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三总复习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三总复习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NH3的化学性质
1.溶于水、与水的反应
NH3+H2O 2.与酸的反应 3.与氧化剂反应 (大部分)
喷泉实验 NH3· 2O H NH4++OH

(小部分) NH4Cl
NH3+HCl 催化剂
(白烟)
4NH3+ 5O2 2NH3+3Cl2
2NH3+3CuO
4NO+6H2O (氨氧化法制硝酸)
N2+6HCl (NH3不足)
制NO2:Cu和浓硝酸
与实验室制氢气、二氧化碳 装置相同 收集: NO----排水法
NO2----向下排空气法 多余气体----碱液吸收
• 知识网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氨和铵盐
分子结构:氨分子为三角锥形的分子 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易液化
易溶于水— —氨水
化 学 性 质

与H+
铵盐
1.弱电解质NH3+H2O NH4++OH— 2.可溶性——一元弱碱(具有碱的通性) 3.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保存方法) 1.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2.受热易分解 3.与碱共热产生氨气 4. NH4+检验方法
(1)与不活泼金属反应(Pt、Au除外)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 (2)与活泼金属反应 Fe、Al遇浓硝酸钝化,加热则反应(一般生成NO2)
3Cu(NO3)2+2NO↑+2H2O
Mg、Zn常温下可以与任何浓度的硝酸反应(还原 产物可以是NO2、NO、N2、NH4NO3等。)
NO是一种无色还原性较强的气体,易被氧气氧化 为NO2 ,
NO2是一种红棕色的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气体,氧 化性强,能氧化SO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讲义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讲义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讲义一、氮元素的存在与性质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大气中约 78%是氮气(N₂)。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氮原子的结构特点使得氮元素具有多样的化合价,常见的有-3、0、+1、+2、+3、+4、+5 等。

这种化合价的多样性决定了氮及其化合物丰富的化学性质。

二、氮气(N₂)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通过三键结合而成,键能很大,因此氮气在常温常压下化学性质稳定。

但在高温、高压、放电等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1、氮气与氧气的反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氮气和氧气会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N₂+ O₂= 2NO2、氮气与氢气的反应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合成氨气(NH₃):N₂+ 3H₂⇌ 2NH₃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种类较多,常见的有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₂)等。

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

它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如调节血管舒张等。

2、二氧化氮(NO₂)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₂+ H₂O = 2HNO₃+ NO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污染物之一。

四、氨气(NH₃)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1、氨气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H₃+ H₂O ⇌ NH₃·H₂O ⇌ NH₄⁺+ OH⁻(2)与酸反应:NH₃+ HCl = NH₄Cl(3)催化氧化:4NH₃+5O₂=4NO +6H₂O(催化剂、高温)2、氨气的制备实验室常用氯化铵(NH₄Cl)和氢氧化钙Ca(OH)₂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2NH₄Cl + Ca(OH)₂= CaCl₂+ 2NH₃↑ + 2H₂O 工业上则是通过氮气和氢气的合成反应来大规模生产氨气。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氮及其化合物是生物学和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和分子。

以下是氮及其化合物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氮的化学性质氮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也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

氮的化学式为N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氮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与许多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2. 氮的化合物氮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氨(NH3)、硝酸(HNO3)、呼气(H2SO4)和硝酸铵(NH4NO3)等。

其中氨和呼气是常见的有机合成原料,而硝酸铵则是常见的肥料。

3. 氨的化学性质氨(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NH3。

氨是一种强碱性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氨气和氨水等。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无色气体,广泛用于工业和生活中。

4. 呼气的化学性质呼气(H2SO4)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H2SO4。

呼气主要用于医疗领域,用于呼气式核酸检测等。

5. 硝酸铵的化学性质硝酸铵(NH4NO3)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化学式为NH4NO3。

硝酸铵是一种强肥料,可以用于种植植物和土壤改良。

硝酸铵也可以用于工业上,用于制造肥料和染料等。

6. 氮的现代应用氮的现代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用于制造氨气和氨水、用于制备肥料和药物、用于制造蛋白质和核酸等。

此外,氮还被用于制造氮素肥料,用于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植物生长。

拓展:氮素肥料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肥料之一,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氮素肥料一般包括尿素、硝酸铵等。

此外,氮素肥料还可以用于制造氮素蛋白,用于饲料和工业用途。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教学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教学总结

6•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的反应时,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不产生氢气)

(2) 不稳定性:
光或加执
4 HNO3 ===或执=2H2O + 4NO2f + O2 f
(浓硝酸的保存棕色瓶中,避光 )
实验室里的浓硝酸呈 黄 色,就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
NO?溶于硝酸的缘故。
(3) 强氧化性: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HNO3 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 + 4HNO3(浓)==== Cu (NO3)2 + 2H2O + 2NO2 f
3Cu + 8HNO3(稀)==== 3Cu (NO3) 2 + 4H2O + 2NOT
离子反应方程式 NH4+ + 0H — ==△ == NH3f + H2O
注意事项:①要反应生成 NH3 必须有加热条件,否则主要生成
NH3?H2O ,
②铵态氮肥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NH4 +的检验:取样,加入 NaOH 溶液,加热,若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即含 NH 4+
(3) 实验室制取氨气:
Fe + 6HNO3(浓)==△== Fe (NO3) 3 + 3H2O + 3NO2 f
Fe + 4HNO3(稀)==== Fe (NO3) 3 + 2H2O + NOT
Al + 6HNO3(浓) ==△ == Al (NO3) 3 + 3H2O + 3NO2 f
Al + 4HNO3(稀)==== Al (NO3) 3 + 2H2O + NOT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一、氮气(N2)1.基本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在常温常压下,氮气稳定性高,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液态氮的沸点为-195.8℃,常用于冷冻、传递低温等应用。

2.制备方法:-利用空气蒸馏法,将空气经过压缩、冷却等步骤分离出氮气。

-利用分子筛吸附法,将空气中的水和氧气通过吸附剂去除,得到纯净的氮气。

3.应用领域:-工业中,氮气常用于惰性气氛的维持,防止可燃物质的燃烧。

-化学实验中,氮气用作惰性气氛,防止一些物质与空气中的氧反应。

-食品工业中,氮气常用于食品包装,起到保鲜、防腐的作用。

二、氮氧化物1.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温室气体。

-在自然界中,NO主要由闪电和常温排烟等过程释放。

-在大气中,NO容易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进而与水反应形成硝酸。

2.二氧化氮(N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深黄色气体,属于温室气体。

-二氧化氮可引起空气污染和酸雨的形成,对人体健康有害。

3.氮的氧化态-氮氧化态包括氮的五种氧化态:+5、+4、+3、+2、-3-在一些化合物中,氮以正离子形式存在(+5态),如硝酸根离子(NO3-)。

-氮还可以形成低氧化态的化合物,如氨(NH3)和亚氨基根离子(NH2-)。

三、氨(NH3)1.物理性质:-氨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氨的沸点为-33.4℃,密度小于空气。

2.化学性质:-氨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具有碱性。

-氨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盐,例如氨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

3.应用领域:-氨是化肥生产的原料之一,用于制备尿素等氮肥。

-氨是合成纤维和塑料的重要原料。

-氨水(氨溶液)可以用作清洁剂、去污剂。

四、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1.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是由一些特定细菌(硝化细菌)完成的,其过程是将氨氧化为亚硝酸和硝酸的过程。

-亚硝酸和硝酸是植物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供植物吸收利用。

2.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是由一些特定细菌(反硝化细菌)完成的,其过程是将硝酸还原为氮气或一氧化氮的过程。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氮及其化合物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物质,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包括氮的化学性质、氮的化合物类型、氮的利用和氮的环境保护等方面。

一、氮的化学性质氮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其化学性质非常重要。

氮的化学式为N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化学反应氧化或破坏。

氮的化学性质包括:1. 化学键: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共价键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化学反应氧化或破坏。

2. 物理性质:氮分子无色、无味、无臭,不易被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氮在常温常压下是一个稳定的分子。

3. 化学反应:氮分子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包括与碳、氢、氧、硫等元素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二、氮的化合物类型氮的化合物类型很多,其中一些重要的化合物包括:1. 氨(NH3):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氮的常见化合物之一。

氨的化学式为NH3,可以与水、碱金属反应。

2. 硝酸(HNO3):硝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氮的常见化合物之一。

硝酸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金属反应。

3. 硝酸铵(NH4NO3):硝酸铵是一种固态的肥料,由氨和水混合而成。

硝酸铵可以储存和使用,但需要注意安全。

4. 尿素(C2H5NH2):尿素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氮的常见化合物之一。

尿素可以用于生产肥料、合成橡胶、塑料等。

三、氮的利用氮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营养元素。

氮的利用包括农业、工业和能源等领域。

1. 农业:氮素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料,主要用于支持植物的生长。

氮的利用包括氮素肥料的使用、追肥和营养循环等。

2. 工业:氮的利用包括氨化、硝酸化、硝化等过程,这些过程可以生产各种氮的化合物,如氨、硝酸、硝酸铵等。

3. 能源:氮的利用还涉及一些能源领域,如天然气化工、氨化等。

【知识总结】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知识总结】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知识点01 氮气的性质及应用1.氮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示意图:(2)在周期表中位置:第二周期第VA 族 (3)原子的轨道表示式:,单电子数:3(4)第一电离能:I 1(N )>I 1(O ) 2.氮气的结构(1)结构式N ≡N ,电子式①化学键:1个σ键2个π键 ②稳定性:σ键<π键 (2)分子极性:非极性分子 3.氮元素的自然存在4.自然界中氮的循环5.氮气的物理性质(1)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 (2)密度:在标准状况下ρ(N 2)=22.4L/mol28g/mol =1.25g•L -1,比空气的小(极为接近)(3)溶解性:难溶于水(4)收集方法:只能用排水法(密度与空气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 6.氮气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N ≡N 键能很大,通常情况下很难发生反应 (2)氧化性:N 2+3H 22NH 3(工业固氮反应)(3)还原性①除去中H 2的N 2:3Mg+N 2Mg 3N 2②高能固氮反应:N2+O22NO7.氮化镁(1)电子式:(2)与水反应:Mg3N2+6H2O3Mg(OH)2↓+2NH3↑(3)与过量盐酸反应:Mg3N2+8HCl3MgCl2+2NH4Cl8、氮气的用途(1)工业上合成氨,制硝酸(2)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3)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4)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5)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6)高科技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N2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在空气中占体积分数约为0.78,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接近,故N2的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2)N2化学性质不活泼,在一般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经常作为食品包装袋的填充剂隔绝空气,避免食品被氧化变质。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部分活泼金属、非金属反应,表现出氧化性或还原性。

(完整版)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考点要求】考点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考点2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考点3 氨气和水、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稳定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考点4 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于Cu 、C 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考点5 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认识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考点梳理】1、氮气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 无色 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小 , 难 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很稳定 ,只有在一定条件(如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H 2、O 2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与氧气反应 N 2 + O 2 =====放电或高温 == 2NO与氮气反应 工业合成氨 N 2 + 3H 2 2NH 3用途; 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 硝酸 、 氮肥 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氮气还常被用作 保护气 ;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

氮的固定指的是将 游离 态的氮 (即 氮气 )转化为 化合 态的氮的过程。

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 工业固氮 、 闪电固氮 、 生物固氮三种。

“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 闪电固氮 的过程。

2、NO物理性质:无色 难溶于水的 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 2。

3. NO 2物理性质: 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 有毒气体, 易溶于水,易液化。

化学性质:空气中的NO 2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和氧气反应: 2NO + O 2 == 2NO 2与H 2O 的反应: 3NO 2 + H 2O === 2HNO 3 + NO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

与碱的反应 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实验室常用 NaOH 来吸收二氧化氮用途及危害空气中的NO 2与水作用生成HNO 3,随雨水落下形成酸雨,工业制硝酸最后也是用水吸收生成的NO 2制得硝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要求】
考点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
考点2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
考点3 氨气和水、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稳定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考点4 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于Cu 、C 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
考点5 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认识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考点梳理】
1、氮气
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 无色 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小 , 难 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很稳定 ,只有在一定条件(如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H 2、O 2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与氧气反应 N 2 + O 2 =====放电或高温 == 2NO
与氮气反应 工业合成氨 N 2 + 3H 2 2NH 3
用途; 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 硝酸 、 氮肥 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氮气还常被用作 保护气 ;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

氮的固定
指的是将 游离 态的氮 (即 氮气 )转化为 化合 态的氮的过程。

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 工业固氮 、 闪电固氮 、 生物固氮三种。

“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 闪电固氮 的过程。

2、NO
物理性质:无色 难溶于水的 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
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 2。

3. NO 2
物理性质: 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 有毒气体, 易溶于水,易液化。

化学性质:空气中的NO 2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和氧气反应: 2NO + O 2 == 2NO 2
与H 2O 的反应: 3NO 2 + H 2O === 2HNO 3 + NO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

与碱的反应 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实验室常用 NaOH 来吸收二氧化氮
用途及危害 空气中的NO 2与水作用生成HNO 3,随雨水落下形成酸雨,工业制硝酸最后也是用水吸收生成的NO 2制得硝酸。

“雷雨发庄稼”:222
223O H O O N NO NO HNO −−−→−−→−−−→−−−→闪电土壤氮肥
4. 氨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用氨气做喷泉实验。

化学性质:
氨气具有还原性:4NH3+ 5O24NO + 6H2O
氨与水反应NH3+ H2O NH3·H2O 是一元弱碱。

NH3·H2O NH4++ OH—氨水中存在的分子有NH3、NH3·H2O 、H2O ,存在的离子有NH4+、OH—、H+(极少量)
;氨水密度小于水,氨水越浓氨水的密度越小。

与酸反应生成盐
氨气盐酸反应:NH3+ HCl === NH4Cl 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时,会生成浓的白烟可用来检验氨气氨气和硫酸反应:2NH3+ H2SO4= (NH4)2SO4
氨气和硝酸反应:NH3+ HNO3= NH4NO3
5. 铵盐的性质
物理性质; 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1) 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NH4HCO3△NH3↑ + H2O↑ + CO2↑ ___
NH4Cl△NH3↑ + HCl↑
(2) 铵盐与强碱反应
NH4Cl+NaOH==△= NaCl + NH3↑ + H2O _
(NH4)2SO4+Ca(OH)2==△== CaSO4+ 2NH3↑ +2H2O
离子反应方程式NH4++ OH—==△== NH3↑ + H2O
注意事项:①要反应生成NH3必须有加热条件,否则主要生成NH3•H2O ,
②铵态氮肥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NH4+的检验:取样,加入NaOH溶液,加热,若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产生,
即含NH4+
(3)实验室制取氨气:
原理:Ca(OH)2+ 2NH4Cl△CaCl2+ 2NH3↑ + 2H2O
装置: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试管口放用酚酞浸泡的棉花,现象是棉花变红色。

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收集较纯净氨气
干燥: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6.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的液体。

强酸
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注:与金属反应时,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不产生氢气)。

(2)不稳定性:
4 HNO3 ===光或加热= 2H2O + 4NO2↑ + O2↑ (浓硝酸的保存棕色瓶中,避光)
实验室里的浓硝酸呈黄色,就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硝酸的缘故。

(3)强氧化性: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HNO3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 +4HNO3(浓) ==== Cu(NO3)2+ 2H2O + 2NO2↑
3Cu +8HNO3(稀) ==== 3Cu(NO3)2+ 4H2O + 2NO↑
Fe +6HNO3(浓)==△==Fe(NO3)3+ 3H2O + 3NO2↑
Fe +4HNO3(稀)====Fe(NO3)3+ 2H2O + NO↑
Al +6HNO3(浓) ==△==Al(NO3)3+ 3H2O + 3NO2↑
Al +4HNO3(稀)====Al(NO3)3+ 2H2O + NO↑
C +4HNO3(浓) ==△==CO2+ 4NO2↑ + 2H2O
规律:浓硝酸一般被还原成NO2,稀硝酸一般被还原成NO ,金属被氧化成相应的金属硝酸盐。

钝化Fe 、Al 等在冷的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

用HNO3清洗银镜反应后粘附在试管内壁上的Ag
与部分非金属反应时,一般被还原为NO2,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

C+4HNO3(浓)=△=4NO2↑+CO2↑+2H2O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
空气中的NO、NO2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制硝酸工厂的废气。

汽车尾气中催化剂可将CO和NO反应生成无害物质N2和CO2。

化学方程式是:2CO + 2NO =催化剂===2CO2+ N2
通过对氮及其化合物的之间的转化关系比较和归纳,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B) 写出对应转化过程所需的物质或条件,有编号的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N2+ O2=放电或高温= 2NO
②2NO + O2== 2NO2
③3NO2+ H2O === 2HNO3+ NO
④NH3+ HNO3=== NH4NO3
⑤浓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NO2
⑥稀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NO
N2+ 3H2
2NH3
NH3+ 5O2
4NO + 6H2O
NO2 NO
N2
NH3NH
4
NO3HNO3
NH3·H2O NH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