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气温

合集下载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是指大气的冷暖程度。

气温高低常用温度表来测量,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一个地方的气温状况通常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来表示。

(会计算日平均气温)2.午热晨凉是指气温的日变化,冬寒下暑是指气温的年变化。

常用气温曲线来表示一个地方气温的时间变化。

3.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地区气温日变化的剧烈程度。

4.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半球相反。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地区气温年变化的剧烈程度。

5.课本48页比较三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太原、悉尼两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不同,原因是:太原位于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新加坡气温年较差小的原因是:纬度低,又濒临海洋,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6.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同。

阅读等温线图,可以了解世界各地气温的差别和水平分布状况。

7.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等温线呈闭合状,表示高温(由外往内气温数值变大)或低温中心(由外往内气温数值变小)。

8.课本49页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约在20℃以上。

南北极圈附近气温约为--20℃。

在青藏高原地区,等温线呈闭合状,那里是一个低温中心。

9.纬度是影响全球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10.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较低,海洋气温较高,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11.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地形单一,主要为海洋,温差变化小。

二年级科学试题天气变化与气温

二年级科学试题天气变化与气温

二年级科学试题天气变化与气温天气变化与气温天气是指一定时期内地球大气的气象现象,如气温、降水、风力等。

而气温是大气中的温度,它是天气变化中最常标示的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二年级科学试题的角度,探讨天气变化与气温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天气变化与气温天气是指大气中的各种气象现象,如晴朗、阴天、多云、阵雨等。

而气温则是指大气中的温度,它会因为太阳照射、季节变化、地理位置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天气的变化往往伴随着气温的不同。

比如,在夏天往往会伴随着高温晴天,而在冬天则会伴随着寒冷的天气。

二、天气变化与气温的关系天气变化与气温是密切相关的。

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当气温较高时,天气往往会比较炎热,如夏天的烈日炎炎;而当气温较低时,天气则会比较寒冷,如冬天的严寒。

同时,天气的变化也会导致气温的变化。

比如,当出现阴雨天气时,气温往往会下降;而晴天的时候,气温则会上升。

三、天气变化与气温的原因天气变化与气温的变化有多种原因。

其中,太阳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太阳以热能的形式照射到地球上,使得地球的温度升高。

太阳高度的变化、照射面积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地球的气温。

另外,地理位置也是影响气温的重要因素。

比如,靠近赤道的地方一般气温较高,而靠近两极的地方则气温较低。

此外,季节的变化也会导致气温的变化。

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四、天气变化与气温的影响天气变化与气温的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气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如在夏天高温天气下,人们需要注意防暑;而在冬天寒冷天气下,人们需要注意保暖。

另外,气温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活动。

一些植物和动物对温度有着较高的适应性,它们会根据气温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理活动。

五、如何观察天气变化与气温为了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与气温,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观察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首先,可以关注每天的天气预报,了解当天和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和气温情况。

其次,可以观察室外的温度计或气象仪器,记录每天的气温变化。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哪幅图是南半球?为什么? 哪幅图是南半球?为什么?
甲图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 月是夏季 南半球是冬季) 月是夏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7月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 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
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 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 A 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 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 B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 C
图3、14 、
表述为“ 冬季气温 0℃ 以上表述为“温和”、0℃以下为“寒 ℃ 以上表述为 温和” ℃以下为 冷” 夏季气温2 ℃ 以上表述为 炎热” 表述为“ 夏季气温 0℃ 以上表述为“炎热”、20℃以下为“凉 ℃以下为 爽”
3. 绘制气温曲线图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 ) 段,逐月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 ) 差标上气温刻度。 3) (3)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 注出来。 (4)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划出一条曲线。
P51 活动 1.完成下列要求 完成下列要求
(1)读图最高月平 ) 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22℃ 7月 ℃ 月 (2)读图最低月平 ) 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1.5℃ 1月 ℃ 月 (3)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 ) 22℃-1.5℃=20.5℃ ℃ ℃ ℃ (4)说明该地气温的年变化 ) 该地气温夏热冬温, 该地气温夏热冬温, 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气温/° 气温 °C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P51活动 2.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活动 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_53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温度与气温》教学设计_53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课“温度与气温”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
录。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并能实行准确测量。

1、让同学们分组记录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2、每个小组一支温度计。

3、课件:怎样测量室内外的温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温度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主要的
记录数据。

二、怎样测量室外温度。

1、了解使用方法。

2、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

3、讨论室内外温度一样吗?要注意什么?
4、交流汇报,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的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2、小结: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3、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讨论: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小结;
6、作业:自已在家测量室内外温度。

天气和气温

天气和气温

气候:指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
的综合。 共同点:都是大气状况; 不同点:天气是多变的,短时间的; 气候是比较稳定,多年形成的
讨论: 1、下列词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 阴转多云 冬暖夏凉 晴空万里 秋高气爽 和风细雨 终年高温 冬雨夏干 雷电交加
2、你能扮演天气预报员,说说今天的天气状况吗?
柴烧劈啪,不见雨下; 竹子开花,连月不下
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 八月十五云掩月,正月十五雨纷纷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没晴天 落雨落得慢,近日雨不散
伤痕隐痛,天要转阴
蚂蚁搬家,蜻蜓低飞, 泥鳅上翻,蚯蚓出土,必有雨下
思考: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 时候?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
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
三、气温与动、植物、人类的关系
小狗为什么经 常吐舌头呢?
青 蛙 冬 眠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 植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如水仙8℃-12 ℃; 兰花25 ℃-30 ℃;黄瓜白天25 ℃-30 ℃/夜 间15 ℃-18 ℃;小麦>10 ℃;玉米24 ℃-26 ℃;水稻25 ℃-28 ℃。(拔节)
第二节
一、天气是什么?
天气和气温
1、天气: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 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2、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 3、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 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大风、暴雪、严寒 的天气
微风、晴朗、高 温的天气
4、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要素的综合状况。
A、气爽 D、阳光灿烂 ( )
4、“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说法是指: A、冬季气温变化大 C、日平均气温高 B、年平均气温低 D、气温日较差大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共70张PPT)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共70张PPT)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0℃等温线分布 1月平均气温
0°C等温线大致
通过秦岭-淮河
一线,向西到青
藏高原的东南边 缘。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1月等温线大致呈 东西方向延伸, 说明影响我国南 北温度差异的主
要因素是纬度因
素。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夏季,除了 青藏高原、天山
16℃
和大小兴安岭外,
季风区大致以
非 季 风 区
大兴安 阴 ________岭 、___ 贺兰 山、____山、 巴颜喀拉 ________山、 ______ 冈 底 斯 山为界。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3.我国降水的季节(时间)分布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广州 武汉 A、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____、_____、
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
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或活动积温,写作≥10℃积
温。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3.温度带划分 根据≥10℃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 热带 ≥8000℃ 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 亚热带 ≥4500℃
带。另外,由于青藏高原海拔特别高,形成了一个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3.我国降水的季节(时间)分布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夏秋多,冬春少 C、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 暖空气暖空气暖

天气预报气温的原理

天气预报气温的原理

天气预报气温的原理
天气预报气温的原理是基于气象学和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气温
的预报主要通过气压、风向及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来实现。

气压对气温的影响
气压是指大气在单位面积上所施加的压力。

气压的高低会影响到
气温,一般而言,气压越高,气温越低;气压越低,气温越高。

因此,通过测量各地气压的高低,可以推测出当地的气温。

风向对气温的影响
风向也会对气温产生影响。

例如在冬季,当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进
入温暖的南方地区时,会导致当地气温急剧下降。

再比如,在夏季,
南风吹来的湿气会使空气中的水汽大量增加,从而影响到当地的气温。

湿度对气温的影响
湿度也是影响气温的重要因素。

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时,其
容纳温度的能力就变弱了,会造成当地气温的升高。

反之,当湿度下
降时,气温就会相应地下降。

气象仪器对气温的测量
为了更精确地测量气温,现代气象学使用了一系列的气象仪器来记录和评估气温的情况,包括:
1.温度计:通过测量热量的传导、辐射及对环境的吸收等方式,记录温度的变化。

2.红外线温度计:可测量远距离的温度,并且是一种非接触性的测温仪器。

3.卫星遥感:使用卫星测量大气溫度、云层和温室气体浓度等,为气象预报提供更精确和准确的数据。

综上所述,天气预报气温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来推测当地气温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使用各种气象仪器对气温进行测量、记录和评估,从而确保气象预报的精确性和权威性。

气温及其变化规律

气温及其变化规律

看图分析:A、B分别是南半球还是北 半球的地方?你是怎样判断的?
A B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 月份
A是南半球陆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 B是北半球陆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
判南北半球:
1A、B、C 三地的气温年 较差有何差异? 你能判断它们分别位于五 带中的哪一带吗?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规律三: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 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地形因素
你现在能解释吗?
高处不胜寒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中国气温的极值
吐鲁番: 49.6℃ 漠河:-52.3℃
世界气温的极值
伊拉克巴士拉: 58.8 ℃
南极东方站: -89.3℃
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P61 知识之窗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气温年变化特点 夏季炎热,冬季寒 冷,气温年较差大
℃ 出现月份 ℃ 出现月份
29℃ 7月 -5℃ 1月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
=29℃—( -5℃)=34 ℃
等温线图
相差12 ℃
相差 4℃
密集——气温差异大 稀疏——气温差异小
等温线:根据测量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日最高气温: 午后2时左右
海洋上推迟1小时
气 温 的 变 化
日最低气温: 日出前后 日较差﹦日最高气温 - 日最低气温
气 温 的 日 变 化
年较差=
最高 月平均气温
最低 月平均气温
气温的年变化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 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纬度因素) •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 温低;冬季相反。(海陆因素) •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地形/海拔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课题 2.2天气和气温
教学目标1、理解天气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和方法。

3、学会测量气温
4、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气温的观测
难点: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
考点及考试要求1、天气。

2、气温的测量。

3、气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内容
2.2天气和气温
一.天气是什么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是天气现象。

【读图】2-6、2-7感受天气
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讨论题】1、判别描述天气与气候的词语
2、说说当天的天气状况
二、气温
1、气温的含义:空气的温度叫气温。

描述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2、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分类】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复习】温度计的结构和制造原理
3、气温度量单位:摄氏度(℃)
【设问】一般把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为什么?
【探究实验1】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百叶箱内和百叶箱外的气温
时间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温度(百叶箱内)
温度(百叶箱外)
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1)百叶箱内的气温比箱外低;
(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比较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探究实验2】探究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间
实验结论: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与太阳辐射和大地散热有关
4、气温与人类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
【举例】1、人类的生产方面:春播、夏收;冬季作物的防冻;农作物有各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2、人类的生活方面:空调、暖气;避暑疗养;
3、生物的行为:狗在高温时的表现;蛇的冬眠、蛙的产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