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五原则表的作成与活用
问题解决5原则表的作成和运用指南

■不良现象的要因调查
・「什么时间、在哪个工序、发生了 什么?」
⇒锁定对象工程和对象批量 ・一般的记入内容
・工程的确认 ・每次确认的时候有无引起相关 不良的可能性 ・工程调查结果
工程履历、数据、作业记录 调查作业者的结果
5原则表的作成 (2)原因の究明
实施2种原因的究明!
別紙デ-タ10参照
○:マツダ様にて確認結果、 接点部導通しっぱなしなし
○:メカでの強制 O FF構造であ
接点溶着
り接点溶着なし
別紙デ-タ11参照
組み付け手順 間違い
○:マツダ様にて確認結果、 組付け手順に問題なし
スイッチ内部ズレ
バネ 不良
×:現象確認
別紙デ-タ3,4参照
下ケース
摺動体
接点
ランプ 接点組成
第2阶段 <对象扩大>
出荷
顾客
顾客索赔
必须! 第1阶段
5原则表的作成运用要点
①首先要优先于开始活动! 不要对策后才报告 ⇒中途经过也可以要向顾客迅速报告!
②不能只有QC担当者作成! 由主要因部门作成、QC协助、承认是基本的途径。 ⇒若是生产的要因那就是制造、设计的要因是技术… 当然要用CFT作成讨论
通过对问题进行4个合理的思考过程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自然人的思考过程=从以下4个角度进行反复提问,对其结论进行持续考虑。 ①什么课题?(WHAT) ②为什么会那样?(WHY) ③怎样入手解决?(HOW) ④若什么的话会不会引起什么?(IF)
◎状况把握过程(略称SA=Situation Appraisal) 引起什么?→课题是什么?
要点:「目前的处置怎么办?」 首先要检讨不能扩大顾客困惑的处置方法。
整理、整顿、清扫

整理、整顿、清扫第一篇:整理、整顿、清扫5S管理内容一、整理工作现场,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
二、整顿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三、清扫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俣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秽状态。
四、清洁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
使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
五、素养通进进行上述4S的活动,使每个员工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7S管理内容:1、整理(SEIRI)2、整顿(SEITON)3、清扫(SEISO)4、清洁(SETKETSU)5、素养(SHITSUKE)6、安全(SECURITY)7、节约(SAVING)通过规范生产现场、物料,营造一目了然、没有安全隐患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
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工人的品质,保证公司优雅的生产和办公环境,良好的工作秩序和严明的工作纪律,同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生产高质量产品,减少浪费、节约物料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基本要求.1、革除马虎之心,凡事认真(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2、遵守规定3、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4、文明礼貌没有实施7S管理的工厂,生产现场脏乱,裁片、辅料与箱子凌乱摆放,工人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最新式的车缝设备未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的机械;要使用的工具、辅料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显现了脏、乱、差的景象。
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松跨跨,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
改变这样工厂的面貌,实施7S管理活动最为适合。
7S活动一旦开始,就要贯彻到底,否则又会形成另外一个污点,而这个污点会造成公司内保守而僵化的气氛:我们公司做什么事都是半途而废、反正不会成功、应付应付算了。
要打破这种保守、僵化的现象,唯有花费更长时间来改正。
7S管理与其它管理活动的关系 1、7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全面生产管理、品质管理、ISO有效推行的保证。
2、7S管理能够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
有了这种氛围,推行ISO就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活用孙子兵法十大基本经营原理

活用孙子兵法十大基本经营原理画龙点点题一:当前面对经济不景气,正是企业经营管理总检讨与盘整的重要时刻,在这个时候运用"孙子兵法"来管理企业会产生什么效果?导读:经济不景气确实是让大家感觉到非常的头疼。
企业界应付这个问题时,也是大家各显神通。
"孙子兵法"它是讲究理念、策略、还有做法,运用在企业经营的管理上也是非常有效的。
企业面对不景气,或许不是一个危机,而是把她变成另一个转机。
"孙子兵法"主要讲的是"正兵"跟"奇兵"。
"正兵"就是扎根的做法;"奇兵"就是因应各种环境、各种状况,应该如何应付的一种做法。
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上我们要多运用正兵,也就是扎根的做法。
此外,为了因应不同的环境跟状况,奇兵也要加以运用。
面对环境不景气,当企业经营遭遇到相当大的问题跟困难时,如果能够将"孙子兵法"的"正兵"跟"奇兵"运用在日常的经营,应该会非常有效的。
点题二:我们知道中国兵法有很多,为什么独选"孙子兵法"来与企业经营管理作结合呢?导读:中国兵法的确有很多,从比较早的"太公兵法",后来的"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尉缭子兵法"、"司马兵法"……等等。
就讲者个人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孙子兵法"之后的很多兵法,都是以"孙子兵法"作为蓝本的。
"孙子兵法"本身的体系非常完整,一共有十三篇:从理念、战略、战术,从因应环境变化等等都非常完备。
将"孙子兵法"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上面,然后再参照其他的兵法,把各家的优点吸收融合,对整个企业经营管理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国际私法学习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国际私法学习心得体会五篇范文》第一篇:国际私法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国际私法有感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国际私法的相关内容。
拿到这本国际私法的书,最先引起我注意是它的价格48元,我当时的想法是:果然是国际法啊,价格都要高上那么一些。
当然,那时候还认为自己的国际公法学的比较好,国际私法应当也不难,两者应当会有很大的关联性,但是真正接触到这个领域的时候,我才觉得两者的差别显而易见。
我在网上搜索资料的时候,看到一句形容两者差别的话:“一个是外交法,一个是冲突法”,我觉得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些道理的。
李双元老师所编教材分为五编,第一编是总论部分,第二编是财产权,第三编是债权,第四编是婚姻家庭与继承,第五编是国际民事争议的解决。
下面,我想就每一编(除第五编)谈谈我学习时的心得和感悟,希望在回顾中得到进步和升华。
首先,学习第一编总论部分的时候,像其他法律的学习一样,介绍国际私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渊源等等,刚开始听起来有些无聊,也不是十分的理解,还处于找感觉的阶段。
比如说:“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
”,书上还详细列了四点,我觉得十分不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很简单啊,就和平常生活中产生的冲突一样啊,有不同的习惯风俗规定,当然会产生矛盾。
所以,我觉根据自己的理解,很局限但很好理解的定义了国际私法的含义,就是解决国际交往中冲突的法律,只是这个范围要限定为国际的民事关系,不能像公法那样的大范围的国与国交往法。
学习前面章节,比如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国际私法的历史,这些理论部分虽然不是很有趣,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它可以通过多看几遍的方法加深理解和记忆。
但是到了第三章冲突规范的时候,我觉得有些难懂了,如果上课没有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来,光是凭借着课下复习,可能真的是事半功倍。
很惭愧,我曾经因为回家默默的缺了一次课,回来之后,我觉得国际私法就变了,我特别迷茫的听着老师在上面说着“连接点”,我心里面想的是“what。
”,法律还有连接点这种感觉是出现在数学领域的词语。
2021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语文第三模块作文素材活用五原则

名题精析 原题回放 写作。(50分) 题目: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字(如写诗歌,则不能少于16行);(2) 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考题解析 这是一道较为典型的命题作文题。首先要正确理解这个题目的 意思。“微笑着”,表现出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唱生活的歌谣” 指为生活而歌唱。这个题目基调轻松明快,有利于考生写出真情实 感。所写的内容应积极向上,能反映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面貌,表现 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乐观的精神。这道作文题宜写成记叙文,要 贴近生活选材,在记叙的过程中注意适当地抒情,这样才能写出真 情实感。作文的感情基调,应是昂扬向上的,对美好生活充满由衷 的赞美。也可写成散文,要注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语言要优 美,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面对成功,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有一些人总会被暂时的成功 冲昏头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终将被不断发展着的社会所 淘汰。当记者采访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身体 斜斜地躺在特制的轮椅上,艰难地在键盘上敲下了几行字:“其实并 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唯有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心态而已。每当 我取得一点儿小成就时,我总会告诉自己‘真正的成功还在前面’。” 当他打下最后一个字后,台下数万名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人们 对这位科学巨人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冲冠一怒为红颜,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愿博得美人笑,烽火戏侯弃江山。 宁负天下不负你,尽管世人唾千年。容颜迟暮仍为伴,倾尽温柔共缠绵。 ►蜜蜂深深地迷恋着花儿,临走时留下定情之吻,啄木鸟暗恋起参天大树, 转来转去想到主意,便经常给大树清理肌肤。你还在等待什么呢?真爱是 靠追的,不是等来的!
微笑吧!不管你是面临着失败、苦难的悲伤,还是面对着成功的 喜悦,相信微笑的力量,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生活的歌谣就会 响彻整个云霄。
汉语兼类词与词类活用及其他跨类词的几个区别标准

汉语兼类词与词类活用及其他跨类词的几个区别标准欧俊勇【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兼类词与词的活用现象,并结合其他跨类现象本身的语法特点,试图对当中一些界线问题作出一些补充,并提出新的看法,从中窥探汉语词类观的有关现象.【期刊名称】《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4)001【总页数】5页(P65-69)【关键词】兼类词;活用;语法功能;语义;词义【作者】欧俊勇【作者单位】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广东揭阳,5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词的兼类、活用等跨类问题,比较早在《马氏文通》就提出“通名假借”,马建忠认为跨类现象都是词类通假;接着《新著国语文法》主张“转类”与“本类”的对应,黎锦熙认为词的词汇意义决定其本类,转类由句成分决定的“依句辨品”之说[1],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提出词有“本用+活用”,并提到“兼类”的说法[2]。
从此,词的兼类等各种跨类现象就一直是汉语语法界的重要概念,并牵涉了汉语本身许多问题。
汉语与印欧语系的区别之一,首先在于汉语词本身缺少形态变化,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汉语中不同词类的词的语法功能相互交错,即一词具有多功能,这往往就产生了跨类现象,跨类现象中有许多情况,包括:兼类词、词类活用、同音词、多音多义词等。
我们结合各种词的跨类现象,着重探讨各跨类现象的区分标准。
(一)兼类词一般认为,兼类词是指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两类(或以上)的语法功能,而其词汇意义又有密切的联系的词。
如:(1)打:打鼓打今天起(2)凉:水像冰一样凉凉了一杯水(3)刀:一把菜刀切了三刀菜(4)近视眼:一双近视眼别太近视眼了(5)报告:写了一份报告报告情况第1组中,第一个“打”为动词,指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第二个“打”是介词,表“从、由”的意思。
两个“打”读音词形相同,但意义没有什么联系,因此两个“打”为语法上的同音词,是两个词,不属于兼类词。
解决问题的五原则

写好五原则表的关键:运用五原则手法分析、解决问题
五原则表的表达要求
要用简单、具体、准确的表述语言填写事实,不要 使用抽象性、否定性(确实、正确、避免、不要、 可能等)的语言。 要求插入示意图、照片、路线图、表格等,这样, 在传递过程时,就可以使你表达的意思和阅读的人 理解内容的一致。 ①.尽量使用短句写 ②.用小学六年的孩子能理解的话写
解决问题的五原则
五原则的定义
“五原则”是指从“三现主义”出发,分五个步骤解决问题
充分把握事实 查明的真正原因 实施切实的对策 确认对策的有效性 反馈到问题的源头
1
五 个 步 骤
2
3 4 5
三现主义
不但适用于制 造现场,也适 用于广泛的其 它工作。
亲自接触实物
亲自到现场
(现物)
总是以事 实为基础 而行动
异常对应难以预测的现象: 临时调休 突发的产品质量问题 突发的设备故障 到货材料、零件异常 停电、地震、洪灾、台风等
工厂是避免不了变化 点的,问题是对变化 点有没有制定正确的 对应方法
三、充分把握事实—2
<要因变化点的确定>
4M变化点
人 变化点的具体事例
(批次追踪及变化点调查)
对预测的变化点,没有进行 正确的管控时也会发生问题
③.用小学六年之前学过的汉字写
④.尽量不要使用专业性很强的文字和西洋文字 (英 、日文)写
五原则表填写要领
01.标题
发生状况 现状把握
02.发生状况
1-1 不良品确认 结果
合适 的 对 策
1-2 批次跟踪 变化点调查
1-3 原因分析
查 明的原 因
检查对 策 的效 果
2-1.查明的原因 发生机理 再现试验
5原则表填写说明

作业要领书的修改
□要 □否
条件表的修改 其他
□要 □否 □要 □否
18/23
19/23
通过对标准类(QC工程图、检查基准书、作业指示书)的 完善,明确再发防止策、对策实施效果的继续・维持方法。 ①判断需要对哪些文书进行修改。
作业标准类:PQC、检查基准书、作业指导书、包装 类指导书、作业要领书,条件表等
①取得正确的事实. ②针对发生及流出原因,用分析图明确表示 ③明确不具合发生基本原因. ④反复为什么为什么找到真正发生的原因. (更进一步使用春风分析图分析原因) ⑤进行适当对策并实施. ⑥反映到标准类、体系中. ⑦确认效果及数值.
1 3
6/23
2
5 4
6
1.发生状况(现实)
7/23
①.现象·投诉内容
□要 □否
担当
纳期
检查基准书的修改
□要 □否
作业指导书的修改 手顺书的修改
□要 □否 □要 □否
PIR记录项目变更
□要 □否
日常/定期点检项目变更
□要 □否
保养项目变更 异常处理方法变更
□要 □否 □要 □否
图面(治工具/金型/制品)的修改 □要 □否
FMEA的修改 包装类指导书的修改
□要 □否 □要 □否
发 生
内
容
流 出
探明原因[采用系统图法进行分析。] 从各个角度反复重复为什么为什么,抓住根本性真 正原因明确填写认为是最受影响的项目。
现象
为何发生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何流出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