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应对
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田志刚

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田志刚摘要: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
文章简单介绍了淤地坝的组成特点及运行方式、淤地坝建设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淤地坝;现状;措施一、淤地坝的介绍1淤地坝工程组成与一般水库大坝相比,淤地坝的枢纽结构有着自己的特点。
它一般由坝体和放水工程组成少数工程布置为坝体、防水工程、溢洪管道齐全的工程。
有一些污水长流水的沟道修建中小型淤地坝,只修建坝体,不设置放水工程。
2淤地坝的特点由于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及降水特征,开挖溢洪管道很不经济。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淤地坝的有限库容,发挥拦泥作用,蓄浑排清,采用坝体和放水工程的系统组成是较为理想的形式。
3淤地坝的运行方式淤地坝的运行方式分为单坝运行和坝系运行两种方式,运行方式如下:3.1单坝体运行方式:淤地坝的主要任务是拦泥,坝体不长期蓄水,其库容一般由拦泥库容和防洪库容两部分组成。
在建坝初期,淤地坝将流域内来水来沙全部拦蓄,通过防水工程将清水放出,而将泥沙全部拦截;当坝体拦泥形成坝地后投入生产,发挥种植和治沙效益。
淤地坝只起滞洪和淤沙作用,此时采取加高坝体或增设溢洪管道等措施,保持一定的防洪能力,保证工程安全。
3.2坝系运行方式:坝系运行方式分为防洪体系和生产两大特征系统。
防洪体系是坝系的骨架和安全运行的中枢,主要有治沟骨干坝来承担,能有效控制流域的洪水泥沙,提高小流域的防洪标准,保证整个坝系的防洪和生产安全。
生产体系是坝系的主体,是确保坝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主要由淤地坝来承担,通过拦泥淤地,发展稳产高产的坝地,少种多收、集约化经营,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二、淤地坝建设的现状1资金不充足淤地坝的建设一般是在一些比较贫困而边远的地区,而在这些地方,淤地坝的建设一般是由当地政府进行申报,国家进行审核后,然后对其进行拨款。
而当淤地坝真正开始建设的时候,由于有些政府想套用国家资金等原因,并不能真正地把资金落实到淤地坝的建设当中。
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摘要:社会整体快速发展,使得淤地坝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淤地坝在水土治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加强淤地坝建设管理质量,对于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提升淤地坝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简要对淤地坝建设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几点提升淤地坝建设管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淤地坝建设;建设管理;问题;措施引言近些年,我国社会整体建设呈快速发展态势,虽然各个地区的经济有了明显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造成较大威胁。
淤地坝在水土流失防治中有着突出效果,这也使得淤地坝建设数量逐渐增多。
为了充分体现淤地坝功能,必须要加强建设管理工作质量。
一、淤地坝建设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一)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落实不到位为了保证其建设质量通常会选择通过“招标、投标、竞标”的形式,确定最终的建设施工单位。
但部分企业为了谋私利,在项目招投标环节出现恶意竞标、串标、违规降低竞标成本报价等行为,导致“招投标”制度空余形式,进而造成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建设质量问题。
另外,项目监理制也是淤地坝建设管理中的重要监管制度,部分项目在建设阶段缺少严密的监督管理,造成淤地坝建设质量无法有效保证,建设成本也显著增加。
(二)缺少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于淤地坝建设来说,必须要在整体项目建设完毕后,对淤地坝的运行能力进行测评,以保证淤地坝可以充分发挥出其应有功能。
但从目前整体来看,我国的淤地坝建设规模比较大,部分项目在建设完工后,没有经过严密的功能性评价就投入运行。
一旦有质量不合格的淤地坝投入到运行中,就会导致拦截淤泥、蓄洪等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再加上没有长期的跟踪监管,部分淤地坝的运行管理效果不高,整体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并没有围绕淤地坝建设形成“支柱产业”,这也会使淤地坝的建设失去意义。
(三)资金注入量不足,建设管理的资金来源有待拓宽淤地坝的建设工程量比较大,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才能完成基本的建设目标。
关于淤地坝建设中水毁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关于淤地坝建设中水毁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水土流失,在与水土流失长时间的斗争当中,当地人民发现淤地坝能够有效的拦截泥沙,并且在保持水土不受流失的基础之上利用淤地进行造田工程,有效的增加粮食的产量,对水土保持工程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文章主要对淤地坝建设的作用和现状进行概括分析,面对淤地坝建设中水毁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标签:淤地坝;水毁问题;措施黄土高原的淤地坝建设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的发展,随着时间的发展对淤地坝工作规范化建设进行不断的完善,因此在黄土高原的淤地坝建设当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
虽然现如今黄土高原地区的淤地坝建设十分的成功,帮助黄土高原地区大多数的人民解决了粮食问题,但是历年来水毁问题在黄土高原地区所造成的影响还未解决,导致淤地坝的发展受到阻碍,因此要想大规模的建设淤地坝,就需要有效的解决淤地坝建设中的水毁问题。
1 淤地坝水毁问题产生的原因1.1 超标准暴雨洪水淤地坝的垮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超标准洪水导致的,在上个世纪末的1994年,黄土高原地区就受到了两次暴雨洪水的冲击,由于部分地区的降雨量远超过50mm的面积,并且有部分地区降雨量超过了100mm,超过了现有淤地坝的防洪标准,当地的暴雨中心是黄土高原中的绥德县,暴雨过后绥德县的水毁淤地坝接近八百座,占到全县总坝数的五分之一。
而引发淤地坝水毁问题的暴雨洪水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雨量大;二是强度高;三是面积广,由于当年降雨量高于历年,导致当地人民没有开展任何的淤地坝防护措施建设来抵御超标准的暴雨洪水。
1.2 缺少骨干工程在对被暴雨洪水影响的众多淤地坝进行调查后發现,若是有防洪骨干工程建设的则没有出现干沟垮坝的情况。
例如山西省的南曲沟中就建设了全拦全蓄的淤地坝,当日降雨达到了93mm的情况下全县的其他没有建设防洪骨干工程的淤地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而建设防洪骨干工程的淤地坝则没有出现任何损毁现象。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淤满”情况及防治策略

【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 淤满” 情况及防治策略
惠 波1,2 ,惠 露3 ,郭玉梅1
(1.黄河水利委员会 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陕西 榆林 719000;
2.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陕西 西安 710021;
3.黄河水利委员会 中游水文水资源局,山西 晋中 030600)
摘 要: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主要工程措施之一。 基于 2009 年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大检查数据和 2011 年第一次全国
spillway, there is a serious safety hazard in case of over standard flood, but the single rainstorm flood will not cause the silt retaining
( dammed land) to be deposited gradually and washed away totally. For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 fully filled” warping dams, measures
3.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Bureau of Middle Yellow River,YRCC, Jinzhong 030600, China)
Abstract:Warping dam is one of the main engineering measure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area. Based on the safety
第 42 卷第 4 2 , No . 5
浅议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浅议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刘颖 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水土保持局
0 1 0 3 0 0
( 二) 改进投 资机 制 淤地坝 在建设 中需 要大 量的资金支 持, 而 【 摘要 】 在 国家的生态建设中淤地 坝建设属于一 项重要 举措 , 其工程 质量的好坏直接 关系到该区域 生态环 境的好坏, 其对于江河的治理、改善 有 的淤 地坝 建设 的县 区较 为贫 困, 不仅地方 资金不能 到位, 当地 负责部 当 地 生态环 境和确保人 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 前, 淤地坝 工程建设中 存在一定的问题 , 如 设计不合理 , 资金不到位、 监理不严格 等, 本 文针对存在 的问题进行 了 分析并提 出 了 解决存在问题 的对 策, 为淤地坝 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 关键 词l淤地坝 ; 建设 问 题; 解决对策
目, 其运 行安 全及效 益受到 当地群众 的关注 。因此 , 应 制订并 出台相关 政 策, 明确工程经营使用权 , 落 实工程运行管护 责任。 ( 四) 增强质量和 安全意 识 淤地坝 建设 区县 水保 局要把 淤地坝 工程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 开展业 务培训、 现 场指 导、 技 术比武 、 专 家
金 的监 督力度 , 确保资金的全 部落实和 使用。
当前淤地 坝 建设 中 存在 的 问题 ( 一) 工程设计存 在问题 淤 地坝 工程在设 计过 程中存在一 些 问 题, 例如 设计 选址随 意, 而选 址又直接 关系到工程 的安全、 大小以 及抗 洪淤地 的效果 ; 还有就是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 , 存在对小淤地 坝进行典型 设计, 尺寸不合 理, 导 致造成 不必 要的浪 费; 另外加 上对 淤地 坝附近 库 区淹没损失 、 石料场选择 和 占地赔偿 等考虑不周全, 也会影 响淤地坝 建 设的正常进行。 ( 二) 配套 资金不到位 淤地坝 在建设 中需要大 量的资金支持, 而 有的淤地 坝建 设的县 区较为 贫困, 地方财政 困难, 在针 对淤地坝 项 目 的 时候 存在夸 大和不顾 及行为 , 一旦真 的要建 设了 , 不仅 地方 资金不 能到 位, 当地 负责 部门还想从 国家资金 中套取一部 分用于其他建 设管理 , 在 这种 情况下, 施 工单位为了节约 资金, 就 会简化 工程程 序, 降低工程 质
黄土高原沟壑坝系建设有关问题探讨(1)(精)

黄土高原沟壑坝系建设有关问题探讨(1)摘要:从沟壑坝系的建设现状、任务与存在的问题来看,黄土高原沟壑坝系建设要处理好黄土高原全面治理与突出重点快速建设的关系,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加快淤地坝系建设。
沟壑坝系拦蓄降雨径流,为黄土高原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同时坝系也拦蓄了大量泥沙,不仅可大量减少黄河干流输沙用水,而且对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也是一大贡献。
坝系规划和建设中要选择合适的规模、结构布局和建坝时序,最终实现坝系的相对稳定,实现坝系水土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要建立健全法规,建立淤地坝建设管理新机制,建立投资与服务体系。
关键词:黄土高原坝系建设问题探讨一、沟壑坝系的现状、任务与问题黄土高原沟壑修建淤地坝由来已久,约有400年的历史。
但大量的淤地坝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
据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和黄土高原七省(自治区)水土保持部门的统计,截至2002年底,黄土高原地区建成淤地坝11.35万座(其中骨干坝1480座,中小型坝11.2万座),淤地32万hm2,保护川台地1.87万hm2。
其中,陕西、山西、内蒙古3省(自治区)共有淤地坝9万余座,占总数的79.1%。
多沙区分布10.60万座、占总数的93.4%,多沙粗沙区分布8.52万座,占总数的75.1%。
同时,建成的数十条小流域坝系,在各地都起到示范作用,促进了坝系建设的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沟壑淤地坝系建设以后,小流域内的泥沙几乎全部被拦蓄下来,洪水得以调蓄和利用,沟道基本实现了川台化,荒沟变良田,构建了黄土高原坝系农业的雏形。
根据对黄土高原人口发展需要粮田和淤地坝建设条件及潜力的分析,按照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也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要求,《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提出用10年的时间,在黄土高原建设骨干坝1.67万座,中小型淤地坝8.94万座和一批小流域示范坝系。
工程建成后,结合其他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实现年减少入黄泥沙5亿t,新增淤地能力18万hm2、拦泥能力140亿t、蓄水能力60亿m3,可发展灌溉8万hm2,可促进退耕还林还草80万hm2和封育保护约133.4万hm2。
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占用林地问题探讨

2023-10-30•引言•淤地坝建设与林地关系概述•淤地坝建设占用林地问题分析目录•淤地坝建设优化与林地保护措施探讨•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淤地坝建设是解决水土流失和农田水利的重要措施,但在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占用林地,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
探讨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占用林地问题,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占用林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及应对措施。
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对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占用林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内容与方法02淤地坝建设与林地关系概述淤地坝建设对于保持水土、防洪减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是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
淤地坝建设的重要性林地的重要性及占用影响林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生态、经济和文化等多重价值。
占用林地会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影响森林覆盖率和生态系统功能。
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与林地现状在淤地坝建设过程中,占用林地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引起重视。
针对当前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强淤地坝建设和林地保护的协调发展。
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较多,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03淤地坝建设占用林地问题分析目前关于淤地坝建设占用林地的法规尚不完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无法可依的情况。
政策法规层面的问题法规缺失由于法规不完善,淤地坝建设占用林地的审批程序也存在不规范之处,审批过程中可能存在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
审批程序不规范对于淤地坝建设占用林地的监管,也存在不到位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手段,难以遏制违规行为。
监管不到位施工难度大由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形复杂,淤地坝建设的施工难度较大,占用林地也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初探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初探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摘要:目前在找到淤地坝建设工程中的问题基础上,要坚持以科学管理为中心,淤地坝建设管理中要落实权责制度,具体的要做到淤地坝建设管理中以工程建设为主体,以科学技术作为辅助,切实保证工程建设目的落实,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起到防洪、蓄洪作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田建设,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实现当地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战。
关键词:淤地坝;建设管理;应对措施;淤地坝是在水土流失区的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水土保持坝工建筑物。
它是水土流失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用于淤地生产,因此也叫生产坝。
一、淤地坝的特点淤地坝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拦泥淤地,从淤地坝的另一个名称生产坝来看,拦泥淤地是淤地坝的核心作用和归宿点,同小水库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1.设计标准低。
(1)坝体压实度偏低。
《规范》规定,淤地坝坝体填筑压实度不小于0.94,而《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水库碾压坝坝体填筑压实度不小于0.96。
(2)筑坝土料水溶盐偏高。
《规范》规定,淤地坝筑坝土料水溶盐含量不超过5%,而《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水库筑坝土料水溶盐含量不超过3%。
(3)上下游坝坡坡度偏小。
以坝高20m为例:《规范》规定,碾压式淤地坝上游坝坡为1∶2,下游坝坡为1∶1.5,而同规模的小型水库上游坝坡为1∶2.5~1∶3.0,下游坝坡为1∶2.25~1∶2.5。
2.不长期蓄水。
建设水库工程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蓄水,发挥水的生态、经济功能,而《规范》规定淤地坝放水建筑物应在7天内放完库内滞留洪水,目的是在发挥建筑物防洪效益的同时,及早利用淤地坝淤成的耕地种植农作物,产生经济效益。
二、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项目无储备。
地方水保部门很少有小流域坝系规划或可行性研究的前期储备,一旦需要,也只能是匆匆编制,往往造成前期工作与实地不相符。
另外,有的地方为了争取项目,在准备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盲目承诺,在实施过程中却无法兑现,在土地占用、淹没损失、管理运行等方面出问题,致使“打一座坝背一个包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应对
发表时间:2019-05-22T15:02:47.5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作者:高志琴
[导读] 众所周知,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一直都是我国重点的建设项目之一,国家有关部门采取较多的措施对其展开了全面的建设工作。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水利局 717200
摘要:众所周知,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一直都是我国重点的建设项目之一,国家有关部门采取较多的措施对其展开了全面的建设工作。
但是现有的管理机制以及科研基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已经不能在适应淤地坝大规模建设的新形势了,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质量,那么也就需要采取更加科学先进的对策展开相应的处理,如此才能确保建设项目可持续化的发展下去。
本文接下来将对此展开详细分析,以希望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问题;处理对策
有关人士应当明确,淤地坝建设项目的修建,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化的保护黄土高原水土而开展的工程,淤地坝建设的质量较高,那么必定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黄土高原的水土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此项工程的修建已经经历了50多年的修建,并且修建规模也逐渐加大,在各个方面的确取得了较多的成功经验。
然而随着国内建设新形势的到来,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遇到了较多的新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加以处理,如此才能提升淤地坝建设的最终质量。
一、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所存在的现状问题研究
(一)淤地坝的坝系结构存在问题
观察当前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的情况来看,其坝系结构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坝系结构指的是各种类型沟道工程数量比例以及平面的布局。
良好的坝系结构能够产生极其重要的拦泥、防洪、灌溉等作用,而且还能有效拦截并利用洪水泥沙,由此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坝系结构的组成能够直接影响坝系的功能以及效益。
要想使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达到这样的功效,那么也就需要使得坝系结构更加的具有合理性。
目前黄土高原地区的坝系结构,在实际修建的过程中,仅仅只是考虑了治沟骨干工程以及淤地坝,却并没有注重小水库以及塘坝等水资源利用工程结构,所以最终坝系结构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完善,从而降低了坝系结构的实际功能。
(二)黄土高原地区坝系规划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对于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淤地坝的建设工作来讲,淤地坝最为关键的技术环
节就要当属坝系规划工作,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技术问题之一,往往淤地坝规划质量较高,那么必定会提升坝系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坝系内部的建设潜力,因此必须要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的坝系规划工作。
同样观察当前国内黄土高原地区坝系规划方面工作的开展,部分建设团队过于重视工程建设的进度,没有提前做好各个环节施工的规划工作,所以在实际工作开展的时候,往往只是凭借自身已有的经验进行规划建设,最终大大降低了坝系规划建设的合理性,并且坝系结构应有的功能也没有得到发挥。
二、全面解决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极力强化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管理的质量体系
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项目来讲,最为关键的便是做好其质量体系
的管理工作,而质量体系又来源于相关制度的确立。
黄土高原建设淤地坝能够为当地群众创造出更加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条件,切实维护好黄河生命的健康,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对此加以绝对的重视。
落实到实际操作上,有关部门需要在现有坝系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淤地坝建设督察机构,要将各个环节建设的制度明确的制定出来,形成规范性的文件标准,同时还需要对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建设等各个方面展开详细督察,并将督察的信息加以数据模式记录,从而确保整个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的建设项目能够更加顺利的得以实施。
(二)做好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前期建设工作
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工作来讲,前期建设工作在整个坝系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只有前期工作得到了更加扎实的修建,那么最终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前期的建设工作,需要设计出阶段性建立机制,确保有关设计工作能够更加的具有规范化特征,并且在操作方面还要相对简便,与此同时,还需要在前期规划建设工作中,做好审查把关工作,不能仅仅的停留在听取汇报以及阅读材料的方面上,应当按照实际工程的具体等级,由不同的单位展开有关组织审查,如此才能强化前期工作各个环节的职责与分工,并且节约时间,切实加快施工建设的进度。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前期建设工作,是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前期管理工作还相对缺乏固定成熟的模式,但是随着今后社会不断的进步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相应科学的投资融资形式和前期管理模式必定会出现。
(三)在实际工作中做好黄土高原坝系建设工作
实际的坝系建设过程与整项工程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同时在小流域当中能够全方位的发挥出拦截淤泥的实际效用。
落实到具体操作上,相关建设管理部门,需要全面规范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制定出一系列施工流程,在展开技术操作工作中,必须要具备水利水保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科学避免一次或者多次转包问题的出现。
对于坝系工程的变更处理也需要更加的得当,不能够进行越级审批,同时还应当建立出与之相应的互相承诺机制,比如施工建设中的相关变更工作都需要做出明确的提示,如此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坝系建造问题,进而促进淤地坝建设工程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还需要实行量化管理以及黄牌警告制度,比如某些监理单位如果没有依照实际的建设情况展开进度报账,或者相关淤地坝建设团队没有按照建立核准的工程量展开建设资金的支付,那么也就应当依据所占年度资金的比例,予以不同程度上的惩罚,如此才能有效的确保黄河地区淤地坝工程建设拥有良性的资金运转。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总结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工作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广大施工建设团队应当对淤地坝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当前我国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能够得到合理解决的,只要广大团队切实做好前期规划、制度建立以及控制好实际施工过程等方面的工作,那么最终必定能够有效解决黄土高原淤地坝建
设问题,从而提升淤地坝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文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4):286-287.
[2]张晖东.关于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裁判规则——以最高法院2017年判决书裁判观点为视角[J].法制博览,2019(04):85-87.
[3]何小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1):93-94.
作者简介:高志琴(1980年3月14日)女,汉族,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人,大专,工程师,从事水利水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