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研究总结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研究总结报告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方法研究总结报告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方法研究已经初见成果。
在这一阶段研究中,我们认真制定方案、实施落实方案,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之后的研究中,我会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完成后期研究。
希望此次的研究,能够获得成功。
现在,我将对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做如下总结:研究背景英语课程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英语本身就兴致不高,再加上,学生长期因为英语成绩不好,导致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提了重要的要求。
由此,教学导入这一环节要进行创新。
创新英语教学导入环节,有利于在一节课的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英语课堂。
除此之外,导入环节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研究措施情境导入法:在上课前设立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直观导入法:将与英语课本相关的内容,用印象的方式展示出来,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艺术导入法:这个导入法包含歌曲导入、舞蹈导入、故事导入等多种形式的导入。
这种导入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研究成果1、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由于英语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系列的知识,英语教师在教学这单元的内容时,可以选择生活情境的导入法,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得到提升。
教学导入情境的选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树立学生们的自信心。
与生活相联系,会让学生从心里上觉得英语这门学科不难,很容易。
而且将英语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起来,学生学习英语也能够应用自如。
从而学生会对英语学习产生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会大幅度提高,英语成绩也会提升,然而,学习的效果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创结题报告】《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的实践探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的实践探究》结题报告从2020年9月开始申报课题并立项至今已经快一年了,课题组成员通过平时去听英语课、和自己的教学过程的课堂小结,钻读文献,教学研讨等活动,慢慢积累和总结出一些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现状。
探索何为较好的英语导入方法。
通过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总结形成初中英语导入方法方案。
课题组做了如下的主要工作:前期准备(2020.9—2020.12),主要工作目标:1、完成课题申报、制定研究方案查找了文献资料,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2、组织理论学习、交流学习心得动员和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关于初中生英语课堂导入相关理论并且交流心得,其中重点学习了英语课堂导入的相关论文。
3、确定实验学校、开展问卷调查确定以七年级学生作为实验年段,开展了问卷调查,让学生填写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喜欢和不喜欢的英语课堂导入,并用数据作出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并寻找出对策;4、统一研究思路、明确责任分工统一了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制定《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了责任分工,蔡负责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研究方案》、《中期检查报告》和《结题报告》,策划课题工作、为课题负责人;蔡老师还负责相关学段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相关论文收集整理。
曹老师做好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整理,协同撰写课《中期检查报告》、《结题报告》、策划课题。
曹老师负责可用于本课题教学的资源库创建,以满足不同学部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
实施阶段(2021.1—2021.5),主要工作目标:(1)结合日常课堂教学,组织课题成员进行教学实践,编写相关教学设计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收集课堂实录;(2)编集或征集可用于英语课堂导入的资源库;(3)改进教学模式,组织课题成员根据初步构建的教学模式在各自学部年段开展教学,实录教学过程,反思目标达成,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4)在这半年期间,通过平时听英语课、和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小结,钻读相关文献,组织开展教学研讨等活动,慢慢积累和总结出一些英语课堂导入的现状及并此有进行思考和实践。
《英语课堂有效导入的实例研究》课题报告

《英语课堂有效导入的实例研究》课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现状分析“以生为本”、“合作学习”等新课改理念的依托下,本文通过两则课堂实例展示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导入方式,如创设生活化的导入情境,又如以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导入教学等,这些导入方式不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且给短暂的导入注入了灵动的魅力和生活的趣味,为整堂课打下了成功的基石。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不断升华的形势下,课堂教学所依存的教育理念不再是“应试”取向的教育观,“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终身学习愿望与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等一系列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成为了课堂教学所追求的主线思想理念。
如何实现上述“以人为本”的课改根本理念呢?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惟一的途径。
然而,许多调查显示,学生无法将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甚至认为“课堂即课堂、学习即学习、生活即生活,”课堂学习与生活并无多大联系,从这点看来,课堂教学已经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知识和本领,且更重要的是能把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学会生存的技巧和做人的道理,倘若教学完全与现实生活脱节,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这样的教学便是无效教学。
所以,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强调“增强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实际,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把学生的“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整合起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实际中,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来把外部的知识输送给学生,进而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理智力量,对知识进行再发现与创新,增强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然是从课堂教学环节这个细处着手来探究实现有效性的方式和方法。
课堂教学环节无外乎为:导入———新授课———巩固———拓展———练习,显然,导入环节是整堂课的首要环节,教学是否成功有效,“导入”起着十分重要的“定音”作用。
二、有效导入唱响成功教学的序曲何谓“导入”?“导”即引导,在新授知识前,教师利用3-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慢慢走进本课的氛围中。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而作为学科之一的英语教学在初中阶段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导入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二是传统的课堂导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需要不断寻求更新和改进。
三是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合以上背景,本文将针对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教师在实践中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以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氛围。
1.2 研究目的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various methods of introducing topic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s and to examine their impact on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By identifying effective and engaging ways to introduce new material in English classes, teachers can better support their students' comprehension and retention of information.1.3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ing methods for introducing English lessons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lies in the potential impact it can have on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Effective introduction methods can set the tone for the entire lesson, engage students from the beginning, and facilitate a smooth transition into new material. By studying and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lesson introductions, teachers can enhance the overall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their students and create a more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2. 正文2.1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概念Introduction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way we introduce a lesson in the classroom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etting the tone for the entire learning experience.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n the context of teaching English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method used to introduce a lesson can greatly impact students' engagement, understanding, and retention of the material.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the concept of introducing a lesson in a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troduction methods on student learning, common strategies used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s, how to choose and applyintroduction methods effectively, as well as reflections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Concept of introducing a lesson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es2.2 导入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导入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结题报告篇一: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式研究结题小结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式研究结题小结一.课题概述: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目前,初中生对于英语学习有必然的厌倦情绪,若是在新课导入时不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学生的兴趣就会日趋消退,也就很难调动学生的踊跃性。
鉴于目前学生的现状,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能力目标,要求广大初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新颖有序的导入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成心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完成英语课堂教学,在此情况下,按照连年的英语教学,结合平时教学实践,本文重点探讨英语教学课前导入的形式和相应方式和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二、导入教学贯穿于每日的英语教学中,若是教师老是用老式陈腐,单一乏味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导入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成功的导入活动依赖导入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天天带给学生点期盼,天天带给学生点惊喜,天天带给学生点不同,天天带学生点启迪。
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学生参与,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维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3、学生发展的需要二、理论依据及意义: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愿望。
”要在最初的几分钟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就要求教师再导入活动设计中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多样的导入活动,以便让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
二、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设计巧妙、新颖出奇的导入对课堂教学步骤的推动,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当重要。
因此,有效地课堂导入必需融趣味性、多样性、新颖性、知识性和可思性于一体。
教学时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上课伊始老师若是能把学生带斤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一个与教学情趣相融洽的课堂气氛,那就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把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到指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中来,自然低过度到新内容的教学。
中学英语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交际式活动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问题提出当今社会,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上,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日益频繁,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高。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学英语教学,尽管各种层次和水平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不少教师思想开放、勇于创新,教学水平和质量稳步上升,对改进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注重学生亲身体验;要注意营造英语环境,加强培养用英语思维;要加强语言知识训练,提高语言的准确性;要加大语言量的输入,增强英语表达能力。
但是,目前的英语教育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转变,部分教师仍延用阵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调,语言交际意识淡漠,课堂缺乏情趣和动力。
“费时较多,收效较差”的局面依然存在。
为此,英语教师们仍然肩负着不断探索优质高效教学方法的使命,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和树立创新意识,创造交际活动情景,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活动促使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和谐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觉得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确立“交际式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对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学规律的一种研究和探索。
二、课题总体设计(一)概念的定义与内涵1、交际活动教学界定。
交际活动教学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主张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以活动促使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和谐发展。
2、交际活动教学内涵。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不仅有智力活动,而且要有体力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把交际“活动”理解为“活”加“动”。
“活”就是活化文字、活化教材内容、活化教学。
师生双方都要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交际化。
“动”就是身体各部位、认知结构及人的主体意识都动起来。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研究结题报告(2013-04-02 22:26:29)转载▼安康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XKT20120303优化初中英语课的导入法立项号课题名称紫阳县双桥镇中心学校负责人姜言兰所在单位结题报告英语教学课堂导入学生学习兴趣关键词本课题结合初中英语课堂常见的导入,重点优化了10 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有着多样性的特点。
许多优秀的教师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实践中创设出了及其丰富的、形式各样的、生动有趣的导入方法。
有的方法侧重于导入的功能,有的方法侧重于导入的内容,有的侧重于导入的形式。
结题本文结合初中英语课堂常见的导入,重点优化了10 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报告摘要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1.研究原因( 1 .)时代背景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变革中的课程,最终都要通过教师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
而课堂导入恰恰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前引导学生进入有效学习状态的热身。
显而易见,优质的课堂导入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针对问题导入教学贯穿于每日的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用老式陈旧,单一乏味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导入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成功的导入活动依赖导入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每天带给学生点期盼,每天带给学生点惊喜,每天带给学生点不同,每天带学生点启迪。
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参与,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3. )学生发展的需要二.理论依据及意义1.理论依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愿望。
”要在最初的几分钟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再导入活动设计中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多样的导入活动,以便让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
2.本课题研究的先进性本次研究严格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进行,力争做到符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研究成果的要求。
【小课题结题报告】《把握导入技巧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把握导入技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前言把握导入技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2020年11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教师小课题。
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英语导入有效方法和策略。
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一、问题的提出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学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爱好,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能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就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上,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关键在于导入,只要导入得法,就能使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精彩的导入还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等待新课的到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关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这正如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在开始部分就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使读者有兴趣读下去。
所以说导入环节被看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步骤,甚至是关系一节课成败的因素之一。
根据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这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导入的新思路,我们以学生理解事物的方式为起点,调动起学生多种智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学导入形式多样,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设计。
课堂导入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是个值得研讨的课题。
作为教师,必须重视英语课导入。
我们将通过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好英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研究结题报告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研究结题报告(2013-04-02 22:26:29)转载▼安康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立项号XKT20120303课题名称优化初中英语课的导入法负责人姜言兰所在单位紫阳县双桥镇中心学校结题报告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导入学生学习兴趣结题报告摘要本课题结合初中英语课堂常见的导入,重点优化了10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有着多样性的特点。
许多优秀的教师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实践中创设出了及其丰富的、形式各样的、生动有趣的导入方法。
有的方法侧重于导入的功能,有的方法侧重于导入的内容,有的侧重于导入的形式。
本文结合初中英语课堂常见的导入,重点优化了10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1.研究原因(1.)时代背景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变革中的课程,最终都要通过教师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
而课堂导入恰恰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前引导学生进入有效学习状态的热身。
显而易见,优质的课堂导入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及对比调查,分析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情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
(三)研究的过程及步骤1.制定方案阶段: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1.﹚调查研究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建立原始数据库。
﹙2.﹚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
﹙3.﹚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及研究教师。
2.实施研究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1.﹚全面了解课题方案,制定阶段实施计划。
﹙2.﹚定期开展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3.﹚组织阶段汇报交流,改进研究方法。
﹙4.﹚建立课程档案,做好有关台帐。
1. 3.课题总结阶段: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全面撰写研究报告,举行结题汇报成果展示。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共提出了6个问题,主要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堂导入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如何导入,学生希望教师如何导入,学生希望教师如何设计导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课堂导入对学生整堂课的情绪影响尤其突出,只有教师创设适当合适的教育情境才能将学生深深吸引进课堂,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结合农村英语教学实际重点优化了10种导入方法。
1.复习导入法。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
”回顾旧知识是我们最常用的导入法之一。
从“温故”出发,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巧妙地引到新的教学内容上来。
如在教授Go for it 八年级下册Unit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第二课时,可以通过这两个问题来开始:“What are you doing now?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这样既复习了现在进行时,又导入到过去进行时,同时还对这两种时态进行了比较,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2.预习导入法。
预习是对课堂学习的有效准备。
良好的预习不但可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预习导入法可以激活学生对某一话题的文化﹑人文等背景知识,为顺利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我在教授Go for it 八年级上Unit 8 What’s the matter?时运用了预习导入法。
首先布置学生预习有关身体部位的词语,然后布置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不同的建议。
如:当别人感觉压力大,不舒服时,请你给出你的建议。
常用句式:Why not do sth..?/Please do sth./You had better do sth./You should do sth.上课时,我们通过游戏Touch and say来检查学生身体部位的单词预习情况,通过情境设置让一排学生说出自己哪里不舒服,请另一排同学给出建议,这时再导入新课题“What the matter ?”3.谈话导入法。
谈话导入法是指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感情﹑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一种导入方式。
这种方法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谈话主题,通过与学生的自由交谈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课。
如我在上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2 Where the post office?时,是这样导入的:T:Hi,class.I f we are in a strange country and we don’t know theway,what should we do ?S1:Why not buy a map?S2:No,I don’t agree with you.I can’t understand a map in a new place.I think asking the way is the best choice.T:If you want to ask the way,who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suitable person you may ask?S2:The policeman.S3:Maybe anyone that is near you. People are usually very friendly.T:OK.In order to help you to find the way successfully,let’s learn how to ask the way and give directions in English today.在这里,我通过设置一个语言情境,运用亲切自然地谈话引导学生进入新的话题。
4.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指教师选择一些与教学课题相关的,较为贴切,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新知识﹑新课题的讲解。
故事导入符合初中生好奇心强﹑愿意幻想﹑积极参与的特点。
利用故事导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听力,激发学习兴趣。
5.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是将学生引入话题的又一有效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条件。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
教学中教师能让学生明白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内容等,学生便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积极思维,达到教与学的成效。
如何在导入课堂之际就让学生明白教学目的,教学双方进行有效配合呢?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情况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在学情正常的情况下,我常采用轻松﹑自然地提问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我在教授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时,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T: Did you go to the zoo?What did you see ?What animal do you like?What animal do you want to see?Why do you want to see them?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些问题中引出coala,tiger,elephant,dolphin,cute,smart等新词汇。
6.话题导入法。
新目标英语教材体现了“话题—结构—功能” 这一结构特点。
新大纲也明确列出了初中英语话题附表。
话题是初中英语课堂的聚焦点,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话题可以使课堂活动变得富有意义,富有吸引力。
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环境资源﹑师生背景资源﹑各类教具资源等创设话题情境并根据本单元的话题特点设计教学导入。
如,头脑风暴﹑典故导引﹑设置悬念﹑经验分享等。
成功的话题导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积淀,培养其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习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7.背景知识导入法。
背景知识导入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相关的背景知识材料和背景知识﹙文化﹑历史﹑政治﹑科学等﹚,并针对这些背景知识制作课件,绘制图表,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等,然后用介绍作者﹑讨论观点﹑展示图片﹑任务活动等方法向学生介绍这些背景知识。
背景导入法可以唤醒学生的背景图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展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为深入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好必要的铺垫。
8.情境导入法。
语言总是要在一定的场景中使用的。
任何外语教学都非常强调创设情境。
情境导入法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出新奇﹑生动﹑有趣并较为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去接触语言﹑感知语言﹑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
好的情境导入能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和积极参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例如,在上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8 I’d like some noodles.时,一位同事直接戴上了帽子,系上围裙开始当起服务员来。
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很多。
9.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可分为简笔画导入﹑实物导入﹑图片导入﹑幻灯片导入﹑音乐导入等等。
它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10.活动导入法。
活动导入法是趣味性﹑交际性﹑实践性较强的导入方式,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新课程理念。
它包括各类游戏﹑竞赛﹑交际活动以及任务性活动。
活动导入法符合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愿意参与的特点。
如,有位同事在讲授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时使用了活动导入法。
该教师在本单元第三课时通过做小组接龙游戏导入课文的学习。
他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并讲明游戏规则:给出一个If 条件句,学生完成这个句子;另一个学生依据结果给出新的假设,以此类推。
例如:If I get up early,I’ll catch the bus.If Icatch the bus,I won’t be late for the work.If I am not late for the work,the teacher will be happy…通过这个游戏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舞台。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用老式陈旧﹑单一乏味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导入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一堂成功的教学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导入活动。
当然,生动活泼﹑简洁明快的导入设计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切忌不要为了导入而导入。
参考文献1. 王晞等编著《课堂教学技能》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 赵书梅现代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3. 梁杏教师课堂教学十大技能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分享:4喜欢赠金笔阅读(2451)┊评论(11)┊收藏(1)┊转载(2)┊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