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讲解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智育有两个基本的任务,一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二是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可以一分为二:逻辑思维能力与非逻辑思维能力。
要想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非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正确把握这两者的关系,并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地处理这两者的关系。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既有紧密的联系,也有根本的区别和尖锐的对立。
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区别1、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逻辑思维是指由充足的理由作为前提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相反,非逻辑思维则是指由不充足的理由作为前提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
非逻辑思维的"非"具有"不"、"无"、"反"的意思。
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有着质的区别。
逻辑思维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正是非逻辑思维所不具有的。
逻辑思维的本质属性有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是由于思维过程是建立理由充足的基础上的)和符合逻辑思维的规则、规律的属性,逻辑思维的规则、规律正是为了使人的思维具有确定性而制定的。
非逻辑思维正与之相反,它是不具有确定性的思维,是不符合逻辑思维的规则、规律的思维。
一个思维过程对于逻辑思维来说是不允许的,错误的,但对于非逻辑思维来说则是允许的、有效的。
下面可以举两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如果张三杀人,那么张三就有杀人动机,张三有杀人动机,所以张三杀了(或可能杀了)人。
这种推理从逻辑学上来讲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是错误的,但是在非逻辑思维中却是允许的、有效的。
当然这个例子的结论都具有或然性,但实际上人们总是经常进行这样的没有充足理由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的。
2、适用范围不同。
充足理由律有两个基本的逻辑要求:一、前提必须真实;二、理由与推断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但这两个逻辑要求在对现实的事物进行把握时都很难得到完全满足。
首先,在哲学发展史的不同阶段人们曾多次提到:对逻辑推理前提的证明会导致无穷的回推,这样一来就总有一个前提无法从逻辑中推出。
非逻辑思维例子(一)

非逻辑思维例子(一)非逻辑思维的例子与讲解在创作过程中,非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为作品注入创新和独特的元素。
下面是一些非逻辑思维的例子,并对其进行详细讲解:1. 自由联想•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将看似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观点或创意。
•例如,将“太阳”与“鱼”进行联想,可能会想到“太阳鱼”,进而引发对鱼类的艺术创作灵感。
2. 反向思考•反向思考是将传统思维的因果关系逆转,从相反的方向考虑问题,以获得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例如,传统思维认为市场需求引发产品创新,而反向思考则可能认为创新的产品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3. 随机组合•随机组合是将不同的元素随机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观念、形象或创意。
•例如,将“火箭”和“音乐”进行随机组合,可能会联想到创造一首以火箭发射为主题的音乐作品。
4. 模糊边界•在创作过程中,将不同领域、概念或元素的边界模糊化,从而引发跨界创新的灵感。
•例如,将“绘画”和“舞蹈”两个艺术形式的边界模糊化,可以尝试创造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5. 完成推理•完成推理是建立在不完整信息上进行思考和推理,以填补信息缺失,并产生新的观点或解决方案。
•例如,当我们仅了解一个人的某些特征时,可以通过对其背后的故事进行推理,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角色。
6. 想象力变化•想象力变化是将事物的属性进行改变或交换,创造出超出常规的新观点和创意。
•例如,将“雨”和“音乐”中的属性进行交换,可以想象出一种以雨滴落地的旋律为基础的音乐创作。
以上仅是非逻辑思维的几个例子,通过采用非逻辑思维的方法,我们可以在创作中突破局限,获得更丰富和多样的创造力。
在实践中,切勿拘泥于传统思维方式,勇于尝试和探索,才能创造出更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7. 对立统一•对立统一思维是将两个相对或矛盾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寻求它们之间的共性和相互依存关系。
•例如,将“黑”和“白”进行对立统一思考,可以引发关于光与暗、阴与阳的哲学思考和艺术创作。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汇总讲解共56页文档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பைடு நூலகம்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五种逻辑思维方法

五种逻辑思维方法一、比较法比较法是立足于客观事实,联系当前问题与类似的事物比较和分析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
比较的对象有如下几种:(1)比较交往广泛的人和孤独的人,(2)比较利用脑力和体力劳动,(3)比较帅哥和矮子,(4)比较思想狭隘和思想开放,(5)比较欲望强烈和欲望淡薄,(6)比较过去、现在和未来。
比较法可以更好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寻找可能的论据来解决问题。
它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清头绪,还可以便于把握结果。
二、归纳概括法归纳概括法是依据某一过程重复出现的现象,由现象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最后由规律得出客观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
它一般都是从一个范围内汇集并处理相关信息,最终可以把这些信息归纳为一般原理、共同性质或一般规律。
归纳概括法的步骤:(1)收集要探究的事物的信息;(2)分析此事物的结构、特性及其外部环境;(3)把有关的现象总结成因果的关系,由多见少到少见多;(4)从归纳出的材料中,把握结论。
三、假设试验法假设试验法是由一个特定假设引出相关现象,进行实验证明或否定假设内容,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
一般来说,使用假设试验法解决问题的步骤有三步:(1)明确假设问题,即总结现有的实际情况;(2)制订测试计划,即确定以何种方法验证假设;(3)执行实验,并依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即判断假设是否 OK 。
四、因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是通过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其原因导致结果的方法。
它属于判断性逻辑,即把可能影响或导致其结果的原因和结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找出问题的究竟原因,并分析层级关系,实现系统的探究。
因果分析法的步骤:(1)了解每件事物的定义,并仔细分析其特性;(2)定义影响因素,划分原因性及结果性;(3)探求结果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并找出根本原因;(4)设定有效解决措施,以防止或减轻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五、分类法分类法是把事物按一定的规则分类归类,并从各个类别中发现共性含义与联系,把握问题本质的思维方法。
科技创新中逻辑思维方法及非逻辑思维方法互补

科技创新中逻辑思维方法及非逻辑思维方法互补摘要:人类的思维模式主要分为逻辑性思维和非逻辑性思维。
科研发明中,是离不开逻辑性思维和非逻辑性思维的。
逻辑思维和非逻辑在科技创新中起到互补的作用。
在逻辑思维方面,类比推理在科学发现与创造方面的作用很大。
本文通过客观的辩证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分析两者的异同与不同的作用,阐述了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对科技创新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帮助人们更加正确的看待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关键词: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科技创新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方法作为人类思维的基本的方法之一,是思维在逻辑结构上的活动程序和格式,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周密性,步骤性。
逻辑思维人们对概念的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法,人们可以借助逻辑思维间接的获取新知的一种途径。
非逻辑思维的方式则不同于逻辑思维方式,它既遵循逻辑思维又不完全遵循逻辑思维的一种思维方法,是思维方式的逻辑没能被形式化、规范化的一种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过程的逻辑性,是指其过程中包括演绎、类比推理、归纳等等。
在逻辑思维方面,类比推理在科学发现与创造方面的作用很大。
类比常常是科学技术研究从已知跨越到未知的桥梁。
创造性的非逻辑的思维形式主要有: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等等。
在非逻辑思维方面,想象对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作用很大。
下面这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应用相传鲁班有一次进入深山砍树的时候,一不小心,脚下滑了一下,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于是他摘下一片叶子,仔细观察,发现正是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上划破了口子。
他还看到了一棵野草上有两条大蝗虫,两个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能够很快的磨碎叶片。
于是,鲁班在这两个实例上得到了启示,因此发明了锯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鲁班发明锯子就是运用了创造性的非逻辑的思维方式的顿悟得到的二、科技创新产生的源泉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有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
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哪些假设法假设法就是对于给定的问题,先做一个或多个假设,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来分析,如果与题目所给的条件矛盾,就说明假设错误,然后再用其它的假设。
排除法排除法:已知在有限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于一个答案,不知道它是否正确,但是知道这个答案之外的其它答案都是错误的,所以推断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著名侦探福尔摩斯说过:“当排除了所有其它的可能性,还剩一个时,不管有多么的不可能,那都是真相。
”反证法反证法是“间接证明法”一类,是从反面的角度的证明方法,即: 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从而得出矛盾。
具体地讲,反证法就是从反论题入手,把命题结论的否定当作条件,使之得到与条件相矛盾,肯定了命题的结论,从而使命题获得了证明。
常见步骤:第一步: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第二步:从这个命题出发,经过推理证明得出矛盾。
第三步:由矛盾判断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等级和阶段等级:事物的发展过程分为多个等级,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进入相应的等级。
阶段:事物的发展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进入相应的阶段。
等级和阶段的作用:(1)区分作用。
一些事物可以按照所处的等级或阶段来进行区分。
(2)描述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
例如:我们常说一个事物发展到什么阶段了,或者一个事物发展到什么等级了。
筛选思维筛选:通过淘汰的方式对事物进行的挑选。
对于多层筛选,需要为每层都设置通过的条件,符合条件的事物可以通过,不符合条件的事物被淘汰掉,那些符合条件的事物再进入到下一级别筛选,从而实现一层一层的筛选。
限定思维限定是为了缩小范围。
语言中的定语就是为了限定主语和宾语,从而缩小主语和宾语的范围。
(1)用形容词限定主语:例如:“猫”一“黑色的猫”。
“黑色的”这样的限定,就缩小了指定的猫的范围。
(2)用名词所有格限定主语:例如:“猫”一“小明的猫”。
“小明的”这样的限定,就缩小了指定的猫的范围。
(3)用数词限定主语:例如:“两只猫。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PPT课件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区别
三:逻辑思维要求过程的严密性;而非逻辑思 维凭借的是灵感或直觉,呈现的是极大的跳越 性和随意性 。
灵感和直觉是在人类的创造活动中普遍存 在的思维现象, 不论是在文学艺术家的“神 来之笔”, 还是科学家的发明发现,再或者 是思想战略家的“豁然贯通”,都证明在有直 觉和灵感起作用。
两者关注点不同,逻辑思维能力往往与一 个人知识的积累和阅历成正比,而非逻辑思 维与一个人的知识的多少、阅历的深浅没有 必然性的联系,有时候甚至知识越多,阅历 越深厚,反而会成为非逻辑思维的障碍。
第3页/共11页
举例
英国一家报纸曾为一棘手问题征询答案。问 题是这样的:“三个人搭乘同一热气球,突遇 风暴,必须把其中一人推下去,才能确保另外 两个人的安全。三个人一人是伟大医学家,一 人是伟大化学家,一人是核物理学家。该抛弃 谁呢?”
第8页/共11页
建筑设计与两种思维的联系
优秀的建筑设计一般可分为设计策划、设计决策、建筑设计、设计实施、使 用运营和使用后评价几个阶段。然而,真正的建筑设计阶段,更多的是依靠非逻 辑思维的思考方式,当然中间也会很大程度上使用逻辑思维的方式。
往往一个好的设计它并不是突然的灵感所带来的,所谓的灵感是大量的分析 综合等逻辑思维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作为基础,那灵感也只能是意象。同时灵 感产生后方案还需要解决一些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的方法。 反过来,如果仅仅有大量的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所产生的结果,而缺乏非逻辑思 维的思考,即没有灵感的出现,那也很难产生优秀的设计方案。就像约恩·伍重 设计的悉尼歌剧院,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新馆等等,都是设计师的灵感所致,如 果没有非逻辑思维那么很难有这么多奇思构想巧夺天工的建筑。
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

(据《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
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它从一般性的原理 出发,对个别的或特殊的事物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达到 相应的结论。三段论是演绎方法最一般的形式。
4.2 比较与分类方法
比较方法是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进行对照,从而揭示它们的 共同点和差异点的一种科学方法。通过比较,揭示客观对象之间的异 同,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最原始、最基本的方法。
分类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 一种科学方法。分类以比较作为基础,人们通过比较,揭示事物之间 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然后在思维中根据共同点将事物集合为较大的类, 又根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划分为较小的类。通过分类,可以将事物区 别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小类别,形成各种概念系统, 反映客观世界中事物间的区别和联系。
非逻辑思维的特点 非逻辑思维不受或少受思想束缚,常常超越思想常规、
摆脱成见、构筑新意,并有想象力参与,以达到科学研究 上产生突破的一种思维活动。
非逻辑思维经历的三境界(治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 涯路;——悬想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悟
学研究所产生的方法。
潜意识也叫下意识、无意识,是指人脑中不自觉地贮存的知识、经验和方 法,具有潜伏性、模糊性的特点,潜意识是产生直觉、灵感、想象和形象思 维活动的基础。
直觉是指对事物现象做出的直接判断,具有直接性、快速性、理智性的特 点。
灵感是指对问题认识的突然顿悟,具有瞬时性、随机性、情感性的特点。 想象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直接和间接的经验材料,对研究对象的一种重新构 建,或者是一种设想,具有灵活性、清晰性、创造性等特点。 形象思维是指人脑借助于形象进行创造性想象的思维活动,具有直观性、 鲜明性、生动性的特点。 由于非逻辑思维方法看起来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因此 人们通常喜欢把非逻辑思维带来的方法称为创造性思维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 逻 辑 思 维 方 法
分析是把整体划分为各个部分、层次、环节并分别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
综合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人们对研究对象各个部分、层次、环节的认识整合起来, 以形成对研究对象统一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
前者是认识从整体深化到局部,后者是认识从局部上升到整体。它们互为前提、相互 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完全归纳法根据对某一事物中每一对象都具有的某种属性的考察,
有可能涉及还 没有被人们考 察过的领域, 那就有希望发 现未知。
公 理 方 法
是从一些不加证明的公理出发,根据 演绎规则,推导出一系列定理,从而 构成一个演绎体系,这个体系称为公 理系统。
4 、 逻 辑 思 维 方 法 与 非 逻 辑 思 维 方 法
分 析 与 综 合 归 纳 与 概 括 类 比 与 联 想 思 想 模 型 方 法
4 、 逻 辑 思 维 方 法 与 非 逻 辑 思 维 方 法
演绎推理的基本特点
演绎方 法可能 发 现
知
逻 辑 思 维 方 法
演 绎 推 理
在演绎推理中,从真实的前提出发,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就必然得出真实 的结论。前提真,结论必真,结论假, 前提必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未
因为演绎方法 所揭示的前提 中蕴含的内容
何 谓 公 理 系 统
而推出这类事物全体都有这种属性的结论
不完全归纳法是根据对某一事物中一些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考察, 而推出这类事物全体都具有这种属性的结论 •经验概括是以不完全归纳方式进行的; •定律概括是在经验概括的基础上,通过与理论的演绎结果相结合而得出结论 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对象具有其他 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 类比既不同于演绎方法的从一般推导到个别,也不同于归纳方法的从个别推导到一般, 是:从特定的对象或领域推导到另一特定对象或领域的方法。 因此,在归纳和演绎无能为力的地方,类比可以发挥自己特有的效能 通过建构和研究思想模型来认识未知研究对象的方法 科学家如何猜想出理论假说?这不仅与他们的个人素质及其所属科学共同体的 团体因素有关,与他们所处时代的背景知识有关,而且也与他们怎样猜想有关。 怎样猜想?因为现象背后的实体和运动看不见、感觉不到,因为对欲求的因果机制 知之甚少,所以猜想只能从人们已经比较熟悉的相似物出发,在思想中摹写或描 述研究对象的性质、结构、功能或运行规律,这样猜想出来的摹本、蓝图就是思想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