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曹恒博共20页文档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

古 筝 、 笛 子 、 二 胡 、 琵 琶 、 大 鼓 等 民 族 乐 演 奏 的
漫 。
的 回 音 正 如 钻 石 一 样 依 然 典 , 永 恒 , 温 馨 , 浪 经
那 亘 古 不 变 的 太 阳 下 , 跨 越 间 、 空 间 , 其 悠 扬 时
沧 桑 , 依 然 在 不 知 不 觉 中 触 动 着 我 们 的 魂 , 在 灵
广陵散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 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 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 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 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 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 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 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 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广陵散》的曲调优美,具有叙事性。低时区的打击乐器声衬 托着铿锵的节奏,暗示着故事的戏剧性。音乐与标题的内容大 致吻合。“正声”部分为全曲的精华。《广陵散》为“慢商 调”。慢商调是琴的一种调弦法,即降低第2弦商音与第1弦宫 音相同。此种调弦法有助于表现《广陵散》的激昂慷慨情绪, 双弦弹奏代音,浑厚坚实,有气势磅礴之感。
关于二泉映月 乐曲共分六段。 乐曲共分六段。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弃和减 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域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渐层发 展和迂回前进。 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 而是为了深主题, 绪,而是为了深主题,所以乐曲所塑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 中的。从段式结构的扩充、缩减、再扩充、 中的。从段式结构的扩充、缩减、再扩充、再缩减来看乐曲 的艺术构思,它是:陈述——开展 开展——下伏 下伏——亢进 亢进——收 的艺术构思,它是:陈述 开展 下伏 亢进 收 束。
种 乐 器 , 他 是 天 才 的 音 乐 家 。 可 他 却 只 因 为 二 胡
《民族音乐欣赏》word电子文稿

第一章民族音乐欣赏概述第一节民族器乐的历史发展概况1、先秦时期的钟鼓乐队与xx 音乐2、xx 南北朝时期的鼓吹乐与相和歌3、xx、xx 时期的大曲与独奏艺术的发展4、宋、元、明、清时期的民间器乐与独奏艺术的继承与发展5、“五四”以来的近代新型民族管弦乐的发展第二节民族乐器的分类法1、以乐器的制造材料分类法--“八音”分类法:XX、石、土、革、丝、木、匏、竹。
2、按乐器演奏方式分类法: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打击乐器。
3、按乐器振动形式分类法:体鸣乐器、气鸣乐器、膜鸣乐器、弦鸣乐器。
第三节民族音乐的结构与发展手法1、民族音乐的结构:单曲体、XX曲体2、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重复、变奏、展衍、承递、对应等等。
变奏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之中,它是表现民间音乐家演奏上即兴发挥的重要手段,也奠定了民间音乐作品中变奏结构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独奏音乐第一节吹奏乐类吹奏乐器是中国民族器乐中产生最早的种类之一,其发音体大部分为竹制或木制,音色鲜明,演奏技巧丰富,大多数能演奏流畅的旋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流派。
常见的吹奏乐器分三类:以气息吹孔,引起空气柱振动或带动薄膜发声的:埙、XX、箫、排箫等;以哨子振动发声的:唢呐、管子等;以簧片振动发声的:笙、XX等。
一、XX:俗称“竹笛”、“笛子”,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笛子为竹制,体积较小,有1个吹孔,1个笛膜孔和6个音孔。
梆笛和XX:梆笛以主要伴奏梆子腔而得名,管身比曲笛短,管径比曲笛略细,音比曲笛高四度,音色明亮、高亢,善于表现活泼轻快、刚健豪爽的情绪;曲笛以主要伴奏昆曲而得名,音色醇厚、圆润,善于表现内在含蓄、柔润婉约的气质。
笛子可独奏、合奏,在民族乐队中属于高音乐器,是重要的主旋律乐器。
1、梆笛主要演奏家和代表性曲目:冯子存---《五梆子》、《喜相逢》、《放风筝》、《挂红灯》、《黄莺亮翅》等;刘管乐---《卖菜》、《荫中鸟》、《冀南小开门》、《和平鸽》等;2、XX主要演奏家和代表性曲目:陆春龄---《小放牛》、《鹧鸪飞》、《欢乐歌》、《中花六板》、《江南春》、《今昔》、《奔驰在草原上》等;等。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喧嚣中的宁静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喧嚣中的宁静说来惭愧,以前很少真真正正的听过一次中国古典音乐,可近两天却不得不为结课的论文下些功夫,向音乐学院的同学打听了些曲目,安静清心的听了几天,很多还是听不下去,但有一些却也是真真的爱上了。
像是何占豪先生创作的临安遗恨,其中一段情绪高涨,先是钢琴奏出一段低沉有力的节奏模仿马蹄声,好似奔腾的战马把人带到疆场,然后出现古筝的声音由弱到强直至越来越高亢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激烈,仿佛看见岳飞率领他的将士为了江山社稷百姓安危浴血沙场奋勇抗敌的场景,那一刻我的情绪也随音乐爆发到达了极点;可是这时情绪到达顶点时的音乐戛然而止,钢琴声弱进,奏出类似远处钟声的声响,古筝以再现主题的方式进入,这是一没有了之前的高亢取而代之的是柔和,表现出了岳飞在临安狱中的夜晚,一人仰望天空,那种对亲人的思念和回忆,听到我就要掉下眼泪。
这只是这首曲子中的其中一部分也是最感染我的,那种柔和宁静和悲凉总能给我以最深的感触。
初闻《琵琶语》是在一个偶尔经过的网页里,从听到的那一刻起,该曲就把我带入到一种凄清婉转的情绪里,留恋忘返,乐不思蜀,所以干脆把它搬到自己的空间里做了背景音乐。
说来惭愧,那个网页只提供了一个网址,没有任何其他的介绍,连曲名都无法获悉,我一直遗憾,问了几个朋友都说好听但也不知道曲名。
后来有天上网来,看到了一朋友的留言,才知道这首曲子是林海创作的《琵琶语》。
静听《琵琶语》,反复的前奏,将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淡淡忧伤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泣泣私语诉衷肠” 之特点,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引,最终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
其间,小提琴、中提琴、钢琴、洞箫、时隐时现,很好地完成了和声的作用。
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泣的特点,又进一步丰富了曲目的表现力和思想感情。
此曲最精彩、最令人感到新奇的,还是曲子中间那一段,也许是林海对钢琴总有着一份割舍不断的情感,这时钢琴突然变成主奏,琵琶变成伴奏。
第三章 第三节 中国民族器乐欣赏

第三节中国民族器乐欣赏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乐器的作用长期停留在为戏曲、曲艺等的伴奏上,只是到20世纪20年代,在文化艺术平民化思潮的感召下,极富创新精神的刘天华将在中国历史上从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贱工之役”二胡、琵琶带进了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开创了民族乐器发展的新里程。
以刘天华为代表的一些音乐家也开始了零星的民族器乐创作。
到了新中国解放后,民族器乐创作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有以下这几种类:八音:是中国古代乐器分类方法的名称,西周时已出现。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这八个字分别指八种不同的乐器制作材料,每一类材料中均包含着若干种乐器。
八音一词后世引申为音乐或乐器的代称。
十番:民间器乐乐种,“十”是指其“多”,“番”是指花样翻新。
很多的民间的吹打曲,都被称之为“十番乐”,如十番鼓、十番锣鼓、十番笛等,旧时多用于婚、丧、喜、庆等场合。
江南丝竹:民间器乐乐种,流传于江、浙、沪一带。
演奏形式是以丝弦和竹管乐器相结合,主要有二胡、琵琶、笛、笙等。
各种乐器均可在曲调骨干音的基础上加花装饰,以发挥各自的特点。
传统曲目有《熏风曲》、《欢乐歌》、《三六》、《云庆》、《行街》、《四合如意》等。
广东音乐:民间器乐乐种,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其前身主要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20世纪20年代发展为独立演奏的器乐合奏品种。
常用乐器有二弦、提琴、三弦、月琴、笛等,曲调流畅、自然。
代表曲目有《旱天雷》、《连环扣》、《双声恨》、《雨打芭蕉》、《平湖秋月》等。
西安鼓乐:民间器乐乐种,流传于陕西西安一带。
由民间组织的鼓乐社在春节、夏收、冬闲以及各种集会、庙会场合演奏。
演奏形式有坐乐(室内演奏)和行乐(行进演奏)两种。
曲调多源于宋词、元杂剧曲牌以及民歌、器乐曲牌等。
潮州音乐:民间器乐乐种,流传于广东的潮州、汕头等地,在东南亚华侨中也有相当的影响,曲调多取自当地的民歌、歌舞、小调等。
用于室内(弦诗乐)演奏的曲调细腻委婉;用于户外(潮州大锣鼓)演奏的则热烈奔放。
琵琶曲《十面埋伏》鉴赏

激情的诗篇——《十面埋伏》(琵琶曲)赏析一个久远的声音从历史深处隐然传来。
琵琶,一件古老而又奇特的乐器,发出琮琮的声音,仿佛阅尽沧桑、饱经世事的老人,又若热情奔放、慷慨激越的青年。
它是弹奏乐器。
初时,以右手向前弹为琵,向后弹为琶。
秦、汉以来,曾作为多种弹弦乐器的总称。
本是一个敏感又多情的尤物,在别的物只是模糊记着的事情,然而,在它善感的心灵中,已反复而深深地镂刻在回忆的心版上了。
更何况,这不是—个童话、一个故事,是一段撼天动地的史实。
也许,沉静的钢琴在弹着巴赫,优雅的长笛在吹着莫扎特,大气磅礴的交响乐队在合奏着贝多芬,然而,只有它,只有琵琶,依然在娓娓地叙述着《十面埋伏》这个中国的古老故事……《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优秀代表作。
在传统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缓,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细腻的情感,而武曲则结构精致绵密,旋律层次分明,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因而,琵琶曲《十面埋伏》气势雄伟激昂,风格旖旎壮美,艺术形象生动鲜明,是古典音乐的瑰宝。
时间老人拉开历史的帷幕,月的魔指轻轻触动琴弦,音箱里便有和弦嗡嗡嘤嘤的攒动,天籁之音缓缓而来。
走进音乐世界的主人翁是刘邦、项羽。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秦王朝宣告灭亡。
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激烈的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斗争。
当以修筑万里长城而著称的秦始皇的泱泱车队路过时,虽无大名却有大志的两个人物在赞叹之余,同时发出了不同的豪言。
“大丈夫当该如是也!”刘邦说。
“彼可取而代之!”项羽说。
说前一句的较工于心计,说后一句的则多些率直。
鸿门宴之时,项羽大军40万,刘邦仅有10万。
当时,项羽若依范增之计,杀掉狡诈多谋的刘邦,便不会有后面的楚汉之争,而心高气傲的项羽却犹豫不决,失去了一次重要的机会,以致放虎归山,使之形成了与自己抗衡的军事阵营。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曹恒博

所谓音乐者,正是以“展开状态”为 其基本存在方式。所谓音乐,正如萨
特所说乃是“时间性整体所进行着的
一、谈谈中国古代的乐器
1、 相传公元前3000年,伏羲氏创造琴与瑟。比埃及发明弦乐器要早1000年。 2、 相传女娲氏时,发明了笙、簧、管、箫、笛等乐器 3、夏、商、周,历史上称为三代盛行铸钟,尤以周代为最。分为特钟和编钟两 种。特钟:钟体硕大,声音优美而宏亮,主要用来庆祝节日、战胜利日、祭祀、 报时,在钟体上铸字,用来记功等用处。 编钟:因为编钟具有十二平均律的功能,因为音高的不同,钟体有大有小,将 钟悬于木架上。奇妙之处是钟体成椭圆形,钟的两边都可敲击。例如:一边是 还原la,另一边是升la。西欧教堂里的钟,呈圆形只能发出一个声音。在湖北 省随县,出土的周代编钟,就是一例。 4、公元前2500年,颛顼zhuān xū时期造出了鼓。 5、周代非常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发明的乐器也多。例如:馨、搏、竽。 6、秦汉以后,与外国的交往是益增多。乐器逐渐分为本土乐器和外来乐器。 7、秦代主要是蒙恬造筝。 8、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传来的乐器有:琵琶,箜篌、羌笛、胡笳等乐器。 9、宋代有人造阮ruǎn 。 10、明清两代没有产生新的乐器。
广 陵 散 琴 曲
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曲调悠扬流 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 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
江下乐 ,最曲 刘后描 邦决写 取战公 得的元 胜情前 利景 。。 年 项楚 羽汉 自战 刎争 于在 乌亥 202
十 面 埋 伏
情绿此 趣水曲 。之表 间现 自渔 得樵 其在 乐清 的山
渔 樵 问 答
夕阳箫鼓 是抒情写意的的乐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 乐社根据经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十面埋伏》音乐鉴赏论文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乐曲的创作年代资料追溯可至唐代。
它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
是琵琶武曲的顶峰之作,它结构完整,用音乐叙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现了名闻古今的楚汉之战,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那激动人心的旋律令听者无不热血沸腾、振奋不已。
《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是传统琵琶曲较流行之一,。
其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
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
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陶渊明有“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样的诗句。
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总令人想起历史上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这个人也一样的“猛志常在”,有“力拔山兮气盖世”超凡气概,虽然最后失败,却在历史上留下耀眼的身影。
这个人就是项羽。
如果华夏有一个战神似的人物,项羽无疑应属第一人选。
弹拨乐器是民族乐器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在我国的民族乐器文化中大放光彩。
弹拨乐器有古筝、琴、琵琶、柳琴、阮、三弦、扬琴等。
包括用手指或者拨子拨弦和用琴扦击弦发声的弦乐器。
中国弹拨乐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按不同形制、性能和演奏方法可分为平置、抱握、击弦弹拨乐器三大类。
其特色主要在于音色清脆明亮,擅长演奏活泼跳荡的弦律和鲜明的节奏,表现力丰富。
琵琶属于弹拨乐器中抱握弹拨乐器,在东汉被称为“批”、“把”。
这是两种琵琶的弹奏方法,相当于现在的“弹”、“挑”,是象声字,后改写为“琵琶”。
琵琶的演奏手法有:右手——弹、挑、遮、分、扫、轮、拂、扣、滚、勾、抹、双弹、双挑、夹弹和半轮等。
左手——揉、推、挽、绰、住、吟、打、带起、虚按、泛音和按弦等。
琵琶的表现力非常丰富,不但可以弹奏旋律,还可以弹和弦,是民族管线乐队里重要的声部。
在众多著名的琵琶曲目中,《十面埋伏》是较为广大人民熟悉的曲目。
据史书记载,古曲《十面埋伏》早在16世纪就在民间流传,原为琵琶曲《楚汉》。
(完整版)中国古典音乐欣赏.ppt

中国古典音乐--经典、永恒、 温馨、浪漫
最新课件
1
汪丽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
1、高山流水(古琴) 6、胡笳十八拍(古琴) 2、阳春白雪(古琴) 7、汉宫秋月(琵琶、筝) 3、广 陵 散 (古琴) 8、平沙落雁: (古琴) 4、十面埋伏(琵琶) 9、渔樵问答: (古琴) 5、梅花三弄(古琴) 10、夕阳萧鼓:(琵琶)
➢ 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 之王”、“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 器。
➢ 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 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 器。
最新课件
12
最新课件
13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是传 统琵琶曲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集琵琶曲的各种 技法,艺术地再现了古代战场争斗的历史场面。以 一个独奏乐器,演奏出一首形象生动、气氛强烈、 富有交响性的音乐,乐曲内容壮丽辉煌,风格的雄 伟奇特,在古乐中是罕见的。
➢ 刘邦以六十万兵力的绝对优势包围了项羽 的十万之众,最终迫使项羽因寡不敌众、走投 无路而于乌江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胜利。
➢ 《十面埋伏》出色的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 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 战场音画。
最新课件
15
最新课件
16
琵琶的音色特点
➢ 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 的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而生动地说 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
➢ 这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山 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 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西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 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 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 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 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