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作技巧ppt
初中作文经典作文讲解示例PPT (共11张PPT)

自然,上述材料在一篇文章里如何 安排、如何使用,完全可以因文而 异。以记叙为主,将上述材料写成 文章的主体部分,然后引发必要的 抒情或议论,是一种写法;依据行 文需要,将上述材料加以梳理,穿 插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写成“形散 神凝”的散文,也是一种写法;甚 至只有叙事,没有抒情或议论,将 感情融入叙事当中,含蓄地表达自 己的情感,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去 把玩,也未尝不可。文无定法,只 要文章内容能够围绕话题,阐发 “感动”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的 价值取向,应该说,就都合乎题意 要求
翻书的时候,一片银杏叶悄然滑落。 我弯腰,拾起,惊觉这是初中毕业时同桌送给我的,背面上写着“珍重,朋友!”不记 得当时是否有种想哭的冲动,只是现在,枯黄的叶片上早已是滴滴泪痕。想起,这世上还 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忘了感动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还是我的心被一些无关紧 要的东西充斥得没有了空间? 曾有朋友写给我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我们的生 活中少了两个字——感动。”的确,我们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们不再用心收藏起身边的 一丝一毫感动,只有当我们错过它,再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失去了很多。 总有人抱怨这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可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 现,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读书累了,父母为我们削个苹果,是感动;口渴了,朋友帮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动;沮 丧时,得到一句宽慰的话,是感动;高兴时,有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是感动;平凡的 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树叶,也是感动…… 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动着!或许,有时正是由于它们的平凡才让我们视而不 见。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他生活在爱之中。”红尘有爱,人间有情,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让庸碌蒙住我们的眼睛而无法感受感动的滋味呢? 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感情的人说出 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 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当这个世上已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那它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冰封的天地。冷酷,亦无情。 朋友,请把心从泥淖中拔出来吧!请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这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 的感动吧!
初中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ppt

分析 以上材料的拟题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通过认真审题,可先确定立意:①黑白照片 虽易老化,但感情不老。②数码技术虽快捷,但情感易稀 释。③数码技术是柄双刃剑。
第二步:思考确定最佳立意,然后拟写出能揭示材料 中心,直言事理的题目。如:①数码时代,珍存点滴。② 莫让科技稀释了人文情怀。
②智慧是舒卷自如的风姿 ③做一只点亮智慧的飞鹰
2.因为社会的喧嚣、应试的压力、功利的追求、心 态的浮躁,现今的中学生很难进入大师们所营造的氛围, 取而代之的是快餐式或短平快式的浏览。很难想象,这样 的浏览能品出屈原的孤独、陶潜的淡泊、李白的豪放、杜 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悲壮、曹雪芹的伤感。 虽说现代社会信息高速化,资源多样化,
[即学即练]
一、针对训练 审读以下作文试题,根据其最佳立意,拟写两个形象 生动的作文题目。 1.(2015·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 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我的拟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韬光养晦,大智若愚
这首脍炙人口而富含哲理的宋诗,引发了你怎样的 感悟和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 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PPT课件

出“长臂猿”功夫,在后面就伸出手来抢菜勺;有 的人大概在家不怎么做事,盛起饭来就像“小鸡啄 米”,一小块,一小块,急得后面同学大喊:“怎 么这样慢?”也有人一直发扬着谦让精神,默默站 在队尾。教室里炸开了锅,偶尔还会传出两声“老 师,多给点儿”,“哇,你的鸡腿好大”之类的话 语。
午餐时间
“叮铃铃”,随着第四节课下课铃的打响,悠扬 舒缓的音乐响了起来。哈,我们的午餐时间到了。 (情景描写)
瞧,那些领饭菜的同学飞一般地冲下了楼,而楼 上的风景更精彩:胡吉松迫不急待地蹦到了等会儿放 饭桶的桌子旁,一边还伸手拉过他的“好哥儿们”黄 水遥,嘴里不住叫着:“快,快点来!”而裴蕾却似 乎要保持她“大家闺秀”的风范,不急不忙取出饭盒, 慢慢地解下塑料袋,把勺子、盒盖摆放好后,才缓缓 走到队伍的末尾。(细致描写)
②汪国真曾经写道:“失意时,唱一首歌; 烦恼时,写一首诗,因为生活总是美好的。” 每当我面对失败时,—想起这句话,心境就异常 宽阔起来。(—个考生中考作文的开头)
实战演练:
请同学们以中午在学校就餐时的情形或 发生的事情为内容,写作一篇题为《午餐时间》 的记叙文。
要求:①可以概述午餐时的情形,也可 以记述一件特定的事情。②文章应重在表现 课外同学学习之余的乐趣,表现同学们的精 神面貌(如勤奋刻苦、团结友爱等)。③语 言生动活泼。
1、从生活中截取一段甚至一片做具体描绘 ,角度要选准,开口要小。
2、不要用叙述代替描写,而要善于细致描 写,例如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描写以及景物描写。
3、不要做故事的评判者,少议论,要通过 对故事的记叙和描写折射出主题思想。
4、要把自己放在故事中,即写出真情实感 。
初中记叙文写作PPT优秀课件(22张)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 点突出。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
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 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二)运用倒叙。 (三)运用插叙。
顺叙
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 行叙述。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 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 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 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 律为顺序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 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 (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
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 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 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 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
“结尾有力”主要途径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
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
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
浑然一体。
倒叙
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 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 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 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 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 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 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 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插叙
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 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 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 一件事情的叙述。
初中语文--记叙作文的写作方法课件(共35张PPT)

范例: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 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 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 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 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简析:这是《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 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描绘当时自 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范例:
(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 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 时再能与他相见!(选自《背 影》)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 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 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 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 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 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
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五)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
法,让心理描写更生动。
语言动作神态表现法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 的手去慢慢地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 “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 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 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 分数──54, 可怜的“54”,我“唉”了一 声便瘫在桌上。
练习
通过人物动作表情的描写来描述中国队赢球时 观众的激动心理。
范例:
(3)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 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节选自《羚 羊木雕》)
练习:
试着给先前的例段加上环境描写: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 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 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 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例文:
悲喜交加、依依不舍、 心花怒放、忐忑不安、 义愤填膺、心灰意冷、 心急如焚、欣喜若狂、 喜出望外、勃然大怒、 怒火中烧、魂飞魄散、 惊心动魄、迫不及待、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PPT优秀课件(60张)

(一)外貌描写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 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外貌 特征的描写。外貌描写要传神,切 忌脸谱化,反对那种不分主次,从 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描写示例(一)
例: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 瘦,穿得也很差。 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 ③穿得有多“差”?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 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 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 穿一双草鞋。
记叙文写作指导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1、通过一件事表现一个人 2、通过几件事表现一个人
一篇好的记叙文必须:
• • • • • • • 紧扣题眼 注重选材 突出中心 完整叙事 环境渲染 生动描写 详略得当
注重选材
①选熟悉的点滴生活小事,注意事例 的典型性。 ②从看似平常的事件中挖掘出“新”意, 但千万别过分追求“深刻”。
(三)动作描写
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就 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 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 的。
动作描写的内容:
头颈、眼耳、嘴巴、手肩、 腰身、脚腿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 下的描写材料。这些描写可以使 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 活现,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动作描写方法一: 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 地描摹出来
描写示例(一)
例:那天,爸爸生气了,打了我一顿。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 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爸爸左 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 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 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 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 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突出中心
• 根据题目,选定了某件事后,你就要 对这事进行认真地回忆,并仔细琢 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 的趣味点,意义或生活哲理,或找出 它闪光的地方。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 PPT课件(共6张)

技巧八: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一般来 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 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 “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当然 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
技巧九: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 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 纳出来,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 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 活慎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 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 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 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 段落以五六个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 得乱七八糟。一般来说,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 5行, 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一旦给阅卷老师视 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
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忌八九行的行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 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顶多 不能超过三行半。视觉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 卷老师的情绪。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更有力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 宜太长和太短,一个好的题目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拟题的 办法有2个,一是平时归纳总结一下作文老师讲述的拟题技巧。 二是考生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 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依葫芦 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写作技巧课件1(共72张PPT课件)

第十一页,共七十二页。
3、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眼”确定文章的重点, “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 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重点。如《我钦佩的一 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 ,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 “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就 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如何抓“题眼”呢?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 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 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 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qíngkuàng)下或气氛 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 《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
湖书泊:…名…著、杂志;唐诗、宋词
艺:琴棋书画(音乐、美术、棋类) 名人:苏轼
(从中学开始,“爱”上一个人或文学艺术)
国:国家、民族 时事风云 民俗、风土人情
第五页,共七十二页。
牢记下以各要点,作文(zuò 一点 wén) 也
不难!!!
(一)作文(zuòwén)六步走
1、审好题;2、立好意 3、选好材;4、巧布局(bùjú) 5、精首尾;6、美好文
中考作文不外乎五道题目: 积极进取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写作技巧ppt
初中写作技巧ppt
初中写作技巧
初中作文中适用的写作技巧有哪些? 一、要积累作文材料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
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脑子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
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
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
这段话中说的前两个仓库正是同学们写好作文应必备的。
1.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
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账,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
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
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
丰富。
2.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
如果每段摘录用一张纸片,就是读书卡片。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
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
所谓值得摘录的“精彩内容”。
与阅读者的兴趣、爱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关,并无统一标准。
一般来说,精彩警策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颖深刻的观点,活泼有趣的对话乃至优美的词语,都可以分类摘录。
为了以后查阅方便,在摘录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处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学写过摘录或读书笔记,但坚持写的不多。
一项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
有人统计:马克思写《资本论》,写过“摘要”的书籍多达 1500 多种;列宁写《哲学笔记》,直接引用的哲学著作多达数十种。
像革命导师那样,坚持写摘录式读书笔记吧,它能使你成为聪明、充实、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后写作时文思敏捷笔下生花。
二、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训练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
怎样的序列是最合理的,从众多写作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异彩纷飞的“序列”,还很难谈那一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下面介绍“七先七后”的训练序列,也许是比较具有普通意义的一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使用。
1.先练习写记叙、描写文章,后练习写说明、议论的文章。
2.先练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练习写别人转述的事
3.先侧重
训练观察和积累,后侧重训练分析和表达。
4.先练习写单纯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5.先不受写作“框框”的限制,放开胆子写;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作规范训练。
6.先“模仿”,写依样画葫芦的文章;后“创造”,写新颖别致的文章。
7.先力求把文章写长,强调扩展与铺陈;后力求把文章写短,讲究简洁凝炼。
以上“七先七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和能力培养的规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
至于以何时或达到何种程度作为先与后的界限,这又是个不能“一刀切”的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有的同学将上述七先七后交替反复安排,如模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也未尝不可。
三、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学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作文训练踏上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第 2 页惯。
从作文比赛获奖同学的写作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下面七条良好的写作习惯,供同学们参考。
1.“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
不少获奖同学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他们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
这的确是经验之谈。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即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 “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
写作文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
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不过有的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默诵文章初稿”的习惯。
古代写诗,有“吟”和“哼”的习惯,因为有很多毛病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念出声。
如果是在考场上,就只能默读,才能发现句子是否顺通,语气是否连贯,文脉是否流畅,音韵是否和谐。
4. “认真修改”的习惯。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经验。
如果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5.“不说假话”的习惯。
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点虚假都骗不过读者的眼睛。
如果同学们初学写作就染上无病呻吟的绝症,作文的前途几乎就没有好起来的希望了。
6.“不要硬写,强迫自己写”的习惯。
鲁迅说写不下去不要硬写,当然是对的,因为硬写出来的东西免不了虚假。
但是,同学们面队老师的作文命题,如果一时写不下去,切不可借“不要硬写”为由而不交卷。
一时写不下去,放一会儿是可以的,但要强迫自己去思考,去彻底清查你的“材料库”,一定能找到符合命题的材料。
经过多次“强迫自己写”,思路打开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7.“保持文面整洁,书写力求规范”的习惯。
现在的青年学生一般很注意自己的仪表,这是无可非议的。
“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