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音五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足迹《嘎达梅林》教案

合集下载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嘎达梅林》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嘎达梅林》教案

《嘎达梅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民歌舒缓悠长的风格特点,嘎达梅林起义的历史背景,民歌嘎达梅林的相关音乐常识,民歌作曲手法,理解长调民歌与短调民歌的区别,认识马头琴。

能力目标:能够随琴有感情的演唱《嘎达梅林》,识别马头琴音色。

情感目标:喜欢民歌风格,愿意进一步学习蒙古民歌。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旋律,内涵。

教学难点:图形谱走入课堂,学生对旋律音高变化的感觉。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嘎达梅林》课前一歌。

①音乐问好:同学们好!你好,你好,老师你好!②唱音阶:结合科尔文手势分组唱单音,然后背手唱音阶。

③节奏练习:男女生分组各打一条节奏。

音乐课开始之前每个人都送老师一个最快乐的微笑好吗?打开音乐之门,唱响音乐之声,欢迎同学们走进我的音乐课堂。

刚刚过完十一,天气微凉,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同学们,⑴都看到了什么呢,⑵那能不能再想到些其他的事物呢,,蓝天白云,碧草牛羊,一派祥和的景象,这些不禁让老师想到了在草原上过着游牧的生活蒙古族人民,他们是一个豪放的民族,穿长袍马靴,被称为是马背上的民族,使用历史悠久的蒙古语,蛊碗舞是他们的代表舞蹈。

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一直都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播放蒙古嘎达梅林器乐版),1929年,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为了自己的利益勾结东北军军阀,企图强行牧垦草地,致使人民流利失所,这一暴行引起了人民的强烈愤慨,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控告,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而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

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

出狱后的嘎达率众起义,很快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

后来,嘎达梅林被奸细李守信陷害,在茫茫的辽河畔被敌人重重包围,战争中壮烈牺牲。

2.这就是嘎达梅林。

人们怀念英雄,就把这一动人的故事编成了民歌,在草原上代代流传。

3.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这与人名同名的音乐作品,《嘎达梅林》(写板书)。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嘎达梅林|人音版(简谱)(2023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嘎达梅林|人音版(简谱)(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嘎达梅林》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民歌,它展现了蒙古族音乐的旋律与节奏特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嘎达梅林》,分析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切分音等音乐元素,了解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附点音符和切分音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对附点音符和切分音进行专门的练习,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演唱中正确使用,提升音乐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2.教学难点
-理解并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切分音,这对学生的音乐感有一定的挑战。
-深入体会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存在认知上的难度。
-在集体演唱中保持和声的和谐,对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要求。
-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民族音乐,比较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
-布置家庭作业:练习演唱《嘎达梅林》,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习《嘎达梅林》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提高对音乐旋律、节奏的敏感度。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通过分组表演、音乐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潜能,培养个性化音乐表达。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学会尊重与欣赏多元音乐风格,培养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集体演唱、合作表演等活动,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与协作,提升团队精神。
5.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与认同,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事,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然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部分学生对音乐符号的认识还不够熟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识谱能力。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音乐符号的讲解和练习。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在教学设计中,更多关注学生对音乐风格的理解,通过丰富多样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课堂管理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合唱、分声部演唱时,音准、节奏把握不够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总结方面,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他们不仅学会了《嘎达梅林》这首歌曲,还对蒙古族音乐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音乐教学。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合唱、分声部练习、音乐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合唱、分声部练习等活动,体验蒙古族音乐的风格。
-提问与讨论: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
3.素质层面:五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新鲜的音乐作品和表现形式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在音乐审美、情感表达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但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表现力方面较为害羞。
4.行为习惯:在音乐课堂上,学生普遍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关注。
2.增强音乐表现力,学唱歌曲时注意音准、音色和情感投入,提升个人演唱技巧;
3.培养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如编创动作、合唱编排等;
4.加强音乐文化理解,了解蒙古族音乐风格特点,认识到音乐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小学音乐人音五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2课足迹-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人音五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2课足迹-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演唱《嘎达梅林》,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2、知识与技能感受歌曲《嘎达梅林》的情绪,认识男低音及马头琴的音色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嘎达梅林》,感受音乐的悲壮的情绪,激起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民歌与马头琴的《嘎达梅林》。

【难点】对比欣赏马头琴版本和人声版《嘎达梅林》,说出它们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播放舞蹈视频《鸿雁》,问: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一个民族舞蹈视频,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呢?有没有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同学自由回答今天老师要给大家用音乐讲一个关于民族英雄的故事,现在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欣赏蒙古族《嘎达梅林》播放背景音乐《嘎达梅林》,讲述嘎达梅林的故事。

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是科尔沁草原人民为了纪念用生命保卫家园的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而创作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长篇叙事民歌的故事完整,情节复杂,人物形象生动,歌词优美而且富有哲理。

(二)初步感知1.播放民歌《嘎达梅林》的音乐视频,感受音乐的情绪老师设置问题:从音乐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舒缓的节奏和缓慢的速度,我们不禁感受到了一种悲凉的情绪,好似看到了在蒙古大草原上,我们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带领牧民反抗封建王爷,最后壮烈牺牲的画面。

问:刚才我们听到的男声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认为他的音色有哪些特点?老师归纳总结:男低音是男声的最低音。

按音色的特点还可细分为抒情男低音和深厚男低音等。

男低音的音色深沉浑厚,擅于表现庄严雄伟和苍劲沉着的感情。

马可等作曲的歌剧《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就是男低音,浓重的歌声倾诉出心头的满腔悲愤。

(三)探究学习1.欣赏马头琴版本的《嘎达梅林》(1)了解马头琴老师设置问题:我们能联想到这样一个画面,里面有一件乐器在乐曲中至关重要,大家注意到没有?它是什么形状?有什么样的音色?学生自由回答。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嘎达梅林》是一首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属于人音版。

这首歌曲以嘎达梅林为主题,歌词描绘了嘎达梅林的英勇形象,旋律激昂,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基本技巧有一定了解。

然而,对于蒙古族音乐特色和嘎达梅林的故事,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嘎达梅林的背景,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

2.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情感演唱《嘎达梅林》。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嘎达梅林》的旋律和节奏。

2.正确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激昂情感。

3.了解蒙古族音乐特色,感受嘎达梅林的背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嘎达梅林的背景,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4.音乐欣赏法:欣赏蒙古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嘎达梅林》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准备蒙古族音乐的相关资料,如音频、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嘎达梅林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

同时,播放蒙古族音乐,让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嘎达梅林》的乐谱和歌词,向学生介绍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然后,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单独演唱,教师评价学生的演唱效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欣赏蒙古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嘎达梅林》 ︳人音版 (五线谱) (1)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嘎达梅林》  ︳人音版 (五线谱)  (1)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掌握歌曲的特点。

2、学习演唱歌曲《嘎达梅林》,力求在演唱中表达出歌曲的思想感情。

3、欣赏不同风格的《嘎达梅林》,体会不同乐器在音乐教学中表现出的不同形式。

4、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活动,提高思考和鉴赏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感受。

5、教育学生热爱民族英雄,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1、能熟练演唱《嘎达梅林》这首蒙古民歌。

2、演唱时表达出歌曲热烈奔放、豪迈、深沉悲壮的特点。

【教学难点】1、学生演唱中准确表达歌曲感情及乐谱中长音的保持。

2、开拓学生思维能力,感受音乐文化。

教学准备钢琴、吉他、笛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

1、出示课件《嘎达梅林》电影图片。

2、师:同学们,这部电影大家看过吗,影名的名字叫什么?这部电影的影名叫《嘎达梅林》,而且影视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名字就叫嘎达梅林,这还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么我们先来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吧!二、《嘎达梅林》简介。

七十多年前,蒙古族封建王爷企图出卖土地,便勾结东北军阀强行开垦土地。

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力反抗。

嘎达梅林为了人民的土地,为了人民的利益率众起义,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斗争。

后来遭人陷害,被敌人包围,起义失败了,嘎达梅林壮烈牺牲。

后来,蒙古族人民为了纪念嘎达梅林这位民族英雄,就把这一动人的故事编成了民歌,在草原上代代相传。

直到现在《嘎达梅林》这首歌曲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爱唱的民歌,而且全国都广为流传,它一种文化,而且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好听,现在已成为我国民歌艺术领域中的宝贵财富。

三、歌曲教学《嘎达梅林》。

1、了解相关的简谱知识。

①、音符低、中、高音的认识。

②、简介1=F、延音、小节、节拍等6 四分音符节拍一拍八分音符节拍半拍2·符点四分音符节拍一拍半6 - - - 全音符节拍四拍2、歌曲教学①、师范唱,学生跟唱。

师:演唱时注意蒙古歌曲特点,热烈奔放、豪迈、深沉悲壮。

嘎达梅林音乐教案

嘎达梅林音乐教案

嘎达梅林⾳乐教案嘎达梅林⾳乐教案【篇⼀:嘎达梅林⾳乐教案】《嘎达梅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认识马头琴、欣赏《嘎达梅林》教学⽬标: 1、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和独特的草原⽓息。

2、了解《嘎达梅林》的历史故事及《嘎达梅林》多种⾳乐题材的表现形式。

3、初步了解蒙古的风⼟⼈情。

教学重点:认识马头琴及其⾳⾊。

教学难点:培养学⽣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机。

教学过程:⼀、导⼊:今天有很多家长来到我们班,希望咱们⼤家好好表现,咱们⼀起度过欢乐的⾳乐四⼗分。

我给⼤家带来的见⾯礼是:请⼤家欣赏⼀段⾳乐,并回答问题: 1. 乐曲的名称是?(板书:嘎达梅林) 2、多媒体所展⽰的画⾯表现的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 3、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板书:马头琴)⼆、新授部分:(⼀)蒙古族风⼟⼈情。

你能谈谈你所了解的蒙古族吗?蒙古族是我国的⼀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蒙古族⾃治区,地处⾼原,地哉辽阔,平均海拔在⼀千⽶以上。

全世界蒙古族⼈约为 1000 万⼈。

中国的蒙古族⼈⼝为 581 万⼈(2000 年⼈⼝普查),在我国少数民族⼈⼝⾥排名第六。

蒙古族⾃称蒙古。

蒙古这⼀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

别称:马背民族。

吃:以⾁⾷为主,多吃⾁块、炖⾁、⼿扒⾁、⽺背⼦、烤全⽺。

奶⾷以马乳为主。

穿:四件套(⾸饰、长袍,腰带。

靴⼦。

)住:主要居住在蒙古包。

圆形为主,冬暖夏凉。

易于拆建。

语⾔:使⽤本民族语⾔学家规范的蒙古⽂。

传统节⽇:每年七⼋⽉间,蒙古笔举⾏那达慕娱乐游戏之意。

包括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

歌舞:传编的有马⼑舞、盅碗午、鄂⽽多斯舞。

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乐器:马头琴。

宗教信仰:喇嘛教。

(⼆)认识马头琴1、刚才乐曲演奏的主要乐器是什么呢?(马头琴)2、我们先来认识⼀下马头琴:(课件展⽰) 3、它为什么被称为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因为琴头上刻有马头⽽得名。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嘎达梅林》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教案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嘎达梅林》(人音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蒙古族民歌和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豪放流畅的曲调,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和音乐实践活动,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感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嘎达梅林》的不同特点。

3、知识与技能: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听辨男中音音色,并能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的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随音乐《嘎达梅林》表演蒙古族舞蹈。

师:聆听如此迷人的乐曲,我非常想表演一段舞蹈,不知道大家欢不欢迎? 伴随背景音乐《嘎达梅林》大屏播放蒙古草原视频,教师舞蹈表演。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刚才这段舞蹈是哪个民族的?生回答:蒙古族2、聆听《嘎达梅林》主题音乐谈感受(音乐继续播放)师:每当听到蒙古族的音乐,我都会想跳一段蒙古族舞蹈。

但今天这段音乐的风格却截然不同,哪位同学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听到这段音乐的感受?生:乐曲中透露着一些悲伤、难过……3.介绍《嘎达梅林》背景资料(教师讲解)师:为什么我们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草原,却没有丝毫的心情舒畅,反而阵阵悲伤涌上心头呢?因为这段乐曲,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悲壮的英雄故事。

(随马头琴曲《嘎达梅林》结合视频教师讲述背景故事)二、了解马头琴及其音色1、师:能让人感到凄凉、悲伤除了这个悲壮感人的故事,主奏乐器马头琴更是把情绪渲染的沁人心扉。

2、播放马头琴演奏主题音乐的视频,聆听音乐,加深对主题音乐的印象。

3、讲述马头琴来历的故事,结合PPT图片了解“马头琴”结构。

4、再次聆听马头琴演奏的《嘎达梅林》主题音乐,随琴哼唱。

三、探究活动(一)聆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1、第1次欣赏全曲——探究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旋律进行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嘎达梅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唱歌及正确地理解歌曲内容。

2、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

3、认识马头琴,了解马头琴的音色及演奏形式。

4、教育学生热爱民族英雄,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准确表达歌曲感情。

教学难点:
长音的保持。

教学手段:
讨论法、视唱法。

教材分析:
对“嘎达梅林”的解释,“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

《嘎达梅林》这首内蒙古民歌,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领导人民对抗压迫统治不幸牺牲的英雄故事。

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歌曲的节奏舒展沉着、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 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走进蒙占族(出示:蒙占草原风情图片。


在北方蒙古高原上,长期生活着一个古老民族一一蒙古族,他们分成许多部,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

蒙古族乂是个善战的民族,嘎达梅林就是蒙古族历史英雄人物之一。

二、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同学们谈感受)
宽广、悲壮三、再听歌曲,听故事(同学们根据歌词,谈歌曲讲述的故事,再出示故事材料)
1 .介绍嘎达梅林。

2 .讲述故事,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

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对抗。

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

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

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着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对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

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2.跟音乐哼唱歌曲旋律,了解男低音。

四、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2、跟琴视唱1、2段歌词。

(注意长音唱够拍)
3、视唱3段,注意换气的地方唱得要准确。

4、视唱4段,分析有儿个乐句及乐句之间的关系。

5、完整演唱歌曲。

6、分组完整演唱歌曲,强调情绪。

五、出示马头琴图片,播放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1.介绍马头琴。

2,感受马头琴演奏音色。

3、学生讨论音乐特点〃、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解了蒙古族的英雄嘎达梅林和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到内蒙古看看,和蒙古族人民结成好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