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对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浅表部位的神经源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左胸壁神经纤维瘤 (男,11岁,9x7x8mm)
右侧颈部神经纤维瘤 (女,21岁,18x7x14mm)
腰部神经纤维瘤 (男,3岁,厚3.2mm)
浅表部位的神经源性 肿瘤的超声诊断
2007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细胞成分 Schwann细胞
Schwann细胞,神经束膜样细 胞、纤维母细胞
治 疗 手术可完整剥除肿瘤, 发生于较大神经者手术后需
术后很少复发,神经 进行神经重建,术后神经功
功能不受损害
能常受影响
恶 变 罕见
弥漫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弥漫性皮肤神经纤维瘤),或在组 织内膨胀性生长(灶性巨人症或“象皮病”性神经纤维瘤 病)——弥漫型
分类
结节型:孤立的结节,发生于大的神经干时可发现结节上下两 端与神经相连
蔓丛型(plexiform):好发于躯干部及上肢,常累及较大神经干 的大段范围并蔓延至其分支,形成大量沿神经走行的大小不一 的不规则梭形膨大结节(串珠样),周围有增粗的神经相连
肘窝皮下神经鞘瘤 女,64岁,7x5mm
不典型的神经鞘瘤
女,52岁,18x16x18mm
女,17岁,27x14x21mm
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s)
皮肤单发结节(局灶性皮肤神经纤维瘤),界限清楚或弥漫侵 及皮肤及皮下,切面质硬,胶冻状,灰棕色,受累神经呈纺锤 状——结节型
外周神经界限清楚的包块(局灶性神经内神经纤维瘤),或在 主干神经丛状肿大——蔓丛型
压迫神经时出现受累神经分布区 常无明显症状,可出现皮肤“牛奶
高频超声对14例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体会

F ) 测 肿 块 周 边及 内部 的血 流 情 况 , 色 多 普 勒 血 流 信 号 根 I检 彩 据 Ade 方 法 分 级 : 为 肿 块 内 未 发 现 血 流 信 号 ; lr 0级 I级 为 少
量 血 流 , 见 1 2 点状 或 细 棒 状 血 流 ; 可 ~ 处 Ⅱ级 为 中 量 血 流 , 可
见3 ~4个 点 状 血 管 或 1条 主 要 血 管 , 长 度 可 接 近 或 超 过 肿 其 块半径 ; Ⅲ级 为 血 流 丰 富 , 见 4条 以上 点 状 血 管 或 血 管 相 互 可
连通 , 织成网状。 交
2 结 果
21 本组 1 . 4例 神 经 鞘 瘤 发 生 部 位 颈 部 3 ( 迷 走 神 经 2 例 颈 例 、 丛 神 经 1 )上 臂 2例 ( 源 于 正 中神 经 )前 臂 4例 ( 臂 例 、 来 、 来 源 于桡 神 经 3例 、 神 经 1 ) 小腿 5 ( 源 于胫 神 经 2 、 尺 例 、 例 来 例 腓神 经 3 ) 例 。
关键词 : 高频 超 声 ; 浅表 神 经 鞘 瘤 ; 断 诊
中图 分 类 号 : 7 0 24 R 3 . 1 R 3 . 6 ; 7 0 4 文 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18 4 (0 0 0—5 60 l 7 —3 8 2 1 )508 -2
浅 表神 经 鞘 瘤 是 周 围 神 经 最 常 见 的 良性 肿 瘤 , 发生 于各 可
3 讨 论
箭头 所 示 高 回声 包 膜 , 两端 偏 下 方 可 见 与 之相 连 的神 经 干 。
图 2
肿 物 为 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 低 回声 区
高频超声结合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浅表肿物中的应用价值

・
1 34 ・
中国 高 等 医 学 教 育
2 0 1 5年
第 3期
表2 两组 患者治疗前后 血清 N S E水平
“ 盗血 ” 现象 ; ( 2 ) 通过抑制腺苷脱 氨酶及腺 苷重 吸收从而 提 高腺苷浓度 , 而腺 苷在神 经细 胞保 护方面 具有一 定 的作用 。
( 3 ) 抑制 中性 粒 细胞 的粘 附 , 减 轻 炎症 反应 , 减少 自由基 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1 7 0 1 . 2 0 1 5 . 0 3 . 0 6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2 — 1 7 0 1 ( 2 0 1 5 ) 0 3 - 0 1 3 0 - 0 2
( 6 ) 腱 鞘囊肿 : 4例 , 多位 于手足关节 周 围, 紧邻肌 腱 , 单
发, 边界 清 , 呈 圆形或 椭 圆形 , 内大部分呈 无 回声 , 少 部分可 见低 回声 , P D U未见血流信号 。
( 3 ) 血管瘤 : 1 3例 , 分 布于颈 部 、 胸部 及 四肢 , 肿物 位 于
多为椭 圆形 , 长轴切 面多与皮肤平行 , 边 界清或不清 , 内部 以 高或等 回声多见 , P D U未见血流信号 。
( 2 ) 表皮样 囊 肿 : 1 5例 , 腰 背部 及 臀 部多 见 , 多呈 椭 圆
形, 边界 清 , 部分后 方 回声增 强 , 内部充 满光点 回声 , 可见 细 条状 的无回声带或者 内部 回声呈分层样 改变 , 类似 洋葱皮样 改变( 见图 1 ) , P D U未见血 流信 号。
( 4 ) 胴窝及坐 骨结 节囊 肿 : 坐骨 结 节囊 肿 5例 , 位 于臀 部, 胭窝囊肿 7例 。表现 为类 圆形或不 规则 形 的无 回声 区,
高频超声对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对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自2003年8月至2013年8月十年间,我们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对发生于颈部及躯体浅表神经走形区的肿块进行检测,重点探测其两端有无连接神经,结果发现10例神经鞘瘤。
一、资料与方法10例周围神经鞘瘤患者均系我院2003年8月至2013年8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21-45岁,平均31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肿瘤发生在颈丛2例,臂丛3例,桡神经3例,腓总神经2例。
5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5例神经分布区有疼痛麻木感。
仪器:全部使用美国GE LOGIQ7彩色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10HZ。
检查方法:首先寻找肿瘤,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包膜、内部回声、后方有无回声增强效应及邻近组织的关系,然后沿肿瘤长轴仔细寻找所连接的神经,并测量肿瘤近侧与远侧端神经干直径。
同时辅以触诊,以了解神经干分布区有无疼痛与麻木感。
再用CDFI观察肿瘤内部血流情况,同时鉴别肿瘤两端连接结构是否为血管。
二、结果10例神经鞘瘤均发生在浅表部位,其超声表现如下:1.大小及形态:肿瘤最大4.2×3.5cm,最小1.2×1.0cm;5例呈梭形,5例呈类圆形。
当神经干受肿瘤压迫后,引起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使神经干水肿增粗,与周围组织回声形成良好对比,则超声很容易显示肿瘤附近的神经。
2.回声改变:10例均为低回声团块伴有后方回声增强,其中6例内部回声不均匀,呈簇状或云团状回声,3例有不规则无回声区;9例包膜完整,1例包膜回声不完整。
3.肿瘤与连接神经的关系:6例位于神经干中央,4例向神经干一侧突出;6例肿瘤两端显示连接神经,4例肿瘤仅近端显示连接神经;连接神经最粗直径4.0mm,最细直径2.3mm。
4.CDFI: 1例桡神经鞘瘤包膜不完整,且血供较丰富,其余9例血供稀疏。
本组10例术前超声均明确提示神经鞘瘤,与手术病理结果完全相符。
三、讨论目前,对浅表部位的肿瘤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各类肿瘤的手术方法、难易度及预后不同,因此术前对肿瘤的部位、性质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做出准确判断至关重要。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号, 仅少 数肿 块 内血流 丰 富 。 22 肿 瘤 分 型 依 据 肿 瘤 内部 成 分 不 同分 为 以 下 .
三 种类 型 : 1 混 合 型 (8例)本 组 大 多 数 病 例 属 于 () 2 :
只 有 73 mx . m。其 中 Tn l 阳 性肿 块 2 例 , .m 67 m ie 征 l
情况 。
2 结 果
图 1 混合型 , 囊性 为主 , 界 清 , 内透 声 差 边 囊
21 超 声 典 型表 现 .
肿 瘤 呈梭 形 、圆形 或 椭 圆形 ,
境 界 清 楚 , 廓 光 滑 , 明 显 的 较强 包 膜 回声 , 轮 有 内部
呈 均 匀分 布 的低 回声 区 .部 分 呈 大小 不一 的无 回声 区 。 壁及远 侧 回声 有增 强 。 后 大部 分 肿瘤 长轴 一 端或
的重要 标志 I D I多 数肿 瘤 内有少 量 或无 血流 信 l I 。C F :
颈部 2 例 , l 左颈 部 1 8例 , 肢 5例 , 肢 4例 。 下 上 下 腋 2例 。 右上 肢 内侧 最大 1例 达 7 m 5 mm, 8 m ̄ 1 包膜 尚 完 整 , 混 合 型 , 见 明显 血流 信 号 , 侧 尾 丝状 低 呈 可 两 回声 不 明显 , 手术 后病 理 为恶 性神 经鞘 瘤 。 最小 1 例
两 端可 见神 经 干尾丝 状 低 回声 , 为 “ 称 鼠尾 征 ” 是 神 ,
图 2 买 质 型 。 圆 形 , 端 可见 明显 尾 丝 状 1 椭 一 氐回 声
23 肿 瘤 大小及 分布 .
本组 病 例均 为单 发 , 中右 其
经 鞘瘤 的特 征性 声像 图表现 ,也是 确定 来 源 于神 经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性肿块的评价

肿块的最后诊断以手术和病理为准,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使用仪器:
美国百胜AU5EP型及Acuson sequia-512型等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一--20MHz。 深度2cm以内的病灶,选用超高频探头,大于2cm深度选用高频探头。重点观察病灶 形态、边界、内部结构情况,在二维声像图检查基础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寻找病
第二届血管和浅表器官国际超声研讨会 承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蔡庄伟冯小洲710004
摘要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浅表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6例浅表性肿
块应用高频超声对所选病灶进行检查和研究,全部病例经手术、活检及实验室检查证
实。结果:良性病灶125例,恶性病变3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6%。结论:高频超声 对浅表性病灶内部的微小结构敏感性高,有助于确定病灶的性质、结构、界限、内部 及周围的血供情况,对明确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关键词:高频超声浅表肿块诊断
瘤可向神经干一侧突出,偏离神经纤维的中心。在肿瘤长轴两端发现低回声的尾状神
经回声是确定神经源性肿瘤的重要征象。高频超声可显示主要外周神经的分布走行及
粗细变化,并帮助诊断不同类型的外周神经疾病。对颈椎旁间隙,锁骨上区及体表神 经走行区的孤立性类圆形或梭形低回声团块,应仔细寻找连接神经以确诊。CDFI:神 经鞘瘤较神经纤维瘤血流丰富者多见。局限性骨化性肌炎位于上臂肌肉及股四头肌内
3cm不等,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腹直肌鞘内血肿呈腊肠样低回声,外缘清晰,内
有密集弱光点及较强光斑。切口疝在腹部手术切口疤痕区见突出肿物,为混合性回声, 周围可合并感染及积液。疝囊不完整,有可复性,咳嗽时肿块有冲击感。 (2)外周神经源类肿瘤多发于颈丛、臂丛等干神经周围,呈梭形或类圆形,大小
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鉴别诊断颈部神经鞘瘤的应用及分析

本 研 究 共 6 假 阳性 , 例 为 霍 奇 金 淋 巴瘤 ,例 为 例 2 3 甲状 腺乳 头状 癌 颈 部淋 巴结 转 移 ( )l 为 颈部 神经 图3,例
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需注意和颈部淋 巴结及其它 肿 瘤 鉴 别 诊 断 , 中常 规 声 像 图 的 肿 瘤 形 态特 征 具 有 其 很 大 的 意义 , 而 并 不 能 完 全 达 到 鉴 别 诊 断 的 目的 。 然 如 果 在二 维 超 声 图像 的形 态 学 基 础 上 , 合彩 色 多普 结 勒 判断 肿 瘤 的血 流 情 况 , 同时 研 究 肿 瘤 的解 剖 位 置 和 周边 组 织 关 系, 可 进 一步 提 示肿 瘤 的来 鞘瘤 。由此可见, 神经鞘 瘤的来 源具有 定 的特 异性 , 常见 于 颈 前 三 角 区, 较 少见 于 中颈 较 而
一
部胸 锁 乳 突 肌 后 缘 。根 据 肿 块 发 生 的 部 位及 周 围组 织解 剖关 系 , 以对 神 经 鞘 瘤 及 其组 织 来 源进 行 大致 可
另有 3 假 阴性 , 例 诊 断 为 恶性 肿 瘤 颈 部 淋 巴结 例 2
颈部神经鞘瘤好发于3 ~0 一般病程较长, 0 4 岁, 可 发 生 在 颈 部任 何 位 置 , 者 以颈 部 肿 块 为 主 诉 来 院 就 患
诊 居 多 。分 析 肿 块 各 项 超 声 图像 特 征 ( )各 项 指 标 表4,
区 系进 一步 排 除, 。 体 则可 有 助于肿 块 的鉴别 诊断 。 高 频 超 声 作 为颈 部 神 经 鞘 瘤 诊断 的首 选 方 法 , 具
后 三 角 区 来 源 的 肿 块 中 , 经 鞘 瘤 分 别 为 5 .%和 神 5 9
5 .%; 中颈 部胸 锁乳 突 肌 后缘 的肿 块 中仅 有 1 .% 36 而 93
超声检查在颈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价值

浅表器官超声影像学超声检查在颈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价值袁芳 薛恩生 林礼务 陈志奎 郭慧菲 俞丽云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颈部神经鞘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7例颈部神经鞘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误诊原因。
结果 27例患者共29个肿块,超声声像图表现:(1)肿块包膜:25个肿块有完整高回声包膜。
(2)肿块内部回声:24个肿块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10个肿块内部可见大小不等的液性区,其中1个呈筛网样。
(3)“鼠尾征”:3个肿块一端或两端呈“鼠尾征”。
(4)椎旁肿块:3个肿块位于椎管旁,形态不规则,包膜显示不完整。
(5)肿块神经来源:11例(11个肿块)明确了神经来源。
(6)血流信号:多数肿块血流信号较丰富,Ⅱ级及以上占69.0%(20/29)。
误诊情况:9个肿块因未扫查到“鼠尾征”、内部无液性区误诊为肿大淋巴结,2个肿块因血流信号较稀疏误诊为神经纤维瘤,1个肿块因与病变的甲状腺分界不清误诊为甲状腺腺瘤,1个肿块呈筛网状误诊为淋巴管瘤,1个肿块因位于咽旁间隙误诊为恶性肿瘤,1个肿块因位于颈动脉分叉处误诊为颈动脉体瘤。
颈部神经鞘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1.4%(12/29)。
结论 当声像图同时显示“包膜完整”、“液性区”、“鼠尾征”等特征性表现,超声可对神经鞘瘤作出正确诊断,并可根据肿块不同分布部位推断其神经来源。
神经鞘瘤声像图特征性表现较少,术前超声诊断有一定难度。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神经鞘瘤; 颈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in cervical Schwannoma Y UA N Fang ,X UE En-s heng ,L IN L i-w u ,CHEN Zhi-kui ,G UO Hui-fei ,Y U L i-yun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Union H ospital ,Fujian Medical U niversity ,Union Clinical Medical Co llege of Fujian Medical U niversity ,Fuzhou 35000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 UE En-s heng ,Email :xuees01@yahoo .co m .cn【Abstract 】 Objective Toexplorethevalueofultrasoundinthe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cervicalschwannoma.Methods Sonogramsof29cervicalschwannomain27caseswerereviewedbyUnionHospitalofFujianMedicalUniversity,andcomparedtothepathologicalresults.Results Thefeaturesofthe29masseswereasfollowed,25hadhyperechoiccapsules,24wereinhomogeneoushypoechoes,10showedmultipleliquidzonesandoneshowedmesh-likepattern.Three(10.3%)showedtailsignateitherorbothterminals.Threepresentedwithincompletecapsulesandirregularshapedduetotheadjacentlocationtothespinalcanal.Theneuraloriginof11masses(11patients)wereidentified.Mostmassesshowedrichflowsignals[CDFIⅡandabove69.0%(20/29)].Misdiagnosis:ninelackedoftailsignsandliquidzonesweremisdiagnosedwithenlargedlymphnodes,twoshowedlittleflowsignalandweremisdiagnosedasneurofibroma,onewasill-definedwiththemorbidthyroidglandwasmisdiagnosedasthyroidadenoma,onewithmeshchangedwasmisdiagnosedaslymphangioma,oneintheparapharyngealspacewasmisdiagnosedasmalignanttumorand1incarotidbifuracationwasmisdiagnosedascarotidbodytumor.Theultrasoniccoincidenceratewas41.4%(12/29).Conclusions Ultrasoundcanmakethecorrectdiagnosisforschwannomawiththesonographicfeatures,suchascapsule,liqidzoneandtailsign,andconcludetheneuraloriginaccordingtoitslocation.Butbecauseoftheinfrequenceofthesefeatures,theultrasoundstillhassomedifficultiesinschwannomadiagnosis.【Key words 】 Ultrasonography; Neurilemmoma; Neck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3.04.016作者单位:350001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协和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超声科福建省超声医学研究所通讯作者:薛恩生,Email:xuees01@yahoo.com.cn 神经鞘瘤是起源于周围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是外周神经源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手术切除是本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 沿肿瘤长轴仔细寻找所连接 的神经 . 并测量 肿瘤近侧与 远侧
端 神经干直径 。同时辅以触诊 , 以了解 神经干 分布 区有 无疼痛 与麻木感 。最后利用 C F 观察肿 瘤 内部血 流情况 同 时鉴别 D I 肿瘤两端连接 结构是否为血管。
结 果
致. 需十分熟悉每一条神经 的走行及其与 周围结 构的关系方
o rg a c :pr t A a t me e c td wi x etn f e n n y e;mt ue p  ̄ l o  ̄o i e t e p c t . a h a
r ̄  ̄ 1
l t m O  ̄e C nm 1 9 6 1 59 790 N A J b t  ̄n l t e .1 9 .7 :5 —6
维普资讯
24 2
中华超声 影像学杂志 2 0 年 4 0Z 月第 l 卷第 4 1 期
C i J 刀恤嘟 h 【t n
, ̄ Q . o 1. o4 4r z 2 V l1 N 4a 0
0
6  ̄t a L L o t A R b F e 8 MD } s d C o . en c . e I t 1 r I yA iE G. p 妇 ty u o
神经 1例 . 总神经 1 腓 例 3例 临床表现 为无痛性肿 块 . 神 2例 经分布区有疼痛 麻木感 。 仪器 : 部病 例均 使用 A uo eu i5 2彩 色超 声诊 断 全 csn Sqoa 1 -
仪. 线阵探头 , 频率 8 3Mtz ~1 t。 检查方法 : 首先寻找 肿瘤 . 察肿瘤 的大小 、 观 形态 目 数 包 膜、 内部 回声 后方 有无回声增强 效应及 与邻近 组织的关系 , 然
3 Dm r eGR. rnti . i ̄L e F tl co ad gah Hoe s nJ SasB t e e heri rp yVI: ae o I
I p lrc br l w ma p n a n w e l iu fr he i no i 0f  ̄ 0e o f o p ig e tcm q e o t d ̄, ss
cne ilhatd es.A JObttGy e .1 8 . 16:15 — ognt er iae m se nm1 9 7 5 a s 04
16 04
c hll yma R a  ̄nc ) x
8 D
m db nueout  ̄ n ∞e ,i tr road la
h v.1 h i  ̄叽 d eetc mim  ̄ g [er ̄ c y.Pi n .1 80 1:6 me t o 9 . 31
2 Rs kⅦ
Obq  ̄C ̄ e o.1 88 9 1 3 - 1 .e  ̄, e[ 9 . 5:1 7 1 蜩 t n
3 R
A .I  ̄ J v
( 下转 第 2 8页 1 2
作者单位 :10 0 东胜 . 070 内蒙古 自 区超 声影像研 究所伊 盟医院 治
超 声 科
维普资讯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 0 年 4月第 1 卷第 4期 02 1
J U[ o n d 9 9 8 8 78 1 t u d Me .1 9 ,1 0 1 ms
.Ste B F t  ̄t2t i b ttec。 帅 1 tryGN ea 1l fo n c s f h k  ̄ l7 ol T ei 3 J r
p 曲 协 tr n v i n n rl  ̄t c t l 】 emi i m i ita e i h a c 凹 o p 值n y f 托 c
( 穑 日期 :0 10 .3 收 2 1 ・72 ) 1
・
论著摘要 ・
高频超声对浅表神经鞘瘤 的诊断价值
王建 华 王 金锐 杨教 英 王 淑敏 李 汇文 徐霞 丰乃 奇
3 肿瘤与连接神经 的关系 : . 3例位于 神经干 中央 , 向神 2例
仅近端显示连接神经 ( 1 2 : 图 . )连接 神经最粗 直径 4 0rm. n 最 细直径 2 4n n ' f 4 C I1 DF : 例桡神经鞘瘤 包膜不完整 . 且血 供较丰 富. 其余
eoe T hl  ̄ s
Itee ̄ c n r pt a h i
∞d pee epen c e r y打 叽a f r1 口 1 ∞m ha d r o ym  ̄u db 1 日 啪v r gn e e o Ln
xe to Ac 0 tt me S md 9 0 5 : —0 me d h m h e G! ml c .1 8 . 9 7 1 9 s口 vd W I. 伽 如 e山 eB - G I C n .C MA. t .V 蝴 e a n ee e t t v H c o "
神经水肿增粗 远端连接 神经受 压变细有关 。分析 肿瘤连 接神 经 显示率低的原因 . 可能有 以下几方面 : ①超声设备分辨力不够 好 或肿 瘤发生部位较深 : ②操 作者对 寻找肿瘤 两端的神经 没有 引起足够重视或扫查不够细致 : ③肿瘤体积太大 . 使探头与神经 干 不能够保持垂直状态 : ④肿瘤 近端紧贴椎 问孔 , 远端神经受压 变细或肿瘤起源 神经过细 . 易被超声所 显示 。 不
吲 h a tdsoe t p r c t e r i s he e 0 诅n e0 he如u <h mb rv州 r a e i Am
GR Ha i S, e km Kl 删m
C.e ei lr j 。j 0 r tl n a nu  ̄o 躐n s f t d s a
旺日 b 阻 ym ra-i - elt me
讨
论
目前 . 对浅表部位 的肿 瘤仍 以外科手术治疗 为主 . 但各类肿
瘤的手术方法 难易度 及预后不 同 . 固此 术前对肿 瘤的部位 、 性 质及其与周 围结构的关系做 出准确判断至关重要 。文 献曾提及
在肿瘤长轴 两端 发现低 回声 的尾状神经 回声是确 定神经源 性肿
瘤的重要征 象【2. 1 ]但其发 现率 很低 。作者通 过观察 正常 浅表 , 神经 . 发现臂丛神经最易辨认 . 四肢神经因其与肌 梭和肌腱 走行
自 19 年 7月以来 . 99 我们应 用高 频超声对发 生于颈部及躯 神经 . 结果发现 5例神经鞘瘤 . 现报道如下。
体 浅表 神经 走行 区的肿块进行 检测 . 点探 测其两端 有无连接 经干一侧突出( 4 5 : 肿瘤 两端 显示连 接 神经 . 重 图 . )3例 2例肿瘤
瓷 料 与 方 法
rp r t eot Ci J n
U[r u d.1 8 t ̄o n " 9 7.1 5:3 7 3 3 -41
4 o pl ,P uG. enJ e e h crigahcsre gfr 。 e A1 U Gre , tl F d e oadorp i c mn a c e o
C i J h-ol r A r 2 0 , o n. o 4 h U r r ̄ . v l 0 2 V l n d t, s 2 i N
as ̄ai s n lr a d [e s c t n i u ̄o n : o h
ftl 。工∞a nI a en e d )a b Ⅲ i n r ̄ a H 1
i MB.M丑删 r c r A.e 1 n r e  ̄ cc o t, 陶雯 琪. 振期肝 内胆什 淤积 疟胎盘 的组织 计量测 妊 定 中华妇产科杂 志.9 8 2 — . 1 8 .3 91 2
8 K8『 a K.Ju pl .L 0 J t .Itrio bo df ̄ i oma o pi  ̄J ,e ne l  ̄ l c,nnr l vl o l -
5例周 围神经鞘瘤患 者均系 我院 19 年 7月至 2 0 年 4 4例血供稀疏 。 99 01 本组 5例术前超声均 明确 提示神经鞘瘤 . 与手术病理结果 月住院病例 . 3例 . 2例 . 龄 2 ~4 男 女 年 1 5岁, 均 3 平 1岁 . 有 所 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 实。肿瘤发生在颈丛 1 . 例 臂丛 2例 . 桡 完全 相符 。
5 阵常佩 . 陆兆甜, 主编 妇产科彩 色 多普 勒诊断 学 . 1 北京 : 第 版 ^
民卫生出版社 .9 8 5 19 4
be日 d o 砒 i d n l
t u n p 0 hma 腭nB c d tl
i vi c e ̄.E rJ0b t r u 虬e
G朔 ∞ 3 po .1 9 , l Re rdB 9 1 42: 1 2 5. 2 1.1
可辨认 。当神经 干受肿瘤压迫后 . 引起静脉 和淋 巴回流障碍 , 使 神经干水肿增粗 . 与周围组织 回声形成 良好 对 比, 则超声 很容易 显示肿 瘤附近区的神经 。本组 显示 肿瘤近端连接神 经 5 . 倒 远 端连接神经 3例 . 2倒未显示远端连 接神经 . 另 可能与近 端连接
。 rg m c :Ⅱrt p ciec s- tN 虬 dv o e L  ̄ 0 亡0 {pe n  ̄y em ̄ e t a e ̄ar v L fp r a n ucme
A JO s t ∞0 9 4 10 8 08 5 m bt eG L 19 . 7 :9 ・9 4 Ag la 0 . u na J- A n ( t u r ̄ M O mu i C. r睁 r y  ̄ 。M .e t
drc dM - d ∞ i t m ̄ e ee
9 7 9 9. 6 -6
r啦 d
p y Am JO e y eo.1 8 h  ̄tt  ̄e] 92,13: G 4
tmetrn penny t ̄on e.19 1 6 963 r s { rg ac JUl u dM d 9 3 2 5 ,6 i e r 6 Fg .C rl A.C lnM r L l o gntlhatd ̄ae刊 o dM oe J ue .e C n ei er k s l a a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