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三则

合集下载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一、小牛和小狼从前,有一只小牛和一只小狼,它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村庄里。

小牛和小狼非常喜欢一起玩耍,它们总是在花园里追逐,度过快乐的时光。

但是有一天,小牛突然生病了,它感到非常疼痛,无法继续和小狼玩耍。

小狼非常担心小牛,它拼命找医生,并且用尽一切办法让小牛恢复健康。

最终,医生给小牛开了药方,小牛的病终于好了。

小牛非常感激小狼的关心和照顾,它们之间的友谊也更加深入了。

从那以后,小牛和小狼变得更加亲密,它们相互帮助,共度快乐时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会伸出援手,给予我们帮助和关怀。

只有真正的友谊才能经受住考验,而那些真心对待我们的人,才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二、蚂蚁和蝗虫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上,住着一群勤劳的蚂蚁。

蚂蚁们为了存储食物,努力地工作,日夜不停。

与此一个懒惰的蝗虫也住在附近。

蝗虫整天游手好闲,只知道玩乐。

他见到蚂蚁们辛勤工作,便嘲笑他们,觉得他们太过勤奋。

一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大草原被水淹没,蚂蚁们急忙搬运食物,以防被淹死。

蝗虫却没有做任何准备,它只能无助地看着水越来越深。

当雨过天晴时,蚂蚁们继续努力工作,恢复了往日的秩序,而蝗虫则失去了家园和食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比懒惰更为重要。

只有勤劳努力,才能在困难面前保护自己,获得成功。

三、狮子与老鼠森林中有一只凶猛的狮子,它每天都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走动。

一天,它无意中被一个细绳绊倒了,奋力挣扎却无法摆脱。

就在这时,一只小老鼠路过,它看到狮子陷入困境,便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狮子认为自己比老鼠强大,不屑一顾地回答道:“你能怎么帮助我呢?我可以随意把你吃掉。

”老鼠哭了起来,说道:“请放过我吧,如果你肯原谅我,我愿意帮助你。

”狮子心生一丝仁慈,便答应了老鼠的请求。

老鼠用尽力气啃断了细绳,狮子重获自由。

过了一段时间,狮子遇到了猎人的网,它无法挣脱,陷入了生命危险中。

这时,小老鼠闻声赶来,用尽全力咬断网子,救回了狮子。

寓言三则故事100字

寓言三则故事100字

寓言三则故事100字浓缩人类最精华的智慧,让孩子在经典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开发智力,学到正确的知识和教益。

100字左右的寓言故事三则牛读给孩子听?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寓言三则故事100字,希望大家喜欢!寓言三则故事100字篇一小刺猬刚刚建好了她的过冬小巢,还没来的及高兴,就被一个大苹果砸中。

哎哟!吓得小刺猬吱吱叫。

这个大苹果不偏不倚正好扎在他的背上!这下子,小刺猬的小巢不再合适了。

他努力的蜷缩身体,苹果还是一动不动。

他的好朋友纷纷前来支招儿,小松鼠试着帮她把苹果拿掉,却意外添上了3颗棕色坚果。

小猪叫小刺猬在地上打滚,又多了一只小小的青梨和一片皱巴巴的枯树叶。

祸不单行,鲜艳的卡片,粉红色的荷花,四颗熟透了的黑莓,相继扎在小刺猬的身上,他急的哭起来。

这时候,饥饿的山羊出现了,她惊喜的看到了小刺猬,帮他把身上的食物统统吃光。

小刺猬又钻进了他温馨的小窝,一眨眼的工夫,她就睡着啦。

一个倒霉的小刺猬,一群热心却帮倒忙的好朋友,编织出了这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

寓言三则故事100字篇二有一只小狗,它总喜欢惹事生非。

这天,小狗到邻居鸡大婶家串门,鸡大婶正在孵小鸡,它不方便起来,就蹲着和小狗打招呼。

小狗平时欺负鸡大婶惯了,它看到鸡大婶没有夹着翅膀迎接它,就生气地唬起脸。

鸡大婶看到小狗不高兴就不情愿地站起来走到小狗跟前,“我,我,我正在孵小鸡呢,得罪了。

”鸡大婶可怜巴巴地说。

小狗这才看到地上有一个鸡蛋。

小狗说:“听说孵小鸡挺好玩的,今天我也来试试。

”说着就往鸡蛋走去。

“不行,不行。

”鸡大婶连忙拦在小狗前面。

“走开,不然我对你不客气!”小狗蛮不讲理地说。

鸡大婶眼见自已拦不住小狗只好走开了。

小狗得意地走到鸡蛋跟前一屁股坐了下去,谁知道,鸡蛋一下子滚到旁边,小狗扑了个空。

小狗不甘心,又走到鸡蛋跟前一屁股坐了下去,鸡蛋又滚到旁边去了,小狗又扑了个空。

小狗一次又一次地扑空,它的屁股很疼,它用手摸了摸屁股,这才发现屁股上的毛全掉了。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1. 乌鸦和的乌龟从前有只乌鸦和一只乌龟,他们是好朋友。

乌鸦总是高高兴兴地飞来飞去,而乌龟却总是缓慢地爬行。

有一天,乌龟问乌鸦:“为什么你这么快乐?”乌鸦回答:“因为我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乌龟感到好奇,他向乌鸦请求:“能不能让我坐在你的背上,让我也能看到远方?”乌鸦同意了。

乌龟兴奋地爬上了乌鸦的背,并且他们开始飞翔。

乌龟看见了他以前从未看到过的美景,他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

从那天起,乌鸦常常带着乌龟和他一起飞翔。

乌龟学会了享受乌鸦带给他的快乐和美景,而乌鸦则体验到了友谊的力量。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通过友谊和互助,我们可以共同享受到世界的美好。

有时候,我们可以为了帮助别人而放下自己的自我,以及体验到他们所经历的乐趣和美好。

2. 冰王国的蛇和老鼠在一个寒冷的冰王国里,一条蛇和一只老鼠成了朋友。

他们相处得很好,彼此互助,度过了许多困难的时刻。

冰王国的国王却听说了这个奇怪的友谊,他不喜欢非常不同种族之间的交往。

国王下令将蛇和老鼠分开,不让他们再见面。

蛇和老鼠非常伤心,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想维持这份友谊。

于是,蛇决定用自己的身体做了一条沟,以便他们仍然能在暗地里见面。

每天晚上,蛇和老鼠都会在沟里见面,抱怨冰王国的国王不理解他们的友谊,但他们相信总有一天国王会改变主意。

果然,国王渐渐意识到了蛇和老鼠之间的纯洁友谊。

他们的勇气和爱心感动了国王,最终国王放弃了对他们的隔离政策。

蛇和老鼠终于可以公开地一起生活,他们和平地在冰王国中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论我们的差异有多大,我们都可以互相尊重和理解。

真正的友谊可以打破种族和社会的隔阂,让我们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3. 善意的狼和漂泊的小羊从前有只小羊,它在一片荒野中迷了路。

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一只狼出现在他面前。

小羊害怕地哆哆嗦嗦地问:“请你不要吃我,我只是迷路了。

”狼看着可怜的小羊,感到非常难过。

寓言三则

寓言三则

寓言三则【Luyz.收整】一:森林末日有传言说,一个月后这片森林的末日就要来临了,于是整个林子里都乱了。

所有的动物该做的事都放下不做了,窝不打扫了,也不再出去狩猎。

狼和狐狸每天饥肠辘辘地到处闲逛,连孩子也不管不喂了。

还捕猎喂孩子干什么呢?反正这片林子都要大难临头了。

金花鼠和松鼠也不再储存过冬的粮食。

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

整个森林一如从前,生机盎然。

众动物终于醒悟过来了,但是冬天却要到了。

他们本想找出那个妖言惑众的家伙,好好惩罚他一下,但现在也顾不上了。

大家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要抓紧时间做过冬的准备,否则末日真的要降临了,即使不是整个森林,那生活在林子里的他们也在劫难逃了。

二:蝴蝶和蛇有一次,一条蛇不知为什么开始追赶一只蝴蝶,已经追赶了两天两夜。

那只蝴蝶惊恐万分,抖动着翅膀拼命地往前飞,但是那条蛇还是不依不饶地尾随在后面。

第三天的时候,蝴蝶筋疲力尽,实在飞不动了,就落到了一朵花上,气喘吁吁地对追赶自己的那条蛇说:“在你杀死我之前,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我从来没给我的猎物提供过这样的机会。

不过我今天就破一次例,满足你的临终遗愿,你问吧。

”蛇不太情愿地回答。

“你吃蝴蝶吗?”“不吃。

”“我做过什么伤害你的事吗?”“没有。

”“那你为什么要追杀我呢?”“因为我看不惯你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那副怡然自得的样子!”蛇愤愤地说。

也许,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自己的失败,而是别人的成功。

嫉妒让人疯狂。

三:镜子从前,一个国王的宫殿里有一间镜子屋。

在这间镜子屋里,四周的墙壁、天花板,还有地板,都是镜子做的。

有一天,一只狗偶然钻进了这间镜子屋,一下子惊呆了:它的周围都是狗。

它马上呲起了牙,镜子里的狗也都气势汹汹地呲起了牙。

这只狗又惊恐地大叫起来,镜子里的狗也都疯狂地大叫起来。

就这样,这只狗在这间屋子里对着镜子中这群敌人又扑又叫了整整一个晚上。

第二天,人们发现这只狗时,它已经气绝身亡了。

这场悲剧本来可以幸免,如果这只狗当时不是又咬又叫,而是友好地伸伸爪子、摇摇尾巴的话。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和哲学家,他以深情而富有哲理的故事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三则托尔斯泰的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其中的智慧吧。

故事一:鸽子与猎人从前有只鸽子,它每天都会飞到一片田地上觅食。

一天,它发现了一颗大大的麦粒,非常享受地啄食着。

忽然,一声枪响,猎人将它击中,鸽子痛苦地摇晃着身体坠落在地。

猎人看到鸽子倒在地上,高兴地迈向前去,准备将它带回家并烹饪。

就在此刻,一只鹰飞到了现场。

鹰看到猎人和鸽子,它立刻在猎人的面前停下,动作吓得猎人退后了几步。

猎人恐惧地望着鹰,然后匆匆离开,放弃了鸽子。

鹰飞到鸽子身边,轻轻地拍打着翅膀,慢慢地将鸽子带离了地面。

鹰放下鸽子,它坐在树上注视着鸽子。

鸽子问:“你为什么救了我?”鹰答道:“猎人是我的敌人,而你是我的朋友。

一个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故事二:两只青蛙在一个浅水潭中,有两只青蛙,一只叫作“知识”,另一只叫作“无知”。

它们总是一起游泳,一起找食物。

一天,这两只青蛙发现了一口深井。

它们同时跳进井里,它们越来越深地下沉。

青蛙们尝试跳出井口,但是它们跳不出去,因为井口非常狭窄。

青蛙“无知”绝望地说:“我们这次无法逃生了!我们将永远困在这井里。

”青蛙“知识”冷静地回答:“别灰心,我有办法。

”青蛙“知识”开始在井里跳跃,它不断地试图跳高一点。

它成功地跳出了井口。

然后,它向下喊道:“快跳,你可以做到!”青蛙“无知”随即绝望地说:“不可能,我跳不出去。

”青蛙“知识”坚定地对它说:“相信我,你可以的。

你只需要跳一次就行。

”青蛙“无知”受到鼓舞,它跳了一次,再次跳了一次。

它成功地跳出了井口,和青蛙“知识”一起回到了潭边。

故事三:鸟儿和兔子有一天,一只小鸟在树上唱歌。

一个兔子听到了小鸟的歌声,它很羡慕,却没有办法唱歌。

兔子忧愁地问小鸟:“为什么我不能像你一样唱歌呢?”小鸟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回答:“你不必羡慕我,因为你可以跳得比我更高。

”兔子开始跳起来,跳得非常高。

《伊索寓言三则》

《伊索寓言三则》
道德启示
伊索寓言通过动物的行为和对 话,向读者传达了关于诚实、 善良、公正等道德观念的启示

人生智慧
每个故事都包含着人生的智慧, 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明智 的决策。
文化传承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部 分,它传承了古希腊的文化和价值 观,同时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和文 学。
05
寓言故事的普世意义与个 人成长
实际应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例如,在 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 问题。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像狐狸一样勇敢地面对问题 ,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案。如果我们选择逃避或为自己找借口 ,那么我们就无法成长和进步。因此,这个故事的实际应用 场景是在我们遇到困难时鼓励我们不要放弃,而是要勇敢地 面对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勇气与智慧
在伊索寓言三则中,主人公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了勇气和智慧。他们不仅勇敢地面对困境,还运用聪明才智解决问 题。这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自律与自我控制
在伊索寓言三则中,主人公们通过自律和自我控制克服了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这启示我们要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提升,通 过自律和自我控制来克服自身的不足,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领导力培养的启示
决策能力
故事中的角色和情境可以 作为决策分析的案例,教 导领导力者如何根据实际 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团队协作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强调团 队合作和集体智慧,对培 养领导者的团队协作能力 有积极影响。
沟通技巧
故事中的角色之间的互动 和沟通可以作为沟通技巧 的教材,帮助领导者提高 沟通能力和影响力。
蚂蚁代表了勤劳和 未雨绸缪,而蝉则 代表了懒惰和没有 远见。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托尔斯泰是俄罗斯作家,也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的故事中充满了深刻的寓意和道德教育。

以下是他的三则寓言故事的中文翻译,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示。

1. 两只鸽子在一大片森林中,有两只鸽子住在同一棵树上。

它们过着平静而快乐的生活,互相照顾和支持。

一天,一只强大的鹰飞过来,在它们之间停了下来。

鹰看见了树上的两只鸽子,心生嫉妒,想要占有它们的领地。

鹰对两只鸽子说:“你们为何住在同一棵树上?你们应该分开,每只鸽子都住在一棵树上,这样你们就能拥有更多的领地。

”鸽子想了想,觉得鹰说的有道理,于是决定分开住。

当它们分开住后,鹰却趁机占领了它们的领地。

鸽子们后悔不已,但已经为时已晚。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团结是力量的源泉。

如果我们分散了,我们就会变得脆弱,容易被别人利用。

只有通过合作与团结,我们才能够战胜外部的威胁。

2. 狐狸和乌鸦有一天,一只乌鸦看到一块美味的奶酪悬挂在树枝上。

它飞到树枝上,开始高兴地叫喊着。

就在这时,一只狡猾的狐狸走过来,看见乌鸦抱着奶酪。

狐狸走到乌鸦下面,说:“你真美,你的声音一定也很好听,为什么不给我唱一首歌听听呢?”乌鸦被狐狸的话迷住了,它以为狐狸是在夸奖它。

于是,它张开嘴巴,准备唱歌。

一旦它张开嘴巴,奶酪从嘴巴里滑落到了地上。

狐狸抢走了奶酪,笑着对乌鸦说:“机会稍纵即逝,你的傲慢和愚蠢让你失去了美味的奶酪。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恭维和奉承。

虚荣心和自大会让我们失去警惕,从而容易受骗。

有一天,一个狐狸决定走近一个刺猬的巢穴。

狐狸想要用威吓和恐吓的方式把刺猬赶走。

它对刺猬说:“如果你不离开这里,我就会咬你!”刺猬立刻卷起了身体,露出了满是尖刺的背部。

狐狸试图接近刺猬,但每次都被尖刺扎伤。

最终,狐狸明白了自己无法接近刺猬,于是悻悻地离开了。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威胁和欺凌时,我们应该保持坚定,并且不被吓倒。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来保护自己,让威胁者无法接近。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

【寓言故事】托尔斯泰寓言三则1. 牛和老虎的故事从前有一只老虎,它非常喜欢吃牛肉。

有一天,老虎遇到了一只牛,于是他冲上去想要吃掉这只牛。

牛问老虎:“你为什么想要杀我呢?有这么多其他的动物你可以吃,不是吗?”老虎说:“这是我的习惯,我喜欢吃肉,特别是牛肉。

”牛马上回答:“这只是你的一种习惯,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一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可以互相尊重和帮助,不妨试试吧!”老虎听了牛的话,决定放弃了自己的欲望。

自此以后,他们之间的友谊变得越来越深,直到老虎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尊重和互助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关键。

2. 骆驼和蒟蒻的故事有一天,一头骆驼在沙漠上行走,遇到了一只蚂蚁。

这只蚂蚁向骆驼请求帮助:“请帮助我们,我们的家被摧毁了,现在需要一个新家。

”骆驼看起来很高傲,说:“我是骆驼,我不应该帮助一个小蒟蒻。

我跑得快,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但你们就是在这里工作。

”但蚂蚁不屈不挠地说:“即使我很小,但我也有能力为其他蒟蒻服务。

请你不要放弃我们。

”骆驼听了蚂蚁的话,感到很羞愧。

他决定留在原地,帮助这些小蒟蒻建立新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不分大小,倾听别人的需求,并尽力帮助他们。

3. 王子和乞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骄傲自满的王子。

他非常自负地认为自己非常富有和有钱。

然而,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乞丐。

王子看了乞丐一眼,随即离开了。

那天晚上,王子做了一个可怕的梦。

他想象自己成为了一名乞丐,每一天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困境之中。

当他醒来后,他意识到富有和贫穷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

无论他自己的状况如何,他仍然是人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不应该以他们的财富或社会地位来评判别人。

我们可能会遇到突然的财富或短暂的反转,但我们的尊严和人性始终不会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三则》鄂教版七下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1 了解成语与寓言的联系
2 理解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寓意
3 联系生活,获得教益
4 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明确“方、亡、居、吊、将、奉”的意思和由“奚、何遽、知否”构成的相关疑问句
5 背诵课文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能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明确重点字词的意思,疏通文意
2 筛选整合,概括三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古为今用,品味寓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
(一)文体简介:
寓言是一种文学样式,往往以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它篇幅短小,故事也不复杂,但内涵丰富深刻,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常用比喻、拟人和夸张等手法,借古喻今,借远喻近,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巧妙地表达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受,蕴含着对于人性的精辟分析及隽永的人生哲理
我国古代的寓言,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远古时代就在各民族之间流传战国时代,由于士阶层的兴起,他们或者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或奔走于各国,游说诸侯,都必须致力于言谈的技巧,使之具有说服力,因此,在他们的著作或言谈中就出现了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如《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愚公移山》等现在流传的古代寓言,有的是把民间寓言记载下来的,有的是根据民间传说加工而成的经过记载或加工,扩大了流传范围,增强了文学色彩,甚至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主要特点是情节、结构简单,往往是一两百字一则,甚至几十字一则,但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思想深刻
(二)自读课文,运用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髀bì何遽jù跛bǒ稷jì戮lù塞sài
北面:面向北方
奚:为何
用:费用,钱财
亡:逃跑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何遽:怎么就
摧:折、崩坏、毁灭
汝曹:你们曹,辈
俄而:不久,一会儿
(三)内容讲解
《南辕北辙》
这则寓言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题目是后人加的原文是: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
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故事的大意是:
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他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可见,这个寓言是魏国大臣季梁讽喻魏王攻赵而编纂的故事他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
这个故事一经流传,成为著名的成语之后,它的意义就远远超过了故事本身千百年来,人们常常引用它去讽刺那些“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的人告诫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应朝着既定的方向去努力,切不可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背道而驰
其实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就发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联系,是为了让故事显得生动和真实,从而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在说服他人时不妨也用这种说法,将一些故事、案例融入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就更容易打动人
《塞翁失马》
这个故事,语出《淮南子人间训》,是个很著名的寓言故事它用一连串的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他的儿子骑这匹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在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是为了说明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阐述了“祸”与“福”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则寓言比喻虽然暂时吃亏,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也指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它教育人们在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一面,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把坏事朝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进行转化文章语言洗练,论述道理深刻
“塞翁失马”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而来,它常常与“焉知非福”连在一起使用,成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阿豺折箭》
这则寓言故事选自《魏书吐谷浑传》,标题为编者所加
大约在1500年前,中国境内有一国家,叫吐谷浑,位于中国的西北边境,相当于现在新疆东南部和青海北部是鲜卑族人建立的他们原本住在东北,但经过不断的迁徙,结果迁到了西北边,就是现在新疆东南部和青海北部的地方
相传,吐谷浑国有一个
国王,名叫阿豺他有二十个儿子可是,儿子们之间很不和睦,整天争吵,阿豺为此非常忧虑,临终前,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们不团结,国家难以安定,就把二十个儿子全都叫到身旁,对他们说:“你们每人给我拿枝箭来”于是就有了“阿豺折箭”的故事
这个故事历代相传,传递的正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价值力量,透现出中华民族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
(四)特色赏析
1 言“近”旨“远”,托意于事
三篇寓言,有的成为著名成语,有的传为千古佳话,这是因为三篇寓言不仅语言简洁通俗,故事性强,而且寓意深刻,含蓄隽永然而,故事的寓意既不是故事本身的含义,也不是作者在文末直接揭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在故事的背后或字里行间去思考,去发现,在对故事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这些结论所蕴含的道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其价值远远超出原作者的意图这样托意于事,不但故事性强,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而且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2 形象鲜明
三则寓言,有人用夸张的手法刻画愚不可及的傻子,如《南辕北辙》中的驾车者;有的用曲折的故事塑造思虑深远的智者,如《塞翁失马》中的塞翁和《阿豺折箭》中的阿豺这些描写,惟妙惟肖他揭示了主人公的个性例如《塞翁失马》的故事共分四层:失马、得马、摔伤和“相保”每层除交代事件外,主要写塞翁的话,并以乡人的认识作对比突出他的过人见识、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参透祸福相因、不为得失所动的智者形象
(五)价值探讨:
同学们,我国古代寓言之所以能流传几千年,并能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或成语,不仅因为它能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和活泼的语言打动读者,而且因为它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让读者不断地提醒自己,反思自己,积极而健康地生活教材所选的三则寓言也具有这样的价值
《南辕北辙》告诉我们应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决不可做背道而驰的傻事这对于虽然富于生活幻想却又不能正确地把握人生方向的青年学生来说,是有着警醒作用的,可以让我们从“驾者”这面反面镜子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接受教训,重新规划自己的行为
《塞翁失马》充满生活辩证法,它告诉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得与失现在不少学生心理脆弱,经不起“得”的诱惑,也挺不住“失”的打击,这篇课文正是生活优越的当代青少年最好的心理教材
《阿豺折箭》的道理众所周知,要做到却不容易,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和睦相处的意识,学习这一课后,应有新的体会与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