重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未评估皮试名称记录不全皮试结果未注明交接班报告有涂改护理评估单有涂改 原因 分析 1、护理人员依从性差,部分问题反复出现 2、科内检查督导不到位 3、针对院内或科内存在问题,科室未组织进行整改 4、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5、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掌握不全 6、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差 改进 意见 1、护士长定期组织人员对科内护理文件书写进行检查,将发现的问题组织科内人员进行学习,整改

护理质量检查反馈

2010年11月份手术单元护理质量检查反馈

11月份非手术科室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汇总 存在问题: 1、很多护理单元护士长和护士能够掌握岗位责任制、岗位职责,但无相关的工作标准。 2、很多护理单元护士对医院护士在职培训具体实施的内容不了解。部分单元培训计划不完善。 3、护理不良事件与隐患报告制度不够完善,各护理单元没有对护理不良事件组织进行分析、评价与采取措施等相关记录。 4、很多责任护士对所负责患者的病情掌握不全,观察尿量不到位,中午值班护士对病人信息掌握不清楚。 5、各护理单元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有关激励措施不够完善。 6、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心电监护报警界限不熟悉,心电监护仪报警处于关闭状态。 7、病房管理不到位,特别是打地铺陪护家属较多。 8、感染管理不到位,部分单元处置室器械有生锈、无菌镊子与缸的要求不符、灭菌胶带和填写内容不符要求、医用垃圾回收记录不全。 整改措施: 1、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护理部采取整改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至于检查中未发现的问题,各护理单元进一步加强和落实。 2、各护理单元认真查找存在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3、进一步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护士长组织学习,强化护士要明确分级护理内容,做好病人的观察,并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4、认真做好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常用技术的培训,能够熟练掌握危重症的护理和监护技术。

5、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建立有效的护理不良事件监督机制,减少不安全因素和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6、进一步落实感染管理制度,护士长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认真履行职责和护理行为。 2010年11月29日

10日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2015年11月10日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护理安全管理 一、存在在问题: 1、棉签及部分消毒液未注明开启时间。 2、医疗垃圾桶过满。 3、病区无防火、禁烟标识。 4、提问护士输血流程、标准预防概念回答不完整。 5、病历签名过于潦草。 6、抢救车物品放置不规范。 二、原因分析: 1、部分护士未养成打开及时签名的习惯。 2、工友没有及时收拾。 3、总务科未配备。 4、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够。 5、抢救车物品放置正在规范中。 三、整改措施: 1、个人原因应该针对各个护士分别提出批评教育。 2、督促教育工友。 3、反馈总务科,及时购买有关物品。 4、各科护士长与护理部统一协商抢救等物品放置。 四、效果评价: 1、有关现象长期效果有待下次检查方能评价。 急救护理管理 一、存在问题: 1、急救药品及物品日查没签名,止血带无清洁包装。 2、无专人负责管理。 3、仪器表面不清洁。 二、原因分析: 1、急救物品及药品管理不够规范。

2、急救物品及药品管理不够认真、细致。 三、整改措施: 1、加强管理,引起重视,注重细节。 2、要求专人管理。 四、效果评价: 1、急救药品及物品的日查有签名。 2、各科各 3、务种物品保持清洁、消毒。 健康教育 一、存在问题: 1、病人离院。 2、病人不清楚疾病名称、病因。 3、病人不知道主管医生、护士姓名。 4、病人对术后休息事项不清楚。 二、原因分析: 1、责任护士对健康教育不够重视产。 2、定都不及时。 3、健康教育工作不认真细致、不周到。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2、要求责任护士及时健康教育宣教,工作认真负责。 四、效果评价 1、病人能知道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姓名。 2、病人知道住院期间不能离院。 3、病人能了解疾病名称、病因。 4、病人了解术后注意事项。 分级护理 一、存在问题: 1对危重病人的病情了解不够清楚。

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表

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情况反馈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表 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1月30日护理部对我院临床科室进行了临床护理工作情况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妇产科:皮肤消毒液瓶盖不盖好,棉签无开启标识,医疗废物混放。体温单楣栏漏住院号、体重、身高、大小便,血压、呼吸,体温连线不整齐,漏写或错写手术及分娩日期。医嘱漏签执行时间、执行人,医嘱药物试验结果漏记录;护理记录不能反映病人病情变化,有涂改现象和签名字迹撩草。健康宣教不到位,巡视病人少. 儿科:皮肤消毒液过期,医疗废物混放。体温单漏住院号、体重、身高、大小便,体温连线不整齐、漏连线。医嘱漏签执行时间、执行人,医嘱药物试验结果漏记录。护理记录单不能反映病人病情变化,有涂改现象和签名字迹撩草。健康宣教不到位,巡视病人少。 注射室:皮肤消毒液瓶盖不盖好,巡视病人少。 供应室:室内物品欠整齐。 整改措施: 1.各科室针对反馈问题及时整改。 2.护士长加强科室管理,认真做好一级质控,充分发挥一级质控小组的作用。

3.按“创优”工作方案实施各项工作,以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4.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对科室人员相关职责制度的学习。 5.按《规范》要求,完成护理记录书写。 护理部 xx年1月31日 xx年1月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情况反馈项目项目科室病房管理得分分级护理得分基础护理得分护理文件得分急救物品得分消毒隔离得分满意度专科检查得分妇产科 96 96 96 97 100 97 86% 产房 100 98 手术室 100 98 儿科 96 96 96 97 100 98 90% NICU 100 98 注射室 90% 97 供应室 91% 98 基隆门诊 91% 1月30日护理部对我院临床科室进行了临床护理工作情况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妇产科:皮肤消毒液瓶盖不盖好,棉签无开启标识,医疗废物混放。体温单楣栏漏住院号、体重、身高、大小便,血压、呼吸,体温连线不整齐,漏写或错写手术及分娩日期。医嘱漏签执行时间、执行人,医嘱药物试验结果漏记录;护理记录不能反映病人病情变化,有涂改现象和签名字迹撩草。健康宣教不到位,巡视病人少. 儿科:皮肤消毒液过期,医疗废物混放。体温单漏住院号、体重、身高、大小便,体温连线不整齐、漏连线。医嘱漏签执行时间、执行人,医嘱药物试

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2015年12月8日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护理安全管理 一、存在在问题: 1、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垃圾过满。 2、锐器盒无标识。 3、急救车检查记录中月核查无体现。 4、病区无防火、禁烟之类安全标识。 二、原因分析: 1、工友责任心不强,没有及时更换。 2、标识脱落,无及时补上。 3、核查表为新启用,尚未规范。 4、总务科配备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 1、对工友进行批评教育,责其立即整改。 2、尽快补贴锐器盒标识。 3、讨论如何规范填写月核查表。 4、请总务科及时购买。 四、效果评价: 1、工友表示接受批评,今后会注意及时处理垃圾,远期效果尚待观察。 2、已补贴标识。 3、有待讨论。 4、购买中。 急救护理管理 一、存在问题: 1、高危药品没有贴标识。 二、原因分析: 1、电脑打印技术不会,没及时贴上标识。 三、整改措施: 1、马上要求电脑配合,打印标识、贴上。 四、效果评价: 1、各科均已贴上高危药品标识。 健康教育 一、存在问题:

1、健康教育材料未上墙。 2、饮食知识了解不全面,治疗用药作用不明白。 3、卧位与病情不符。 二、原因分析: 1、因各科装修完毕无及时上墙健康教育材料。 2、责任护士不认真及时对病人宣教,饮食及介绍治疗用药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3、责任不及时指导卧位与病情的重要性。 三、整改措施: 将上述问题及时反馈各科护士长及责任护士,要求马上整改。 1、各科将宣教的健康教育材料及时上报院部统一订做。 2、要求责任护士及时、耐心细致地介绍饮食、用药、卧位等各方面内容及注意事项。 四、效果评价 1、开水间规划设置中。 2、健康教育材料正在制作中。 3、病人已了解饮食知识,主要用药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4、病情与卧位相符。 分级护理 一、存在问题: 1、24床病人停用氧气,但氧气管放置不规范。 2、11床病人的面部不清洁,有污迹、油渍。 3、6床床头卡的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未签名。 二、原因分析: 1、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 2、晨晚间护理不到位。 3、护理文书书写的知识不扎实。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基础护理学习,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2、加强做好晨晚间护理。 3、加强护理安全知识的学习。 2、加强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学习。。 二、效果评价 1、无再存在氧气管乱放现象。 2、床头卡已填写完整。 3、病人面部清洁、无油渍。

职能部门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反馈及整改措施

职能部门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反馈及整改措施 根据盐都区卫生局关于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整顿活动的要求的要求,我院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现就自查结果及整改意见、措施和具体整改责任落实汇报如下: 一、我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基本情况回顾: (一)我院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我们制定了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方案与考核标准,健全完善了各项医疗管理制度职责。医疗质量管理按照管理方案和考核标准的要求,定期深入科室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核心制度的落实,检查结果以质量分的形式与医院绩效考核方案挂钩,有效地促进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二)加强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我们通过安全大会的形式,对全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并与各科室有关人员签定安全责任书。加强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举办了“医疗质量安全”等培训。安全检查检查结束后,院质量控制科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纠纷隐患,找出核心问题和整改措施,然后召开科长、护士长、业务骨干会议进行质量讲评,有效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与考核,按照年初三基培训考核计划,各科室每季度必须考核一次,医务科、护理部每半年必须举办一次全院性的三基考核,参考率、合格率务必达95%以上。 (三)健全了防范医疗事故纠纷、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预案,建立了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机制。 (四)护理管理方面 (1)护理管理组织能够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组织护士长及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了《护士条例》,确保做到知法、守法、依法执业。 (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每年制定护士在职培训计划,包括三基学习、业务讲座、护理查房等。按计划认真执行完成。 (3)临床护理管理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确保将患者知情同意落到实处。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设计了规范的计划。各科室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了健康教育内容。 (五)、医院感染管理 (1)建立健全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根据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我院建立和完善了医院感染控制小组。业务院长担任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2)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组织的工作职责得到了落实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和任务要求,每年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做到组织落实、责任到人。每年召开医院感染管理会议,总结近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解决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布置下一时期的工作重点。 (3)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隔离意识 (4)认真开展了医院感染控制与消毒隔离监测工作,降低了医院感染率,从未发生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现象。加强了一次性使用用品的管理。各科室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办法”,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由设备科统一购进、储存和发放,“三证”齐全。各科室按需领取,做到先领先用,有效

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汇编

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护理安全管理 1.存在在问题: 1、医疗垃圾桶无加盖,桶周围有垃圾,桶内垃圾盛放过多。 2、护士对洗手指征范围掌握不够。 一、原因分析: 1、对医疗垃圾管理松檞。 2、护士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对医疗垃圾的管理。 2、普及洗手指征的有关知识,强调其重要性。 三、效果评价: 1、近段时间无再出现类似现象。 2、提高了各临床护理人员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并能按照要求来执行。 急救护理管理 一、存在问题: 1、大型抢救仪器无操作流程图 2、大型仪器无使用记录 3、标识不规范,破损陈旧 4、使用后用物无及时整理,未清洁消毒。 5、报警故障处理不正确。 二、原因分析: 1、大型抢救仪器无操作流程图无及时上墙,学习 2、大型仪器管理不到位、不规范 3、标识不统一规范,及时更新。 4、使用后用物护士责任心不强,院感意识不强。 5、报警故障处理不熟悉。。 三、整改措施:

1、大型抢救仪器有操作流程图 2、大型仪器有使用记录 3、标识规范,清楚 4、使用后用物要及时整理,清洁消毒。 5、报警故障处理正确。 四、效果评价: 1、大型抢救仪器有操作流程图 2、大型仪器有使用记录 3、标识不规范,清楚 4、使用后用物有及时整理,清洁消毒。 5、报警故障处理正确。 健康教育 一、存在问题: 1、护士无及时指导康复训练方法、时间、技巧。 2、病人不了解主要用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3、病人不了解化验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二、原因分析: 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护士解释工作不全面、不细心。 3、无及时宣教,沟通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 1、护士应及时指导康复训练方法、时间、技巧。 2、让病人及时理解主要用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3、让病人了解化验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四、效果评价 1、病人知晓康复训练方法、时间、技巧。 2、病人了解主要用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3、病人了解化验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检查反馈表(三月份)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检查反馈表(三月份)科室(内三科) 注:护理部组织质控组每月检查1次,每月末28日前进行。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由本科室护士长3天内完成,效果评价由护理部一周后复检后完成(2013年1月试行)科室护士长签名:张惠芳护理部签名:陈莉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检查反馈表(三月份)科室(内一科) 注:护理部组织质控组每月检查1次,每月末28日前进行。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由本科室护士长3天内完成,效果评价由护理部一周后复检后完成(2013年1月试行)科室护士长签名:那秉莲护理部签名:陈莉

注:护理部组织质控组每月检查1次,每月末28日前进行。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由本科室护士长3天内完成,效果评价由护理部一周后复检后完成(2013年1月试行)科室护士长签名:朱嘉云护理部签名:陈莉

注:护理部组织质控组每月检查1次,每月末28日前进行。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由本科室护士长3天内完成,效果评价由护理部一周后复检后完成(2013年1月试行)科室护士长签名:忽金燕护理部签名:陈莉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检查反馈表(三月份)科室(外一科) 注:护理部组织质控组每月检查1次,每月末28日前进行。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由本科室护士长3天内完成,效果评价由护理部一周后复检后完成(2013年1月试行)科室护士长签名:杨莉明护理部签名:陈莉

注:护理部组织质控组每月检查1次,每月末28日前进行。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由本科室护士长3天内完成,效果评价由护理部一周后复检后完成(2013年1月试行)科室护士长签名:吴国美护理部签名:陈莉

2015年1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2015年1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护理安全管理 一、存在在问题: 1、个别护士进行危重病人交接班时,回答不完善。 2、查纸质病历里医嘱核对签名出现字迹潦草。 3、病房里发现家属私带生活电器。 二、原因分析: 1、护士未重视临床交接班。 2、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 3、医院配套设施不够给患者带来不便。 三、整改措施: 1、给予批评教育,强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意识到交接班的重要性。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对于护理书写护士字迹必须清晰、端正。 3、耐心告知病人及家属该行为会带来安全隐患,争取家属的配合。 四、效果评价: 1、个人表示接受批评,今后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近段时间无再出现类似现象。 3、家属表示理解,并配合病区的管理工作。 急救护理管理 一、存在问题: 1、仪器表面不清洁。 2、使用后仪器未及时归位 3、使用后用物无及时整理,未清洁消毒。 4、仪器导线乱未整理。

5、抢救物品使用不熟悉。 6、不熟悉抢救流程 7、停电时抢救物品(仪器)使用应急预案回答不完整。 二、原因分析: 1、仪器表面无清洁。 2、使用后仪器未及时整理归位 3、使用后用物无及时整理处置。 4、抢救结束后仪器无及时整理。 5、护士对业务不够熟练。 三、整改措施: 将上述问题反馈给予各科护士长及各责任护士,马上给予整改 1、仪器表面保持清洁。 2、使用后仪器及时归位 3、使用后用物及时整理,清洁消毒。 4、仪器导线乱整理整齐。 5、熟悉掌握抢救物品使用。 6、熟悉掌握抢救流程 7、熟悉掌握停电时抢救物品(仪器)使用应急预案 四、效果评价: 1、仪器表面清洁。 2、使用后仪器及时归位 3、使用后用物及时整理,清洁消毒。 4、仪器导线及时整理整齐。 5、护士能熟悉抢救物品使用。 6、护士熟悉掌握抢救流程 7、护士熟悉掌握停电时抢救物品(仪器)使用应急预案。

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2015年8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护理安全管理 一、存在在问题: 1、医院处于全面装修状态,各病区都显得凌乱。内科和外科共用病房一层, 走廊通道上有安排病床,故使得通道较狭窄。 2、病区无备个人防护用品。 二、原因分析: 1、由于外科病房装修未完工,两处科室合在一块,病床占用走廊所致。 2、各位临床护士对自身防护意识较差。 三、整改措施: 1、应尽量让病人家属整理好有关物品。少占用走廊空间。 2、建议院感科为全院护士普及有关知识。 四、效果评价: 1、病人家属表示理解,并能配合整理,使之有序。 2、待措施落实方能评价。 急救护理管理 一、存在问题: 1、外借仪器无记录。 2、维修仪器无记录。 3、无设专科抢救药品。 4、不熟悉抢救流程。 5、不熟悉抢救原则。 6、仪器表面不清洁。 二、原因分析: 1、急救物品管理不到位。 2、急救物品管理薄弱,不够重视。 3、护士业务知识不够熟练。 4、责任心不强。

三、整改措施: 将上述问题反馈于各科室护士长及相关责任人, 1、加强管理,责任到人。 2、增强急救意识。 3、加强培训力度,熟悉急救技能。 四、效果评价: 1、各科情况大为改善。 2、外借仪器有记录,维修仪器有记录。 3、妥善备用部分专科急救药品。 4、能熟悉抢救流程。 5、能熟悉抢救原则。 6、仪器表面能保持清洁。 健康教育 一、存在问题: 1、病人住院期间离院。 2、病人无相关疾病治疗及护理安全宣传。 3、病人不了解不宜进食食物。 4、病人不了解化验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5、贵重物品保管不大重视。 二、原因分析: 1、健康教育宣传不到位。 2、责任护士健康教育管理不及时。 3、相关的资料无及时发放宣传。 4、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有待改善。 三、整改措施: 将上述问题反馈给各科护士长及责任护士。 1、加强督促和宣传。 2、加强管理,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3、安全宣传资料及时发放,宣传到位。

护理质量与安全检查考评分析与评价

护理质量与安全检查考 评分析与评价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九 二○一八年八月三日XXXXXXX二〇一八年七月份护理质量与安全 检查考评分析与评价 2018年7月份,按照工作计划的安排,各护理质量与安全考评小组,分批分期的对全院各科的护理质量与安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考评,有力的促进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提高,现将基本情况汇总反馈如下: 一、分级护理

(一)存在问题: 1.生活护理:床铺不平整。 2.治疗护理措施落实:卧位与疾病不相符;吸氧卡记录不规范;腕带佩戴不规范。 3.安全管理:坠床跌倒措施落实不到位。 (二)原因分析: 1.责任护士缺乏责任心,工作不认真,应付了事。 2.未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对患者的生活护理落实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 1.严格落实分级护理制度,确保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 2.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端正工作态度,做好晨晚间护理,认真落实患者的生活护理。 二、责任制整体护理

(一)存在问题 1.岗位职责:新入院患者未护送入病房。 2.分级护理:护理级别与病情自理能力不相符。 2.病情观察:护理记录不及时;护理记录不规范。 3.护理安全:药物过敏患者未按要求进行标识。 4.健康教育:未根据病情进行饮食指导;未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二)原因分析 1.部分护士工作不够负责,对责任护士工作质量的细节要求掌握不全面。 2.病房患者较多,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3.责任护士未认识到掌握患者病情的重要性。 4.安全警示未执行落实到位。 5.病人扎堆出院,当班护士对患者出院后用物来不及整理,出院指导不够具体。 (三)整改措施 1.认真学习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及更新的内容,护士长要及时督促经验丰富、资历深的人员对责任护士工作质量的细节给予指导,使其尽快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