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墓葬文化_PPT

合集下载

陵墓课件ppt

陵墓课件ppt
唐宋明清时期的陵墓在建筑风格和布 局上更加讲究,如唐太宗昭陵和明孝 陵等。这一时期的陵墓多采用地面建 筑群的形式,注重祭祀和纪念意义。
世界各地的陵墓文化
埃及的金字塔
埃及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也是世界著名的陵墓建 筑之一。金字塔不仅是死者的安息之地,还承载着埃及人对 来世的信仰和追求。
印度的泰姬陵
唐宋陵墓风格
以唐乾陵和宋陵为代表, 建筑布局严谨,注重山水 格局的融合,展现了盛唐 和北宋时期的繁荣昌盛。
明清陵墓风格
以明孝陵和清东陵为代表 ,建筑精致细腻,装饰华 丽,体现了封建社会后期 的文化特色。
陵墓雕塑艺术
石雕艺术
以石材为载体,通过雕刻 技法表现人物、动物、器 物等形象,具有质朴、粗 犷的艺术风格。
陵墓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陵墓的起源与历史 • 陵墓建筑与艺术 • 陵墓文化与信仰 • 著名陵墓介绍 • 陵墓的未来发展与思考
CHAPTER 01
陵墓的起源与历史
古代陵墓的起源
古代文明中的陵墓
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罗马、古印度等,都有其独特的陵墓形式和葬俗。这些 文明中,陵墓不仅是埋葬死者的场所,还承载着宗教、文化和历史的意义。
明孝陵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帝王陵墓之一。
清东陵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家陵墓群, 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之一。
世界著名陵墓
埃及金字塔
01
位于埃及开罗市附近,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也是世界
中国的陵墓起源
中国最早的陵墓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多为土堆墓和木椁墓。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演变为更加复杂和豪华的陵墓,如秦始皇陵和汉武帝茂陵。

中国文化之丧葬礼仪PPT课件

中国文化之丧葬礼仪PPT课件

19
2 送死者启程:沐浴更衣

民间旧俗,极讲究寿终正寝,凡正常死亡的老人,
尽量避免在病床上咽最后一口气。当病人生命垂危之际,
一般先要为其沐浴更衣,然后再将其移到正屋明间的灵
床上,在亲属的守护下,度过弥留的时刻,此谓之“挺
丧”,又叫“送终”。

据《仪礼•既夕礼》和《礼记•丧大记》记载:病人
将死时,要给他脱掉内衣,穿戴好内外新衣。为死者更
26
• 烧纸钱
将白纸剪成铜钱的形状,届时或抛撒于野外 墓地,或焚化给死者,民间一般将此称为撒纸、 烧纸等。纸钱之俗早在汉代就有了。魏晋以后, 南朝北齐时,人们普遍改为以纸寓钱祭灵。此俗 一直沿习至今。
27
4 报丧--丧事的公开化
报丧,在相当多的民族中可以说是人死后的 第一种仪式。它是以发信号的方式将有人辞世的 消息告知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 家,也要照例不误的前往报丧。
中国丧葬礼仪
1
目录
一 中国丧葬礼仪的形成和发展 二 初丧礼仪 三 治丧礼仪 四 出丧礼仪 五 墓葬礼仪 六 葬后礼仪 七 丧葬与旅游的结合
2
一 中国丧葬礼仪的形成和发展
• 丧葬礼仪: 是指安葬、哀悼死者的一系列的礼仪活动。
• 人们采取丧葬的礼仪的最终目的: 使死者满意,活着安宁。
中国丧葬礼仪,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
16
二 初丧礼仪
——处置尸体与安顿亡魂的方法和途径
初丧礼仪,就是把尸体安放在一个特定的场 所,为死者整容、洗面浴身、换寿衣、报丧及送 魂招魂等。
17
1 “属纩以俟(si)绝气”
• 属纩是古人检测死者是否断气的做法。 属:放置。纩:新絮或新丝绵。属纩:指 用新絮或新丝绵置于弥留者口鼻上,验其 是否断气。若不动,说明病人已断气,家 人即可举丧。

《中国考古学 III》课件:3_1 秦代墓葬

《中国考古学 III》课件:3_1 秦代墓葬

• 关于地宫的埋藏情况,1961、1962,经中 国地质科学院物探研究的两次测试,发现 陵的封土中心位置有强烈的汞异常反应, 面积达12000平方米,略呈规则的几何形。
5.道路遗存
• 环形道路系统 – 始皇陵周边的石道 ——祭祀道路 – 内城城垣所附设的廊道——徼道
• 十字形道路系统 – 封土下的斜坡墓道——羡道 – 陵园内——司马门道 – 陵园外——神道
• 从这段话可知,秦始皇陵的修建前后经历 了两个阶段:一是从“初即位”至“及并 天下(公元221年,”二是从“及并天下” (即统一)到始皇去世。始皇于公元前246 年继位秦王。到公元前210年死葬骊山,共 历时三十七年。前一段修筑规模较小、后
一段要大。“旷日十年”“吏徒数十万 人。”
• 秦始皇死时,陵园的修建工程并未完成。 刘向《论罢昌陵疏》说:“郦山之作未成, 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由于农民起 义,修陵的工程被迫与公元前209年9月草 草收工。如果把这段的陵园建筑的收尾工 程计算在内,那么,始皇陵的修建事实上 是经历了三个阶段 ,历时三十八年。
• 此后,陵园考古工作基本上是配合当地经济建 设而展开的局部清理,如1995年因临马路拓宽 局部发掘了封土北侧建筑遗址、 1995年发掘 了鱼池遗址动物坑、 1997年局部试掘了石甲 胄坑等。
第三阶段:1998~2008年
• 199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 馆联合组建了考古队,在秦始皇陵地区开展进 一步的考古工作。
• 段清波先生认为,这座“高楼”是一座高达九级的 高台木构建筑。”它在秦始皇未死前就已建成,在 最后堆筑封土前被拆毁。也有观点认为它是供皇帝 灵魂出游登高望远的“中成观游”。
4.地宫
• 地宫,即墓室。 • 《史记》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

中国古代墓葬文化 ppt课件

中国古代墓葬文化 ppt课件

明清墓葬
黄泉下的艺术
明朝皇帝都建有规模宏大的陵墓,他们生前就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 为他们建造死后的殿堂。皇室成员的墓葬也颇具规模,遍布全国的藩王、 郡王墓葬以及皇亲国戚、功臣勋贵的墓葬同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随着地区间社会经济差距的扩大,加上个地区传统丧葬习俗的影响,各 地区的墓葬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清代的墓葬制度基本上继承了明代的旧制,尤其是入关以后的清帝诸 陵,基本上都是仿明代帝陵而建。清代晚期,国家虽已积贫积弱,西 方文化也逐步影响到各个领域,但作为中华帝国的皇陵,在丧葬理念 和墓葬形式上看不到任何变化。而品官和士庶墓葬,较之明代,在规 模和形制上都趋于简化。
黄泉下的艺术
陵墓的起源——春秋、战国
辽宋元时期
黄泉下的艺术
五代混战时期军阀墓葬,两宋时期的富民墓葬,文人墓葬,僧道墓葬等等, 均可以按照自己的势力、财力或意愿进行营建。在新儒学影响下的文人士 大夫也在思考适合于自身价值理念的墓葬形式,在朱熹等人的倡导下,在 南方地区开始流行三合土浇浆墓。
除了民族成分、文化传统、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所造成的多样性之 外,影响辽夏金元墓葬的另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是佛教。辽夏金元时期是 佛教盛行的时期,佛教对辽夏金元社会的影响远较隋唐时期及同时代的两 宋王朝深刻。因此,各种形式的火葬墓、模仿佛塔营建的八角形墓室,以 及独具魅力的西夏王陵陵台等,都成为这一时期墓葬有别于前后时代的重 要特征。
夏商周墓葬
黄泉下的艺术
周王朝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形成了严格的身份等级,与不同的身份等级相对应, 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格的礼仪制度。表现在墓葬上,聚族而葬、墓地制度、棺 椁制度、列鼎列簋以及其他物品的随葬制度等等,无一不反映死者生前在宗法 制上的身份地位。有严格的棺椁制度。即“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 重,士两重”。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PPT课件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PPT课件

2021/4/9
2
一、陵墓构成
陵墓构成包括 陵墓建筑、陵 墓建筑上的绘 画雕刻等文化 艺术和随葬品 三部分。
2021/4/9
3
二、古陵墓类型
古墓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可分为3类:
1.帝王陵寝:规模大,随葬品丰富。
2.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名人墓地:除个别著名人物 外,一般规模不大,墓中随葬物微薄稀少。
3.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墓葬:主要有辽 宁辽阳汉魏壁画墓、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吉林集安 高句丽古墓群、麻浩崖墓等。
2021/4/9
4
三、古陵墓结构
古墓葬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地下部分和地面 部分。
地下部分包括墓室结构和随葬品,地面部分 包括封土和其他陵园建筑。
2021/4/9
5
(一)地下部分
2021/4/9
10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骊山北麓。陵体呈四方锥形的三
层夯土台,东西长345米,南北长350米,它原高约120米,历 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现在高度还接近50米。秦始皇陵周
围有两道陵墙环绕,呈南北较长的“回”字形,外城周长 6000多米,内城周长也有2000多米。围墙四面正中建门阙, 四角还建有警卫的角楼。陵冢坐落在内城的南半部,坐西朝东。
2021/4/9
13
2021/4/9
14
六朝陵墓
三国东吴、东晋以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
均建都南京。六朝的统治者继承了始于东汉的堪舆之术,选择葬地,讲
究“望气”“风水”,所选之地,一般要“背倚山峰,面临平原”。南
京、丹阳一带分布有六朝皇帝陵和部分王侯墓。
2021/4/9
15
唐陵
唐陵主要分布在长安城周围, 呈扇形展开,其中有20位皇帝 (包括武则天),号称大唐十八 陵,除了这十八陵外,还有唐 太祖永康陵,唐世祖兴宁陵;已 经追赠的帝陵如唐顺陵、唐让 陵等。

魏晋南北朝考古PPT课件:3.4.1北方地区墓葬

魏晋南北朝考古PPT课件:3.4.1北方地区墓葬

(1)拓跋鲜卑发展历程
►拓跋鲜卑起源于大兴安岭北部东麓顶巅的大 鲜卑山(所有的鲜卑山只有最北面的一处冠 以“大”字,即大鲜卑山,《魏书》中“国 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是因山名鲜卑族 名),以狩猎和采集为业,以驯鹿为民族的 图腾,很少与外界联系,是鲜卑族中发展缓 慢的一支,其旧居“墟室”即今内蒙古自治 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的嘎 仙洞。
大同北魏墓
►平城附近墓葬数量大, 形制多样, 随葬品 丰富, 且分布规律较明显, 是探讨拓跋鲜 卑墓葬的特点及其变化的最重要的材料。 平城附近的主要墓葬是北魏政权正式建立 之后以平城为都的一个世纪内的。 集中分 布在平城的南郊和东郊。
►平城附近已经发现的北魏墓葬有两百座以 上,近年来又有大量新发现见诸报道。
(三)北方地区墓葬
►1.东部的慕容鲜卑(三燕)墓葬、 ►2.中部的拓跋鲜卑(迁洛前北魏)墓葬、 ►3.河西一带的魏晋十六国墓葬。
背景资料:鲜卑
►一世纪末,匈奴分裂(南匈奴降汉,北匈 奴西迁),乌桓入居塞内。鲜卑“转移居 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 号鲜卑,鲜卑由是渐盛”(《后汉书》鲜 卑传)。魏晋以来成为北方主要少数民族。 十六国中鲜卑建立的政权有前燕、后燕、 南燕、西秦、南凉、西燕、土谷浑、代 (北魏)。
1.辽宁西部的慕容鲜卑墓葬
东汉末年, 随着乌桓势力的离开, 慕容、 宇 文、 段部鲜卑的势力进入辽西地区, 宇文、 段部鲜卑相继败灭, 慕容鲜卑成为这个地区的 主导力量, 并以朝阳为中心建立了前、 后燕政 权, 北燕政权的建立者虽然出身于汉族, 但已 经鲜卑化, 因此今辽西地区遗留的主要是慕容 鲜卑的遗存。 汉末魏晋大动乱, 主要来自于华 北地区的汉族人士大量进入辽西地区, 与东汉 末年来到这个地区的鲜卑, 以及因为各种原因 来到这里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人民, 在两个多 的世纪中, 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 并向邻近国家和地区传播。

考古学课件 单元5(夏商周考古:周代墓葬)

考古学课件  单元5(夏商周考古:周代墓葬)
——64件禁止出国国宝之一
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
2021/2/2
曾侯乙墓出土的鑑缶
彩漆二十八星宿天文图衣箱
中国最早的二十八宿天文图。中央是篆书的“斗”
字,四周写着二十八宿的名称。“斗”字代表了北斗星,它 的地位如此突出,正是古人崇拜北斗的一种表现。二十八宿 的东侧绘有一龙,西侧绘有一虎,代表了东方(苍龙)、西
▪ 曾侯乙内棺
-黑漆为地,上施朱 彩。
-棺身上共施20组图 案,为漩涡纹、勾 连纹。
-窗、武士、飞鸟的 含义(见下页图案)
2021/2/2
内棺西侧壁花纹图案局部
曾侯乙编钟——64件禁止出境文物之一
-成套编钟多达 65 件,并有 2800 多个铭文。 -乐器即有钟、磬、鼓、瑟、琴、笙、排箫、篪 8 种。共
九连墩大墓
错金银铜壶
九连墩大墓出土文物
九连墩大墓出土文物
一号墓出土的方壶
铜人擎灯
▪ 3.河北平山县 中山王陵(灵 山上)
-中山国为鲜虞 人所建国。陵 园未完工。
-1974-78年发 掘其中2座。 M1为战国时期 中山国王错墓。
-有高大封土、 巨大台榭式享 堂。
2021/2/2
陵园鸟瞰复原 享堂复原
-春秋铁器出土资料举例:
a. 三门峡虢国墓地2001号大墓(春秋早期) 出土一柄玉柄铁剑;
b.陕西雍城秦公一号墓出土三件铁器;
c.长沙杨家山M65出土春秋晚期铸铁鼎和 铁削各一件。
中华第一剑——虢国墓地出土玉柄铁剑
铁器早期发展阶段的特点
▪ 1.早在商代人们已经懂得利用自然铁; ▪ 2.春秋时期,中国人掌握了冶铁技术; ▪ 3.早期铁器主要发现于长江流域的楚国,因此中
▪ 指商周时代以瓷土作胎,经1200℃左右的 高温烧成,胎质烧结,无吸水性或吸水性 很弱,器表有釉,但胎呈灰色,薄层不透 光的陶瓷器。亦称原始青瓷、青釉器或釉 陶器。它是中国成熟的瓷器出现以前的产 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考古学陵寝墓葬课件-第七章:宋代陵寝

考古学陵寝墓葬课件-第七章:宋代陵寝

瓦间廊面 ,,一阔 并重周和 用檐,进 琉歇殿深 璃山屋各 瓦顶实五 饰,际间 边上为, 。覆三含
灰开回
献殿建制
2、下宫:一组独立的建筑群
• 位置:帝陵之后,北偏西
• 功能:侍奉墓主灵魂日常起居之所和陈设 死者衣冠并进行日常祭祀的场所。
《宋会要辑稿》:记载,永熙陵下宫放 置太宗神像,派五百卫兵守奉,朝暮上食, 四时祭飨。
• 陵台:帝陵3层高53尺,后陵两层23尺, 一品官高一层18尺,一下每品降两尺
• 神道长度:帝陵135米,后陵65—54米
• 石刻数量:帝陵50件以上,后陵减半, 一品官比照后陵减半,一品一下,每降 一品,减少2到4件。
永熙陵 ——宋太宗
• 赵炅,赵匡胤胞弟初名匡义。赵匡胤称帝 后赐名光义。976年,赵匡胤猝然死去,光 义藉口母亲杜太后遗训:“传弟不传子”, 而登上帝位,时年40岁,改名炅。61岁时, 因箭伤发作而死。前后共在位21年(977— —997)。年号:太平兴国、雍熙、端拱、 淳化、至道。
(四)等级制度
1、在位皇帝陵寝最为尊崇 2、追尊皇帝次之_永安陵 3、皇后陵园:石刻数量为帝陵一半、其他建
筑尺寸也一律减半 4、一品官员:规模比皇后陵园减半
二品官、三品官,照比一品官员递减
• 神墙:帝陵245步,后陵120-110步,一 品官90步,二品官80步,三品官70步
• 墓穴深度:帝陵深90尺,后陵45尺,一 品亲王23尺
第七章:宋代陵寝制度
第一节:历史背景
一、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都城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同辽、金对峙, 为金所灭——靖康之耻
二、南宋:1127年—1279年,定都杭州 宋金对峙:南宋与金国沿淮水——大散关为界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棺 椁
2015-5-21
Burial objects
2015-5-21
2015-5-21
When the workers was bombing the mountain to dig a tunnel, they found a hole and there was a big tomb in this hole. Then, the archaeologists came. It was the tomb of Liu Sheng (Prince Zhongshan),a son of Emperor Jing of Han, the fourth emperor of the West Han Dynasty.
2015-5-21
2015-5-21
Jade clothes sewn with gold wire
金 缕 玉 衣
2015-5-21
Jade clothes sewn with gold wire was just a legend. People had never seen one before the finding of this tomb. It was a suit, including the jacket, pants, helment, gloves and even shoes. The most amazing thing is that it was made according to a man’s bone structure and joint, especially reflected from the gloves. Experts says that such a suit will take at least a decade. In this suit, there are 2498 pieces of jade piece and about 1100 grams of gold thread. Luckily, we also found a suit in the tomb of his wife.
Cliff burial 崖葬
The most common ways of Cliff burial is burial in a hole or cave and burial of hanging coffins. The hanging coffins of Dragon and Tiger Mountain in Jiangxi is very famous. It belongs to the Ancient Yue culture
2015-5-21
2015-5-21
2015-5-21
Gilt Bronze Human-Shaped Lamp
长 信 宫 灯
2015-5-21
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于河北省满
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 )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wǎn]墓中出土。2010年作为中 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宫灯灯体为一通 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 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 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 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 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 ,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The art of Netherworld
Tombs
1、Some forms of ancient Chinese tombs 2、The necessary parts of ancient Chinese tombs
3、An example
2015-5-21
Celestial burial
2015-5-21
Epigrap 碑刻
2015-5-21

隋 唐 洛 阳 城 应 天 门 西 阙
2015-5-21
陵墓阙 是现存汉阙中保存得最多的类型。它们均位于
陵墓之前,两相对称,中阙为道,为陵墓神道的入口 大门。它们或木构,或石砌;木阙现已无存,石阙则 实例颇多,均为后汉物。阙身形制略如碑而略厚,上 覆以檐;其附有子阙者,则有较低较小之阙,另具檐 瓦,倚于主阙之侧。檐下有刻作斗拱枋额,模仿木构 形状者,有不作斗拱,仅用上大下小之石块承檐者。 著名的陵墓阙有四川渠县、冯焕阙、沈府君阙,绵阳 平阳府君阙,梓桐李业阙以及山东嘉祥武氏祠阙(有 子阙而无斗拱),平邑皇圣卿阙等等十数处。这些阙 均为公元一、二世纪遗物,不仅是研究汉代建筑而且 也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和书法、雕刻艺术的重要实物
Burial 土葬
This is the most common way used by all kinds of nationalities, although they have different customs. Chinese think that burial brings peace to deceased.
Cremation
Forms of burial
Tree burial
Water burial
Cliff burial Burial
Pagoda burial
Celestial burial 天葬
This is popular in Zang nationality, also called“Bird burial”. When one dies, he will stay in the house for some day. After that, people move him to a special place from the window to let birds eat the body.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四 川 雅 安 高 颐 阙
2015-5-21
翁 棺
2015-5-21
瓮棺 明代。通高123厘米,口径61厘米[1],八棱形,子
母口,圆肩,收腹,平底,体施 黄褐釉。腹分3层装 饰。上层饰凤鸟、乐器、书画等;中层饰3组人物及凤 鸟、垂柳、 翠竹;下层饰仰莲。盖为八棱塔状,顶有 一圆孔,径16厘米,棱面除一组饰人物外, 其余为凤 鸟、花卉、垂柳、翠竹等图案。藏青州市博物馆。[
Pagoda burial 塔葬
This is used by Buddhist. When one dies, his bone ash will be put in a pagoda.
2015-5-21
2015-5-21
2015-5-21
There are usually some lettering on the stele. When one dies, people will write down his life especially his contribution on the stele for memories.
Cremation 火葬
People will be burned in this form. Now, it’s popular in the city because it is convenient and do not waste the earth.
Tree burial 树葬
It is also called “Wind burial”. There are many ways, some people just put the body in the branches, someone put the coffin on the tree like Hezhen(赫哲族),and some people make a small house on the tree in which put the body like The Lhoba Nationality( 珞巴族)。
Water Burial 水葬
People tie the limb and bolt a big stone in the chest of the body. Someone carry the body on the back and put it into the water. This form was used by some Zang Nationality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