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王兴运付勇涛(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08级2班卢少春’)摘要: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从此人类以崭新的角度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

空间信息技术是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遥感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则是对地观测的重要手段。

21世纪,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基本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地质调查工作所广泛应用,随着空间遥感技术在光谱和空间分辨率方面的不断提高,又为遥感的地质应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为地质工作者在矿产勘查、区调工作、生态环境观察等方面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遥感技术、21世纪、地质工作、观测Abstract: in 1957, the first man-made earth satellite launch, marks the humanity entered into the space age, from the Angle of human with brand-new started to know yourself to the survival of the earth.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ed in the 1960s the century of an em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including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on earth observation.In the 21st century,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s a basic technology has become geology survey work, along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spectra space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spatial resolution, and the geological applic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provide the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for the geological workers in mineral exploration, area adjustable work,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bservation, and disasters aspects provided convenient observations.Keywords: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he 21st century, geological work, observation20世纪60年代,一门崭新的对地观测性综合技术—“遥感”迅速发展起来,与传统观测手段相比,遥感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观测范围大、综合、宏观等;遥感技术观测多手段、多方位、全天候;获取信息块、更新周期短。

遥感地质学论文

遥感地质学论文

遥感地质学论文遥感地质学研究方法和应用【摘要】随着现代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的发展, 遥感地质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扩展, 遥感地质研究方法正在从定性目视解译向定量分析方面发展, 并已广泛应用于构造地质研究、矿产勘查预测、环境地质监测、城市地质条件评价及国土整治等各个领域, 在一些部门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近些年来, 遥感地质在实现我国地质工作现代化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本文介绍现代遥感枝术的发展现状和地学遥惑领域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最新应用成果, 深入论述遥感地质定量方法在岩性识别、区域地质、矿产勘查、环境遥感及专题制图等方面的应用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遥感地质学改进完善发展扩展遥感地质学是一门新兴的由空间技术、信息科学与地质学相结合的学科。

具体来说, 是通过航空或航天飞行器所携带的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地面地物反射、发射的电磁波谱信息, 经图象处理、专题信息提取和解译、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等伎术和方法, 来研究各类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结构构造等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遥感地质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入。

一、现代遥感技术的改进和完善遥感技术的提高包括飞行器的改进和传感器性能的扩展两个方面, 它决定了遥感信息的光谱探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力。

遥感飞行器通常分为航天和航空两类。

航天飞行器无论在数量和性能上都在迅速发展, 除了大量军事侦察卫星外,也发射了用于观察地球资源的技术卫星。

为了获得太阳系其它行星的信息, 宇航飞行器甚至已飞抵天王星附近, 并发回数量可观的遥感图象供“宇宙地质学”研究之用。

航空飞行器除了有高空至低空遥感飞机外, 一些国家还运用气球进行遥感探测。

这样就构成了航天、航空结合的立体遥感观察体系。

传感器的改进主要表现为光谱信息的增加和空间分辨率提高两方面。

二、遥感图象处理技术的提高和发展随着遥感数据种类的增多和数据量的加大, 用计算机对遥感信息作修正、增强、提取和分类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遥感地质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论文

遥感地质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论文

课程期末考试论文(读书报告)课程名称:遥感地质学班级:学号:姓名:任课教师:学时:开课时间:浅谈“遥感地质学”在地质类工作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遥感地质是一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课程,其实际操纵性较强,需要我们对理论基础知识不断地应用巩固。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属于地质工作中的一种新型的工作手段,充分结合了现时计算机高科技信息技术。

在地质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地区岩性,构造的状况分析后服务与地调填图,矿产普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质灾害治理方面,有着其特殊的高效性,空间性和优势所在。

本文结合“遥感地质”课程的学习,浅谈下其在未来地学相关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空间信息地质找矿应用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遥感技术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遥感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因而使得遥感技术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的一项科学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属于地质工作中的一种新型的工作手段,充分结合了现时计算机高科技信息技术。

在地质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地区岩性,构造的状况分析后服务与地调填图,矿产普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质灾害治理方面,有着其特殊的高效性,空间性和优势所在。

正如中科院院士徐冠华等,所谈及遥感技术为地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导致了地学研究范围,内容、方法的重要变化,标志着地学信息获取和方法处理的一场革命。

中国遥感事业自70年代至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也日渐普遍。

相对国际发达国家,中国遥感事业与其尚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正证明了在学科应用教学方面的前景性和挑战性。

《遥感地质学》是我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为地质,资勘和海洋类专业开设的院定专业限选课,共48学时,其中24实验学时。

浅析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浅析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浅析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地质勘查中的遥感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遥感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通过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传感器对地球表面和大气进行监测和观测,获得信息数据,从而为地质勘查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和辅助决策。

本文将就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浅析。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地质构造研究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质构造是地质勘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矿产资源的分布和赋存形式。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线ament较高清晰度的影像图,通过对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译,可以有效地研究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和特征,从而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地质灾害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质灾害是地质勘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特征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地区,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帮助。

遥感技术的数据获取和处理技术日益完善。

随着地球观测卫星的不断发射和升级,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分辨率不断提高,遥感影像的质量和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而为地质勘查提供了更为精准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地球信息系统和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不断发展,为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工具,为地质勘查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多传感器联合技术逐渐成为发展的趋势。

地球观测卫星不断发射,不同类型的遥感传感器也不断更新换代,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和多层次的地表信息,通过对多传感器数据的融合和联合处理,可以获取更为丰富和综合的地表信息,为地质勘查提供了更为多维和全面的数据支持。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数据解译和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遥感数据的解译和分析是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传统的遥感影像解译主要依靠人工眼观,效率低下,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解译和分析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对遥感数据进行自动解译和分析,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为地质勘查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2024年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范文

《2024年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范文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已经成为了地质勘查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大范围、高效率、非接触性等,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将对遥感地质勘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二、遥感地质勘查技术概述遥感地质勘查技术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地球表面及以下的地质体进行探测、分析、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该技术主要通过获取地表的电磁波信息,对地质体进行识别、分类和描述,从而为地质勘查提供依据。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等多种形式,具有高效、快速、大范围的特点。

三、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1. 矿产资源勘查: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覆盖层的分析,发现矿床的分布范围和矿体位置,为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通过对某地区的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发现有矿化的区域,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2. 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可以用于地质灾害的监测与评估。

通过监测地表形态的变化、地裂缝的发育、土壤湿度等因素,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进行预测和预警,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3. 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可以用于地质环境的调查与评价。

通过对地表覆盖层、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可以了解地区的地质环境特征,为区域地质环境评价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4. 地质构造研究:遥感地质勘查技术还可以用于地质构造的研究。

通过对地表形态、地裂缝、断层等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为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提供依据。

四、研究进展与成果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在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方面,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技术不断提高,使得获取到的数据更加精确、详细;另一方面,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经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地质构造研究等多个领域。

浅析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浅析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总之,一个地 区地质条件造就 了矿产资源的不同,在勘察矿产 资
源的过程中 ,不仅要结合 以往的经验 ,并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
究, 从基础 出发 , 在理论 J ’ 阐述矿床的基本成 因、遥感技术 ,在总结分 析的过程中,建立相应 的遥感资料,积极寻找勘察矿石的有效 方案。
变质岩 区的地质地形特点较复杂 ,如果使用常规 的方法进行找矿
地质进行探索与分析。 3 遥感技 术在找矿工作中的利用
3 1 线} 生 构 造 与成 矿 之 间的 关 系
果 ,实现远程的观测 以及判断。遥感技术 的运用更加省时,可 以更加; 隹 确、快速的分析出矿产资源在地表下的位置 ,很大程 度上减 少了工作 人
员的投入量,有效的提高了地质找矿的工作效率。
术的运用,为广大地质工作者在进行地质勘探 以及找矿工作 中带来 了 极 大的便 利。 但是 ,遥感技术在 运用 中相时比较复杂 ,其涉及面较广 , 在进行地 质勘探工作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 响, 勘 探质量容易出现偏差。本文就遥感技术在地质找 矿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以望为广 大 的地质勘探 工 作者提供借鉴 与 参考。 薯 截初 遥感技 术;地癣拽 矿;应用;分析
风化壳矿床以及砂矿。一般而言 , 矿床区的基本物质是由比较稳定的矿
元素构成 ,比如 , 金 、锰以及铝等。根据对这两类矿床进行研究调查 可
以得知 ,两类矿床所存在地域有所不同 , 砂矿一般存在 于河谷区以及海 滨区,近代风化壳矿床则存在于 比 较稳定的高平台区域 ,有时会出现在 凹地以及破碎地带。这两类矿床在发现矿物质中中需要依靠遥感图像对
中造成环形体的重要 因素为金属矿产 ,由于岩浆在侵 入的时候 会引起围
浆的变化,往往会导致边界变得模糊。影像线性体与环形体之间相互依 存的关系为找矿工作 提供 了 理论基础 , 具有复合的关系。

浅谈遥感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遥感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动的规律 , 用推理法 , 判断某一地物或现象的属性 。
在实 际解 译 中 , 述 各 种 方 法 相 互 交 织 在 一 起 不 可 分 割 。 由 围, 上 研究其规律等 。 沉积岩具有成层和层面单 一均匀 , 层理整齐稳
此 ,应用 于地学环境研 究的图像 解译 是一个需 要反复思考的 、 逐 定 的特点 , 这也是它的主要影像特征 。 岩 要 内容有 如 外 验 证 才 能 确 认 。 下 四个方面 :研究各种地质体 和地质现象在各
类遥感 图像上 的影像特征 。包括形态特征 和波
遥感图像上 的信 息是 十分丰富的。在解 译工作中 , 一方面应
谱 特征 。地质体 和地质现象在各类遥感 图像上 十分仔细地从图像上发现 、 判别和追索有关 的信息 ; 另一方 面 , 在 的形态特征 、波谱特征 以及 由某些特定 的形态 解译图上应该区别直接判译 的、 确定无疑 的现象和推 测的现象 。 和色调有规律 地组合起来 的某种组合 特征 , 是 遥感方法识别各种地 质体和地质现象的基础。
地物和地质体各 自都具有一定 的形状 、 大小和光谱 特性 等属 性, 这些 属性 与各种事物如 水系 、 地貌 、 植被 、 土壤 等存在着密切 的联 系。因此 , 图像解译 时应从各 方面考虑 与该地物 和地质体 在
, 耳
二、 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
( ) 质地 貌解 译 的 方 法 一 地 有联系的各种 因素。 直接判 别法 :根 据经验和解译标 志直接 判 三、 地质 判读
4应进 行 必 要 的量 测 和 统 计 .
对某些地质地貌要素 , 如构造面产状 、 层厚 度 、 岩 断裂构造统
根据地质体和地质现象 的影像特征对遥感 计以及阶地高度 、 沟谷深宽 比、 沟谷 密度 等地貌要 素 , 应尽可能多 图像进行分析解译和必要 的实地验证 。在遥感 做些必要的量测 和统计 , 以提高解译程度 。 r] 图像 上识别及量 测各种地质体 和地质 现象 , - 这

地质勘查中的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

地质勘查中的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

地质勘查中的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在当今的地质勘查领域,遥感技术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犹如一双“天眼”,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信息,帮助他们更高效、更准确地探索地球的奥秘。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不直接接触目标物体,而是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从而获取有关目标物体的特征、性质和状态的技术。

在地质勘查中,常用的遥感技术包括航空遥感、航天遥感等。

航空遥感通常使用飞机作为搭载平台,能够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

这些图像对于小范围、高精度的地质勘查工作非常有帮助,比如对矿区的详细勘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等。

航天遥感则以卫星为平台,能够实现大范围、周期性的对地观测,为宏观地质研究、区域地质调查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地质构造的解译。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析,地质工作者能够识别出各种地质构造,如褶皱、断层等。

这些构造信息对于寻找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寻找金属矿产时,常常会沿着大型断层带进行勘查,因为这些区域往往是矿物质运移和沉淀的有利场所。

其次,遥感技术在矿产勘查方面也表现出色。

不同的矿产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识别这些特征来发现潜在的矿产资源。

此外,遥感图像还能够反映出与矿产有关的地质、地貌等信息,为矿产勘查提供线索。

比如,某些特定的岩石类型、土壤颜色和植被异常可能暗示着地下存在矿产。

再者,遥感技术在地质环境监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监测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图像的对比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地质环境的变化,为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依据。

不仅如此,遥感技术还能够帮助进行地质填图。

传统的地质填图工作需要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进行大量的实地观测和测量,费时费力。

而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质信息,大大提高了地质填图的效率和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期末考试论文(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遥感地质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学时:
开课时间:
浅谈“遥感地质学”在地质类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遥感地质是一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课程,其实际操纵性较强,需要我们对理论基础知识不断地应用巩固。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属于地质工作中的一种新型的工作手段,充分结合了现时计算机高科技信息技术。

在地质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地区岩性,构造的状况分析后服务与地调填图,矿产普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质灾害治理方面,有着其特殊的高效性,空间性和优势所在。

本文结合“遥感地质”课程的学习,浅谈下其在未来地学相关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空间信息地质找矿应用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遥感技术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遥感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因而使得遥感技术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的一项科学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属于地质工作中的一种新型的工作手段,充分结合了现时计算机高科技信息技术。

在地质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地区岩性,构造的状况分析后服务与地调填图,矿产普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质灾害治理方面,有着其特殊的高效性,空间性和优势所在。

正如中科院院士徐冠华等,所谈及遥感技术为地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导致了地学研究范围,内容、方法的重要变化,标志着地学信息获取和方法处理的一场革命。

中国遥感事业自70年代至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也日渐普遍。

相对国际发达国家,中国遥感事业与其尚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正证明了在学科应用教学方面的前景性和挑战性。

《遥感地质学》是我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为地质,资勘和海洋类专业开设的院定专业限选课,共48学时,其中24实验学时。

通过半学期的遥感地质课及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学习,对遥感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义,同时对地学高新技术的发展有了所了解。

本文结合“遥感地质”课程的学习,浅谈下其在未来地学相关工作中的应用。

遥感地质在地学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地质调查方面:
地质调查方面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意义和作用应体现最明显的是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

我国存在最大的空白区是青藏高原空白区,因其独特的海拨,积雪,压力,缺氧,交通等因素给地质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开展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尤其在藏北属于“世界屋脊”,生命的禁区,地质工作者很难实地进入实施开展。

青藏高原所占面积巨大,是我国地学,生物学,资源与环境科学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和天然的实验室,我国研究开发价值极大。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先后开展了多次地质调查,如1:25万区域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师承担的地质调查局“西藏安多1:25万安多多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中就充分利用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优势性。

安多地区平均海拨4700多米,气候已变,极寒,其中部分地区很难进入。

安多北捷布曲冰蚀谷(上为南)(据张绪教等)
利用遥感图像数字里技术就解决了这项工作中很多难题。

如图安多北捷布曲冰蚀谷的发现,就是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成果。

通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对安多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局部的解译分析,对填补我国青藏高原方面的研究空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因此遥感图像数字处理在我国无人区和青藏高原等地的生命禁区进行地质调查时,无疑可以作为一把利剑使用。

(2)构造地质方面:
构造地质学在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后,不管是在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程度上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研究精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提高。

这也对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后遥感技术的运用,对地质构造的研究产生了极高的效益。

虽然遥感技术引入到构造地质学领域已经近半个世纪,但其本身的发展以及构造地质学对其利用的不充分,使得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在构造地质学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利用好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能够使得不同尺度构造的研究有可能在成因和演化及运动学、动力学上结合得好,研究得更深入。

“宏观看构造,微观看结构”,遥感地质技术在构造地质学方面的应用正是从空间宏观角度着手的。

(3)矿产勘查方面:
伴随着“358”和四部委联合找矿突破行动的实施,遥感找矿将会在今后几年的地质矿产工作中升级为一热点。

在矿产勘查方面,利用遥感影像波谱的不同,根据具体岩性波谱可宏观分析该地矿产分布和密集特点。

通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可以局部确定矿产的储量分布及矿体,岩体的形态特征。

在室内计算机遥感图像数字处理后,再根据具体结果配合以野外实地勘查将大大降低勘查的经济投入和地质工作者的负担,同时也将勘查工作推向了高效性。

①.圈定优先找矿靶区
在各种遥感影像上,可以发现一些不同于地层色调和形态的“特殊”影像体,往往由原生矿体露头、氧化矿露头及铁帽、围岩蚀变和矿床分散晕等形成。

因此,遥感影像上这些特殊影像体得识别是遥感直接找矿的一个重要环节。

各种金属矿体的露头,特别是富含硫化物的矿体的露头,经风化淋滤后形成的氧化物或含氧岩类矿物,呈现出与周围岩石迥然不同的色彩,在高分辨率图像上可直接识别。

②.矿化矿化信息提取:
通过遥感解译,信息提取,确定矿源层、含矿岩体、含矿脉体、矿化蚀变带等含矿地质体的存在。

通过地物波普测试,来寻找含矿地质体存在的波普特征,提取与成矿有关的某些蚀变矿物的波普特征,确定含矿地质体的可能所在。

另外,从遥感影像上识别出矿化与矿化体的特殊形态特征,如某些含矿石英脉的浅色纹带。

③.遥感找矿模型的建立
矿床模型是对矿床赋存的地质环境、矿床产出的时空规律、矿床特征等矿床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涵盖了矿产形成和保全的全部地质因素,显示现今地质科学对矿床学的研究程度,也显示了将矿床资料理论化的观念认识水平。

利用遥感技术在打面积内寻找矿化集中区,将图像上的色、线、环、影纹图像与旷田构造的基本要素(成矿岩体、控矿断裂、围岩蚀变)相结合,提取矿床遥感地质信息,寻找区域找矿标志,并用矿床模式的概念来识别矿床赋存的遥感影特征,建立矿床遥感模型,逐渐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遥感找矿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这也势必能为影像矿床的分析开拓新的思路,把矿床遥感地质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④.综合成矿预测
遥感技术对区域性和全球性成矿带、成矿域研究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大量不同来源、不同内容的图像或非图像子量进行综合处理,把原来的地学理论和逻辑思维转换成三维的直观和形象化得、时间和空间模型,把原来的定性概念转化为定量的观念和分析方法,进行多元化地学综合成矿。

地物化资料与遥感资料的综合研究提高了地质解译与综合分析的效果与效率,已成为寻找巨型、大型矿床最为有效的找矿方法,也是当前世界找矿趋势。

(4)地质灾害方面: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可完全应用与地质灾害预报和灾后治理救援方面。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遥感图
像对处理灾后工作就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汶川地震所引发的堰塞湖,山体坍塌,泥石流等具多。

在对遥感影像经过处理后可以根据观察其中山体等的变动来预报堰塞湖的发生,对四川地区震前和震后图像处理对比,观察判断山体位置等的变化。

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诸多交通线路中断,信息瘫痪,救灾队伍难以第一时间摸清里面灾害情况,而此时遥感技术将是处理一连续事情的最佳选择手段。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对灾后抢救和治理过程中的突发地质灾害的的观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国是处于喜马拉雅和太平洋地震带之间,各种地质灾害频发,每年因地质灾害而损失人民生命财产巨大。

治理和预测地质灾害是我国迫在眉睫的件大事,故遥感人才是国家急需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遥感地质是一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课程,其实际操纵性较强,需要我们对理论基础知识不断地应用巩固。

总之,作为地质资勘专业的本科生,遥感技术的实际工作中肯定是很常用的。

通过短暂的课程学习,很难熟练掌握遥感地质这门课程,正真的学习还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继续学习摸索。

通过这次的学习充分了解到遥感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在未来地质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初步地了解了计算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技术及相关遥感基础。

最后,在报告完成之际向任课教师田淑芳老师讲授致以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田淑芳,邝生爱;浅析遥感地质学教学方法[J].中国地质育,2000,3:43-44;
赵鹏大等;矿产勘查理论技术与方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梅安新等;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绪教等;卫星遥感在西藏安多幅1:25万区域第四纪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代地质;
郑度,姚檀东;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地球科学进展,2006;
徐冠华等;遥感信息科学的进展和展望,地理学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