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事故案例3
电工事故案例

电工事故案例
案例一,电焊作业事故。
某工地进行焊接作业时,因未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导致焊接时产生火花引发火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作人员对作业环境的安全意识不强,未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案例二,电路维修事故。
一名电工在进行电路维修时,因未切断电源就进行操作,导致触电身亡。
事后调查发现,该电工对电路维修操作流程不够熟悉,加之工作时粗心大意,最终酿成了悲剧。
案例三,高压电击事故。
在某电力公司的高压线维护作业中,一名工作人员因未正确使用绝缘工具,在接触高压线时发生电击事故,幸运的是及时得到了救治,但也留下了永久性伤害。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工作人员在高压线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自身安全。
以上几起电工事故案例反映出了电工作业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和事故原因。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对电工安全的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每一个电工作业都能够安全无事故地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电工作业的安全,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电工安全事故真实案例介绍

电工安全事故真实案例介绍近年来,电力事故在工业领域中频繁发生,给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工安全意识,提高电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术水平,本文将通过介绍几起真实的电工安全事故案例,以便于大家深刻认识到电工安全事故的严重性,从而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给出一些建议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高空电缆维修事故某电力公司的电工小李在维修高空电缆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掉下摔伤。
事后调查发现,小李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未正确使用安全带,也未对作业现场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
由于没有足够的制高点和安全措施,导致小李的失足坠落。
案例二:电气设备维护事故一家机械制造公司的电工小张在进行电气设备维护时受电击身亡。
事后调查发现,小张在工作时未将电源切断并贴上警示标识,也没有佩戴绝缘手套以及其他必要的防护装备。
在检修过程中,他不慎触碰到带电设备,导致电流通过他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案例三:线路触电事故某厂房的电工小王在检修电路时,由于操作不当触电身亡。
调查发现,小王未按照操作规程断开电源,未佩戴防护用具,也未对电路进行耐压测试。
在接触到带电线路时,他受到强大的电流冲击,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针对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和建议:1. 提高安全意识:电工作业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增强对电力危害的认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2. 充分培训:电工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全面的安全培训,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知识,了解各类电器设备的特点和操作要求。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电工作业时,应佩戴绝缘手套、护目镜、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4. 定期检修检测:电工设备和线路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5. 切勿违规操作:严禁擅自拆卸电器设备、非法改造电路等违规操作,避免引发电气火灾和其他严重事故。
6. 强化监督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电工作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农村电网人身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农村电网人身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第一部分触电事故[案例一]2005年12月23日,某供电公司线路工区在拆除lOkV配电线路作业过程中,未得到调度许可开工的命令,未验电,未挂接地线,未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就开始登杆作业,工作人员触及带电导线造成触电死亡事故。
一、事故简要经过2005年12月22日, X x市电力公司线路工区向调度申请12月23日上午8时停芋头坪变lOkV芋平线和芋富线,拆除芋平线与芋富线的联络线——富山备用线(富山备用线跨越另一供电局管辖的lOkV线路,工区没有向调度提出停电申请,想借23日该线路停电的机会拆除该段线路)。
12月23日,线路工区主任蒋X X在没有办理线路第一种工作票的情况下,即组织外线技工9人、民工3人到现场拆除lOkV富山备用线。
蒋x X将线路拆除工作分为两步进行,先拆除芋富线到富山备用线4号杆(该杆为联络线的断开点,2号杆隔离开关在断开位置)段线路,再拆除芋平线到富山备用线1号杆段。
蒋X x得到芋富线及跨越的另一单位线路停电的通知后,对工作班成员进行了工作分工,交代了安全措施、保留的带电线路及注意事项,并组织工作班人员拆除了芋富线到富山备用线4号杆的线路。
之后二班班长欧xX 带领一个班到lOkV芋平线27号杆(富山备用线T接杆)停电及拆除lOkV富山备用线,一班班长陈X X和蔡x X 到富山备用线1号杆(T接在芋平线上)拆除旧线,此时lOkV芋平线还未停电。
蔡x x先行到达富山备用线1号杆(富山备用线仍带电),在未接到开工通知且监护人陈X X还未到位的情况下,独自登杆工作,触及带电导线造成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接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接线示意图二、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1.蔡x x受拆除芋富线到富山备用线4号杆段工作的误导,以为可以开始工作,在未接到开工通知且监护人陈x x还未到位,施工作业的线路上也没有采取验电、挂接地线措施的情况下,就盲目登杆作业,触及带电的lOkV线路。
电力安全十个典型案例

电力安全十个典型案例案例一:“电杆下的悲剧钓鱼竿”有个老哥,特爱钓鱼。
那天他跑到一个看着特美的小池塘边,旁边就是电线杆。
他心里就想着鱼呢,完全没注意头顶上的电线。
他把那长长的钓鱼竿一甩,好家伙,这鱼竿就跟电线来了个亲密接触。
一瞬间,电流就顺着鱼竿把他给电倒了。
这老哥被电得浑身发麻,好在旁边有人及时发现送医,才捡回一条命。
这就告诉咱啊,电线杆附近可不能随便搞这些带长杆的活动,那电线可不长眼。
案例二:“好奇宝宝与配电箱”有个小孩啊,就像个好奇小探险家。
看到小区里的配电箱,那小眼睛就放光了。
趁着大人没注意,就跑过去想看看里面到底有啥秘密。
他用手一拉配电箱的门,配电箱那可是带电的呀。
瞬间就被电得大哭起来。
幸亏小区保安就在附近,赶紧断电把孩子救出来。
小朋友们可千万不能乱动这种带电的设备,不然就像这个好奇宝宝一样吃苦头啦。
案例三:“湿手插电的惊险一刻”有个年轻人,刚洗完手,手还湿漉漉的呢。
他着急给手机充电,脑袋就像被门夹了一样,直接伸手去插插头。
那水可是导电的呀,“嗞啦”一下,他就被电得一哆嗦。
手指被电得又麻又疼,手机也差点飞出去。
所以说啊,咱们在接触电器之前,一定要把手擦干,可别学这个迷糊蛋。
案例四:“大树与电线的爱恨纠葛”在一个老小区,有棵大树长得那叫一个枝繁叶茂。
可这大树啊,离电线越来越近了。
有一天下大雨,风呼呼地吹。
树枝就被吹得碰到了电线,然后就起火了。
那火苗子“噌噌”往上冒。
居民们都吓坏了,赶紧打电话给电力公司。
这就提醒咱啊,树木和电线得保持安全距离,不然就容易出大麻烦。
案例五:“违规用电热得快的宿舍惊魂”大学宿舍里,有几个学生偷偷用热得快烧水。
他们把热得快插在那个质量不咋好的插座上,然后就跑去聊天了。
这热得快功率大啊,插座那小身板哪受得了。
不一会儿,插座就开始冒烟,紧接着“砰”的一声,短路起火了。
宿舍里那叫一个混乱,同学们吓得大喊大叫。
这就说明啊,宿舍里可不能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遵守用电规定才能安全。
承钢电缆打压事故案例

承钢电缆打压事故案例以承钢电缆打压事故为题,列举以下10个案例:1. 2016年7月,山东济南市发生了一起承钢电缆打压事故。
当时,一辆大货车在行驶中突然失控,撞上了路边的电线杆,导致承钢电缆被打压,引发了火灾。
2. 2018年5月,江苏南京市一家工地发生了一起承钢电缆打压事故。
施工人员在挖掘土方时,不慎将挖掘机的铲斗压在了承钢电缆上,导致电缆被打压后发生火灾。
3. 2020年3月,广东深圳市一家小区内发生了一起承钢电缆打压事故。
一辆私家车在停车时不慎压到了地面下的承钢电缆,导致电缆断裂并引发火灾。
4. 2017年9月,北京市一家商场发生了一起承钢电缆打压事故。
施工人员在商场内进行装修时,不慎将搬运设备的轮子压在了地下的承钢电缆上,导致电缆断裂并引发火灾。
5. 2019年8月,上海市一家大楼发生了一起承钢电缆打压事故。
施工人员在大楼内进行改造时,不慎将吊篮压在了地下的承钢电缆上,导致电缆断裂并引发火灾。
6. 2015年10月,湖南长沙市一家工地发生了一起承钢电缆打压事故。
施工人员在挖掘土方时,不慎将挖掘机的履带压在了地下的承钢电缆上,导致电缆断裂并引发火灾。
7. 2018年2月,天津市一家厂区发生了一起承钢电缆打压事故。
一辆装载机在作业时不慎将铲斗压在了地下的承钢电缆上,导致电缆断裂并引发火灾。
8. 2016年9月,湖北武汉市一家小区发生了一起承钢电缆打压事故。
一辆卡车在倒车时不慎将后轮压在了地下的电缆上,导致电缆断裂并引发火灾。
9. 2017年5月,重庆市一家工地发生了一起承钢电缆打压事故。
施工人员在挖掘土方时,不慎将挖掘机的铲斗压在了地下的承钢电缆上,导致电缆断裂并引发火灾。
10. 2019年11月,福建厦门市一家工厂发生了一起承钢电缆打压事故。
一台起重机在搬运货物时不慎将货物压在了地下的承钢电缆上,导致电缆断裂并引发火灾。
电力生产事故案例大全

电力生产事故案例大全(总12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电力生产事故案例汇编第一部分本厂事故案例一、生产人身死亡事故1、酒后上班作业违章被物体打击而亡1980年3月13日15时55分,在龚站上厂#2主变压器大修作业中,用慢速小五吨卷扬机经过转向滑轮,从变压器处拉拖一个20吨空滑轮过程中,起重工罗××(副班长,酒后上班)进入运行中的钢丝绳转向三角内侧,面对转向滑轮米处搬拉一根1950×200×200mm木方时,挂转向滑轮的风钻钢钎(Ф25×700mm六轮)拉断,五吨单轮滑子飞出,打中罗××头部,造成罗××头部大量出血死亡。
事故主要原因及教训:a、安全思想不牢,酒后上班;b、卷扬机钢丝绳在运行中,人员违章进入转角内侧;c、违反《安规》规定“对危及人身安全,应立即制止”;d、滑轮未挂在专用地锚上。
2、潜水培训安全措施不完善师傅不幸遇难1983年6月13日下午,水工分场潜水班郭××在培训新工人的潜水技术工作中,溺水身亡。
13日14时15分,潜水班全体人员准备重潜培训工作就绪。
14时30分,受训新工人开始着重潜装,具体分工:郭××听电话,副班长着轻潜装在旁监护。
副班长下潜时不小心将左脚脚蹼蹬掉了一只,立即下潜摸了五分钟左右,因搞错了方向没有找到。
为了尽快寻找,郭××提出下水。
副班长和郭××二人回到班里,各自检查压缩空气瓶压力,着好装背上气瓶回到木筏上。
15时左右,郭××先下水,副班长也跟着下水。
郭××很快找到了脚蹼,游回岸边,副班长接过脚蹼穿在脚上。
郭××提出:“再下潜游一趟”。
副班长见他有倦色,怕出事说:“我陪你去”,又说:“要抓好绳子”。
郭××潜入水中,副班长也跳入水里,沿着导向绳潜至末端与郭××相遇,郭××示意往回游。
工程施工高压触电事故案例

工程施工中的高压触电事故案例导语:工程施工中,高压触电事故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严重时可导致人员伤亡。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高压触电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以提高大家对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视。
案例一:某电力施工公司进行电缆分接箱改造施工时违规带电进行10kV高压电缆拖拽作业,导致发生触电事故,造成2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因为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对现场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案例二:某建筑公司在重庆进行外墙施工时,一名工人跌落高压线上触电身亡。
事故原因是因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不到位,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高空坠落。
案例三:某发电厂发生一起高压触电事故,一名作业人员在220KV升压站搭设脚手架过程中触电死亡。
事故原因是因为作业人员对高压线路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按照电气工作票及作业危险点(源)辨识预控措施卡进行操作。
案例四:某维修队在进行高压电气工具耐压试验时,一名电工因违反操作规程触电死亡。
事故原因是因为电工对高压试验的操作规程不熟悉,未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以上案例中的事故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对高压触电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对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3. 施工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监管不力,未能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程操作。
4. 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导致施工人员对安全知识掌握不足。
针对以上案例,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1. 提高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使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2. 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作业。
3.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排除。
4. 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5.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建筑施工行业的监管,加大对安全事故的查处力度。
触电事故的四个案例

触电事故的四个案例加强绝缘就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另加总体绝缘,即保护绝缘体以防止通常绝缘损坏后的触电。
从事服务业的实习生应认真学习安全用电知识,提高自己防范触电的能力,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触电事故案例,供大家参阅。
触电事故案例一1984年3月28日下午,某厂运输车间运水泥构件,汽车吊扒升到距10千伏高压线约100毫米处,因承重摆动扒杆而碰触高压线,致使扶钢丝绳的汽车司机触电死亡。
这次作业违反了“在10千伏高压线下作业,安全间距不应小于2米”的规定,且由非司机开车,导致悲剧的发生。
触电事故案例二1988年7月31日上午,某厂职工子弟中学校办工厂,在承包工程的室外地沟里进行对接管道作业的青年管工拉着焊机二次回路线,往焊管上搭接时触电,倒地后将回路线压在身下触电身亡。
该管工在雨后有积水的管沟内摆对接管时,脚上穿的塑料底布鞋、手上戴的帆布手套均已湿透。
当右手拉电焊机回路线往钢管上搭接时,裸露的线头触到戴手套的左手掌上,使电流在回线——人体——手把线(已放在地上)之间形成回路,电流通过心脏。
尤其是触电倒下后,在积水的沟内,人体成了良好的导体,那时人体电阻在1000欧左右,电焊机空载二次电压在70伏左右,则通过人体的电流70毫安。
而成人通常的致颤电流即致命电流为50毫安。
70毫安电流使其心脏不能再起压送血液的作用,所以血液循环停止造成死亡。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加之缺乏安全用电知识使年仅23岁的青工死于非命。
类似的事故还有1998年7月17日下午某厂一铆工在进行点焊固定工件作业时触电身亡。
原因是非电焊工干点焊;所用焊把末端因绝缘破损而漏电;天气高温炎热,又为保产品质量,工作(工作总结)地点不能使用降温风扇,以致所穿戴的工作(工作总结)服、防护手套被汗湿透。
上述这些因素使入厂才一上,虚岁才20的小伙子离开了人间。
触电事故案例三1993年11月7日上午,某厂动力外线班班长与徒弟一起执行拆除动力线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3:可燃气体引发的电力电缆爆破事故2000年11月25日凌晨至上午9点,武汉市某所变电所低压总空气开关接连发生3次跳闸现象,经查,临时从该所接电,在所住宅区北墙外施工的市自来水公司有1台电焊机电源短路,排除故障后,送电正常。
下午5点,位于住宅区西北角新建球场处1个窨井突然发生爆炸,1个面积约2m<sup>2</sup>,厚度50mm的窨井水泥盖板被炸碎。
据现场目击者叙述,爆炸前几分钟还有几个小孩在附近玩耍。
此时,变电所低压总空气开关未跳闸,而居民家中电灯忽明忽暗非常明显,在距爆炸点正南方10m远处,检查人员听到地下断续放电声响,故判断此处埋设电缆发生故障,随后立即停电,将这2路电缆退出电网,挖开故障点,发现2路电缆已断,中间约1m多长一截电缆不知去向。
2 事故分析该所住宅区用电是由马路对面所区一容量为315KV·A的变压器采用直埋电缆方式引到住宅区配电房的,损坏的2根电缆1根为截面70mm<sup>2</sup>动力电缆,另1根为截面120mm<sup>2</sup>照明电缆,于1987年在同一壕沟中敷设。
1998年,因居民用电量增加,电缆负荷过大,故对住宅区电网进行一次扩容,另挖一条濠沟,敷设1根截面150mm<sup>2</sup>电缆与原照明电缆并联。
经现场勘察情况发现,可燃易爆的物质就是沼气。
原来,所饭店厨房下水通过1条排水沟流入1个面积约2m<sup >2</sup>,深1m多的窨井中。
由于近期新球场的建立,使原本透气的排水沟至窨井盖四周被混凝土浇注严实,加上窨井盖为自制水泥盖板,没有透气孔,至使窨井中高浓度有机污水产生的沼气无法顺利排出,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爆炸极限浓度在5%~15%之间,属易燃易爆气体。
此外,电缆敷设又不符合规定要求:(1)电缆埋设深度为0.5~0.6m,没有敷盖混凝土保护板,电缆外皮有明显划伤痕迹,部分划伤处已开裂;(2)所饭店厨房排水沟位置设置不当,排水沟与埋地电缆交叉,沟底与电缆几乎挨着,没有防渗措施。
综上所述,由于电缆在敷设时,外皮受到机械损伤,埋地深度不够,没有覆盖保护板,加上所饭店厨房排水沟与电缆交叉,沟底与电缆几乎挨着,安全净距为零,且没有采取防渗措施,使电缆长期受到污水浸蚀。
当电焊机电源线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使电缆迅速发热,加速了电缆绝缘老化,导致受损处电缆绝缘破损发生相间短路。
由于短路产生的电弧温度可以高达6000℃,当电弧遇排水沟中沼气时,就引起窨井爆炸,并烧断电缆,造成2根电缆断路。
这时,变电站低压总空气开关未跳闸,已断的动力电缆一端及照明电缆两端仍带电,由于厨房下水中含酸、碱、盐等物质,使污水成为具有导电能力的电解液,当带电电缆断面与流下的污水接触时,就会发生短路,产生电弧,烧损电缆,气化附近的污水,并发出放电声响,如此循环往复,使电缆不断被烧毁。
当电缆发生短路时,电网负载加重,电压降低。
而频繁短路,造成电网电压不稳,因此,当事故发生后,居民家中电灯就忽明忽暗。
3 结语通过对事故原因分析可知,导致电缆短路引起爆炸事故的关键因素是电缆埋地敷设和地下设施的管理问题。
因此,只要我们掌握直埋电缆安全敷设要求,严格按规定进行施工、验收。
加强区域内地下设施(电缆、煤气管、工艺管、水管、污水管等)的安全管理,防止地下管道内有毒有害、可燃易爆气体的积聚,有效地控制地下设施沿线的违章现象,就可以避免事故发生。
案例3:某220 kV变电站有220/110/35 kV自耦变2台,35kV母线分段并列运行,11月3日06:15,35 kV泽牧3683线速断跳闸重合闸成功(当时带3 MW负荷),35 kV母线出现接地现象。
06:18,35 kV泽溪3686线速断跳闸重合闸不成功,接地现象消失。
由于这2条线路路径并无联系,在变电站巡视无异常后,调度通知线路工区进行巡线,发现泽溪3686线一段电缆的中间接头绝缘破环。
1 故障原因分析分析后认为,泽牧3683线速断跳闸后重合是导致泽溪3686线电缆中间接头绝缘破环的直接原因。
线路由于发生故障而跳闸,经过一定时间后(通常为0.5 s左右),自动重合于空载线路。
由于合闸前存在残余电荷使电压的起始值不等于零,就可能引起更高的过电压。
而泽溪3686线该段电缆中间接头对地和相间绝缘不良或绝缘受潮,不能承受正常的冲击电压,中性点接地不良,在线路重合闸瞬间,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导致相对地电压升高,绝缘击穿。
2 对策电缆头是电缆绝缘的薄弱环节,电缆故障绝大多数为电缆头或电缆中间接头故障。
从这次事故也可以发现,事故的原因是电缆中间接头制作质量不良,压接头不紧、接触电阻过大,长期运行造成的电缆头过热,烧穿绝缘。
由于电缆故障查找比较困难,短时间内无法修复,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铺设电缆时,要严格控制电缆头的施工质量,特别是绝缘水平。
此外要求电缆沟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保持内部干燥,防止腐蚀性气体或可燃性气体进入电缆沟。
青岛“2013.11·22”输油管道爆炸事故11.22青岛爆炸事故现场图片01 11.22青岛爆炸事故现场图片02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指的是2013年11月22日凌晨3点,位于黄岛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路交汇处,中石化输油储运公司潍坊分公司输油管线破裂,斋堂岛约1000平方米路面被原油污染,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10时30分许,黄岛秦皇岛路附近,雨水涵道和输油管线抢修作业现场相继发生爆燃。
爆炸波及青岛市丽东化工厂部分设施。
10时40分,距爆炸点约1公里外的雨水管道末端入海口处,同时在入海口被油污染的海面上也发生爆燃;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事故中的东黄复线于1986年7月建成投产,原设计管道起自山东省东营市,途径广饶县、寿光市、潍坊市、昌邑市、高密市、胶州市,终到青岛市黄岛区黄岛油库,管线长度248.5公里,设计最大输油量为每年1000万吨。
主要原因; 这次事故所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隐患的排查治理不认真、不负责,尤其是对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存在的重大隐患没有进行彻底的排查和整改,企业有责任,政府监管部门也有责任。
二是应急处置不力。
原油泄漏到爆炸八个多小时,其间从企业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对事故风险研判失误,没有及时采取封路警戒的措施,也没有及时通知疏散周边的群众。
三是违规违章作业,现场处置人员没有对暗渠内的油气进行检测就冒险作业,而且采用非防爆的工具进行施工,从而导致油气爆炸。
四是规划设计不合理,事故发生地段规划建设非常混乱,油气管道与周边的建筑物距离太近,特别是输油管道与暗渠交叉工程设计不合理,存在重大隐患。
结语:市政管理部门在市政设施建设中,对可能影响油气管道保护的,要与油气管道企业沟通会商,制定并落实油气管道保护的具体措施。
管道的业主单位要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完善油气管道应急管理,全面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油气管道保护工作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打孔盗油、违章施工作业等危害油气管道安全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要按照后建服从先建的原则,加大油气管道占压清理力度。
“6.30”新大原油管道破坏泄漏事件调查报告2014年6月30日,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以下简称岳林公司)在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管道定向钻穿越施工作业时,将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大连输油气分公司正常运行的“新大原油管道一线”管道(直径φ711)钻破,泄漏原油串出地面并沿周边公路流淌,进入城市雨排和污水管网。
部分原油沿地下雨排系统流向寨子河,在轻轨桥下寨子河水面上聚集,21时20分闪爆着火,22时20分熄灭;另有部分原油沿污水系统进入金州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在第二污水处理厂截留回收。
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没有造成大气环境污染,没有对海洋造成污染。
4.泄漏涉及的城市排水管网相关情况雨排管网:由城富街(学府南路停车场)—辽河中路—寨子河;雨水管线共3067m,管道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检查井67个。
污水管网:由城富街(学府南路停车场)—辽河中路—芳源街—保税区—黄海中路;污水管线共4648m,管道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检查井105个。
(一)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新大一线输油管道被第三方擅自违章施工钻破,导致原油泄漏。
调查了解到,原顶管作业(定向钻)施工方案穿越深度为地面以下4.5m,由于第一眼作业过程中穿越钻进不顺利,将钻头调高为3.5m后连钻两眼又不成功,第四眼钻进时,施工单位岳林公司现场变动钻孔深度和位置,将原定穿越深度升高至2.8m。
在钻进过程中由于钻头钻遇管道受阻,地面震感强烈,岳林公司经理在接到现场工程经理情况报告后,没有对穿越施工风险引起重视,没有进一步排查原因,反而强令现场继续按2.8m施工,把原油管道打漏。
管道泄漏后,由于现场人员携带设施匆忙撤离,钻头、钻具拔出后,管道被钻处形成开放式破口,加速了原油泄漏。
2.管理原因1)现场施工未采取监护措施。
按规定,实施穿越施工时,应由管道运行单位开挖探坑进行可视化管理,并派专人监护施工,但管道运行单位未得到具体施工信息,没有实施上述措施。
2)管道巡护未能发现施工迹象。
巡线员日常采用徒步方式对12#-18#桩管线两侧各5m范围巡视。
由于该管段位于路安停车场内,巡线员日常巡视沿停车场护栏外公路,隔着种有大量松树的绿化带瞭望。
巡视线路距定向钻机摆放位置近50m,巡线员不能发现施工车辆及人员。
3)未能及时围堵住泄漏原油,致使原油进入地下雨排和污排系统。
泄漏油品为中东阿曼油和俄油混合油,油品轻质组分含量高、凝点低、流动性强,短时间内流过停车场和城富街,现场初期应急缺少有效污排雨排井口封堵设备、工具,导致泄漏原油大量进入雨排污排系统。
雨排系统距离寨子河约3km,泄漏原油较短时间到达寨子河,形成污染并在轻轨桥下闪爆着火。
4)没有严格执行管道分公司第三方施工监督管理有关规定。
新港站人员获悉第三方建设合建站和管道穿越施工信息后,没有按照《管道线路第三方施工监督管理规定》(GDGS/ZY62.03-01-2010)向大连输油气分公司报告并填写《第三方施工信息表》,没有向施工单位送达《管道设施安全保护告知书》,对第三方施工敏感性不强,没有在准许施工作业前加强巡护,没能及时发现施工单位的违规施工行为。
5)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大连市政府工程施工联合审批规定。
1月23日,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大连市石油天然气、危险化学品管道相关区域工程施工联合审批暂行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大连输油气分公司没有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没有结合文件要求对第三方施工审批流程做出相应调整。
《通知》中明确了穿跨越管道施工、管道中心线两侧埋设地下电缆、光缆作业(第二条)要执行联合审批程序,但新港站有关人员在施工单位未提供联合审批手续、缺少联合施工审批“通知单”的情况下,与建设单位私下沟通,要求对方按大连输油气分公司内部规定报批施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给对方提供了错误信号,违反了《通知》中提出的“工程施工申请的联合审批”需市安监局牵头组织审批的有关规定(第四、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