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

合集下载

如何预报森林火灾事故

如何预报森林火灾事故

如何预报森林火灾事故一、森林火灾的危害1、影响生态平衡: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森林火灾会破坏植被,破坏土壤,导致水土流失,危害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2、威胁人类生命财产:森林火灾的烟雾污染空气,火灾本身也会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导致地质灾害增加:森林火灾后,裸露的土壤容易导致山体滑坡和土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鉴于森林火灾的严重危害性和持续频发的特点,科学的预报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地区和全球的生态安全和人类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森林火灾的预报方法1.大气环境条件:森林火灾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风速和日照等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是预测火灾爆发的基础。

2.植被状况:森林植被的干湿度对于火灾的发生和扩散有关,预报需要对植被的干湿情况进行观测和分析。

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森林火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烟蒂、放火等意外和故意的火源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4.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森林植被的湿度、温度和植被状况,从而更好地预测并及时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

5.火灾历史数据:通过对过去火灾的地点、时间和原因等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火灾的风险区域。

以上是森林火灾预报的基本依据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借助于气象台、森林公安局、环保局等部门的数据和观测结果,通过专家的分析和研判,提高对森林火灾的预测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森林火灾的预报技术1.高分辨率遥感技术:高分辨率遥感可以捕获到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的精细信息,在预警监测、辅助灾情评估和火灾后治理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2.气象雷达技术:气象雷达可以实时监测大气的湿度和风向等信息,为森林火灾的预测和扑救提供数据支撑。

3.火灾模拟技术:通过运用火灾模拟软件,可以模拟出不同气象条件下森林火灾的传播速度,可以为事前部署、事中调度和事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4.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历史火灾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隐藏的规律和趋势,为未来火灾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消防管理工作中的火灾预报与预警技术

消防管理工作中的火灾预报与预警技术

消防管理工作中的火灾预报与预警技术消防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严谨的消防管理工作对于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火灾预报与预警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在火灾发生前及早发现火灾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消防管理工作中的火灾预报与预警技术,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一、火灾预报技术火灾预报技术通过收集、分析和解读大量的火灾风险指标和数据,能够预测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风险。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提前得知火灾的可能发生,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火灾预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火灾历史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历史火灾数据,可以发现某个地区或特定类型建筑物发生火灾的规律和趋势。

这可以帮助消防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防火措施,提高火灾预防的效果。

2. 火灾风险评估:通过对建筑物和场所的特征和隐患进行评估,结合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确定火灾的风险等级。

这有助于消防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巡查和防火检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3. 环境监测技术:利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环境温度、烟雾浓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比如温度升高或烟雾浓度增加,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信号,提醒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火灾预警技术火灾预警技术是在火灾已经发生或有明显线索时,通过各种手段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出警告,以便尽早采取逃生和灭火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火灾预警技术:1. 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是最常见和有效的火灾预警技术之一。

它通过烟雾和温度传感器等装置,监测火灾迹象并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系统通常会连接到消防控制中心,以便消防人员可以及时接收到报警信息并采取行动。

2. 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在火灾预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安装摄像头,对建筑物和场所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可疑行为或异常情况。

一旦发现火灾迹象,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向相关人员发送通知。

3. 火灾烟雾探测器:火灾烟雾探测器是一种能够检测空气中烟雾浓度的装置。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范本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范本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减少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是指通过科学手段,对自然发火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以便采取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损失。

第三条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工作原则是科学、准确、及时、便民。

第四条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管理机构应当是具备一定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机构,负责对自然发火的预测和预报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并对预报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第五条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应当与相关部门和群众联系密切,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共同推进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工作。

第六条对于已经发生的自然发火事故,应当及时展开调查和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第二章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程序第七条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程序包括观测、分析、预测和预报四个环节。

第八条观测环节主要是通过采集自然环境、气象条件等相关数据,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第九条分析环节主要是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发火的因素和可能的火灾风险区域。

第十条预测环节主要是通过分析得出的数据和趋势,对火灾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第十一条预报环节主要是将预测结果进行整合和总结,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

第三章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工作要求第十二条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工作要求是科学严谨,准确预测。

第十三条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工作要求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第十四条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工作要求是便民,方便群众获取预警信息。

第十五条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工作要求是建立健全防控体系,加强防火宣传教育。

第十六条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工作要求是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合力。

第四章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监督和责任第十七条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应当有专门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十八条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应当由负责相关区域的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

第五章火灾预测预报技术

第五章火灾预测预报技术
2)日本采用链烷比来早期预测预报煤炭自燃。如:乙烷(C2H6)比甲烷 (CH4);丙烷(C3H8)比甲烷(CH4) ;丁烷(C4H10)比甲烷(CH4)等。
3)我国枣庄柴里矿采用乙烷(C2H6)比甲烷(CH4)指标。二者之比从 70℃—190℃增大86.6倍。
2021/4/12
第五章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第五章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2.2 气体成分分析方法
1) 指标性气体及其临界指标 能够反映煤炭自热或可燃物燃烧初期特征的、并可用来作为火
灾早期预报的气体叫指标性气体。指标气体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①灵敏性,即正常大气中不含有,或虽含有但数量很少且比较
稳定,一旦发生煤炭自热或可燃物燃烧,则该种气体浓度就会发生 较明显的变化。
CO
CO
CO
C2H6/CH4 CO/△O2、C2H6/CH4
CO/△O2 CO/△O2 CO/△O2、C2H6/CH4 CO/△O2 CO/△O2 CO/△O2
第五章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2.3 常用的指标气体
(1)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生成的温度低、生成量大,其生成量随温度升高按指
数规律增加,是预报煤炭自燃火灾的较灵敏的指标之一。在正常时 若大气中含有CO,则采用CO作为指标气体时.要确定预报的临界 值。确定临界值时一般要考虑下列因素:
煤发生自燃后,其空气成份的变化首先是氧含量的减少,CO2 量的增加, 其次才是CO量的增多。CO出现的时间最晚有时在发 生自燃火灾前数日才出现。另外,煤炭自燃的初期阶段CO生成量 较少,运用一般的实验手段难以检出。
第五章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5) 内因火灾气体检测法
矿井实际工作经验告诉我们,为确切地监测火情,须对进、回 风流的空气成分作系统的检测,以掌握下列四种气体的变化: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模版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模版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模版自然火灾是一种常见且具有破坏性的灾害,对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

为了减少自然火灾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自然火灾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的模板,以供参考。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1. 本制度的目的是根据自然火灾的特点和规律,预测和预报自然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提前采取措施减少火灾的损害。

2.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地区的自然火灾预测预报工作。

第三条: 定义1. 自然火灾:指由天然原因引发的火灾,如雷击、林地干燥、气象条件等。

2. 预测:根据火灾历史数据、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对火灾的可能发生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

3. 预报:根据预测结果,对可能发生的火灾进行提前警示和预警。

第二章: 组织机构第四条: 火灾预测预报管理机构1. 火灾预测预报管理机构由地方政府设立,以自然灾害防治主管部门为牵头单位,包括气象、森林、环保等相关部门的代表。

2. 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的火灾预测预报工作,组织编制火灾预测预报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五条: 预报人员队伍建设1. 各地区应设立专业的火灾预测预报队伍,配备专业人员和必要的设备。

2. 预报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高预测预报水平。

第三章: 火灾预测预报工作流程第六条: 数据收集和分析1. 预报人员应及时收集和整理火灾历史数据、气象数据、地形地貌数据等相关资料。

2. 预报人员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和完善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和修正。

第七条: 预测模型建立和验证1. 基于收集和分析的数据,预报人员应建立火灾预测模型,并逐步优化和完善。

2. 预测模型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经过验证后方可使用。

第八条: 预测结果发布1. 预测人员应及时将预测结果提交给管理机构,并通知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

井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办法(4篇)

井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办法(4篇)

井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办法井下自然发火是指在矿井中由于地质构造、煤与瓦斯突出等原因引发的发火现象。

这种自然发火不仅会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也会对矿井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

为了做好井下自然发火的预测预报管理工作,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安全生产,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办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井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减少自然发火导致的矿井事故,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安全生产。

2. 原则:(1)科学性原则:依据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井下自然发火的预测和预报工作,确保预报结果准确可靠。

(2)防范为主原则:通过加强煤矿的瓦斯抽放和通风系统建设,降低矿井的火灾发生概率。

(3)安全第一原则:矿井安全监测和矿工安全教育要做到全方位、全覆盖,将矿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二、井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机构和人员1. 管理机构:成立专门负责井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的管理机构,由矿井企业和相关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共同组成。

2. 人员配置:管理机构应配备有经验丰富的地质学、矿物学、矿井通风等专业人员,以及煤矿相关的安全监管人员。

三、井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方法和技术1. 地质勘探方法:通过开展地质勘探工作,了解煤层的构造特征、煤质和瓦斯分布情况等,为井下自然发火的预测和预报提供依据。

2. 安全监测技术:应使用先进的安全监测仪器和设备,对矿井的瓦斯含量、通风系统、矿井温度和湿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数学模型和预测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和预测方法,对井下自然发火的发生概率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预防和应对自然发火提供科学依据。

四、井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管理措施1. 制定预测预报计划:每个矿井应根据地质情况和矿井特点,制定相应的井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计划,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2. 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完善煤矿的瓦斯抽放和通风系统,安装先进的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应对自然发火的风险。

3.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矿井企业应定期组织矿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的培养。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课件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课件

指挥。
讨论与展望
目前存在的问题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仍存在一些挑战,包括数据收集、 模型改进和应用推广等方面。
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结合多个技术手段,进一步提 升预测准确性和响应能力。
结语
1 总结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是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工具,其应用在各个行业和应急响应中 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展望未来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 PPT课件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的演示主题将围绕火灾预测技术的介绍,其智能化方法, 火灾预报技术的分类和应用案例,以及技术在应急响应中的应用展开。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介绍
定义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是指通过特定手段和方法来 预测火灾的发生、扩散和蔓延情况。
目的和意义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的目标是提前预警,保护生 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提供更快速和有效的灭火 和救援响应。
建筑行业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可以帮助建筑 行业预测火灾风险,并采取相应 的安全措施以减少火灾发生。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在应急响应中的应用
1
救援提前准备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可以帮助救援机构提
现场指挥与协调
2
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足够的人员 和资源。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可以帮助现场指挥中
心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决策,实现协调与
通过不断的技术发展和创新,火灾预测预报技术有望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各种火灾预测技术优缺点的分析
不同的火灾预测技术各有优势和局限性,综合应用可以提高预测精度和准确性。
火灾预测预报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电力行业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在电力行业中 可以帮助提前发现潜在的火灾隐 患,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交通行业
火灾预测预报技术可以应用于交 通系统监测,提前发现可能引发 火灾的问题,确保交通安全。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检测、分析及处理制度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检测、分析及处理制度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检测、分析及处理制度介绍自然发火是指自然界中发生的火灾,包括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等。

自然发火对生态环境、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制定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检测、分析及处理制度对于预防和应对自然发火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检测、分析及处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是通过分析气象条件、植被状况、人类活动等因素,预测和预报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主要内容:1.气象条件预测:通过监测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因素,分析气候变化对自然发火的影响。

建立气象模型,提前预测火灾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

2.植被状况预测:通过监测植被状况,包括植被生长情况、枯萎程度等因素,分析植被的易燃性和火势传播速度。

建立植被模型,预测火灾蔓延的路径和速度。

3.人类活动监测:通过监测人类活动,包括农牧业生产、旅游活动、工业生产等因素,分析人类活动对火灾的影响。

建立人类活动模型,预测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

通过以上预测预报工作,可以提前预知火灾的可能发生,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和预警。

自然发火检测自然发火检测是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定位火灾。

以下是自然发火检测的主要方法:1.红外线热像仪:红外线热像仪可以探测热源,通过监测地表温度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

该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大范围的地区,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2.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可以通过监测空气中的烟雾、温度等指标来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

该设备在建筑物、设施等封闭空间中使用较为广泛,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火灾检测。

3.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地表的热量和植被状况来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

该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并为火灾监测和预警提供支持。

通过以上检测方法,可以及时发现火灾的发生,并准确地确定火灾的位置和规模,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提供基础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1 概况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自然发火的预测是指根据煤田地质勘探或在矿井开采 的过程中,所采集煤样的分析化验结果和自然发火的统计 资料,判定待开采煤层的自燃严重程度及其在空间上的分 布规律,为有针对性制定防灭火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我 国目前预测自燃发火的方法有: ①在实验室确定自燃倾向性等级; ②根据本矿或条件相似(近)矿井或采区的已有的自然
要挂牌编号,在牌上写明各种测量数据,检测站的位置应 在通风系统图上标明。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3.2 取样方法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3 内因火灾的预测预报
取样的间隔时间愈短,愈易发现矿井内空气成份的变
化,这对及时发现火源十分重要。在取样分析证明空气成 应增加取样次数,最好是隔日一次。取样时使用真空玻璃 民充水玻璃管或压气取样金属管。取样时间要安排在不放 炮的班次。
井的大气中是不含有乙烯的,因此,只要井下空气中检测出乙烯, 则说明已有煤炭在自燃了。同时根据乙烯和丙烯出现的时间还可推 测出煤的自热温度。淮南新集、山东柴里等矿区采用乙烯作为指标 气体预报自燃火灾收到良好效果。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2 火灾的预测预报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3.2 检测站的建立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3 内因火灾的预测预报
在可能发生自燃火灾的地区监测空气成分时,至少要 设立两个检测站,进风流中和回风流中各设一个。检测站 的位置选择以能够卡住该区域的全部进风与回风为准。且
要求巷道断面规整、平直,易于测量风速与温度。检测站
式中:Cco、 △Co2——分别为回风侧采样点气样中的一氧化碳、氧 气浓度减少量 。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2.3 常用的指标气体
(2) Graham系数Ico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2 火灾的预测预报
根据GrahamIco指数预报矿井火灾时,不同的矿井有 不同的临界指标。抚顺老虎台矿(气煤)总结多年的经验, 从7万多个气样中筛选出431个有发火隐患的气样,得出煤 在自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Graham指数为: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2.3 常用的指标气体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2 火灾的预测预报
(2) Graham系数Ico J.J Graham提出了用流经火源或自热源风流中的CO 浓度增加量与氧浓度减少量之比作为自然发火的早期预报 指标。其计算式如下: Ico=100Cco/△Co2
随着煤的氧化进入激烈氧化阶段,比值又出现第二次峰值。 C2H4 /C2H6峰值温度与煤温的关系 煤种 褐煤 长焰煤 气煤 肥煤
峰值温度 150,190 168,220 180,225 /℃
219,294
峰值时的煤温远远大于其临界温度,特别是气煤和肥煤;另外, 从褐煤到肥煤,随着变质程度的增高峰值温度逐渐升高。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3 外因火灾的预测预报
矿井外因火灾预测的任务是,通过井巷中的可燃物和潜在火源 分布调查,确定可能产生外因火灾的空间位置,及其危险性等级。
准确的预测,可以使外因火灾的预防更具有针对性,灭火准备更充
分。外因火灾预测可遵循如下程序: ①调查井下可能出现火源(包括潜在火源)的类型及其分布;
各煤种代表性煤样CO的临界温度值
褐煤 煤种 CO临界温度/ ℃ 41 长焰 煤 66 气煤 肥煤 焦煤 瘦煤 贫煤 59 66 81 94 130 无烟 煤 83
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CO生成量与煤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由 于CO的发生温度比较低,温度范围宽,绝对发生量大,只要井下巷 道中检测出CO气体且持续存在,其浓度不断稳定增加,就可判断此 测点风流的上风侧产生高温点或自燃火源。
发火的统计资料,确定待采(成本)煤层的自然发火期。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2 火灾的预测预报
所谓矿井火灾预测预报,就是根据火灾发生和 发展的规律,应用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 段,采集处于萌芽状态的火灾信息,进行逻辑推断 后给出火情报告。及时而准确地进行火灾早期预报, 可以弥补预防之不足。矿井火灾预报的方法,技其 原理可分为;
第五章
1 概况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煤矿建立现代化的环境监测系统进行火灾早期预报,是改变煤 矿安全面貌防止重大火灾事故的根本出路。近年来,国内外的煤矿 安全监测技术发展很快。法国、波兰、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先 后研制了不同型号的环境监测系统。我国从80年代开始,通过对国 外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环境监测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除分 别引进波兰的CMC一1系统、英国的MINOS系统、美国MSA公司 DAN一6400系统以及德国TF一200系统外,国内一些军工和煤矿研 究单位也研制了一些监测和监控系统,对我国部分煤矿进行了装备, 为改变我国煤矿的安全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2013-8-18
第五章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指标气体检测技术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2013-8-18
第五章
国家名称 俄罗斯 中国 美国 英国 日本 波兰 德国 法国
上一页 下一页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辅助指标气体 C2H6/CH4 CO/△O2、C2H6/CH4 CO/△O2 CO/△O2 CO/△O2、C2H6/CH4 CO/△O2 CO/△O2 CO/△O2
若大气中含有CO,则采用CO作为指标气体时.要确定预报的临界
值。确定临界值时一般要考虑下列因素: ①各采样地点在正常时风流中CO的最底浓度; ②临界值时所对应的煤温适当,即留有充分的时间寻找和处理 自热源。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2.3 常用的指标气体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124~ 134
121~ 132
121~ 142
136~ 147
156~ 160
151~ 157
150~ 168
150~ 162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2.3 常用的指标气体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C2H4 /C2H6的比值随煤温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煤温的升高, 比值逐渐增大,并达到第一次高峰,之后随煤温的升高而比值下降;
检出。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3 内因火灾的预测预报
3.1 内因火灾气体检测
矿井实际工作经验告诉我们,为确切地监测火情,须 对进、回风流的空气成分作系统的检测,以掌握下列四种 气体的变化: ①氧气含量的减少量(-▽O2); ②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量(+△CO2); ③一氧化碳含量的增加量(+△CO); ④氮的变化量(N 2、N2′)。
CO:CO2可达1:5。在真实的自燃条件下高达1:10(CO: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3 内因火灾的预测预报
内因火灾的发生,往往伴有一个蕴藏的过程,根据
预兆能够早期予以发现。但火源隐蔽,经常发生在人们难 因此,难以扑灭,以致火灾可以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数 冻结大量资源。根据1985年的统计,由于自然发火而冻结 的煤量累计近6000万吨。
预警值Ico=0~0.45;临界值Ico=0.46~4;报警值Ico=
4.1~9。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2.3常用的指标气体
(3)乙烯(C2H4)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2 火灾的预测预报
实验发现,煤温升高到80一120℃后,会解析出乙烯、丙烯等 烯烃类气体产物,而这些气体的生成量与煤温成指数关系。一般矿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2 火灾的预测预报
2.1利用人体生理感觉预测预报自然发火 依靠人体生理感觉预报矿井火灾的主要方法有:
(1)嗅觉。可燃物受高温或火源作用,会分解生成一些 正常时大气中所没有的、异常气味的火灾气体。例如煤炭 自热到一定温度后出现煤油味、汽油味和轻微芳香气味非 饱和碳氢化合物;橡胶、塑料制品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 会产生烧焦味。人们利用嗅觉嗅到这些火灾气味,则可以 判断附近的煤炭和胶塑制品在燃烧。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013-8-18
第五章
2.3 常用的指标气体
矿井火灾预测预报
各煤种代表性煤样C2H4、C3H6的临界温度值
煤种 C2H4临界温度 /℃( 0.1ml/g.min) C3H6临界温度 /℃( 0.15ml/g.min) 褐煤 109 长焰 煤 119 气煤 124 肥煤 127 焦煤 148 瘦煤 150 贫煤 150 无烟 煤 148
2.3常用的指标气体
(4)其他指标气体
国外有的煤矿采用烯炔比(乙烯和乙炔(C2H2)之比)和 链烷比(C2H2/CH4)来预测煤的自热与自燃。 由于煤中热解的产物与煤的种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选择指标气体时一定要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而且采用多 种指标气体配合预报较为合适。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