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会议制度
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模版(三篇)

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模版尊敬的社区居民:大家好!作为社区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和推动社区的发展和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居民的民主参与和居民的意见得到充分尊重和落实,我们提议建立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制度。
以下是我们的建议范文。
一、目的和原则1. 目的:通过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达到以下目的:- 推动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尊重和保护居民的民主权益,听取和落实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2. 原则: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建立和运行要遵循以下原则:- 公开透明:会议决策和相关事务应对居民公开透明,确保居民知情权;- 代表性和多元化:会议代表应具有广泛代表性,反映社区多元化特点;- 公正公平:会议决策应公正公平,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和意见;- 法治原则:会议制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二、会议组成和职责1. 居民会议组成:社区居民会议由社区全体居民组成,每个居民在会议上有平等的发言权和表决权。
会议议程和参会人员应提前通知和公示,确保居民知情权和参与权。
2. 居民代表会议组成: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代表,代表人数和选举方式按照居民人口规模和具体情况确定。
代表性应包括不同人群、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等,反映社区的多元化和广泛性。
居民代表需具备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代表居民利益。
3. 居民会议/代表会议的职责:- 讨论和决策社区事务的重要问题,如公共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社区活动等;- 监督政府和社区管理机构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问题解决和服务改进;- 传达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反映居民的利益诉求,为居民权益争取更多保障;- 推动社区自治和居民自治的建设,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三、会议程序和运行1. 会议召开频率:社区居民会议应定期召开,例如每年召开一次,居民代表会议应由选举产生后召集定期或不定期开会。
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范本

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社区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推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社区居民实际情况,制定本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
第二条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是社区居民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社区治理的基本形式,是社区最高权力机构。
第三条社区居民代表会议遵循民主、公开、公正、平等的原则,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组织第四条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组织形式为:全体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居民小组代表会议。
第五条全体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召集并主持。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在会议召开前15天通知社区居民代表。
第六条居民小组代表会议根据居民小组的实际情况,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召集并主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第七条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召集和主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会议的召开和顺利进行。
三、社区居民代表的产生和职责第八条社区居民代表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第九条社区居民代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三)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具有议事能力和群众威信。
第十条社区居民代表的职责:(一)代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行使民主权利;(二)收集和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三)监督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四)参加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行使表决权。
四、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职权第十一条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职权:(一)审议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二)讨论和决定社区发展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财务预算和决算;(三)选举、撤换和罢免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四)制定和修改社区居民公约;(五)讨论和决定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五、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表决和决议第十二条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表决应当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第十三条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应当由出席会议的社区居民代表过半数通过。
社区会议制度

社区会议制度1. 背景和目的社区会议是社区成员之间交流和讨论事务的重要平台。
为了确保社区会议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性,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社区会议制度。
2. 召开方式和频率社区会议将定期召开,具体召开的方式和频率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会议的召集人将提前通知所有社区成员有关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议程等信息。
3. 会议议程每一次社区会议都应有明确的议程安排,以确保会议的目标能够被全面讨论和解决。
会议议程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会议开场和欢迎致辞- 上次会议纪要的讨论和审议- 社区重要事项的讨论- 社区成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其他事项4. 会议参与和发言所有社区成员均有参与社区会议的权利和义务。
在会议期间,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或建议。
为了确保会议的秩序,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观点,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每位成员在发言前举手示意,等待主持人指示后方可发言。
- 每位成员发言时应尽量简明扼要,确保重点清晰,避免重复性发言。
- 在会议期间,应尊重他人的观点,避免争论或个人攻击,保持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
5. 议事规则和表决方式为了确保会议的决策能够得到全体会议成员的参与和认同,我们建议采用以下的议事规则和表决方式:- 主持人或指定的秘书负责记录会议纪要和决议。
- 决策应通过多数同意的方式进行。
- 对于重要的议题,可以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
- 会议结束时,会议纪要将被整理成书面文档,并发送给所有社区成员。
6. 会议纪要和执行跟进会议纪要是记录社区会议内容和决策的重要文档。
为保证会议纪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由指定的秘书负责起草会议纪要。
- 会议纪要应包括会议的基本信息、参会人员、讨论内容和决策事项等。
- 会议纪要应在会议结束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发送给所有社区成员,并加以存档。
- 会议决议事项的执行跟进将由相关责任人负责,并在下次会议上进行汇报。
7. 会议考勤和迟到处理为了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我们对会议考勤和迟到进行以下要求:- 所有社区成员需要按时参加会议,准时到达会议现场。
社区会议管理制度

社区会议管理制度1.引言社区是居民共同生活的重要场所,各种问题和事务需要通过会议来讨论和解决。
为了确保社区会议的高效进行和有效管理,制定一套科学的社区会议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2.会议召开2.1 会议召集:社区会议应由社区委员会主席或其授权的人员召集,并提前通知参会人员。
2.2 会议通知:会议通知内容应包括会议目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会人员名单等,并通过社区公告栏、社区网站或短信等形式进行发布。
3.会议组织3.1 主持人:社区主席或指定人员担任会议主持人,负责引导会议议程和维持会议秩序。
3.2 会议记录:指定人员担任会议记录员,记录会议内容和决议,并及时整理成会议纪要。
4.会议议程4.1 制定议程:会议主持人根据会议目的和参会人员意见,提前制定会议议程,并在会议开始前进行公布。
4.2 议程内容:会议议程应包括会议主题、报告事项、讨论事项、提案及其他事项等,确保会议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
5.会议程序5.1 开场白:会议主持人在会议开始前进行简要开场白,介绍会议目的和重要事项。
5.2 报告事项:按照议程安排,进行各项报告和介绍,确保参会人员对相应事项有充分了解。
5.3 讨论事项:对于需要讨论的事项,主持人应确保每位参会人员有平等的发言权,并控制发言时间,避免话题偏离。
5.4 提案及决议:会议参会人员可以提出相关提案,并经讨论后作出决策。
决议应记录在会议纪要中,并及时进行执行。
5.5 结束语:会议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强调会议达到的共识和决议,并提醒参会人员执行相关事项。
6.会议纪要6.1 内容要点:会议记录员根据会议记录整理会议纪要,包括会议目的、议程内容、讨论结果和决议等要点。
6.2 分发和保存:会议纪要应经会议主持人审核后进行分发,并存档保留备查。
7.会议评估7.1 会议效果评估:社区委员会可以组织评估会议的效果,包括会议的及时性、讨论的深入度和决策的可行性等。
7.2 意见收集:参会人员可以提交对会议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社区会议的组织和管理。
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范文(二篇)

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范文一、目的和原则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民主管理,推动社区自治和共建共享。
制度的原则包括公平公正、民主参与、合作共治、依法决策和透明公开。
二、会议组织1.会议主体: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是社区居民集体讨论、决策和监督的重要平台。
2.成立和组成:社区居民会议由社区全体居民组成,居民代表会议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3.会议职责:社区居民会议负责讨论居民关心的事务,制定并审议相关政策和计划;居民代表会议负责代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三、会议程序1.召集方式:会议的召集通知应提前公布于社区公告栏、社区网站等渠道,同时可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提醒居民。
2.议题确定:会议议题可以由社区居民提前提交,也可以由社区委员会提出。
提交议题的居民需提供相关资料和理由。
3.会议时间和地点:会议应选择方便居民参与的时间和地点。
尽量避免与其他重要节日或活动冲突。
4.发言顺序:在讨论议题时,可以设定发言顺序,轮流发言,确保每个居民的意见都得到充分表达。
5.记录和汇报:会议应有专人负责记录会议过程和决议内容,同时向社区全体居民汇报会议结果。
会议记录应保存在社区档案中,向公众免费开放。
四、代表选举1.代表候选人提名:代表选举应当有居民自愿参选,提名应当公开进行,由社区居民自行推荐和候选。
符合相关条件的居民均有资格参选并接受居民投票。
2.选举方式:可以采用无记名投票,逐轮淘汰等方式进行选举,确保选举结果公平、公正,并充分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和表决权。
3.选举结果公布:选举结果应及时公示于社区公告栏、社区网站等渠道,确保居民了解代表的选举结果。
五、居民权益保障1.言论自由:居民在会议中享有自由表达和发言的权利,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批评和监督社区管理工作。
2.权益保护:会议应当充分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尊重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
会议决议及相关政策应当维护居民的根本利益和公共利益。
(完整版)社区会议制度

(完整版)社区会议制度
社区会议制度(完整版)
第一条:会议召开
1. 社区会议应至少提前 *三天* 宣布召开,公告须贴在社区公
告栏及物业前台。
2. 会议应在 *规定时间* 开始,并由主席主持。
3. 如开会时间因故无法如期召开,主席应当在规定时间前及时
与参会代表联系,商定举行会议的时间。
第二条:会议参加人员
1. 有投票权的参会代表应当在会议宣布召开时间后三日内,向
主席报名。
2. 参会代表如无法出席会议,应当事先向小区物业或主席请假。
3. 同一住户或单位出现多名代表报名参加会议时,仅指定一名代表参加,由住户或单位自行协商指定代表。
第三条:会议投票
1. 社区会议投票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2. 社区会议表决结果由主席宣布。
第四条:会议记录
1. 社区会议记录由工作人员做好,报主席审阅,确认无误后签名。
2. 社区会议记录保存期限为 *五年*。
第五条:议事规则
1. 社区会议应当讨论已公告的议事日程,不得超越议事日程讨论。
2. 对于一些重要议题,建议提前向社区物业提出书面提案,以便有充分时间准备。
第六条:异议与诉讼
1. 参会代表对社区决定有异议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由主席组织再次讨论。
2. 如再讨论后仍无法解决异议,参会代表可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投诉。
第七条:附则
1. 社区会议制度的解释权归社区所有。
2. 本社区会议制度应当通过社区代表大会审议并报批,方可生效实施。
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制度

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区居民自治,保障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是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形式,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建设和监督的重要途径。
第三条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应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保障居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二、会议性质与任务第四条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是社区居民自治的决策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一)讨论决定社区的重大事项;(二)监督社区委员会的工作;(三)选举和罢免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四)听取和审议社区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五)对社区委员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六)协调解决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
第五条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应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遇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召开的,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决定。
三、会议组织第六条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召集。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在会议召开十五日前,将会议的时间、地点、议题等通知到每位居民。
第七条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的参会人员为社区居民或居民代表。
社区居民代表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可以连选连任。
第八条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的召集人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担任。
会议主持人应当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维护会议秩序。
第九条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必须有超过半数的居民或居民代表出席。
会议决议应当经到会居民或居民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四、会议议程第十条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的议程主要包括:(一)听取和审议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二)讨论决定社区的重大事项;(三)选举和罢免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四)对社区委员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五)协调解决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六)其他需要讨论的事项。
第十一条会议议程应当提前通知到每位居民或居民代表,以便于居民或居民代表准备意见和建议。
社区居民会议制度

社区居民会议制度一、概念社区居民会议制度是指在社区或小区内,居民代表或所有居民定期或不定期集会,讨论和决定有关居民的生活、权益、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事项,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的一种制度。
社区居民会议制度是社区重要的民主基础和社会治理基础。
二、社区居民会议的组织形式社区居民会议可以通过人大代表、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等渠道,召集全体业主、住户以及居民代表参加,开展多种形式的会议。
如不定期的居民代表会议、业主大会、业委会会议、建筑委员会会议等。
有的社区还会制定有关居民的建议箱制度和社区公示制度等,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治和参与意识。
三、社区居民会议的权力和职责社区居民会议作为社区管理和居民民主参与的重要平台,具有多项的权力和职责。
1.审议和决定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收费标准。
社区居民会议可以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管理效果、费用收取等问题进行审议和决定,有权要求物业公司对管理服务进行改进。
2.制定和修订社区管理规则。
社区居民会议可以制定、修改、完善社区管理的各项规则,并要求居民及物业公司遵守执行。
3.讨论、审议和决定社区日常事务。
社区居民会议可以讨论和决定社区生活中的日常事务,如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等。
4.参与社区安全保卫和社会治安维护。
社区居民会议可以参与社区的安全保卫和社会治安维护工作,如设立巡逻队、制定安全警示制度等。
5.积极协调社区内部矛盾和纠纷。
在社区居民会议中,可以针对社区内的矛盾和纠纷进行协调和调解。
四、社区居民会议制度的重要性社区居民会议制度是社区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
1.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社区居民会议制度充分发挥了居民的民主参与主体地位,能够集思广益,共商共建,增强居民组织和团结意识,协调好社区内部的利益矛盾和纠纷,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的发展。
2.增强社区管理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社区居民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公布会议决定等形式,确保了社区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了管理效能,让居民感受到管理的公正性和正义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美社区会议制度
根据保和街道办事处的相关要求,结合和美社区工作实际,特制定“和美社区会议”制度。
一、会议时间
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周一中午召开),遇有重要议决事项可随时召开。
二、每周例会参加人员范围
和美社区全体工作人员
三、和美社区例会议事范围
(一)传达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及中央、省、市、区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区、街道办事处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并结合和美社区实际,研究提出贯彻意见。
(二)讨论决定需以和美社区名义发布的涉及辖区的重要文件和重要工作部署。
审议需以和美社区名义上报街道党工委、区委、区政府的重要文件、工作报告、工作总结。
(三)每位工作人员评书一周所做工作和下周工作重点,以及所遇困难提出全面讨论。
(四)讨论决定需要由社区决定的其他事项。
社区例会由两委成员曹雅馨负责考勤和记录。
需形成文件的,由相关责任人负责拟制,经和美社区党总支书记签署发布,会议议定事项由相关责任人负责催办落实。
四、社区例会的议事纪律: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
委员在会议上要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
个人意见被否决后,允许保留,也可建议提请下次会议复议,但在没有做出新的决议之前,必须坚决执行社区例会决议。
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来不及召开和美社区工作会议的,书记、副书记或委员可临机处置,事后应及时在社区例会上报告。
保和街道周工作安排调度会制度
为确保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时贯彻落实,街道重大工作、重要任务及各项目标高效有序推进,特制定“周工作安排调度会”制度。
一、会议时间
原则上每周一召开。
若因工作安排冲突需延期,召开时间另行通知。
二、参加范围
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科室科长(主任)、副科长(副主任)。
三、议事范围及程序
(一)传达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及中央、省、市、区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区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以及党工委会做出的重要决定。
(二)街道目标督查办公室通报上周各科室重点工作推进和完成情况。
(三)各科室科长(主任):1.通报相应工作进展情况,并就未按时限推进或未完成的工作报告原因及建议措施。
2.汇报本周重点工作的安排以及工作完成时限。
(四)分管领导安排部署相关科室本周重点工作,并将需科室协调配合的工作提交会议研究决定。
(五)会议主持人安排部署涉及全辖区的重要工作。
四、街道目标督查办公室负责记录并编写重点工作督办通知书。
对重大工作、重要批示、主要任务按时限高质量完成的,或未按规定时限及要求完成的,由目标督查办公室按党工委会研究意见及时发出通报表扬或通报批评。
五、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应在会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其工作情况可用书面形式由党政办公室转呈。
保和街道社区书记、主任工作会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确保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特制定“社区书记(主任)工作会”制度。
一、会议时间
社区书记、主任工作会原则每月召开一次(原则上为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三召开),如遇重大情况召开时间另行通知。
二、参加范围
(一)党工委班子成员。
(二)各科长(副科长),各中心主任(副主任)。
(三)社区书记、副书记,主任、副主任。
三、社区书记、主任工作会议事范围及程序
(一)社区书记(主任)汇报上月目标工作完成情况、街道党工委会议定事项、街道主要领导批示交办事项(含主要领导批示交办分管领导办理落实事项)的落实情况,并对未完成的目标工作和落实事项做出情况说明。
(二)会议主持人和分管领导研究决定未完成目标工作、督办事项、领导批示交办事项的处理意见。
(三)社区书记(主任)向会议主持人提交上月收集的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会议主持人和分管领导就社区提交的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并确定工作落实的相关责任科室和社区。
(五)会议主持人和分管领导安排部署本月各社区的重
点工作。
三、街道目标督查办公室负责记录并编写上月目标督查情况通报。
四、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应在会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其工作情况可用书面形式由党政办公室转呈。
保和街道目标运行分析会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保和街道目标管理和督查工作,确保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和部署贯彻落实到位,特制定“目标运
行分析会”制度。
一、会议时间
目标运行分析会原则每月召开一次(原则上为每月第四周的星期三召开),如遇重大情况召开时间另行通知。
二、参加范围
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科室科长(主任)、副科长(副主任)。
三、议事范围及程序
(一)各科室科长汇报本月目标工作进展情况,并报告未达目标进度的原因、建议及工作措施。
(二)各科室科长汇报本月区委区政府目督办下达的各项督办事项、区委领导批示交办事项、街道党工委会议定事项、街道主要领导批示交办事项(含主要领导批示交办分管领导办理落实事项)的落实情况,并报告未达目标进度的原因、建议及工作措施。
(三)各科室科长汇报本月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落实情况。
(四)会议主持人和分管领导研究决定未完成目标工作、督办事项、领导批示交办事项的处理意见。
(五)会议主持人和分管领导安排部署下一个月重点目标工作。
三、街道目标督查办公室负责记录并编写当月目标督查情况通报。
四、各科室于每月第四周的星期二之前将目标完成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至街道目督办。
五、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应在会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其工作情况可用书面形式由党政办公室转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