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时期艺术风格特征

合集下载

实际例子分析古罗马和古希腊美术异同

实际例子分析古罗马和古希腊美术异同

实际例子分析古罗马和古希腊美术异同1.古罗马以写实和叙事性为主要特点,罗马人较现实,讲究实际,喜欢具体的、实在的东西,没有充满理想的史诗;希腊人重理想,艺术中喜欢抽象、概括的理念,富于想象。

2.罗马艺术大多数是以给帝王歌功颂德、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为目的;希腊艺术主要用于敬神,围绕神庙和祭祀、纪念活动进行创作,带有理想的色彩。

3. 希腊人创造了古代世界最伟大的雕塑艺术;罗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有独特成就。

希腊雕刻强调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罗马要求的是个性特征鲜明的肖像,不仅满足于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4.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所以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

古希腊的人像雕刻往往采取裸体的形式,并且在表现人体美上达到了一个难以比拟的高度。

古罗马神像很少,裸体更少。

总结: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

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个性的、典雅精致的;它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

罗马文化有个重要的源头来自希腊文明。

因为这个原因,古罗马艺术与古希腊艺术有异同点。

但它的艺术风格不像希腊那样单纯,它既受了伊达拉里亚美术的影响,又吸收了希腊、埃及、两河地区文化教育的影响,是实用主义的、享乐的、强调个性的、宏伟壮丽的。

举例:(图一)美术作品《三女神》希腊古典时期著名的雕刻杰作之一。

旧称“命运三女神”。

题材来自希腊神话。

现存的这三个女神的雕像,头部和四肢都已失去,但那健美的身躯,恬静而潇洒的姿态,仍给人以极其优美的形象。

尤其是三女神的衣服的处理,希腊式薄衫穿在三女神的身上,纤细而又繁复的湿衣褶,随着人体的结构而起伏,女性人体的优美轮廓,生动地展现出来。

使得这些雕像不像是由冰冷的大理石雕凿而成,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古罗马艺术的现代解读和影响

古罗马艺术的现代解读和影响

古罗马艺术的现代解读和影响古罗马艺术一直被认为是欧洲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现代艺术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视觉影响和艺术创作方面的指导。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古罗马艺术还是很陌生的。

本文将介绍古罗马艺术的主要特点和其在现代艺术史上的影响和解读。

古罗马艺术的主要特点古罗马艺术起源于古希腊艺术,在吸收了古希腊艺术的影响后形成并发展壮大。

古罗马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实用性和实用价值的重视。

罗马艺术家们不仅追求艺术的美感和创意,而且更注重作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例如,罗马建筑艺术的代表作——采用了圆拱结构和浮雕装饰的科隆努朵神庙,它不仅具有一流的建筑技术,还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仪式性,被用作祭拜和礼拜的场所。

古罗马的雕塑艺术也以实用性为主要特点。

罗马雕刻家通常为了纪念功绩或赞美某位贵族而塑造肖像雕塑,这些雕塑大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另外,罗马纪念碑是古罗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罗马艺术在实用性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古罗马绘画艺术则以壁画为代表。

古罗马的壁画多用于室内装饰,通常描绘大型场景,如战斗场景、赛马场景和神话场景等。

古罗马壁画艺术的特点在于色彩鲜艳,图像清晰,准确地表现了古代罗马社会的风格和特点。

古罗马艺术对现代艺术产生的影响古罗马艺术在现代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造型语言古罗马艺术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造型语言,例如:壁画艺术的透视技巧、雕塑艺术的肖像刻画等。

这些技巧和手法都在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二、分层次表现形式古罗马艺术家将画面划分为几个层次,用于表达不同方面的信息。

这种表现方式在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延续至今。

三、意象象征在古罗马艺术中,许多符号和场景具有特定的意义和象征作用。

例如,在古罗马神话中,鸟类代表着信仰,这种象征在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视觉效果的呈现古罗马艺术家善于运用色彩和光影来表现画面的视觉效果。

西方美术-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三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及阐述

西方美术-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三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及阐述

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三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及阐述:一.古希腊美术史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作品特点:理想的,简练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和谐1.荷马时期(公元前12—前8世纪)是希腊神话形成期,也是造型艺术的萌芽时期。

特点几何纹风格的陶期,造型简朴,大小不一,用于敬神和陪葬。

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2.古风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是造型艺术的形成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是绘画、建筑和雕刻。

绘画三种风格: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

东方风格,兽首人身像、植物纹样等等。

黑绘风格是把主体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保持陶土的赭色,使形象轮廓突出,代表作《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等。

红绘风格是在背景上涂以黑色,留下主体部分的赭色,人物细部用线来描绘。

建筑:主要是神庙。

代表作埃吉娜的《雅典娜神殿》、《以弗所的阿尔忒密斯神殿》。

雕刻:特点人物处于正面直立的僵硬状态,表情上都带有千篇一律的微笑,通称为“古风的微笑”。

代表作《荷犊的男子》3.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艺术的繁荣期建筑:古典时期的围柱式建筑的各部分开始形成固定的格式和比例,总的趋向是简练合理。

代表作《雅典卫城建筑群》,包括山门、巴底农神庙、尼开神庙、伊克瑞翁神庙等建筑,其主要建筑是献给雅典娜女神的《巴底农神庙》,《伊克瑞翁神庙》有苗条秀丽的伊奥尼亚柱式,它的南侧有一组女像柱,姿态轻盈,形象端庄,完全没有负重的紧张感。

雕刻:产生了写实而理想的人体,达到了希腊雕刻艺术的鼎盛时期,米隆,代表作《掷铁饼者》改变了雕刻中直立的程式。

菲狄亚斯,作品特点创造了典雅、静穆的形象,是古典雕刻的理想美的典范。

代表作《雅典娜女神像》、《命运三女神》波留克列特斯,代表作《荷矛者》带有更多的形式方面的探索,强调艺术的规范化。

普拉克西特列斯,代表作快乐而潇洒的《萨提尔》,含蓄而优雅的《赫尔麦斯》,最早的全裸女人体《尼多斯的阿芙罗底德》史珂珀斯,作品特点传达出一种内在的骚动和悲剧性的冲突。

古罗马艺术设计特点

古罗马艺术设计特点

一 建筑
• 1.万神殿新技术拱门拱顶新材料混泥土的运用
2.科罗西姆圆形斗兽场拱券结构佳多立安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柱 式
3.凯旋门 提度凯旋门 征服犹太人
二 雕刻
• 1.奥古斯都像
2.马尔克奥里略像
3.卡拉卡拉像

三 绘画
法尤姆肖像
2.伊苏斯之战 已有透视法
四、古罗马家具
总体艺术特征
• 1. 罗马艺术具有写实和叙事性的特征 • 2. 罗马艺术受伊特鲁里亚、希望、埃及、两河影响除帝国正统艺术 外还存在地方风格 • 3. 罗马艺术大多数已给帝王歌功颂德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 为目的 • 4. 罗马人早肖像雕刻方面有独特成就要求的是个性特征鲜明的肖像 不仅满足于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 • 5. 罗马人心思建筑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技术是首先开始运用三合土 结构上广泛采用拱券类型上更丰富罗马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类型 的实用性和纪念性的建筑总之罗马艺术是实用主义的享乐的 强调个性宏伟壮丽的。
古罗马艺术设计的特点
古罗马文化背景
• 古罗马文化是世界古典文化中的瑰宝。它多方面继承了古希腊文化 在哲学、文学、建筑等领域为全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罗马 人在吸收周边各地区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希腊文化、伊达拉里亚文化 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罗马文化。 罗马历史的分 期 王政时代 • 公元前753年-公元前509年 共和时代 • 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0年 帝国时代 • 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 公元395年 •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西罗马首都仍旧在罗马后在日耳曼人 的攻击下雨公元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定都君士 坦丁堡延续千余年于1453年呗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灭
• 1、风格形成 • 古罗马家具是在古希腊家具文化艺术基础上发 展而来的。在罗马共和国时代上层社会住宅 中没有大量设置家具的习惯因此家具实物不 多。但从帝政时代开始上层社会逐渐普及各 种家具并使用一些价格昂贵的材料从而促 进了家具的发展。受到了罗马建筑造型的直接 影响古罗马家具的造型凝重采用战马、雄 狮和胜利花环等做装饰与雕塑题材构成了古 罗马家具的男性艺术风格。

外美史 (2)

外美史 (2)

古罗马美术的基本特征(与古希腊艺术比较):在审美思想上,罗马艺术已由希腊的全民理想转为强调对个人的表现;由自由转向严谨的意志;由希腊着重神庙建筑和运动员雕刻,转向了更广阔的艺术天地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共性过渡到注重个性。

对显赫的人物,既要有磅礴气势的理想化,也十分强调形象的逼真,个性的突出。

这一点,对西方后来的肖像画和人物雕刻有着明显的影响。

繁缛而华丽,贵族显赫为追求自己的享受,已失去了古希腊的简练和典雅。

实用性大于审美性,没有希腊人的神话幻想。

具体到人物雕刻上,和古希腊“古拙的微笑”的特点一样在塑造形象时有着一定的程式:眼皮稍微下垂半掩着眼睛;目光惨淡无力,疲乏无神;头发如整齐的鳞片,映托着秀丽的面容;不涂颜色。

柯洛斯摩斗技场:是罗马贵族嗜好观看流血性的斗争竞技的场地,斗技场从公元75年由维斯柏西尔大帝建起到提妥斯执政时才完成。

共三层,拱门与拱门之间为柱,第一层共80根朵尼克柱,第二层共80根依奥尼克柱,第三层为80根科林斯柱,这三层之上有一层由80根科林斯壁柱与40个窗组成。

“壁柱”为建筑上的一种形式,即一半柱子在墙内,一半在墙外,像浮雕。

柱子下为朵尼克式,中为依奥尼克式,上为科林斯式处于审美需要,也出于力学上的需要,粗壮者在下,纤细者在上。

墙全高48.6米,场内有60排座位,可容八万观众,出入口共80个,使人易于出入。

斗技场是罗马贵族残暴的见证。

古美洲美术的基本特征:1自然崇拜思想是古美洲美术的核心内容2丰富的想象力、浓郁的装饰趣味和严格的程式化处理是古美洲美术在造型、装饰方面的主要形式特色3在古美洲的造型艺术门类中,古老象形文字的内容与形式十分完美的融汇在画面之中,它们或者成为浮雕壁的外围装饰带,或者出现在建筑的墙裙之上,使整体的构图趋于完美和谐4在陶器彩绘和壁画绘制方面水平高超,善于处理众多人物的写实场景,题材既取材于神话也取材于社会生活。

古美洲美术代表作:奥尔梅克的巨石雕像、阿兹特克大地女神雕像。

古罗马艺术的特点与影响

古罗马艺术的特点与影响

古罗马艺术的特点与影响古罗马艺术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始于公元前753年,终于公元476年。

在这长达近一千两百年的历程中,古罗马艺术所呈现出来的美学特点与文化影响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也成为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古罗马艺术的风格特点1. 形式主义的特点古罗马艺术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形式主义,即对艺术形式的关注超过了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等内容。

在古罗马艺术中,重视匠人技艺的技法和技巧,追求逼真和细节的描绘,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非常精细和真实。

在古罗马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中,都能看到这种形式主义的特点:建筑物坚实牢固、结构对称美观;雕塑作品栩栩如生、肌肉骨骼布局清晰;绘画作品细节丰富、色彩明亮。

2. 强调实用性的特点古罗马文明强调实用和实用性导向,这种思想影响了古罗马艺术的发展。

在古罗马艺术中,实用性要素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建筑中的柱廊、拱形结构、广场及城市规划都充分体现了这种实用性。

而雕塑作品中,常常描绘一些历史人物,也反映了古罗马强调实用性的思想。

3. 纪实主义的特点古罗马艺术中强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和刻画,这也是其纪实主义的表现。

古罗马人在极力追求艺术形式的同时,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也非常详尽,这一点在绘画与雕塑中尤其突出。

古罗马雕塑大多描绘人物,崇尚描绘人物生动的性格、气质和动作。

在绘画艺术中,色彩与技巧的运用突出了画面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这些都凸显出古罗马艺术强调纪实主义的特征。

二、古罗马艺术的文化影响1. 影响建筑艺术古罗马建筑是古代世界的杰出代表,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美学价值,并对后世的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建筑的结构方面,古罗马强调对称美,建筑和城市规划在空间上与时间上也更加严密。

这些都使得古罗马建筑成为了现代建筑的灵感源泉。

例如,一些现代化的建筑如国家图书馆、博物馆等在设计中都借鉴了古罗马建筑的形式特点。

而从古罗马建筑中借鉴来的装饰品,如柱廊与浮雕,在地中海世界及欧洲文明史中大量出现。

美术史时期特点整理

美术史时期特点整理

美术史时期特点整理一、古代艺术时期特点古代艺术时期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其艺术作品以岩画、洞穴壁画、陶器等形式存在。

1. 原始艺术:原始艺术着重表现动物、人物和自然景观。

作品形式简单,以线条勾勒为主,色彩单一、原始。

2. 古埃及艺术:古埃及艺术强调宗教和神秘元素,作品以壁画、雕塑和石棺为主要表现形式。

画面细节丰富,形象表现具有象征性。

3. 古希腊艺术:古希腊艺术追求人的完美,注重比例和形体表现。

尤其在雕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作品具有力量感和动态感。

4. 古罗马艺术:古罗马艺术继承了古希腊艺术的传统,强调宏伟和壮丽。

雕塑作品以英雄和皇帝为题材,建筑以圆形和拱形为特点。

二、中世纪艺术时期特点中世纪艺术时期是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欧洲历史阶段,以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为主。

1. 拜占庭艺术:拜占庭艺术以宗教神圣为中心,强调金色和华丽装饰。

壁画和马赛克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形象呈现平面化。

2. 罗曼式艺术:罗曼式艺术作品具有宗教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建筑风格注重壮丽和威严,壁画和彩绘玻璃的运用也很广泛。

3. 哥特式艺术:哥特式艺术追求垂直线条和上升感,建筑风格高耸而细长。

雕塑作品形象栩栩如生,突出细节和表情的表现。

三、文艺复兴时期特点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历史阶段,以对古典艺术的追求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为特点。

1.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追求对称和协调,注重比例和几何形状。

以圆顶和半圆形拱门为主要特征,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是代表作。

2. 文艺复兴绘画:文艺复兴绘画追求逼真和透视法的运用。

画家注重人物形象表现,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代表作。

3. 文艺复兴雕塑:文艺复兴雕塑追求人体的完美和比例。

雕塑作品以公共广场和宫殿为表现场所,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是代表作。

四、现代艺术时期特点现代艺术时期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艺术发展阶段,以反传统和探索新形式为特点。

1. 印象派:印象派追求捕捉光线和氛围的瞬间感觉,色彩明亮、斑驳。

古罗马文化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古罗马文化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古罗马文化对建筑艺术的影响古罗马文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充实和广泛的文化之一,其在建筑艺术领域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

在古罗马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建筑艺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追求的表达。

下面将从古罗马文化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方面展开阐述。

一、古罗马建筑风格的特点古罗马建筑风格在欧洲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建筑风格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强调实用性:古罗马人注重城市的实用性,建筑设计也是如此。

他们将建筑的外观设计与功能结合在一起,建筑造型更加简洁、实用。

2. 建筑结构系统的完善:古罗马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结构系统非常完善,几乎所有的建筑都采用了重心、支撑和平衡的设计原则,使得建筑结构更加坚固、稳定。

3. 大量使用拱形和圆顶结构:古罗马人在建筑中大量使用拱形和圆顶结构,这种结构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建筑技术的进步,使得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更加舒适、宽敞。

二、古罗马文化对建筑艺术的影响1. 公共建筑的兴建:古罗马文化非常注重公共建筑的兴建,这种文化理念影响了整个古代世界,使得公共建筑成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重视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古罗马文化注重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他们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了大量的雕塑和壁画,使得建筑物更加典雅、美观。

3. 建筑技术的进步:古罗马人在建筑技术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大量使用拱形和圆顶结构,使得建筑结构更加稳定、坚固。

此外,古罗马人还发明了许多建筑工具和技术,如水泵、水道和浇筑混凝土等,这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建筑技术的进步。

4. 彰显文化铸造国家形象:古罗马人认为建筑艺术是国家文化的体现和国家形象的彰显,他们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国家文化的表达,使得建筑物成为了文化符号和精神追求的表达。

三、古罗马文化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古罗马文化对现代建筑的影响非常深远,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风格的继承:现代建筑在风格上继承了古罗马建筑的优良传统,如强调实用性、建筑结构系统的完善、大量使用拱形和圆顶结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罗马时期艺术风格特征罗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邦,逐渐发展成控制整个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共和国,最后扩展为统治整个地中海地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罗马帝国。

东起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颠,北包括高卢,南至埃及和北非,罗马帝国一直延宕至公元15世纪,这期间,分化、整合;整合、分化,直到拜占庭王朝——东罗马帝国消亡,整整进行了一千余年。

这样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帝国,又有着上千年的演化历史,反映在文化与艺术上,必然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的融合。

古罗马文化是在伊达拉里亚人和希腊人的强烈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古罗马文化与艺术,主要繁荣于共和末期和帝国时期,古老的意大利土著文化,深受伊达拉里亚文化的影响。

伊达拉里亚人早在公元前8—3世纪,就创造了拱券建筑和具有东方风格的装饰壁画,以及有力而写实的雕刻,这些对古罗马艺术具有强有力的影响。

古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古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古希腊人征服。

古罗马人是古希腊艺术的崇拜者和摹仿者。

古希腊艺术对古罗马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民族特点,古罗马艺术也有其不同于古希腊艺术的独特之处。

相比之下,罗马人的艺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在内容上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

古罗马文化与艺术的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刻方面。

一、罗马时期建筑风格特征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3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

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的建筑最辉煌、最有艺术价值的则是为经济服务或为人的生活(物质、精神)服务的建筑,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如广场、道路、桥梁、高架输水道、隧道、剧场、竞技场、浴场、住宅和别墅等等。

这些建筑几乎全是直接为人的物质生活或精神享受服务的。

在艺术风格方面,它们也追求和谐,追求完美,追求崇高,但已不是一种“神圣”的和谐、完美、崇高了,而是现实人生的一种“合宜”,是经济繁荣,和平安定,和追求现实刺激的“崇高”,有的“崇高”还直接与某种“悲剧”情绪相联系,如著名的古罗马斗兽场,它那完美、和谐、崇高的造型,因与其功能性的悲剧意味相联系着,是沐浴着奴隶血泪的一种崇高,所以,使这种崇高、完美,更具有了世俗性,它能让人赞叹、使人振奋,但难以产生像希腊神庙的那种“神圣”感。

这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风格中的和谐、完美、崇高与古希腊建筑风格的最大区别。

至于另一些世俗的建筑,如卡拉卡拉浴场,它那和谐、完美而又雄伟的风格,也主要来自于世俗的情感,而不是来自理想主义的神圣意识。

在具体建筑的造型风格方面,古罗马的建筑也是既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造型风格,又革新、发展了它。

如古罗马大斗兽场的外部立面,特别是高4层的外部立面,就是古希腊柱式构图的复写,它的底层是多立克柱式,第二层是爱奥尼克柱式,第三层则是科林斯柱式,在顶层则围绕着壁柱。

但是,古希腊的这种柱式,在古罗马的这座杰作中已不再像在古希腊建筑中那样起结构作用了,它已蜕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装饰,真正起结构作用的部件是隐藏于墙壁之中的结构体。

同时,在屋顶造型方面,古罗马人更是极大地革新了古希腊建筑的造型方式,将古希腊习用的梁柱结构,代之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拱券支撑方法,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

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

这种拱券结构因经济、实用,且审美效果也很好,故不仅应用于神庙、宫殿等特殊建筑,而且扩展到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如道路、桥梁、输水道、港口、剧场、住宅、仓库和下水道等。

从而使许多雄伟建筑在表现和谐、完美、崇高的同时,具有了一种明显的“圆”味。

但同时,古罗马的建筑又在造型方面有意识地借鉴和继承了古希腊建筑造型的一般特点,特别是柱廊的使用,常常鲜明地表现出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建筑的承继关系。

例如古罗马的潘泰翁神庙(又称万神庙),它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带穹顶的巨大的混凝土圆桶,这种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而在它的大门入口处,又靠着一个典型的古希腊的柱廊,柱廊由八根科林斯柱式组成,它的上面则是一处三角形的山尖。

整个建筑活脱脱地显示着古罗马建筑继承与创新的形象。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能够区别桁架的拉杆和压杆。

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达到25米。

公元一世纪建造的罗马大角斗场,可容五万观众,只用了5~6年时间就建成了。

它建在一个填没的湖上,但地基竟没有明显的沉陷。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

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

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

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

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

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

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是成熟的实例。

公元四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潮趋衰落。

十五世纪后,经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

古典复兴以及十九世纪初期,法国的“帝国风格”的提倡,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20~30年代。

二、古罗马卓越的肖像雕刻和装饰艺术罗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罗马人从很早期就有祖先崇拜的风俗,他们为死者作雕像,收藏在家里。

在举行新的葬礼时,再把所有的祖先肖像搬出来参加仪式。

所以罗马人早期的肖像雕刻以自然主义的逼真为特点,艺术水品不高。

共和国末期,罗马征服了希腊,希腊雕刻艺术对罗马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影响。

罗马肖像开始走向形式的多样化、艺术性的概括和表情的生动。

为数众多的《奥古斯都像》是受希腊理想化风格影响的典型例子。

雕刻家把矮小跛脚、体弱多病的奥古斯都表现成高大健美的统帅,具有运动员一般的体期和英雄期概。

他的脸庞也在形似的基础上理想化了,接近希腊雕刻一般的完美。

几十座肖像都无一例外的美化,有的将他塑造成战神,有的将他塑造成英雄或美少年。

罗马帝国时期,肖像雕刻中写实风格流行,出现了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描写的肖像。

《卡拉卡拉像》表现了一个凶狠紧张而又冷酷无情的暴君面孔,紧皱的眉头和空虚的眼神中流露出不安的心情,扭转的头部强调了紧张和暴戾的性格。

《马可•奥勒留骑马像》是一个具有斯多噶哲学思想的君主肖像。

他的脸部带有哲理性的思索,具有颓废、消极、静观的色彩。

因为这一明显的特点符合基督教的学说,这座青铜像在中世纪得以保存下来。

它对以后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帝国晚期,在极度的政治、经济矛盾不安中,肖像雕刻风格走向更为写实的道路,出现了大量各种不同的面孔:凶恶的、狡诈的、粗鲁的、惊惶不安的……体现出罗马人这时候的典型性格是:外表形象的粗鲁、内在精神的高度紧张。

罗马浮雕具有记事、写实的特征,其最突出的代表作是图拉真纪念柱浮雕。

它详尽地叙述了图拉真皇帝亲自率军征服达契亚人的全过程。

这些事件和情节是当作史实来记载的,不论是人物服装还是征服城市的过程都具有历史的真实性。

在这两千多人物的长卷式浮雕中,艺术家采用了散点透视手法,出色地处理了情节繁琐、层次复杂、人物众多的构图。

罗马的公室及富豪之家,拥有成百的艺术品及其他的装饰品。

地板常常是杂色的大理石,家具都有非常优异的设计及工艺技巧,桌子、椅子、凳子都由耐久性的物质制成,装饰极为豪华。

木料、象牙、大理石、银、铜及金等材料都经过非常细密的加工及磨制,铜制的火盆暖着屋子,青铜吊灯则照亮了房间,镜子也是铜的,浮雕或镌刻着花式或神话的图案,有时制成横或直的凹形或凸形,把反射出来的人形改变成可笑的瘦长或胖圆形。

银器用品在中层以上家庭中已经是很普遍了。

1895年,考古学家在一座别墅的水池中发现了数量可观的银器收藏品,显然是有人在公元79年躲避维苏威(Vesuvius)火山爆发时把它们储藏在那里的。

其中16只银杯中,有一只还看出一个几近完美的单叶(Simple foliage)图样,有两只表示着高浮雕的骨架,另1只上面的图画是奥古斯都在战神及爱神之间加冕登基,表示两者都是人类的敌神;最可笑的是斯多喝派的鼻祖芝诺,讥讽地指着伊壁鸠鲁,后者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在块蛋糕,同时有一只猪,前足立起,彬彬有礼地想讨取一份。

在那个时代,至少在一只手指上戴1枚戒指是社交所必需的,少数的花花公子每只手指都戴戒指,而不只戴一枚戒指,这些戒指都用从非洲及阿拉伯、印度输入的宝石雕刻而成的。

罗马人用戒指做私人的印章,他们喜欢使印章有独特的设计,因此当时玉石的雕刻已达到一种难以企及的程度。

同时,各式各样的陶瓷艺术品也充斥意大利的家庭。

这时制造艺术玻璃的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在庞贝遗址发现的"蓝玻璃花瓶",描绘出酒神在为葡萄成熟而开的庆祝宴会上的优美活动。

提比略在位时,吹玻璃的艺术也传入了罗马,很快便制造出了杂色的小玻璃药瓶、杯子、碗及其他精美的制品,并使它们一度成为艺术收藏家及百万富翁们心爱的"猎物",尼禄在位时,曾付出6000银币买了2个小的吹玻璃杯。

从亚洲及非洲输入的"萤石"花瓶的价格则更昂贵。

奥古斯都虽然把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的金盘子熔化掉,但是却把她那萤石玻璃制成的杯子珍藏了起来。

尼禄则为那样一个杯子付出了100万银币。

总而言之,罗马人在制玻璃方面至今举世无双。

古罗马的装饰与雕刻的美学追求在于求真美,这同古希腊的宁静、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这种特征趋向于个人意志的创造,表现出敢于参与世事争胜的气概。

三、古罗马的壁画艺术风格特征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镶嵌画和壁画。

早期绘画多记载具体历史事件,用来装饰公共场所和住宅,这种叙事性绘画保存下来的很少。

公元79年,由于维苏威火山爆发,火山灰埋没了庞贝等三个意大利城市。

18世纪庞贝城被发掘出来,其中保留了大量壁画,根据这些壁画,罗马壁画被划分为第一、二、三、四庞贝风格。

第一风格即用色彩涂绘建筑细部;第二风格是直接在墙上描绘建筑细节,用透视造成更宽敞的空间幻觉,并穿插以情节性绘画,《密祭》就属于这一风格;第三风格强调墙的平面性,并绘以精致的静物;第四风格将透视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