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个别化康复训练方案

合集下载

学前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学前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学前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张小明,5岁,患有轻度自闭症。

个别化教育计划如下:
一、现状评估
张小明的自理能力较弱,不能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也不能自己上厕所。

他的语言能力有限,只会说出简单的词语,表达能力较差。

张小明害怕陌生环境,常常自言自语和重复动作。

他的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无法固定在一个活动上超过5分钟。

张小明不善于与同伴互动,常常自己玩耍,不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二、目标设定
1. 6个月内,张小明能够在提醒下自己穿脱简单衣服,并学会自己上厕所。

2. 1年内,张小明能使用简单词语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

3. 1年内,张小明能适应并参与集体活动10分钟以上。

4. 1年内,张小明能与1-2名同伴进行简单互动和游戏。

三、教学策略
1. 制定每日生活自理任务,提供适度帮助,让张小明逐步掌握自理技能。

2. 设置语言交流练习时间,使用语言交流板和图片卡片辅助张小明的
表达。

3. 将集体活动时间逐渐增加,让张小明适应集体生活。

4. 配对互动游戏,引导张小明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5. 给予正面激励,增强张小明的成就感。

四、评估方法
每3个月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张小明的自理能力、语言交流能力、集体生活适应能力和同伴互动的进步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五、家校合作
定期与家长沟通张小明在学校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并向家长提供相关培训,以提高家长对张小明的教育能力。

要求家长在家协助张小明锻炼自理能力,支持学校的教育措施。

特殊教育个别化康复训练方案(三)

特殊教育个别化康复训练方案(三)
个别化康复训练方案
治疗师:
训练时间:
训练地点:蒙氏教室
患者情况
姓名:性别:男年龄:8岁
患者特征:患者是唐氏综合征,记忆力较好。根据测评结果显示,该儿童认知水平良好,感知事物能力较好,对简单的“有无”、“多少”概念及10以内数等有一定的认知,而在基本时间概念和简单方位及现象的认识等方面较弱。
训练目标
学生能分辨先到、后到
训练反思
②教师摆放物品位置,询问学生中间、旁边,学生指认;
③学生听指令,摆放物品的位置(如钢笔在本子和书本中间);
④教师与学生进行站位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识别中间、旁边。
(2)识别和分辨先到、后到
①通过和老师一起发音练习,对表示时间顺序的的词先到、后到有认识;
②教师挪动积木,告知学生先到、后到,学生初步有认识;
③呈现几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先到、后到;
④学生模仿老师对积木进行挪动,理解先到、后到;
⑤学生观察事物顺序,并进行分辨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识别先到、后到。
(3)游戏情景训练
设计“开火车”游戏,教师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识别先到、后到。
4、复测:
(1)简单方位辨别练习,提取数据与课前测试做对比评价;
训练内容
1.知道并分辨表示事物方位的词中间、旁边;
2.能理解和分辨先到和后到;
训练准备
康复用具:积木
训练过程
1、课前调动:通过问好及简单交流进行师生互动。
2、前测:
(1)听从教师指令完成方位中间、旁边的分辨;
(2)学生简单时间概念测试;
3、训练:
(1)理解和识别表示方位的词中间、旁边
①通过和老师一起挪动物品位置,理解中间、旁边;
(2)识别先到、后到时间概念,根据实际情况与课前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幼儿园特殊儿童康复教学方案 幼儿园特教

幼儿园特殊儿童康复教学方案 幼儿园特教

幼儿园特殊儿童康复教学方案一、背景介绍1.1 特殊儿童的定义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心理、认知、情感、言语、行为或其他方面有发育迟缓或异常的儿童,包括智力障碍、自闭症、感觉统合障碍、运动障碍等。

1.2 幼儿园特殊儿童康复教学的重要性幼儿园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幼儿园教育对其康复发展尤为关键。

在幼儿园特殊儿童康复教学中,需要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案,以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目标2.1 促进特殊儿童的康复发展通过康复教学,促进特殊儿童的生理、认知、情感、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发展,提高其适应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2.2 培养特殊儿童的自理能力通过特殊儿童康复教学,培养特殊儿童的自理能力,包括生活自理、情绪自我调节、社交能力等方面。

2.3 培养特殊儿童的学习兴趣与能力通过科学的康复教学,培养特殊儿童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其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生理康复训练针对特殊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康复需求,开展针对性的生理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言语治疗等内容。

3.2 心理康复训练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康复需求,开展心理康复训练,包括情绪管理、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心理辅导等内容。

3.3 社交能力训练针对特殊儿童社交能力较弱的特点,开展社交能力训练,帮助特殊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力。

四、教学方法4.1 个别化教学针对每位特殊儿童的特点和康复需求,采用个别化教学方法,充分关注每个特殊儿童的发展和进步。

4.2 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特殊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3 合作式教学鼓励特殊儿童之间相互合作,或与普通儿童进行合作,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估5.1 设置合理的评估指标针对不同的康复内容,设置合理的评估指标,对特殊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交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5.2 定期评估与跟踪定期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估,并及时跟踪其康复训练的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康复需求。

特殊儿童心理康复方案 幼儿园特殊儿童

特殊儿童心理康复方案 幼儿园特殊儿童

特殊儿童心理康复方案——幼儿园特殊儿童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康复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幼儿园中,特殊儿童的心理康复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如何制定有效的心理康复方案,帮助特殊儿童融入园所生活,健康发展?以下是关于幼儿园特殊儿童心理康复方案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认识特殊儿童1.特殊儿童的分类特殊儿童包括自闭症儿童、智力障碍儿童、感觉统合障碍儿童等。

每种特殊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康复需求。

2.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特殊儿童在语言沟通、情绪表达、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障碍。

他们往往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才能逐步融入正常的幼儿园生活。

二、幼儿园特殊儿童心理康复方案1.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针对特殊儿童的不同特点和康复需求,幼儿园应该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康复计划,分阶段、分目标地进行干预和帮助。

2.建立多元化的康复环境幼儿园应该通过设置各类功能室、引入各种康复教具等方式,为特殊儿童营造一个多元化、丰富多彩的康复环境,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接受康复训练。

3.专业团队的配备幼儿园应当组建专业的心理康复团队,包括心理医生、康复老师、护理人员等,为特殊儿童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康复服务。

4.家校合作幼儿园与特殊儿童的家庭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共同制定康复计划,互相配合,共同促进特殊儿童心理康复的达成。

5.心理康复活动的开展幼儿园可以组织各类有益的心理康复活动,如集体游戏、集体音乐游戏等,以促进特殊儿童的情感体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6.个别辅导除了集体康复活动,幼儿园还应该为特殊儿童提供个别的心理康复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提升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心理康复效果的评估1.康复效果的跟踪幼儿园应该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康复效果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2.康复效果的评估标准针对不同的特殊儿童,可以制定不同的康复效果评估标准,包括情感表达、社交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3.康复效果的反馈对于康复效果的评估结果,幼儿园应该向特殊儿童家长进行反馈,与家长共同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康复方案。

特殊教育儿童触觉分辨物体干湿(教案

特殊教育儿童触觉分辨物体干湿(教案
康复设备:
康复用具:
训练过程
一、课前调动:运用语言、图片或实物,对儿童进行视觉和听觉刺激,加强儿童与老师的目光接触,提高儿童的注意力
二、训练:
(一)生活场所感知干湿
1、感知湿
(1)冬天较冷,在训练时将干的毛巾用冷水打湿,让个案进行触摸,由于湿冷原因,会强化个案对湿的感知。
(2)在干燥的地面上泼上水,让个案通过视觉和触觉自行辨别干湿的区别。
训练延伸
家长加强与儿童的的交流,即使个案没有交流愿望。
训练反思
个案比较喜欢玩水,所以将个案带到操场进行干湿训练时,个案只顾着玩水,完全不顾训练,所以训练效果不是特别好,日后训练当中还需对训练方法仔细甄选,就像游戏法并不是适合所有的训练。
(3)在桌子上倒一点水,然后将干燥的卫生纸放在水上,让个案观察纸的变化(由干燥到湿漉漉)
2、感知干湿
(1)用一条干毛巾让个案擦拭脸左脸,然后再找一条泡过温水的毛巾擦拭右脸,通过直接对比让个案感知干湿。
(2)找一盆温水,让个案将一只手放在水中泡一泡然后拿出来在与另一只手比较,体会干湿。
(二)巩固练习
将个案带到有水的地方,老师制造干湿场景个案进行感知。
个别化康复训练方案
治疗师:
训练时间:2019.11.25
训练地点:彬州市特校感统教室
患者情况
姓名:性别:男年龄:12岁
患者特征:1、患者为智力障碍,该儿童在视触觉的感知上较差,不能正确记忆曾见过的图形和触觉感知物体(干湿、粗细、厚薄、长短等)
训练目标
能正确感知干湿
训练内容
1.在真实情景中感知干湿
训练准备

幼儿园特色课程: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幼儿园特色课程: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幼儿园特色课程: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幼儿园特色课程: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一、引言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针对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旨在帮助这部分儿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幼儿园特色课程中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进行深入探讨,并共享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二、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1.全面评估特殊儿童的个别化需求在幼儿园中,针对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身体、认知、语言、社交情绪等方面的特殊需求评估,以便全面了解每个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需求。

2.灵活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针对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需要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灵活设计。

在语言能力较弱的特殊儿童中,可以通过图画故事、手语教学等方式进行个别化教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3.配备专业的教育辅导人员幼儿园针对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需要配备专业的教育辅导人员。

这些专业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特殊教育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根据每个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辅导服务。

4.定期评估和调整教育方案针对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由于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速度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幼儿园需要根据他们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案,确保其个别化教育的有效性。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针对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在幼儿园中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幼儿园应该充分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个别化的教育服务。

只有这样,特殊儿童才能在幼儿园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适应,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四、总结回顾针对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是幼儿园特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全面评估特殊儿童的个别化需求,灵活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配备专业的教育辅导人员,以及定期评估和调整教育方案,可以有效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看到更多关于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创新和实践成果。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关注度也在增加。

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儿童,如自闭症儿童、多动症儿童等。

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我们需要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每个特殊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教育者需要通过观察和与儿童互动,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以及他们的优势和困难所在。

例如,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交往和沟通能力上存在困难,而多动症儿童在注意力和行为控制方面存在困难。

二、制定个别化的教育目标和计划在了解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后,教育者需要制定个别化的教育目标和计划。

教育目标应该具体明确,针对特殊儿童的具体需求和发展水平。

例如,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交交往困难,可以制定目标为提高其与他人的互动能力和社交技巧。

三、采用个别化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特殊儿童在学习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采用个别化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教育者可以根据特殊儿童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例如,针对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问题,可以采用分段教学法和多媒体教材,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提供个别化的支持和辅助措施特殊儿童需要额外的支持和辅助措施,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教育者可以与家长、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士合作,为特殊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支持和辅助措施。

例如,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沟通困难,可以提供语言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等支持措施。

五、评估和调整教育计划个别化的教育计划需要不断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教育者可以通过观察和测评,了解特殊儿童的进展情况,并根据需要对教育计划进行调整。

评估和调整的目的是确保教育计划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教育者、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并能够制定和实施个别化的教育计划。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个别化训练
1.主要针对认知和语言 进行相应的训练
2.VS99语音工作站系统---全面评估
个别化训练
3.口肌控制训练 4.电脑辅助发音训练 5.语言题板训练
个别化训练
6.OT_SOFT认知训练 7.智能沟通认知训练
课堂练习
1.器械上平训练方法有哪些? 2.个别化训练包括那些内容?
Thank you
配到两下肢。同时让患儿不断做姿势调整, 促进患儿利用骨盆转移重心
(C)器械上平衡训练方法
2.前后转移
(1)动作过程: 治疗师帮助患儿站立在跷跷板上,先
将功能较差的腿放在前边,双脚前后平行, 骨盆对称向前
(C)器械上平衡训练方法
2.前后转移
(2)动作要求: 治疗师用一只手放在患儿的胸骨上,
另一只手从后引导患儿的骨盆,使支持腿 适当地伸髋
特殊儿童
康复训练方法
特殊儿童的训练实施
(C)器械上平衡训练方法
跷跷板或平衡木上的站 立练习,能帮助患儿正确的 运用运动觉、位置觉及视觉
(C)器械上平衡训练方法
1.重心左右移
(1)动作过程: 患儿首先两腿分开站立在跷跷板两边,
学习向两侧倾斜该板
(C)器械上平衡训练方法
1.重心左右移
(2)动作要求: 治疗师帮助患儿站直,将体重平均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儿童个别化康复训练方案
训练教师:
训练时间:
训练地点:言语康复室
患者情况
姓名:性别:女年龄:7岁
患者特征:经诊断,学生为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经主观观察,发现学生交谈时起音方式正常,呼吸支持能力较弱,言语状态下为腹式呼吸;经口部运动测评,显示学生舌运动功能较弱,运动幅度较小;经主观评估,发现学生构音语音清晰度低,吐字不清晰,语言困难;语言理解、沟通能力较差。
手机、积木一起置于学生眼前,学生听指令将铃铛置于容器中;
④让学生玩皮球,教师可以适当的时候加入其他物品,而后给学生指令将相应物品置于容
器内;
⑤将桌面上放置各种不同物品,学生听指令把相对应的物品置于容器中。
(3)情景游戏训练
设计“摆一摆”游戏,教师参与到游戏中,与学生进行放置物品的比赛活动,在游戏中间贯穿根据指令将物品放于容器内的训练。
4、在课堂或实际生活中,鼓励学生取出容器内物品或将物品放于容器内的训练。
训练反思
3、训练:
(1)学生模仿把一件东西放于容器中的练习
①教师将手机放在儿童眼前,而后放于容器内,儿童观察并模仿动作;
②学生模仿教师将笔、皮球等放于容器内;
③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积木块儿,学生将积木置于容器内;
④选用铃铛吸引学生视线,当学生与铃铛视线接触后,奖励学生玩儿铃铛,而后学生将铃
铛置于容器内;
⑤教师将桌子上的物品一件一件置于容器内,学生模仿教师将不同物品置于容器内。
(2)听指令,将对应物体放于容器内的训练
①教师将手机与笔放在儿童眼前,引导儿童听指令将手机放于容器内;
②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积木块儿,将学生视线吸引到积木上,而后将红黄两种颜色积木置于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将对应颜色的积木放于容器内;
③选用铃铛吸引学生视线,当学生与铃铛视线接触后,奖励学生玩儿铃铛,而后将铃铛与
训练目标
听指令,将对应物体放于容器中
训练内容
1.学生能模仿把一件东西放容器中;
2.学生听指令,把一件东西放容器中。
训练准备
康复用具:手机,积木,铃铛,平衡木,皮球、容器等
训练过程
1、课前调动:与儿童玩走平衡木,建立起信赖关系。
2、前测:
(1)教师用手将手机放于容器中,观察学生的具体反应;;
4、复测:
(1)教师用手将手机放于容器中,观察学生的具体反应;
(2)教师让学生把笔置于笔筒中,观察学生的具体反应
训练延伸
1.建议家长或任课老师多给孩子听指令练习,让学生对一定指令有反应;
2.利用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与学生进行视线接触及移动的练习,培养孩子注意人的能力;
3.在生活中,利用常见物引导学生寻找、检拾消失的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