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智慧1
第二节哲学与人生智慧1

• 十六、援助——雪中送炭,危难之中现真情 • 1. 别忘了买人情原始股 • 2. 当别人危难时伸手援助 • 3. 援助人时要让对方乐于接受
• • 十七、激情——这个社会沉闷者太多太多 • 1. 成功需要激情 • 2. 开朗热情,坚冰可融 • 3. 成功:用100%的激情做1%的事
• 十八、形象——把个人形象打造成一流品牌 • 1. 名誉比金钱更珍贵 • 2. 好形象容易获得认同与喜爱 • 3.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 小伙子继续走,这时释老师来了:小伙子啊,人世 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更何况爱情呢?不如都放下 吧——这就是佛家老师,他会要求你看破红尘,彻 底放下。
• 小伙子迷茫了:都是先哲思想,都是好心老师,究 竟该听谁的呢?
• 第一阶段:真——童者真也(大学毕业前) • 这一阶段的特点为:涉世未深,童心未泯,无忧无虑,的谜底是“人”。
• 他解释说:“在生命的早晨,人是一个娇嫩的 婴儿,用四肢爬行。到了中午,也就是人的青 壮年时期,他用两只脚走路。到了晚年,他是 那样老迈无力,以致于他不得不借助拐杖的扶 持,作为第三只脚”。
• 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 跳下去摔死了。
• 斯芬克斯之谜,其实就是人的谜、 人的生命之谜。
• 由于人生存在天与地之间,因此人生的根 本问题就是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创造一 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由于人生活在人 与人之间,所以要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法则
• 一)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 • 说话三境界:直话,要转个弯说;冷冰冰的话
,要加热了说;顾及别人的自尊,人情留一线, 日后好见面。
• • 十九、爱心——爱像春日的阳光使大地苏醒 • 1. 永存仁爱之心 • 2. 仁爱之人,易获他人合作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与人生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与人生智慧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生命哲学和人生智慧,这些智慧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也成为我们当下生活的参考和启示。
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强调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
古代的儒家学说提倡“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应当根据天地之道,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相融合。
这种观念反映了中国人对生命的崇尚和敬畏,教导人们要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珍视生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观点是“天人合一”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意味着在生命的道路上,人们应该积极向上,努力奋斗,不断自我完善。
这种价值观教导人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自我奋斗,不放弃追求卓越的机会。
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适应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贯穿于各个层面。
首先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古代的儒家学说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做人的原则,教导人们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达到人生的价值。
同时,佛教和道教也提出了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教导人们要修养心灵,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这些思想都呼唤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德,以实现自我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体现在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处理上。
古代的儒家学说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仁爱之道,教导人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益。
这种观念反映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价值观,教导人们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还包括对时间和生活的理解。
古代中国人注重时间的安排和节制,认为时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强调了个人在时代中的责任和使命。
同时,他们也注重生活的节制和平衡,提出了“中庸之道”和“和而不同”的理念,教导人们要追求生活的平衡和谐,摒弃极端和过度。
哲学与人生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二、马克思主义指引人生路
2.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真学
真懂
学好用好马克 思主义哲学
真用
真信
·厚德敏行 经世致用·
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哲学与人生》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必修) 1
2
3
4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心理健康 与职业生涯
哲学与人生 职业道德与法治
·厚德敏行 经世致用·
内容与进程
哲学与人生
章节 第一单元
内容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知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马克思哲学创造性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科学预见和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了社会 发展的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现实人的自由而 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历史使命,反映出人类对 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和追求。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 群众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
·厚德敏行 经世致用·
一、哲学的智慧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研究
.
自然科学.. .Fra bibliotek物化生 .
理 学
学
物 学
.
.
.
社会科学知识
经 政 法.
济 学
治 学
学.
.
.
思维科学知识
心 理 学
逻 辑 学
语 言 学
. .
.
.
·厚德敏行 经世致用·
二 马克思主义指引人生路
二、马克思主义指引人生路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考
关于哲学与人生智慧

关于哲学与人生智慧我们活的每一天都是唯一的。
你选择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必须慎重,因为这代表你生命的内涵。
不要去想自己是中年还是老年,只感受到我是一个人,我有我的生命,我的生命就是今天,就是现在的这一刹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哲学助你澄清概念哲学在西方本来是爱好智慧,它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生命的过程里面,所谓的智慧不是一个名词,它是一个逐渐展现觉悟的能力。
所以,我想把哲学分三方面来看:第一,可以说是语言治疗学。
我们学哲学常常在问,你说的每一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很精确地下定义?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有一天下午你逛美术馆,你欣赏许多名画,有一幅你特别喜欢,这时候你忍不住就会说这幅画真美。
说完之后后面来一个老人家,他说且慢年轻人你说这画真美,太好了,代表你知道什么是美,我是苏格拉底,请你告诉我美的定义是什么?你既然说这幅画真美,你显然应该说一下美是什么意思?但是当你想解释的时候又发现好像讲不清楚,请问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如果是客观的话,代表任何一幅画具有某些条件,某些色彩,某些构图,就应该让所有的人说它是美的吗?天下没有这样的画。
好,那么你说美是主观的,主观是代表你个人认为美,别人不一定认同,这个“美”字就失去了传达意义的效果。
经过这样的分析之后,发现你原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你只是发出一种感叹。
这时候心里觉得很沮丧,第二天再到美术馆,这时候看到苏格拉底已经在观赏那幅画了,你今天走到他的后面听到他说这幅画真美,太好了机会来了,你马上上前说请你告诉我美的意义是什么?苏格拉底怎么办呢?他很轻松,很自在,他说好,你让我告诉你美的意义是什么,那你先告诉我你所谓的“意义”是什么意义?“意义”这两个字在西方有一本书分析了有26种意义。
你挥挥手代表善意,有时候也是告诉你前面有陷阱不要过来,所以人表达意义时候都用语言吗?语言这种工具本身的缺陷是很明显的。
所以,西方就把哲学界定为语言治疗学,你尽量说每一个词都要先清楚地界定,人生的问题有一半以上都来自于语言的问题。
古希腊的哲学与人生智慧

古希腊的哲学与人生智慧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其哲学思想影响了几乎整个西方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生命和人生的理解。
众所周知,古希腊的哲学有三大流派:苏格拉底式哲学、柏拉图式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式哲学。
这些哲学思想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基本智慧,更为人们在生活中指明了方向,为人生的探索和领悟提供了启示。
一、苏格拉底式哲学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古希腊哲学的第一步,他是开创了西方哲学我们现在所知的形式,而他主张的思想方法是探究自然法则和事物本质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式哲学的重要信条在于人必须知道自己是谁,目标是什么,拥有何种责任和义务。
他推崇“认识的本体性”,认为认知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内省的思考过程,通过反省和自省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认识。
另外,苏格拉底式哲学主张“认知、伦理、经验与实践应该是紧密相连的。
”他认为人类通过内省不断自我修正,进而改正错误。
只有通过反思,不断理解自己,才能真正理解他人,找到内在的幸福和满足感。
苏格拉底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内在知识,发现自己的探索方法。
”二、柏拉图式哲学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化。
江湖术语多用“柏拉图式哲学”来描述这种思想,可以概括为:物质世界并不是现实的世界,真正的现实是超越世俗的理性世界。
柏拉图式哲学认为,物质世界只是理性世界的投影和延伸,唯有摆脱物质的束缚,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
这种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性,脱离物质世界进入真正的理性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内在的最高目标。
他提倡的是“理性与自由”,这是基于对内在理性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他强调了思想和训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理性思考和摆脱世俗的束缚,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三、亚里士多德式哲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思想中最全面的一个代表人物。
他的哲学思想延续并扩展了前面两种哲学,注重逻辑思考和实践的应用。
他提出了著名的认识论构想,认为人类通过形象感觉、经验、思考和专业化技能来获取知识和智慧。
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

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中国哲学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既是对人类智慧的积淀,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中国哲学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名家等多个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这些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主流,其核心是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主张的是实用主义,把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强调“仁”、“义”、“和”,认为“天下大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来维护和谐社会。
儒家思想也强调对家庭的重视和关注,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和最小的社会单位,人们需要在家庭中学习和实践“仁爱之道”。
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中独特的一支。
道家归根到底是对自然的解读和对心灵的抚慰,它主张的是“无为而治”,强调自然和谐的优美和无从干预的智慧。
道家也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思想,表达了一个人在获得思想上的正统和道德伦理上的追求时,有多少外界和内部的支持对其至关重要。
墨家思想是一个反对暴力和战争的哲学,认为“废墟之上,万物若出;千夫所指,天下莫争。
”墨家主张爱与和平,反对纵容暴力和战争,力图制止战争带来的人类浩劫。
这种“以兼愛为主”的思想,对于人类和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样具有启示和意义。
名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另一支流派,主要代表有王阳明。
名家思想认为,人的心灵或内在存在有自我反思和自我改正的能力,人们只要能够认知矛盾的存在,便能够以“知行合一”之方式解决问题。
这种思想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使在当代,在自我认知和思想上对自我反思和改正仍然是一种关键的能力。
总的来说,中国哲学的各个流派都强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让人们了解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应该推进和追求大道上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哲学思想同样适用于我们当代的生活和社会,让我们对生命本身和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让我们不断探索和发现人生智慧中的真谛和智慧,自由地创造和完善我们的生命。
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

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篇一:哲学与人生感言哲学与人生感言提到哲学,我想起古代的高僧,境界高深莫测,语道禅机,发人深省。
想起古书中描述仙风飘飘的老道,淡泊宁静中,有一种洗涤人心的智慧。
我还想起历史长河中一代代名相,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之外,端的是有神鬼莫查之机。
他们都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如今都被我们称为先哲。
;他们有的著书立说,有的传教立道,为子孙后辈播撒了一颗颗智慧的种子,希望后来者能将之发扬光大。
读了《哲学与人生》,再联系所学古人之智慧,突然发现,不论是西方哲学,还是我们东方的思想,很多观点都能在心里发生共鸣,现在我才明白,什么是哲学,其实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才是我们最该继承的财富,那就是最经典的哲学。
哲学来源于生活,哲学的诸多理论又可以指导生活,哲学与人生密不可分。
说一千道一万,哲学既然在指导我们的生活,那么,哲学是如何指导生活的呢?大家都知道哲学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现实生活中更是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有点像道家提出的天人和一思想,人能够改造自然,自然也能够影响人。
马克思给了我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会我如何客观地认知这个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中国的传统思想则强调修身养性,道德节操,这个我深有感悟。
宽厚最难得,健康才光荣。
我崇尚中国古老宗教哲学的?正?,?清?,?和?。
因为它们涵盖了真善美,却又不等同于真善美。
这三个字分别来自于儒,道,释三家,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风,释迦尚和气。
为什么僧佛叫做和尚?‘和尚’就是尚‘和’也。
为什么把道观叫三清观?道家把清看得重要,‘清气’反对‘浊气’,‘正气’反对‘邪气’,‘和气’反对‘戾气’。
欲求养生,其在贯通斯三气也,有了正气,清气,和气,就把邪气,浊气,戾气化解了,受用一生。
从精神上说,‘正’,‘清’,‘和’三个字代表了儒道释三家的精髓。
儒家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中,‘正心’是根本,是核心。
中国传统哲学与人生智慧

• 定:修炼内心,达到心静神宁
• 禅定:静坐冥想,心无旁骛
• 定力:心定则神宁,神宁则慧生
• 定慧双修,成佛之道
• 慧:智慧、觉悟,达到觉悟境界
• 般若智慧:超越世俗,达到觉悟
• 悟道成佛:领悟佛法,达到涅槃
• 智慧之光,照亮人生
• 慈悲:关爱众生,救苦度难
• 慈悲为怀:关爱众生,无差别对待
• 当代社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 仁爱之心,社会和谐
• 人道主义,关爱生命
和谐:保持身心和谐,促进社会发展
• 和谐社会,人人有责
• 和为贵,和谐共处
• 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
道德伦理:遵守道德规范,提高个人素质
• 道德伦理,为人之本
• 遵守道德,维护社会秩序
• 道德教育,培养良好品德
⌛️
• 清静无为,身心和谐
• 知足常乐,心无挂碍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无为而治:不刻意追求,让事物自然发展
• 圣人无为,而无所不为
• 无为者,不先物为也
• 无为则善用天下,无不治矣
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不逆天而行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顺其自然,万物自化
•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道德伦理:清静、寡欲、谦下、柔弱
国家,使国家
繁荣昌盛
• 自省:每日反省,检
• 孝顺:尊敬父母,照
• 仁政:仁爱人民,治
• 兼爱:关爱所有人,
讨自己的行为
顾家人
国安民
无差别对待
• 励志:树立目标,为
• 悌顺:尊敬兄长,和
• 明礼:礼仪、规范,
• 非攻:反对战争,主
实现目标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芬克斯之谜
• 俄狄浦斯的谜底是“人”。
• 他解释说:“在生命的早晨,人是一个娇嫩的 婴儿,用四肢爬行。到了中午,也就是人的青 壮年时期,他用两只脚走路。到了晚年,他是 那样老迈无力,以致于他不得不借助拐杖的扶 持,作为第三只脚”。 • 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 跳下去摔死了。
• 斯芬克斯之谜,其实就是人的谜、 人的生命之谜。
• 十一、诚信——无信不立,狡诈者必无朋友 • 1. 诚信为本,重诺守信 • 2. 诚信深入人心,成功接踵而至 • 3. 失去诚信,百事不可为 • • 十二、实惠——空头支票,万万开不得 • 1. 许之以利,晓之以理 • 2. 不以利益大小亲疏你的朋友 • 3. 尽可能满足对方的欲望 • • 十三、虚心——让人显得高人一等 • 1. 要一点含蓄,要一点谦逊 • 2.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 3. 虚心求教,成就大业
•
哲学
人生智慧
• 一、斯芬克斯之谜
• 在希腊神话故事里,便有一个狮身人面的怪兽, 名叫斯芬克斯。 • 它有一个谜语,询问每一个路过的人,谜面是: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 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 据说,这便是当时天下最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底。
• 人是什么? • 人是什么?生从何来?死向何去?这是一个困扰 了人类几千年的千古之谜。
2、人的定位
• 人生有两个坐标,一个是纵坐标,一个是横坐 标。纵坐标说明:人生存于天和地之间;
纵坐标---生命的历程
• • • • • 1、7和8 1人2男女3成人7再循环 孔子人生三戒 天年人生 人生当自强
人 是 一 切 社 马会 克关 思系 的 总 和
----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 人是社会的人,社 会是人的社会
狼孩
人 是 天 亚生 里的 士政 多治 德动 物
-------
• 人不过是一根 能够思考的芦 苇.
-----帕斯卡
• 人是什么? • “两足而无 毛”、有理性、有 意志,而且以“一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为本质的、与其他 低级动物相区别的 人类。
• 二十四、倾听一一多看多听,少开口 • 1. 会倾听者得人心 • 2. 倾听是最好的恭维 • • 二十五、宽恕——感谢所有折磨你的人 • 1. 恕人之过,方显大家本色 • 2. 和为贵,责人不可太严 • 3. 让仇恨之树长出宽恕的鲜花 • • 二十六、说服一一说得他人心服口服 • 1. 俐齿伶牙,事业大放异彩 • 2. 有口才必定是人才 • 3. 会说话好办事 • 4. 能说会做,方显英雄本色 •
人生是什么?
如何渡过自 己的人生?
这是思考人生的古老而常新的课题。
• 希腊戴尔菲神殿上刻了两行字: • 一行是“认识你自己”; • 另一行是“凡事勿过度”。
• “认识你自己”说起来容易,可实际却是一 件极其困难的事,一个人就算念了大学或者 进入社会,都不见得能够认识自己。 •
• 我们小时候总以为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 是什么样个性的人,就算是认识自己了。 然而,真的有这么容易吗? •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有一个角色 叫欧阳锋,外号“西毒”,武功非常高, 为了练“九阴真经”而走火入魔,最后 忘了自己是谁 。他逢人就问:“我是 谁?”黄蓉告诉他:“你是欧阳锋啊!” 他接着又问:“欧阳锋是谁?”这个问 题就很难回答了。
• 第一阶段:真——童者真也(大学毕业前) • 这一阶段的特点为:涉世未深,童心未泯,无忧无虑,天性 纯真。孟子所曰“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指的正是人生之 “真”。
• 第二阶段:执——儒者执也(大学毕业至不惑之年前) • 这一阶段的特点为:全面涉世,独立担当,争强好胜,自以 为是。孔子所言“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指的正是人生之 “执”。 • 这是人生的鼎盛时期,人的心智与欲望被打开,你有手表我 没有,你有房子我没有,你有车子我没有,我就嫉妒你,就 这么简单。交往都是有选择性的,为我所用。还有潜能与创 造力最大程度的被开发。这一阶段应当以儒家的思想来统领 内心,该求功名就去争取,但是也要适度,该成家立业的成 家立业,肩负照顾老小等等责任。
• • • • • • • • • • • • • • • •
二十一、宽容——容不下别人,是因为自己太狭隘 1. 以容忍改变能够改变的 2. 宽容为怀,赢取人心 3. 学会原谅别人的过失 4. 有时,良好的关系是忍出来的 二十二、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均沾 1. 合作是最有效率的借力方法 2. 合作才能双赢 二十三、善良——没有人不想与善者为伍为邻为友 1. 为善者可服人 2. 勿以善小而不为 3. 善待每一颗心 4. 美德,生命中最闪光的部分
人生营养
• 身体营养 • 心理营养 • 灵魂营养
横坐标:人生活在人与人之间。
弟子规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泛爱众 有余力
次谨信
而亲仁 则学文
• 由于人生存在天与地之间,因此人生的根 本问题就是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创造一 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由于人生活在人 与人之间,所以要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法则
• 九、尊重——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 • 1. 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 • 2. 努力使人感到他的尊严 • 3. 给弱者的尊重更可贵 • 4. 真正的高手好像平平常常 • 5. 地位越高越不能轻视别人 • 6. 把别人放在心上 • • 十、帮助——关键时刻,谁不希望有人拉一把 • 1. 无私胜有私 • 2. 你的好,别人是会记住的
•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女孩,交 往一段时间后那个女孩离开了他。他非常苦恼,于 是就去请教他人。 • 他遇到的第一位老师姓孔,孔老师对他说:你有什 么好痛苦的,如果女孩嫌你没文化,你就要发奋读 书,如果她嫌你没有房子,你就发奋工作——这就 是儒家老师,他教小伙子锲而不舍,百折不挠。 • 小伙子继续往前走,碰到一位姓李的老师,他说: 年轻人哪!为什么要将自己弄得这么狼狈呢,天涯 何处无芳草——这就是道家老师,他会要求顺其自 然。 • 小伙子继续走,这时释老师来了:小伙子啊,人世 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更何况爱情呢?不如都放下 吧——这就是佛家老师,他会要求你看破红尘,彻 底放下。 • 小伙子迷茫了:都是先哲思想,都是好心老师,究 竟该听谁的呢?
• 2、什么是人生? • 所谓人生,就是人从生到死的生命活动过程,其 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社会生活经历。
• 首先,人是一种生命存在物,表现为人的 生命演化过程和生理发展过程。
• 其次,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表现为人的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
• 人的一生,既是一个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也是一个改造 自己、提升自己,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 一)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 • 说话三境界:直话,要转个弯说;冷冰冰的话, 要加热了说;顾及别人的自尊,人情留一线,日 后好见面。
• 二)掌声——有些人一生都没给过别人掌声 • 1. 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 • 2. 为他人喝彩是每个人的责任 • 3. 不懂鼓掌的人生太狭隘 • 4. 一赞值千金
• 六、礼节——有“礼”走遍天下 • 1. 彬彬有礼,方能魅力四射 • 2. 礼多人不怪 • • 七、谦让——锋芒毕露者处处树暗敌 • 1. 切忌锋芒毕露 • 2. 放下身段,降低自己 • 3. 勿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 • 4. 人前勿张狂,待人应低调 • • 八、理解——人人都渴望他人的认可 • 1. 理解,就是给人方便 • 2. 先理解一般人不理解的事
三、面子——不给面子是最大的无礼 • 1. 中国人最讲究的是面子 • 2. 任何时候,给对方一个体面的台阶 • 3. 看破别说破,面子上好过 • 4. 伤什么,别伤人面子 • 5. 千万不要揭人老底 • 四、信任——生性多疑的人不可能有真朋友 • 1. 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 • 2. 有多少信任,就有多少成功的机会 • 五、方便——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 1. 请主动坐里坐 • 2.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 3. 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轻轻扶一把 • 4. 为对方着想,替自己打算 •
• 十四、欣赏——使人拥有优越感 • 1. 渴望被欣赏之心人皆有之 • 2. 要及时肯定别人的长处 • • 十五、感激——不感恩,就别指望再有下 次 • 1. 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 • 2. 及时感激,切莫等到花儿都谢了 • 3. 感谢你的对手
• 十六、援助——雪中送炭,危难之中现真情 • 1. 别忘了买人情原始股 • 2. 当别人危难时伸手援助 • 3. 援助人时要让对方乐于接受 • • 十七、激情——这个社会沉闷者太多太多 • 1. 成功需要激情 • 2. 开朗热情,坚冰可融 • 3. 成功:用100%的激情做1%的事
• 十八、形象——把个人形象打造成一流品牌 • 1. 名誉比金钱更珍贵 • 2. 好形象容易获得认同与喜爱 • 3.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 • 十九、爱心——爱像春日的阳光使大地苏醒 • 1. 永存仁爱之心 • 2. 仁爱之人,易获他人合作 • • 二十、笑脸——没人会拒绝迷人的微笑 • 1. 愿微笑之花开遍人间 • 2. 微笑是人际交往的桥梁 • 3. 用微笑轻松应付对手的挑衅 • 4. 微笑着挣钱
• 刻在戴尔菲神殿上的第二句是“凡事勿
过度”。
• 这句话是与行为有关的,亦即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过 分,要懂得适可而止。 • 无论做任何事,到了某个程度就该停下来省思,要给 自己、也给别人留点余地。这就是神殿中的教训—— 凡事皆勿过度的真义。
• 为什么打黑扫黄反腐?
• 物极必反; • 过犹不及;
• 二、人的本质 • 1、《现代汉语词典》对人的解释是 “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 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 2、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 学概括。
※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
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 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二类事!
• 由于人生短暂,所以有人把人生比喻 为一场赌博,以生命作赌注,凭运气 定输赢。人生这场赌博还有其特殊性, 就是人生只有一次,因此不能犯大错 误,不能长期地耽误青春,否则“一 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