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御街规划分析模板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南宋御街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条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街道。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宋御街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发展现状以及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影响,为保护和发展南宋御街提供参考。
二、南宋御街的历史与文化南宋御街作为杭州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据史书记载,南宋御街始建于南宋大中祥符十年(公元1017年),当时是皇家用于游幸的道路。
随着南宋王朝的兴起和发展,御街逐渐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吸引了众多文人、官员和商贾前来活动。
南宋御街的历史地位,使其成为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
三、南宋御街的建筑特色南宋御街的建筑风格以宋代的特色为主,大多数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精美的雕刻和装饰独具一格。
街道两旁的店铺和住宅,沿袭着南宋时期的建筑风格,让人感受到历史的韵味。
同时,街道上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石阶和石刻,使整个南宋御街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古朴氛围。
四、南宋御街的发展现状与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南宋御街目前面临着一些发展挑战。
一方面,由于周边商业区的扩张和城市交通的改善,南宋御街的商业繁荣和人气下滑,许多传统店铺面临着转型和关店的困境。
另一方面,南宋御街的保护与利用也面临一些困难,因为在新城市建设中,保护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往往成为与城市发展相对冲突的事务。
五、南宋御街的保护与发展对策为了保护和发展南宋御街的独特魅力,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南宋御街的保护力度,加强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保养,确保其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
同时,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引导和支持传统店铺转型升级,开发并推广南宋御街的特色产品和服务。
其次,建立合理的城市规划,保持南宋御街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将其作为城市文化旅游景点的一部分,提升其知名度和吸引力。
最后,加强南宋御街与当地居民和社区的联系,鼓励居民参与到南宋御街的保护和发展中来,形成共同的保护共识与行动。
六、结论南宋御街作为杭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
南宋特色旅游街区设计正文

1 规划概况1.1旅游区概况南宋特色旅游街区是目前杭州城内历史渊源最深厚、历史地位最突出的一条历史文化名街。
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范围是以中山路为轴、以吴山路为心、以坊巷为基,形成“甲”字形国际旅游综合体空间格局,跨越了杭州上城区和下城区2个城区。
具体而言,“甲”字上半部分的“田”字东至中河,西至延安路及吴山沿线,南至万松岭路,北至平海路,由中山中路、中山南路和河坊街构成了“田”字中间“十”字的横轴和纵轴,串连区域内坊巷、文保单位及其他特色区块。
上城区中山中路(平海路至庆春路段)及下城区中山北路(庆春路至环城北路段)作为“甲”字下半部分,以此线为轴串连周边的坊巷,与“田”字相连成“甲”字的有机整体。
1.2规划目的总结南宋特色旅游街区自开放以来的运营实践和游客反应出来的突出问题,针对目前的一些现状和问题、按照游客的需求和旅游市场发展需要制定的规划,规划的重点是该旅游区的景点建设和设施配套。
通过规划以期完善南宋特色旅游街区的内容,促进该旅游街区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1.3总体定位展示都城风采、恢复城市记忆、重塑空间肌理、再现市井生活、交融中西文化,宜居、宜商、宜游、宜文的南宋特色旅游街区国际旅游综合体,让老年人在这里追忆历史,青年人在这里体验时尚,外国人在这里感受中国,中国人在这里品味世界。
2 规划基础2.1现状分析2.1.1主要特点概述长度:南宋特色旅游街区基本保留南宋十里天街的,全方面的展示了南宋清晰的历史文化,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跨度,更是展示了历史上的跨度。
宽度:根据考古发现,南宋御街的宽度约是13米左右,现南宋特色旅游街区的宽度基本上延续了南宋御姐的规模,这样的宽度不仅与周边的建筑协调,更体现了道路纵深感和历史沧桑感,散发生活的气息和亲近感。
建筑:中山路集聚了杭州不同时期的特色建筑,浓缩杭州城市的千年演进史。
“香糕砖”、青石板、青灰色,再现南宋特色旅游街区独具特色的古朴韵味。
多姿多彩的特色建筑,跨越历史、跨越文化、跨越国界,和而不同,形成了“建筑博物馆”。
杭州南宋御街规划设计PPT幻灯片

三、青瓦木窗再现江南民居特色 在此次整治中,将对十五奎巷到高士坊巷沿街建筑、
解放路到清泰街东侧沿街的屋顶进行翻修,三层以下(包 括三层)的木结构建筑都保持坡度屋顶,并采用小青瓦铺 设,同时保留屋顶上的老虎窗,再现江南民居特色。墙面 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系,同时用现代明快的色彩辅助。传 统建筑中的门窗采用实木门窗,恢复传统样式。底层商铺 采用排门形式,结合店招,形成连贯统一的底层沿街面。 现代建筑门窗采用金属材质,但必须是亚光的,并选择黑 色、深灰色或深栗色,与建筑整体材料和颜色相匹配。
Page 2
基本概况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每三年,皇帝都要 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祭天仪式。他沿着御街到景灵宫吃斋祭祖,住一 晚后,再返回太庙(今鼓楼附近,供奉皇室祖先排位的场所)住一晚, 再到城外的郊坛祭天,再住一晚后返回皇宫。据说,皇帝车队走过时 因为怕压坏石板,每次都要把石板拿掉,并铺上沙子。
Page 5
Page 6
Page 7
二、景观设计突出博物馆一条街 中山路上集聚了清末以来的各种中西建筑,最出名的
景观也正是这些老房子。这次景观设计中,把历史建筑放 到了重要位置,按照“应保尽保”原则,66处市井坊巷, 将重点突出坊巷特色,勾起传统回忆;近现代建筑,采取 舍卒保帅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新建建筑,则将体现时 代风格和大师印记,丰富整个中山路建筑类型。这一方面 ,王国平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山路还应该是博物馆一 条街,不但要有专业博物馆,还要利用现有的商店、旅馆 、咖啡馆,成为展示民间文化的博物馆。 “同时,还要 借助中国美院的力量,让中山路成为露天艺术博物馆,少 一些擦皮鞋的小贩,多一些街头艺术家。”
Page 12
Page 13
立面构件:1、百叶(不仅遮挡空调外机,更增添了中式印象)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1南宋御街借助十一国庆长假之际开街引发了市民、游客消费购物的高潮,但仅仅在国庆节假日热闹一把,火一把是不够的,南宋御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提升御街旅游特色产品的文化内涵南宋御街·中山路是一条长4.3公里的商业街、历史街、文化街。
如何融合中山路的商业、历史和文化,在商品中渗透文化,渗透历史,杭州还大有__可做。
中山路的南宋特色文化品位除了要体现在两侧店面的设计和导游路牌设置之外,还应该渗透到有关的旅游特色产品上。
具体来说就是:产品推介文化化。
杭州的旅游特色产品不仅仅是商品,产品的传说、故事、历史沿革、特色和制作工艺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要让文化内涵融入到杭州的特色商品中,作为产品的促销手段之一,用历史文化吸引住游客。
比如南宋定胜糕的故事、葱包烩的传说、张小泉剪刀的历史等,都要进行大力宣扬。
产品包装艺术化。
常言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同样的产品,包装与不包装,包装的好与坏,结果大不一样。
即使是同样的包装,但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设计,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品位。
“云南十八怪”的传说搬上了糕点的包装,配上顺口溜和漫画,使游客吃了糕点后都不忍丢弃包装,就体现了艺术走进商品的魅力。
中山路的特色产品,也应成为有杭州特色和南宋御街特色的艺术产品。
产品特色个性化。
这一个性化可体现在产品包装上的南宋御街这一特有的商标印记上,可以让游人一看这个商标就知道这是来自杭州南宋御街·中山路的产品。
在产品开发上,要开发具有南宋元素的旅游特色产品,比如各类工艺品,食品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走出全国旅游商品几乎一个样的困境,打响南宋御街品牌。
2.在御街上开设具有杭州历史文化特色的书店中山路经历了吴越三代五帝85年和南宋153年的沧桑变迁,元、明、清、民国的积累,形成了杭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书业资源。
中山路上曾经有过许多书局和古旧书店,留下过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和故事。
墙之诵杭州南宋御街_墙屋_解读_王飞

到这些 历史的只言 片语 " / 墙屋 - 的整体 从外部也很 .
好 地 融 合 在 地 块 的 人 文 环 境 之 中 , 作 为 改造 建 筑 , 它
的坡道环绕 "这座建筑的垂直交通 有三 条 : 一条 为西 部的沿老墙拾阶而上 . 穿插在玻 璃盒子之间 . 然后沿
着外墙 内部直至顶层 ; 一条为 中部点状盘旋上升的院 落楼 梯 ; 另一条 为东部 临着一片东西向老墙沿着外墙
括大井巷 ! 胡 庆余堂等 " /墙屋 0 也处 于 山体 形成的 自然街道和院落肌理与规划冲突的交接地带 , 之前提
到的转 弧的高银街也给予了 / 墙屋 0 与吴山对话的更 多可 能性 "
化 ta l们o o r a re a : 1 5 0 0 m Z B u ij 一 g st o re y :3 d n D e si n P e r一 d : 2 0 0 9 一 0 1 0 g o 2
在一起 , 顶部又分散开 "在三层楼板上 , 是一个 由玻 璃盒子围合的 自由布局 的独立空 间, 并各 自从幕墙 和
9 .城 市 图谱 分析
4 .V i w f r m n o rt h e a st e o 5 . H is o ri m a P o f H a n g z h o u t c 6 . A e ri lv i w o f t h e site a e 7 . U rb a n m a P P i g m o d e l n 8 . E x P l d in g a x o n o m e tri d r w in g o c a 9 . U rb a n Z D m a P P i g n
恢复古韵的南宋御街 ! 蜿蜒熙攘 的高银街 ! 填河 成路的光 复路 ! / 似 向云 霄展画 图 0 的吴 山, 这四者
南宋御街改造案例分析共19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南宋御街改造案例分析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杭州历史文化街道改造——南宋御街

杭州历史街道改造调查报告小组成员:任仁学号 1110540031程旸学号 1110540019陈律同学号 1110540021摘要从2008年起,杭州开始实施中山路的综合保护和有机更新工程。
整个保护工程以中山路为中心,北至环城北路、南至清河坊鼓楼,南北全长4.3公里,区块总面积约87公顷。
按照规划,这条路将打造成“建筑历史博物馆”,宜居、宜商、宜游的特色城市空间,中国品质生活第一街。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这条“南宋御街”已然成为杭州的又一地标,昔日的繁华重现于今,让游人在徜徉之际追忆起历史的似水年华。
关键词:历史街道文化保护,王澍改造,保护与更新,可持续发展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
当时的御街,已经非常破败。
这条据说南宋皇帝走过的6公里长街,已经很长时间不维护了,商店很少,就剩下一些卖便宜货的,墙上的灰一块儿一块儿的,街上的人稀稀拉拉,晚上只有几个像鬼火一样的路灯。
在这种情况下王澍提了六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街区;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最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一)调研地点、方法地点:杭州市下城区中山路南宋御街——清河坊。
时间: 2015年5月30日方法:抽样调查(路边游客,当地居民),网上查阅资料。
小组:任仁,程旸,陈律同(二)调研目的探究新旧建筑和谐的发展,怎样解决存遗与续新之间的矛盾。
(三)调研结果1 南宋御街(鼓楼到西湖大道段)规划目标(在产品和业态中体现御文化元素)主题定位:“中国品质生活第一街”总体目标:“四宜”——宜居、宜商、宜游、宜文地段主题:近代杭州1.1 业态方面鼓楼至西湖大道的南宋御街,是近代杭州中西合璧的缩影,是中国人看世界,世界人看中国的集中街区。
浅议杭州南宋御街-河坊街的改造更新设计

浅议杭州南宋御街\河坊街的改造更新设计摘要通过分析南宋御街、河坊街的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空间形式与建筑元素,总结得出该历史街区改造更新设计上的得与失。
最后拟出若干解决方案供参考。
关键词南宋御街;河坊街;优势;劣势;改造方案1 相关背景南宋御街和河坊街现为杭州市重点打造的特色历史街区,依托地理优势与历史文脉,试图再现杭州特色人居风情街巷文化。
清河坊历史街区地处杭州老城区,主要路段位于河坊街与中山中路交汇处。
东接中河,西迎西湖,北临闹市,南靠吴山,正处于杭州市黄金地段。
历代以来这里都是杭州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区。
而在南宋时期,御街横跨临安城,是全城中轴线,作为核心,与其他河流街道一起形成“路河网格”的街区肌理。
2 优势分析2.1.市井文化发源地河坊街历史上一直是杭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拥有浓厚的市井商业文化气息,在原址上复兴这条古街,有据可循,是顺应文脉的老城区改造项目,而不像现在流行的不论何处都喜欢兴建的“仿古商业街”。
而南宋御街则更具特色。
临安(古杭州)见证了中国古代城市由封闭的里坊式布局向开放的街巷式布局的转变,而南宋的御街又和唐代御街大不相同,先进许多。
因此杭州完全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复兴这两条古街。
2.2现代商业的发展河坊街与御街处于杭州黄金地段,可以借助历史街区的底蕴发展现代商业文化。
经过合理规划设计与商业引进,完全能够中西合璧,打造现代时尚又保留历史气韵的新型传统街区。
商业人气的兴旺不仅带来经济上的收益,更是对这两条街传统功能的复兴。
2.3御街、河坊街风格互补,相得益彰御街在古代城市中空间地位显赫,而河坊街则是市井文化交易的场所,两者有所区别。
现今的设计中,御街更多地包容了其他元素如欧式风格、印度风格,但将诸多元素统一于中式风格之中,河坊街却是清一色的中式仿古建筑。
故两条街在总体风格上是一致的,却有着不同的风格倾向。
这无疑是一种风格上的互补,丰富了整体街区。
2.4御街中传统文脉的延续南宋御街中传统文脉的延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御街很好地保留了原有街区的空间尺度,并且留住了那些高大的梧桐行道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tect
保存完好的,具有历史价值的, 作为历史博物馆或者重新发挥其 功能
Rectify and Reform
基本完善的,去除影响整体的 部分,重新修整, 使其获得二 次生命,重新发挥作用
New developing
加入新建筑,完善整体,注入 新活力
阮仪三说,历史街区的保护绝对不是纯粹的文物保护,只有让老百姓居住在 里面,历史街区保护才有意义。不是让老百姓全部搬走,只留下一段空空的 马路给游客和商家。 这条老街在整改之前有一半已经被拆除而以难看的新房代替,另一半则破败 不堪。细致地调研之后,王澍提出了老城改造的基本原则。一反当地居民全 部拆迁的做法,不做强制拆迁,因为人的生活是建筑的根本。 于是将一些在历史建筑周围搭建和改建,以至于将历史建筑掩盖的 建筑加以拆除。原街区内,部分体型突兀,割裂原有城市肌理的建 筑也被拆除。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整体保护街区的环境和历史氛围。
民国初期曾改称江墅路,抗战胜利后 又改称中山路。 清末民初的大街是杭州的商业区,熙 熙攘攘,店铺云集。
三元坊
保佑坊
兴业银行
现在北起庆春路,南至鼓楼的 中山中路这一段被划分为弻教 坊、里仁坊、寿安坊、积善坊、 三元坊、保佑坊、甘泽坊、太 平坊、清河坊。每个坊之间都 筑有一座砖砌圆拱门的高墙, 拱门上方刻有坊名,门下则装 有木栅门。1928年,大街上开 修马路,所有坊间公墙均被拆 毁。
只保留了历史形式,没能更 好的利用实质和功能
劣
势(可能)
线性空间布局,变化较少, 缺少空间节点与开放空间。
御街形制延续,但尺度缩小, 导致商店前空间小。
植物与景观默契度不足,利 用度不够
只保留了历史形式,没能更 好的利用实质和功能
谢谢!
浙江兴业银行大楼采用的是西方古 典主义的建筑风格,大楼正门为爱奥尼双 柱式门楼,有西式拱券门,有西式阳台, 有洋式的山花浮雕 。 现为中国工商银行, 继续发挥其功能。
一些老建筑年久失修,外观破败;沿街大楼的墙面上充斥着各式空调机及自行搭建的遮阳板, 杂乱无章。 在建筑立面的整改中,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各种业态的建筑立面又各具特色。将欧式、印度、 现代等多种元素统一于中式风下。使其有一种“修旧如旧”的感觉。
重
生——道路
Road
仿南宋御街形制,尺度适宜步 行街。
Water
引中河水到鼓楼进水口,流经13 个水景池,最后通过暗管,从西 湖大道出水口排入中河,形成一 个循环。
Wall
中山中路上的坊墙,展现着 杭州的坊巷制结构,每座坊 墙上都写着不同的文字。
Light
南段老建筑灯光以暖白色是主打 色,红色、橙色、绿色、琥珀色 的灯光只能用作点缀,而随着中 山路的向北延伸,都市感逐渐增 保护老建筑
2、中式元素:将原有老建筑稍加装饰。 3、现代元素:在宾馆、餐厅等 建筑的立面上 感受到了现代的气息,但又通过颜色、材质等将其统一于中 式风格。
立面构件:1、百叶(不仅遮挡空调外机,更增添了中式印象)
2、铜钱纹饰 (一种历史的意向) 3、雨棚 (作为传统建筑的延续)
从外到内,分别是香糕砖、虾红道板、中 国黑道板。其中,香糕砖是竖起来排放的, 其目的除了能保证砖块不被压坏外,还能 保持石块的自然面。这里的香糕砖是花岗 岩材料的,而到了鼓楼到西湖大道这一段, 也就是南宋老御街的位置,香糕砖变成真 正的青砖,更有历史味。
“陆河网格”的街区肌理 凤山闸上游建了一个抽水泵,还做了自来 水补给管,中河枯水期适当用自来水补充。 13个水景池,因为地势不同,水流有急有 缓。鼓楼-高银街段的水池浅,水流急;高银 街-西湖大道段水池深,水流缓慢。
立面材质:1、木 (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
2、砖 (不同的砌法成为立面的装饰) 3、混凝土
立面颜色:采用建材原色或近似颜色,以自然色为主
1.新建的仿古建筑,填补已经被拆 除的部分,使整体协调完整连贯, 不至于太突兀。
2.王澍设计的观景阁点缀在中山路上, 取意向与吴山的山意,将一份写意情 怀纳入御街中。希望游客可以获得一 种登高观街景的乐趣 。
劣
势(可能)
线性空间布局,变化较少, 缺少空间节点与开放空间。
御街形制延续,但尺度缩小, 导致商店前空间小。
植物与景观默契度不足,利 用度不够
只保留了历史形式,没能更 好的利用实质和功能
劣
势(可能)
线性空间布局,变化较少, 缺少空间节点与开放空间。
御街形制延续,但尺度缩小, 导致商店前空间小。
植物与景观默契度不足,利 用度不够
御街呈南北走向,分主、辅两道,东、南、北三面压在中山路下。根据史料记载 推测,御街宽度至少可容纳14匹马并行,而十四匹马并行宽约12米,估计御街宽度 在15米以上。
路河并行。突出强调中心御街不可逾越的威严性:但在视觉和听觉上具有通透 性, 彰显出与民同乐的亲和性。 杈子的设立。象征性的警示标志,以防车马越界或人员接近。 行道树的种植。上层“桃李杏梨”和下层杂花以及水中的“莲荷芦”,变化丰富。
80年代
90年代
2000后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杭州市中心不断北移,作为以往商业中心的御街与河 坊街一带失去了当年的辉煌,日渐衰落,原格局虽风貌犹存,但市政基础设 施老旧,居住条件很差,很多建筑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已不适应现代生活 居住的需要。
重
生——建筑
Teardown
严重破损,无法修复重利用的 发挥其功能的
南宋时期
二十世纪上半叶
改造后
“十里”御街可分三段: 首段从万松岭到鼓楼,是临安的政 治中心,靠近皇宫、朝廷中枢机关, 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集中,消费与 购买力最强,因此,这里的店铺大 多经营金银珍宝等高档奢侈品; 第二段从鼓楼到众安桥,以羊坝头, 官巷口为中心,是当时的商业中心, 经营日常生活用品,据《梦梁录》 载,这里名店、老店云集,有名可 查的多达120多家; 最后一段从众安桥至武林路、凤起 路口结束,形成了商贸与文化娱乐 相结合的街段,这里有都城最大的 娱乐中心——北瓦,日夜表演杂剧、 傀儡戏、杂技、影戏、说书等多种 戏艺,每天有数千市民在这里游乐 休闲。
南宋实行无坊墙的新型坊巷制度,意在不仅 显现着最高皇权的尊贵庄严,还渗透着浓厚 的市井生活气息 。 而在改建后利用了坊墙这一元素,是为了弥 补,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消失了的坊巷制 度,让人们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
中山路上西洋近代建 筑和中式传统建筑居 多,所以在灯光的颜 色选择上,暖白色是 主打色,为了凸显这 段街区的历史底蕴, 红色、橙色、绿色、 琥珀色的灯光只能用 作点缀,而随着中山 路的向北延伸,都市 感逐渐增强,彩色灯 光出现以装饰夜景。
区
位
御街南起皇城北门和宁门(今万 松岭和凤凰山脚路交叉口)外, 经朝天门(今鼓楼)、中山中路、 中山北路、观桥(今贯桥)到今 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带, 全长约4185米 。 保护工程以中山路为中心, 北至环城北路、南至清河坊 鼓楼,南北全长4.3公里, 区块总面积约87公顷 。
历
史变 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改造前
现保留的建筑是晚清至民国初年 的江南建筑为主,其内包括了从中国 传统到西洋古典,从木构土屋到早期 现代主义,规模也大小皆备。这些建 筑经过表面的清洁和微整,最大程度 的保留了原样。
有不少历史建筑都具有这样一种 特别的现象:房屋的外观(即沿街的建 筑立面)往往是西式的,里面的结构却 完全是中式的。杭州的老百姓将这种 房屋称作“面鬼儿洋房”。有爱奥尼 柱式门楼,西式拱券门,有西式阳台, 有洋式的山花浮雕,但整座大楼的内 在结构却完全是砖木结构的中式建筑。 中西建筑文化以这样的方式碰撞融合, 颇值得后人去细细领会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